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五篇材料]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4-78566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06 17:14:3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 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关键词: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2000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报告显示,护士是受职业伤害的主要群体[1]。助产士作为产科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其工作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可能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而导致感染,危害助产士的健康。如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2]。现就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简述如下。

1饮食作息因素

助产士夜班工作紧张而繁重(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常致使产妇多在夜间临产或分娩及夜间工作人员少),长期超负荷工作,脑、体并用的劳动等,造成助产士心力、体力同时过度透支。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皮肤癌和乳腺癌的机率比普通女性高,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防护措施: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助产人员的配备要充足,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避免超负荷工作。

2工作性质因素

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站立低头操作,长此以往会导致颈椎病、胃下垂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站立时应保持双脚与肩同宽,不定时的双腿交替放松,有利于促进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必要时穿高筒弹力袜软底鞋,有利于防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形成。

3感染因素

分娩过程自始至终都在于血液与体液接触,HAV、HBV、HCV、HIV等传染病威胁着助产士的健康。防护措施:应经常对助产士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及防护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从心理上要把每一位患者都看作传染患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了避免传染病的血液传播,保持皮肤的完整、无破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急入产房未来及检测肝功及乙肝五项指标产妇,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台上各种操作要规范,切不可图简便。对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飞溅和粘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内诊、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戴口罩、乳胶手套。安全使用锐器,缝合会阴组织时避免手被针刺伤,如被刺伤立即脱掉手套,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换新的无菌手套且必须是双层的。据调查研究表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两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72h内作HIV、HBV等检查,当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当怀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检测HIV抗体,并做后期复查。术中血液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盐水棉签擦洗干净,并滴氯霉素眼药水加以保护。

4物理因素

4.1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助产士应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的习惯,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防水耐刺容器,避免锐器与其他器械混杂,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行会阴侧切术和宫颈、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由于操作部位隐蔽,要特别小心谨慎,尤其对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应有他人协助。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对仪器定期修养,尽量降低仪器音量,减少异常噪音。

4.2建立刺伤登记上报制度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5环境因素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物品的消毒都要用到碘酒、酒精、甲醛、戊二醛等挥发性化学消毒剂,这些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道都存在着不良影响,易引起哮喘、职业性皮炎、机体免疫力下降。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灭菌王刷手,其有效成分为双氯苯双胍乙烷,含氯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因此在术毕应及时有效彻底清洗双手及双臂,防止氯离子的继续吸收。分娩阵痛采用的笑气,为吸入性麻醉剂,长期接触可能造成肝肾病以及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较高浓度还可致自发性流产。因此要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规范操作,进行消毒操作时,穿戴不渗透的个人保护装备。

6心理因素

在工作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此外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应保持自身精神健康,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参考文献:

[1]江莉娜.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06:142-143.[2]田常均.影响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07:237-238.编辑/哈涛

第二篇: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与防护措施.[推荐]

[摘 要] 伴随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颁布实施,母婴健康问题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愈来愈多的关注,产妇与社会对助产士的服务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助产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其必然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处理不好势必影响其身心健康与工作质量。可见助产士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专科知识与专业技能,还需具备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防护措施

助产工作,作为一种特殊的护理工作,也由原来的功能护理观察产程、接产转变到责任制护理全程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其担负着促进母婴生命健康与安全的重大职责[1]。笔者将分析当前助产士常常面临的职业危险因素,并提出几点防护措施。

当前常见的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

1.1 心理因素: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内涵的不断拓展,护理人员的编制却未增加,变相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由于产房工作性质特殊,其急诊多,工作量大,夜班时间长且值班人员相对略少,故助产士不仅需要完成繁重的工作,还要确保不发生差错,难免增加心理负担,夜班时间较长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影响体内激素分泌,生活不规律易造成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影响身体健康。持续的疲劳状态,不断能够使其记忆力下降,出现焦虑等消极情绪,还会降低助产士的自信心。护理模式的改变,使产妇焦虑情绪及家属对新生儿的期盼心理大部分转嫁到助产士身上,为其带来了巨大心理压力。

1.2 理化因素:现临床使用许多高科技医疗仪器,如心电监护、胎心监护、新生儿辐射台等,使用时的声音、产妇生产时的叫喊等噪音,长期会影响人体健康,导致心情烦躁、失眠、头痛、注意力涣散等现象,极易因此引发医疗纠纷。此外,长期慢性接触化学消毒剂,不仅能够刺激呼吸道,还可能对肝、脾、肾等器官造成伤害。紫外线消毒的同时对人体的皮肤细胞也具有较强的杀伤力,长期处于此环境中,甚至能导致皮肤发生癌变等。

1.3 社会因素:伴随产科传统服务模式的转变,有家属陪伴,助产士全程导乐陪伴等服务的开展,大大增加了助产工作的透明度,对助产工作的要求也大大提高[2]。与此同时,助产士如何协调与患者本人及与患者家属的关系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加重助产士的心理负担。在部分医疗卫生体系中,因院领导对护理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助产士严重缺编,而然护理强度却不成比例的大幅度增加,报酬不高,使其劳动付出与报酬不成正比,这也能够使助产士产生心理失衡。助产士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2.1 重视护理工作:助产士作为护理人员中的特殊群体,培养困难、编制缺乏、工作量大、工作环境特殊为其主要特点,医院的管理者应重视对助产士的培养,院领导应加强人文关怀、合理安排薪酬,以保证助产士获得与之劳动付出相匹配的所得。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助产工作,科学合理配置助产士,降低工作量,实行弹性排班制度,进而有效缓解助产士的心理负担。

2.2 改善理化环境:不可轻视噪音对人体的伤害,在对产妇进行产前宣教时需讲解阵痛原理,应尽量避免喊叫,以取得产妇合作。对所用如心电监护、中心供氧及吸痰等仪器不用时关闭,说话轻、走路轻,尽量保持产房安静。平时应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需了解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熟练掌握其用法、浓度与时间,严格按规范操作。消毒时佩戴口罩与橡胶手套,避免皮肤与消毒液直接接触。紫外线消毒时应控制好时间,应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面积与接触时间,不要用眼睛直视紫外线灯。

2.3 加强业务学习,完善对产妇的护理:助产士需加强业务学习,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建立高效的工作,面对紧张繁忙的工作有条不紊,处理业务能够分轻重缓急。医院应定期组织一些医源性感染防护知识与方法的讲座,以增强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在工作中应主动做好孕产妇待产过程中的心理、生活护理,及时与家属通报产程进展[3]。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密切观察产妇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做好记录。整个过程中需加强与孕妇的沟通,了解其身体状况,做好产前常规检查。

2.4 合理休息,调节心情,释放心理压力:助产士目前是一个面临心理压力重、劳动强度大的高风险职业,没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难以应付紧张工作,故应合理利用时间,注意休息,保持精力旺盛以适应繁重工作。助产士在工作中应秉持廉洁奉公,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分析一些纠纷原因,勇于面对医疗纠纷,在纠纷中积累经验,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平时需要多与同事和朋友交流,调整好心态,适当缓解释放心理压力,使自己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小结

助产士是一个高风险、高强度的职业,要求其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熟练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要求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助产工作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神圣事业之一,找出助产士工作的潜在风险,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关心助产士的身心健康,实行人性化管理,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为保证母婴健康,提高产科工作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自 锦程医学论文网

第三篇: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助产士在操作过程中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如何提高助产士的职业暴露的防护能力,己成为本行业领域中的—个职业性问题。

1.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1.1针刀及锐器伤:对助产士构成职业危害的主要是针头及锐器伤,也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助产士在进行会阴缝合或进行各种注射操作时司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据文献报道:在医疗服务中,存在由于针刺或利器造成AIDS从病人传给医务人员的危险性,发生率为0.1%-0.3%,被污染的锐器刺伤的感染率为1.8%,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有一所医院手术室一年病例牛,仅HBV病毒感染就占12.7%。助产士在各项操作中,最易发生皮肤粘膜损伤的是缝台。

1.2化学因素: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污染的空气可直接引起呼吸道感染,各种消毒剂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

造成的伤害缓慢却不容忽视。如戊二醛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甲醛司诱发细胞突变,并且有累积效应。另外最近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痛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出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体内褪黑色素分泌减少牙口梢神高度紧张百关。

1.3皮肤粘膜暴露:经血液传播疾病如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艾滋病(AIDS),性传播疾病(STD)等病原体主要存在于感染者的外周血液和体液中,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司避免的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有些资料表明(1)眼鼻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AIDS的几事为0.1%,皮肤暴露感染AiDS得几率为0.1%,暴露含HBV的血液或体液的感染率为6%-30%,暴露含STD的体液的感染率为I%一5%。

1.4社会心理因素:助产士印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全,责任重压力大,是助

利器时不要使利器面对人,以免伤及他人:不能将针头丢入垃圾袋内,应按规定扔入锐物箱内: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最好有他人协助。

2.1.4意外暴露的处理:血液或羊水溅到眼睛,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局部或碘伏消毒皮肤。锐气刺伤后立即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血,并用流动清水冲洗,碘伏消毒包扎伤口,更换双层手套再进行操作,司注射高效价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进行预防。

2.2空气及物品消毒:产房应定期通风换气,每口开窗,采用自然风通气,每天空气消毒或产妇分娩后再进行消毒,司采用三氧消毒,消毒前保持湿润,每次消毒30分钟。所有物品表面用有效氯擦拭,被褥经常阳光下暴晒消毒,无菌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

2.3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怎样保持自身精神健康,需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兴趣牙口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宜池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必须学习—些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技巧,提高对紧张刺激的承受能力。

2.4确定政策,做好宣传教育: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监督机制,确定相应保护政策,是医务人员感染预防措施得以落实,加强助产士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定期绍织培训学习,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性,增强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正确认识各项技术操作的重要性。

第四篇: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摘要】 目的 助产士是医院这一特殊环境中为特殊人群服务的群体,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因此,关注并降低助产士职业风险势在必行。方法 探讨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分别为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做好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结合临床,针对助产士潜在的职业危险及防护对策进行综述以保障助产士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助产士;危险因素;防护措施;产房;安全管理;针刺损伤;感染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有可能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而导致感染。产房环境封闭,助产士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会接触较多的危险因素,从而导致与工作有关的疾病发生,危害了助产士的健康。最常见的是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防护意识缺乏和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关注助产士职业危害,将各种危害降至最低,保障助产士身心健康。

助产士的职业性危险因素

1.1 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性和病毒性因素。助产士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血液、羊水、恶露,从而暴露在危险因素中。另外,助产士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无法预知的后果而需要紧急处理的事件,如新生儿窒息抢救、急产、产后出血、羊水栓塞、DIC等,往往在患者未得到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抢救工作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防护。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病原体包括: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和艾滋病毒(HIV)。而含病毒浓度较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等,有资料表明,眼、鼻、口腔因暴露于污染的血液和体液中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1]。

1.2 化学因素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如各种消毒液,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戊二醛有刺激和致敏作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哮喘和鼻炎;高浓度的甲醛可刺激黏膜引起职业性哮喘,急性大量接触更可致肺水肿,同时致细胞突变,致癌、致畸,也是职业性皮炎最常见的原因[2]。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比普通女性高(8%~60%),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1.3 物理因素 针刺伤是助产士被感染的主要途径。在进行会阴缝合术和各种注射操作时,助产士常因产妇不配合或操作不慎而被刺伤。有研究表明,只需要0.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HCV污染的锐器刺伤而感染HCV的比率为1.8%[2],被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危险[3]。助产士在接生时,需保持前屈侧屈的体位,易引起腰背部疼痛、颈椎病、肩周炎等。

1.4 社会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环境、工作风险、工作压力有关,助产士的每项工作均关系到母婴安危,责任重大常使助产士在工作中长久地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紧急事件,如急诊入院、新生儿窒息抢救等,这些都会对助产士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刺激。同时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社会对助产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得助产士面临专业发展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另外,助产士还会受到来自人际关系、晋升评比、学习进修及家庭等诸多问题,这些社会心理因素都会使助产士产生疲惫感、焦虑感,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态度。危险因素的防护措施 2.1 制定职业安全培训制度 应定期对助产士进行在职培训,学习有关医院感染和防护知识宣教,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牢固树立“任何患者的血液及污染有血液的物品都存在严重潜在感染危险”的观念[4]措施,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让助产人员了解其工作对身心安全的直接或潜在威胁程度,提高防护意识,教育他们用理性和健康的心态对待工作,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消毒技术规范》,以使危害点降到最低限度。

2.2 改善病区环境 产房应布局合理,在设计上考虑空气的流通性好,并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区域之间标志明显。墙壁、地面、天花板无裂缝,表面光滑,有良好的排水系统,被血液、羊水污染时便于清洗和消毒。对分娩后的产妇及时行终末处理。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监测。

2.3 生物因素的防护

2.3.1 防止交叉感染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如备皮包、灌肠袋、婴儿吸痰管、便盆等。遇传染患者必须隔离待产、隔离分娩。在为患者做产检、会阴冲洗等操作时,手被污染的机会最多,所以要严格执行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的制度,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重要措施。为提高助产士洗手的依从性,最好在待产室内设感应式或脚踏式的流动水洗手池,在洗手过程中要规范。可将六步洗手法贴于墙面。

2.3.2 做好个人防护 对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和黏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阴道检查、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口罩,戴乳胶手套。接生时,由于胎膜张力高,羊水呈喷射状飞溅时应戴防护眼镜,穿防水接生衣。手皮肤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据新加坡的调查研究表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橡胶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0.20%~0.25%,故戴两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在操作中若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同时要穿雨靴,避免血液、羊水从接生床交接处漏下溅到脚上。如产妇的血液或体液不慎飞溅到脸上或眼中,应立即用消毒液清洗颜面部,并用抗生素眼药水做好眼的保护。

2.4 物理因素防护

2.4.1 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助产士应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防水耐刺容器,避免锐器与其他器械混杂,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行会阴侧切术和宫颈、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由于操作部位隐蔽,要特别小心谨慎,尤其给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应有他人协助。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

2.4.2 建立刺伤登记上报制度 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同时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刺伤登记表。72h内作HIV、HBV等检测,当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当怀凝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短时间内口服大剂量AZT(叠氮脱氧核苷)尽快于暴露后检测HIV抗体,并进行后期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若确定被患者血清污染的针头刺伤,立即采取相关治疗措施,做到早期预防[5]。

2.5 化学消毒灭菌剂防护 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和使用,解决好消毒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接触各类化学消毒剂前,应先了解该消毒剂的性能和不良反应。进行消毒操作时,穿戴不渗透的个人保护装备,最适宜的手套材料是丁基胶[6]。可以有效地避免与消毒液的接触。甲醛消毒灭菌必须在无菌箱中进行,消毒后开窗通风;戊二醛应存放于有盖的容器内,且室内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减少与有害气体接触。

2.6 心理因素的防护 在工作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避免助产士超负荷工作,保证助产士的休息和体力。加强助产士的业务技能培训和专科学习,以减轻助产士因学习新技术及知识更新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此外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应保持自身精神健康,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在工作之余培养良好的个人兴趣和爱好,多与朋友沟通,适当宣泄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关心助产士的心理生理需求,组织各种有益活动,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参考文献】

李映兰.美国护士预防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意识和措施.中华护理杂志,2002;37(8):633-634.2 李映兰.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217.3 张兴友,范江.艾滋病毒感染与艾滋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5.4 陈琼芳,王惠珍,廖玉联.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4):151-153.5 曾俊,杨燕妮,任辉.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杂志,2001;36(6):459.6 申翠香.使用戊二醛应采取保护措施.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5):230.

第五篇: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摘 要】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担负着促进母婴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职责。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我们经常暴露在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危险之中,身心极易受到伤害。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院内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因此,助产士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和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极为重要。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简述如下。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16-01

助产士受危害的因素

1.1 工作环境和特殊工作姿势的危害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各种消毒液、清洁剂应用较多,常用的有碘酊、乙醇、含氯制剂等,它们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助产士在观察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站立,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易引起腰酸背痛,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1.2 心理性危害 主要是助产士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特殊的专业群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有护士执业证书,还要具备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书方能上岗。其工作节奏快,病情瞬息万变。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孕妇入院检查时胎位、胎心音正常,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产程中发生难产或胎心音突然变化的事时有发生,存在着许多不测和意外,往往影响着分娩的结局,工作预见性差,产妇家属难以接受。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人们诉诸法律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是最易引起医患纠纷的科室。加之新的分娩服务模式使助产工作的全过程处在产妇和家属的监督之下,有时产妇由于宫缩痛而发出的喊叫声,使家属心急、烦躁不安,容易冲动,认为助产士缺乏爱心,甚至投诉、辱骂、威胁助产士,导致助产士的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受到伤害。加之夜班多,助产士工作待遇低、社会上重医轻护等因素,加重了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

1.3物理性危害 助产士在抢救产妇和新生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手术剪、缝合针等,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迫,易使皮肤粘膜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害,若处理措施不当还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孕妇呻吟声、胎心监护仪声等发出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各系统的损伤。

1.4化学性危害 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可引起胸闷、头痛、接触性皮炎、哮喘、肺水肿,也可导致妊娠期助产士的胎儿畸形、流产等。

1.5 生物性危害 助产工作与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密切接触,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目前,血源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娩时间的不确定性,且多在夜间。经常面临急产、难产和母婴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保护,进而加大细菌、病毒的感染率。如助产士在守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突然破膜,或在缝合过程中血液喷溅脸上时,无时间和条件允许你立即进行彻底冲洗时,极易造成感染。自身防护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应经常组织学习,结合科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和提高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耐心给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过程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孕产妇、家属沟通。遇到辱骂、纠纷时,积极寻求保安人员及医院领导解决,确保人身安全。

2.2 调整工作姿势,减轻工作强度 助产士应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已有一个强健的体能,工作时注意调整姿势,尽量避免因长时间弯腰引起的腰痛。根据工作量适当增加助产士,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助产士工作待遇,调动其对工作的积极性。

2.3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助产士除了要熟练掌握“三基”、“三严”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如各产程的观察及处理、胎心监护、肛门检查、阴道检查、助产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等。还要了解产科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征及用法用量,避免因专业知识的不足而发生医疗护理事故。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执行各行临床护理及生活护理。每年每人必须参加助产技术服务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2.4 针对各种不同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操作前后严格洗手,产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戴手套、口罩、帽子,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参加工作前应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定期进行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时加强注射。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上报,按流程进行处理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爱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第27期

[2] 刘菊华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J]全科护理 2010年2月第8卷第2期:573-02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五篇材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