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多说“吉祥话儿”
编辑:心旷神怡 识别码:15-1072107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0 13:59: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多说“吉祥话儿”

多说“吉祥话儿” 多念“万寿经”

*老北京杂谈 多说“吉祥话儿”

多念“万寿经” 老北京风俗“ style=”display: block;“ alt=”[转载]【收藏】

老北京风俗“ src=”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2_/11/0121/46698565_1“ real_src=”http://image79.360doc.com/DownloadImg/202_/11/0121/46698565_1“ action-data=”http://s10.sinaimg.cn/bmiddle/3e64f3cdhbb65f874cf29&690“ action-type=”show-slide“ name=”image_operate_222614***"> ——老北京人说话的忌讳和讲究

咱们说话儿,就得讲究实事求是、坦诚相见。还是说说老北京人说话吧,守着几百年的皇城,按现在观点看,就是受封建主义“流毒”深。反映在举止言谈上,特别是说话上,就是有诸多忌讳和讲究,老北京人讲话,就是“令儿”多。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从那伺候皇上的大小官吏看,就要说话特别小心谨慎,稍不注意,因为说错一句话就许“掉脑袋”!影响到下层老百姓,就更要小心无大碍了。诸位看过不少关于清朝慈禧老佛爷的电视连续剧。就连太监奉命哄着慈禧下棋时,你都要格外小心,屏幕上那个“太监”得意忘形地说了一句“奴才杀老佛爷的‘马’”,结果大祸临头,差点儿丢了命!估计这不是危言耸听。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多少年来,北京城的老百姓,也就是说老北京人,说话就形成一条“规矩”:多说“吉祥话儿”,多念“万寿经”!

实际上,遵循上述“规矩”的,不一定始于大清朝,看过京剧《法门寺》的朋友们,可能记得剧中人物“宋巧姣”和“孙玉姣”二女被皇太后召见时,太监贾桂儿千嘱咐万嘱咐“要多念‘万寿经’呀”。可见起码在明朝时,就遵循那说话的“规矩”啦。

多说“吉祥话儿”,那自然就少说或最好别说那不吉祥的话儿。这些你说是“习俗”也好,“陋习”也好,反正这是历史、是流行几百年的事实!其实不管有些人是否承认这些历史事实,是否有什么看法儿,这种“现象”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吧!而且至今仍顽强地表现着其“生命力”!你看,在“文化大革命”中,有多少人因为说话不谨慎,轻则受到批判,重则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受尽痛苦。

说到这里,就要简单说说老北京人怎么“多说‘吉祥话儿’,多念‘万寿经’”啦。也许有人说,听这话儿,这“规矩”恐怕局限在那些伺候皇上或大小官僚的人们当中吧?错了,老北京的老百姓说话也遵循一条儿“规矩”,就是“顺情说好话儿”,其实这“规矩”和“多说吉祥话儿”的“规矩”是一样的,总之,就是老北京人说的那句口头禅“话要捡好听的说”。老北京人都知道,昔日家里老人多的家庭,就更遵循这个“规矩”。尤其在传统节日“春节”等期间,这“规矩”更是要遵循,那死、离、穷、别等不吉祥词句千万别说。如,一家人在“除夕”之夜包饺子,如果面和少了或馅儿少了,千万不能说“少”字儿,必须说“面和多了”或“馅儿太多了”,否则那些老人心里就感到别扭,影响过年的心情和情绪。再如,如果春节期间不小心打碎了碗或其他瓷器,千万不要说“把碗打碎了”这类的话,而要说“岁岁(碎碎)平安”。可见老北京人说话有多大讲究和忌讳。记得“文化大革命”之前,要求我们读一些工人和贫下中农忆苦思甜的书籍,也听一些工人和贫下中农忆苦。其中一个工人在忆苦时就谈到,他在学徒期间,有一次在“春节”说错了一句话,即“面少了”,于是遭到资本家的毒打。因为那资本家特别在意“春节”时必须说吉祥话儿。

老北京人说话遵循的这“规矩”,曾不时地出现在一些文艺节目中,如著名相声演员、已故的侯宝林大师、刘宝瑞大师等,都说过关于这方面的相声。侯宝林、郭启儒二位大师还专门说了一段儿相声,讽刺那不会说话儿,即不遵循这说话“规矩”的人儿。特别是相声中讽刺的那个“不会说话儿”的人,虽经多次提醒和教育,甚至让他少说话,但是最后他还是破了这个“规矩”,相声中是这样描述的:当这位“不会说话儿”的人,恳求家人带他去看望一个刚得儿子的朋友并保证不说一句话时,家人带他去了。结果,与那位朋友告别时,这个“不会说话儿”的人终于憋不住了,竟对那刚得儿子的主人说:“大哥,我今儿什么话也没说吧?”当对方称赞他今天表现得不错时,他到底说了一句“那您孩子要是死了可别赖我”!您看,这侯大师把这种人刻画得真是入木三分!

至于一些相声中揭示的老北京人顺情说好话儿,那真是源于生活,几乎分毫不差。就是那丧事儿、坏事儿,有些人也能说出“彩儿”来。看看某两位相声大师表演的“顺情说好话”相声中的一段儿对话吧(甲、乙分别为相声中“逗哏儿”和“捧哏儿”的):

甲:您有几个少爷(儿子)呀? 乙:就一个儿子。

甲:好呀,好儿不用多,一个顶十个。乙:哎呀,他成了小偷儿啦!

甲:好、好!俗话说“宁养贼子,不养痴儿”。乙:都被警察抓起来啦!

甲:好呀,有人替您管,省得您操心啦!„„„„„„„„„„„„„„„„„

您看,这样的按“规矩”说话,就显得庸俗了。但是这么多年,还真发生不少这类对话。经过漫长封建社会的代代国人,受这“规矩”影响很深,只不过在老北京的皇城子民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在用词儿、说话上表现更突出。对老人的形容词儿,有“老寿星”、“老当益壮”、“长寿老人”等,就是在那所谓的“大跃进”年代中,不是也形容干劲儿大的老人为“老黄忠”(三国时代的老英雄)、“佘太君”等吉祥和带有长寿含义的词儿吗。老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的一些老人,如今在说话上忌讳的词句还很多。这些咱就不想举例啦,因为举太多这方面例子,搞不好起负面儿作用。如果哪位朋友感兴趣儿,周围又有老北京的老人,那么不妨可以和他们谈谈。

其实不管人们承认与否,多少年来,也可以说至今这说话的“规矩”还有影响。但是这“规矩”在所谓的“80后”、“90后”及再下一代的人身上是否能彻底破除,我是充满“信心”的!你看,不少年轻人还讲这“规矩”吗?对一些老人开口就骂“老不死的”、“老丫挺的”等!就是一些年轻人聚会时,那说话简直就更毫无顾忌啦。一次看见几个年轻人在野外烤烧食物,一边烤食物一边开玩笑说:“小心,一会儿要着了火,把你烧死!”就是那传统节日、吉祥喜庆的节日“春节”的一些联欢会节目中,有些演员表演的节目竟然是上台就嚎啕大哭,一边哭一边咒自己要死啦;有的演员表演节目时竟得意忘形地满嘴胡说八道,什么难听的字眼儿都有,等等。他们的话哪里还有喜庆和吉祥,看来在他们身上,这老北京人说“吉祥话儿”的“规矩”早破了!

所以这“多说‘吉祥话儿’,多念‘万寿经’”的“规矩”,不管是习俗也好,还是陋习也好,基本快成为历史了。

第二篇:年话儿

年话儿

腊八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说腊八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腊八节是进入腊月的第一个节日,开启了过大年的序幕。

腊八节要吃腊八粥。据传,在腊八天气,古代寺庙里用腊八粥来施舍、赈济灾民。腊八粥的用料为:黄米、白米、江米、小米、栗子、枣泥、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白糖、红糖、葡萄等,也可根据口味和习俗,添减用料。粥的用料多为温补性的,所以腊八粥便具有了驱邪散寒的功效,吃腊八粥,能消除疾病,有益身体。

每年的腊八,总要喝上一次妈妈亲手做的腊八粥。自己做的腊八粥用料总没有那么丰富,不过是花生、小米、瓜子、红糖之类的,不过这也是难得的了。腊八粥的用料虽不是什么稀罕物,如今的日子过得也不算贫穷了,要是凑足腊八粥的用料,也还是得费一番周折,再加上熬制也要费时费力,也难怪不易得。虽然超市里总能见到腊八粥一类的东西,总觉得味道缺少点什么。腊八时节,喝上家人亲手熬制的腊八粥,不管用料是否充足,总感觉那么亲切。热热地吃上一碗,浑身就要冒汗,先前的寒冷劲儿,一扫而光,甭提多舒服了。要是喜欢吃,赶紧再来上一碗,不然呢,又要等上一年呢!

202_.1.30

小年儿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一天,几乎就是过年的彩排。过了二十三,年味儿变得越来越浓了。传说,灶神们这一天都要上天述职,称为辞灶。有的地方,人们做好了糖瓜,供在神前,灶神吃了,嘴被粘住,这样在玉皇大帝面前,他们就不会胡言乱语,只报告家中一年来的好事,所谓“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寄托人们对来年美好日子的向往。

过了小年,最欢实的要数小孩子们了。要过年了,新衣服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女孩子们,盼望了好长时间呢,什么花色、样式的早就有了主意,看吧,集市店铺,随处有她们的影儿。鞭炮一响,小子们心里可是乐开了花,大街小巷里,到处能见到他们,手里拿着大把的机器鞭,“啪——”,冷不丁的,无论在哪儿,炸那么一下,吓人一跳,回神找人时,影子也没有。

窗户里冒出来的香味儿,混着空气里的火药味儿,夹杂着孩子们的说笑声,迎接着大年的到来。

炖肉

二十五,炖大肉。每年的这个时候,买上一大块肉,准备招待来客。

炖肉是有讲究的。常言说,食不厌精,这时候的炖肉更是精益求精。将整块的后腿肩切成碗口大小的肉块,剔除腿骨,将肉块、骨头

一同放到大锅里煮,放入葱姜蒜等各种调味料,两个时辰,香味顺着锅盖缝隙飘出来,闻到的人直流口水,心急的人,恐怕要立马来上一口。不过,别着急,炖好的猪肉,还要经过熏蒸才算的上是色香味儿俱全的美味儿,老家的做法是,干锅里撒上糖,江米等佐料,架起煮好的肉块,小火熏蒸二十分钟就得。可是,小孩子们是等不得的。瞧吧,他们早把锅围了起来,没办法,得先让他们吃够了,才会离开。好家伙,兜里揣着鞭炮,手上挂着黑泥,一大块早下了肚儿。不大工夫,这帮小伙伴儿们,把炖肉的香味儿,就带到了大街小巷。

花画集

人们把年前的最后一个大集,叫做花画集,画还是花,到现在也没搞清楚,因为只有在这天,大集上才有摆摊卖画的,姑且叫花画集了。

大人们要在这天置办年货,可忙了。拎上几个大口袋小口袋,骑上自行车,回来的时候,总是装的满满的,有的还要赶上几个来回,就像人们说的,要把大集搬到家里来就好了。不过,这都是过去的事了,如今,好多人开上了小汽车,有多少东西装不了的啊,再说,出门随时就能买东西,再也不用考虑把大集搬回来的事了。可是,到了这天,买不买东西的人们,总要到大集上转上一个来回,找找过年的感觉。

最高兴的恐怕还是小孩子们。头天晚上,把钱揣在兜里,才能睡

得着。天还没亮呢,早早的起了床,胡乱地吃上一口饭,伙伴们便凑在一块儿了。

七、八里的路,不算什么,半个小时足够了。好家伙,方圆十多里的人们都凑到一块儿,想要停下买东西,没那么容易,后面的人推搡着走了一条长街。卖的什么东西,不知道,不过小孩儿们不在意,挺乐的,本来就是凑个热闹罢了。不仅赶集的人多,卖东西比平时多了两三倍。各种蔬菜、年画儿;特色小吃,大小的鞭炮等等,看不完,也看不够。渐渐兜里填满了各种小玩意,什么红蜡烛、小贴画、香瓜子、小鞭炮„„,钱花完了,也就心满意足了。说声“走”,一伙子人说笑着,满载而归,在乡间小道上,三五成群地走着,我看看你的玩意,你尝尝我的好吃的,商量好了,还可以来一次公平的交换,呵呵,赶了一次花画集,他们收获的是一年的欢笑!

请神

年三十的下午,人们准备请神了,请神是过大年高潮的开始。傍晚,爆竹声渐渐打破了平静,由远及近,此起彼伏。放爆竹是年轻小伙子们的事,胆子大的小孩儿子,也总爱凑热闹,也少不了遭到大人们的训斥。一阵急促的鞭炮过后,大街上集合的人多了起来,着急的小伙子,摆开了二踢脚,点着了试试响声,“砰——磅”,„„“真响亮!”人们说着。好吗,还有更响亮的,谁又把“开天雷”摆上了,捂着耳朵点燃了引线,“嗖”一声,药球窜起几房高,在空中炸开了,窗户扇子随着响声抖了抖,几个小鸟赶紧飞开,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不大一会儿,鞭炮声和火药味,孩子们欢笑声混杂在一起,弥漫整个村子。三五成群的人们陆续集合到郊外,孩子们走在前面喊叫着,又是一阵密集的爆竹声,那是迎接祖先们回家过年的礼炮,同姓的长辈带领着烧过香,行过礼,便可以回家过年了。

请神不但热闹,祝福更要虔诚。

对祖先的祭祀是过年的大事,鲁迅先生称为祝福,丝毫不能马虎。请神之后,在家里禁忌忽然多了起来,记得从我们小时候起,奶奶就告诉我们,过年的时候要遵守好多的规矩。首先,小孩子们不能大声的喧哗,供桌前不能打打闹闹等,虽然这样,可是我们小的时候是不管这些的,所以,那个时候遭到大人们的训斥是常有的事儿;年下的好吃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动的,都要先敬献给祖先享用,上供的时候,还有祝福语和吉祥话。大人们教给孩子们说话不说粗话,说话要吉利,与人相处要和睦等等。至今,过年的时候,仍然保持祝福时候的庄重、虔诚,成为家人不可割舍的过年情结和亲情纽带。

第三篇:那句话儿

那句话儿

小草之所以青翠欲滴是因为有雨露的陪伴;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因为有大地的陪伴;鲜花之所以发香迷人是因为有阳光的陪伴;我之所以能够不断进步是因为有那句话的陪伴;一年级:梦会成为现实

第四篇:托福口语要多说

官方网站:

口语备考多说多反馈 托福口语要多说

很多人都知道英语要多说,但是真正做到每天都说的人很少。建议考生多做题,每天至少大声说足20分钟。光说还不行,要与人对话、与电脑对话,尽可能多地获得反馈。如果能够让老师听,指出发音或语法错误是最好。最简单的反馈是将自己说的英语做录音后,反复听,检查错误。指出只说不反馈,永远不会进步。

口语考试要减少口头禅

托福口语考试对考生最具挑战性的一点是考生几乎没有深入思考的时间,从给出题目到开始考试,只有短短的15秒钟,却要求在45秒钟之内给出一个有头有尾的完整回答。老师说,托福考试是对考生英语素质的考察,很多考生面对计算机,不自觉就会出现很多口头禅,有英文的:well,you know等或者毫无意义的“啊、嗯”的音节,更有甚者,将自己的中文口头禅也说出来。这些无意义的词语出现在只有45秒的口语答案中,很具杀伤力。

老师建议考生在答题时尽量放松心情,发音能让人听懂就可以。考生对于口语题的准备应主要集中在人、地、物、事几个大方面,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相关的句型,考试的时候适当代入。考生尽量在45秒的答题时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词汇量,做到流利准确。

最后,总结说,托福备考是一个很乏味的过程,除了反复做题外,口语和写作还要积极获得各种反馈。一定要有坚持到底的信念,态度很关键,每天做足练习,不要轻言放弃。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获得成功。

第五篇:多听、多说、多读

多听、多说、多读,打造英语达人

Listening:从听力突破口语、语音

陈旧的英语学习方法是重视英语语法、应付考试,在大学英语四六级等考试中取得高分。不可否认重视英语语法可以让初学者打好英语的基础,但事实上,很多取得了四六级证书的大学生依然无法开口说英语,很多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哑巴英语”。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我认为造成哑巴英语的根本原因是我们的教育体制出了问题,那就是在语言初期学习阶段我们忽略了英语听说训练而已。在尝过了英文电影学习的甜头之后,我又开始了从听力突破口语语音方法的创新。后来的学习证明这个方法也是很有个性化和实践提高的。

练习听力的技巧:

1、一定要选取一套比自己的实际水平略高些的听力教材进行强化训练。

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选取合适的学习教材极其重要,这套教材可以是一个系列或上下两册,但难易程度必须和学习者相结合。如果难度太大,则会打击英语初学者特别是自学者的学习信心,如果过于简单则容易给英语初学者造成错觉,以为自己短期的学习取得了极大的成绩。我曾经自学很多英语听力教材,比如,Step by step, College English, Listen to this, Crazy English等等,经过长时间的比较,我发现Listen to this(又名英语初级、中级、高级听力)这套教材深入浅出、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最适合于英语自学者进行强化训练。

自学小贴士:建议自学者从英语初级听力开始,必须买学生用书(练习)和教师用书(答案),初级部分含九盒磁带。

2、固定每天不少于1个小时,精听加泛听。

古人云:“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讲的就是让我们无论是在做事还是学习的时候都得把功夫做到位,否则一事无成。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最简单的是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但最难的莫过于坚持二字。所谓精听就是根据学习的进度每天固定听一个小单元,尽最大努力把句子和文章的意思都听懂。泛听是指随时随地用外放的录音机听一些英文歌曲、英文电影对白或英语新闻等,实际上是给初学者自己制造一定的英语学习环境。

自学小贴士:记住一个原则,我们的听力不好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以前练的听力太少,不然就是我们自己的耳朵存在听力障碍!

3、手拿铅笔作记号并提前预读猜测。

在听力练习的最初阶段最好养成手拿一支铅笔对听力内容进行短暂时间的预读的良好习惯。在英语考试中,考试者都会提前拿到考卷,考官一般建议考试者写下姓名、准考号码等,不许答题,但可以预览考卷。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如果利用这一短暂时间对听力内容进行预读则可以获得很多的考试信息。对于填空题,可以通篇读完,获得概意,对部分填空进行猜测;对于选择题,读选择项有助于提高正确率;对于问答题,则直接看提问部分,在听力过程中尤其注意精听提问部分即可。

自学小贴士:手拿铅笔可以在预读中对重点单词、句子轻轻划出相应记号以配合听力。但在考试结束前尽量擦掉,保持卷面整洁,否则可能会扣分的。

4、对于极其优美的篇章进行听写训练。

听写一直是我极力推荐的学习方法。表面上看每一个学习者在精听一段听力材料后似乎都听懂了全部意思,但不尽其然,对于一些优美的篇章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是有必要的。听写则是最急需最有效的方法。

自学小贴士:尽量用外放的录音机进行听力训练,在做听写训练时,可通过按暂停键自我控制时间。如此反复之后,你会发现两个结果:

一、听写的错误很多;

二、听写后对于听写的内容印象极其深刻,甚至难以忘掉!

Speaking: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的真正法宝

有很多的英语爱好者经常会在学习若干年英语过后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无法用英语和美国人进行日常交流。自己很难用英语把想说的内容表达出来,而且最要命的是几乎听不懂美国人说的流利英语,就算是美国人说得再慢,在我们几个“pardon”之下他又重复无数遍,我们依然听不懂。

为什么我们会掉入进退两难的境界?原因只是两个:

一、我们没有学习过真正美国人说的真正日常应用口语;

二、我们缺少专门的演讲训练。如果你想开口说流利英语,必须首先打破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传统障碍。美国人强调从小就应该学会在大众面前表达自己,用语言去说服别人;中国从古到今讲究为人要谦虚,出言慎重,沉默是金,多听少说,言多必失。如果你也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你已经知道应该从何处入手了。那就是要抛弃以前中国人那种处处要求严谨的表达理念而从这一刻开始大胆地虚心地向美国人学习真正的人话!

练习口语的技巧:

1、多开口说英语,少沉默不语;

2、多模仿经典对白,少一点思考语法;

3、多用心用笔记下好句子,少一些无谓的篡改写作;

4、多与高手或外国人交流,少去口语角重复了千百遍的话。

Reading:提高英语词汇和写作双刃剑

古人广为流传:“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了无数文人墨客,他们无不从读书中汲取了成就功名或事业的思想源泉。我自幼喜欢读书,自信“读什么书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读英语书的技巧:

1、有所选择地去读好书,不读炒作书或所谓的畅销书;

理由:回顾过去,你会发现一些所谓的畅销书已经在今天销声匿迹了。

2、多读中英文对照的中外名著,有助于突破文化理念;

理由:读纯英文版本的书可能会让你不知所云,因为你就不是美国人。

3、精读和研究优秀的外国演讲名家或总统竞选的文章;

理由:读书的目的在于吸取人物事件背后的思想精华,引起你的思考。

4、读好书后及时写出一篇随意思考的读后感修改保存;

理由:创作的灵感只会留在一瞬间,稍纵即逝,写作可以让你更聪明。

看英文电影和看书的学习技巧

1、尽量选取一些著名的英文大片进行观赏;

2、随时记录一些好句子,进行中英文比较;

3、参考剧本和场景自我模仿角色练习发音;

4、反复观摩一部影片分析人物性格及思想。

自学小贴士:在观看英文电影时最好先听英文再看中文字幕,刚开始时几乎听不懂,坚持两三遍就会出现效果。尤其是在观看同一部英文电影多遍之后此效果最佳。

多说“吉祥话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