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题
编辑:玄霄绝艳 识别码:14-519902 5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2 14:38:09 来源:网络

1、新课程理念改革的“四观”

简述现代学生观

·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应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做到悦纳错误、多宽容

·

2.学生个体间存在很大差异,做到乐观估计学生天性,多看优点多赞美

·

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潜能,做到相信学生,多期望

·

4.学生成长需要人文关怀,认识到学生是人,做到尊重学生,讲民主

简述现代教师观

·

1.角色转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社区型开放教师

·

2.行为转变: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民主、互动和教学相长;教学上强调课程帮助引导启发;强调反思与终身学习;强调合作

简述现代创新观

·

1.破除知识中心,敢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

2.破除教师权威,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

·

3.培养问题意识,鼓励学生提问,态度比答案更重要,多赞赏

·

4.破除智力中心的观念

简述现代教学观

·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

2.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

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

4.教学更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科学

2、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4、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5、怎样帮助学生?

·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聪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6、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7、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8、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9、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10、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11、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12、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与教育内容

·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

·

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结构

·

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13、简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和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

·

3.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的权利和程度

·

4.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14、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两再一新”)

·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

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15、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

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

3.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16、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

1.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

2.阶段性,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

3.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以及不同方面发展速度不同。

·

4.互补性,机体在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它方面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5.个别差异性,每个人由于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面貌总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

17、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

3.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8、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

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19、简述学制建立的依据

·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

4.人口发展状况

·

5.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2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过程

·

1.选择研究课题

·

2.查阅文献资料

·

3.制定研究计划

·

4.搜集与整理材料

·

5.撰写研究报告

·

6.总结与评价

21、简述课程的类型

·

1.按课程的设计形式,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

2.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

3.按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和对学习的要求,以及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

4.按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

5.按课程的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

6.按课程的呈现方式,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22、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对课程结构的调整

·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小学以综合课程为

·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3、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点

·

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

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5.注重过程,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24、简述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

·

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

·

2.评价功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保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

3.评价观念: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

4.评价内容: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标准综合化

·

5.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

6.评价主体:多元化,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

7.评价过程: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

25、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

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

4.掌握知识与形成思想品德相统一(教育性规律)

26、简述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

1.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起到“点”和“拨”的作用。

·

3.设置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

4.鼓励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

5.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2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优点:

·

(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达到一定质量。(2)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3)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等多方面的发展。

·

(4)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效率。

·

(5)有利于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

·

(6)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2.缺点:

·

(1)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

(2)不利于学生探索性、创造性等的培养。

·

(3)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

·

(4)不能很好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与多样化。

28、简述备课的主要内容

·

1.备教材,即钻研课程标准、教科书和有关教科书。

·

2.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基础、兴趣和需要等。

·

3.备教法,即根据教学目的与要求设计教学方法。

29、简述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

1.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

2.学生在活动交往过程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

4.学生思想品德反复且长期逐步提高的规律

30、简述贯彻疏导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1、简述贯彻德育中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

·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32、简述贯彻德育中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包括校长、班主任、各科教师和全体职工等

·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学生思想觉悟和道德面貌的培养,是通过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教育和影响来实现的。

·

3.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以确保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33、简述中小学常用的德育途径

·

1.思想品德与其它学科

·

2.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

·

3.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

·

4.共青团活动

·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政学习等

·

6.班主任工作

34、简述运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

·

1.运用语言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有针对性;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总结

·

2.运用事实说服时应注意:目的明确,制定计划;做好准备工作;活动中加强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35、简述培养班集体的方法

·

1.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

·

2.培养积极分子,形成班集体核心

·

3.形成良好班风

·

4.健全班级规章制度

·

5.加强班级常规管理

·

6.加强非正式群体教育

·

7.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