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4号文库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5篇范文)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13-966261 4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8 12:41:13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教学年级:高一年级

执教者:国光中学肖燕梅 202_-3-1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讲解与美术作品分析、解读,使学生了解中西美术史上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即“自我”)的历史变化,理解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析、比较、讨论的活动,让他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教师作适当提示、补充和归纳。

3、情感与价值观: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自我”意识。

教学重点:

中西审美风尚和艺术家审美情趣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难点:

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及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教学关键:

通过教师举例分析和学生思考交流来突破难点。

教学方法:

讲授、分析、比较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用品:

教材、课件、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图片:唐装、中山装、牛仔服、休闲服。

1、提问:如果让你们来穿,会选择哪一种服装?为什么?

2、教师简述四种服装的流行时期及特点。

唐装流行于唐代,显得富贵典雅;中山装流行于二十世纪初,显得庄重严肃;牛仔服流行于二十世纪末,显得青春健美;休闲服流行于当代,显得轻松随意。

3、提问:从上面四种服装的款式变化和同学们选择的差异,可以看出怎样的现象?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审美风尚不同;不同的人,审美情趣(即“自我”)也不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审美变化中的自我二、分析比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画的审美变化。

1、展示作品《写生珍禽图》、《果熟来禽图》

提问:这两副作品有何异同点?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相同点:它们同属花鸟画,画得工整写实。

不同点:风格特点有细微差异,画法不同。《写生珍禽图》属“宫廷画”(解释“宫廷画”,也称院体画、职业画、行家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职业画家所画,多为统治阶层服务。其特点:工整写实,显富贵。)画面的色彩及描绘的内容显富贵,运用了“勾勒填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果熟来禽图》描绘的是硕果累累的树枝上歇着一只欲飞的小鸟,充满生机盎然的意趣,显得秀美写实,开始倾向个性表现,运用了“没骨法”(解释并以树叶为例用粉笔示范)。

2、展示作品《枯木竹石图》、《黄甲图》、《竹石图》、《三千年结实》

提问:比较这些作品与前面两幅作品,它们有何区别?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点:前面两幅画得工整写实。而这些作品画得简洁、随意,属“文人画”(解释“文人画”,也称诗意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画。其特点:简洁、随意、富有诗意,强调“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它们运用了“写意”的画法(解释“写意”画法并以树枝为例用粉笔示范)。

简要分析比较五副“文人画”的朝代、作者、风格特点、画法及当时的社会审美风尚。(见下表)

郑板桥《竹石图》的自我表达解读这副画描绘的是在悬崖峭壁的岩缝里长出的几根竹子,作者画完后有感而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这副画的意境和内涵,达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完美境界。从这副画可以看出:竹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长却毫不动摇,它所具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作者的自我写照。历代许多文人画家常常把“梅兰竹菊”比作为“四君子”,并以此来托物言志,表达自我。

吴昌硕《三千年结实》的世俗倾向解读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的桃子(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带有世俗倾向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因为吴昌硕生活在上海一带,商业较为繁荣,收藏他作品的大都是商界的富人,为了迎合他们的心理,所以表现出了世俗倾向。

提问:为什么不同时代的作者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各不一样?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一是艺术家存在 “自我”差异(前面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特点正是艺术家们自我的体现);二是社会对艺术家“自我”的影响(如吴昌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世俗倾向就与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

提问:为什么元、明、清、近代时期文人画占主流地位?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这与当时的“重武轻文”的政治背景有关。因为当时文人不能受到重用,出

现了文人逃世、厌世、过隐居生活的现象,他们便以写诗作画的形式来抒发个人的想法和情感。所以出现了文人画的热潮。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分组讨论:

领略了中国画的审美变化,继续了解西方的审美变化。

1、将教材67、68面的12幅作品按类别分成四组(分别展示)

第一组:“拉奥孔”

人物形象:造型变化

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注重人物比例、解剖结构;

绘画《拉奥孔》是风格主义的作品,注重气氛渲染、主观感受。

《拉奥孔》是根据希腊的神话故事创作的,表现的是两条巨蟒将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活活缠死,表现出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与命运抗争的悲壮美。

希腊是一个神话王国、文明古国,雕塑艺术非常精湛,如“维纳斯雕像”就出自希腊,它是古典艺术的发源地;希腊人崇尚人体健美、爱好体育运动,是奥运会的发源地,今年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圣火就是在希腊的奥林匹亚点燃的。

绘画《拉奥孔》作者格列柯是一位善于打破常规、思想激进的画家,为了突出画面悲剧性气氛,有意识地对人物进行夸张变形的处理。

第二组:“静物”

《有桃子的静物》注重画面的空间幻觉;

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注重画面的结构,趋向平面化;

利希滕斯坦的《玻璃果盘中的静物》注重画面的装饰效果、平面化。

第三组:“自画像”

丢勒的《自画像》:着装华丽、精心打扮,人物造型写实;

毕加索的《自画像》:着装休闲、轻松打扮,人物造型平面化;

克洛斯的《自画像》:着装随意、自由打扮,人物造型写实。

从形象打扮表明: 着装走向生活化

自画像直接反映:作者的自我表达、自我感受

第四组:“阳台”、“餐桌”

戈雅的《在阳台上的人》:画面背景空间较强,有一定深度;

马奈的《阳台》:是根据戈雅的《在阳台上的人》重组创作的,画面背景空间处理极为平板,但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

博纳尔的《餐桌旁》:注重光线和色彩的表现,削弱了画面和物体的空间关系;

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画面基本上没有空间关系,富有装饰平面效果。按照时间排列发现:这是一个三维立体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

2、将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分析讨论第一组作品和第三组作品。

3、教师提示学生分析每一组作品的内容:如创作年代、风格、造型特征、表现形式等并比较其区别。

4、每一组请一位学生上台对着相关作品进行分析、比较。

5、教师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归纳。

6、第二组和第四组由教师分析、比较。

通过上述分析比较,得出结论:(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人的审美情趣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四、思考:

1、社会审美风尚变迁的原因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由于不同时代,人们的生活环境,社会、政治、文化背景,价值和审美取向等各不一样,所以,在不同时期艺术家们创作的题材、形式和“自我”意识也各不相同,所形成的社会审美风尚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如前面提到的文人画产生的背景就与当时“重武轻文”的政治背景有关;清代吴昌硕的作品有世俗倾向就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

2、社会审美风尚与艺术家审美情趣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审美标准与艺术创作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以示意图的形式分析讲解,并以当代服装流行的例子加以说

明。

社会审美风尚制约、影响

某一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会制约、影响艺术家审美情趣,使这一时期的社会审美风尚相对稳定。但由于艺术家的“自我”意识而产生的求异、求新的观念和作法,反过来会改变、更新社会审美风尚。

以服装为例:如今年流行休闲服的某一款式和颜色,它会制约、影响到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方向,但由于设计师有着“自我”意识和创新的观念,设计出新的款式和颜色,然后推广流行开来,形成新的社会审美风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循环关系。因此,美术创作会不断推陈出新,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中西审美变化的了解,清楚地看出,社会的审美风尚和艺术家的审美情趣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美术作品表现出来的风格、形式和手段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和传承历代的审美风尚和审美情趣,并以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去改变和创造我们的生活,营造一种格调高雅、健康和谐的社会审美风尚和个人的审美情趣。

第二篇: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第三单元灿烂的美术世界

美术与自我、社会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

教学重点

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教材图片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A、利用不同年代《霍元甲》的音乐导入

B、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

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

(4~6个学生回答。)

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

a.为什么喜欢?

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

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说明讲解: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其实不仅是服装,随着时代的变化,美术的审美标准也会产生变化,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审美标准。

二、新授

A、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花鸟画

1.出示图片《果熟来禽图》。

什么是没骨画: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称为骨法,所谓的“骨”指的就是墨线;不用墨笔勾出勾出轮廓线,而是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就称为没骨法。用没骨法画出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为无骨画。古代山水、花鸟画都有用没骨技法进行绘画的,我们可称之为没骨山水画、没骨花鸟画。(说明社会审美风气对画家的影响。)

2.出示图片《枯木竹石图》。

提问:此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

(说明、讲解:画得不细致,很随意,这是文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3.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

提问:它们跟《果熟来禽图》相比有什么区别?后两幅作品的“市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谁能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金农所在的扬州和吴昌硕所在的上海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收藏者也大多是商人。)

师:《果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三、分组讨论

比较内容:风格和造型特征;

1.分组:

第一组:“拉奥孔”;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

大理石群像《拉奥孔》便是在希腊罗得岛上发现的,群像高184厘米。据西方考古学家考证,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哈桑格罗德斯与他的儿子坡里多罗斯、阿典诺多罗斯。如果真是这样,它应属于罗马时代的雕刻。

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大的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都假装撤退,乘船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奥德赛率领众英雄事先藏入马肚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回希腊本土了,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看见城门外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以为这是用来献给女神雅典娜的,想把它拖进城来。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拉奥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这匹木马拉进城内,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

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在《拉奥孔》雕像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肉体痛苦。我们从这组群像的写实技巧上看,作者是深谙人体解剖知识的,他们对人在表现痛苦时的动作,对巨蛇缠身的情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美的构想。

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

第二组:“静物”;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三组:“自画像”

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涉及到自画像这个类型。但本课中的自画像是要说明表现风格的不同。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样子。凡·高的自画像已经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笔触奔放,色彩强烈夸张。毕加索就更自由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了审美意识的变化。

2.将小组讨论意见向全班汇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补充。(可以适当补充拉奥孔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3.延伸讨论⑴:在这三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最不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延伸讨论⑵: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没有曾经不喜欢后来喜欢某一件作品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四、即兴讨论

1.出示图片:两幅“阳台”。

提问:两件作品有何差异?

2.出示图片:两幅“餐桌”。

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风格有何不同?

3.四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看,有什么总的倾向?

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五、总结

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审美特色,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对错之分,但都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

第三篇: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参考教案

美术鉴赏 第三单元 第四课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参考教案

发布者:牛牛 创作者:牛牛 来源:原创 点击:204 时间:202_-09-27 16:14:45

参考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教学重点

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课前准备

教材图片的多媒体资料。教学程序

一、导入

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

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4~6个学生回答。)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 a.为什么喜欢?

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 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说明讲解: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

二、新授

1.出示图片《果熟来禽图》。

什么是“没骨法”?画面哪些地方运用了“没骨法”?这一技法是怎样出现的?(说明社会审美风气对画家的影响。)2.出示图片《枯木竹石图》。

提问:此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

(说明、讲解:画得不细致,很随意,这是文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3.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

提问:它们跟《果熟来禽图》相比有什么区别?后两幅作品的“市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谁能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金农所在的扬州和吴昌硕所在的上海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收藏者也大多是商人。)

三、分组讨论 1.分组:

第一组:“拉奥孔”; 第二组:“静物”; 第三组:“自画像”。2.比较内容: a.创作年代; b.风格和造型特征;

3.将小组讨论意见向全班汇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补充。(可以适当补充拉奥孔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4.延伸讨论⑴:在这三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最不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5.延伸讨论⑵: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没有曾经不喜欢后来喜欢某一件作品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四、即兴讨论

1.出示图片:两幅“阳台”。

提问:两件作品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有何差异? 2.出示图片:两幅“餐桌”。

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风格有何不同?

3.四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看,有什么总的倾向?

五、总结

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审美特色,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对错之分,但都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活动建议

课下完成“活动建议”一或二,可以整理成文在学生中交流。

教学资料

拉奥孔(古希腊)哈桑格罗德斯等

古希腊后期的希腊化时期的第三个美术中心是在罗得岛上。大理石群像《拉奥孔》便是在罗得岛上发现的,群像高184厘米。据西方考古学家考证,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哈桑格罗德斯与他的儿子坡里多罗斯、阿典诺多罗斯。如果真是这样,它应属于罗马时代的雕刻。但由于罗得岛的雕塑风格与柏加马的风格十分相近,它们都偏重于表现战争与激烈的斗争,人物的肌肉都表现得十分紧张,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共同性,如在柏加马的宙斯祭坛浮雕上一样,一般以神话或现实中的战争为主。雕刻史家们就把这尊群像放在希腊雕刻史中来研究。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大的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都假装撤退,乘船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奥德赛率领众英雄事先藏入马肚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回希腊本土了,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看见城门外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以为这是用来献给女神雅典娜的,想把它拖进城来。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拉奥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这匹木马拉进城内,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见荷马史诗《伊利亚特》)。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在《拉奥孔》雕像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肉体痛苦。不过,这种肉体痛楚多于内心的激动,也即说,三个被蛇缠身的形象所构成的戏剧性表演,超过了对他们心灵活动的揭示,他们缺少一种由于灵魂的挣扎而迸发出来的激情,作品不够深沉,欠含蓄,只具有表面的力度和造型上的结构美。我们从这组群像的写实技巧上看,作者是深谙人体解剖知识的,他们对人在表现痛苦时的动作,对巨蛇缠身的情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美的构想。

教学建议

本课的图片材料较多,需要加强总结和提炼,紧紧扣住主题。如前所述,“自我”在本课中大致可以理解为个人风格。因此,就本课内容而言,需要学生了解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美术家对形式和风格的主动追求,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对风格的制约。再把社会审美标准的变化这个要点考虑进来,就大体掌握了本课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这根线索。

本课内容跟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关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教材内容。为此,教材专门安排了一组服装方面的对比图片,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同一题材的不同表现方式,在前面的课文中也经常出现。本课在处理这个问题时,需要强调的是时代的因素,也就是说,差异的出现固然有美术家个人的因素,但也和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课文没有在时代背景上做太多的交代,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

比较法是本课安排教材内容的主要形式,为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得出一些大致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以适当的概括。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随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变化的历史现象,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审美风尚的变迁;理解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风格和手段;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思考与交流”和两个“活动建议”,都涉及到审美趣味的变化,既有历时的变化,也有共时的变化。

“思考与交流”涉及的是审美感觉的历时变化。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审美眼光和趣味以及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变化。明白了这一点,社会的审美趣味产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两个“活动建议”涉及到审美观念的共时变化,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时间内,关于艺术作品的“美”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会随着年龄、职业、生活环境、家庭和教育背景等因素而产生差异。显然,这种差异是正常的。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懂得,美术没有统一的规范,从而也可以使他们摆脱单

一、刻板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活动的操作相对简单,但有必要提醒学生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基本思路

主要通过图像对比的办法来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辅以适当的讲解。讲解时围绕主题将课文内容分成若干要点来进行,并加以总结和概括,以免过于关注个别的美术作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侧重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习惯,但也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艺术史知识,对严肃的美术作品有正确的认识。

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审美变化与文人画;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中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审美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要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果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但是更重要的是画面的分析和对比。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涉及到自画像这个类型。但本课中的自画像是要说明表现风格的不同。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样子。凡·高的自画像已经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笔触奔放,色彩强烈夸张。毕加索就更自由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了审美意识的变化。

课文已经对几幅关于“阳台”和“餐桌”的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第四篇: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说课稿

3.4《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好(略鞠躬),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这一课题、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目标、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来阐述说明我的教学构思与设计。

一、说教材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这一课题是选自湘版美术教材选修模块《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美术文化与美术家个人、社会时代、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经济科技、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联系。本课题的教材内容则主要有两个方面:审美变化与人文化;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中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角度来理解什么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有苹果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并且风格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进程。根据教学进度、教学容量和课时安排的需要,我将采用1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为了实现我的教学构思,我将采用多媒体教学,适当增加学生“阅图欣赏”的数量,扩大学生知识容量。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是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学生学会并能运用观察、尝试、模仿、借鉴、设计等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和提高美术鉴赏的学习技能。

过程与方法:学生使用判断思考、回答提问、图文表格、讨论交流、比较分析、分组研究、尝试动手等学习方法,按感受—分析研究—理解接受—审美获取—主动表现的学习过程。完成中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了解审美趣味与艺术风格随着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变化的历史现象,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审美风尚的变迁;理解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风格和手段;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点,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

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

为了达到并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双边活动,教师在做好组织者的同时,应做学生的辅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法上我采用讨论教授相结合、设疑提问、观看视频、作品欣赏、、小结归纳、表格法等教学方法。首先设疑提问,其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中外美术作品,在欣赏的同时找出答案。通过图像对比的办法来是学生得到自己的结论,同时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加以适当的讲解。围绕主题将课文内容分成若干要点来进行总结和概括。同时,学生在思考交流,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活动中,与教师、他人进行对话,产生意见和沟通交流,形成个人观点论。通过这种方法,是学生对材料进行有目的、系统的归纳处理,从研究过程中中获得学习的乐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为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导入新课。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活动的设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支点和跳板”,在考虑并分析高中学生的知识储备之后,我选用五副反应不同时代的服装: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装、休闲装的图片为切入点。设置两个由易到难的问题:你喜欢那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你会选哪一种?2.根据情况进一步回答:a.为什么喜欢?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c.你觉得如果让你的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请4-6个同学起来回答后,做出总结: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并板书写出今天上课的主题。

环节二:讲授新课:

教材讲述的主要是一些美术家对形式和风格的主动追求,另一方面则是社会对风格的制约。再把社会审美标准的变化这个要点考虑进来,有利于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接下来,用ppt多媒体展示《果熟来禽图》这幅作品,详细的讲解什么是“没骨法”,画面哪些地方运用了“没骨法”以及这一技法是如何出现的。接下来展示《枯木竹石图》让学生对比找出两幅画的异同点。然后,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

《黄甲图》(渭瓶)、《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四幅作品,我设计为讲授新课的过渡环节,采用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对比找出四幅作品的异同点,一列表格的形式归纳结论。表格采用5×4的格式,然后,由学生推举代表上台公布自己的结论,教师略作点评,并做相应的板书。

环节三: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为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的知识点,我增设了分组讨论活动。分三组:第一组:“拉奥孔”第二组:“静物”第三组:“自画像”从创作年代、风格和造型特征两方面进行讨论比较,将小组的讨论意见向全班回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做相关的讲解和补充。同时给大家讲述拉奥孔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并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没有曾经不喜欢一件作品的情况?谈谈这个看法。

环节四:能力拓展。

为了更好、更广地拓展学生的能力,我设计并开展了即兴讨论这个环节。出事两幅“阳台”,提问:两件作品分别是什么时候的?有何差异?接着出示图片:两幅“餐桌”提问:他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风格有什么差异?四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了起来看,有什么总的倾向?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懂得,美术没有统一的规范,从而可以摆脱他们单一,刻板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环节五:回顾总结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活动之后,总结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这一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课后完成p68页活动建议:以感兴趣的意见美术作品赵五个人发表对这件作品的看法,结合五个人给“美”下一个定义,整理成文,并说明自己的看法。

五.板书设计

为让学生清晰明了地掌握本课所学知识,我把黑板划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板书课题和主要知识点、一部分板书关键词、一部分准备张贴学生的美术绘画作品。结束语

以上,从教材、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等五个环节,我就湘版美术教材之美术鉴赏第三单元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的说客到此结束,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略鞠躬)

第五篇:高中美术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说课稿1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

教学目标:

通过知识的讲解和具体美术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西方美术史上审美风气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的不同审美取向;美术家自己的审美观念和社会审美观念之间不断塑造、调整、选择、更新的关系;培养开放、多元的审美心态,学会尊重不同的审美风格和艺术成就。教学重点:审美风尚的历史变化;美术的多元性。

教学策略:

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己的观察思考相结合,根据教材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从图片本身出发,便于学生得出较为直观的结论,而不倾向于历史知识的传授。主要运用对比的办法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联系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教材图片的多媒体资料。

教学程序

一、导入

A、利用不同年代《霍元甲》的音乐导入

B、出示图片:中山装、军装、西服、牛仔服、休闲装。

1.提问,举手回答:你喜欢哪一种服装?如果你穿,会选哪一种?(4~6个学生回答。)

2.根据情况进一步提问:a.为什么喜欢?b.为什么没有人喜欢中山装?c.你觉得现在的人(或你的父辈、祖父辈)会选哪一种?为什么?

用心爱心专心 1

说明讲解:中山装曾经是流行的服装;由于时代的变化,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发生了变化。,其实不仅是服装,随着时代的变化,美术的审美标准也会产生变化,可以说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审美标准。

二、新授

A、审美变化中的中国古代花鸟画

1.出示图片《果熟来禽图》。

什么是没骨画:在中国画绘画技法中,用墨线勾出轮廓线称为骨法,所谓的“骨”指的就是墨线;不用墨笔勾出勾出轮廓线,而是完全用墨或色渲染成,就称为没骨法。用没骨法画出来的画就称为没骨画,也称为无骨画。古代山水、花鸟画都有用没骨技法进行绘画的,我们可称之为没骨山水画、没骨花鸟画。(说明社会审美风气对画家的影响。)

2.出示图片《枯木竹石图》。

提问:此图跟《果熟来禽图》有什么不同?

(说明、讲解:画得不细致,很随意,这是文人们非常喜欢的风格,在历史上流行了很长的时间。)

3.进一步比较《枯木竹石图》(吴镇)、《黄甲图》(徐渭)、《玉壶春色图》(金农)、《三千年结实》(吴昌硕)。

提问:它们跟《果熟来禽图》相比有什么区别?后两幅作品的“市俗气”表现在什么地方?谁能对这种变化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

(金农所在的扬州和吴昌硕所在的上海都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收藏者也大多是商人。)师:《果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三、分组讨论。比较内容:风格和造型特征;

1.分组:

第一组:“拉奥孔”;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

大理石群像《拉奥孔》便是在希腊罗得岛上发现的,群像高184厘米。据西方考古学家考证,其制作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中叶,作者是罗得岛的雕塑家哈桑格罗德斯与他的儿子坡里多罗斯、阿典诺多罗斯。如果真是这样,它应属于罗马时代的雕刻。

拉奥孔,是希腊神话中的特洛伊祭司。由雅典娜诸神庇护的希腊军与特洛伊人进行了长达10年的特洛伊战争,但希腊人仍然攻不下特洛伊城。最后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大的马,放在特洛伊城外,全体希腊将士都假装撤退,乘船隐避到附近的海湾里,奥德赛率领众英雄事先藏入马肚里。特洛伊人以为希腊人撤回希腊本土了,就打开了城门。他们看见城门外留下一只巨大的木马,以为这是用来献给女神雅典娜的,想把它拖进城来。阿波罗神庙的老祭司拉奥孔便警告特洛伊人,不要把这匹木马拉进城内,以免中计。这触怒了雅典娜和众神要毁灭特洛伊城的意志。雅典娜便派遣两条巨蛇,把拉奥孔父子三人缠死。

这是一个神与人冲突的悲剧。作为祭司,预告灾难的来临是他的责任,但他违背了“天意”,因而遭到惩罚。在《拉奥孔》雕像上所表现出来的是极度的肉体痛苦。我们从这组群像的写实技巧上看,作者是深谙人体解剖知识的,他们对人在表现痛苦时的动作,对巨蛇缠身的情景做了精心的设计和美的构想。

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第二组:“静物”;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第三组:“自画像”

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涉及到自画像这个类型。但本课中的自画像是要说明表现风格的不同。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样子。凡·高的自画像已经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笔触奔放,色彩强烈夸张。毕加索就更自由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了审美意识的变化。

2.将小组讨论意见向全班汇报,全班进行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讲解和补充。(可以适当补充拉奥孔的故事,引发学生兴趣。)

3.延伸讨论⑴:在这三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幅?最不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4.延伸讨论⑵:完成“思考与交流”,有没有曾经不喜欢后来喜欢某一件作品的情况?谈谈个人的看法。

四、即兴讨论

1.出示图片:两幅“阳台”。提问:两件作品有何差异?

2.出示图片:两幅“餐桌”。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的?风格有何不同?

3.四件作品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看,有什么总的倾向?

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五、总结

美术作品具有各种不同的风格面貌和审美特色,它们之间没有高下对错之分,但都受到特定时期审美风尚的影响。

审美变化中的自我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随时代和社会条件而变化的历史现象,学会以历史的眼光正确看待审美风尚的变迁;理解艺术表现的多种形式、风格和手段;树立多元化的艺术观念,培养开放和包容的审美心态和意识;鼓励学生形成求异、创新的思维方式。

学习活动分析

本课的学习活动包括一个“思考与交流”和两个“活动建议”,都涉及到审美趣味的变化,既有历时的变化,也有共时的变化。

“思考与交流”涉及的是审美感觉的历时变化。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审美眼光和趣味以及对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都会发生变化。明白了这一点,社会的审美趣味产生变化,也就不难理解了。

两个“活动建议”涉及到审美观念的共时变化,也就是说,即使在同一时间内,关于艺术作品的“美”也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这种标准会随着年龄、职业、生活环境、家庭和教育背景等因素而产生差异。显然,这种差异是正常的。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懂得,美术没有统一的规范,从而也可以使他们摆脱单

一、刻板的思维模式,培养创新精神。活动的操作相对简单,但有必要提醒学生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

教学基本思路

主要通过图像对比的办法来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也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来理解课文内容,必要时辅以适当的讲解。讲解时围绕主题将课文内容分成若干要点来进行,并加以总结和概括,以免过于关注个别的美术作品,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侧重于培养学生宽容的审美习惯,但也要让他们掌握一些必要的艺术史知识,对严肃的美术作品有正确的认识。教学材料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审美变化与文人画;西方审美变化与自我。中国画方面主要是对比绘画表现方式的历史变化,从这样一个特殊的角度来理解审美趣味和“自我”的不同表现方式。要结合讲解,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表现形式。例如,《果

熟来禽图》所使用的“没骨法”虽然也是审美标准变化的产物,但跟以后的作品相比,显得很工致,几乎没有体现艺术家的个性和情感;苏轼、吴镇、徐渭的作品体现出更多的个人情感和性格;金农和吴昌硕的作品也具有强烈的个人特征,而且出现了世俗的气息(在民间观念里,桃子是长寿的象征)。

两件关于“拉奥孔”的作品是要说明不同时期、不同美术家对同一题材的不同处理方式。教师可以找出古希腊神话中拉奥孔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增强趣味性。但是更重要的是画面的分析和对比。雕塑《拉奥孔》是典型的古典风格,比例和解剖结构都非常严格、清晰。而格列柯的《拉奥孔》却是变形的,人物被拉长,并且处于一个不现实的,甚至可以说是诡异的空间。背后的风景加强了悲剧的气氛,似乎整个世界都是悲惨的。很明显,主观情绪的因素增多了。

古罗马的《有桃子的静物画》是一幅壁画(当时还没有油画),其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创造一种空间幻觉。虽然当时创造空间幻觉的方法还不很成熟,但我们还是能够体会到画家的这样一种努力。塞尚的《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不是创造空间幻觉,而是要体现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更关心的是平面问题,也即画面的“结构”。画面没有多少立体感,但可以看到直线、曲线、大小椭圆形、矩形、三角形的组合。莫兰迪的《静物》有一种神秘和孤独的意味。教材所说的这些作品所体现出来的不同“自我”,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对绘画和世界的不同看法,甚至就是画面的独特风格。塞尚是法国画家,莫兰迪是意大利画家;这两位20世纪的画家体现出鲜明的个人风格。

前面的课文中已经涉及到自画像这个类型。但本课中的自画像是要说明表现风格的不同。丢勒的自画像比较客观地描绘了自己的样子。凡·高的自画像已经有很大的主观成分,笔触奔放,色彩强烈夸张。毕加索就更自由了。它们之间的区别体现了审美意识的变化。课文已经对几幅关于“阳台”和“餐桌”的绘画作品进行了分析。事实上把它们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发现这是一个逐渐走向平面化的过程,马蒂斯的《餐后的果物》是一个总结,其中基本上没有空间感。

第四课审美变化中的自我(5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