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村孙敏同志文明礼仪家庭典型先进事迹材料1
XX村文明礼仪家庭典型先进事迹材料
——XX
文明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世代相传、生生不息;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讲文明重礼仪是每一个公民和家庭都应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同时也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家庭、集体和社会中应当着重培养和长期坚守的优秀品质。
XX,女,32岁,XX村党支部后备干部、入党积极分子,现担任XX村财务专管员、计生专干,同时负责妇联的各项工作。XX作为一名年轻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上勤恳认真、尽职尽责、绩效突出,得到了XX村两委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同时,她在个人工作和家庭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虚礼貌、文明举止、以礼待人的个人作风和家庭风貌给广大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XX村公认的文明礼仪家庭。
讲文明重礼仪是XX一家始终坚持追求的家庭风尚。对此,她有很鲜明的个人认识。她认为:文明礼仪是生活行为的规范与待人处事的准则,是个人仪表、言谈举止、家庭形象、待人接物等方面的自我规定,是道德品质、文化修养、家庭教养等精神内涵的外在表现。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行为和待人处事的形象,对于个人工作、家庭生活和邻里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做人做事和居家生活的根本之一。因此,我们注重文明礼貌是一种自发的自我的生活追求,虽然我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但是这些一直是我们觉得非常重要一面,越是平凡,越是需要注重,这样工作和生活才会处理更好,发展的更好,生后的品质才会更高。
正是因为这样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思想观念,XX一家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当中,事事注重礼仪,处处体现文明。
一是家庭起居和谐有序。XX一家三代,家中有父母,她和爱人有一个闺女。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是却非常注重营造尊老爱幼、相敬如宾、和谐有序的家庭氛围。家务方面,父母一般很少操持,都是以晚辈为主,每日起居房间和院落都打扫的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家庭环境非常温馨和谐,从来不因小事而出现吵闹和语气生冷的现象,总是相敬如宾,和和气气。邻里朋友对此都非常赞赏,常常用朴素的语言形容他们是“长辈有长辈的模样,晚辈有晚辈模样,夫妻有夫妻的模样”。
二是邻里关系相处融洽。左邻右舍都评价很高:家庭生活习惯好,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乱扔废弃物;家庭环境卫生好,院落整洁,房间干净,不乱堆物品;家庭对外影响好,邻里和睦,不噪音扰民,不传闲话,不闹纠纷,说话总是客客气气的,有事没事都始终说话礼貌、举止谦让。邻里相互走访之间,非常礼貌,待人接物非常得体,从不冷落邻居,对周围群众影响比较大,在村里是有名的“礼貌家
庭”。
三是仪表得体待人礼貌。XX作为村干部,经常需要走街串巷,与群众的交往比较多,是村里的“公众人物”。多年来,她始终保持文明言行、礼貌用语、仪表得体。无论上下班,都保持仪表整洁大方的形象,不化浓妆、不配戴首饰、不穿奇装异服。始终保持对长辈的尊敬,主动问好、主动让座、主动沏茶倒水。无论是办事的群众还是不办事的群众,她始终保持尊敬的态度接待,说话和气,态度和蔼,平易敬人。这种由里而外,有表及里的言行、态度,受到很多的赞许和表扬。因此,她的各项工作开展的非常顺利,人缘非常好,群众基础很牢固。
第二篇:村党支部书记XX同志先进事迹
村党支部书记XX同志先进事迹
“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也是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第一标准”,这是白土乡标洞村党支部书记韦相能同志在全村党员队干会上经常讲的一句话。近几年来,该同志以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带领群众战胜困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该村的水电路“三难”问
题,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为促进全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取得了明显成绩。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解决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三难”问题。
标洞村是山区村,自然条件恶劣,特别是土肯、景洞、方洞等几个自然屯,山高弄深。2002年以前,这几个屯都没有通电通路,存在典型的“三难”问题。1999年9月,韦相能任标洞村党支书后,下决心四年内一定首先解决土肯、景洞、方洞等山区屯的用电、行路难问题,他积极跑部门,联系资金,利用晚上时间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他经常三更半夜一个人走在险峻的山道上,挨家挨户发动群众,人也瘦了黑了。2001年初,白打至景洞屯级路终于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支持开工了,同年年底,土肯、景洞、方洞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也通了电,结束了点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韦相能是个比较实干的人,在实施土肯、景洞、方洞等山区屯的通电工程中,由于山高路险,施工难度相当大,他带着一个2公斤的水壶连日在工地上工作,高温酷暑下令他头晕眼花,浑身泛力,可他仍硬撑在现场指挥群众安全施工,并与群众一起抬水泥电杆上山。韦相能的苦干精神深深的鼓舞着村民们,他们干劲更大了,结果只用1个多月的时间,硬是在山高路险和徒峭悬崖上架完了6.5公里的高压线路,土肯、景洞、方洞等几个屯通了电。
土肯、景洞、方洞、石岗是标洞村山区村的山区队,就因为交通不便,生活特别困难,韦相能也特别挂念这几个屯群众的生产、生活等困难问题。他经常下到这几个屯的群众家问寒问暖,虽然现在通了电,但交通还没有解决是他最大的一块心病。他下决心无论如何要想方设法为山里面的群众解决行路难的问题。在实施白打至景洞屯级路中,由于线路长,地势复杂险峻,工程量大难度大,村里的劳力缺乏,他还动员在外务工的人员要求全部回乡参加施工。他白天在工地上与村民并肩作战,激发了群众修路的积极性,现在这个工程已完工80。在他的影响下,群众修路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多次向上级反映,要求把这条改建成四级路,经过上级部门经过多次勘察测量,现已批准立项修建。
百石竿头,更进一步。韦相能是个永不知足的人。为了切实解决标洞村的交通难问题,原到村委3.5公里的村级公路,路况较差,路面凹凸不平,雨天坑坑洼洼,车子无法行走,他多次向党委政府反映,并得到了支持。于2004年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于当年底终于改建成四级路并通过了验收,标洞村交通不便得到很大改善。
二、积极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群众增收难问题。
韦相能担任党支书以后,从本村实际出发,积极引导群众解决思想,更新观念,相信科学。为了使有限的土地多产粮食,全村160多亩的水田全部种上良种,95以上采用抛秧技术。为了进一步增加群众收入,今年全村甘蔗种植面积达到310亩,比去年增加100多亩,全部种上高糖高产品种,有接近100亩左右的面积还采用了地膜覆盖种植。利用山区优势,积极发动群众饲养山羊。目前,全村山羊存栏1200多只,种桑养蚕32亩。为了可持续发展,全村退耕还林250多亩。由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经济发展路子正确,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0年前提高接近1倍。
三、加强班子和廉政建设。
韦相能走马上任后,非常重视班子建设和廉政建设,经常组织村级“两委”班子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及有关廉政建设的法律法规,提高班子成员的理论和政策水平,统一了班子成员的廉政勤政意识,村务公开每年公布3次以上。由于村委班子的团结务实、勤政廉政,群众比较满意。
韦相能由于全心全意地扑在工作上,难得有时间帮妻子干农活和做自己的事,邻居的几家村民都陆续起了楼房,他的家相对较清贫。他说:“我是共产党员,要舍得吃亏,只要全村老百姓都富起来,我暂时穷点算什么。”他把为民办事、为民造福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第三篇:××村××同志先进事迹
××同志先进事迹
××同志于198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参加工作,现任××村党支部委员。近年来,他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帮助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思想水平,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岗位职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好评。
一、坚持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与行动上始终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能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积极领会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理论的科学内涵。
坚持自身的党性修养及锻炼,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始终牢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做到从组织上入党,更要做到从思想上入党,从不放松自己的思想改造。在坚持学习党的各 1 项基本理论、方针、政策,领悟党的各项会议精神的基础上,牢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模范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强化为人民、为党、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二、求真务实,配合做好村委工作。
在不断提升自己素质的同时,他还配合村支部挑选创先争优学习内容,积极组织和参加观看创先争优党员电教片。此外,在其任职期间,他还经常性地邀请农村技术人员辅导农技推广、技能培训,向群众宣传茶叶的病虫害防治知识及制作技术,努力让大家富起来。
三、吃苦耐劳,做好先进模范作用。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以此提醒自己。在其任职期间中,面对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他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经常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几年来,他对年轻干部的成长和发展,也十分关心。针对年轻人年纪轻、经验少,但素质高、可塑性强的特点,对他们进行锻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时刻关心他人,经常走家串户,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对于村里的困难户和五保户,他更是关心之至。在关心本村群众的同时,他还不忘祖国其他地方的人民群众,2008年四川省汶川大地震时,他积极主动地带头向灾区捐款,还积极呼吁其他共产党员捐款。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是他的人生格言。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会更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为十八里河村的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街办村改居典型先进事迹
“住了一辈子土坯房,这回要搬到青瓦白墙的‘别墅区’,连城里人都说我们**人享福。”搬进新居的**街办**社区三组居民郭学兰见人就说。
据了解,**社区是近年来“村改居”的新型城市社区,与她一道实施“村改居”的社区还有解放、头笔、中笔3个社区。近年来,4个社区干群上下齐心,抓住机遇,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发财致富的新道路。
迁户腾地 再生财富资源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批市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周边村改居社区,面对土地大量被征用和房屋搬迁,各类矛盾日益突出。
XX年春,**社区首先提出了“迁户腾地,把零散的土地连片集中起来,开发有经济收益的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用积累起来的集体经济反哺居民”。近两年,**社区成功引进了东东制衣、宜昌宏基置业等工业项目,投资总额达到5亿多元。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3年来,先后新建了停车场、洗车场等第三产业项目。去年,社区集体总资产已超过6000万元,年资产经营收入达到100多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6800元。
**社区的经验,在另外3个社区也得到了成功借鉴。头笔、中笔等社区在争取市级项目落户的过程中,既考虑科技含量高的工业项目,也考虑劳动密集型企业,积极主动与项目业主协商,仅宜昌首佳陶瓷、南清纺织等几家投产项目就解决社区劳动力就业500多人。
村民变股民 定期领红利
今年3月,解放社区农民刘传福夫妇,领到了社区无偿配给的《股权证》。让农民变成了社区的股民,并定期领取股份红利,这是解放社区走出的一条独特的道路。
解放社区是我省30个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创新试点单位之一。从2011年7月开始,社区将全部资产的70%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无偿分配给村民,年底,社区2821个居民均享受了集体资产分红。村民变股民,社区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
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了社会保障,目前,4个村改居社区“路网、水网、电网、通信网、天然气网、社会服务网、医疗保障网和农民教育网”八网建设全部完成,养老、医疗、计生等各种惠民政策全面落实。
创新方式 居民持续增收
村改社区以后,村民意味着从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多年来的梦想变成现实。但是,虽然身份变了,生活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随着**市域经济发展,在4个村改居社区落户的外来企业增到40多家,务工人员越来越多,除寻找住房外,总有人在打听:哪里能理发?哪里能吃饭?哪里能买到生活日用品?有需求就要有供给。一部分脑筋“转得快”的居民亮出了“房屋出租”的牌子。据统计,目前全处有房屋出租户近千家,他们每月都有一笔固定收入进账,再加上打工收入和经商收入,居民的腰包里随之鼓了起来。
第五篇:记创业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文章标题:记创业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
百折不挠闯新路科技兴农领民富
1986年6月,戴着副近视眼镜,外表文弱的**高考落榜回到家中,时年不满19岁。看到勤劳的父母和乡亲一年四季日出而作,日落而归,辛辛苦苦了一辈子却始终摆脱不了一个“穷”字,他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痛”,彻夜不能平静。他默默地为自己立下了誓
言:一定要依靠科学知识,带头闯出一条致富的新路,彻底改变家乡的面貌。8年来,**立足本地实际,艰苦创业,科技兴农,潜心致力于发展特色种养业,在自己致富的同时帮民富,带领全村群众走出了一条具有**村特色的兴村富民的路子。他本人也先后被授予全
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县“十佳农民”、全县“十星级”双文明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一、艰苦创业求真经,百折不挠成标兵
高中毕业后,**不甘心从事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经营,买来了几本果树种植方面的书籍,把自己关在家里自学。1986年n月,他说服父亲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5000元钱,承包了村里的一块荒地,建起了一个20余亩的果园,种上了桔树、梨树、袖子树,播下了致富的希望。经过精心培育,1990年,他得到了第一份收获—近10000斤温柑。然而天道不公,1991年一声罕见的冰冻,将他的果园毁于一旦,投入的近万元血本无归。90年代初的1万元,对于这个农村青年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为了还债,1992年他只身加入到了南下打工者的行列来到广东。由于没技术,只能卖苦力。他看到广东那地方的鱼实行精养,效益很好,而自己家乡鱼塘多,还没有承包,发展的潜力很大,这引起了他极大地兴趣。他一边打工,一边偷着学习养鱼技术,并购买了一大堆的科学养鱼的书籍刻苦钻研。一年之后,他回到家乡承包了几亩鱼塘试养,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一点资金和经验。1998年,他带领自家几兄弟贷款70万元承包了樟树市的一座大水库养鱼,可由于当时那里治安不好,自己又是外地人,鱼经常被人哄抢,很受欺辱,因纠纷还被人痛打了一顿,逃回了家中,水库没法再承包下去,他个人一下子又亏掉了30多万元,成了一个彻底的穷光蛋。**并没有就此消沉,2000年,他从银行贷款10万元,一个人承包了村里200亩水面的瓦城水库,凭着学来的过硬的技术发展养鱼,当年就获利近7万元;2001年,他在水库边的荒山上建起了
1000余平方米的养猪厂,自办起了一个猪鱼饲料加工厂,搞起了水面立体开发,并省吃节用订阅了《家庭养殖手册》、《科学养猪》、《农村百事通》、《信息日报》、《江西供求信息》等大量的农业科技书报共近百余册(份),购买了科学养猪、养鱼等方面的VCD电教片50多余盘,刻苦钻研养殖技术,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养殖效益稳步提高,2001年获纯利巧万元,2002年达17万元,2003年他的养殖基地共繁殖二元母猪55头,出栏三元杂交猪860余头,产鲜鱼近10万斤,加工饲料200余万斤,创收23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能人。
二、扶贫帮困传富经,乐于奉献播爱心
**艰苦创业,靠科技种养富了,但没有忘记自己的穷乡亲。古语说:“同行是冤家”,可**却不那么看,他自己的养猪、养鱼规模越来越大,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群众都跟着学,他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可许多人由于技术不精,效益低下,有些人甚至亏了本,他很担心。他想以自己失败的教训告诫别人,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传授给大家,可又怕别人对自己有想法。几经思想斗争,他终于放下包袱,主动上门帮助那些殖户找不足,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配料降低成本、如何防病治病;他还常把一些技术较差的养殖户带到自家的猪场参观,讲解技术要领。他把那些养猪户团结起来,成立了**村养猪协会,每月召集大家学习技术和观看科教片,开展座谈讨论,互相交流养猪经验和心得体会。在短短二、三年间,**村的猪舍面积就增加到了8000余平方米,年出栏生猪超万头,生猪产业成为了该村的第一大支柱产业,仅此一项,**村人均创收2000余元。近年来,他帮扶的养猪户钟云根、何小孟养猪规模均超过了他,钟云根年出栏生猪近3000头,何小孟年出栏生猪超千头,均成了致富能手。他还免费提供资金和技术帮助夫妻双残、生活困难的李军平夫妇发展家庭养猪,购买拐的载客,安排家庭贫困的李仲根进村窑场做工,并与他们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近三年来,他自己的饲料加工厂共为有困难的养殖户赊销饲料达20余万元,为周围群众发展生产提供资金近10万元。
三、因地制宜谋发展,勇挑重担谱新篇
由于个人素质高、思想观念新、致富点子多、带富本领强、有一颗热忱的公益心,**在群众中的声望越来越高,2002年1.2月在第五届村委会换届中,他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书记。任职后,他深知自己肩上责任的重大,在深入
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团结和带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班人,集思广义,充分分析**村级集体经济底子薄,自然资源少但交通便利的现状,理清了发展思路,制定了**村五年发展规划,确立了“以水面立体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走种养相结合,农渔贸一体化之路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村级经济:一是改造低洼田,变劣势为优势
。**村有近800亩耕地紧临赣江,地势低洼,“久雨即涝,久晴即旱”。2002年底,**同志一上任就想着如何把自己的养鱼技术传给大家,他带领班子到广东、浙江等地参观发达地区把低洼田改造为鱼塘的成功经验,回来召开党员群众大会进行动员,以“村委+农户”的合股形式筹资60多万元,将500亩低洼田连片改造成了标准化鱼塘,并一次性发包收回了投资;二是壮大养猪规模,培植支柱产业。**村养猪业有一定基础,但规模不大,**积极帮助养猪大户跑银行贷款,解决了资金问题;请来江西农大及市县农业部门的专家做顾问,解决了技术问题;组织成立了养猪协会并被推选为会长,实现了技术共享,两年中,该村新建猪舍面积5000多平方米,2003年全村出栏生猪超万头,目前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农户有31户,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的有3户,其中钟云根建立的“引进优良猪种改良地方猪种一母猪扩繁场”还被国家农业部列为“948推广项目”,被县畜牧兽医推广中心命名为“生猪自繁自养科技示范基地”。三是巧借区位优势,发展运输业。利用紧临105国道和京九铁路,信息灵通的优势,他积极鼓励农民购买汽车跑运输,搞流通,并成立了运输协会。全村目前共有货车17部,往返于江浙、广东和海南,有农用四轮车8部,汽车司机35人。他们在致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发达地区的新思想和致富信息;四是启用民资,大力发展村办企业。近几年,村里利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办起了三座轮窑厂,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力巧O余人;以村里的小
(一)型瓦城水库为依托,立体开发水面800余亩;出租废弃的村小办起了养猪场。200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由2000年的1
.7万元,增加到23万元,村民人均收入由2000年2196元增加到3276元。
《记创业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来源于teniu.cc,欢迎阅读记创业典型村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