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方案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13-708157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22 08:1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方案

北留村县镇党代会精神宣讲方案

根据镇村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方案要求,为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县镇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集中开展宣讲工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县镇党代会精神,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率先发展上来,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实现转型跨越发展上来,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舆论支持。

二、总体要求

充分本次宣讲活动的重大意义,切实抓紧抓好抓实。把学习党代会精神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与推动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三、宣传的主要内容

以县十二届一次党代会报告和冯书记在一次全委会上的讲话、镇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为主要学习内容,客观实际回顾过去五年取得工作成绩,深刻理解“十二五”全县、全镇提出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步骤、工作重点,围绕2011年的工作重心,推动当前工作顺利进行。要广泛宣传学报 1

告、学好报告的重要意义,反映党员干部学习的思想收获。

四、宣传形式及时间

宣讲活动采取分层实施进行:一是两委会学习;二是分组宣讲,村两委干部向党小组长、村民组长宣讲;三是党小组长向党员宣讲;四是党员和村民组长分片包户、深入居所,送学讲学。

集中宣讲时间为6月10日至月底。

分工安排:

五、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是上级党委的具体要求,必须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宣讲。

2、根据工作分工,结合实际,要进行不少于3次的宣讲。

3、在学习宣讲过程中,积极了解收集干部群众的反映。

4、利用宣传栏、板报、标语、广播、传达会、集中学习等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形成浓厚学习氛围。

北留村党总支委员会

2011年6月10日

第二篇: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主持词

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主持词

各位领导、同志们:

2月4日至6日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城市转型重要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的陈伟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认真总结过去,准确把握当前,科学谋划未来,为我市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是指导全市干部群众同心合力加快城市转型、建设“幸福新枣庄”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学习贯彻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根据市委统一安排部署,今天,市委党校行政管理教研室朱桂峰讲师和区委党校贾传国主任一行赴我镇开展宣讲活动。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朱桂峰讲师和区委党校贾传国主任的到来。

朱桂峰讲师长期致力于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研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市党代会后,更是对会议精神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我们把握报告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必定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

参加今天学习的人员主要有:镇全体科级干部;镇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负责人。

由于宣讲党代会精神,政治性、政策性、理论性很强。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会场纪律,时刻把握好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新举措,确保宣讲工作收到实效。

下面,欢迎朱桂峰讲师给大家讲课。

第三篇:党代会精神宣讲通稿

淳安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宣讲

中共淳安县委党校 方清爱

同志们:

根据县委统一安排,受 领导之约,借今天这个机会,我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大家一起作个学习、交流。

2011年12月26至30日,中国共产党淳安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我县处于各项事业全面提升、实现跨越的加快发展期和历史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大会肩负全县29000多名党员的重托和45万人民的期望,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总结了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审议和通过了十二届县委工作报告和县纪委工作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淳安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选举产生了中共淳安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和淳安县出席杭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的代表,并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大力弘扬‚水秀天下、追求卓越‛的新时期淳安精神,奋战五年、蝶变淳安,为实现‚以湖兴县‛新跨越而努力奋斗。可以说,这次党代会既是一次凝心聚力、团结鼓劲的奋战大会,也是奋战五年、蝶变淳安的誓师大会。大会的成功举行,必将在淳安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推动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的里程碑。

一、党代会报告主要精神

在这次党代会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凌志峰同志代表中共淳安县第十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奋战五年、蝶变淳安,为实现‚以湖兴县‛新跨越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14000多字,共分四大部分:

(一)总结回顾过去五年的奋斗历程。报告指出,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在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县委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湖兴县‛发展定位,实施‚六大‛战略,建设‚五块‛品牌,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走出了一条既具时代特征又有淳安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经济发展再上台阶,经济指标加速增长,在全省欠发达地区实现争先进位,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部分重要指标增幅跃居全市前茅,同时特色、亮点不断呈现,如茶叶、蚕桑产量产值稳居全省前列,上市企业实现零的突破,文昌生态产业区块全面启动,传统观光游快步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华联进贤湾、姜家影视文化小镇、界首青少年小球培训基地等综合体项目竞相落户,荣获中国旅游强县、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一系列桂冠。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全面推动、全线拉动之势,县城首位度有效提升,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快速推进;中心镇、中心村、特色村建设精彩起跳,千汾线美丽乡村精品带

崭露新姿;建成一大批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县城‚一个半小时‛交通圈;‚五大整治‛成效显著,国家级生态县通过技术核查,千岛湖是国内水质最好的大型湖库。改革开放深入推进,五年中县委县政府在力推改革、扩大开放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如全面启动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设立旅游度假区、乡镇特色功能区、文昌生态产业区、杭千扶贫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平台,完成经营性国有资产整合重组,组建成立新农村建设公司等融资平台等等,同时招商引资取得新的进展,五年共引进项目616个,实际到位资金213亿元。民生事业连迈新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两位数增幅,成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卫生创省强通过市级初评,社会保障实现适龄人口全覆盖,困难群众帮扶、社会综治维稳和计生、科技、体育等事业发展亮点纷呈。党的建设创先争优,通过深化主题教育、提升干部素质、夯实基层基础、狠抓作风建设、凝聚干事合力,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可以说,我县五年的奋斗历程,极不简单,极不平凡,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淳安已迈入时代的快车道,让我们看到了未来发展广阔而美好的前景。

五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报告中着重提炼了四个方面:第一,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加快发展。这些年,淳安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思想解放,青溪新城框架的拉开、大型旅游综合体的竞相落户和城乡统筹的全面推动,证明解放思想会使一切皆有可能。站在新起点,要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大气开放,加快发展不动摇。第二,只有彰显特色才能大有作为。因为独具魅力的千岛湖,淳安休闲度假品牌日益耀眼,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独具禀赋。面对新形势,淳安要抢占制高点、提升带动力,唯有坚持特色为重,才能大有作为。第三,只有团结实干才能破难攻坚。五年来,由于上下同心、奋力实干,我们挺过了金融危机等诸多考验,取得了‚五大整治‛的全面胜利,完成了200多个重点项目建设。在今后的发展中,只要我们众志成城、真抓实干,就能突破难关、干事成事。第四,只有民生为重才能实现宗旨。实践一再证明,我们抓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就是为了让淳安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跨入新时期,我们更应以民为重,切实推动民生改善,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实现执政为民。对这些有益的启示和宝贵的经验,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坚持和大力弘扬。

同时,报告还深入分析了当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主要有6个方面:淳安底子薄、总量小的县情没有根本改变,仍处于打基础、调结构、促转型的阶段;产业结构层次不高,发展水平、发展特色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亟需提升;城乡统筹任重道远,民生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与群众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较大矛盾;改革开放步入‚深水区‛,新矛盾、新问题不断显现,社会管理面

临的挑战依然比较突出;部分同志视野狭窄、思想僵化,开放包容的风气形成尚有较大差距,追求卓越、敢闯敢干的勇气不足;一些干部的能力水平与淳安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要求不完全适应,战斗力需进一步锤炼。

(二)明确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要理解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和战略举措,首先要领会和把握‚以湖兴县‛和‚蝶变淳安‛两大关键词。‚以湖兴县‛是淳安科学发展的旗臶,过去五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以湖兴县‛的引领;新形势下进一步实现淳安跨越式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湖兴县‛总战略,深入推进‚以湖兴县‛新实践。报告中在总结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着眼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以湖兴县‛的内涵作了更为深入的阐述,一要强化‚生态中心‛意识。围绕‚湖‛做文章,就是围绕生态做文章。既要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第一‛的原则不动摇,坚定不移呵护一流生态环境;又要坚持‚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方向不摇摆,加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强势。二要坚持‚特色为重‛追求。坚定不移地推进淳安特色发展,以大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服务经济是淳安的首位经济,不可动摇;同时,坚持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工业不能懈怠,要围绕生态推进产业融合,形成具有淳安特色的发展模式。三要突出‚协调发展‛要求。‚以湖兴县‛不是旅游休闲度假经济的简单替代,也不是经济指标的单向进步,而是淳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领域的协调发展和整体跨越。只有实现淳安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以湖兴县‛的真正实践。‚蝶变淳安‛是淳安科学发展的追求。报告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工作要注重积累、循序渐进,但在时机成熟时要敢于跨越、实现突破。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历届班子和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下,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指标多年保持高位增长,加快发展的基础更为坚实;园区平台初具规模,资源集聚力、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一大批生产性项目相继落地、启动建设,将逐步释放新的能量;交通条件实现根本性突破,淳安正变为战略要地、发展要冲、交通要道;千岛湖生态、景观、品牌效应日益凸显,我县在更大范围内更具震撼力、集聚力和影响力;城乡统筹等重大战略深入实施,人民生活可望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再加上全县干部群众心齐气顺劲足实干,必将成为推动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大动力。完全有理由说,淳安正进入蓄势待发、厚积薄发的收获期,孕育着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冲劲。未来五年,无论是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的转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在平台做大、品牌提升、特色做强上的实质跨越,全县城乡统筹整体力推带来淳安乡村的历史性变化,还是推进老城有机更新、全面拉开城市框架、实现高品质的城市旅游等等,都将演绎着从积累、量变到突破、质变的壮丽一幕,犹如蝴蝶破茧而出,展翼腾飞。‚蝶变淳安‛是淳安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综合性表述,既是对以往良好发展基础的传承创新,也是发展在到了量变到质变的关键阶段敢于跨越突破的要求,还是发展要追求卓越的精神指引,激励大家以‚水秀天下、天下逐秀水,追求卓越、卓越竞追求‛的气概,全面拉高工作标杆,紧紧抓住特色争创一流,加快实现淳安‚蝶变‛,让淳安变得更自信、更自强、更美丽。

按照这一分析判断,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打造“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为引领,坚持五个战略,打造五个淳安,争当五个示范,即坚持环境立县,打造生态淳安,争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突出旅游强县,打造度假淳安,争当中国湖泊休闲度假示范;加快转型跨越,打造创业淳安,争当浙江生态产业融合示范;推进城乡统筹,打造统筹淳安,争当山上浙江城乡统筹示范;推动文化名县,打造幸福淳安,争当山水江南和谐家园示范,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奋战五年,蝶变淳安,为实现“以湖兴县”新跨越而努力奋斗。

围绕‚蝶变淳安‛的总体要求,报告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是四个新,即:经济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发展继续保持较高增速,发展水平在欠发达地区进一步进位争先,到2016年,生产总值超22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冲20亿元,县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转型升级取得新突破,在全市率先实现三二一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具有淳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进一步增强。生态文明达到新高度,千岛湖水质在国内同类湖泊中始终保持第一,率先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人民生活跃上新水平,城乡统筹发展呈现新格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递增11%和12%,全县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和谐的小康生活。

(三)以湖兴县、蝶变淳安的战略举措。从今年开始,今后五年全县上下要围绕‚坚持五个战略、打造五个淳安、争当五个示范‛抓工作、推发展,三个五归结起来其实是一个五,即五个层面的战略目标和品牌追求。

1、坚持环境立县,打造生态淳安,争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核心是以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县为新起点,全力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生态系统、建设生态文明,争创首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重点举措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保护要更有力。以千岛湖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为契机,坚持以最大力度抓污染整治,以最强举措抓源头控制,以最高要求抓环境科研,使千岛湖水质在国内同类湖泊中始终保持第一。二是生态系统优化要更扎实。突出林业生态建设、水体生态平衡、山水生态安全等重点,全方位、立体式推进生态系统建设,让千岛湖山水环境更美丽。三是生态文明建设要更积极。在全面深入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平台上,全面协调、科学推进淳安的环境保护、开发建设、发

展低碳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态文明素养等工作,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2、突出旅游强县,打造度假淳安,争当中国湖泊休闲度假示范。核心是以省级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建设为抓手,积极创建全国文明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湖泊旅游休闲度假品牌,引领千岛湖迈向‚世界山水公园、东方休闲名湖‛。重点要在三个‚大‛上下功夫。一是构筑全县大景区。一方面,以景区景点的标准来把握城乡统筹发展建设要求,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山水魅力的彰显和乡村风情的展示,变建美丽乡村为建精品景区,使全县村村如画、处处皆景;另一方面,加速旅游从湖区向周边辐射、景点从县城向农村延伸,形成多个环千岛湖的休闲度假旅游圈,变传统的湖区游为全县游,加快建设全国首个县城大景区。二是实现管理大统一。重点是把旅游一体化作为旅游体制改革的目标,强化‚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理念,坚持‚整合资源、统一管理‛目标,形成与现代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大旅游‛管理格局。三是加快旅游大转型。报告提出三个全力,即全力打造旅游综合体、建设环湖度假圈、提升县城城市游,推动千岛湖迈入高品质休闲度假时代。

3、加快转型跨越,打造创业淳安,争当浙江生态产业融合示。核心是立足生态优势,加快转型发展,力争农业总产值冲55亿元、规上工业销售产值冲360亿元、服务经济超100亿元,形成更具淳安特色的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工作着力点体现在五个‚新‛:一是生态农业加速新提升,重点要突出绿色、高效、精品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生态农业品质化提升工程,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基地、提升产业水平、改善产业服务,加快淳安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进一步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迈进。二是生态工业力求新突破。报告强调要坚持工业富县不动摇,大力拓展平台,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企业服务,推动节能降耗,尤其在平台拓展上提出开发建设汾口-浪川万亩城乡统筹产业集聚区,在转型升级上提出打造水饮料‚百亿产业‛,在服务企业上提出实施‚航母‛、‚瞪羚‛等计划,五年力争新增十亿企业和上市企业各3家。三是服务经济实现新跨越。重点是以旅游为龙头,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会议会展业,鼓励发展潜力休闲行业,扶持发展商贸物流、研发设计等生产者服务业,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公共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到2016年服务经济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5%。四是产业融合形成新模式。要突出生态导向,进一步找准三大产业与生态优势的最佳融合点,并探索打破产业界限,推进三大产业协调互动发展,特别要注重引进项目对产业整体发展、群众就业增收的提升功能,实现‚上一大项目,带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五是扩大开放呈现新局面。重点是既要落实坚持生态环境保护、资源价值体现、三产捆绑招商、带动一方致富的‚四个坚持‛原则,又要浓

厚大气开放氛围,有针对性地加大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招商力度,积极引进项目、资金、人才参与淳安发展。同时,启动实施‚淳安人经济回归‛工程,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

4、推进城乡统筹,打造统筹淳安,争当山上浙江城乡统筹示范。核心是以新型城镇化为主导,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把千岛湖镇建设成独具特色的江南秀水名城,把广大乡村建设成精致和谐的美丽景区,实现城乡面貌‚五年大变模样‛。一要统筹城乡发展布局,重点是三个‚坚持‛,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全县发展‚一盘棋‛;坚持基础先行,形成县域1小时交通圈,并要使淳安交通成为国内一流的美丽景观走廊;坚持组团发展,构筑‚一核一圈五极多特‛的新格局。二要精心打造秀水名城。按照准中等城市的标准加快建设千岛湖镇,按照‚东集、南展、西跃、北招、中优‛的布局拓展城市空间,通过撤村建居、沿街立面整治、老城区部分区块‚退二进二‛等举措加快旅游城市向城市旅游的转型,以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国家级品牌创建为载体,提升城市管理,把县城建设成为独具特色的城市旅游综合体。三要加快建设美丽乡村。重点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合力建设中心镇,扶持建设特色镇,精心建设新乡村,加快实现淳安广大乡村面貌的历史性转变,让淳安的乡村因美丽而富裕。四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力求在多元化投入、经营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上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激活农村、富裕农民。

5、推动文化名县,打造幸福淳安,争当山水江南和谐家园示范。核心是把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作为工作的最高追求,全面提升民生品质和幸福指数,进一步把淳安建设成文化特色鲜明、生活小康幸福、社会文明有序的和谐家园。一是加快文化建设,主要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三大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文明素质提升、文化设施建设、文化精品打造、文化遗产传承、公共文化提质、文化产业倍增、对外文化拓展、文化人才培养‚八项工程‛,让锦山绣水、文献名邦在新时期绽放新姿。二是提高幸福指数,要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要求,优化发展民生保障事业,力求劳有多得、学有优教、病有良医、民有善保、住有宜居、困有所济,在全社会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上实现新提升。三是创新社会管理,在突出加快发展、全民参与的同时,坚持对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全局性把握、系统性推进和创新性突破,营造共建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四)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报告强调,事业兴衰,关键在党。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党的建设,锻造一支有思想、有活力、有能力的‚淳安团队‛,为‚奋战五年、蝶变淳安‛提供坚强保障。一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增强向心力。报告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越是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和发

展的关键期,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要充分发挥县委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的领导和核心作用,坚决贯彻‚一个党委、三个党组‛的工作机制,切实增强三级党组织在‚明战略、建制度、抓大事、用干部、促团结、增合力、重协调、强保障‛中领导职能的发挥,合力推动淳安加快发展。二是围绕加快发展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报告特别强调增强加快发展的意识,指出我们不仅因为要改变欠发达的县情,才要不甘落后、加紧追赶、加快发展,更要因为坐拥千岛湖,才要抓住特色、加快发展、勇于蝶变。要求全县上下深刻地认识到,加快发展就是现阶段淳安的科学发展,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持发展高起点、快速度。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就必须大气开放的意识。淳安的发展仅仅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实践已经证明并且将不断地证明,没有大气开放,囿于小富即安、夜郎自大、抱残守缺,永远没有淳安的发展,更谈不上淳安的加快发展。要排除干扰、摒弃犹豫、自加压力、主动出击,招商引资的步伐和力度坚决不能停顿。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就必须敢于攻坚的意识。无论是思想解放、改革破难还是项目力推,我们绝不能贪图安逸、不思进取、怕苦怕难、无所作为,力戒‚庸、懒、散‛,提振‚精、气、神‛,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攻坚,把好事做快,把好事做实。三是推进班子和队伍建设,增强战斗力。要紧紧抓住‚教育培训、绩效评价、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四个环节,加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在发展上以实绩论英雄,在管理上讲规矩、动真格,为‚蝶变淳安‛提供高效的组织、人才支撑。四是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增强免疫力。报告要求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警钟长鸣,严于律己,清白干事。

县纪委工作报告的主题为‚打造廉洁淳安、服务跨越发展,为实现‘蝶变淳安’新目标提供坚强保证‛,报告在总结过去五年纪检监察工作和积累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今后五年我县反腐倡廉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服务、保障和推动县委‚奋战五年、蝶变淳安,实现以湖兴县新跨越‛总战略,着力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有效遏制重点领域、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违纪违法问题,认真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进反腐倡廉长效机制建设,努力取得‚廉洁淳安‛建设新成效,为全面完成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保障。目标是经过五年努力,我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党风政风行风持续好转,权力制约监督有效加强,经济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打造‚廉洁淳安‛成效凸显,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重点战略举措可概括为‚八个新‛:一是加强监督检查,在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上有新作为;二是注重廉政教育,在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上有新亮点;三是坚持制度创新,在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上有新突破;四是深化风险防控,在监督制约权力运

行上有新举措;五是强化作风建设,在促进机关效能与干部作为上有新建树;六是突出重点领域,在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上有新进展;七是严格纪律惩戒,在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上有新成效;八是提升素质形象,在打造团结奋进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上有新力度。

二、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

关于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县委专门下发了文件通知,我们大家要做的就是按照通知要求,认真抓好落实。目前,淳安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战略方向已经确定,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是要贯彻好、落实好会议精神,将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化为全县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的意愿和自觉行为,努力变蓝图为现实,变目标为业绩,奋战五年,蝶变淳安,实现‚以湖兴县‛新跨越。

1、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必须在发展上拉高标杆,坚持追求卓越。工作总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向前推进,发展也总是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坐拥绝无仅有的千岛湖,我们完全具有争第一、当示范的优势和资本;立足历届县委县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我们没有理由谨小慎微、小步慢跑。尤其是在当前淳安各项事业已进展到一定阶段、孕育着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性关口,我们更应该清醒把握大势,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化‚以湖兴县‛实践,丰富‚以湖兴县‛内涵,提升‚以湖兴县‛要求,毅然举起‚奋战五年、蝶变淳安‛的旗臶,横下一条心,鼓足一股劲,向着跨越发展的目标奋力进发。‚奋战五年、蝶变淳安‛体现的是一种卓越的追求,呼唤着一股跨越的激情,既是引领今后发展的总体要求、奋战目标,同时也是激励干事成事的宣言书、风向标,要求我们坚定信心,确立‚干就要干得最好、做就要做到极致‛的信念,紧盯更高追求,咬定更高目标,在打造休闲度假品牌、提升生态经济水平、推动城市旅游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培育县域大景区等各方面激发‚淳安速度‛、形成‚淳安模式‛、塑造‚淳安样板‛、展现‚淳安服务‛,通过几年努力,建设一个实力更强、品质更高、环境更美、生活更富裕的新淳安,真正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淳安45万人民。

2、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必须在工作中解放思想,坚持加快发展。淳安最大的问题、最大的任务是加快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一切困难,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定不移、毫不动摇。而发展需要与时俱进,需要解放思想,需要创新突破,墨守成规没有前途,因循守旧不可能带来加速度,守摊守业意味着倒退。要大胆探索创新,既重视学习更注重把握政策本质要求,既强调科学严谨更突出敢闯敢干、奋发有为,既要依法依规但不能为条条框框所缚,既要尊重客观规律但不能按部就班,主动适应新形势、研究新对策、打开新局面、谋求新

业绩。要坚持特色为重,把解放思想的重点摆在以彰显特色来推动发展上,深入挖掘、充分放大千岛湖生态优势,克服传统思维定势,勇于探索实践,在推进‚以湖兴县‛上再上新的台阶,在加快生态富民上力求新的突破,以思想大解放激发创新大活力、推动发展大提升。要注重开放带动,主动跳出淳安看淳安,把淳安发展臵于更大区域去谋划和思考,既不因经济尚欠发达而畏惧退缩、紧闭山门,也不因千岛湖山水资源价值日趋显现而盲目自大、坐等客商上门,扩大开放的步伐一刻不能停顿,招商引资的力度丝毫不能减弱,服务企业的意识始终不能淡化,努力以项目增后劲、推转型、促发展。要转变思想观念,对发展中的问题要坚持看主流、看大局,对实践中的微小失误要正确对付,不过于纠缠细枝末节,不过于求全责备,尊重实干者,宽容失败者,帮助创业者,形成全民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

3、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必须在执行上求真务实,坚持积极作为。实干兴邦,空谈误国。在大政方针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真抓实干,最需要是过硬的执行力。要深入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在重点工作打开局面、重大项目启动建设、重要决策贯彻执行时,必须强调靠前指挥、重心下沉,确保干一项成一项。要雷厉风行,认准的事就要一抓到底,明确的任务就要坚决落实,既定的决策就要全力推动,不在犹豫徘徊中空耗时间,不在等待观望中错失良机,不在推诿争论中削弱斗志,保持和提升开拓进取、创先争优的精气神,在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中锤炼激情干事的‚淳安团队‛。要敢于攻坚,大力倡导艰苦奋斗的作风,困难面前不退缩,矛盾面前不回避,挑战面前不动摇,敢挑担子,敢担重任,敢冒风险,为淳安的发展、建设尽最大的努力。要力戒漂浮,坚持严谨研究政策、高效开展工作,酝酿时大胆直言、敢于发表真知灼见,执行时义无反顾、保证实际成效,不能当老好人、太平官,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

4、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必须在拼搏上上下同心,坚持合力干事。多年的实践时刻提醒我们,淳安的发展源于上下同心,淳安的进步来自团结拼搏,离开团结,我们将一事无成。要倍加珍惜并全力维护当前淳安心齐气顺、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党代会和‚两会‛精神上来,以大会确立的奋斗目标、战略举措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衷共济,携手并进,全力开创淳安科学发展新局面。各部门、各乡镇要立足各自实际,对照党代会明确的任务,认真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和工作方案,把各项战略目标细化分解为一项一项具体的工作,尤其要重视把党代会精神宣传贯彻到基层和群众中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强势跨越的大合力。

第四篇: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把全省人民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省委决定组建宣讲团,在全省集中开展宣讲活动,我很高兴来到

市和大家一起学习。

10月26日至30日,中国共产党河南省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这次党代会是我省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贯彻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审议通过了卢展工书记在会上所作的题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的报告。这次大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鼓舞斗志、振奋精神的大会,是一次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的大会,是一次凝聚力量、团结鼓劲的大会,是一次共谋发展、振兴河南的大会。我们要把学习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与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务院《指导意见》精神结合起来、融会贯通,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激发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根据省委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今天,我就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着重讲以下四个方面。

一、充分认识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深刻领会省九次党代会的重大意义

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的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切合实际,判断形势深刻透彻,谋划发展思路清晰,部署工作措施有力,体现了中央要求,体现了河南实际,体现了全省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意愿,是一个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务实发展、体现为民的报告,是实践经验的总结,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指导河南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党代会报告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八个一:一个主题,即科学发展;一条主线,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个战略,即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战略;一条路子,即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一个要领,即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一个加强,即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一个转变,即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一个形象,即用务实发展树立务实河南的形象。“八个一”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是报告的核心内容所在,是最具有创新性的内容所在,也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重点把握的关键所在。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是省九次党代会最突出的亮点,贯穿于省九次党代会报告的始终,可以说,省九次党代会,就是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动员大会。

近年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

施全国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引导下,以明晰区域定位、细化区域政策、规范地区发展走向为特征的新一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布局悄然展开。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在福建时就成功运作了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到河南工作不久,卢展工书记立即敏锐地意识到,河南这样一个中原大省,迫切需要通过谋划主体功能区战略,进一步理清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总体思路。之后,我省系统梳理历届省委探索的加快河南发展的思路,持续、延伸、拓展、深化中原崛起战略,抢抓历史机遇,集中全省智慧,创造性地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共同谋划、积极运作,从2010年3月初步提出并开始研究这一构想,2010年11月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审议并原则同意《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到中原经济区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再到2011年9月底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原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只用了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国务院出台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和战略举措,是我们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纲领性文件,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中原经济区是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域为基础、中原城市群为支撑、涵盖河南全省、延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区域,战略定位是建设成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三化”协调发展示范区、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板块、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点和重要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原经济区,主题是科学发展,主线是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目标是富民强省,核心是“三化”协调,活力是解放思想,动力是改革开放,方法是统筹兼顾,关键是实干实效。

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全省人民共同的事业。实现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发展目标,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规律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优化区域经济发展布局。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努力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发展格局。增强郑州龙头作用和重心作用,推进郑汴一体化发展,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促进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济源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带动能力。强化洛阳、三门峡、济源、焦作协同发展,巩固在陕晋豫毗邻地区的领先地位,发挥在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太原城市群对接互动中的中坚作用。促进安阳、鹤壁、濮阳联动发展,凸显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推动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南阳合作发展,增强在豫皖鄂陕毗邻地区和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影响力,发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前锋作用和对接沿长江中游经济带的骨干作用。各地要准确定位、主动融入,互动联动、协力推进,形成各自优势充分发挥、板块优势充分彰显的良好局面。

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宏伟事业,就要深刻总结近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清醒认识河南省情和阶段性特征,坚定信心,倍加努力,振奋精神,砥砺奋进。

省八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两大跨越”、推进

“两大建设”目标任务,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特别是积极有效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呈现出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好的气势。

卢展工书记在报告中实实在在地总结了过去五年的成绩: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二是改革开放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三是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四是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五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六是谋划中原崛起战略有所突破。其中有几个变化指标特别令人欣喜:预计,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是2006年的2倍,人均生产总值由1600多美元增加到4000多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800亿元,翻了一番,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在1000亿斤以上,2011年突破1100亿斤,新兴工业大省地位确立,2011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4万亿元。这些发展变化,对于一个拥有1亿人口的欠发达省份来说,来之不易,而正是这些成绩和变化,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省九次党代会还清醒分析了我省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虽然这些年我省经济社会有了快速发展变化,但是我们的基本省情仍然表现为“三个没有根本上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人口多、底子薄、基础弱、人均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粮食怎么保、民生怎么办”四道难题需要破解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社会

发展和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全省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依然不足,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管理任务依然繁重,党的建设依然存在薄弱环节等,这些都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发展和工作中高度重视,认真解决。

五年的成功实践和突出成就,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办好河南的事情,最根本的就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中央精神与河南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卢展工书记在报告中集中概括了六条基本经验: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在探索发展路子上求提升;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在改善民生上求实效;一定要坚持解放思想,在改革开放上求突破;一定要坚持把稳定作为硬任务,在社会管理上求创新;一定要坚持科学运作,在务实发展上求作为;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在党的建设上求先行。这些都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成功经验,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始终坚持并不断发扬。

越是面临重大历史机遇,越是肩负宏伟使命,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卢展工书记在报告中深入分析了我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可以概括为“六个并存”:发展空间明显拓展与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并存;发展优势凸显与区域竞争压力加大并存;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态势持续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迫切并存;改革向纵深推进与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加大并存;民生改善步伐加快与群众诉求增多并存等。这些都表明,建设中原经济区,我们既面临着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认清大局,顺势而为,积极进取,才能在发挥优势中牢牢抓住机遇,谱写河南发展的新篇章。

正是在这种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省九次党代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这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富民强省目标,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切实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努力建设城乡经济繁荣、人民生活富裕、生态环境优良、社会和谐文明的中原经济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个总体要求,最鲜明的内容、最突出的亮点就是提出了河南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概括讲就是“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这是河南广大干部群众在多年来的发展实践中探索出来的,符合中国特色,符合河南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走好这条路子,是我们应该担当的责任

实现这个总体要求,就要牢牢把握“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重在持续。持续科学发展意识,持续科学发展思路,持续科学发展举措,持续科学发展进程,把持续作为党性人品和从政品格,始终保持锲而不舍的韧劲,不动摇、不懈怠、不刮风、不呼隆、不折腾。重在

提升。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探索规律,提升发展理念,提升发展层次和质量,提升领导水平和运作能力。重在统筹。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发展、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各项事业发展,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强大合力。重在为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省九次党代会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大会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五个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以及一系列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描绘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宏伟蓝图,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必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其次,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省委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开创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的新局面。第三,大会经过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进一步树立了河南干部队伍的良好形象,必将有力带动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务实重干、团结奋进,在全省上下营造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氛围。

通过这次党代会,理清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探索出了一条加快河南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回首过去,河南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转变。如果说,这些成绩和变化来之不易弥足珍贵,那么目前河南良好的发展势头,宝贵的发展机遇,则更为难得,必须倍

加珍惜。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立足于学、立足于转、立足于做、立足于实,认清形势,抢抓机遇,把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二、准确把握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明确省九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

省九次党代会紧紧围绕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这一主题,系统阐述了中原经济区是什么、建设中原经济区做什么等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省九次党代会的精神实质,就要吃透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明确省九次党代会的战略部署。

《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指明了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新路子。这个核心任务,既是中原经济区战略的精神实质,也是中原经济区战略能够确立起来并很快形成广泛共识的理论支点;既是破解河南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原经济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区,也是一个试验区。能否处理好“三化”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成败与否的关键,正是着眼于这一点,中央把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重任交给了河南,希望河南为全国探索出一条路子来。

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当前河南城镇化远远滞后于工业化,加快新型城镇化对河南的影响非常巨大、任务十分艰巨,是“三

化”协调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必然选择;新型工业化为新型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发展动力,因此,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把新型工业化放到主导“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位置;农业是安天下、安民心的战略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就失去了发展基础,这是被人类社会发展史证实的一条客观规律。

省九次党代会突出强调,推进“三化”协调发展,要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这是由河南省情与河南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决定的。从我省实际看,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和粮食大省,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三化”协调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城镇化水平低是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最突出的聚焦点。从经济发展阶段和扩大内需的要求看,加快城镇化可以有效扩大内需,为工业特别是我省占优势的传统工业提供有效的市场需求。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党代会报告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三化”协调集中表现为“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下面,我从六个方面介绍省党代会确定的今后五年的战略任务。第一,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协调、推进城乡一体 省九次党代会明确指出,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大课题,它包含了城

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的延伸和辐射,涉及到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深刻变革,需要有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就业保证,需要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各地条件不同,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防止出现理解偏差、执行偏差。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区域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为此,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五个有利于”的重要判断: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拓宽农村人口转移渠道,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有利于推动农业规模化和组织化经营,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坚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关键是抓住“四个着力”。一要着力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提升交通枢纽、商务、物流、金融等服务功能,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强城市新区建设,强化产业复合和经济、生态、人居功能复合,支持城市新区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

二要着力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要用现代城市的理念和标准来规划建设城镇,注重内涵式发展,突出特色、提高品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把有条件的县(市)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把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发展成为小城市。

三要着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要坚持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加快农村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

式转变。

四要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着力建立三个机制:一是土地节约利用机制;二是农村人口有序转移机制;三是城乡利益协调机制。切实解决农民进城的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进城落户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第二,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支撑能力 省九次党代会指出,新型工业化要以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为主要内涵。在加快新型工业化方面,省九次党代会要求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以做大做强为方向争创工业新优势。以龙头带动、基地支撑、高端突破为着力点,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高成长性产业;以精深加工、节能降耗、重组整合为着力点,积极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传统优势产业;以核心关键技术研发、自主技术产业化为着力点,培育壮大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先导产业,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食品工业关联工业、农业、服务业,要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食品工业强省。要深入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壮大一批拥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二是以拓展提升为重点发展壮大服务业。这里,拓展提升就是指拓宽领域、提升层次、优化环境。对于传统的餐饮、家政等服务业要大力发展,提高档次;对于生产性服务业要大力发展,对于金融业、旅游业要加快发展,对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服务外包和会展等业态要积极发展,对于房地产业要平稳健康发展,对于现代物流业要突出发展。

三是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中具有较强的承载作用,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迫切要求和集中体现。2010年,全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了超常规的增长,全省共建成180个产业集聚区,区内企业(单位)达到2247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72家。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第三,强化新型农业现代化基础作用,维护粮食安全、促进城乡繁荣

省九次党代会概括了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以粮食优质高产为前提,以绿色生态安全、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程度高为主要标志,基础设施、机械装备、服务体系、科学技术和农民素质支撑有力的农业现代化。

加快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主要从三个方面努力:

一是在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上实现新突破。解决好近亿人口吃饭问题,同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我们必须担负的责任。因此,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建立粮食稳产增产长效机制,力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完善粮食生产政策和利益补偿机制。

二是在提高农业效益上取得新进展。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发展、影响城乡协调的重要因素。走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核心在效益。为此,省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多种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迈出新步伐。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刻不容缓。省九次党代会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扶贫开发等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第四,强化“三化”协调的保障能力,增强发展后劲、推动持续发展

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人才队伍、质量建设事关全局和未来,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性因素。为此,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着力构筑四个方面的重要保障。

一是要适度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在交通建设方面,提出要加快建

设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在能源建设方面,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和布局,构建现代能源产业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在水利建设方面,提出要完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段及受水城市配套工程,推进大中型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水资源保障体系;在信息网络建设方面,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信息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打造“数字河南”。

二是要建设绿色中原、生态中原。我们要清醒看到,我省人口多、底子薄、资源能源禀赋不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发展方式粗放、环境容量不足、资源约束趋紧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省九次党代会在节能减排、资源开发和保护、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和修复、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同时强调,一定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之中。

三是要积极推进人才大省建设。人才是第一资源,必须用战略眼光看待人才工作,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把我省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文化人才和青年英才,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要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政策,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四是要大力实施质量立省战略。质量是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省九次党代会提出,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完善质量

体系,加强质量管理,营造诚信环境,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服务质量,做到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安全、以质量求形象。在严把质量安全关的同时,加大品牌培育和保护力度,发挥品牌对产业提升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第五,强化“三化”协调的驱动力量,破解发展难题、拓展发展空间

加快“三化”进程、推进“三化”协调,有许多矛盾问题亟待解决,有许多体制机制障碍亟待破除,有许多薄弱环节亟待加强。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把扩大开放增强带动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核心竞争力、深化改革增添内生动力、促进创业激发发展潜力作为推进“三化协调”的四大动力机制。

一是把扩大开放作为带动全局的战略性举措。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扩大开放,大规模、高层次承接产业转移,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设内陆开放高地。

二是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豫战略,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研发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运用能力和科技人才集聚能力,在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

三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三化”协调发展上先行先试,使资本、劳动、知识、技术和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进一步扶持民营经济发展。

四是要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加强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支持创业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以创业带就业、以创业兴家业、以创业促事业。要落实完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放宽市场准入,拓宽投融资渠道,扶持和培育一批骨干民营企业,造就一支敢闯善创、爱拼会赢、诚实守信、能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家队伍。

第六,强化以人为本着力为民,推动中原经济区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统筹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更好地改善民生,更好地凝聚民心,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中原经济区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一是切实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报告指出,要从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着眼,从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具体利益着手,办好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等民生大事,让人民群众生活能够更富足、更美满。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切实加大政府对教育公共投入,大力发展学前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综合素质。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支持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创建国内一流大学。充分利用中原经济区战略提供的政策机遇,争取吸引国内外知名大学到河

南设立分校,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省作为人口大省,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并且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因此,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需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

基本实现人人享有社会保障。继续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保障范围,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各类保险关系跨区域转移接续政策,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二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报告指出,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更加注重服务为先、依法管理、源头治理、社会参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健全社会管理格局,深化平安河南建设,完善社会管理服务,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三是加强民主法治,保障人民权益。报告指出,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加强

民主制度建设,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依法治省,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建设中原经济区,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裕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省九次党代会报告文化建设部分紧密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国务院《指导意见》,提出把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于文化建设,我主要讲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今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关系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二是要准确理解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重要方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会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结合我省的实际,就是要建设文化强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三是要全面把握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文化建设必须着眼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坚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一切有利于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学习李文祥等先进典型事迹;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

展志愿服务,拓展各类道德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和“三平”精神,树立普普通通、踏踏实实、不畏艰险、侠肝义胆、包容宽厚、忍辱负重、自尊自强、能拼会赢的河南人形象。

文化建设必须着力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增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设,继续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以城带乡联动机制,鼓励城市对农村进行文化帮扶,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积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生产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

文化建设必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充满效率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鼓励有实力、有优势的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和重组,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建好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和表现形式,加快发展文化创意、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要总结推广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开封清明上河园、商丘画虎村等文化产业发展成功经验,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竞争力。

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中原文化源远流长、深

厚重实,是华夏文明之根、中华文化之源。要弘扬兼容并蓄、刚柔相济、革故鼎新、生生不息的中原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注重人文关怀,塑造具有中原特质、体现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建设中原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挖掘中华姓氏、文字沿革、功夫文化、轩辕故里等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优势,提升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增强对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抓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传承,促进地方剧种、传统手工艺发展,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广泛开展中原文化优秀传统教育普及活动;有效整合文化资源,培育一批具有中原特质的文化品牌;开展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加快中原文化“走出去”步伐,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

四、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作为一次全省党的代表大会,省九次党代会把党的自身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位置。卢展工书记强调,建设中原经济区,关键在党。要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把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命脉,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加快领导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担负起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历史使命。

关于党的建设这一部分,我们应当把握以下重要内容: 一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发挥我党巨大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

势,以深入扎实、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全面深入开展。要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各方面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要进一步完善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以“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活动为载体,深化理论学习,着力解决问题,健全体制机制。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些,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以党员干部的学习促进和带动全社会的学习。

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长效机制,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机关党建要先行,积极探索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径、新办法,不断增强党员意识,保持先进性。

二是坚持“五重五不简单”,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用好一个人,树起的是一面旗帜,能激励一大批;用错一个人,寒的是广大干部群众的心,会挫伤一大片。怎么看人,如何选人,用什么人,这是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必须认真回答的课题。卢展工同志提出的“五重五不简单”对破解这一难题给出了简洁明确的答案: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推荐票取人,重干部“四化”“德才”但不简单以求全和年龄文凭取人,重干部政绩但不简单以一时一事的数字取人,重公开选拔但不简单以笔试和面试取人,重干部资历但不简单以任职年限取人。选人用

人要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干部,以辩证的思维评价干部,看本质、看主流、看大节,既要讲年龄而又不唯年龄,既要讲文凭而又不唯文凭,要正确看待个性气质特点突出的干部,对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要多信任和鼓励。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放包容,形成创新行为备受尊重、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氛围,竞相打造发展的突破点、增长点、制高点,赢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动权。

三是加快领导方式转变,提高执政能力。转变领导方式是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是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有效途径。2010年6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卢展工书记的文章《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底以来,以“一文九论十八谈”为主要学习内容,在全省掀起了一场静悄悄的思想解放运动,成为领导方式转变的重要载体。

领导方式转变要体现在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上,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加强对下级党委的领导,健全部门党组(党委)工作机制,健全党对国有企业、事业单位领导的体制机制。要把转变体现在继续解放思想上,勇于改变落后僵化的思维模式,敢于突破制约科学发展的观念障碍,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要把转变体现在增强宗旨意识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要把转变体现在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上,建立健全决策、执行、评价、监督、激励机制,完善党代表大会制度和党内选举制度。要把转变体

现在改进工作作风上,着力于“实”,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着力于“正”,作风正派、维护正义、弘扬正气。

四是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动预防腐败各项工作,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创新,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坚决查处严重腐败案件,不论什么时间发生,不论涉及到什么人,不论担任什么职务,都要一查到底、坚决惩处,决不姑息,绝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五是要着力推动务实发展,建设务实河南。我们讲务实发展、务实河南,就是要求在务实上要到位,想好再说,说到做到,说好做好,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的形象。报告明确指出:务实发展,就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遵循规律、勇于创新;务实发展,就是忠诚履职、尽心尽责,责随职走、心随责走;务实发展,就是注重持续、锲而不舍、保持韧劲、勇于担当;务实发展,就是关键在做,科学运作、有效运作,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把务实发展作为一种追求、作为一种品格、作为一种责任,以务实发展树立起务实河南的形象。

党的形象关系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从自身做起,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党员领导干部要切实树立起对人民负责的形象,能够对人民负责的形象,能够忠诚履职对人民负责的形象;树立起推动工作的形象,能够带领人民群众推动工作的形象,人民群众愿意跟着你去推动工作的形象;树立起清正廉洁的形象,能够以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起党员干部包括党员队伍清正廉洁的形象,能够以及时清除腐败的体制机制和取信于民的反腐实效树立起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清正廉洁的形象。

总之,省九次党代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必将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一定要把省九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努力做到“四个到位”。

一要学习到位。要认真学习省九次党代会报告精神,做到深刻理解、准确把握,真正完全弄清弄懂。各级领导干部要在学习上能够深一点,理解上能够透一些,认识上能够新一点,工作上能够领先一点。二要谋划到位。要结合省党代会报告,重新审视、完善市、县两级总体工作部署。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以及各个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谋划发展、谋划工作。三要运作到位。运作就是做的具体化,要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实施品牌带动、项目带动、创新带动、服务带动,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努力把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四要务实到位。务实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作风;是一种标准,更

是一种形象。务实就是实事求是,按规律办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同志们,中原崛起,风鹏正举;华夏祖地,理应先行。省九次党代会的成功召开,为中原大地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河南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五篇:泰州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宣讲提纲

基层中心组基层党校宣讲提纲

中共泰州市海陵区委宣传部

二Ο一一年九月

1、《推进富民强市 建设美好泰州 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进》——在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1

2、《全面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有力保证》——中共泰州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摘要)………………………………………………………18

【综 述】

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于2011年9月15日至9月18日举行。

市委书记张雷代表中共泰州市第三届委员会,作了题为《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进》的工作报告。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唐小英代表市纪委,作了题为《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有力保证》的工作报告。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泰州市第三届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泰州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共泰州市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市纪委委员和出席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代表。推进富民强市

建设美好泰州 向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阔步前进

——在中国共产党泰州市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五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围绕“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泰州”总体要求,适时提出“三年再来一个大变化”目标,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突破,全面完成市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致力提升综合竞争实力,打下有利于泰州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五年来,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4.4%,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4118元;财政总收入456.4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70.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2%和29.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916亿元、利税565.7亿元、利润343.9亿元,分别是五年前的4倍、5.2倍和6.3倍,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位居全省前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单产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41亿元,是前五年

投资总额的3.8倍;累计招引实施1亿美元或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43个。

二是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致力彰显特色和优势,探索符合泰州实际、超越传统模式的发展新路。协调推进创新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发展,形成“1+3+N”产业体系和“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产业布局;装备制造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建成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医药高新区;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1.1亿美元,对外贸易275.7亿美元,分别是前五年的3.4倍和5.3倍;建成一批国家级产业基地和重点研发平台,成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和全国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市;实施“凤城千人计划”,人才总量达60万人,5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64人入选省“双创计划”。

三是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致力推动城乡和区域共同进步,形成以城带乡、同步推进的良好格局。中心城市建设累计投入520亿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71平方公里,创成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所辖四市全部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以县为单位总体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靖江主要

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十强行列;组织实施重点镇村建设“125”工程,城市化率从45.3%提高到55.7%;农村新“5+1”实事顺利完成,62%的村(社区)建成小康村;累计新增造林面积71万亩,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位居全省前列。

四是坚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致力促进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巩固发展民主团结、安定和谐的生动局面。完成文化泰州建设两年行动计划,成功举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梅兰芳艺术节等重大文化节庆活动,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20347元和9324元,分别是五年前的1.9倍和1.8倍;城乡社会保障基本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两连冠”;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三年任务两年完成,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有效。

五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致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锻造奋发有为、群众信任的党员干部队伍。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我为泰州作贡献”为主题,推进新一轮思想解放,涌现出全国重大典型陈燕萍、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许年喜、优秀援藏干

部周广智等先进人物;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联建、基层执法评议、干部勤廉评价、村(社区)社会事业工作站、村民直评村官、选派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等做法,得到中央和省委的高度肯定,创造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新鲜经验;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注重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具有泰州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建立。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四条经验: 一是必须始终以“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的目标凝聚力量、激励人心,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既是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既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必须坚持这一定位不动摇,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矢志不移的共同理想、奋勇前行的鲜明旗帜。

二是必须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发展的快转型。实践证明,只有从传统经验和路径依赖的惯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一切不合时宜的体制机制中解放出来,才能科学应对复杂形势,不断战胜各种

挑战,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三是必须始终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更多地共享发展成果。群众满意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只要坚持把为了人民作为最根本的工作导向,把依靠人民作为最根本的工作方法,把民生幸福作为最根本的工作追求,人民群众就永远是我们成就事业的力量源泉。

四是必须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推进泰州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党是领导发展的核心,只有与时俱进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确保事业发展不断向前推进。

今后五年市委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富民优先,坚持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坚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导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深化各项改革,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努力建设人民更幸福、发展更科学、区域更协调、文化更繁荣、生态更文明、社会更和谐的美好新泰州。

今后五年市委工作的奋斗目标是: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力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全省平均水平,主要社会发展指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左右,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形成富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实现新的跨越,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好于省现代化指标体系序时进度要求,有条件的地区在苏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今后五年,在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基本建成“三个名城”:

产城一体的医药名城。医药高新区集聚一千名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落户一千个以上医药创新成果,引进一千家以上企业,实现一千亿技术市值,达到一千亿级产出规模,跻身国家高新区“第一方阵”,全面建成医药研发、医药制造、医药会展交易、康健医疗、教育培训五大功能区和中央商务区,成为国内外医药资源汇聚、产业特色鲜明、城市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健康产业新城。

形神兼备的文化名城。传统文化得到充分保护和弘扬,城市文化主题和城市精神得到高度认同,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全覆盖,建设一批高品位的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景观,打造一批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文化艺术精品,建成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特色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建成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富有魅力的生态名城。市和所辖四市全部建成国家生态市,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城乡环境质量明显提高,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建成一批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城市片区与现代旅游休闲区有机衔接,全面构建以绿地和湿地为主体的高效、稳定、安全的城乡生态系统,成为知名的水城水乡生态宜居城市。

今后五年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奋力开创经济发展新局面。

一是在推动富民优先、创造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上争先,促进人民更加幸福。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突出农村居民、企业职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的增收,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五大增收渠道”,力争通过六年努力,城乡居民收入剔除价格因素实现倍增。健全“七大公共服务体系”。健全

终身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药卫生、公共交通服务、住房保障、养老服务等体系。今后市级财政支出70%用于民生和各项社会事业,新增财力80%用于民生投入,鼓励引导各类资本向民生领域集聚。推进“全民素质提升工程”。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创成全国文明城市;大力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和全民健身活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重点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单亲家庭、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深化城乡文明共建,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教育和管理。

二是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争先,促进发展更加科学。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围绕打造万亿级规模、千亿级产业(园区),构建以百亿级企业为龙头、规模骨干企业为支撑、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力争工业总量突破1万亿元;加快建设新能源产业园,扶持发展新能源重点企业和项目,打造千亿级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国内领先的新兴产品集群,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后备梯队。力争新兴产业规模翻两番以上,占工业经济比重40%以上。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实施服务业提速计划,促进生产服务业集

聚化、生活服务业便利化、基础服务业网络化、公共服务业均等化,形成一批具有先导性、示范性的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批水平高、业态新、品牌优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多层次的科技孵化器,打造科学仪器设备共享、产业共性技术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网络服务“四大平台”,构建高新技术企业快速成长通道。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构建政、企、银、投“四位一体”的投融资体系,力争全社会研发投入实现五年翻番。实施以项目、人才为重点的开发开放。强化龙头型项目和产业链项目的招引,深化与跨国公司、央企的战略合作,引进实施一批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项目。大力引进国际化领军人才、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打造多层次人才集聚、各类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人才高地。

三是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上争先,促进区域更加协调。优化城市功能形态。北部老城区,彰显历史文化风貌,打造以文化旅游、生态、商贸为特色的城市片区;南部新城区,凸显现代城市气息,打造以新兴产业、商务、金融、高等教育为特色的城市片区;

以文化创意产业园为依托,推进城市东部规划建设,打造具有浓郁现代人文气息的城市新片区;以新能源产业园为依托,推进西部城区改造建设,提升城市西部片区。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按照主体功能分区要求,放大机场、大桥效应,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港口、航道建设,形成以泰州城区为中心,连接中小城市的“半小时交通圈”,构建布局合理、内外通联的现代交通网络。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全面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成2—3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面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积极推进社会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力争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65%,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达到14%。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推进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五个一体化”,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完善户籍制度,有序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转变为市民;探索土地使用制度,促进城乡土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创新小城镇发展制度,增强小城镇发展能力;改进公共财政制度,加强对农业和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

四是在加强文化泰州建设、提升城市软实力上争先,促进文化更加繁荣。提升传统文化生命力。坚持“城市

建设也是文化建设”的理念,加大历史街区、名人旧居、文物建筑的修缮开发力度,注重保护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建筑,保留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坚持重大项目带动战略,突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力争形成500亿元以上的工贸总收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壮大,力争文化产业增加值占比达到5%。扩大文化对外影响。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品牌。扶持原创性、地域性文化作品和重大题材、主旋律作品的创作发行,加强对泰州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精品和本土优秀文化人才的宣传推介,弘扬泰州优秀文化。加大文化惠民力度。实施一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建设城乡全覆盖、功能更完善的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实现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精心打造“百姓”系列文化品牌,让更多市民深入其中、深得其益。

五是在打造宜居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上争先,促进生态更加文明。发展低碳经济,推动绿色增长。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土地管理制度,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产业集聚、企业集群、资源集约。大

力发展低碳技术、节能环保产业和循环经济,培植一批绿色环保企业,打造一批生态产业链,推动各类工业园区向生态园区转变。打造宜居环境,建设绿色生态。以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海陵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溱湖湿地、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依托,规划建设中心城市北部生态区;以医药高新区为依托,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区;加强沿江生态资源保护开发,构建原生态长江绿带。加快实施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工程,不断增强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科学合理的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处理和卫生保洁全覆盖。推进水利现代化,促进人水和谐。高标准实施卤汀河、泰东河、引江河拓浚工程,推进新一轮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疏浚,建立农村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重视城市防洪工程和水生态环境工程建设,逐步达到百年一遇防洪标准,城区河道水面可亲、水体流畅、水质优良。

六是在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上争先,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创新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打破行政

性垄断,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有序扩大基层民主,更好地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探索各类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加强对新兴媒体的应对运用和引导管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转变社会管理方式。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听证、风险评估等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整合基层条块分割的社会管理力量和资源,实现社会服务有效集中、行政执法有机联动。全面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会”的城乡社区管理框架,完善和推广农村中心户长制、城区网格化管理机制,强化社区服务职能,把基层社区建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认真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营造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以建设和谐稳定示范区为目标,全面深化平安创建,积极预防和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食品药品安全和生产安全监管力度,努力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安定。

实现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关键在党。要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一是努力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习型党组织。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把学习现代化知识、研究现代化规律、推动现代化实践,作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大规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使广大干部的能力素质与现代化建设的新目标相适应,与推进富民强市、建设美好泰州的新要求相适应;进一步放大干部教育“名家讲坛”、“百姓名嘴”理论宣讲队等学习品牌效应,以学习型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带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城市建设。

二是培养造就引领现代化建设的干部队伍。突出重品行、重实绩、重民意的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切实把谋划发展有钻劲、推动发展有本领、创新发展有办法、对待人民群众有感情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建立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规范领导干部提名行为,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更加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评价干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完善干部激励保障和退出机制,建立健全干部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让不同年龄段干部都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

三是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在以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设置党组织,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有效覆盖。加强“能人型”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加快推进基层党组织书记社会化选拔、公职化管理,选好配强村党组织书记。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格局。有效整合城乡党建资源,积极引导党政机关、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促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全面协调发展。

四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大力弘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工作在一线,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要在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中奋勇争先,在日常工作中倾情倾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影响群众、感召群众。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力戒形式主义,着力改进文风会风,严格控制检查、评比、达标、表彰活动,把精力花在干事业、抓执行上,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基层、落到实处。大力弘扬艰苦奋斗之风。必须牢固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崇尚节俭、厉行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奢侈浮华,反对享乐主义,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

五是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创新反腐倡廉体制机制。大力推进制度化、系统化、程序化、科技化和信息化建设,拓展源头防腐工作领域,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做到令行禁止、违者必究。切实加大查案执纪力度。坚决查办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坚决查办群体性事件和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办与民争利、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全面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建立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深化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加强对财政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运行监督,确保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权力正确行使。

六是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突出党员在现代

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听证咨询、定期评议等制度,扎实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意见表达渠道,加强党内关怀,保障党员权益。更大力度推进党内民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不断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不断探索党内基层民主的实现形式。更好地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把握好政治方向,集中精力抓好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有效实施党在各个领域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

全面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提供有力保证

——中共泰州市第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向市第四次党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摘要)

五年来,在市委和上级纪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纪委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切实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为泰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工作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是强化监督检查,保障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更加有力。加强对全市108个新增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开工率、地方资金配套率和问题整改率实现三个100%。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查办工程建设领域违纪违法案件121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800多万元。深化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挂牌督办违法排污案件250件,整治、关停一批严重违法排污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大对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调查处理力度,追究党政干部责任40人。加强对各级党委换

届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大力推进机关作风建设,严肃查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

二是强化纠风治乱,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更加有效。大力开展“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市(区)”创建活动,查处教育乱收费信访举报308件,清退违规收费305.4万元。扎实推进“无红包医院”创建活动,全市创建“无红包医院”154家。组织开展涉企非税收费专项治理,取消或暂停涉企收费53项,降低收费标准95项,每年为企业减负3.5亿元。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纠正挪用、截留涉农资金384万元。深化政风行风民主评议工作,促进了政风行风明显改进。加强和改进行风热线工作,市和市(区)两级行风热线受理咨询投诉13500多件,解决实际问题4680个。

三是强化惩处职能,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综合效应更加显现。五年来,全市纪律检查机关共受理来信来访和举报电话12058件(次),立案3789件,其中县(处)级干部案件22件、乡(科)级干部案件241件;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524人,其中开除党籍815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69人。通过查办案件,挽回直接经济

损失5.37亿元。加强信访举报工作,深化党政干部下访,实行信访举报分类管理制度,查核举报失实信访件2155件,为一批党员干部澄清了事实。加强案件审理和申诉复查工作,不断提高案件审理质量。

四是强化治本举措,注重源头预防治理腐败工作更加深入。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全面加强。评选表彰“十佳勤政廉政好干部”,充分利用典型案例进行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创建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29家、市级示范点249家。体制机制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建立县(处)级领导干部拟选拔任用考察人选联合预审制度,预审考察人选629人次,建议暂缓考察10人,其中3人被立案查处、6人不予提拔;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机制,协助市政府制定了《泰州市市级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16项配套制度。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制定出台《关于对行政权力运行实施有效制约和监督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推动了反腐倡廉各项制度的落实。

五是强化权力制约,落实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要求更加严格。全市各级对领导干部进行廉政谈话2178人次、诫勉谈话191人次。认真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市和市(区)共对389个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深化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在全省率先实现县级以上行政机关、所有行政事项和网上行政监察“三个全覆盖”。全市共查处党员干部违规收受礼金412人,涉及金额2277.6万元;510廉政账户累计新增金额552.3万元;开展治理“小金库”、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等专项工作,清理“小金库”72个、涉及金额2790万元,公款出国(境)人数比计划数减少193人次。

六是强化基础工作,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举措更加扎实。全面开展村民直评村官工作,搭建村民直接表达意愿和诉求的平台,全市1587个村“两委”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7300多个。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清理工作,构建信息化监管平台,推进“三资”动态、规范管理。深入开展以“为发展服务、让群众满意”为主题的基层站所作风建设活动,群众对站所作风建设的满意率达97.8%,先后有401个站所被表彰为“百佳基层站所”、54个站所被表彰为“人民满意站所”。广泛开展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合格、示范乡(镇、涉农街道)、村创建活动,全市创建合格乡(镇、涉农街道)89

个、合格村1388个,示范乡(镇、涉农街道)25个、示范村309个。

回顾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五点体会: 一是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一岗双责,巩固发展反腐倡廉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二是必须坚持服务发展、造福百姓,突出彰显纪律检查工作的保障作用。三是必须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充分发挥惩防体系建设的综合效能。四是必须坚持开拓进取、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五是必须坚持提升能力、增强素质,深入推进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

今后五年全市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实现市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提供有力保证。

今后五年主要工作目标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更加完善,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

风行风实现全面好转,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更加显现,人民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今后五年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开展反腐倡廉工作。一是严肃党的纪律,着力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上取得新进展。加强对政治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政治纪律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与党委、政府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工作上同步。各级纪委要把严格执行和维护党的政治纪律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确保政令畅通。加强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坚决防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求的行为。加强对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紧紧围绕市第四次党代会和市“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一系列目标任务,突出加强对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建设医药名城、生态名城、文化名城,以及民生实事工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党委政府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二是加强作风建设,着力在规范党员干部从政行为上取得新进展。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建立健全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制度。加强对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认真执行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等规定,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加大对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问责力度。深入推进机关作风建设。整合督查资源,建立和完善大督查机制,形成扎实推进机关作风建设的整体合力。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加大行政问责力度,对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严肃查处,绝不姑息。严格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认真执行《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坚决纠正利用职权和职务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加强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工作的监督检查,巩固规范津贴补贴工作成果。督促各地各部门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有关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规定。

三是坚决惩治腐败,着力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上取得新进展。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各级纪委要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协调,坚持和完善反腐败协调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各执纪执法机关职能优势,整合办案资源,进一步形成反腐败的整体合力。突

出查办案件重点。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办重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涉及的失职渎职及背后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办发生在基层政权组织和重点岗位以权谋私、滥用职权、与民争利、侵吞国家和集体资产的案件;严肃查办以案谋私、贪赃枉法和为黑恶势力充当“保护伞”等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加大对行贿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办案信息平台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一步创新办案手段、完善办案模式,建立高效的办案指挥系统、通畅的组织协调系统,以及包括人口、房产、车辆、税务、工商、金融、电信等相关涉案信息收集平台。严格依纪依法办案。进一步加强办案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办案工作程序,严肃办案工作纪律,强化对办案全过程监督。加强信访举报和信访监督工作,建立集体访、越级访预测预警和跟踪处置机制,切实提高解决信访问题的能力。重视和加强案件审理、申诉复查工作,推行审理助辩、内部抗辩制度,切实提高案件质量。

四是切实关注民生,着力在解决群众反映突出问题上取得新进展。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

入治理教育乱收费和纠正医药购销及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深化涉企非税收费和公路河道“三乱”专项治理,深入开展整治企业违法排污专项行动。认真解决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中违反规定、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以及食品、药品制售中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健全声、屏、网、报“四位一体”行风热线联动工作机制,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渠道,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健全完善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三级联建”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农村“三务”网上公开、基层政务服务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农村“三资”信息化管理“三网合一”建设,深入推行村民直评村官和驻村勤廉督导工作,广泛开展群众满意基层站所、乡镇勤政廉政好班子和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合格、示范村等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干部作风转变,提升社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公共服务水平。重视和加强各类开发区、园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提高开展反腐倡廉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进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纪律

监督机构建设,不断拓展党的纪律监督工作领域和范围。

五是深化改革创新,着力在构建泰州特色惩防体系上取得新进展。健全完善惩防体系建设推进机制。坚持把惩防体系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建立健全协调会议制度以及督查、评估、考核、责任追究机制,推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不断完善。大力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坚持以党员领导干部为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权力观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创新教育方法和载体,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提高教育的互动性和有效性。加强反腐倡廉舆论宣传,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切实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认真贯彻执行党内监督条例,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诫勉谈话、函询、质询以及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经济责任审计等制度的落实。落实重大决策报告制度,健全决策失误纠错改正和责任追究机制。切实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特别是对“一把手”的监督。坚持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重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实效。深入推进治本抓源头工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干部人事制度、财税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加快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进一步形成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良性机制。

六是严格教育管理,着力在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上取得新进展。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各级纪委要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纪委常委会议事规则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提高领导班子民主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重视发挥纪委委员的作用,定期听取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保持同广大群众的密切联系。注重执纪能力建设。深入推进学习型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强化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服务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能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强化创新举措,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反腐倡廉工作层次和水平。加大干部轮岗、挂职和下基层锻炼力度,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生机活力。强化作风纪律建设。切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严明工作纪律特别是办案纪律和保密纪律,不断提高纪检监察机关作风建设水平。

党代会精神宣讲活动方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