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四川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最终五篇)
编辑:水墨画意 识别码:14-1119187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7 17:21: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川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

坚持调解优先

注重化解矛盾

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四川法院坚持把理念学习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努力推动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纠纷解决机制,促进了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全省法院可调案件年均调解率达63.59%,群众满意度逐年提升。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推动构建“大调解”体系。面对当前法院信访执行积案高、案多人少矛盾突出、群众司法需求增长等多重压力,我们改变过去司法调解单兵独进的做法,在14个中基层法院先行试点,摸索经验;主动向党委政府提建议、出思路、拿方案;推动省委成立领导小组,专门出台文件,召开全省动员大会,构建起了党政统揽、综治协调、职能互补的“大调解”工作体系。一是完善组织体系。各级党委政府将“大调解”纳入中心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省、市、县、乡、村五级建立“大调解协调中心”;农村所有村社、城市所有社区、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人民调解组织;所有行政机关特别是行政执法单位,建立了行政调解组织。目前,全省已建各类调解组织14.6万个,配备专兼职调解人员56.3万人,实现了资源共用、信息共享。二是明确职能分工。发生的一般民间纠纷,首先由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行

政纠纷,特别是劳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与执法相关的纠纷,由行政机关先行调解。对已经或不愿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及时开展立案调解,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构筑起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为第一道防线、司法调解为第二道防线、司法裁判为第三道防线的矛盾防控体系。三是相互衔接配合。省法院与省法制办、公安厅等10多个部门会签了12个指导性意见,建立司法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衔接机制。法院对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进行业务指导,帮助规范调解行为,提高调解成功率。对经过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达成协议的,法院予以确认或执行,给予有力支撑。近两年来,全省法院确认调解协议30569件,强制执行4226件。我们通过推动构建“大调解”体系,使人民调解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制度得以普遍建立,三大调解统筹协调、相互配合,实现了矛盾纠纷的有效分流和多元化治理。

二、全面深化司法调解。我们坚持立足本职,将深化司法调解作为推动“大调解”体系建设的重点,拓展调解范围,完善制度保障。近两年来,全省法院司法调解案件509370件。一是扎实开展立案调解。全省法院均建成立案调解中心,选调调解经验丰富的法官专司立案调解工作。对起诉来院的当事人进行登记分类,未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引导、劝导其先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已经人民调解、行政调解或当事人不愿选择人民调解、行政调解的案件,法院立案后,征得当事人同意后,可以委托工会、行业协会、基层组织或行政机关进行调解,或者邀请特邀调

解员参与司法调解。全省法院已委托调解、邀请调解案件57500余件。二是实行全程全域全员调解。全省法院将诉讼调解延伸到立案、审判、执行各环节,一审、二审、再审各阶段的全过程;将范围从传统的民商事案件拓展到刑事自诉、刑事附带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等绝大多数案件类型;调解主体从承办法官扩大到院庭长、合议庭其他成员等所有办案人员。各级法院通过建立调解通报、考评等制度,使调解成为法官结案的首选方式和自觉行动。三是创新调解方式方法。根据城市、农村、民族地区、灾区等不同地域和不同案件的特点,摸索各具特色的调解方法。全省法院组建200多个交通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等专门法庭,建立了知识产权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物业管理纠纷等16种类型化调解工作机制。针对地震灾区大量的涉及救助金、赔偿金分配、灾民补偿等纠纷,出台调解指导手册,共调解各类纠纷174500件。在彝族等少数民族地区,聘请当地有威望的长者为特邀调解员,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达到80%以上。在农村、牧区等基层,广泛开展巡回调解、就地调解,将化解纠纷与司法便民有机结合。全省法院在社区、旅游景点、移民点、村组建立便民调解点1953个,化解3.6万多起小纠纷。近年来,我们在全省总结推广了“朱军调解室”、民事纠纷“三点调解法”等典型经验和工作方法,促进了调解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始终坚持调判结合。全省法院在注重调解工作的同时,3

坚持调解审判“两手抓、两手硬”。一是规范司法调解。着力解决盲目追求调解率、违背当事人自愿进行调解等现象。坚持不对调解工作下指标,将调解案件的自愿履行率、再审率和申诉信访率纳入考评体系。制定相关工作规定,明确调解案件的范围、调解时间和工作流程,对违反自愿调解的通报批评。二是突出层级特点。我们根据矛盾纠纷的分布情况和法院的层级特点,在调解与判决的选择上各有侧重。对基层法院和人民法庭要求“能调必调”,通过加强力量配置,整合调解资源,将大量简单纠纷化解在基层;对高级法院和中级法院的案件则侧重裁判,通过裁判向社会传递司法导向和价值取向,引导同类纠纷合法、理性解决。三是以调解促进审判。将调解过程作为释法明理的过程,作为后期裁判的铺垫,利用调解达成一致的成果来依法作出裁判。裁判以后如果当事人对判决结果有异议,利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力量帮助判后释疑、释法,使调解、审判的效果相得益彰。四是坚持当判则判。对不宜调解、调解无望或判决效果更好的案件,及时果断下判。特别是法律有明确规定、判决能够规范社会行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案件,始终坚持当判则判。每年都我们集中精力办好疑难案件,办出一批精品案。

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认真落实最高法院的部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不断推动四川法院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上海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推荐)

坚持公正高效司法 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上海法院按照最高法院要求,结合上海实际,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紧紧围绕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正义,让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让有理有据的当事人打得赢官司、让打赢官司且有条件执行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让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及时得到纠正为目标,不断提升审判质量、效率、效果,切实维护公平正义。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科学定位三级法院功能,实现公正高效司法的资源优化。公正高效的司法需要司法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上海法院积极探索区域内三级法院功能的科学定位,让基层法院发挥好基层基础作用,成为化解矛盾纠纷、案结事了的主体;让中级法院发挥好承上启下的作用,成为二审终审、定分止争的主体;让高级法院发挥好区域司法权威效应,成为申诉审查、依法纠错与区域适法统一的主体。为此,我们积极推动民商事案件管辖改革,将一审民商事大标的案件逐步下放基层法院审理,实现区县法院涉外商事管辖全覆盖,增加管辖知识产权案件的基层法院。积极推进“繁简分流”、行政诉讼简易程序试点和民事小额速裁试点工作,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目前,全市基层法院审理的一审 案件已占全市法院一审案件的98.5%,经过一审后的服判息诉率保持在91.6%以上。中级法院牢固树立“产品”意识,打牢一审基础,严把二审审查关,二审后的服判息诉率达到98.7 %。高级法院加强指导和审判监督功能,实现“四个转变”,即在工作重点上从办案、指导并重向指导为主转变;在功能定位上从办案、监督并重向监督纠错为主转变;在办案思路上,从个案公正向注重个案公正与类案适法统一并重转变;在办案效果和价值取向上,从重裁判向裁判、息诉并重转变。

二、着力推动法律适用统一,致力公正高效司法的同质效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法律的统一适用至为关键。上海法院高度重视法律适用统一工作,制定了规范和推进法律适用统一的指导文件,积极探索推进区域法律适用统一的工作格局。从多元主体入手,完善多方参与、左右兼顾、前后衔接、上下联动的法律适用统一推进和管理格局。既有自觉的推进主体,又有强力的监督主体,既有及时的指导主体,又有明确的协调主体,形成了问题解决内有动力、外有推力、形成合力的工作模式。从保障机制入手,建立多层级多途径案例指引制度、完善法官自由裁量权规范制度,实现法律适用统一从程序规范控制到类案裁判思路指引、从条块分割到统筹协调、从内部质量控制到外部效果管理、从刚性规则制约到柔性案例指导的深化。从推进机制入手,强化关联案件监管,建立问题预防机制;借力各方资源,完善问题发现机制;注重分级落实,建立问题研判协调机制; 强化效果衔接,健全问题的跟踪整改机制,从而实现问题管控从事后纠错向事先预防,问题发现从内部自检向内外合作,问题处理从单点解决向全程跟踪的延伸,为实现全市法院统一司法的同质化奠定基础。

三、强化优化审判管理,夯实公正高效司法的机制保障。上海法院在全面建立审管办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审判管理,以管理促公正、提效率、树权威。强化案件质量评查和讲评制度,特别是健全完善二审、再审改判和发回重审案件分析评查制度;以简报、月报、专报等形式加强检查结果通报,形成院领导、审委会、质检人员、业务庭内部等多层次讲评体系;落实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对案件质量的补强管理。健全案件异议反馈机制,建立下级法院对上级改判发回案件提出异议的反馈机制,实现对案件审理的双向制约;在申诉审查、再审以及执行、信访等环节设置案件异议反馈机制,以末端的反馈、评价倒逼前端的公正、高效。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形成了由32项评估指标、20项调研指标、9项附件数据,共61项数据组成的审判质量效率统一评估体系,并统一评估的平台和标准,使三级法院及其业务部门审判效能实现实时定量、定性、定位分析。经多年努力,上海法院审判绩效得到较大提升,案件质量效率综合指数排名全国前列。202_年以来,上海法院的工作报告年平均赞成率为94.80%以上。202_年各项质量、效率、效果指标继续保持向好态势。

四、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增强公正高效司法的社会公信。为 有效回应人民群众对公正司法的期待与关切,上海法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增公信。依托信息技术,拓展公开渠道,丰富公开内容,逐步让司法的过程成为人民群众接受法律教育教化和对法律公正认同的过程,成为显示法律尊严、权威和反映法律价值的过程,让民众因了解司法而理解司法,因参与司法而认同司法,因见证司法而信赖司法。坚持庭审同步录音录像全程化、庭审网络直播常态化、裁判文书上网常规化、公众查阅诉讼档案网络化,打造看得见、能感受的司法公正。截止目前,庭审互联网直播案件974件,网上点击率达4000余万人次;裁判文书上网34万余篇;接待公众查阅电子诉讼档案1.7万余件次。建立完善在线诉讼公众服务系统,实现从材料收转、网上立案到执行督办等功能的“一站式”在线服务。推行法院公众开放日制度,今年已开展活动50余次,参与人数3000余人。全面开通法院微博,加强与网民互动交流。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强化陪审员来源多元、全程陪审、兼顾专业背景,今年以来人民陪审员陪审率达86.3%。今年初,制定了推进司法公开的35条实施意见,让一切依法应当公开、能够公开、可以公开的司法信息,全面及时公开,得到上海市委俞正声书记和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的批示肯定。

根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司法核心价值观,是人民法院的政治责任和长期任务。上海法院将认真贯彻本次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教育,完善机制,狠抓落实,为把上海建设成为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三篇:高院

基层检察院是检察机关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为巩固基层检察院建设成果,提升基层检察院建设水平,根据中央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十二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基层建设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基层检察院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三大建设”总任务,牢牢把握“三个强化”总要求,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以队伍建设为根本,以司法改革为动力,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标准化、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管理科学化信息化、保障现代化实用化建设,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开创基层检察院建设新局面,为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服务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发展目标

紧扣法律监督职能的全面正确履行,努力实现: ——执法规范化标准化明显进步。执法规范和标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执法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执法操作规程更加明确,执法办案工作更加精细,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切实增强。

——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明显提升。符合检察工作规律和基层队伍实际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完整体系有效建立,队伍专业素质能力大幅提升,职业发展制度机制不断完善。

——管理科学化信息化明显增强。检察业务、队伍、政务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检察信息技术应用全面普及,检察工作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益持续提升。

——保障现代化实用化明显推进。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有效落实,“两房”建设继续深化,科技装备适度超前、突出实用,厉行节约、量力而行,基层检务保障更加务实、有力。

二、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主要任务

(一)坚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3.强化科学理论武装。健全落实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制度,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建立思想动态定期分析制度,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长效机制,加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增强政治定力,增进“三个自信”。组织开展理论素养提升年系列活动,促进基层检察人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学真信真用。

4.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扎实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突出问题。建立经常性征求群众意见制度,健全人民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广泛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活动,组织检察人员走基层接地气,察民情访民意解民忧,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推进综合服务平台、民生服务窗口建设,完善联合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5.服务党的中心工作。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切入点、着力点,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主动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健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工作体系,及时调整和深化服务工作措施,采取派驻检察室、建立联系点等有效形式,打造共建协作平台,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实际成效作为检验基层检察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尺。

6.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业务部门和办案组基层党组织设置,实现检察机关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着眼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创先进、立足岗位争优秀。清醒认识“四大风险”、“四大考验”,坚持中心组学习、民主评议党员、“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长效机制,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教育广大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党性原则,自觉抵制西方错误政治观点、法学观点。

(二)坚持以深化规范执法为主线,全面加强检察业务建设

7.强化正确执法理念教育。坚持严格公正规范文明执法,把“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四个必须”、“六个并重”等作为基层检察人员日常学习重点内容和教育培训必修课程,树立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始终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引和规范基层执法办案活动。坚守防止冤假错案底线,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8.加大执法办案工作力度。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工作重点,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自觉融入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不断完善人权司法保障机制,全面履行打击刑事犯罪、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诉讼监督等职责,确保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完善落实检察长、副检察长带头办案制度,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检察长、副检察长应当亲自指挥侦查、讯问和出庭支持公诉。9.加强检察业务集中管理。全面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健全检察业务管理制度,完善案件集中管理模式,细化执法办案流程,明确执法办案标准,严格执法办案监管,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集约化、动态化管理,从源头上解决随意执法、粗放执法问题。组织开展规范执法强化年系列活动,推动检察机关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全面贯彻落实。

10.健全检察业务考评机制。坚持结果考评与过程管理、定期考评与动态指导、综合考评与个案评查相结合,形成多手段全方位的执法办案考评体系。完善检察官办案责任制,加强执法办案监督制约。建立案件质量常态化评查机制,全面对照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重点围绕办案时限、执法程序、证据采信、文书制作和涉案财物处理等,定期进行集中评查,促进执法规范化。

11.深入推进检务公开工作。细化执法办案公开的内容、对象、时机、方式和要求,健全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除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以外,执法依据、执法程序、办案过程和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一律向社会公开。坚持和完善检察开放日、案件公开审查、人民监督员等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法律监督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坚持以提高整体素质为关键,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2.建设强有力领导班子。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政治轮训制度,积极参加新知识、新技能学习培训,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丰富知识储备。到202_年,基层检察院领导班子中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三分之二以上。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各项规定,完善和落实党组会、检察委员会、检察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断提高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水平,建设信念坚定、敢于担当、勤政务实、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

13.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坚持以专业化建设为导向,以岗位素能标准为依据,分类开展任职资格、岗位技能、综合知识等专项培训,定期开展公诉论辩、侦讯模拟、疑案研讨等岗位练兵,搭建网络学习的平台,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重点加强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和职业伦理教育,全面提升专业素质能力。基层检察人员接受业务培训时间每年不少于12天。到202_年,基层检察院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占比达到90%左右。

14.建构职业化管理体系。落实职业化建设目标任务,实施检察人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严格检察职业准入制度,统筹人员招录补充办法。健全基层优秀人才、少数民族干部跨地区、跨层级选派挂职、交流锻炼工作机制,拓宽基层检察人员职业发展渠道。完善检察职业保障属地措施,出台有利于稳定队伍的创新举措。完善办案组织模式,优化检察资源配置和内设机构的设置,切实解决基层专业人才缺乏、办案力量不足问题。努力把基层检察院空编率控制在2%以下。

15.实施检察人才重点工程。全面落实检察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高层次专门人才铸才、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引才、素质提升优才、基层检察院聚才、西部和贫困地区检察院扶才、青年检察官育才等六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带动检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发展。西部和贫困地区基层检察院每年定向培养和引进专门人才1000名。组织开展人才建设重点工程落实年系列活动,推动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按时保质逐项落实。

(四)坚持以强化科技应用为重点,切实加强检务保障建设

16.运行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组织开展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全员培训,加强运行维护、安全保密等管理制度建设,为统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奠定坚实基础。落实“统一入轨、统一管理、统一应用、统一改进”要求,实现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业务网上审批、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确保“全员、全面、全程、规范”应用。

17.加强基层业务装备配备。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认真落实基本业务装备配备指导标准。以提高侦查工作科技含量为重点,加强侦查指挥、证据收集、安全防范、检验鉴定等装备建设,完善执法办案科技手段和设施体系,加快执法办案科技装备更新升级。加强执法值勤用车配备,满足基层办案工作需要。

18.落实科技建设重点任务。以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为重点实施电子检务工程,建设网上举报、远程视频讯问、案卷材料传输及视频接访等系统,建成检察专线网、局域网等基础网络,实现基层检察工作数字化目标。完善检察技术融入执法办案工作机制,促进技术取证、技术鉴定、技术审查等检察技术手段有效利用。组织开展技术信息应用年系列活动,提升技术信息应用水平,建设一批科技强检示范院。

19.推进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检察经费保障,落实“十二五”政法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进一步推进基层“两房”建设。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基建项目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基建项目内部核准制度,加强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积极化解“两房”建设债务,坚决防止产生新的债务问题。

(五)坚持以铸造职业精神为核心,深入加强检察文化建设

20.提升检察文化建设层次。全面落实加强检察文化建设的决定,建立健全基层检察文化建设内容体系和框架结构,坚持把铸造检察职业精神作为检察文化建设中心任务,充分发挥检察文化的引领、渗透、融合、凝聚作用,不断提升检察人员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增强文化建设阵地意识,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唱响思想文化主旋律。组织开展富有检察特色的活动,推广文化建设先进经验,聚合基层检察文化建设正能量。

21.深化检察职业道德培育。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引,创新文化建设载体,繁荣文艺作品创造,推动落实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行为基本规范。完善职业道德教育培训、监督制约、激励惩戒长效机制,改进职业道德教育方式方法,丰富职业道德实践养成路径,培育忠诚、公正、清廉、文明的良好职业风范。

22.营造机关和谐人文环境。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按照庄重规范、因地制宜要求,建设好陈列室、荣誉室等检史教育场所。注重思想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帮助解决检察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困难,不断增强基层检察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六)坚持以塑造良好形象为主旨,持续加强纪律作风建设

23.强化自身反腐倡廉建设。创新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形式,推进廉政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深化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靠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筑牢公正廉洁执法制度防线。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查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案件。24.严格执行各项纪律规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自觉维护中央权威,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肃检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上级检察机关的决策部署和决定要求,坚决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确保检令畅通。加强纪律执行监督检查,严格落实各项禁令规定,坚决查禁违反纪律行为,真正做到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

25.切实转变机关作风。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和高检院实施办法,进一步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持执法为民,深入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慵懒散奢、冷硬横推等执法和工作陋习。厉行勤俭节约,坚决防止和纠正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等现象。组织开展执法作风转变年系列活动,进一步树立检察机关良好形象。

三、基层检察院建设的保障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落实高检院统筹、省级院主导、市级院主抓、基层院主责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努力形成检察长牵头抓总、政工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分工负责的齐抓共管工作局面。高检院将加强检察改革顶层设计,推动出台相关体制、机制和制度难题解决方案。省、市两级院既要坚持宏观领导,又要抓好具体指导,着重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上下功夫。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着力加强基层院建设。27.完善工作机制。健全领导干部联系基层、业务部门对口指导、基层院结对共建制度。建立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蹲点调研制度、制定政策文件征求基层意见办法。完善先进院动态管理、落后院攻坚帮扶、基层建设抽样评估、难点问题有效解决工作机制。改进考核表彰工作,减少检查评比活动,切实减轻基层检察院负担。高检院每年对3—5个省份的基层检察院进行抽样评估。

28.坚持分类指导。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况分类研究,增强上级检察机关指导基层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服务基层意识,加大对偏远落后地区人财物扶持力度,促进政策和资源要素向西部、基层倾斜。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支援西藏、新疆总体工作部署,深入推进检察机关人才智力、检察业务、资金项目援藏援疆工作,推动基层检察院建设协调发展。

29.强化督导落实。坚持把制度执行力作为评价干部和实绩考评的重要内容,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完善基层检察院建设任务分解、督察落实等制度,健全基层检察院建设绩效管理规范,建立工作要点、重大决策落实情况通报制度,切实把基层检察院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认真实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报告制度,省、市两级检察院每年底向上一级检察院专题报告基层检察院建设情况。

第四篇:表态发言修改

表 态 发 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我名沈强,202_年4月在清水县国土资源局参加工作至今。这次组织选派我来秦亭镇挂职,能和大家一起工作,我感到十分荣幸。挂职锻炼是干部成长进步的难得机遇,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战略举措,能够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是县委对我的信任,是各级领导对我的关爱。我还是第一次到乡镇工作,尽管工作以来,经常和基层的干部群众接触,但真正来说,我对农村缺乏认知和了解,没有什么工作经历经验,对农村工作也不了解,在座的各位都是我的老师了,今后的工作还望各位多指点、帮助。我一定借此次锻炼的机会,虚心学习,踏实工作;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尽快融入集体,圆满完成挂职锻炼任务。今天,镇人大按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履行选举程序。我如能顺利当选,我将坚决拥护组织决定,服从组织安排,坚定执行镇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做好分管的工作,尽好自己一份力量。

第一,调整心态,转变角色。树立强烈的自我锻炼意识,把完成挂职任务的过程作为自我锻炼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认识到位,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尽快上手工作。

第二,求真务实,努力工作。到乡镇工作,会遇到许多棘手的困难和问题。我首先要做到处处留心,仔细观察有经验的同志 1 处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善于从比较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大家的长处。我坚信只要自己勤学习、肯吃苦、善思考、踏实干,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尊重和服从新的安排,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力所能及的多干实事,变压力为动力,变挑战为机遇,发扬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少说话,多干事,干成事,干好事,以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积极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实践中,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实绩,赢得镇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第三,遵章守纪,严格自律。我要通过虚心学习、扎实工作来提高自身素质,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岗位、新工作的需要,大胆工作,履行职责。主要做到“三戒”:一戒“做客”思想,树立同心协力,密切配合的大局意识;二戒“歇气”思想,树立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工作作风;三戒“镀金”思想,树立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观念。积极出谋献策,力所能及地多干实事、多办好事。

第四,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良好形象。要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服从镇党委、政府的安排,切实履行好自己职责,又要关心全局工作,做到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促进班子团结。在实际工作中,既要谦虚谨慎、不耻下问,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敢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纪律观念和昂扬向上精神风貌。做“三情干部”,对工作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对事业有痴情。

总之,我将以坚定的信心和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挂职 2 锻炼工作中去,在新的岗位上留下进取的身影,洒下辛勤的汗水,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以优异的成绩向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大家。

第五篇:预备党员发言材料修改

预备党员汇报材料

尊敬的党组织:

今天,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能够在祖国建党90周年之际,参加这次学习会议,我深感荣幸。我深知这是党组织对我的关怀及各位党员同志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在这里,我表示深深的感谢!下面我汇报一下此时此刻的几点体会。

一、我对共产党的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经过艰苦的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治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然而经济生活却极度匮乏。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一清二白的情况下,肩负起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担。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显示了新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防力量;1971年重回联合国赢得了应有的国际地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国家领导人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之下,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确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目标全面进入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用一国两制的政策解决了香港和澳门问题,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总之一句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绝对不是在敷衍,我说的都是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是一个从农村来的孩子,我可以从我身边这些年发生的巨大变化来证明我今天所说的这些话!我认为只有加入中共产党,成为该优秀组织中光荣的一员,才能实现我的人生理想,才能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二、我为什么要入党

我深深的认识到:只有为了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才是完全正确的入党动机。

献身共产主义事业,既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也是对自我的磨练,尤其是在自身品行修养方面,更需要不断地学习,接受教育,经受考验,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这不仅能够提升自我品格,更能够明确自身的责任和组织意识。我愿意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正式党员。

三、我如果成为党员将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领先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思想认识也要紧跟形势,努力学习各类学科知识,不断进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做出的理论创新成果,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这些先进理论,正确领会理论的深刻涵义,更要通过思考吸收、更新自身的观念,用先进的理论和创新的意识武装自己的头脑,勇于并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体现,才是新时期党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2、要有蓬勃的朝气、奋发的精神。因为我们的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党员应该充满信心,豪情满怀,以饱满的精神面貌奋斗在岗位上做到“一名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增光辉”,无论在平凡的岗位,还是在困难面前,党员要始终站在最前面。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党员经受着流血牺牲的考验,在和平年代,党员意味着奉献和进取。

3、要从思想上落实到行动中去。不能光说不做,而应该实事求是,脚踏实地,新时期党的优秀干部汪洋湖、赵为民、任长霞等先进人物成为了时代的标志,给我们树立了无限的力量。路就在脚下,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因此,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

4、要努力学习,注重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我们共产党员首先要讲学习,讲学习是讲政治的前提,只有通过不算学习,才能变无知为有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在思想上保持高尚的境界。读书使人高洁,学习使人聪慧,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不能光吃老本,正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前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新技术和新成果令人目不暇接,作为一名党员要率先学习,结合自身岗位特点,学为我所用,学为公司发展作出一份贡献。

5、要身先士卒,处处起表率作用,无论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始终坚信党的领导。

四、表态发言

如果党组织批准我成为预备党员后,我会更严格要求自己,决心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遵守党的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各项党员义务,注重党员形象,维护党组织利益。二是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始终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三是认真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一切以工作为重,一切以大局为重。四是按时缴纳党费,按时参加党组织生鉴于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教训,我会更加注重工作方法,虚心向老党员学习,做好本职工作,努力实践学习、培养工作中求实、严谨的作风。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一定在党组织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下,处处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争取如期转为正式党员,并且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而努力。

四川高院发言材料(修改定稿)(最终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