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大纲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4-880411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0 23:02: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大纲

《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14

课程名称:《刑事科学技术》 英文名称:Criminal Technology 课程类型:专业课

总 学 时: 54 讲课学时:48 实验学时:12 学

分:3 适用对象:法医专业本科生 选修课程:

刑事科学技术五年制本科教学大纲

基本要求

《刑事科学技术》是刑事侦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学科本身而言,其范畴非常广泛。根据当前刑事技术的发展及我院五年制法医专业本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刑事科学技术》总学时为54学时,因此我们只能选择若干重要章节作为教学内容,它们包括犯罪现场的概念及构成、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知识、现场访问、现场勘验的实施、可疑犯罪痕迹的发现提取、犯罪现场勘验记录、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勘验重点、犯罪现场评析、侦查实验、勘查后现场的处理等。其中安排48学时的理论讲授和12学时综合实习。

学生应当通过听理论课和自学,全面掌握犯罪现场和现场勘查的基本理论知识,明确现场勘查在刑事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初步形成现场访问和实地勘验的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现场分析的方法;具备制作现场勘查笔录和现场绘图的能力。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大纲根据公安机关内部发行1999年第一版《犯罪现场勘查》(警官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中的某些叙述作了必要的修改,以便于同学学习。由于当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不断加快,教师可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本专业的发展适当介绍相关研究领域的某些新理论、新进展,供同学参考。

第一章 犯罪现场的概念及构成

目的要求:

1、掌握犯罪现场的概念及特点。

2、熟悉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3、了解犯罪现场的分类。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犯罪现场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犯罪现场的特点

2、犯罪现场的类别

3、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第二章 犯罪现场勘查的基本知识

目的要求:

1、掌握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

2、掌握现场指挥人员职责。

3、掌握痕迹勘验检查人员职责。

4、掌握照录像人员职责。

5、掌握法医人员职责。

6、掌握理化人员职责。

7、掌握现场勘查的纪律及现场保护的方法。

8、熟悉犯罪现场勘查的任务和要求。

9、了解犯罪现场勘查的管辖、现场保护的任务、警犬训导人员职责。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犯罪现场勘查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任务、要求、纪律。

2、犯罪现场勘查的管辖。

3、现场保护的特点、意义、任务和方法。

4、犯罪现场勘查的人员构成及职责。

5、现场勘查的纪律。

第三章 现场访问

目的要求:

1、掌握现场访问的对象和内容。

2、熟悉现场访问的任务和原则以及步骤和方法。

3、了解制作现场访问笔录的过程和方法。学时安排:理论课:2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现场访问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访问的概念和意义。

2、现场访问的对象、内容和原则

3、现场访问的步骤和方法。

4、制作现场访问笔录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 现场勘验的实施

目的要求:

1、掌握现场勘验的内容。

2、熟悉现场勘验的顺序、步骤和方法。

3、了解现场勘验的注意事项。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勘验的内容。

2、现场勘验的顺序、步骤和方法

3、现场勘验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 可疑犯罪痕迹的发现、提取

目的要求:

1、掌握各种可疑犯罪痕迹基本的发现与提取方法。

2、熟悉各种可疑犯罪痕迹的保存和包装。

3、了解各种可疑犯罪痕迹的送检、运输程序的程序和方法。学时安排:理论课:9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犯罪痕迹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手印的发现、提取方法。

2、足迹的发现、提取方法。

3、工具痕迹的发现、提取方法。

4、枪弹痕迹的发现、提取方法。

5、特殊痕迹的发现、提取方法。

6、法医物证的发现、提取方法。

7、毒化检材的发现提取方法。

8、微量物证的发现、提取方法。

9、可疑犯罪痕迹的保存和包装方法。

10、可疑犯罪痕迹的送检、运输程序的程序和方法。

第六章 犯罪现场勘验记录

目的要求:

1、掌握现场勘验笔录的制作及现场手工绘图的方法。

2、熟悉各类现场图的制作方法。

3、了解电脑绘图的基本操作。

学时安排:理论课:6学时 实验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现场勘验记录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勘查记录的组成。

2、制作现场勘查笔录的内容及要求。

3、现场绘图的概念、任务、特点和种类。

4、绘制各类现场图的基本方法、步骤及要求。

5、电脑绘图的基本知识。

第七章 各类刑事案件现场勘验重点

目的要求:

1、掌握杀人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爆炸案件、强奸案件现场勘验检查的任务和重点。

2、掌握杀人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爆炸案件、强奸案件现场的特点。

3、熟悉杀人案件、盗窃案件、抢劫案件、爆炸案件、强奸案件现场其它需要查明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4、了解其它案件现场勘验的重点及方法。学时安排:理论课:15学时 实验课:6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杀人案件现场勘验(常规案件现场勘验及常规尸体检验;钝器损伤致死的案件现场及尸体勘验;锐器损伤致死的现场及尸体勘验;机械性窒息死亡案件现场及尸体勘验;枪击案件致死现场及尸体勘验;电击致死的案件现场及尸体勘验;碎尸案案件现场的勘验)。

2、盗窃案件现场勘验。

3、抢劫案件现场勘验(入室抢劫案件现场勘验;拦路抢劫案件现场勘验;交通工具上抢劫的现场勘验)。

4、爆炸案件现场勘验。

5、强奸案件现场勘验。

6、其它案件现场勘验的重点及方法。

第八章 犯罪现场评析

目的要求:

1、掌握现场评析的内容。

2、熟悉评析的步骤和方法。

3、了解现场评析需注意的问题。学时安排:理论课:3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犯罪现场评析

二、主要教学内容:

1、现场评析的组织。

2、现场评析实施的步骤和方法。

3、现场评析的内容及重点应解决的具体问题。

4、现场评析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第九章 侦查实验

目的要求:

1、掌握侦查实验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2、熟悉侦查实验的要求及纪律。

3、了解侦查实验结果的作用及意义。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侦查实验

二、主要教学内容:

1、侦查实验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2、侦查实验的要求及纪律。

3、侦查实验结果的作用及意义

第十章 勘查后现场的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现场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2、熟悉现场处理的步骤。

3、了解现场处理需注意的问题。学时安排:理论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无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掌握现场处理的内容及方法。

2、熟悉现场处理的步骤。

3、了解现场处理需注意的问题。

执笔人:韩晓华 甘建骏 教研室主任:韩晓华 二级学院(部)领导审核签名:刘 清

第二篇:刑事科学技术

刑事科学技术

学科:工学

门类:公安技术类

专业名称:

刑事科学技术

学科:工学

门类:公安技术类

专业名称:刑事科学技术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痕迹检验、文件鉴定.微量物证分析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公安、司法等部门从事刑事技术鉴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刑事科学技术。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刑事科学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技术鉴定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痕迹检验、文件鉴定、微量物征分析、公安图像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能力,自我鉴定《刑事科学技术》。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l.熟悉技术鉴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2.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3.掌握痕迹、文件、微量物证的检验方法和公安图像技术;

4.具有技术鉴定的基本能力;

5.了解刑事科学技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查缉、擒敌、射击、驾驶等警察技能。

主干学科:公安技术、物理、化学、电子信息科学。

主要课程:刑事科学技术概论、心理学、逻辑学、刑事证据学、现场勘察、刑审侦察学、光学仪器检验与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训练、见习、实习等,一般安排实验和训练50周(约100学时)、见习10周、实习12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第三篇:刑事科学技术

第一节 刑事科学技术概论

一、刑事技术概念与研究对象

刑事技术通常是指刑事物证技术,它是公安、司法机关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依法对案件中可能成为物证的物品、物质、文书和痕迹进行发现、提取、分析、记录和鉴定时,所使用的各种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刑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对象是物证。

物证是指能够以其外部特征、物质属性、所处位置以及状态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各种客观存在的物品、物质或痕迹。

(一)人体物证:伤亡的人身、尸体和人体组织、体液、排泄物及其斑迹。

(二)痕迹物证:手印、足迹、牙印、工具痕迹、枪弹痕迹和整体分离痕迹。

(三)文件物证:书写的标语、传单、信件、作案留言、货币、票证、印章印文等其他印刷品以及摄录的人像、录音、录像。

(四)物品物证毒物、毒品、纤维、炸药、金属碎屑、塑料、橡胶玻璃、泥土等.

(五)关联物证:现场访问笔录、勘查笔录、现场绘图、现场照相、现场摄相。

二、刑事技术的任务

1、发现、提取和记录犯罪现场上的各种痕迹物证

2、查明形成痕迹、遗留物质的条件、机理和原因。

3、确定案件中物证的种类属性。

对物证或物证所反映的客体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或物进行鉴别。

如:根据人体伤痕推断凶器的种类。

锐器创通常反映为:创口哆开,可呈梭形、菱形或裂隙状;创缘整齐,无挫伤带;创角锐利;创壁平滑;创腔中无组织间桥;创底平整,多小于创口。

钝器创通常反映为:创口常呈不规则状;创缘不整齐,常有明显的挫伤带或呈撕裂状;创角钝或呈分裂状;创壁参差不齐;创腔中有组织间桥;创底较大而不平整,常大于创口而成囊状。

4、解决人和物的同一认定问题.

5、解决案件中其他技术问题以及研究和开发新技术。

其他技术问题:如图片中的人像、物品认证,视频录像的人物鉴别,动作习惯和整体分离痕迹物证的检验、鉴定等。

开发新技术:如视频侦察技术、GPS精确定位或通讯信号模糊碰撞、潜在痕迹物证显现的新技术等。

三、刑事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分析案件(或事件)的性质,确定是否立案。

(二)分析作案手段、作案过程

(三)分析作案人的特点

(四)提供侦查方向

(六)认定作案人、作案工具

(五)有助于审查证人证言及犯罪嫌疑人的口供 四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体系

1.刑事摄影:现场照相、辨认照相、物证照相、检验照相以及现场录像等。

2.痕迹检验:手印检验、足迹检验、工具痕迹检验、枪弹痕迹检验以及牙印、车辆痕迹检验等。

3.文件检验:笔记检验、言语识别、印章检验、印刷文件检验、污损文件检验等。4.刑事化验:毒物化验、毒品化验以及附着物、遗留物、残留物的检验。

5.法医物证:人体组织、血液、精斑、唾液、毛发等。

六、物证鉴定的概念和种类

(一)物证鉴定的概念

物证鉴定是指在诉讼活动中,具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受公、检、法、司机关的指派或聘请,根据委托鉴定单位提出的要求,对案件中有关物证方面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检验,并作出鉴定结论的一种特殊科学活动。物证鉴定概念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物证鉴定是根据有关部门办案人员的要求进行的

2.物证鉴定的主体必须是具有专门知识或专门技能的人

3.物证鉴定的任务是解决委托单位提出的要求

4.物证鉴定是一项诉讼活动

(二)物证鉴定的种类

1.按照物证鉴定的对象不同划分(1)痕迹物证鉴定

(2)文件物证鉴定(3)化学物证鉴定(4)生物物证鉴定(5)音像物证鉴定

2.按照物证鉴定解决问题的不同划分

(1)同一认定

(2)种属认定

(3)其他技术鉴定

对痕迹物证拍照时要注意镜头的光轴垂直于被拍物的平面,并放上比例尺。第一节 犯罪现场的概念及分类

一、犯罪现场的概念及分类

是指犯罪分子故意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以及遗留与犯罪有关痕迹、物品的一切场所。

犯罪现场是犯罪活动的“遗址”,是犯罪行为客观、真实的反映,是获取犯罪信息,收集痕迹物证的“宝库”,也是认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分析判断整个犯罪的出发点和物质基础。

三、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按犯罪现场有无变动情况,可将现场分为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1、原始现场是指犯罪现场形成后到勘查前,其原始状态基本上未受到人为或者其他外来因素变动或破坏的犯罪现场。

由于这类现场保持了作案的原貌状态,能够客观、真实、全面的反映实施犯罪行为的动机、目的、作案手段和犯罪过程,所以对现场勘验具有很高的价值。

2、变动现场是指由于人为非故意或者自然的原因,使现场的原始状态受到部分或者全部改变的犯罪现场。

要想完全避免变动现场的出现是不可能的,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场几乎都是变动现场.为什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场几乎都是变动现场?

原因一:有时为了急救人命,排除险情,不得不触及现场的个别部位。

原因二:由于不懂现场保护的知识,或采取的保护措施不当使得现场受到破坏.原因三:由于自然的因素,尸体及现场的环境已受到破坏。

原因四:由于个别民警违反了现场保护的要求和现场勘验的规范,所以破坏了现场。这样分类在实践中有什么意义?

选择合适的勘验方法;有助对案件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既要重视原始现场,也要重视变动现场。

既然实践中没有原始的现场,那么我们以什么标准来划分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应该以现场中的变动是否足以影响侦查人员对案件的认识和分析判断为标准。

(二)按照根据多个现场形成时,主要犯罪行为发生的地点分类 主体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主要犯罪行为的处所。这类现场的痕迹物证往往比较多且集中。关联现场:是指主体现场以外同犯罪行为相关联的场所。这类现场往往痕迹物证分散,并且与主要犯罪行为的关联度较低。

(三)按照根据多个现场形成的先后次序分类:第一二三现场 第二节 犯罪现场勘验的程序

现场勘验的三大层次:整体层次;局部层次;个体层次。

一、犯罪现场的整体巡视

整体巡视又称巡视现场,是指勘验人员在不进入现场的情况下,对现场周围对发案地点、周围环境以及现场内每个局部进行的多方面观察。

要求:1避免破坏现场状态及痕迹物证2注意相关证据的记录及收集3控制巡视人数 整体巡视的工作程序

1听取汇报,查明现场保护的情况,必要时对保护措施进行调整。(到达现场后听取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并听取有关人员汇报简要案情.)2巡视现场,全面观察,固定现场整体情况。

3了解现场情况,发现、提取现场周围的痕迹物证(指定专人进行现场访问,了解案件的发生、发现经过,现场痕迹和其他物证分布有无变化;何人何故到过现场,触动了何物,遗留了什么等,做到心中有数。)

4划定勘验的范围,确定勘验的重点和顺序,选择进入现场的通道

5检查器材,准备进入现场(进入现场勘验的人员还要准备好手套、脚套、头套、口罩和现场勘查证。)

{邀请两名现场勘查见证人,参与实地勘验.} 实际工作中,是否让见证人进入现场参与实地勘验,为什么?

1、按照《刑诉法》的要求,见证人具有:观察、监督权和签名、盖章权.但是实际工作中,由于见证人不具备现场勘验的知识和技能,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对现场造成破坏;另外见证人还可能将现场的情况泄露出去。所以实际工作中,一般是让见证人站在警戒线外,靠近现场入口最近的地方。

2、下列人员不能充当见证人:

(1)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被害人及其近亲属。

(2)在职的公安司法人员。

(3)生理上、心理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辨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见者。

(4)有犯罪嫌疑或因犯罪受到刑法处罚的人。

(5)本案证人。

(6)在发案地临时居住的人。

(二)整体巡视的方法 1、对室内现场的巡视

首先观察室内现场外部状态.(观察现场所在的位置和周围环境.)(整个现场的结构以及是否有异常变化)(观察中心现场与相临房间、楼道、门窗之间的相互关系,观察周围环境有无可疑痕迹物品。)

其次观察室内现场的内部状态.(有无痕迹破坏,以确定现场的出入口,或侵入现场的方式)

(室内各种物品的位置、格局)(观察尸体状况以及室内被破坏的情况)再次观察室内现场的周围环境.2、对室外现场的巡视:

首先,巡视现场的中心部位。

其次,观察现场中心的周围情况。

再次,观察现场所在位置和现场周围以及现场交通情况。

对于室外的命案现场,一般是从现场尸体所在的中心部位开始,而后逐步向外扩展观察.观察尸体与周围可疑犯罪痕迹物证的分布状况。

观察中心部位周围的情况:看有无其他遗留物和痕迹,以及与犯罪之间的关系。再次观察现场所在位置及

周围环境。

最后观察现场交通情况,以及现场周围有无供犯罪分子藏赃、隐身、埋尸等处所。

现场整体巡视的目的:通过了解现场的环境条件,判明现场的方向、位置,观察现场的内部概况和罪犯进出现场路线和出入口等情况,以便对现场的全貌获得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然后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实地勘验的范围,明确勘验重点,选择进入现场路线,选定勘验顺序。

三)确定勘验范围和勘验重点。

1、勘查范围的确定。要根据每类案件现场的特点和每一案件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总的要求是抓住中心,照顾全面。

抓住中心.就是定准现场的中心部位,即实施犯罪活动的主要地点、场所。

照顾全面。是指勘验范围还要包括现场中心周围,可能留有痕迹物证,并与中心部位紧密相连的地点和场所

2、明确勘验的重点

(1)与案发前现场相比较,变动的物体及其周围环境。

(2)现场进出口或来去路线。

(3)被侵害人体及其周围环境。

(4)作案工具和作案凶器。

(5)作案人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

抓住中心或重点: 现场破坏较为严重,翻动面大,能反映出作案目标。与发前现场相比较,变动的物体及周围环境

被侵害人体及其周围环境。

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实施犯罪主要过程的地方。现场上遗留痕迹物证较多的地方.能较全面反映出实施犯罪的主要过程。有比较明显的犯罪后果。

照顾全面:能反映出罪犯进出现场的来去方向、路线。

勘验范围还应包括与中心现场相连,可能遗留有某些痕迹物证的地方.(四)明确勘验的重点

1、与案发前现场相比较,变动的物体及其周围环境。

2、现场进出口或来去路线。

3、被侵害人体及其周围环境。

4、作案工具。

5、作案人遗留的各种痕迹物证

(五)确定勘验的顺序

1、中心向外围勘验。

常用于现场范围不大,遗留的痕迹、物证比较集中,现场的中心部位比较明显的情况;此种勘验顺序多用于室内现场、室外的抢劫、强奸现场、交通线上的案件现场等。

2、外围向中心勘验。

常用于现场范围较大、遗留的痕迹、物品比较分散,现场中心部位不明显的室外现场(包括公共娱乐场所或车站、广场上的现场等);以及现场中心部位尽管在室内,但留在室外的痕迹物证可能受到破坏;或走近现场中心部位可能使现场外围痕迹特征遭到破坏的现场,可采用这种勘验的顺序

3、分片分段勘验。

常用于现场范围很大,或现场呈狭长地形,或有多个犯罪现场连在一起,或与案件有关的痕迹物证比较分散等情况。

如:在命案现场中涉及杀人、分尸、移尸等多个地方;交通线上的爆炸、杀人或重大事故现场,涉及到车上、车下及沿途中几个区间;或者现场环境十分复杂,为了寻找发现微量物证;或者为了寻找犯罪分子分开隐藏的尸块等,亦可采用分段进行。

4、沿犯罪人行走路线勘验。

凡是犯罪地点的痕迹反映清楚,容易把犯罪分子的行走路线辨别出来,或经过调查访问查明了罪犯来去路线时,均可按其路线进行勘查。但是,实际工作中采取这种方法的并不多见。

5、由犯罪入口处勘验。

常用于范围不大,室内物品堆放杂乱,中心不明显的现场,但入口处比较明显,可以将被撬坏的门窗,掏挖的洞口,揭瓦的部位等作为勘验的起点,进入现场后顺着物体陈列的次序进行勘验。

6、从痕迹及其他物证明显或易遭破坏处勘验。

对于现场范围较大,并且有的地方痕迹物证明显易取,或者有的地方痕迹物证易遭到破坏,可由这些地方开始。

二、犯罪现场的局部巡视

又称为犯罪现场的初步勘验,是指在不改变命案现场原始状态的情况下,现场勘验人员进入现场内部后,按照确定的勘验范围和顺序,把现场分成若干部分,逐一进行观察、记录、研究的一项勘验活动。(一)命案现场局部观察的目的1、记录固定现场状况。

2、观察现场各部分有哪些明显可见的痕迹物品及其分布状况、位置、形态和相互关系。

3、判断痕迹物品与犯罪的关系及其形成机制。

4、分析研究现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及与整个现场的联系。

5、分析研究痕迹物品有无矛盾或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现象。

6、分析研究犯罪嫌疑人在现场上的活动情况,判断出入口。

7、发现异常气味和反常情况。

第四篇:刑事科学技术复习题

刑事科学技术(治安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温度在20℃左右,死后10小时内,尸温每小时约下降()℃。A.0.5 B.1 C.2 D.5 2.法医检验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施中有关()问题的一项专门工作。A.物理 B.医学 C.法律 D.尸体 3.法医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

A.现场勘查 B.尸体检验 C.活体检查 D.笔迹检验

4.法医鉴定是法医鉴定人按照法律程序,根据司法、公安机关的委派或聘请,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人身、尸体、物品等进行检验;对()进行审查,做出科学结论的过程。A.尸体 B.物证 C.文证 D.笔迹 5.脑死亡,是()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A.脑干 B.大脑 C.全脑 D.小脑

6.一般情况下,生命的终止需一个过程。不属于死亡过程的是()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扩散期 7.()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扩散期 8.()是死亡过程的开始阶段。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扩散期 9.死亡过程的()阶段,没有抢救价值。

A.生物学死亡期 B.濒死期 C.临床死亡期 D.扩散期 10.检验呼吸是否存在,不能用(C)方法。

A.玻璃杯试验 B.镜片冷却法 C.结扎手指末端 D.泡沫试验 11.检验心跳是否存在,不能用()方法。A.听诊器 B.X光射线 C.心电图 D.泡沫试验 12.属于非自然死亡的有()

A.心脏病死亡 B.溺死 C.老死 D.脑出血死亡 13.属于自然死亡的有()A.猝死 B.溺死 C.烧死 D.溢死 14.不属于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 B.失血 C.中毒 D.感染 15.属于间接死因的是()。

A.心脏严重破坏 B.感染 C.中毒 D.失血 16.属于死亡诱因的是()。

A.情绪激动 B.感染 C.中毒 D.失血 17.()小时内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早期尸体现象。A.24 B.36 C.48 D.72 18.()小时后出现的尸体变化称为晚期尸体现象。A.24 B.36 C.48 D.72 19.不属于早期尸体现象的是()。

A.肌肉松弛 B.尸僵 C.角膜混浊 D.腐败 20.属于晚期尸体现象的是()。

A.肌肉松弛 B.尸僵 C.角膜混浊 D.腐败 21.不属于晚期尸体现象的是()。A.霉尸 B.尸蜡 C.角膜混浊 D.腐败 22.属于早期尸体现象的是()。A.霉尸 B.尸蜡 C.角膜混浊 D.腐败 23.不属于超生反应的是()。

A.外界刺激下肌肉收缩 B.尸僵 C.肠蠕动 D.精子活动能力 24.肌肉松弛一般可以持续(A)小时。A.1~2 B.5~6 C.10~12 D.24~48 25.尸斑分布在()。

A.尸体背部 B.尸体臀部两侧 C.尸体低下未受压处 D.尸体枕部 26.正常尸斑呈()色。

A.黑 B.亮黄 C.暗紫红 D.白 27.尸斑一般在死后()小时开始出现。A.1~2 B.2~4 C.10~12 D.24~48 28.不属于尸斑发展过程是()。

A.坠积期 B.尸僵期 C.扩散期 D.浸润期 29.不属于皮下出血特点的是()。

A.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B.可有炎症反应 C.边缘不清楚 D.范围常较小 30.不属于尸斑特点的是()。

A.尸体低下未受压处 B.无炎症反应

C.边缘清楚 D.范围常较大 31.户僵的发展顺序有()之分。

A.左行次序和右行次序 B.前行次序和后行次序

C.上行次序和下行次序 D.无次序 32.尸僵是由于体内()缺少而形成的。

A.三磷酸腺苷 B.核酸 C.蛋白质 D.磷酸甘油酯 33.不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的是()。A.干尸 B.尸蜡 C.泥炭鞣尸 D.霉尸 34.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的是()。A.白骨化 B.尸蜡 C.腐败 D.霉尸 35.尸体的毁坏不包括()。

A.人为的损坏 B.自身的腐败 C.动物的毁坏 D.自然的毁坏 36.()不能做为死亡时间推断的依据。A.尸体现象 B.胃肠内容物消化程度

C.血迹分布范围大小 D.蝇蛆生长发育情况

37.机械性损伤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不包括()。A.致伤物 B.功能障碍 C.人体组织 D.作用力 38.表皮剥脱的基本性状不包括()。A.剥脱处露出湿润的真皮 B.可有组织液渗出

C.有出血现象 D.残存的表皮呈糠麸样附着表面 39.根据致伤物的类型,创不包括()。A.钝器创 B.锐器创 C.火器创 D.挫伤 40.创的基本形态不包括()。A.创缘 B.创口 C.创腔 D.创面 41.骨折的形态不包括()。A.线形 B.凹陷 C.粉碎 D.脱臼 42.不属于钝器创特点的是()。

A.创角较钝 B.创壁不光滑 C.创腔无组织间桥 D.创底不平整 43.不属于钝器创特点的是()。A.创角较钝 B.创壁光滑 C.创腔有组织间桥 D.创底不平整 44.不属于钝器创特点的是()。

A.创角较锐 B.创壁不光滑 C.创腔有组织间桥 D.创底不平整 45.不属于钝器创特点的是()。

A.创角较钝 B.创壁不光滑 C.创腔有组织间桥 D.创底平整 46.不属于锐器创的特点是()。

A.创角较钝 B.创壁光滑 C.创缘整齐 D.创腔无组织间桥 47.不属于锐器创的特点是()。

A.创角锐 B.创壁不光滑 C.创缘整齐 D.创腔无组织间桥 48.不属于锐器创的特点是(C)。

A.创角锐 B.创壁光滑 C.创缘不整齐 D.创腔无组织间桥 49.不属于锐器创的特点是()。

A.创角锐 B.创壁光滑 C.创缘整齐 D.创腔有组织间桥 50.不属于锐器创类型的是()。

A.砍创 B.刺创 C.剪创 D.挫裂创 51.不是爆炸伤特点的是()。

A.伤及面大 B.伤情复杂 C.外重内轻 D.外轻内重

52.根据损伤有无生活反应可以判断生前伤与死后伤,不属于生活反应的是(D)。A.出血 B.组织收缩 C.发炎 D.肌肉松驰 53.抵抗伤一般位于人体()部位。A.腹 B.上肢 C.下肢 D.胸 54.属于压迫性窒息的是()。A.闷死 B.缢死 C.捂死 D.溺死 55.属于堵塞性窒息的是()。

A.缢死 B.捂死 C.勒死 D.扼死 56.锐器伤的主要表现形式:()A.挫裂创 B骨折 C、创 D、猝死 57.尸斑出现的位置应该在尸体的:()A、后背部 B、胸腹部 C、四肢 D、低下部位 58.典型缢死的尸体征象常表现为:()

A、颜面青紫肿胀 B、颜面苍白 C、颈静脉怒张 D、结膜下点状出血 59.缢死和勒死的主要鉴别在于:()

A、索沟 B、颜面征象 C、死亡性质 D、尸斑位置

60.有一死者,在颈部致命性切创的上下缘均有轻微表浅的划痕,分析死亡性质可能是:(A、自杀 B、他杀 C、意外 D、无法判断 61.钝器所致的损伤是:(C)A、切创 B、刺创 C、挫裂创 D、砍创

62.某尸体、头部砍创多处,在其双手背部及左手前臂均有创口多处,分析死亡性质可能为:(A、自杀 B、他杀 C、意外 D、无法判断 63.个人识别中最可靠而有效的方法是:(C)

A、血检验 B、颅骨容貌复原 C、DNA指纹图分析 D、斑痕、纹身 64.锐器所致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C)A、皮下出血 B、挫伤 C、创 D、充血水肿 65.引起机械性窒息的原因是(D)A、肺脏广泛性病变 B、血液携氧不足

C、组织细胞利用氧不足 D、机械力作用后的外呼吸障碍 66.法医在判定射出距离时,常依据(C)

B))A、射入口及射出口的形态 B、射入口及射创管的形态 C、射入口形态及入口附近皮肤上附加成分的有无

D、射创管形态及射入口附近有无烟灰 67.有下列征象可以认定为生前伤()

A、尸斑鲜红 B、羊皮纸样化 C、创口内有凝血块 D、粉碎性骨折

68.检查某尸体的体表时,压迫尸斑部位无褪色,变动尸体位置未见尸斑转移,切开尸斑部位皮肤未见血滴流出,此尸班应是()

A、扩散期 B、浸润期 C、坠积期 D、腐败期 69.锐器所致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皮下出血 B、挫伤 C、创 D、充血水肿 70.引起机械性窒息的原因是()A、肺脏广泛性病变 B、血液携氧不足

C、组织细胞利用氧不足 D、机械力作用后的外呼吸障碍 71.尸体温度为25℃全身已形成尸僵,判断死亡时间为()A、2-4小时 B、4-10小时 C、10-12小时 D、20-24小时 72.尸僵完全缓解,死后大约经过()A、1-2天 B、2-3天 C、3-4天 D、4-5天 73.只有入口而无出口的刺创称为(B)

A、贯通刺伤 B、盲管刺伤 C、闭合伤 D、钝器伤

74.有一尸体,前额有多处砍伤,伤痕集中,排列整齐,方向一致,间距匀均。判断其损伤的性质是(A、自杀伤 B、他杀伤 C、自卫伤 D、灾害损伤 75.“棒打中空”现象为(A)

A、棍棒伤特征 B、坠落伤特征 C、砖石伤特征 D、斧背伤特征 76.凶器的碎块最易被发现的部位是()

A、骨质上 B、软组织内 C、创腔内 D、创伤表面 77.尸体血液呈暗红色,流动状为()尸体内部征象。A、窒息死 B、电击伤 C、猝死 D、爆炸死 78.判断生前溺水和死后落水的可靠依据是(D)A、呼吸道有溺液 B、胃内有大量水样液体

C、浸皮现象 D、硅藻检验 79.扼死指()

A、绳勒颈部致死 B、用手扼压颈部致死 C、绳套收紧颈部、自身下垂致死 D、颈部卡压树叉致死 18将人放进塑料袋内发生窒息的原因是()

A、中毒 B、机械损伤 C、空气中缺氧 D、呼吸道堵塞 80.脑死亡的基本概念是:()

A、心脏和脊髓机能的丧失 B、大脑的死亡 C、心肺功能在机械复苏下得到维持

D、全脑机能完全地、不可逆转地停止

81.呼吸和心跳停止发生在死亡过程中的:()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阶段 C、生物学死亡阶段 D、假死 82.不属于保存型尸体现象是:()

A、木乃伊 B、尸蜡 C、白骨化 D、泥炭鞣尸 83.尸斑色为淡红色,死因可能是:()

A、一氧化碳中毒 B、溺死 C、氰化物中毒 D、机械性窒息 84.形成机械性损伤的基本因素是:()

A、作用力、致伤物、作用方式 B、作用力、致伤方式、受伤的机体)C、作用力、致伤物、受伤机体 D、作用方式、致伤物、受伤的机体 85.枪弹创射入与圆形刺入口比较,最典型的特征是前者可:()A、成贯通性损伤 B、有环状挫伤带

C、内出血严重 D、创口局部有组织缺损

86.在毒物进入体内的所有途径中,发生作用最快的途径是:()A、口服、吸入 B、注射、吸入 C、注射、口服 D、粘膜吸收、口服 87.毁坏型晚期尸体现象是指:()A、木乃伊 B、腐败 C、尸蜡 D、泥碳鞣尸 88.脑死亡是指:()

A、大脑的死亡 B、脑干的死亡 C、小脑的死亡 D、全脑死亡 89.射击距离是指:(C)

A、枪口到射出口距离 B、射入口到射出口距离

C、枪口到射入口距离 D、枪栓到射入口距离

90.野外发现一具女尸,检见其眼睛角膜混浊,已不能透视瞳孔,估计死亡时间已有:(C)A、6-8小时 B、10-12小时 C、一天左右 D、二天左右

91.某村外发现一女尸悬吊在树上,经检验见其颜面青紫、颈部有两道沟状痕迹,其中水平环形索沟边缘有小水疱及出血点,另一斜形索沟至耳际消失,无水疱及皮下出血,死者后背部及前臂有大面积擦伤,分析死因可能为:()A、缢死 B、勒死 C、闷死 D、中毒死

92.毒物进入体内的所有途径中,发生作用最快的途径是()A、吸入、注射 B、吸入、口服 C、注射、口服 D、粘膜吸收、口服 93.缢死和勒死的主要鉴别在于:()

A、索沟 B、颜面青紫肿胀 C、死亡机理 D、尸斑出现的时间和强度 94.认定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重要依据是:()

A、超生反应 B、生活反应 C、塔雕氏斑 D、皮革样化 95.尸斑发展到指压不褪色,改变体位也不能消失时为:()A、浸润期 B、坠积期 C、扩散期 D、红斑期 96.认定挫裂创的最典型特征为:()

A、伴有大量出血 B、创缘欠规整 C、创角不锐利 D、创腔有组织间桥

97.解剖某尸体发现其胃内尚有较多米饭和青菜,其大部分米粒形态基本完整,推断该人在餐后约几小时发生死亡?()

A、1小时 B、3小时 C、5小时 D、7小时 98.角膜轻度混浊大约发生在()。A、死后6-12小时 B、死后12-24小时

C、死后24-36小时 D、死后1-3小时 99.锐器所致损伤的形态特征通常不会是()A、骨折 B、脏器破裂 C、出血 D、挫伤 100.生物学死亡期()

A、能复苏 B、血压下降 C、细胞死亡 D、抽搐 101.有以下征象不能认定生前伤的是()A、凝血块 B、充血 C、肿胀 D、骨折

102.判断生前溺水和死后落水的可靠依据是(C)

A、呼吸道有溺液 B、消化道有溺液 C、硅藻检验 D、溺死“手套” 103.有一尸体,枕部有多处砍创,双前臂,右姆指,食指的伤创多处,判断其死亡性质是()A、自杀伤 B、灾害损伤 C、他杀伤 D、意外损伤 104.坠积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

A、2~12小时 B、24~48小时 C、12~24小时 D、3~4天 105.射入口呈现星芒状,周围有烟晕,判断射击距离为()A、远距离 B、近距离 C、100厘米以外 D、50厘米以外 106.超生反应是()现象。

A、生理 B、病理 C、死后 D、生活反应

107.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早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A、二昼夜 B、30小时 C、一昼夜以内 D、72小时 108.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109.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A、尸僵 B、生物学 C、腐败 D、局部干燥 110.超生反应是()现象

A、生活反应 B、生理 C、死后 D、判断死亡 111.“中空性皮下出血”是()类致伤物形成。A、砖石 B、锐器 C、交通工具 D、棍棒 112.扼死是()

A、自杀死 B、他杀死 C、非暴力死 D、猝死 113.钝器创与锐器创的根本区别()

A.创角的钝锐 B.创壁光滑与否 C.创腔有无组织间桥 D.创底是否平整 114.死后抛尸入水的尸体征象()

A.口鼻部有蕈样泡沫 B.手部抓有水中异物

C.内脏检出硅藻 D.上呼吸道少量溺液

115.各种尸体现象所出现的时间不一致,早期尸体现象于死后发展起来的时间是(A.二昼夜 B.30小时 C.一昼夜以内 D.72小时 116.扩散期尸斑,死后大约经过()

A、2~12小时之内 B、24~48小时 C、3~4天 D、12~24小时 117.尸体痉挛是一种特殊的()现象 A.尸僵 B、生物学 C、腐败 D、局部干燥 118.超生反应是()现象。

A、生活反应 B、生理 C、死后 D、判断死亡 119.“中空性皮下出血”是()类致伤物形成。A、砖石 B、锐器 C、交通工具 D、棍棒 120.扼死是()

A、自杀死 B、他杀死 C、非暴力死 D、猝死

121.射入口呈现圆形,周围无烟晕,判断射击距离为()A、零距离 B、近距离 C、远距离 D、50厘米以内 122.角膜轻度混浊()

A、死后6-12小时 B、死后12-24小时

C、死后24-36小时 D、死后1-3小时 123.锐器所致损伤的形态特征通常不会是()A、骨折 B、脏器破裂 C、出血 D、挫伤 124.缢吊不会是()

A、意外 B、自杀 C、他杀 D、非暴力性死亡 125.生物学死亡期()

A、能复苏 B、血压下降 C、细胞死亡 D、抽搐 126.尸斑的位置应该在()

A、胸腹部 B、腰背部 C、四肢 D、低下部位 127.有以下征象不能认定生前伤的是()A、凝血块 B、充血 C、肿胀 D、骨折)128.判断生前溺水和死后落水的可靠依据是()

A、呼吸道有溺液 B、消化道有溺液 C、硅藻检验 D、溺死“手套” 129.有一尸体,枕部有多处砍创,双前臂,右姆指,食指的伤创多处,判断其死亡性质是()A、自杀伤 B、灾害损伤 C、他杀伤 D、意外损伤

130.检验某尸体,其尸斑指压稍有退色,分析死亡时间大约有:()A、1小时以内 B、4~6小时 C、10~12小时 D、24小时以上 131.钝器所致人体损伤的主要形态学改变为:()A、切创 B、砍创 C、刺创 D、挫裂创

132.尸斑发展到指压不褪色,改变体位也不能消失时为:()A、浸润期 B、坠积期 C、扩散期 D、红斑期 133.认定挫裂创的最典型特征为:()A、伴有大量出血 B、创缘欠规整

C、创角不锐利 D、创腔有组织间桥 134.认定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重要依据是:()A、尸斑 B、超生反应 C、生活反应 D、生理反应 135.形成机械性损伤的“三要素”是:()A、致伤物、受伤人体、作用力

B、作用力、作用方式、致伤物

C、作用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D、受伤机体、作用方式、作用力

136.缢死和勒死的主要鉴别在于:()A、索沟 B、颜面青紫肿胀

C、死亡机理 D、尸斑出现的时间和强度 137.认定生前伤和死后伤的重要依据是:()

A、超生反应 B、生活反应 C、塔雕氏斑 D、皮革样化 138.不属于保存型晚期尸体现象是:()A、腐败 B、木乃伊 C、尸蜡 D、泥碳鞣尸 139.呼吸和心跳停止,发生在死亡过程中的:()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假死阶段 140.引起机械性窒息的主要原因是()

A、肺脏广泛病变 B、血液血红蛋白失去携氧功能 C、组织细胞不能充分利用氧 D、机械力作用下的外呼吸障碍 141.锐器所致人体损伤的主要形态特征是()A、表皮剥脱 B、皮下出血 C、挫伤 D、创 142.毁坏型晚期尸体现象是指:()A、木乃伊 B、腐败 C、尸蜡 D、泥碳鞣尸 143.脑死亡是指:()

A、大脑的死亡 B、脑干的死亡 C、小脑的死亡 D、全脑死亡 144.属于挥发性毒物的是()。

A.氰化物 B.CO C.安定 D.毒鼠强 145.属于气体毒物的是()。

A.氰化物 B.CO C.安定 D.毒鼠强 146.属于不挥发性毒物的是()。

A.氰化物 B.CO C.安定 D.毒鼠强 147.属于农药的是()。

A.氰化物 B.CO C.安定 D.毒鼠强 148.属于麻醉药品的是()。A.巴比妥 B.甲基苯丙胺 C.安定 D.速眠安 149.属于精神药品的是()。

A.鸦片 B.大麻 C.安定 D.可卡因 150.不属于毒品特性的是()。

A.毒害性 B.依赖性 C.致幻性 D.被管制性 151.根据国际公约的有关规定,毒品可分为()。A.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B.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D.兴奋剂、致幻剂和安眠镇静药物 152.根据依赖情况分,毒品可分为()。

A.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B.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D.兴奋剂、致幻剂和安眠镇静药物 153.根据毒品来源和生产方法不同,毒品可分为()。A.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B.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D.兴奋剂、致幻剂和安眠镇静药物 154.精神药品可分为()。

A.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 B.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C.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D.兴奋剂、致幻剂和安眠镇静药物 155.属于挥发性毒物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醇 C.亚硝酸盐 D.安定 156.属于气体毒物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醇 C.亚硝酸盐 D.安定 157.属于水溶性毒物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醇 C.亚硝酸盐 D.安定 158.属于金属毒物的是()。

A.Pb B.甲醇 C.亚硝酸盐 D.安定 159.属于不挥发性毒物的是()。

A.一氧化碳 B.甲醇 C.亚硝酸盐 D.安定 160.属于农药的是()。

A.烟碱 B.敌敌畏 C.甲醇 D.安定

161.属于麻醉药品的是()。鸦片、吗啡、海洛因、度冷丁、冰毒、安非它明、K 粉、大麻、可卡因、美沙酮 A.艾司唑仑 B.度冷丁 C.咖啡因 D.三甲氧基安非他明 162.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A.咖啡因 B.美沙酮 C.巴比妥 D.三唑仑 163.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A.K 粉 B.咖啡因 C.艾司唑仑 D.巴比妥 164.属于麻醉药品的是()。

A.咖啡因 B.三唑仑 C.巴比妥 D.吗啡 165.属于精神药品的是()。

A.美沙酮 B.咖啡因 C.可卡因 D.大麻 166.属于精神药品的是()。

A.吗啡 B.三甲氧基安非他明 C.甲基安非它明 D.度冷丁 167.属于精神药品的是()。

A.海洛因 B.度冷丁 C.鸦片 D.艾司唑仑 168.属于精神药品的是()。

A.冰毒 B.K 粉 C.可卡因 D.巴比妥 169.属于天然毒品的是()。

A.度冷丁 B.鸦片 C.K 粉 D.冰毒 170.属于天然毒品的是()。

A.度冷丁 B.大麻 C.K 粉 D.冰毒 171.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A.鸦片 B.大麻 C.冰毒 D.吗啡 172.属于合成毒品的是()。

A.鸦片 B.大麻 C.吗啡 D.度冷丁 173.属于炸药的是()。

A.梯恩梯 B.氯化钠 C.硝酸 D.氢氧化钠 174.属于矿物油的是()。

A.牛油 B.煤油 C.豆油 D.花生油 175.属于植物油的是()。

A.猪油 B.煤油 C.豆油 D.汽油 176.属于动物油的是()。

A.猪油 B.煤油 C.豆油 D.汽油 177.属于香精油的是()。

A.猪油 B.煤油 C.豆油 D.玫瑰油 178.不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A.化学纤维 B.塑料 C.橡胶 D.墨水 179.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A.橡胶 B.油脂 C.玻璃 D.水泥 180.不是微量物证特点的是()A.涉及的范围广 B.不易发现

C.直接证据 D.多数情况下附着在物体表面 181.作为询问主体的侦查员不得少于()人。A.1 B.2 C.3 D.4 182.参加犯罪现场实地勘验检查的侦查员不得少于()人。A.1 B.2 C.3 D.4 18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询问笔录不得用圆珠笔作记录工具 B、询问证人不得进行录音

C、证人可以作亲笔证词 C、笔录内容让被访问人核实。18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情况下,保护现场的人员都不得进入现场 B、需要确认损失情况时,保护现场的人员可以进入现场 C、遇紧急情况须抢险时,保护现场的人员可以进入现场

185.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大变化为依据,现场可分为()A、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B、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C、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D、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 186.不属于犯罪现场构成因素的是()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87.()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88.()是犯罪现场的根本标志。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89.()要素是犯罪现场的核心要素。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90.()是犯罪现场存在的形式。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91.()是犯罪行为的必然结果。A、时间、空间 B、犯罪行为 C、被侵害对象及物质环境变化 D、犯罪分子 192.不属于犯罪现场特点的是()

A、易变性 B、复杂性 C、持续性 D、留痕性

193.按在犯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场可分为()A、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B、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C、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D、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 194.按现场所处的空间,现场可分为()

A、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B、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C、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D、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 195.依据犯罪现场的真伪情况,现场可分为()

A、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B、真实现场、伪装现场和伪造现场 C、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D、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 196.依据尸体存在的地点,现场可分为()A、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B、第一现场和第二现场 C、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D、室内现场和室外现场 197.()是真实现场。A、犯罪分子杀人放火后离开现场

B、犯罪分子扼死人后,将尸体吊挂在房梁上。C、事主清点室内物品发现被盗后报案 D、某人刺自己大腿两刀后报案说被人伤害。198.()是伪装现场。A、犯罪分子杀人放火后离开现场

B、犯罪分子扼死人后,将尸体吊挂在房梁上。C、事主清点室内物品发现被盗后报案 D、某人刺自己大腿两刀后报案说被人伤害。199.()是伪造现场。A、犯罪分子杀人放火后离开现场

B、犯罪分子扼死人后,将尸体吊挂在房梁上。C、事主清点室内物品发现被盗后报案 D、某人刺自己大腿两刀后报案说被人伤害。200.()是变动现场。A、犯罪分子杀人放火后离开现场

B、犯罪分子扼死人后,将尸体吊挂在房梁上。C、事主清点室内物品发现被盗后报案 D、某人刺自己大腿两刀后报案说被人伤害。

201.犯罪分子进入室内杀人后,拿走死者的钱包、手机,此案性性质为(A、杀人 B、盗窃 C、抢劫杀人 D、盗窃杀人 202.不属于犯罪现场保护原则的是()。A、迅速及时 B、了解检查现场保护情况

C、保护公民生命安全优先 D、尽量保持现场原始状态)。203.在保护现场过程中,哪种作法是错误的。()A、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 B、检验尸体

C、圈养或赶走家禽、牲畜 D、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204.不属于保护犯罪现场的任务的是()

A、核实情况,迅速上报 B、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紧急措施 C、实地勘验检查 D、向侦查人员汇报有关情况 205.不属于保护犯罪现场警戒措施的是()A、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B、设置接待站

C、设置“人墙” D、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 206.警戒现场时的同步工作包括()A、设置障碍物,划警戒线 B、设置接待站

C、设置“人墙” D、张贴布告、关闭大门、划出通道 207.不属于警戒现场时同步工作的是()A、劝退或撤离现场围观人员 B、设置接待站 C、设置“人墙”。D、圈养或赶走家禽、牲畜 208.一般情况下,现场痕迹物品的最好保护方法是()A、警戒法 B、遮盖法 C、提取法 D、转移法 209.在冬季野外发现的尸体,最佳保护方法是()A、移入室内 B、就地警戒保护 C、移至阳光直射的地方 D、置之不理 210.对处于静水中的尸体,应当()进行保护。A、用铁钩将其打捞上岸 B、保持原状

C、用洁净的纺织品在水下兜住尸体后将其兜上岸 D、用绳固定崖边 211.下述说法错误的是()A、犯罪现场勘查的主体是侦查人员 B、犯罪现场勘查的客体是任意的 C、犯罪现场勘查是一种执法行为 D、犯罪现场勘查的内容和方法是特定的 212.结束勘查的条件不包括()A、现场主要情况已经查明和研究清楚 B、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

C、侦查范围、重点和应采取的侦查措施已经确定 D、相关的法律手续齐备

二、判断题

1.心死亡是指心脏先于呼吸停止所引起的死亡。2.肺死亡是指呼吸先于心脏停止所引起的死亡。3.皮下出血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4.人死后,人体软组织溶解者称为自家消化。5.刺创的刺入口的形态能反映刺器纵截面形态特征。

6.中空性皮下出血(即两条痕),是机体承受两次外力作用后所形成。7.外伤性骨折可分为开放性与闭合性性骨折。8.浸润期尸斑,压迫时褪色。

9.勒死尸体的颈部勒沟呈水平环绕全颈项部,无提空。10.溺死以全身浸入水中为必要条件。

11.由于各种外因引起的人体正常组织、器官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和生理功能障碍的现象,都是机械性损伤。12.由于肌肉松弛,尸体受压迫部位的皮肤上可留有衬垫物或压迫物表面形态的痕迹。13.尸体痉挛是一种少见的特殊肌肉僵硬形象。14.法医尸体、解剖时,其器械必须经过消毒剂浸泡。

15.中空性皮下出血即“两条血痕”的法医学意义不仅能提示致伤物体,而且能判断出是二次打击所形成。16.坠积期尸斑,指压褪色。17.表皮剥脱无出血现象。

18.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发生破坏。19.创是闭合性损伤。

20.缢死尸体的颈部缢沟八字不交。

21.区分缢死和勒死的主要根据是尸体上尸斑出现的位置。

22.如果尸体的检验条件很差,法医学鉴定人可以不对尸体进行检验。23.区分缢死和勒死主要根据尸斑的位置。24.坠积期尸斑,指压不完全褪色。

25.刺创的刺入口的形态能反映刺器横截面形态特征。

26.临床死亡期,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功能永久停止。27.扩散期尸斑,指压颜色不完全褪色。28.表皮剥脱有出血现象。

29.浸润期尸斑,压迫时已不能退色。

30.有生活反应或超生反应,都可以认为是生前伤。31.尸斑分布在尸体低下未受压处。

32.人死后,胃肠壁因受消化液的作用而溶解者称为自家消化。33.创是开放性损伤。

34.扩散期尸斑,指压已不能退色。

35.生前伤、死后伤可根据损伤有无生活反应来判断。36.皮下出血可发生在人体任何部位。

37.棍棒伤会出现中空性皮下出血(棒打中空)。38.由于高坠形成的体表损伤多分布在身体两侧。39.缢死索沟的形态多不闭锁,有提空、八字不交。

40.扼死仅见于他杀。

41.腐败属于毁坏型晚期尸体现象,一旦发生,再作尸检已无意义,因此,法医有权拒绝腐败尸体的检验。42.扼死仅见于自杀。

43.锐器形成创,钝器只能形成伤。44.皮革样化是生前伤的指征。

45.所有缢死的尸体都会出现颜面部青紫肿胀的现象。46.溺死并非以全身浸入水中为必要条件。47.“中空性皮下出血”是外力两次打击所形成。48.脑死亡是挡大脑的功能完全的、不可逆的丧失。49.凡能使机体产生中毒的最小剂量称为中毒量。

50.过敏是指有机体对某些药物或外界刺激的感受性不正常地增高的现象。51.毒品的品种和范围是相对的,是不定期变化的。52.凡能使机体产生中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

53.毒物进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对毒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毒物作用的性质和程度。54.Hg:呼吸道吸入剧毒,口服基本无毒。55.蛇毒:注射剧毒,口服无毒。

56.微量物证多数情况下附着在与案件有关的人、衣服、交通工具、建筑物等物体表面。57.毒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较小剂量经生物体吸收后,引起生物机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质。

58.习惯性是指患者长期用药后对药物产生了精神上的依赖。停药后患者主观感觉不舒服、不习惯,并不出现客观上的体征表现。

59.只有经过勘查的才是犯罪现场。

60.犯罪现场保护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保护过程中要随时进行调整。61.现场访问的地域范围较为固定。

62.被害人是指案件中遭受侵害的财物的所有者或保管者。63.事主是指在案件中人身直接遭受侵害的人员。

64.对吊挂着的尸体,在现场保护时要把其从悬挂处取下放到地面上。65.犯罪现场都能被发现。

66.负责保护现场的人民警察不得进入现场,不得触动现场上的痕迹、物品和尸体。67.询问被访问人应当公开进行。

68.现场访问是在侦查阶段进行的一项调查询问工作。

69.犯罪时间通常是指犯罪行为人从侵入现场起始到实施犯罪完毕离开现场这一时间区间。

70.现场勘查人员应严格保守秘密,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现场信息,但可以自由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71.对水中尸体,最好将其打捞上岸进行保护。

72.犯罪分子杀人后,用手巾将现场所有物品擦试一遍后离开现场,这个现场属于变动现场。73.犯罪现场仅指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74.第二现场特指移尸现场。

75.犯罪现场保护,只有勘查前的保护。

第五篇:刑事科学技术题

《刑事科学技术》模拟试卷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刑事科学技术。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5.笔迹。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运笔特征主要表现在(起笔)、(收笔)、(行笔)和(连笔)特征上。2.摹仿笔迹按摹仿手法分三种:()、()、()。3.凹陷状痕迹的结构包括()、()、()和()。

4.足迹按造型客体不同可分为()、()和()三种,其中()不能进行人身同一认定。

5.弹壳在发射过程中留下的痕迹特征有()、()、()、()、()。6.近距离摄影中,理论上增大影像的方法有()和()。7.感光度低的胶片,宽容度()。

8.左手伪装笔迹有机械性特点,表现为(左高右低)。9.常见的制式枪弹是由弹头、弹壳、()和()构成的。

10.枪管的内表面叫枪膛,它可分为线膛、()和()三个区域。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照相机镜头焦距越长,视场角越大。

2.目前能进行红外线反射摄影的波段是750nm~1350nm。3.弓型纹由内部、外围和根基三个系统所构成。4.人行走时,碾脚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痕迹是蹬痕。5.穿鞋足迹不能对留痕鞋进行同一认定。

6.用石膏制模法提取足迹前,必须将足迹中的石块,树枝,树叶等杂物清除。7.人行走时步角越大,其躯干越后仰,重心后移。

8.一般性伪装笔迹的基本类型有:(1)伪装书写水平;(2)改变字的正常形态;(3)破坏字的结构;(4)改变运笔方式。

9.错别字特征中的别字,包括:(1)同音别字;(2)形近别字;(3)义近别字。别字也是出现率较低的特征,习惯性的别字特征上符合也是认定结论的依据之一。

10.物质受激发光的强度,与激发光的波长、温度、浓度、强度及湿度等的影响有关。

四、不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下面属于射击弹头上痕迹特征的是()。

A.“小旗”痕迹 B.阳膛线磨损特征

C.进膛磕碰痕迹 D.主要棱线与次要棱线 2.在笔迹鉴定中,下面属于搭配特征的是()。

A.笔画之间的交接部位

B.相邻笔画之间的搭配距离 C.偏旁之间配置的高低远近D.笔画之间的长短比例关系

3.某现场提取的手印全长为180mm,下面不接近犯罪嫌疑人身高的是()。A.170cm B.176cm

C.182cm D.188cm 4.白色塑料表面遗留的汗液手印,采用()显现法效果不好。A.铝粉 B.青铜粉

C.黑色磁性粉 D.“502”粘合剂 5.显现血手印,采用()显现法效果不好。A.8-羟基喹啉 B.硝酸银

C.四甲基联苯胺

D.DFO 6.对近角箕下面定义不正确的是()。

A.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3条以下的箕形线。B.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4条以下的箕形线。C.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5条以下的箕形线。D.箕型纹中心点至三角外点的纹线在6条以下的箕形线。

7.现场照相中,相向拍照法适用的对象,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场方位照相

B.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

C.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

D.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貌照相、现场重点部位照相、现场细目照相 8.翻拍捺印的手印,选择()效果不好。9.A.盲色片 B.分色片

C.全色片 D.彩色片

9.下面与“光圈

8、快门速度1/60秒”曝光量不相同的曝光组合是()。A.光圈

16、快门速度1/250秒 B.光圈

4、快门速度1/250秒 C.光圈

11、快门速度1/250秒 D.光圈5.6、快门速度1/250秒 10.下面感光度与中国GB27º不相同的是()。

A.ASA100 B.ASA200

C.ASA400 D.ASA800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同一认定根据所依据的特征不同可分为哪几类?每一类举一个例子。2.简述现场方位照相拍照要点。3.简述铝粉适用的对象。

4.寻找与发现现场手印的重点部位有哪些? 5.什么是局部安排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6.如何通过足迹推断作案人的年龄?

六、论述题(10分)

什么是凹陷状痕迹?其种类包括哪些?拍照时如何控制光照角度和方向?

七、应用题(20分)

(一)要求

1.请用所学的物证技术学中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案例,从中找出有关物证,并说明如何发现、固定、提取及注意事项。(10分)

2.结合本案例谈谈物证技术学在侦查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10分)

(二)案情

202_年11月15日7时40分,外地来郑的无业人员、在网吧泡了一个通宵的常宁摇摇晃晃地回到自己和女友在金水区庙李镇大铺村租住的住处,刚打开门,便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柜子、抽屉大开,衣服、书籍、杯碗等物扔得遍地都是,女友王菁(20岁,郑州市人,生前为某高等专科学校大二学生,通过上网聊天认识了现在的男友常宁,两人今年3月开始租房同居)赤身裸体躺在床上,面色灰白,用手一摸,全身冰凉,已经身亡。

法医尸检确定,死者系被人掐勒颈部窒息而死,并被奸尸,死亡时间为凌晨2时。死者的诺基亚8210手机及充电器和一个红色“中华”牌打火机被抢去。

16日23时,专案组调集民警200多人,对大铺村方圆两公里内进行地毯式排查。村里的大铺浴池内一服务生告诉民警:14日晚,一操焦作温县口音的男青年在浴池住了一夜,15日早上又来了一个操温县口音的男青年,两人神色慌张地低声说了些什么,便一同匆匆离去,后来的男青年脸部有多处划伤痕迹。

专案组根据这一重要线索,当即展开调查。此时,又一个重要线索浮出水面:11月20日,一名女大学生来到专案组,自称是受害人王菁的好友。当天上午她突然接到一个手机电话,号码正是王菁生前所用的号码,电话里的男子向她询问了关于王菁案件的情况。

经侦查,专案组发现手机是从温县黄庄乡的杨垒村、尚留村、西虢村一带打来。民警当即赴温县开展侦查,据西虢村群众反映,该村的李志方、张波曾于11月13日去了郑州,15日又匆匆返回村里,一直深居简出,行踪可疑。警方旋即将李志方、张波抓获。并从李志方身上搜出了案发现场丢失的红色“中华”牌打火机,李当即对自己入室抢劫、杀人奸尸的罪行供认不讳。

答案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10分)

1.刑事科学技术简称刑事技术,也称物证技术,是公安、司法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收集、分析、检验和鉴定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各种物证材料,为侦查、起诉、审判工作提供线索和证据的专门性技术手段。

2.调焦是指调节物像相对的距离,使不同距离的景物按照一定的拍照要求清晰成像在像面上,或者将某些景物成像模糊的过程。

3.斗型纹内部系统中心有一条以上的环形线,或螺形线、曲形线,上部及两侧由较多的弓形线包绕,下部由波浪线或横直线构成。

4.步态特征是人行走时每只脚在起脚、碾脚、落脚过程中的运步规律特点。5.笔迹是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文字符号的形象系统。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1.起笔、运行、连笔、收笔 2.临摹笔迹、套摹笔迹、记忆模仿 3.痕起缘、痕止缘、痕壁、痕底

4.赤脚足迹、穿鞋足迹、穿袜足迹、穿鞋足迹

5.击针头痕迹、弹底窝痕迹、膛内壁痕迹、指示杆痕迹、烟垢特征 6.增大像距法 缩短镜头焦距法 7.小

8.横画容易出现左高右低,字行向右下倾斜 9.发射药 底火 10.坡膛 弹膛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2.× 3.× 4.× 5.× 6.× 7.√ 8.√ 9.√ 10.×

四、不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1.B C D 2.A B C 3.A C D 4.A B D 5.A B D 6.A B C 7.A B D 8.B C D 9.A C D 10.A B D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利用客体的形象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指纹);利用客体的物质成分或结构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血迹);利用客体的运动习惯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笔迹);利用断离体断裂边缘特征进行的同一认定(钳断的金属丝)。

2.拍照点选择在较高较远处;如果现场环境中遗留痕迹物证,现场方位应将其包括进入;选择长久性标志,对不明显的标志可以拍照特写照片;狭长地段可采用相向拍照法拍照;雨、雪天要避免形成线型影像;夜晚出现场,第二天白天补拍。

3.主要适用于显现油漆木、玻璃、电镀制品、搪瓷、釉陶瓷、塑料制品、胶木等光滑客体上的汗潜手印。

4.现场出入口;现场中心部位;作案工具和现场遗留物;与犯罪活动有关的其他设备和物品。5.局部安排特征是指全篇笔迹中某些部分的安排位置和书写格式方面的特点。主要指字间组合特征、分段开头位置特征、程式语安排特征、页码的位置特征。

6.人的足迹,不同年龄段其特征各有不同。少年时,脚小步短、运步不规律,足迹前压痕重,后跟压轻,多蹬挖痕,后跟有虚边,常伴有擦痕。青年时,脚大步长,足迹前掌压痕重,重压点在足趾内侧,后跟压轻,蹬挖痕加大,常伴有甩土痕迹。壮年时,运步较规律,足迹前掌和后跟压痕基本一致,步角开始加大,蹬挖痕不明显,开始出现擦挑痕。中年时,运步稳重,步长变短,步宽加宽,足迹后跟压重,前掌重压面后移,擦挑痕增多。老年时,运步缓慢无力,起落脚低,步长变短,步宽变宽,步角变大,后跟压痕比前掌重,足迹边缘不完整,擦挑痕突出。

六、论述题(10分)

凹陷状痕迹是印压作用形成,以凹凸坑丘的形状反映工具上的特征,痕迹与工具凸凹象相反。凹陷状痕迹包括撬压痕迹和打击痕迹。

拍照时应进行侧光照明。光照角度由凹陷状痕迹的深浅决定,光照方向由痕迹的花纹流向决定,一般应垂直于痕迹的花纹流向。

七、应用题(20分)

1.(1)指纹;(2)足迹;(3)生物物证(精液);(4)言语识别(方言)(5)打火机。对于指纹、足迹的提取应先照相,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如静电吸附,粉末法等,提取时,应注意不能有气泡。对于生物物证的提取应干燥后放入洁净的塑料袋中,注意不能发生霉变。2.缩小侦查范围,指明侦查方向。

《刑事科学技术》教学大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