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路桥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台州市路桥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进入21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作为路桥区窗口学校的路桥小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思想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到位,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加强了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图将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手段引入课堂,教育现代化工作有声有色、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注重人才培养 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要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着手,我们采取了抓教育、抓培训、压课题等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技能。教师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1、建立健全组织,高效实施规划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中层领导、各教研组长、各科教学骨干、积极分子及专职管理人员。下设各学科的网站制作小组,所有成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定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把握研究方向,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探讨对策,从组织上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本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我们制订了《路桥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三年规划》。为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学校制定了各类职责、计划、制度如《路桥小学电教媒体使用规范》、《教室电教设备使用情况抽查表》等,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反馈纠偏机制,并在每学期初都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有效控制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高效运作、落到实处。
2、多种措施并举,加强教师培训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培养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制订了《路桥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是派出去。选送专业人员到省、市等电教馆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派出有关领导参加现代教育管理培训,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手段。二是请进来。学校定期举办现代教育理论、电教技术等专题讲座,聘请一些校外专家讲授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校内集中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教研活动、寒暑假、节日等时机,组织教师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外地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运用,并指导阅读《浙江现代教育技术》等刊物,提高了教职工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四是个人业余训练。由学校提供设备,安排专业人员辅导,教师个人自愿参加。为了调动教职工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学校还适时组织电脑操作比赛等,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保障课题研究,自主开发课件
为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切实发挥作用,学校教科室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学校为该课题提供了三条保障措施,保证课题研究有足够的人员、经费和时间。一是安排专项经费,二是制定实施《路桥小学教师奖励办法》;三是保证相关人员有从事研究的时间。这些措施使课题研究工作成为学校的经常性工作,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应用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媒体软件人才的培养,结合本校实际,开发了一大批自制课件。一是注重培养和物色课件开发人员,制定特殊政策,实施奖励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大大调动了他们开发软件的积极性。二是采取购入、借用、收集、自制结合的办法,每年都拨出5万多元经费购入各类影碟、音像教材等,购进了authorware、flash、课件大师等课件开发工具及相应教程,保证了软件、教材的数量和质量。三是积极运用已有设施,制作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既使课件开发人员在实践中提高水平,又直接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
二、保证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装备、设施等硬件成为现代学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以增添教育技术装备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突破口的指导思想,近三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力度,自筹经费200多万元,新建和完善了一批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教材配备达到了省教育厅规定的一类标准。
1、建设现代教育设施,添置教学常规设备近些年来,学校建成多媒体报告厅3个,具有双向互动功能的电子综合教室3个、语音教室1个。教师均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室均配置了实物投影、大屏幕电视机或投影仪,使每个教室都成为多媒体电子教室,方便教师移动使用。通过校园网络,实现了学校资源库的教学共享。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好的展示舞台,办好学校小白鸽电视台,在已配备4台摄像机,电视采编系统、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器材的基础上,又添置了4台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
2、建成校园网络,完善学校网站
我们共投入60多万元,建成了采用基于第三层交换的千兆主干的以太网的校园网络系统。在原有主干交换机采用1台锐捷3708交换机和1台sico3548,网络服务器由2台浪潮N2000、1台光盘镜像服务器和1台HP NETSERVER E50组成的基础上。又花了10多万元添置了1台锐捷3708G光纤交换机、三台2648交换机,真正实现了三层交换管理;同时又新购了三台IBM 3500系列服务器,并通过双路路由器由区教育局和电信两条线路接入互联网,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开阔视野;投入10多万元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可通过这套系统直播学校各类活动、安排全校电视电话会议等,实现了教育活动的全天候,降低了会议的时间等成本;配备了校园音响系统,学校的早操、课间活动、上下课铃全部实现电脑自动控制,提高了准确率,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利用电脑将一些世界名曲制作成课间音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化二千多元买了动易网站发布系统,建成了网站,并且通过教育局对外发布,把我们这所优秀的学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把我们优秀的教师推向社会,把我们优秀的经验、论文、教案介绍给大家。各部门、各班级及教师、学生的有关资料都可上传至网站,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操作系统查找教育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并成立了各学科网站小组,使我们学校的三大学科组都有交流、学习、展示的网络阵地;要求各班级将自己班级的班风、班貌、班级的先进事迹、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具体情况制成网站,使自己的班级成为“网上班级”,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就可以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特色,同时班级网站也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学生的优秀习作都会通过班级的“网站管理员”上传到自己的班级网站上,学生的活动靓照也可以传到网站上,我们的班级网站,真正成为了集学生档案、教育平台、家校合作等多项功能为一身的交流平台。让结合学校的德育课题,我们在网站上开设了在线德育,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利用情感在线,由心理辅导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里障碍。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露面,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求得心里平衡,医治心理疾病。我们还把学校近120G的资源也连接在网站上,以求达到资源的最大利用。我们引进目前最为流行的第四代交流、学习的平台“教育Blog”,它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已逐渐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工具和师生、生生之间思想交流的平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正在借助Blog频繁地沟通信息、交换思想、开展研究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Blog可作为教育知识管理的工具、教学反思录、教育叙事工具与个人专业出版工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Blog可以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写日记、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Blog可以作为教研室的教研平台,在网上进行教学和研讨,合作编写教材等;Blog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现在这个我们新起用的平台,正因为它有如此多的作用,已经为我们老师所接受并运用。特别是上个学期,我们又引进了研磨课平台,这个平台按学期、按课时分类,让教师把平时所用的同一课时相关的教案、论文、评课、说课、课件、积件等相关的材料上传到这个平台,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在这个平台上积累的文章大概有202_多篇,课件也有150多个,这样大大增加了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为下一学年的老师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相信会成为我们教师上课、备课、学习、交流不可缺少的平台。
3、充实教育资源库,引进电脑办公系统
以图书馆、光盘库、K12小学资源库为中心,以教育局资源库为后盾,我校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图书馆安装了图书查询系统,定期向电教馆、新华书店等购买新的图书和课件,还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专职从网上查找、下载有关资源。图书资料全部输入电脑,且进入学校的教育库。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我校专门购买了浙大教育平台,并结合区教育局的浙大城域平台,实行电脑办公。利用区教育局的电子备课系统,自制课件系统,进行辅助教学。并且逐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来购买在市面上比较好的、实用的课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语文全套课件3种、数学全套课件2种、音乐1种、科学1种、思品2种,也使得我们的教育资源达到了500多G。
三、整体突破,取得累累硕果 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只是为实施现代教育提供基础。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过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我们在抓人的培训和物的充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普及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从202_年开始在全校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抓两方面工作:一是重视形成性评价。抓实课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平时成绩与学期考核相结合。从去年开始,逐步实施等级考核。二是重视展示性评价。利用计算机教室后面的吹塑板、艺术周展板和校园网等,及时展出优秀作品,如:电脑小报、电脑绘画、个人网页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颜驰文获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足球组第一名,并进入全国八强,王盛、颜驰文获省科协组织的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一等奖、陈理杰等获省三等奖,别的获省三等、市一等奖的还有多名学生,潘雪丹获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绘画类二等奖,还有多人次在省、市、区级获奖。
2、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 现代教育知识的教育培训,使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个教师的头脑中。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更新则使我校的现代教育如虎添翼。人与物的充分结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我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已达100%。集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演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形象、精确的交互式辅助教学手段,深受学生欢迎。92%的教师都能熟练掌握、使用交互网络上课,会制作简单的课件。学生计算机室每天有400多人次上机,语音教室等专用教室平均周使用率达到60%以上。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及时开设了50个讲授教室,极大 地方便了新课程教学实践,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与之的整合更加紧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郑希、吴娴静的音乐教案《爱劳动》二课被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关于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实施“新课改多媒体教案设计和应用”的项目录用。电教中心拍摄了十多节课堂实录,吴凌晨执教的《大象博士请助手》获全国发展与创新第二届研讨会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林玲萍执教的《
8、9的认识》获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录像课评比二等奖、林红珠执教的《an en in un 》第二课时送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梁茶斌执教的《数学广角》送市教研室参加评比、戴金玲执教的《统计》和张晴雨执教的《识字8》送浙江新课程教育网等。
在技术运用方面,通过活动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独特的魅力。一是辅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每周组织全校学生收看一次小白鸽电视台自编自演的节目,展现学生的技艺,锻炼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辅助开展各级各类的教学展示活动,如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外公开教学日活动,以及邀请省市名师上示范课、新分配教师上汇报课等,都少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校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3、课题研究收获颇丰
我们确立了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现代教育技术为载体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使得现代教育技术植根于教学实践。近几年来,学校承担省、市、区各级研究课题100多项,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如:吴善进校长主持的课题《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加强小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研究》在省立项(上报结题);蒋小彩老师主持的课题《语文教学四结合》课题在市立项并已结题;罗建群老师的课题《在线德育的研究》在市立项已结题;蒋小彩的课题《网络环境下小学语文素养的培养》在市立项并已结题;张群芝的课题《借助网络构建一种交互性学习模式的研究》在市立项已结题;目前还有5个课题在市级立项,现在还在研究之中。张素贞老师的《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获省三等奖;陈美辉老师的论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发表在《中小学数学》上;梁茶斌老师的论文《让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作用》获市三等奖;张灵姿老师的论文《多媒体技术用得妙,语文课上见成效》获区三等奖;甘梅花老师的论文《运用媒体辅助教学,促进思维发展》发表在《中国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202_年台州市“小学教学四结合”现场会在我校举行,由陈美辉、罗熙禧两位老师执教的教研课获得与会专家的高度好评。
4、软件开发有所成就
由于现代教育媒体的成功使用,特别是自制CAI的作用,近两年我校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获奖人次较前有较大增加。如蒋小彩老师的课件《鸟的天堂》获省三等奖;陈晓老师的课件《北京》获省二等奖,《燕子》、《圆的面积》均获省三等奖;罗建群老师的课件《相遇问题》获省三等奖、《黄山奇石》获市一等奖等等,当然还有很多课件在省、市、区各类比赛中获奖。近几年我校教师自制课件200多件,5、优势辐射全区
我校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不但在全校得到充分的利用,而且对全区的各小学都起到带头、帮助的作用。如我校老师制作的课件,多次在区内甚至市内各兄弟学校的老师拷贝、使用;陈晓老师被市电教馆聘请为网络管理讲课教师,区教师进修学校聘请为中小学教师电脑操作技能培训的辅导老师;我校还派陈晓老师去春晖小学支教一年,帮助他们建设校园网、电子打铃系统等现代教育设备,同时对他们的老师进行不定期的培训;河西小学常常邀请我校的几位老师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题。蓬街小学还派孙金荣老师来我校学习网站建设,河西小学派了梁晓燕教师来学校学习。
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怀、帮助和指导下,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已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得到了市、区电教部门的充分肯定。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创新理念,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人才培养,努力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第二篇: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荥阳市第七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我校高度重视教育现代化的创建工作,根据《郑州市督导评估方案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及领导组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立足创新,狠抓落实,不断改进办学措施、创新课堂理念、完善设施设备,推进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深入快速发展。
一、思想重视,落实机制保障。
为切实做好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整改工作,我校始终把教育现代化工作做为学校的常规工作狠抓不懈,成立了以张敏校长为组长,各副校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项工作的人员分工和职责内容,并制定了严格的监督机制,保证了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听、讲、研、习”,促进教学“现代化”。
师资做为学校教育的灵魂,队伍建设的现代化犹为重要。对此,我校依托新课改,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一系列听课、讲课、研讨、学习活动,加大对师资的培训,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快速地进步提高。
1、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教改职能。通过网络及班班通资源组织观看学习先进教育案例和讲座,掌握现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能。开呢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把学到的俗人理念新技能应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能,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2、邀请教育名家到我校开展讲座,进行业务指导。同时组织有关教学业务领导、青年教师到先进的学校和先进地方交流学习,以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促进教师成长。
3、上好课堂、抓好教研,共同进步。一是把好备课关。首先,各年级同头班每天对当天的授课进行日教研,做到优缺互补。其次,组织要求各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促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完美统一,使教材的普遍性同本地区和本人教学实现有了机结合,调动了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二是开展讲课、评课活动。各教研组坚持每两周一次讲课、评课活动,充分发挥各教研组老教师的核心作用。通过活动,指导青年处理好教材,掌握好的教学方法,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学。三是创新教研教改,推行“四课”活动示范课:引路——各级骨干教师带头上高效课堂示范课,课后及时组织教师研讨;评优课激励——开展高效课堂教学竞赛,通过竞赛活动,整理推出一批高效课堂观摩课;研讨课提高——教师人人在校本研修小组内上一节专题研讨课,课后围绕主题进行专题研修;常态课指导——实行推门听课,听课结束针对个体的课堂教学,现场进行点评,并跟进指导。通过“四课活动”对教师课堂单位时间内所有的教学活动是否都具有实效性、教师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把握和定位是否精准、作业是否经过筛选组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保持以及保持的程度等进行诊断,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
4、加强校本研修,搭建参与平台。一是组织好每两周一次的学科组集体研修活动,每周一次的学科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二是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员参加的全校性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三是每学年组织一次全员参与的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四是组织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为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展示研究成果提供机会、搭建平台。
5、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一是领导班子成员每学期读一本书,写读书笔记,坚持每周一班子例会、全体教师会,有两位领导汇报读书体会。二是教师要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改革理论,利用周一例会、日教研、周教研及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交流。每位教师每学期写出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三是进一步补充完善教师个人成长档案(每一年新的课改的感悟,对小专题的研讨,以及读书心得,考试分析等)。让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能够真正记录教师成长的足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完善制度,落实管理“现代化”。
完善各项竞争机制与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推动各项工作任务的顺利高效完成。
1、强力推行教师岗位竞聘制。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教师竞聘是把教师引向竞争的第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启用具有综合素质的全能人才,逐步淘汰“单打一”或低素质、低水平的教学人员,是当今社会学校教育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其次,要彻底打乱长期自然形成的教师分布,让教师“挪窝下蛋”,以增强教师的竞争意识。
2、量化目标责任。学校作为教师参与竞争的平台,就不可能离开各种目标责任的量化。以考核积分的办法来评判参与竞争的各方,是目标量化管理的重要一环。具体操作环节要充分考虑到要为全体教职工提供公平、公正竞争的机会;要彻底打破“铁饭碗”、“大锅饭”“死工资”的陈规;要在“定编定员”的基础之上,采取竞争上岗;要施行以奖代补。
3、完善各处室工作制度,细化规章,严格执行,做好监督,确保学校各项事务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做到了各项工作的有理有序开展。特别针对管理上较乱的档案管理工作,开会研究制定了新的完善可行的管理制度,把日常档案管理工作抓细抓实,做到事件有记录,活动有图文,天天有整理,期期有归档,实现了迎检不加班、查档不突击。
四、加大投入,实现设施“现代化”。
1、改善教学设备配备。学校投入大量资金,配备完善了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开设了舞蹈、美术、绘画、阅览等各种教学用科室,并配齐了相应设备,提高了教育技术装备水平,基本满足了各科教师的办公需求。同时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装备的管理和应用,对班班通设施进行完备和整修,并组织培训教师的应用能力,依靠班班通设备实现基于网络的校本研究,进一步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积累教学资源,提高使用效率。随着学生数的增多,学校相继添置了各种器材,基本达到了上级要求标准,科学实验室器材备足备全,图书室藏书册数达标,基本实现了教学设备的标准化、现代化。
2、体育场地的再完善:一是自筹资金新铺设塑胶跑道和两座塑胶篮球场,并新购了各种体育用品和器材,有效提高了学生课余活动的质量和安全性。二是在市政府、市教体局的协调帮助下,学校已将校园东边约10亩土地征用,主要用于学校操场及教师办公楼建设,现已开始动工建设。到时办公楼内将高标准的完善、设置相应功能处室(图书室、仪器室、实验室、阅览室、微机室)。
五、广纳良言,狠抓特色建设。
我校在自检自查的同时,通过邀请领导检查、组织召开家长委员会议、发放调查问卷、深入群众走访等方式和渠道,争求各方面人士对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意见的建议,并认真梳理归纳,获得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严格的分工整改,实现了我校教育现代化工作的扎实深入推进。
1、加强书香校园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学校高度重视读书活动,把读书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对师生的读书活动进行考评,促进了书香校园工作的落实。二是多措并举,确保了实效。学校研究制定了更加详实的教师阅读计划,定期推荐教师阅读书目。并组织骨干教师围绕专业素养、学科知识、师德修养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推荐书目,由学校购买,供老师借阅。同时,深入开展阅读专题研讨活动,定期组织研讨交流,提高教师的阅读兴趣,开阔教师的知识视野。三是立足课程,引领学生走向广阔的课外阅读天地。学校把每天下午第三节定为阅读课,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同时,开展课外阅读研讨活动。采用以研促教的方式,在校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促进了师生对阅读教学意识的提高,增进了教师阅读教学的能力,丰富了阅读教学方法。四是搭建平台,让学生真正地享受阅读。继续深入打造班级书香文化,扎实推进书香班级建设。对学校图书馆实行定时开放,供同学们借阅,切实提高了学校图书的使用率,确保学生丰富的阅读材料,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五是号召建设家庭图书架,实行亲子阅读,形成“书香家庭”。通过家长会、校信通等方式向家长提出亲子阅读计划,建议家长与孩子交换角色,制定详细的读书检查方法,定期总结自己的读书情况,包括读书书目、读书内容、读书态度、读书收获等,提高了学生读书的自觉性和写作水平。六是继续深入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积极利用语文课堂、晨读及阅读课等时间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将经典诵读与语文教学、课外拓展有机结合,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让每一个学生感悟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校园文化底蕴。七是继续深入开展书香班级、读书好少年等各项评优评先活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全力打造情智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情智课堂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工程,需要学校各个方面的协作和统一。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情智课堂真正地深入“师”心、深入“生”心。
一是组织全校教师学习有关构建道德课堂的实施意见和田局长讲话精神,了解道德课堂实质精髓,并就我校“情智课堂”建设对全体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使他们明白了我校情智课堂的总体目标及阶段目标,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情智课堂教学流程,师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多了情感的沟通和交流。二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悟上级教育部门关于《课程纲要》、导学案编写与使用以及中小学作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扎实开展“课标解读”,提高了教师践行道德课堂的基本能力,扎实深入践行道德课堂。三是强化骨干引领,开展课堂观察。组织骨干教师上情智课堂示范课、公开课,传授相关技能技巧,触发了全校教师践行情智课堂、实行新课改、落实新课标的内在动力。随即,全校教师以上汇报课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情智课堂成果,并通过听课、评课、研课,促进了共同提高。四是不断总结反思情智课堂在每节课上的体现,强化生本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实现了课堂教学最优化。
实践让我们发现不足,聆听让我们理清方向,努力让我们不断进步。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我们没有止点;在教育改革发展的前进中,我们永不停歇。借着新课改的潮流,我们将勇翔浪颠,以务实的行动和虚纳的胸怀,扎实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为荥阳教育均衡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小学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范文
进入21世纪,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着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借助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信息技术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近年来,作为路桥区窗口学校的路桥小学,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思想高度重视,措施有力到位,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了对教师的培养,加强了硬件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图将最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手段引入课堂,教育现代化工作有声有色、稳步推进。
一、加强领导,注重人才培养
人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校教育的现代化,要从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着手,我们采取了抓教育、抓培训、压课题等手段,切实提高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意识和技能。教师的现代化是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1、建立健全组织,高效实施规划
学校建立了现代教育技术实验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包括中层领导、各教研组长、各科教学骨干、积极分子及专职管理人员。下设各学科的网站制作小组,所有成员实行岗位责任制。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定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把握研究方向,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探讨对策,从组织上保证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结合本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目标,我们制订了《路桥小学现代教育技
术发展三年规划》。为确保规划的贯彻落实,学校制定了各类职责、计划、制度如《路桥小学电教媒体使用规范》、《教室电教设备使用情况抽查表》等,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评价体系、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反馈纠偏机制,并在每学期初都提出具体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从而有效控制规划实施的全过程,使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高效运作、落到实处。
2、多种措施并举,加强教师培训
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主体是广大教师,培养广大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意识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为此,学校制订了《路桥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计划》,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一是派出去。选送专业人员到省、市等电教馆培训,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派出有关领导参加现代教育管理培训,掌握基本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手段。二是请
进来。学校定期举办现代教育理论、电教技术等专题讲座,聘请一些校外专家讲授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状况,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掌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三是校内集中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利用教研活动、寒暑假、节日等时机,组织教师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外地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的先进经验,现代教育技术的实际运用,并指导阅读《浙江现代教育技术》等刊物,提高了教职工的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四是个人业余训练。由学校提供设备,安排专业人员辅导,教师个人自愿参加。为了调动教职工学习、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学校还适时组织电脑操作比赛等,对优胜者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3、保障课题研究,自主开发课件
为了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并切实发挥作用,学校教科室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与实验列
为重点课题。学校为该课题提供了三条保障措施,保证课题研究有足够的人员、经费和时间。一是安排专项经费,二是制定实施《路桥小学教师奖励办法》;三是保证相关人员有从事研究的时间。这些措施使课题研究工作成为学校的经常性工作,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了应用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现代教育媒体软件人才的培养,结合本校实际,开发了一大批自制课件。一是注重培养和物色课件开发人员,制定特殊政策,实施奖励制度,加强业务培训,大大调动了他们开发软件的积极性。二是采取购入、借用、收集、自制结合的办法,每年都拨出5万多元经费购入各类影碟、音像教材等,购进了 authorware、flash、课件大师等课件开发工具及相应教程,保证了软件、教材的数量和质量。三是积极运用已有设施,制作课件并运用于课堂,既使课件开发人员在实践中提高水平,又直接促进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
应用。
二、保证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背景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必须为学生创造具有现代化特征的教育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装备、设施等硬件成为现代学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此,校领导班子统一了思想认识,确立了以增添教育技术装备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突破口的指导思想,近三年来,学校加大投入力度,自筹经费200多万元,新建和完善了一批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使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及教材配备达到了省教育厅规定的一类标准。
1、建设现代教育设施,添置教学常规设备
近些年来,学校建成多媒体报告厅3个,具有双向互动功能的电子综合教室3个、语音教室1个。教师均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教室均配置了实物投影、大屏幕电视机或投影仪,使每个教室都成为
多媒体电子教室,方便教师移动使用。通过校园网络,实现了学校资源库的教学共享。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好的展示舞台,办好学校小白鸽电视台,在已配备4台摄像机,电视采编系统、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器材的基础上,又添置了4台摄像机等多媒体设备。
2、建成校园网络,完善学校网站
我们共投入60多万元,建成了采用基于第三层交换的千兆主干的以太网的校园网络系统。在原有主干交换机采用1台锐捷3708交换机和1台sico3548,网络服务器由2台浪潮N2000、1台光盘镜像服务器和1台HP NETSERVER E50组成的基础上。又花了10多万元添置了1台锐捷3708G光纤交换机、三台2648交换机,真正实现了三层交换管理;同时又新购了三台IBM 3500系列服务器,并通过双路路由器由区教育局和电信两条线路接入互联网,方便教师查询资料、开阔视野;投入10多万元建成校园闭路电视系统,可通过这套系统直播学校各类活动、安排全校电视电话会议等,实现了教育活动的全天候,降低了会议的时间等成本;配备了校园音响系统,学校的早操、课间活动、上下课铃全部实现电脑自动控制,提高了准确率,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利用电脑将一些世界名曲制作成课间音乐,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欣赏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化二千多元买了动易网站发布系统,建成了网站,并且通过教育局对外发布,把我们这所优秀的学校展示在世人的面前,把我们优秀的教师推向社会,把我们优秀的经验、论文、教案介绍给大家。各部门、各班级及教师、学生的有关资料都可上传至网站,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都可以通过校园网操作系统查找教育信息,进行双向交流;并成立了各学科网站小组,使我们学校的三大学科组都有交流、学习、展示的网络阵地;要求各班级将自己班级的班风、班
貌、班级的先进事迹、班集体建设、班级活动的具体情况制成网站,使自己的班级成为“网上班级”,学生通过访问校园网就可以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和动态、特色,同时班级网站也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学生的优秀习作都会通过班级的“网站管理员”上传到自己的班级网站上,学生的活动靓照也可以传到网站上,我们的班级网站,真正成为了集学生档案、教育平台、家校合作等多项功能为一身的交流平台。让结合学校的德育课题,我们在网站上开设了在线德育,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利用情感在线,由心理辅导教师在线指导,学生通过网络与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谈心,教师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心里障碍。由于网上交流有很大的隐蔽性,学生不露面,可以大胆地说出自己的隐私和心理疾患,通过自身努力和老师指导,求得心里平衡,医治心理疾病。我们还把学校近120G的资源也连接在网站上,以求达到资源的最
大利用。我们引进目前最为流行的第四代交流、学习的平台“教育Blog”,它可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已逐渐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工具和师生、生生之间思想交流的平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正在借助Blog频繁地沟通信息、交换思想、开展研究和学习。对于教师来说,Blog可作为教育知识管理的工具、教学反思录、教育叙事工具与个人专业出版工具,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Blog可以作为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写日记、写灵感录,写读书笔记,既可以作为学生的个人电子文件夹,又可以是教师的电子备课本;Blog可以作为教研室的教研平台,在网上进行教学和研讨,合作编写教材等;Blog可以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现在这个我们新起用的平台,正因为它有如此多的作用,已经为我们老师所接受并运用。特别是上个学期,我们又引进了研磨课平台,这个平台按学期、按课时分类,让教师把平时
所用的同一课时相关的教案、论文、评课、说课、课件、积件等相关的材料上传到这个平台,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现在在这个平台上积累的文章大概有202_多篇,课件也有150多个,这样大大增加了老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也为下一学年的老师积累了丰富的资料,随着时间的积累,我们相信会成为我们教师上课、备课、学习、交流不可缺少的平台。
3、充实教育资源库,引进电脑办公系统
以图书馆、光盘库、K12小学资源库为中心,以教育局资源库为后盾,我校建设了较为完善的学校教育资源库。图书馆安装了图书查询系统,定期向电教馆、新华书店等购买新的图书和课件,还聘请一名工作人员,专职从网上查找、下载有关资源。图书资料全部输入电脑,且进入学校的教育库。为了提高办公效率,我校专门购买了浙大教育平台,并结合区教育局的浙大城域平台,实行电
脑办公。利用区教育局的电子备课系统,自制课件系统,进行辅助教学。并且逐年投入一定的资金,用来购买在市面上比较好的、实用的课件,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语文全套课件3种、数学全套课件2种、音乐1种、科学1种、思品2种,也使得我们的教育资源达到了500多G。
三、整体突破,取得累累硕果
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只是为实施现代教育提供基础。只有将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技术,广泛运用于教育过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我们在抓人的培训和物的充实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运用,解决了一些教育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普及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我们从202_年开始在全校开设信息技术课,主要抓两方面工作:一是重视形成
性评价。抓实课堂教学,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重视平时成绩与学期考核相结合。从去年开始,逐步实施等级考核。二是重视展示性评价。利用计算机教室后面的吹塑板、艺术周展板和校园网等,及时展出优秀作品,如:电脑小报、电脑绘画、个人网页等,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颜驰文获省中小学机器人比赛足球组第一名,并进入全国八强,王盛、颜驰文获省科协组织的中小学生机器人比赛一等奖、陈理杰等获省三等奖,别的获省三等、市一等奖的还有多名学生,潘雪丹获省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比赛绘画类二等奖,还有多人次在省、市、区级获奖。
2、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全面整合
现代教育知识的教育培训,使现代教育理念融入到每个教师的头脑中。教育技术设备设施的更新则使我校的现代教育如虎添翼。人与物的充分结合,使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得到
充分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据统计,我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科已达100%。集声音、图像、文字、影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演示,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生动、直观、形象、精确的交互式辅助教学手段,深受学生欢迎。92%的教师都能熟练掌握、使用交互网络上课,会制作简单的课件。学生计算机室每天有400多人次上机,语音教室等专用教室平均周使用率达到60%以上。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及时开设了50个讲授教室,极大 地方便了新课程教学实践,使得现代教育技术与之的整合更加紧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如郑希、吴娴静的音乐教案《爱劳动》二课被省教育厅电化教育办公室关于在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实施“新课改多媒体教案设计和应用”的项目录用。电教中心拍摄了十多节课堂实录,吴凌晨执教的《大象博士请助手》获全国发展与创新第二届研讨会录像课评比获一等奖、林玲萍执教的《
8、9的认识》获全国小
学数学课堂教学录像课评比二等奖、林红珠执教的《an en in un 》第二课时送全国新课程课堂教学展示、梁茶斌执教的《数学广角》送市教研室参加评比、戴金玲执教的《统计》和张晴雨执教的《识字8》送浙江新课程教育网等。
在技术运用方面,通过活动展示现代教育技术独特的魅力。一是辅助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如每周组织全校学生收看一次小白鸽电视台自编自演的节目,展现学生的技艺,锻炼学生的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也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二是辅助开展各级各类的教学展示活动,如学校的青年教师教学比赛,对外公开教学日活动,以及邀请省市名师上示范课、新分配教师上汇报课等,都少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促进了学校在教学思想、教学模式上的改革和创新,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第四篇: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教育现代化工作总结
------建宁小学电教处
电教处开展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三年,在202_年9月---12月攻坚克难100天中,加大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现代化建设,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电教处在现代化创建过程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使学校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为了进一步做好创建成果的巩固和提高工作,就以下几个方面对电教处创建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师生创建认识 1.建立组织机构,强化管理机制。
建宁小学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分管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电教主任、后勤主任和骨干教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制定教育现代化创建的实施方案,把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作为此次创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大教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的投入,拨出专款购买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的设备。2.结合教学研究,优化学科整合
结合新课程改革实验,优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使用水平,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发教育教学软件,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二、创造条件,加强装备现代化建设
1.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提高教育技术建设水平。
硬件建设直接关系到创建的进程,电教处原有的教育信息化和装
备现代化的设备较为落后,为了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多次到师专三附小,虚沟小学、赣榆实小等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并走出市区,到已通过教育现代化验收的其他城市学校取经学习。回来后,学校电教处人员多次利用双休日到外地考察,添置教育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设备,从202_年到现在学校累计在教育信息化上投资280余万元。现在学校的基础设施更加齐备,教育教学设施更加齐全,使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充分用于课堂教学主阵地,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了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2.加大装备现代化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水平。
由于政府的加大投入,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我校在信息技术和硬件设施上进行了更新,改善了教师和学生的用机条件,我校原有一个学生电脑房,现有六口电脑房,共有电脑313台,27个多媒体电化教室,148名教师人手配备电脑一台,师机比1:1,生机比达9.8:1,学校还新建了网页制作室,师生电子阅览室,网络编程室,为信息技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了良好的硬件环境。
学校对六口机房进行改造,全校53口教室,30口专用室及走道、走廊的墙面粉刷一新,各室门窗、防盗网重新油漆,新添置了240台电脑,11个电子白板,17台投影仪等教学设施以及48个办公室的网络设备,全部安装完毕,正常使用。购置了1000套学生课桌,阶梯教室座椅200套,教师办公桌椅100套,改善了师生的工作学习环境。购置更换了80多个仪器设备橱柜,书架,购置图书2.4万册,登记入网入册,现在学校图书约6.5万册,采用电子借阅的方式,师生图
书阅览流通量已达98%。学校征订的磁带、光盘等音像资料和先进的电子教具,及时发放到教师手中,并督促教师应用到课堂教学。
三、软硬件两手抓,促进同步发展相互提高
电教处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更注重软件的建设,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使软硬件建设能够同步发展相互促进,为了使教育现代化规范有序开展,学校先后建立了《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信息技术发展规划》、《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制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信息设备管理制度》等,并且坚持在工作中强化落实,使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1、强化教师使用现代化设备技能培训。
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主导力量,培训教师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关键。学校邀请电子白板厂家对老师进行三次专项使用培训,聘请淮海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来校对教师进行两次课件制作培训,组织教师到新浦区信息中心、连云港师专学习信息应用平台、学籍电子管理、OA办公系统的使用。现在学校95%教师能够熟练的操作计算机,会从网上下载有关教学资料,会用计算机统计管理学生的学习成绩,会独立制作多媒体课件,开展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的探究,掌握网络条件下教学所必须的技能。学校电教处在学校网站上开辟了“教师随笔专栏”、“教师博客”,“教育信息技术贴吧”。我们要求教师每周至少写两篇“博客”,交流使用信息技术的体会和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用。
2、加强教学软件开发,强化资源应用。
教学软件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方面,我们鼓励教师制作和使用教学课件,学校每学年组织开展教具制作、课件制作、论文评
比、实验竞赛、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教研活动。教师自主开发课件达800余件,学校将教师开发的课件存放到网络中心的资源库上,供教师教学使用。学校建有50万册图书阅览平台,供教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素养使用。学校网站开发是学校教育宣传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我们继续完善学校网站建设,努力使网站向宣传教育、服务教育、拓展教育的目标迈进,实现教育教学资源信息化。学校建立资源信息库,将学科配套优质光盘、教师自制课件、其他教学资源等提供给老师,实现资源共享,为师生服务。
3.以课题为龙头,拓展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根据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学校以中央教科所 “十一五”课题《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提高》为龙头,拓展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学校在确保三至六年级“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同时,还成立了电脑绘画兴趣小组,网络编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在省、市举行电脑绘画、网络编程、纵横码录入比赛中均取得好成绩。的几年来,全校教师累计上电教课1200余节,在校内外上电教公开课达100余节。近年来有80多位老师的教研论文在省、市、区奖励与发表。有三十多位学电脑绘画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第五篇: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情况工作总结
长山镇凌垌小学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汇报
一、学校概述
长山镇凌垌小学是一所公立学校,创建于1968年,位于长山镇北部,与广西毗邻。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校风好、环境美、质量高、声誉佳的窗口学校。
学校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服务区域有16条自然村,覆盖人口5300多人,学校有学生224人,教职工12人,其中小学一级教师2人,小学二级教师3人,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8人,中师学历1人,教师学历达标100%。
我校自开展教育创强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以来,得到上级政府及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教学楼1栋,综合楼1栋,教师宿舍楼1栋,各种教学设施齐全。校园内绿草茵茵,绿树成萌,踏入校园校训、名人名言、守则规范、学习园地、墙报常识尽收眼底。浓厚的校园文化,使整个校园处处洋溢着育人的气氛。
近年来,我校师生获市级奖励16人次,获镇级奖励92人次。学校先后获得了“湛江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廉江市德育示范学校”、“长山镇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值此,我校不断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锐意改革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内部管理,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打造一所具有山区特色的学校。
二、建立有效机制,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与学校机制建立为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证,是推进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也是推进学校稳步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始终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1.学校建立健全了以校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领导体制 学校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积极实施校务公开制度。2.学校落实目标责任制,形成优秀教师群体
学校积极实行目标管理,着力抓好年级组、教研组和备课组的群体建设,努力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有一定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一专多能的教师队伍。
3.学校认真抓实教师个人发展规划,培育了一批教育教学骨干
学校积极推动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明确了教师的培养目标,对于新来的师范生,学校采取师徒帮教的措施,使新教师尽快的成长。
三、加强课程建设,落实学校育人目标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学校将育人目标的实现建立在与之相匹配的课程的基础上,忠实地实施了国家和地方课程,积极主动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在课程理念的理解、课程目标的把握、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资源的开发等方面作进一步理解和实践,积极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努力实现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在基础型课程方面:学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不随意调课和加课,不随意改变课程计划中的规定科目,教师不能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学生作业总量和难度总体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课外作业,应保证绝大多数同学能在1小时以内完成,并鼓励教师布置分层作业,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各类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学生提供了充分选择,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课程体系和设置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个人特长得到发展,能力得到培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目的。
四、深化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以德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思想,并以此确立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即努力把学生培养成“道德品质高尚、文明礼仪优雅”、具有‘现代不失传统、规范不失个性、竞争又能合作、自主勇于创新’的小主人、合格的小公民”。
1.加强少先队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凌垌小学”特色的校园少先队文化。
(1)创设少先队环境文化
学校注重创设一个人文的校园环境,调动师生的心情,让他们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鉴赏美,培养他们对美的追求,同时注重童真、童趣化的氛围建设。
(2)创设少先队活动文化
学校通过小队—中队—大队一脉相连的活动体系,引导队员在实践中丰富少先队文化,培养他们已经真正成为了少先队文化建设的主人。
2.加强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1)学校继续以培养“十个好习惯”为抓手,培养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活动以各中队为主体,自主开展活动,中队辅导员变强制为监督,队员们互相提醒,自主组织活动,自觉履行行为规范要求,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展示队员在开展“十个好习惯”养成活动中的成果。
(2)学校继续以评比展示为手段,促进了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化。学校以每周“流动红旗”评比为基础,继续切实开展“星级中队”展示活动。
3.坚持少先队活动自动化,提高了学生集体的创造力 经过多年的打造,学校的少先队活动从儿童的课外活动入手,扩大自主活动。让队员们通过自觉自愿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发展个性、锻炼意志、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不断提高了学生集体的凝聚力、自治力和进取力,使队员们真正成为学校的小主人。
五、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
近年来,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对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实现程度的要求,坚持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教师信息化教育为主线,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因地制宜地开展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1、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提高广大教师的信息素养 学校积极推进教育的信息化,培养了一支具有能够适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的教师队伍,具有信息时代教育教学能力要求的教师队伍。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在全校多个年级普及信息技术课,开齐开足三年级的必修课,拓展其他年级上网信息技术探究课程,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探索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评价方式,提高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质量。
同时,学校继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正确认识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等方面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学校要求各科教师能够经常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熟练使用多媒体与网络设备,使全校各学科、各年级应用信息技术的课时逐年提升。
202_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