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式汇总
《初级会计实务》
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恒等式)
收入-费用=利润
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具体是借方还是贷方要根据不同类型的会计科目来判定,根据“贷来”)
3、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贷方期末(初)余额合计
4、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
=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5、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坏账准备计算出的期末余额-账上已经存在的6、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坏账准备
7、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取得价款-初始成本
交易性金融资产出售时影响损益的金额=取得价款-账面价值
8、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9、计划成本法下实际成本的计算:
实际成本=计划成本+差异(注意题目是问的“库存”的还是“发出”的)
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
10、发出商品的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额×100%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销售毛利=销售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11、发出商品的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
=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12、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13、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14、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寿命(年)
年折旧额=每个折旧年度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最后两年直接取平均,此时才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15、固定资产有关的不同专门名词:
固定资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原价(即“固定资产”这个科目的余额)
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6、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17、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18、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19、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年
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20、盈余公积的计算:
(1)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正数:
盈余公积=本年净利润×10%
(2)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但可供分配的利润为正数:
盈余公积=可供分配的利润×10%
(3)若年初未分配利润余额为负数,可供分配的利润也为负数:
盈余公积=02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就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
2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24、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人期初余额)
25、货币资金项目金额=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26、应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
27、预收账款项目金额=应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收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8、应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贷方明细科目余额
29、预付账款项目金额=应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预付账款借方明细科目余额-坏账准备(如果题目真的有的话)
总结:收对收,付对付,借贷方向看科目。
30、未分配利润项目金额=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的明细余额
31、长期借款项目金额=长期借款期末余额-将在一年内到期且企业不能自主地将清偿义务展期的长期借款
32、固定资产项目金额=固定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3、无形资产项目金额=无形资产账面余额-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34、投资性房地产项目金额=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余额-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35、存货=原材料+委托加工物资+周转材料+材料采购+在途物资+发出商品+材料成本差异-存货跌价准备
36、货币时间价值有关公式:
(1)复利终值:F=P(1+i)n=P×(F/P,i,n)
(2)复利现值:P=F/(1+i)n=F×(P/F,i,n)
复利终值系数和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即相乘等于1。
(3)预付年金终值:F=A×[(F/A,i,n+1)-1];F=A×(F/A,i,n)×(1+i)
(4)预付年金现值:P=A×[(P/A,i,n-1)+1];
P=A×(P/A,i,n)×(1+i)
(5)递延年金终值:F=A×(F/A,i,n)
(6)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
P=A×[(P/A,i,m+n)-(P/A,i,m)];
P=A×(F/A,i,n)×(P/F,i,m+n)
特别注意递延期m,极易出错。
(7)永续年金现值:P=A/i
(8)实际利率i与名义利率r的关系:
i=
(1+r/m)m
–
实际利率
=
1+名义利率1+通货膨胀率
(9)偿债基金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互为倒数
(10)资本回收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互为倒数(回本)
《经济法基础》
1、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不含税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当期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2、小规模纳税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3、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税率
关税=关税完税价格×关税税率
4、扣缴计税方法:
应扣缴税额=购买方支付的价格÷(1+税率)×税率
5、从价定率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6、从量定额的消费税: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7、复合计征的消费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8、从价定率的消费税的组价:
(1)自产自用: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比例税率)
(2)委托加工: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比例税率)
(3)进口: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比例税率)
9、复合计征的消费税的组价:
(1)自产自用: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2)委托加工: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3)进口: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
10、一般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每月收入额-35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1、年终一次性奖金的个税计算:
(1)当月工资薪金所得≥35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当月工资薪金所得
3500元或4800元: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3500或4800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其他支出以及以前年度亏损)×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4、劳务报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5、稿酬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1-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1-30%)
1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1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18、财产租赁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1)每次(月)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800元]×20%
(2)每次(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月)收入额-财产租赁过程中缴纳的税额-由纳税人负担的租赁财产实际开支的修缮费用(800元为限)]×(1-20%)×20%
19、财产转让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入总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20、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应纳个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
21、从价计征房产税=房产原值×(1-扣除比例)×1.2%
从租计征房产税=租金收入×12%(或4%)
22、土地增值税的计算过程:
(1)确定收入——题目给出
(2)确定扣除项目金额
<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题目给出
<2>房地产开发成本——题目给出
<3>房地产开发费用——根据题目内容判定利息是否明确
<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题目给出(【小胖提示】注意印花税迷惑)
<5>计算加计扣除
(3)确定增值额——((1)-(2))
(4)确定增值额与扣除项目比率((3)/(2))
(5)找税率
(6)算税额:应纳税额=增值额×税率-扣除项目金额×速算扣除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