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联考+政法干警)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模版)
编辑:暖阳如梦 识别码:14-1112379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2 11:35: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联考+政法干警)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模版)

202_年9月17日公务员联考《申论》试卷

材料1:

202_年2月,科技部和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经调查核实,202_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奖项目“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的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和经济效益数据不实的问题。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所获202_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科技部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通告,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某等202_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追回奖金。这是中国首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202_年以来,包括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在内的一些高校接连身陷“造假门”事件,国内顶尖高等学府的学术风气遭遇信任危机。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刘某,因在个人履历、学术成果材料中把他人论文作为自己的成绩,涉嫌学术造假,被撤销教授职务。上海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杨某,因申报评奖材料中将他人论文列入自己成果清单,被免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职务,6月,又被免除教授资格,终止聘用合同。

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院长陈某,因“汉芯”系列芯片造假骗取国家上亿元经费,被撤消学院院长职务,教授聘用合同也被解除。据调查,陈某负责的汉芯团队所研制的成果,其实结构简单,并不能单独实现指纹识别和MP3播放等复杂演示功能。

韩国胚胎干细胞研究带头人黄禹锡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的论文被调查有涉嫌造假。首尔大学决定撤销他的首尔大学教授职务。韩国政府决定,取消黄禹锡“最高科学家”称号。检察部门以诈骗、侵吞研究经费、非法买卖卵子等罪名向黄禹锡提出指控。韩国最高人民法院判处黄禹锡有期徒刑一年6个月,缓期2年执行。

王某于上世纪90年代就获得了杰出青年基金,被公认为是最能不顾其它杂事只管埋头做科研的人,因为要做意义非常重大的课题,到青年基金三年期结束的时候,这位年轻的数学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他用这三年的全部精力做了一项非常杰出的研究,但当杰出青年基金三年期验收的时候,因为没有论文,很难通过。最后,迫于验收的压力,他把本可以发表的长达100多页的关于他三年里所做的那项杰出研究的论文生生拆成了五篇来发表,就为了能凑够论文数量以通过验收。

有权威机构公布了一项调查,在接受调查的180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60%的人承认他们曾经花钱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相当比例的人承认曾抄袭过其他学者的成果。

材料2:

某报记者小S,就最近几年我国学术浮躁问题,采访一位教育界评论家刘某,刘某说:“近几年来,我国学术浮躁事件曝光日益频繁。民众对学术浮躁的质疑、举报和批评日益激烈。刘

某认为目前学术浮躁呈现多样化。举例:“请人代抄是中国大专院校中帮忙的流行造假手段。大专院校的领导老师们平时工作繁忙,自然要请人代劳。老师教授请大学生代劳,成为各科专业教授老师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潜规则。大学生帮忙主管老师撰写学术论文的事件时有发生。拼凑编辑造假也成为当今常用的造假手段。一篇用拼凑编辑手段造假完成的文章或者着作表面看上去非常完整,也非常有条理,有数据案例,还有历史上名人名家的经典思想观点佐证,文笔文法基本上也没有大的错误。可是仔细阅读研究就可以清楚发现:作者根本没有自己创新的思想观点,所有看上去比较重要的思想观点不是引用历史名人的,就是抄袭民间大众的。

刘某告诉记者小S,几年前一位回国的朋友揭露,曾经在中国畅销的欧美名家撰写的经营管理著作,绝大部分是中国内地的编辑出版机构杜撰造假的。就连欧美名家的姓名,个人履历,所在机构名称等都是假的。

今年的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记者听到委员们最多的发言就是:目前,科技界浮躁虚假之风大肆盛行,学术腐败、泡沫论文、虚假奖项等现象泛滥,许多科技工作者不能够脚踏实地地开展工作,浮躁虚假之风已经严重地侵蚀了整个科技界,更成为阻碍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最大绊脚石。

专家学者认为,近年来出现的学位论文抄袭事件,共同的原因是在平时培养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很少,在审阅学生的论文时,导师放宽要求,甚至有的老师根本就没认真审阅。现行制度下的中期答辩、论文盲审等,都很难真正避免论文质量不高、学术不端问题。不改革制度想避免学术不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防治学生论文抄袭,导师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导师不仅要在知识传授和方法训练上指导学生,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同时,也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帮助学生提高诚信素质、学术品德。

某省人大代表医学院研究生处处长赵某分析,现在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很多行业评聘都要论文,这就给造假“行业”存在提供了土壤。政府应严厉打击学术造假背后的“造假产业”。

某省人大代表也是大学校长的胡某也表示,对学术造假,法律上很难界定,国内也曾有几例因学术造假告到法院的,但论文毕竟不是专利,怎么算造假不好说,也没对他人造成直接的危害,最终都不了了之。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越来越多,也而且越来越长。学术著作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但是原创性的科研成果却越来越少。材料3:

前不久,湖南岳阳市人民政府宣布,经过当地有关部门两个多月的奋战,成功破获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产、销售案件。采访发现,与以往类似事件不同的是,这次竟从饲料中检测出以前从未出现过的苯乙醇胺A。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如果说此前的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抓抓利益熏心的销售商家源头,问责一下管理不严

的监管部门,尚还算一种对食品安全的把控。可此次冒头的新型瘦肉精事件背后,竟赫然站着个浙大教授的身影,这又让对科学怀着无比景仰之情的公众情何以堪?原来,这些严重损伤公共利益与公众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竟还有所谓专家学者与之共谋的魅影。这些“天才的发明”让人叩问,究竟是什么让学界人士堕落如斯?

浙大教授究竟在这起瘦肉精事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仔细分析,不难想象。就在几年前,就曾有报道揭示,绵延多年的“瘦肉精中毒”事件本可在源头上避免。在西方早已发现瘦肉精的危害,并禁止使用时,国内一些学者却因为课题经费、职称、地位、技术转让费等利益诱惑,集体屏蔽瘦肉精负面信息,最终造成后期一系列瘦肉精中毒事件。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与利益靠得太近,又缺少相关规范制约。当学者将科研建立在贪婪的基础上,则公众安全必然被科技反噬;当科研成果缺乏监管,则“科学无禁区”就必然演变成“科学道德无禁区”。科研精神最核心的理念理应是公共精神与社会责任。倘若科学研究无视公共道德,藐视法律与科学伦理,则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可怕的伤害,更会让科学者个体陷入道德与法律的挞伐漩涡。有鉴于此,浙大教授涉案瘦肉精事件,理应成为公众乃至学界反思科研道德与伦科学理的契机,不仅需建立详细的规范与细则规范科研,更要让食品监管深入科研领域,让科研走在合乎道德伦理与法律的路途上。

材料4:

有学者指出,最近十几年,中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倾向。高校扩招本来是为了通过普及高等教育来提高民族的竞争力,但片面追求规模和数量增长、急于求成的扩招是一种高等教育的“虚胖”,各高校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根本无法满足突然拥进校园的膨胀数倍的莘莘学子们的需要。扩招使师资大量缺乏,高校不得不以降低招聘“门槛”来充实老师队伍。一些大学教授把赚钱当作正业,而把教学和科研当作副业。另外,学校把学术成果作为了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教师如果在2-3年内没有发表文章或者申请到课题,便要被解聘或者降级。这导致许多教师不潜心研究,而是抄袭他人论文予以发表;有的则在别人的研究成果中挂个名;有的则出钱请别人写文章在国内外报刊发表;有的靠胡拼乱凑,学术垃圾成批从这些人手中生产出来。

某报曾经对当今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了一次专门的调查,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求职仿佛已经成为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而学业似乎沦为副业。目前很多高校的专业课出勤率很低,而学生们对此早已就习以为常。一位大四学生说:“我们可不是玩儿,好多人都是参加实习或是找工作去了,老师也都是支持的。说实话,现在学费这么贵,上大学还不是为了找工作,这些专业课可以不上,找工作才最重要。”在谈到毕业论文时,另一位大四学生告诉记者,自己正忙着面试、实习,刚“东拼西凑”了一篇开题报告,“论文到下学期再说吧,写论文不仅对找工作没有帮助,还要花费不少精力,我看不少学长一周就能搞定论文,这已经算认真的了。”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对做学问、搞研究我一点没有需求感,考试嘛,“60分万岁”,平时自己拿谈恋爱来

消磨时光。

材料5: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从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至今,中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为改革开放、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建设者。但放眼当下中国教育界,的确如钱所发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

由“钱学森之问”,以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与当前高校教育质量日趋下降的矛盾,还有当前存在的学术造假等教育界乱象,我们不难看出,无法培养出创造性、发明型杰出人才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制约着中国的发展。吉林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校长为给学术更大自由而主动退出学术委员会,教授治校、高校去行政化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讨论。

中国科技大学前校长,现任南方科技大学首任校长的教育家朱清时,在202_年接受凤凰网访谈时说:未来十年应该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年,去除行政化、让教授治校、恢复学术至上是中国大学的必由之路。202_年6月张清杰任武汉理工大学校长,他在就职演讲中表示要营造学校“学术至上”的深厚氛围。202_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提出,“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这也说明了从国家到学者对学术自由、教授治校的思索。

材料6:

202_年中国科学院完成《我国科学道德与学风问题基本分析和建议》,对中国科学界许多违背科学道德规范,败坏学风的学术不端行为,道德失范及学风浮躁现象进行全面评估。202_年1月16日,中国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审议通过《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试行)》,202_年1月26日,由我国热心科普事业的两院院士和科学专家学者共同评出的202_年全国十大科普事件在京揭晓,“张悟本事件”上榜。张悟本本为纺织厂下岗职工,由于有人“包装”、“炒作”,其出版的《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销售火爆,而被称为“养生食疗专家”。202_年2月湖南卫视《百科全说》为他做了专题节目后,其知名度更是迅速窜升。202_年5月有媒体报道其学历有造假嫌疑,他大讲特讲“绿豆煮水喝能治近视、糖尿病、高血压,还能治肿瘤”“长条茄子可以吸油、降血脂,还能治肿瘤”,此种食疗理念也遭到质疑。5月26日,张悟本煞有介事地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媒体质疑。但不久,经媒体和相关单位调查证实,张悟本所称出身于中医世家,父亲张宝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保健医生,他曾就读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北京师范大学中医药专业,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康分会理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技合作中心研究员,并是卫生部首批营养专家,等等,均系子虚乌有。

就是这样一位伪专家,用他的伪科学,把“悟本堂”变成了一些人心目中的神仙台,找他看病的人趋之若鹜。据《成都商报》报道,有人因按张悟本的方子喝绿豆汤导致胃病、痛经。还有网友发帖称,他花202_元找张悟本看病,开的方子是绿豆汤和冬瓜汁,用了不但没有好的效果,倒添了不少毛病。

张悟本的神医骗局被拆穿,其“行医”场所悟本堂也很快被拆除,一个靠着绿豆汤、白萝卜、长茄子“理论”忽悠民众的假专家,终于无法再混迹江湖了。包括张悟本在内,一些所谓“神医”“养生明星”的发迹,固然与其本人骗术高超,媒体包装炒作推波助澜,以及政府部门监管不力有关。但是,他们之所以能受到群众如此的追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群众对普及养生保健知识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方面的信息越来越关注。我们周围有许多货真价实的医学专家,他们在理论素养、临床经验方面都有上乘水准,也出了不少论著。但是,他们往往忙于教学、诊疗、写论文、做研究,活动范围仅限于学术圈,没有将学术知识转化为群众需要的、通俗易懂的养生常识,或者说这种转化的力度还不够。所以,假神医才占有了市场。

浙江的姚某曾经是张悟本的粉丝,作为一个平民,他曾被张悟本的理论深深吸引,他曾试着生吃冬瓜汁,晚上不吃荤,还动员别人也跟着做,“我现在为自己的无知愚昧感到惭愧”。不过,他又继续发问:“张悟本出事了,每个人都恨不得踏上一脚,但他走红时,那些高贵的脚在哪里呢?”如果专家和有关部门能更早更及时地戳穿张悟本“假神医真骗子”的嘴脸,那么受蒙骗的公众应该会少得多,中国科普研究所专家H表示:“科学界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理性引导公众,一方面很容易造成谣言四布,恐慌蔓延的恶性后果,也会造成科学家公信力的丧失。”

材料9:

202_年11月25日,中国科协召开新闻发布会,对 202_年9月17日公务员联考 《申论》试卷参考答案

202_年9月17日公务员联考及政法干警考试申论考试已经结束,除河北、吉林等个别省市,公务员和基层政法干警考试使用同一套申论试卷,材料及题目略有变化,具体可参考以下申论题目解析:

(一)假定给定资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限400字。【华图解析】

情况汇报,公文特色的综合式概括,要求概括给定资料1~6的主要内容,做一情况汇报,以供领导参阅。侧重考查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关键:一是明确资料话题,围绕学术浮躁,科学精神缺失展开。二是答案要点,信息点相对较散,可摘抄关键词,提炼整合。三是答案结构,建议分成学术浮躁的表现、原因、对策三部分作答,同时注意此题带有公文性质,答题时要兼顾公文格式。【华图参考答案】

关于当前学术科研问题的情况汇报 XX领导:

现将当前我国学术科研情况汇总如下,请参阅。

一、存在问题

当前我国科研诚信缺失现象严重,表现在:1.学术界浮躁虚假之风盛行,个别专家抄袭、剽窃他人成果造假。2.个别专家丧失社会责任感、道德失范。3.部分学生学风浮躁,治学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严重。

二、问题原因

反思科研诚信缺失的原因,主要是:1.个别专家盲目追求利益,无视公共道德。2.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缺少相关规范制约。3.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不完善,以论文数量为主,忽视质量。4.大学培养体制不完善,导师对学生低要求,缺乏道德引导。5.学术造假团伙猖獗,败坏社会风气。

三、相关建议

科研诚信的缺失,不止败坏了学风,而且严重阻碍了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针对以上问题,相关各方建议如下:1.完善科研体制,建立与科研相关的规范细则,同时加强监管。2.深化教育改革,完善职称评定体系,探索教授治学治校途径。3.学校注重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引导。4.借鉴国外经验,严厉处罚学术造假行为。【中公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1~6进行概括归纳,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1~6”,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同时题目将材料限定为“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因此,我们应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归纳概括这些信息。从作答要求来看,“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这条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内容全面”,这预示着我们要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作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材料1~6”中每一则材料的所反映的内容。

首先看“给定材料1”,这则材料包括五段,其次,我们要根据给定材料归纳概括问题产生的原因,这一要点主要集中于给定材料2、4、5、6。具体包括: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盲目扩张导致配套设施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同时对学生在衡量专业与就业方面缺乏正确引导,此外仅将学术成果作为评价教师职业能力的绝对标准;职称评定体制失当,使得一些科研人员或教授只重研究成果数量而不重质量,导致学术抄袭行为严重;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是造成学术造假现象多发的主要原因。相关对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和原因提出。【中公参考答案】

目前,我国科研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普遍存在。主要有以下表现: 2.完善导师制度,减少学生人数,减轻老师负担,对学生的诚信加强道德引导。3.倡导科研诚信,营造学术至上的良好氛围。4.完善职称评价体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研。

5.发动社会力量,加大学术监督,同时,加强和兄弟院校的合作,相互批评促进。【中公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本题的作答任务是就“大学学术浮躁”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作答时首先要明确给定资料中所反映的“大学学术浮躁”问题是什么、有哪些,然后根据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并写出建议。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尽管题目没有明确指定作答范围,但通过阅读材料可以发现,本题的作答要点主要集中在给定资料2、4、5中。“给定资料2”提到一位教育界的评论家刘某。他认为我国目前学术浮躁多样化,主要造假手段包括请人代劳抄袭和拼凑编辑造假,引出大学学术浮躁的 科学方法被大众所掌握;调整学术浮躁的不良风气,严厉打击各种弄虚作假,以经济或者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学术研究和发明,以鼓励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总之,在“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已经成为我们整个社会的共识和核心价值观的今天,有关政府及相关单位不仅要大力弘扬和倡导科学精神,而且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素养。

第二篇:202_黑龙江政法干警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推荐)

202_年黑龙江省政法干警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申论试卷(本硕类)

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近日,S市今年有个高温黄色预警信号仍在持续生效中,全市有14个自动观测站记录到35℃以上的高温,路面气温更是高达60℃左右,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水泥路面的温度高达57℃,柏油马路地表温度更高达61℃

虽然烈日灼人,路面热浪滚滚,但高温下默默无闻工作着的人们保障着这个城市的高速运转。记者调查发现,对于不少在室外高温作业的劳动者而言,高温补贴仍是一份可望不可即的“蛋糕”。

小张是华强派出所聘用的一名治安巡防员。记者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带着一名男孩往对面站台走。

“这个男孩刚从大连来到S市,身上只剩下20元,准备去罗湖人才市场找工作。因为不熟路,我带他到对面站台去坐车。”小张说。

小张负责S市总工会站台的治安巡防,上周才换到这个站台来值班的。早上7时半至下午3时半是早班,下午3时半至晚上11时半是晚班,11时半之后就由摩托车负责巡逻。小张喜欢上晚班,“中午热,一天下来衣服要湿透好几次”,他指指自己的黑色制服,说:“也没见发过高温补贴”。

罗湖区一家水行的送水员杨师傅也从未享受过高温补贴,“公司是私人老板,哪里来的高温补贴,不过有时会买点西瓜吃、煮点凉茶喝”。清凉饮料和清凉食品能否代替高温津贴?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每年6月至10月期间,用人单位应视高温天气情况向职工免费供应符合卫生标准的清凉饮料,但不能代替高温津贴。

而按照《S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补助,是不能算在企业支付给员工的最低工资里的,即员工在高温天气中工作领取的高温津贴不得列入最低工资;员工如果在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内中暑,并经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认定为职业病的,可向市社保部门申请工伤。

虽然根据相关规定,在高温、高湿场所因工作原因引起中暑,并经取得职业病诊断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为职业病的劳动者,可进行工伤认定,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但遗憾的是,多年来,对没有按时按量给劳动者发放高温补贴的企业,相关部门一直没有出台明晰的处罚规定。2.据载,我国至今没有统一的高温津贴标准,各地也缺少甚至没有专门针对高温津贴的相关规定。法律法规的缺位让高温津贴面临可有可无、遇热即“化”的尴尬。

原则性的规定不是没有。202_年,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监总局、全国总工会曾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作场所夏季防暑降温工作的通知》,对支付高温津贴做了原则规定,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但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由于法律对高温劳动保护的规定比较模糊,缺乏可操作性,该通知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在执行和监管上有难度,一些省市尚未制定实施高温津贴的相关细则,发多少津贴基本上是靠企业和用工单位的“自觉自愿”。

规定模糊、执行被动、监管困难,让高温津贴这项暖人心、惠民生的好政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如何打破困局,尽快把原则性规定细化落实,考验着各地相关政府部门的执行能力。中央 的精神有了、原则性规定有了,各地就该马上行动尽快落实,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把中央的惠民规定细化为可操作、见实效的具体行动,让广大劳动者感受到国家对他们的关怀和爱护。毋庸讳言,好政策在落实过程中遭遇重重障碍,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政府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导致可操作性差。在没完没了的推委扯皮中,好政策始终写在纸上挂在墙上,难以走进现实发挥威力。高温劳动保护涉及劳保、安监、卫生、气象等多个部门,只有在制度设计中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界限,加强相互间的配合联动,形成合力,高温作业保护措施才能更加完善、更为有效。此外,让工会成为企业全面贯彻落实劳动保护法规政策的有力监督者,也会大大提高高温津贴一类好政策的覆盖面,惠及广大劳动者。

3.让高温津贴制度难以执行的,还有认识上的误区。实际上,高温津贴属于“劳动保护费”,是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工作的保健费用,是为了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而采取的保护措施。也就是说,这并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福利,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权利。

高温不断刷新纪录,高温津贴也不能按兵不动。H人社局公布,高温津贴标准翻倍:室外露天每人每月从不低于60元调整为不低于120元;33℃以上室内工作,每人每月由不低于45元调整为不低于90元。

夏日炎炎,高温酷暑。高温津贴,给处身恶劣环境中的劳动者以一定的补偿,是对劳动者的关怀,更是对劳动本身的尊重。从某种程度上看,高温津贴翻倍,体现了劳动权益保护的回归。

虽然媒体报道很多,但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对高温津贴这一类要从兜里掏“冤枉钱”的规定,并没有很当真。而即使知道这回事,很多劳动者却不能也不愿寻求帮助--相比金额有限的高温津贴,还是手头的工作更重要。

很多时候,高温津贴却被当成了一种福利。福利的好坏由单位性质、经济效益、领导价值取向等决定,并没有强制规定。与其说是福利,不如说高温津贴这样的“劳动保护费”,与工资更为类似,工资是劳动的报酬,津贴则是为补偿特殊劳动消耗而支付的报酬。如果以此来认识高温津贴,则执行效力、救济措施,都当大为改观。

高温津贴本身,也处于法规的“灰色地带”。1960年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目前,相关规定,只是卫生部、全国总工会等四个部门在202_年联合下发的通知:“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而对于“应当”支付的数额、方式、范围的规定,尚属空白,这使得高温津贴性质不明、概念不清,也难以监督执行。因此,高温之下,其实更考验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政策的水平,需要有关部门把工作

高温天气是一种考验。考的不是忍耐、考的不是意志,考的是能不能做到以人为本。高温关怀,是一种责任;高温关怀,也折射着我们城市文明的细节。

持续的高温就像是一场长“烤”,它“烤”了我国在劳动者权益保护中的很多问题。实际上,有些问题在前些年就已经暴露出来了,而且也引起了媒体和公众的关注和热议。既然明显“不及格”,就应该尽快“补课”

存在明显缺陷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办法》50年雷打不动,这难道不是一大“奇观”吗? 许多汗流浃背工作着的人们并不知道“高温补贴”为何物;而某些冷气十足的办公室里,窄窄的工资条上赫然开列着“防暑降温”的条目,下面的数字从60、100、300……直到上千。

“高温补贴”被现实一拆为二:有高温无补贴,有补贴无高温。

当走到烧窑车间,地板上的温度超过了50℃,我穿着皮鞋走也感觉烫脚。那些窑工一个个汗如雨下。按理这群人最需要防暑降温,但偏偏是他们享受不到防暑降温费。

原来,目前我国唯一一部高温作业可参照的法规是1960年7月1日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暂行条例》。上面只规定了防暑降温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防暑降温的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组织措施,针对的也只是冶金等特殊高温作业的行业。如今不能领到高温费的户外劳动者,大

部分出生年月都在该暂行条例颁布后,所以这个“暂行”近50年的“条例”已明显过时。而欧洲一些国家的劳动法规都有高温期休假的相关规定,我国的一些城市偶尔试过高温停产,但都是临时或不成文的规定。

法律法规疲软、过时,已是大问题了。可是,目前许多城市一些建筑工地上的工人,像农民工,由于待遇不高,基本上都是按出工天数计算,这使得他们即便在高温的天气条件下,也不忍放弃施工,因为他们即使有机会休息一两天,但这一两天就没有了收入。在这种情况下,别说他们主动去为高温补贴维权,就是企业给他们放高温假,他们也不愿意选择休息。由此看来,围绕高温环境下的作业问题,需要政府和立法部门想出一个万全之策才行啊。中国著名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认为--国家实施高温补贴条例已经有50年的时间了,没有修订也是因为它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它是一个已经过时的法律。

最近,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中央气象台连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这说明高温天气愈演愈烈。高温天气也使社会冷暖愈演愈烈,不是吗?坐在空调房里的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能享受高温津贴,而在烈日下,民工们却不知如何防暑。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给予高温关怀、支付高温津贴理所当然。但是发放高温津贴并非硬性规定,有些企业老板往往不予施行。老板敢不发,是因为发放高温津贴的规定没有强制性,缺乏相应的追责和处罚机制,202_年颁布《通知》也只是让人知道有这回事,很难落到实处。由于没有法律与制度与他们撑腰,民工实际上处于无助又无奈的境地。

农民也没有享受到高温津贴这一福利。农民“双抢”是最苦最累的,早稻收割、晚稻栽插。收割早稻,割了稻子,要用打谷机脱;烈日下,脚要用力踩踏打谷机,手要不停翻着禾把;累了饿了,还要把收割的稻谷挑回去晒。而插秧是更难受的活,头上太阳晒,双脚热水烫,身子汗水泡,体验过夏热插秧的人,才深有体会什么叫高温作业。但农民从来就不知道还有高温津贴,就是知道了他们也享受不到。

有多少底层劳工能领到高温津贴?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40.6℃。5日,北京南郊观象台报出了这个温度。这是自1951年以来,北京7月上旬首次出现这样的高温。据监测,昨天白天,除了延庆地区以外,北京其余地区的最高气温普遍超过了40℃,最高是古观象台,为43.8℃。

如此高温之下,不知道孤儿寡母、老人、流浪乞讨者等弱势群体,能否享受到当地政府的高温关怀,是否在滚滚热浪中分享到一丝丝国家制度性凉爽呢?户外作业的劳工群体同样是最为令人关注!他们顶着烈日,依旧奋战在城市建设的最前沿。出于人道主义的关怀,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能领到高温津贴呢?

关于高温津贴,据北京市总工会法律部门人员介绍,目前各省市自行出台地方法规,但大多缺乏强制性。“如果用人单位拒绝发放,工人可找工会反映,工会协调无果时,可向各区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提起劳动仲裁。”北京市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总工会还没接到领不到高温津贴的相关投诉。“

7.劳动者举报后一定能领到高温津贴吗?C市人社局相关部门负责人昨日表示,对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劳监支队并无处罚细则,也就是说,因缺少硬性规定,劳动者即使举报,也未必领得到高温津贴。

高温津贴发放到不到位,普罗大众有目共睹。劳监部门为何不主动出击,把不发津贴的企业揪出来?市劳监支队负责人直言,在高温津贴问题上,执法层面缺少能为劳监所用的强制性措施,所以很难以津贴之名组织专项行动。

”不发放津贴怎么办?没有任何说明,执法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我们只能在接报后督促企业,最终能不能发给劳动者,还是要看企业。“

市人社局工资处负责人也表示,高温津贴是政府规定的一项福利,室内工作人员是否发放,由企业与职工商定,但对露天高温作业者,就是硬性规定,一定要发。

但他坦言,相关文件和通知中没有任何对应处罚内容,也没有严格的行政责任,所以碰到拒不发放的企业,劳监部门可能”无计可施“。

”企业要推行人文关怀,应该无条件执行政府文件,这样的企业才能和谐、有发展。“该负责人说。

得知C市人社局”企业不发高温津贴,劳监部门无计可施“的答复,向本报投诉所在企业不发高温津贴的陈先生很不满意,并提出两大质疑:

违规不惩,政府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举报不惩,让民举报岂非劳民伤财?” 8.近几天来,罕见的高温不断创造着一项项新纪录,一个个“坏消息”不断映入公众眼帘:北京路面68度可煮鸡蛋、公交车自燃、一名男子疑因高温猝死,等等。媒体为此呼吁国家用强制力,以及动用立法资源,把高温补贴政策执行到位。

目前,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有四大高温权益:一是停工不停薪,减工不减薪;二是高温作业中暑属于工伤;三是高温津贴不得计入最低工资;四是高温加班每日最长不得超过3小时。尽管如此,但在现实操作过程中,这些劳动者应当享受的合法权益,却往往得不到很好的落实,在一些地方甚至变成了一纸空文。劳动者高温权益被架空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为劳动者维权机构的无力和监管执法不够。有的维权机构和监管部门每年高温季节的声音,无一例外的都是一些无关痛痒的善意“提醒”,更是让充满期待的四大高温权益沦为空谈。

因此,维护劳动者的高温权益不能仅止步于“提醒”,也不能只盯着高温补贴,而在于严格公正执法切实保障权益的落实。工会和劳动监察部门理应切实履行自已的职责,代表弱势的企业职工群体,向无视和恣意侵犯劳动者高温权益的企业和用人单位,依法声张正当权益,鼓励和引导更多员工,要求企业自觉主动地兑现高温权益。

三、申论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根据目前高温补贴的现状及高温补贴政策执行不到位的原因。(25分)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楚,评议准确。

2.给定资料6中提到“制度性凉爽”的问题,请谈谈你对其中内涵的理解,(15分)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不超过250字。

3.假如你是资料7中C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当接到陈先生的质疑部门将做哪些工作?为了保证劳监部门对拒不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不再■施,请你制定一份具体的工作方案供领导参阅。(20分)

要求:内容合理。措施可行,表准准确。

4.结合给定资料,请以《莫让高温权益论为空谈》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40分)要求:主题突出,结构合理,能够结合实际进行论述,评议简洁流畅,10000字左右。

第三篇:202_年江西政法干警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202_年江西政法干警申论真题答案解析

考德上公培公职究研院 张安威 熊艳星

一:结合材料2,材料3,概括我国粮食面临的问题,150字以内(15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

二、根据材料4,分析土地撂荒的原因,200字以内(20分)

要求:全面,准确,有条理

三、假如你是杨乡党书记,向县政府做报告,写汇报提纲,不要求格式,400字以内(25分)

要求:全面,准确,语言流畅,身份定位准确,对策建议具体

四、材料3中“什么时候,在土地上耕作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营生”自选角度,题目自拟,800-1000字(40分)

要求:中心明确,思想深刻,内容充实,有说服力,语言流畅 参考申论范文:

第四篇:山西政法干警历年真题解析,申论真题解析

202_年山西政法干警《申论》考前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二、给定资料

1.加拿大作家阿尔维托·曼古埃尔在《阅读史》中写道:“生活之所以发生,乃因我翻动这些书页。”然而今天,这种笼罩在阅读上的神圣光辉正在日渐暗淡。我们有影视、有动漫、有网络,我们在忙碌地工作、浮躁地生活,我们追逐时尚、享受娱乐。时至今Et,“阅读,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今年年初出版的《读书》杂志刊载了某著名教育专家Z的论述:“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进行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然而,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数量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阅读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1本都不到。

2.北京的砚楠已经上初三了,在她的记忆中,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的课外书,大概也就是小学时读过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了。“小学高年级时忙着小升初、上各种补习班,根本没时间看课外书,上了中学后有了手机,看书就都在网上了。”

上海针对99所小学和26所中学所进行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完成作业后,阅读课外书的比例不到50%,初中生的这一比例为42%,他们主要阅读的是作文书、教辅书和课本。

学者们还有另一层担心。“四年级前从未完完整整地读过二本书,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缺乏读完整本书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的,迁移为对整体事物的把握能力。因此,小时候缺少阅读完整图书的能力,长大后可能会缺乏对整体事物、整个团队的操控能力。“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是对于学业的过度关注,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202_年4月23日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为了解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某报对l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读书?”对于这个问题,43%的大学生选择了“1小时以内”,28%的大学生选择了“1~2小时”,18 0//的大学生选择了“2小时以上”,另外有11%的大学生选择了“几乎不读书”。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上p-]的时间大约多久?,48%的大学生选择了“4小时以上”,32%的大学生选择了“3~4小时”,l7%的大学生选择了“1~3小时”,仅有3%的大学生选择了“1小时以内”。

采访中不难发现,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15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天不上网就很难受,就跟吃饭、睡觉一样,每天都需要。”大学生小魏说出了大多数学生的心声。“如果一天不读书,你也会这样吗?‟‟听到这个问题,小魏笑了。她说,大家每天都在上课,但是课外连着几天不看书也挺常见的。

3.如今是信息时代,信息海量膨胀,生活节奏加快,这种阅读环境,促使人们要进行搜索式阅读、标题式阅读,甚至跳跃式阅读。

有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最常阅读的图书类型中,休闲娱乐性图书和考级考证书籍排在前两位,分别达到35%和30%;紧随其后的是时下畅销书,所占比例为24%;经典名著则鲜有人问津,仅为11%。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喜欢轻松地阅读,比如看漫画、杂志,这些书籍一般配有大量图片,只需浏览,看起来不费劲,仅有一小部分学生表示对自己比较偏爱的书籍会精读或重读。

有专家指出,虽然当下已进入“超音速发展时代”,但在读书、修养身心等方面,仍需要慢节奏、慢速度以及慢情调,因为只有在缓慢和淡定中,读者的智慧、情趣才能与书中的韵味更好地衔接,思考、质疑和沉淀等精神程序才能完成得从容不迫、饱满自然。

专家呼吁,教育者和家长在指导孩子读书时,应该提倡用慢阅读的方式,要注重心灵和图书的微妙互动,培养孩子们恬淡闲适、质疑探索、自由发展的阅读风格,从文字中寻觅高品质的乐趣和意义。

4.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常都在读什么书?调查中,54%的教师选择书籍的标准是“自己喜欢的书”,25%的教师选择“公认的经典、有思想内涵的书”,l9%的教师选择“对工作有用的书”,2%的教师选择“最畅销的书”。

从教师“读得最多的书‟‟的选项中,不难看出教师们在“喜好”和“现实”间的矛盾。60%的教师称平时读得最多的书是“跟教育工作相关的书”,41%的教师称读得最多的书是“教材和教辅资料”。这说明,一方面农村教师渴望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但另一方面却因为工作实际或手中书籍较少等原因,“读得最多的书”仍显单一,大多跟“教育工作”相关。相对而言,语文教师的阅读面稍广一些,大多数人平时会看些小说和散文,也读些中外经典名著。但他们坦言,很多时候读这些书不纯粹是因为兴趣,而是上课需要。“每次到图书馆或者书店,都会不自觉地走到教辅教材的书架旁。”安岳县龙台镇一位小学教师有些无奈地向记者表达他内心的矛盾,“总觉得多看一本《怎样教学生写好作文》比看一套《家》《春》《秋》更有用。”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走进新华书店,全是一些有用的书,考试类的、健康类的、工具书,等等。这个社会都在倡导“有用”,而什么叫“有用”呢?跟钱、权、名利有关,就有用!这种风气只会导致社会大众的视野越来越狭窄,心态越来越浮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

一个专门经营图书的网站公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父母认为读书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家长在图书的选择上却与孩子有较大不同:孩子最喜欢看的图书类型是“小说”和“人文社科”,而家长希望孩子看的是“科普”和“励志”类的图书。还有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父母去书店只给孩子购买与学习进度相关的教辅书或者作文集。访谈中,一些高年级学生表示,每逢新学期开学,老师推荐的一些“较好”的教辅书都会受到家长们的追捧。

5.读书问题历来有着较高的关注度,领导干部读书问题的讨论更引发了网友的热情参与。在“你觉得领导干部最管用的学习方式”的调查中,认同“读书自学,日积月累”是最管用学习方式的网友数量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占全部投票人数的66.1%,约2/3。网友“枵腹从公”认为,读书自学的动力源于自发,效果优于被动灌输。干部读书的表率作用有利于在党内和社会上形成崇尚知识的风气。热爱读书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民族核心价值的一部分。

而网友“吴东”留言说,作为一名在基层挂过职的干部,他感觉基层干部忙于日常事务和应酬,基本没时间读书。发动他们读书必须有价值观念上的引导,不然最广泛传阅的书籍可能会是官场小说。网友“米酥”认为,干部学习不是需不需要的问韪而是必须进行的问题。读书学习如逆水行舟,不学习,干部的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有障碍必须克服。对握有权力、肩负重托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读书学习从来不是个人的事情。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越是在关键时期,越要加强读书学习。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必是读有所得。如果不能带头读书学习,不能坚持学以致用,不仅一个地方、单位的学>-j风气难以形成,工作也会因为思想贫乏而难有起色,甚至个人也会由于能力不足遭到淘汰。由此而言,学习也是一种重要的执政能力。

6.202_年7月,拥有l7年历史、曾被誉为“北京三大民营书店”之一的“风人松”书店关门停业,尽管经营者一再强调 “只是因房租问题等待搬迁”,但至今仍未重新营业。据《南方日报》报道,“风人松,书店董事长王洪彬表示,因为书店房租价格已经达到每月5万元,超过承受能力,再加上网上书城对传统书店的冲击,“风入松”已经难以为继。

提到经营了8年的“时间简史大书坊”,其老板何方异常无奈:“房租到期了,有人开出更高价格,我们竞争不过,只好让出地方。”对当下民营实体书店遇到的困境,她明确表示:“最大的„杀手‟是网上书城的恶性压价竞争。他们可以做到6折进、5折卖,就是为了赚人气,赢点击率。面对这种不正常的市场竞争,实体书店,尤其是民营实体书店,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文艺青年们只去书店却不买单,回家后精打细算地比较几个网店后选择价格最低的下单。你让独立书店怎么活呀?”在众多关于民营书店的代表一一“光合作用”书店倒闭危机的议论中,博友“桂桥”这番话得到了“学而优”书店创始人陈定方在个人微博上的认同。这表明,由于当当、卓越等网络书店在搜索、价格等多方面都有显著优势,网络书店对实体书店构成了很大的冲击。事实上,人们还在看书,还在买书。不过,他们往往先在实体书店看书、挑书,再去网上书店买书。这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实体书店自付店租做网上书店的免费“展厅”。

“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 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这句话引自一本描述中国各大城市人文书店的读物――《独立书店,你好》。在“风入松”停业后,担忧书店发展的爱书人、豆瓣网友“瘦猪”表示:独立书店,现在“很不好”。

7.独立书店所面临的困境,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比起公营书店,民营书店几乎在所有方面都处在极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公营书店有着民营书店不敢奢望的优越的经营条件。”某书园总经理无奈地说,“公营书店无须担心房租压力,有政策性贷款和返税,在各地申请政府资金优先获得资格,有腾出物业的可供出租,有各类出版机构价格谈判的优势。”

在中国图书商报社社长孙月沐看来,制度的支持与否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书店的生存现状。“如果没有制度的支持,可能就会像大家呼吁的那样,独立书店一个个倒掉;如果有了制度层面的支持,我们就会拨云见日。”

孙月沐认为,独立书店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日新月异的技术因素。他认为,电子阅读器已经在无形中悄然改变着人们5000年来形成的传统阅读模式,网络商务的空前发达也使得网络销售、电子商务的大鳄们纷纷涉足图书销售,与实体书店展开恶性“价格战”。

8.“没时间看书”“生活节奏太快,静不下心来看书”已经不记得多久没有好好看过一本书了”,这些现象在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很普遍了。

202_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l8~70周岁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25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l6.78分钟。尽管新媒体带来了更多的阅读机会,但竞有50.7%的国民自感“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而同期的互联网使用调查则显示,国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间长达19.8个小时,平均每天接近3小时。

国人阅读需求不高,尤其是纯粹的、非功利性的、富有精神营养的阅读需求低迷,这也许正是实体书店衰落的另一个“隐形杀手”。一位文化界人士表示,很难想象,在传统阅读方式日益让位给其他娱乐休闲方式的社会中,实体书店如何能获得兴旺发展?

某著名诗人L认为,公众并非没有阅读的愿望,但城市中缺少充满感染力和阅读氛围的公共空间,这恰恰可以成为城市实体书店的努力目标。“能否推动人们进行深度阅读,才是衡量一家书店生命力是否强大的最重要标准。一间好的书店,完全可以像知名的博物馆、美术馆一样,让国内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成为折射出一个城市文化灵魂的重要场所。”

作为英国Saltaire书店的店主,戴维·福特认为:“民营书店想生存下去,不提供其他活动和服务,而仅靠售书是相当困难的。”他的书店在扩大图书种类和重新布置上架图书的同时,每周四举办一次作家活动,同时以每杯l英镑的价格出售葡萄酒。据悉,这种形式的售书吸引了大量顾客。

位于日本东京涉谷区的limArt艺术空间设计书店,其经营上注重专业性,并将经营和服务的多样性相结合。书店内有图书及杂货卖场的空间,同时还有为艺术家、摄影家、作家出版书籍的办公室及为顾客设计邀请信、明信片和网站的设计部门。书店在艺术设计类书籍上也分类齐全,还会定期举办一些艺术摄影展及艺术家个人作品展活动。

9.面对众多书店的消失,“救救书店”成为众多爱书人与从业者的呼吁。某文化学者在《新京报》撰文称,法国政府长期免征书店所得税,加拿大政府为独立书店购置电脑设备支付一半的费用,德国政府不仅免征书店的所得税,还在增值税上给予书店优惠;日本和韩国政府制定图书最低折扣以保护实体书店与网络书店处于平等的竞争舞台。

“政府补贴其实是杯水车薪,政府不应该只进行简单的救命式输血,还应给书店提供一些造血„干细胞‟。”某市新闻出版局F局长深感实体书店危机是一个“世界图书业共同的挑战”。

“最重要的是,实体书店的经营者不要失去信心,社会上的爱书人也不要失去信心。即使在网络时代,实体书店依然有不小的发展空间。”F认为。

“英美独立书店的份额从1974年的84%跌到202_年的l0%左右。”中国图书

商报某记者提出,国外独立书店同样面临缩水的危局。但在目前书店数量急剧减少的情况下,仍然有一批独立书店依靠独特的做法获得生存的机会。

在美国纽约,一名想开书店的人发动当地的社区居民一起集资7万美元,在当地社区开了一家名为“绿光”的书店,所有的过程都是大家一起来做的,从设计店面到开始装修,还有家长把这仑作为教育孩子理财的好机会。另一典型案例是美国的“朱莉亚”书店,该店店主每个月会在书店的网站上给读者写一封信,介绍书店的新书和活动,还在地铁站张贴一些书店的全年活动日历,顾客看到感兴趣的书就会到书店来买。

10.某网站曾组织网民就实体书店的生存与未来进行讨论,结果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阅读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书店的崛起,实体书店的衰落是必然的,不足为奇;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单纯地把实体书店视为普通的商业机构,任其没落和倒闭,政府应该加大对实体书店的帮扶力度。

“书店是一座城市的文化灯塔,我还记得孩提时代父亲带着我一个周末可以一口气逛上十几家旧书店,书店是我文学人生的起点,可现在很多书店都消失了……”上海市政协委员李小林深情讲述了自己的“书店情结”。

在独立书店遭遇寒潮之时,仍然有不少人心怀开办书店的理想。“我退休之后唯一的打算就是要办一个小书店,人与书俱老,书店永远是独特的,像文学作品,而不是复制品。”人心能如此,书店便永远不死。

三、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1~5”,概括现今人们普遍面临的阅读困境。(15分)

要求:准确、全面,字数不超过l50字。

(二)“给定资料10”提到,某网站曾组织网民就独立书店的生存与未来进行讨论,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20分)

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字数不超过250字。

(三)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某部门计划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一次“全民读书月”活动,请根据给定资料,并注意结合自身经验和体会,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并撰写一则宣传稿。(25分)

要求:(1)宣传语简短、有力,以l0字内为宜;

(2)宣传稿简明、通俗,富有鼓动性,不超过400字。

(四)“给定资料6”中画线部分提到,“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请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以“读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参考给定资料,并联系当前社会实际和自身经验或感受;

(2)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字数在1000字左右。(一)答案提示

1.阅读类型局限、单一。多以考试类图书为主。

2.追求快节奏阅读方式。搜索式、标题式、跳跃式阅读;电子读物逐渐替代实体图书。

3.阅读态度功并ll化。一味选择实用性图书,忽视精神修养。

4.缺乏阅读动机。缺乏价值观念引导,对读书的重视程度不高,缺少主动性。5.缺少阅读时间。生活节奏快,忙于工作及应酬,时间不足。

(二)答案提示

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观点,原因如下:

1.网络书店的崛起对实体书店的冲击是现实存在且不容忽视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实体书店可以被取而代之。

2.不能单纯地把实体书店视为普通的事业机构,因为书店除了是一个卖书的场所外,还具有引领阅读导向、塑造城市形象、形成文化氛围等功能;它除了具有商业属性,还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因此,政府应制定政策,保证独立书店在市场竞争中拥有生存空间;书店也应改善自身经营方式,彰显应有的价值。

(三)答案提示宣传语:

读书,将世界尽收眼底宣传稿:

打开通向书海的大门

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忙碌的工作、浮躁的情绪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加之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功利化的阅读观盛行,书店正悄无声息地淡出我们的视野,读书的氛围也在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读书对人们的生活、工作、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理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孓咽此,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阅读。

值此“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市以“提升全民素质,普及文化知识”为出发点,拟于本月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届时,全市各大书店、图书馆、学校、文化机构将共同参与其中,展开形式各异的读书文化宣传活动,为广大市民朋友打开一扇通向书海的大门。希望市民朋友们借此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自觉养成读书习惯,用知识丰富人生、成就事业,并最终使读书的良好风气在全社会盛行。

读书,将世界尽收眼底。让我们一起携手遨游书海吧!

(四)参考范文

独立书店。回来

生活在城市里的每个人,一定都有关于书店的印象,或古朴精致,或豪华恢弘,或清新优雅,或别出心裁……它们或坐落于繁华的街头,或隐藏于静谧的巷尾,但无论是何风格,是何规模,都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吸引,源于人们内心对知识的崇敬与向往。读-f,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文学泰斗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然而时至今日,书籍的载体——书店正悄然在我们的城市中消失,那种书香萦绕、置身书海的氛围也随之被尘封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禁要问,读书对于这个越来越浮躁的社会来说已经不重要了吗7.书店在这个越来越大的城市中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了吗?有人说,当网络书店越来越吸引读书人的目光时,消失的不仅仅是一些传统人文小书店,消失的其实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方式。也就是说,我们并不缺少读书的人,而是缺少爱读-f,、享受读书的生活态度。

当今社会,急功近利的价值观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人们对于读书的选择。图书

市场上最畅销的是考试类的教辅书,可见,当代的读书人依然勤奋好学,只是他们的目标更加明确——一为了生存。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读“有用的书”之中,而无暇顾及精神品格的修养。于是,我们在看到经济水平飞速提高的同时,也看到了道德水平的迅速滑坡。所以,读书困境实质上也是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

另外,现在的人们都很忙,忙于工作和应酬,忙于穿梭在网络之中,几乎难以腾出时间回归到翻阋书页的原始快乐中。因为,这是一个追求快节奏的时代,而网络的发展恰恰迎合了这个时代对于速度的需求。先有电子阅读器带来搜索式、标题式、跳跃式的阅读方式,使实体图书受到巨大冲击;再有网络书店展开恶性压价竞争,使独立实体书店生存堪忧。于是,有人认为,书店的消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这一思路,恐怕总有一天,实体图书将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书籍之于读书之人,其意义不仅仅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它更是一种纪念,甚至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同理,-f,店之于城市,其意义也不仅仅是一个平凡的售书场所,它还是一个心灵的栖息地,甚至是一个文化地标。所以我相信,只要读书人还在,书籍与书店就都不会离开我们的生活,即使他们中的一部分由于客观原因暂时离去,也终有一天会以崭新的面貌回来,带回我们的记忆,带回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带回我们对于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带回我们的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始动力!

第五篇:202_年新疆政法干警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

202_年新疆政法干警申论真题 真题解析

202_年新疆基层政法干警考试公告 考试真题 真题解析 在线估分 面试名单下载 复习备考资等考试信息资料,新疆政法干警考试真题真题解析等最新资料详情点击:http://v.htexam.com/news/20120911/56494.html 预祝大家考出好成绩。

一、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思路方法,即各类申论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及规律,这是申论最基本的层面,首先应该由此处下手,也是大家第一时间所急于了解的,比如概述题的作答思路和文章的写作方法,其背后共同得思路和规律是紧扣问题的四大要素(问题、影响意义、原因、对策),区别在于概述是客观的角度,文章是主观的角度,而2+X结构中X题型是在概述和文章基础上的灵活演变,但无论其命题形式如何多变,背后的实质始终是问题的四个要素;

举例说,我们懂得以概括主要内容或主要信息、整理情况反映或汇报材料等为代表的概述题,需要对问题的四个要素加以全方位的概括,其思路在于从混乱的材料中找出四个要素,然后以清晰的思路加以整理。

而文章的写作无非以对策为重点,以问题的意义和存在的不足为逻辑上的铺垫,正如国考大纲中所言,发现和界定问题(即指出存在的不足),作出评估或权衡(指出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第二个层次:思维能力,即巧妙高超地驾驭利用材料的思维能力。申论区别于单纯的论述题的本质特点就在于能否根据不同题型的特点对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巧妙利用,申论考察的是将琐碎材料加以巧妙转换的思维能力,而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

作为公务员选拔考试,选拨公共管理人才的标准就在于考生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潜能,申论之所以需要通过给定材料的方式加以考察,而不是像考研那样单纯地让你论述,是因为通过不同题型,对材料不同的驾驭方式,能够深刻而又公平地考察辨别出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潜能,是否具备远大的发展前景,申论是一种驾驭材料的灵活能力型考试,语言写作是表达手段,自己的思想积累则是理论工具,而最终的基础依然是材料。

比如,概述题是客观忠实于材料,对材料加以简练的概括,考的是在公务员的初级阶段作为一个助手,对问题加以整理汇报,从而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的能力。

而文章则是对材料的合理升华、提炼、转换、扩展,文章是站在主观的角度驾驭材料,让材料更好地为我所用。

第三个层次:思想经验,我们需要对社会问题有思考、有关怀,自己有一定的思想积累和“知识经验”(大纲中语)。因为,文章及文章中的对策是主观性地对材料加以挖掘、利用和发挥,你能从材料中将信息运用和驾驭到什么程度,能否敏锐地挖掘发现材料中隐藏着的对策,能否准确把握材料的主旨,依赖于你的思想积累和知识背景和你无形的语感,你是否对我们所正在经历的这场深刻社会转型有过关怀和思考,从市场自由到公共责任、从行政监管到正当程序„„

此前专家总结的六大角度正是一种社会经验和思想的总结,它是我们对中国社会转型、经济改革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的反思总结,作为一种理论工具和社会经验,让大家更好利用材料、更好地自己思考、合理发挥。这六个角度如果不是我给大家总结的,可不就是大家自己要通过看报、关注社会问题从而得出的思考和总结?所以,我们多看些东西、多些对社会的关注,好的东西也可以背下来,但这不是让你生搬硬套用到作答过程中,这样会适得其反,根本没有良好的针对性,它主要是有利于你形成一种知识背景和思想积累,更好地驾驭材料或者合理的发挥。

综上可知,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的三个层次是由浅到深、相互交错。

二、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方案和用力方向

面对申论这种灵活的能力型考试,很多人不知从何下手,似是而非,比如总是有人纠缠于一个这样的问题“申论到底要不要背”,这个问题焦虑感的背后一方面是因为仍然不懂得申论的本质是给定材料,从而导致思维方式的混乱;另一方面,体现出我们传统教育体制的失败,面对灵活的能力型考试,我们的思维还是习惯于于去背些什么,然后就等着背了的东西恰巧考上,到时抄上去,不愿进行灵活、独立的思考。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关键在于你的心态是否健康,观念是否正确。如果时间精力允许或者你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由于申论毕竟总是涉及到很多社会问题,涉及到文章写作,你当然可以多看、多读一些媒体或党政文件,自认为基础较差的,对那些合适的、精华的东西也可以背下来,从而形成对当前社会问题和政策理论的熟悉了解,形成一定的知识背景和写作语感;但你始终懂得申论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考察,不是单纯的写作技巧考试,申论的核心本质在于给定材料,考察的是对材料驾驭利用、转换提炼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主要是从给定材料中,分析和提炼社会问题的原因、对策等,我们自己对社会问题和政策理论的良好积累以及一定的写作技巧,只是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对材料进行发现利用、提炼升华,或者适当合理发挥,进行更为流畅清晰地表达。

总结说就是,材料固然是申论的本质和基础,但材料通常琐碎、凌乱、肤浅,要想让自己对材料的利用具备敏锐的穿透力和思想厚度,用好用巧材料,则需要良好的思想积累,比如六大角度。

故此,对申论备考的用力方向可归纳为:一练二看。练,说得是申论的基础在于对材料的驾驭利用,不可本末颠倒,要注重脚踏实地、多练真题,训练自己驾驭材料的思维能力,沿着概述题与文章的两个方向原则训练;看,说得是,在明确材料是基础的前提下,多关注社会问题、政策理论,甚至背一些好的范文,有利于你更好的整合提炼材料,并将其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可以看《半月谈》、《南风窗》、《中国新闻周刊》、《凤凰周刊》、《财经》等。

两大申论阅读能力提高途径

第一、关注时政专题

时政是一个国家当前所发生的重大事件,这些事件本身就有较强的政治性,可能是单一的突发事件,也可能是由于综合因素导致的重大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时政所包括的方面较多,包括政治类、经济类、法律类、文化类、卫生类、科技类等等,了解这些时政的同时,就是在了解国家的各个层面,是十分有益的。

关注时政一定要多看带有分析、观点的综合性报道,一般以四五千字的文章为宜,太少只能看到现象,没有深度,不能放映全面。

关注时政一定要学会思考。这就需要多看那些带有专家、部门对此提出对策的报道,只有现象的报道只能看到提出的问题,而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纵深感。通过阅读那些专家的观点、部门的分析才能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良策。

第二、练习检验

提高阅读能力,主要的途径就是经常检验自己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理解程度,具体方法是从报刊上找到一篇关于综合性内容的文章,通过具体的三个步骤来锻炼自己的记忆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步:先从头到尾阅读一遍文章,阅读完之后合上材料,然后用口复述该篇文章的主标题和层次以及所包含的内容,必要时可以用手中的笔进行记录,检验自己理解内容的多少。

第二步:复述或记录之后,再次打开文章,用心记住每个层次的标题和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名、观点、事例,阅读之后合上文章再次进行回忆并记录,复述整个材料的关系和该问题涉及的主要方面或者是先后关系。

第三步:如果第二次阅读对材料的内容感觉还不是很清晰,再阅读一次后,要求能用树状图的形式对阅读的材料进行梳理,包括主标题、小标题、每个小标题所包含的主要内容,最后能用自己的话进行完整的复述。

方法和途径就给大家列举这些,新疆公务员考试网提醒考生关键还是要多写多练多阅读,一定量的练习之后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所以申论阅读不是一时的功夫,需要大家认真对待。最后祝愿大家在公务员考试中申论阅读取得不俗的成绩。

(联考+政法干警)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