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荥阳历史沿革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5-1003429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1 11:26: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荥阳历史沿革

荥阳历史沿革

1、荥阳,在荥水之北,旧城址在今古荥镇。

2、北魏太和年间(477—499年)移治至大索城(即现在的荥阳县城)。

3、现荥阳县,由原荥阳、荥泽、成皋(汜水)、河阴、京县等演变来。

4、夏代属豫州,大禹导河治水于此,荥阳也由此得名。

5、商代 帝仲丁(商汤以后第十王)迁都于嚣(音敖),城址在广武西北古敖山上,今巳沦入黄河。

6、周代 西周初,武王封其弟虢叔于制,称东虢国。东虢故城在今上街附近。

7、春秋属郑国。战国韩哀侯灭郑后,属韩国。当时称今郑州古荥镇为荥阳,称今荥阳为成皋。

8、秦代 公元前249年,秦伐韩取成皋后,属三川郡,置有敖仑。

9、汉代 汉初,改三川郡为河南郡,置荥阳县。又在京襄城置京县,虎牢置成皋县,均属河南郡。东汉废成皋县为关。

10、魏晋南北朝时代三国魏正始三年(242年)分河南郡置荥阳郡,复置成皋县,属河南郡。北魏太和中,荥阳郡、县移治至大索城。在虎牢置司州,后废州置东中府。东魏改置北豫州,辖有荥阳、成皋、广武三郡。北齐改荥阳郡为成皋郡,废京县并入荥阳县。北周复置荥阳郡。

11、隋代隋初,废成皋郡,并改成皋为汜水县,治虎牢,属荥阳郡。开皇四年(584年)置广武县,仁寿元年(601年)又改名为荥泽县。

12、唐 代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在虎牢置郑州荥阳郡,以汜水县附郭,并分置成皋县。贞观初,又废成皋县并入汜水县,贞观七年(633年)徒郑州治管城。武则天时,改荥阳为武泰县,改汜水为广武县。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复旧名。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车)从汜水、荥泽、武陟三县划分出河阴县,管河阴仓,属河南郡。

13、五代 荥阳,汜水,河阴,荥泽因袭仍旧,分属郑州和孟州管辖。

14、宋金时代 北宋时,属京西北路。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改汜水县为引庆关,为巩县东境。南宋时,属金南京路。

15、元代 属河南省汴粱路。

16、明代属河南布政司开封府郑州管辖。太祖洪武初(1368年)复置汜水县。三年(1370年)因受水患,河阴县治由大峪口徒于广武城。

17、清代初属开封府。雍正二年(1724年)升郑州为直隶州,辖荥阳、汜水、荥泽、河阴四县。十三年(1735年)改归开封府。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仍升郑州为直隶州。辖县同前。

18、民国时期 民国二十年(1931年)并荥泽、河阴二县为广武县,治于广武城。

19、解放后的荥阳县荥阳县于1949年8月解放。年底汜水县、广武县合并为成皋县,县政府设在广武,1950年迁至汜水。1954年,荥阳、成皋合并为荥阳县,县政府设在荥阳城。

荥泽湖的面积有多大?它包括今荥阳县刘沟大队以北及武陟县东南角,荥阳县东北角(原河阴县、荥泽县),原阳县南部,郑州北部,中牟县,以及包括今黄河河道在内的广大低洼地区。荥泽湖水的来源主要是黄河及黄河北的济水河,济水冲入黄河,南溢后流入荥泽。荥泽以西有枯河(古代称旃然河)、索须河、贾鲁河、京河等,均流入荥泽。

古代的黄河并不流经郑州以北,在广武以西向东北流去,经新乡倾注大海

《中国古代地名大词典》

覃怀

《书禹贡》覃怀底绩,《孔传》覃怀,近河地名,《疏》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共为一地,《蔡沈书传》覃怀,地名,地志河内郡有怀县,今怀州也,曾氏曰,覃怀平地也,当在孟津之东,太行之西,沫水出乎其西,淇水出乎其东,《金履祥尚书注》覃,大也,怀,地名,太行为河北脊,其山脊诸州皆山险,至太行山,尽头始平方田皆腴美,俗谓小江南,古所谓覃怀也,即今怀州,《王鸣盛尚书后案》今怀县故城,在河南武陟县西,即覃怀也。

武陟县

汉怀县,隋置武陟县,寻废,移修武县来治,唐又改曰武陟,宋金时亦作武涉,明清皆属河南怀庆府,今属河南河北道。

武德县

秦置,晋省,故治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

隋置,唐初省,故治在今广东琼山县东南。

汉州县,隋改邢丘,又改安昌,唐又改为武德,宋省,故治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四十里。

唐置,寻省,故治在今广西象县西。

北修武县

后魏置,北齐废,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北。

修武县

古宁邑,《韩诗外传》周武王伐纣,勒兵于宁,因名修武,《韩非子》“秦昭王去邯郸,西攻修武,”汉置县,后魏分置北修武于山阳,因名此为南修武,隋改获嘉,今河南获嘉县治。

春秋晋南阳邑,汉山阳县,东魏置西修武县,寻废,北齐自今获嘉县移修武县治于西修武,隋曰修武县,寻移今武涉且界,唐移于浊鹿城,在今县东北,后又移还西修武,即今治,明清皆属河南怀庆府,今属河南河北道,道清铁路经之。

宁:春秋晋邑,今河南获嘉县,《左传文公五年》晋阳处父聘于卫,反过宁,《杜注》宁,晋邑,汲郡修武县也。

广宁郡:东魏置,北周废,故城在今河南修武县东南。

吴泽陂

在河南获嘉县西北,《左传定公元年》魏献子田于大陆,《杜注》大陆,疑即汲郡吴泽陂,《获嘉县志》陂在县西南十三里,名三桥陂,亦名太白陂。

南阳

在河南获嘉县北,《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于是始启南阳,《史记秦纪》秦昭襄王三十三年,魏入南阳以和,《集解》徐广曰,河内修武,古曰南阳,《通鉴地理通释》南阳有二,修武即魏之南阳也,南阳郡,今邓州也。

小修武聚

在河南获嘉县境。《汉书高帝纪》:出城皋玉门,北渡河,宿小修武。

1、钱穆著述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说:“中国古代的黄河,流到今河南省东部,一到郑县境,即折向北,经今河南浚县大伾山下,向北流。”

2、《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采撷《尚书》、《汉书》、《史记》、《尔雅》等历史典籍记载,归纳叙述说:“大伾山,在河南浚县东南,亦曰黎山,《书禹贡》至于大伾。《汉书注》臣瓒曰:„今黎阳东邻河,乃大伾也。‟按伾《史记》作邳,释文云:或作岯。又名黎阳山,青坛山。《尔雅》一成曰伾。孙安国曰:„山再成曰伾。‟今观其形,当以安国说为是。”

西汉时期,又在浚县境内筑金堤,又名金城。此堤,如今尚存残迹,我们在堤壕村的西边找到了它(见图:堤壕村金堤)。南起新镇镇申店村南,经道口、嘴头、了堤、临河至白毛入内黄,长约50公里的金堤,相继被后人铲平,如今只剩1600多米长。

贾让《治国策》载:“近黎阳南故大金堤,从河(黄河)西西北行,至西山(浮丘山)南头,乃折东与东山(大伾山)相属。民居金堤东,为庐舍。往十余岁更起堤,从东山南头直南,与故大金堤会”又载:“视遮害亭(今新镇镇申店村附近)西十八里至淇水口乃有金堤,高一丈。自是东,地稍下,堤稍高,至遮害亭,高四、五丈。往六、七岁,河水大盛,增丈七尺,坏黎阳南郭门,入至堤下。”由此可知西汉时期浚县境内筑堤之规模。

鲧和禹治水沟通江河之先河的传说十分著名,反映的是禹建立夏朝以前,即公元前202_年以前尧舜时期的情况,大禹建立夏王朝,是实有其人的伟大历史人物。水利学者一般都肯定大禹治水传说的真实性。考古界说法不一,有的学者说,夏禹治水成功,从有洪水、治水不成功,到禹治水成功是个大转折。有的学者则认为龙山时期遗址至今尚没有发现洪水痕迹。

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是龙山文化时期,年代约为公元前2600~前202_年,距今5000年左右,也就是鲧禹治水以前防洪工程设施的问题。我国远古人类的中心聚落,都城是为了御敌而建的,但是城墙在客观上还有另外的功能。古文献记载,“鲧作城”。(《吕氏春秋·君守》)古人已把“作城”和防洪联系在一起。水利史学者都强调城墙的防洪功能,“护城河和城墙体系还是与自然斗争的手段,能起到防洪排洪的作用。”“一旦暴雨成灾,河流泛滥,洪水就会淹没田野,涌向城市。如有坚固的城墙,就可以事先关闭城市,并用土密塞,把洪水挡在城外。城外的人口也可以在洪水到来之前入城躲避。洪水围城期间,护城河自然就成为导水排水的通道。”(郑连第《古代城市水利》,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10月)当时已追溯到在今江苏常州市南约7公里的西周淹城。(见同上书目)。考古界“陆续发现的早于二里头文化的史前城址,1991年以前有20多座,1995年即增加到30多座,至1997年更达到40多座,现在(按:指1999年)已知有50多座了。”分布在河南、山东、湖北、湖南、四川和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这些城址年代大体相当于公元前3000~前202_年。现在所知年代最早的城址是:郑州西山仰韶文化城址、湖南澧县城头山最早一期属于大溪文化的城址。(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科学出版社,202_年1月)龙山文化时期的古城城址都有城垣和城池(护城河)形成防卫体系。建在平原和靠近江湖的古城除了防御敌人进攻的军事功能之外,还有防御洪水的功能。长江中游湖北天门市的石家河、荆门市的马家垸、石首市的走马岭、江陵县的阴湘城,湖南省澧县的城头册城和鸡叫城等城址,属于屈家岭文化晚期到石家河文化早期,即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的城址。(张绪球《长江中游石器时代文化概论》,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其城垣可能都有防洪功能。石家河城址位于天门市石河镇北约1公里,北靠丘陵,南临北港湖,城址处于两条小河汇合处的三角形地带。城址界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900余米,城垣夯土筑成,残高有三四米,城垣底宽四五十米,环城壕沟宽广也有数米。(严文明《农业发生与文明起源·龙山时代城址的初步研究》)城山头城址现存城垣略呈圆形,外径325米。墙体宽10余米,残高4~5米,夯筑而成,东南西北各有城门。护城河大部为人工挖成,只利用一段自然河道。护城河宽30多米,与自然河道相通。(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文物》1993年12期)。黄河流域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河南辉县孟庄、淮阳县平粮台等城也应具有防洪作用。孟庄城址在辉县孟庄镇,平面呈正方形,每边长约400米,面积约16万平方米。主墙体底宽8.5米,夯土筑成,另在主墙体内外各加宽约10米的夯土。城外有护城河,深5.7米。(袁广阔《辉县孟庄发现龙山文化城址》,《中国文物报》1992年12月6日)四川成都平原,新津县宝墩、温江县鱼凫村、都江堰市芒城村、郫县古城、崇州市双河村及紫竹村等6座古城遗址,其年代都在4000年以前。从“六座城多数选择在两河之间的较高台地以及城墙的走向顺应水势的特点看,已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不过,如果遭遇较大洪水,土筑城墙的作用,仍然有限。(《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一书中,王毅、蒋成论文《成都平原早期城址的发现与初步研究》)。

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众多由城垣和护城河构成的城市防御工程,在此之后的“鲧作城”传说,不能解释为修护村围子,因为鲧禹治水的年代,是在龙山文化时期之后。龙山文化时期出现大批的城址,说明当时的聚落结构,已发展到乡村一般的聚落,都邑聚落和由城垣、护城河防御的都市组成,都市是人口和财富集中之地,不仅是敌人进攻的主要对象,而且也是受洪水威胁之地。根据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状况,可以设想所能采取的防洪措施是:先作城,尔后才有河道防洪工程。文献记载可信到了西周时期有了堤防。找到远古堤防的踪迹很不容易。考古尚未发现夏商周三代的堤防遗址。黄河水利委员会专家实地考察过古堤汉堤遗存。

龙山时期长江流域两湖地区的城市城壕,开沟通江河发展水运之先河。马家垸城、阴湘城、城头山城和走马岭城等都有沟通自然河道的人工水系。这些水系都具有排水、灌溉和行船的功能,城头山大溪文化的城濠沟内发现两只船桨,就是很好的证明。(见《稻作、陶器和都市的起源》一书中,张绪球论文《长江中游史前城址和石家河聚落群》)我国人工开挖河道沟通江河的历史,似可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

一点思考

夏商周三代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公布之后,学术界广泛兴起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不可忽视对水利的研究。农学界多年来与考古界合作,配合农业考古取得丰硕成果。史前水利不少问题尚不清楚,尧舜时期洪水、鲧禹治水以及大禹治水与禹建夏朝的关系,还需要多学科协力研究,至于史前稻作农业灌溉工程出现和发展的具体形态,长江流域稻作灌溉对黄河流域旱地农业的影响,还有龙山时期古城防洪功能的分析研究等等,都有值得探讨之处。中国水利不是从大禹治水才起源的,建立史前水利史,似有必要。

白马:秦汉白马县在今河南滑县旧滑县城东,当时在黄河南岸,白马渡口在今滑县东北,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河内:古以黄河以北为河内,以南、以西为河外,这是晋国人的观点。楚汉之际置河内郡,辖今豫北的西部,治怀县(今武陟西南)。

西晋移治野王(今沁阳)。隋于野王为河内县。隋唐河内郡即怀州。元怀庆路。明清怀庆府。河内县之名不变,常为治所。民国废府,改河内县为沁阳。

河阴:唐在今荥阳北置河阴县及河阴仓。元明县治屡迁,均在今荥阳东北。清乾隆时并入荥泽。民国复置,后又与荥泽合并为广武县。

酸枣县

郑延邑,亦曰酸枣,《传襄公三十年》“郑游吉奔晋,驷带追之,及于酸枣。”汉置酸枣县,北齐省,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隋复置,宋改曰延津,即今延津县治。

酸枣山

在河南延津县东北十五里,一名土山,旧酸枣县以此名。

九月三日宿胥口始闻雁

故人久不见,乍见杂悲喜。新雁如故人,一声惊我起。把酒不能觞,送目问行李。曾云行路难,空濛千万里。塞北多关山,江南渺云水。风高吹汝瘦,旅伴今馀几。斜行不少驻,灭没苍烟里。羁游吾亦倦,客程殊未已。扁舟费年华,短缆系沙尾。物性各有役,冥心听行止。江郊匝地熟,场圃平如砥。归期且忽念,共饱丰年米。

滑台——东晋南北朝兵争要地之一,即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城。

滑州——隋置,治白马,即古滑台城。明初撤销白马县,又改州为县。今县治在旧治西,原为道口镇。

据康熙《浚县志》载,浚县旧有古亭12座。后又增建数座。如遮害亭(在县西南30公里双鹅头)、洪濛亭(在大伾山顶南)、岁寒双秀亭(在小姑山西峭壁间)、憩亭(在旧长清门外)、观澜亭(在浮丘山顶)、阳明亭(在大伾山东山书院内)、怀古亭(在大伾山北巅)、蔼蔼亭(在大伾山云半山房南)、紫来亭(在大伾山东崖)等。以上诸亭今无存。

历史沿革:

滑县之名始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滑”,盖因滑台城而得名。《重修滑县志》记载:“周公次八子伯爵封于滑,为滑伯。”滑伯本姬姓,后裔改为滑氏。《元和志》云:“滑氏为垒,后人增以为城,临河有台,故曰滑台城。”《水经注》曰:“旧说,滑台人自修筑此城,因以名焉。”

秦汉之时,滑境称白马县,隶属东郡。隋明至初,滑县称滑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废白马县入滑州。七年降滑州为滑县。清雍正三年,滑县改属河南卫辉府。中华民国3年(1914年),裁并府、州,滑县隶属豫北道。17年,改属河南省第三行政区划专区。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1月,县政府自万集村迁至道口镇,隶属平原省濮阳专区。1952年11月,平原省撤消,滑县复归河南省,仍属濮阳专区。1986年2月,改属安阳市。

【八激堤】古堤名.在今河南原阳西古黄河南岸.《水经 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八激堤北.汉安帝永初七年(公元113年)令谒者泰山于岑于 石门东积石八所,皆如小山,以捍冲波,谓之八激堤.”

第二篇: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

中秋节

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2-5] 发展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据历史学家推断,最初是古代宫廷文人兴起,然后扩散到民间的。早在魏晋乐府《子夜四十歌》中,就有一首《秋有月》描写道:“ 仰头望明月,寄情千里光。”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中秋节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就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传说唐玄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北宋,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芋之声,宛如云外。间里儿童,连宵婚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吴自牧《梦梁录》说:“此际金凤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篓之人,解农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卖买,直至五鼓,玩月游人,婆婆于市,至烧不绝。”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眼眼饰之,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各有所朝;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

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泓《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免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免;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柏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袂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同时这五百多年中还推出“烧斗香”、“走月亮”、“放天灯”、“树中秋”、“点塔灯”、“舞火龙”、“曳石”、“卖兔儿爷”等节庆活动;其中的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 假期

202_年开始中国大陆将中秋节列为法定假期,如当天与周 节日别称

根据中国的历法,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中秋”。

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团圆节”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也”。[2]

风俗习惯 传统活动 祭月、赏月、拜月 吃月饼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俗

月饼

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在福建厦门地区还有博饼的习俗,而且博饼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

 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中秋之夜,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已成为节日一种美的享受。到了现代,人们多是拿红酒代替。[7]  玩花灯

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夜节俗,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如佛山秋色会上,就有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

花灯

在广州、香港等地,中秋夜要进行树中秋活动,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横挂在短竿中,再竖起于高杆上,高技起来,彩光闪耀,为中秋再添一景。孩子们多互相比赛,看谁竖得高,竖得多,灯彩最精巧。另外还有放天灯的,即孔明灯,用纸扎成大形的灯,灯下燃烛,热气上腾,使灯飞扬在空中,引人欢笑追逐。另外还有儿童手提的各式花灯在月下游嬉玩赏。

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所谓柚子灯,是将柚子掏空,刻出简单图案,穿上绳子,内点蜡烛即成,光芒淡雅。南瓜灯、桔子灯也是将瓤掏去而成。虽然朴素,但制作简易,很受欢迎,有些孩子还把柚子灯漂入池河水中作游戏。

广西有简单的户秋灯,是以六个竹篾圆圈扎成灯,外糊白纱纸,内插蜡烛即成。挂于祭月桌旁祭月用,也可给孩子们玩。[10]

 烧塔 南方广泛流传着烧瓦子灯(或称烧花塔、烧瓦塔、烧番塔)的游戏。如《中华全国风俗志》卷五记:江西“中秋夜,一般孩子于野外拾瓦片,堆成一圆塔形,有多孔。黄昏时于明月下置木柴塔中烧之。俟瓦片烧红,再泼以煤油,火上加油,霎时四野火红,照耀如昼。直至夜深,无人观看,始行泼息,是名烧瓦子灯”。广东潮州的烧瓦塔,也是以砖瓦砌成空心塔,填入树枝烧起火来。同时还燃烟堆,就是将草柴堆成堆,在拜月结束后烧燃。而在广西边疆一带的烧番塔,亦类似这种活动,但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清代抗法名将刘永福将逃入塔中的番鬼(法国侵略者)烧死的英勇战斗。福建晋江亦有“烧塔仔”的活动。

传说这种习俗与反抗元兵的义举有关。元朝确立后,对汉人进行了血腥的统治,于是汉人便进行不屈的反抗,各地相约中秋节起事,在宝塔的顶层点火为号。类似于峰火台点火起事,这种反抗虽被镇压下去,却遗存了烧宝塔这一习俗。中秋宴俗

古时中国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

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神话传说 嫦娥奔月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嫦娥奔月

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17] 吴刚折桂 相传月宫里有一个人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把他贬谪到月宫,每天都砍伐月宫前的桂树,以示惩处。这棵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会立即合拢。李白在《赠崔司户文昆季》一诗中写道:“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17] 玉兔捣药

嫦娥身边有只玉兔。据说嫦娥身体变轻,开始升空时,惶恐中抱起了一直喂养的白兔。白兔便随她一起上了月亮。玉兔在月宫有一只捣药杵,夜晚在药臼中捣制长生不老的灵药。这个神话传到日本后,变成了玉兔在捣年糕。玄宗故事

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谱曲编舞,创作了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之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17] 诗词 民谣

关于中秋节的民谣、童谣众多,如《拜月娘》、《椅仔姑》、《中秋拜月歌》、《拜月娥》、《全家拜月》、《中秋夜》、《月姐姐》、《月光光》、《月饼》;台湾民谣《中秋旅思》、《月夜思乡》、《煎熬》等。谚语

中秋月饼

八月十五的月亮——正大光明 八月十五吃月饼——节日的美食 八月十五办喜事——人月共团圆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⑴。又疑瑶台镜⑵,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⑶,桂树何团团⑷。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⑸? 蟾蜍蚀圆影⑹,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⑺,天人清且安⑻。阴精此沦惑⑼,去去不足观⑽。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白话译文

小时候我不认识月亮,将它呼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人的明境,飞到了天上。在晚上观看月亮,可以先看到有仙人的两足开始慢慢地出现,接着一棵团团的大桂树也出现了。传说月中有白兔捣仙药,请问它是捣给谁吃的?又传说月中有一个大蟾蜍,是它蚀得月亮渐渐地残缺了。以前有位后羿,是他将九个太阳射落了,只留下了一个,才使得天人都得以清平安宁。阴精的沉沦蛊惑,遂使月亮失去了光彩,便再也不值得观看了。对此我觉得忧心非常,凄怆之情,真是摧人心肝啊!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这是一首乐府诗。“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杂曲歌辞》。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颜色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发的。唐玄宗晚年沉湎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擅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似是讽刺这一昏暗局面。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得十分深婉曲折。诗中一个又一个新颖奇妙的想象,展现出诗人起伏不平的感情

第三篇:荥阳考察报告

荥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考察报告

荥阳市第一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规模3万吨/日,分为二期,每期规模皆为1.5万吨/日,出水标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2_)一级B标准。污水处理原设计采用BIOLAK百乐克工艺,后改为A/O工艺,污泥处理采用带式脱水,一期基本采用德国进口设备,二期采用国产设备。我院于202_年9月15日会同同济科技对污水厂现场考察,污水厂全套处理装置运行稳定,出水亦达到排放标准,但污水厂亦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如下:

1.根据污水厂提供的监测数据,污水COD、BOD严重超标,COD指标达到1000~202_ mg/l,BOD指标达到300~600 mg/l,据污水厂解释取样为单次,未采用平均混合水样。

2.据污水厂称进水总磷约2~3mg/l,出水约0.3mg/l,A/O工艺总磷处理效果能否达到此效果存有疑问。

3.进水闸门缺少保养,锈蚀严重,启闭存在问题。

4.机械格栅老化,耙齿毁坏缺损,需维修更换,进水井下部橡胶接缝较大,垃圾直接漏过格栅,造成格栅井水泵堵塞。

5.进口筛鼓细格栅运行良好,国产细格栅齿轮及链条损坏严重。

6.风机未设置变频,且平时四台风机常开三台,与设计二用二备有出入。

7.沉淀池无刮渣装置,表面浮藻影响观感。

8.污泥脱水机老化严重,漏泥较多,维修频率很高。

9.由于河南地区地下水位低,综合处理池采用直接开挖铺设HDPE防水材料方法,雨季时不宜排水检修。

10.自来水采用打井地下取水,用水量约200吨/日,未付费。

11.建议提标与中水方案结合考虑,不要重复建设。

12.污泥产量约15吨/日左右,与相同规模生活污水厂产泥量相比较大。

第四篇:中央大学历史沿革

留学360韩国部翟青老师介绍,中韩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地理位置很近,往来非常方便。韩国又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非常广泛。韩国中央大学是韩国一所名牌私立大学。目前,中央大学整体综合竞争力排名全韩前十名(202_),以表演系、电影系、摄影系和新闻系最负盛名,在全韩国高校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其中,戏剧电影系和尖端影像研究生院是全韩国最高的戏剧表演和影视艺术研究学府之一,培养出了众多顶尖的演艺界和文化界人士。韩国排名第九的大企业斗山集团202_年起作为中央大学的财团以后,学校做出了重点发展扶持理工科专业的战略性调整,大幅度的财政支持也使得中央大学的综合竞争力得以进一步提升。

中央大学的雏形由任永信女士于1918年4月1日创立,时称“中央幼稚园”,当时是一所保育学校。1946年7月8日,保育学校扩展,开设其他学科,并改名为“中央女子专门学校”,1947年4月10日再改名为“中央女子大学”。1948年5月25日,学校改变政策,容许男生报读,并改名为“中央大学校”。1953年5月28日,中央大学的地位得到韩国政府认可,升格为综合性大学。1972年6月16日,大学与徐罗伐学院合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央大学现有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学校现有铜雀、钟路和安城三座校区,下辖12个单科大学和17个研究生院。

历史沿革

韩国中央大学(Chung-Ang University)创立于1918年,是韩国著名的私立综合大学之一,其历史、传统、规模等排名在韩国均享有极高地位。学校现下辖12个单科大学以及17个研究生院,在校生3360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6400余名,专任教授1300余名。中央大学根据韩国法律成立了“中央大学法人”基金会,旗下除中央大学以外,还拥有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两所附属医院。

中央大学在韩国共有首尔铜雀、首尔钟路和京畿道安城三座校区。其中,铜雀和钟路校区合称首尔第一校区,距离首尔一个小时车程的京畿道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首尔铜雀校区面向汉江,旁有青山围绕,正可谓是依山傍水。学校正门就是充满着现代建筑气息的R&D研究大楼,侧旁是1938年建造的欧式风格的中央大学创始人纪念馆。由韩国著名建筑大师金仁哲设计建造的中央图书馆等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景相辅相成。《我的女友是九尾狐》、《韩版恶作剧之吻》等韩国多部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地都选在了中央大学。

中央大学始建于1918年4月,当时的雏形是建立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当时创办幼稚园的目的在于通过教育孩子的同时,把民主意识传播到家长中去。1922年起,又建立了以女性为对象的师范教育专业。1933年,韩半岛正处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学校在政治和经济上遇到重重困难。年仅34岁的任永信女士毅然出资接收了中央保育学院并出任校长,并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8年,学校面向社会所有人群招生,不再局限于性别。1954年,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 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又不断增设专业并建立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78年又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副其实的综合型大学。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区。1982年3月正式命名为首尔铜雀和钟路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了两校区能够均衡发展,校方在安城校区投入大量资金,陆续建了教室、实验室、研究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设施。

1960年,以韩国学生为主导的韩国民众抗争结束了李承晚(韩国第一任总统)的独裁统治。这次韩国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民主运动由中央大学学生率先开始,抗争中6名大学生流血死亡,成为众多大学中牺牲学生人数最多的大学。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任永信女士为了纪念死去的大学生,在学校建立烈士纪念碑,并提词“为正义而死,为真理而活(Live in Truth ,Live for Justice)”。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中央大学的学校精神,通过追求正义和真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德才兼备,为社会和国家发展做贡献的优秀人才。

为提高大学之间的竞争力,韩国国家教育资源部和舆论媒体每年对大学实施综合评价和排名。在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连续六年被评为教育改革最优秀大学。由《中央日报》202_年对全国204所大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中,中央大学不仅被评为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之一,而且新闻系、戏剧系、电影系和摄影系,在全韩国同专业学科中,均排名第一;药学大学排名第四。其中,作为综合大学电影教育的代表,中央大学尖端影像大学院是亚洲第一个拿到招收MFA(艺术硕士学位)资格的研究生院,是全国综合大学中影视艺术教育与研究最高也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教学机构之一。此外,在韩国统一举办的全国司法考试和CPA考试中,中央大学学生的合格率为全韩大学第五位。

中央大学的重点目标是实现大学教育的国际化和校园建设世界化。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世界名牌大学缔结了友好合作关系。现与世界40多个国家的230多所大学签署了校际交流合作协议。学校每年派遣约400名交换学生到国外大学就读,同时,也接纳约200多名外国学生来中央大学就读。中央大学未来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202_年,即建校100周年时争取进入世界100强名牌大学的行列。[1]

创办期(1918-1945)

中央大学的创办始于1918年4月,建在首尔市钟路区仁寺洞的中央教会幼稚园。该幼儿园最早于1916年由基督教传教士筹办,后政府出资运营,使其隶属于中央教会。当时创办幼儿园的目的,不仅在于教育孩子,而且通过孩子的教育,把民族意识传播其家长中去。为此,中央

幼稚园于1922年起,以女性为对象正式设立了师范教育专业。当时经由中央幼儿园培养的幼儿教师,派往咸兴,会岭,釜山,马山,全州,安阳,天安,沙里院,密阳等全国各地从事教育活动。此后,中央幼儿园便升格为中央保育学院。因当时韩半岛正置于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之下,中央保育学院不仅在经济上遇到诸多的困难,而且在政治上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很大压力,步沥维艰。中央保育学院于1933年由任永信女士出资接收,并任该院校长。此后,她在黑石洞一带购置房地产,中央保育学院搬迁至黑石洞校址。任永信女士在美国设立的Pffifer财团得到财源资助,于1938年在黑石洞校址盖了第一栋校舍建筑-“永信馆”。1945年中央保育学院改名中央女子专科大学。[2]

发展为综合大学的过渡期(1946-1979)

1945年中央女子专科大学的成立为1948年转为男女共学的正规大学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韩国建国初期的任永信,不仅担任中央大学的学长兼财团理事长,而且作为执政民主党议员,韩国曾派遣她常驻联合国韩国代表。期间她不仅为韩国做了很多工作,而且为学校的发展做了重要的贡献。中央大学于1950年举行了第一届学士学位授予仪式,而且在战乱的1951年-1953年在釜山临时校区,举行了第2,3,4届学士授予仪式。1954年学校重返首尔校区。此时学校已成为拥有4个单科大学,19个专业和研究生院,师生达2,850名的初具规模的综合大学。此后在前世纪60年代起又不断增设专业,增设附属小学,中学,高中等。1965年1月增设了商经大学,药科大学,扩大到6个单科大学,而到1968年已拥有文科大学,理工大学,师范大学,法科大学,政经大学,经营大学,农科大学,药科大学等8个单科大学;1971年12月又设立医科大学;1978年设立大学附属医院—诚信医院,逐渐形成了一所名付其实的综合型大学。[2]

设立第二校区与增设研究生院(1980-1990)

1979年中央大学在安城建立了新校址,1981年在安城校区增设了外国语大学,社科大学及家政大学等。1982年3月正式命名:首尔校区为第一校区;安城校区为第二校区。为两校区的均衡发展,在安城校区,于1982年10月把艺术大学的音乐学科升格为音乐大学;1983年9月把农科大学发展为产业大学;1984年10月新设建设大学及研究生院等,安城校区拥有7个单科大学的规模。后陆续建了教学用教室,实验室,研究室,办公室以及运动场,学生宿舍等大批新的设施。而且12个研究生院中,其大部分也是在这个时期前后建起来的。[2]

强化教育理念,稳步提高期(1990-)

在扩大学校规模的基础上,自1990年起学校开始进入了稳步提高教学质量期。国家主管教育部门为提高办学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引进竞争机制,鼓励大学间公平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面对严峻形势,学校制定了“中央大学长短期发展规划(1993年-202_年)”:调整机构,提高教学质量,改善行政办事效率,实行业绩工资制,树立学校各项工作为学生,为教学科研服务的思想等,为此各部门开始实行了自我评价制度。后来根据国家教改有关规定,学校又设立了”推进教改自我测评委员会”,更为有效地进行了规范化的自我评价活动

中韩两国都是亚洲国家,地理位置很近,往来非常方便。韩国又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非常广泛。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韩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都比留学其他国家适应得更快。

第五篇:烟台历史沿革

烟台历史沿革

国土资源网(202_年3月16日

16:57)

烟台市因有烟台山而得名。烟台山原无名,古为荒丘,三面环海,海拔53.5米,占地7.07公顷,因位置在北海岸,当地人称“北山”。

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奇山北麓建奇山守御千户所 城的同时,在“北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简称烟台。当地有人称“熨斗山”“烟台山”。

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烟台山西部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在熨斗墩上建灯楼和旗杆,指挥进出码头船只。此后,又称烟台山为“拉旗山”。

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此后其他名称逐渐消失。到20世纪30年代,统称为烟台山,成了烟台市后来的标志。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岛、商埠区(东至今广东街,西至今海防营,南至所城,北达海岸)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烟台区。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1913年,烟台区改为原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

商代西周时称东夷。春秋时,为**、牟、莱族移民区,属东莱地。秦时地属齐郡县。汉时,先后属青州东莱郡县地和牟平县地。自三国后多为变化,至元、明、清、民国属福山县。1934年,改为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始独立行政建置。1938年为日本侵占。1945年8月,烟台第一次解放,属胶东行政区。1947年10月,烟台被国民党军队占据。1948年10月,烟台第二次解放。1950年5月,属文登专区;9月改为省辖市。1958年6月,改为莱阳专区辖市。10月18日,莱阳专区改为烟台专区,为烟台专区辖市。直至1983年11月,组建地级烟台市,原烟台市改为芝罘区。

青岛地区昔称胶澳。因胶州湾入口处北侧的小青岛得名,该岛对岸的原青岛村、青岛口、青岛山一带均沿用青岛之称。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翌年,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移驻胶澳。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于1898年3月6日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殖民地,山东也划入了德国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进行军事殖民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人民为收回青岛进行了英勇的斗争。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2月4日同中国政府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同年12月10日,中国收回胶澳,辟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其区域与德胶澳租界地相同。

1929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国民党政府在美国支持下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改属山东省省辖市。1981年被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4年4月,被列为全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1986年10月15日,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赋予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烟台风物志纷繁多样的烟台古钱币 作者:佚名 时间:202_-6-4 0:0:0

钱币知识 太平天国

当远古人类只会用大自然现成的石块应用于生产生活时,货币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当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有了交换的需求,一般等价物作为交换中介物开始出现。随着历史的演进,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货币才正式跃上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

在胶东大地,出土了大量先秦时期的贝币、刀币以及秦以后的各类铸币。与此同时,铸钱模具钱范、冶炼炉的发掘出土也极大丰富了烟台地区的冶炼铸造史。

贝币的流行一时

在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品除去消耗的几乎没有剩余。当生产力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产品数量增加,除了人们消耗的东西,还有一定的剩余产品,交换就开始了。

为了方便交换,参加交换的人们把自己的产品先换成大家共同需要的产品,然后再用它来交换自己真正需要的产品。这种共需产品就成为一般等价物,固定下来以后便成为实物货币。

胶东半岛因其地利富产渔盐,食盐作为人类的必需品自然地成为胶东地区实物货币的一种。在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实物货币也和海洋有关,那就是“贝”。

烟台博物馆考古研究员侯建业介绍说,“虽然烟台本土也有很多种贝壳,然而作为货币使用的‘贝’并非本土产物,而是一种产自南洋的特定海贝。它小巧美观,夏商时期的奴隶主甚至将这种海贝作为贵重的装饰品。” 由于这种海贝产地遥远数量不多,后来便出现了石贝、骨贝、玉贝、金贝等仿制贝。

上世纪七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长岛南长山岛王沟村发掘东周墓群时,在十号墓中发现了50枚真贝。经青岛海洋研究所鉴定,认为其属于海南贝,产于广东沿海。长岛出土的真贝体形较大,长3厘米,最宽处为2.7厘米。在蓬莱村里集墓群中,还出土了一种“滑石贝”,都是按照海南贝的大小、形状磨制,数量比较多。

侯建业介绍说,海贝作为货币可能开始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夏商时代流行。到了商末至西周时期,贝币渐渐被青铜货币所取代,沦为不太贵重的装饰品。

金属货币的出现

实物货币虽然出现早期给人们的交换活动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然而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于货币有了更高的要求———容易保存、方便分割,金属货币开始出现。最早流行的金属铸造货币———刀币形状与工具刀类似,春秋战国时期普遍采用它作为流通货币。

1972年,海阳行村镇汪格庄村北的小山坡上发现了一处窖藏,长宽不足1米的土坑中放置了刀币等古钱币共计两三千枚。考古人员证实此处为东周遗址,钱币排放整齐并且有覆盖物应该是当时的人们有意埋藏的。这批刀币中包含有齐之法化、齐返邦之法化、节(即)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等众多类别。(返邦、节墨、安阳均为古代胶东地名)

据介绍,齐国的刀币刀身有一定弧度,刃部凹陷弯曲。其中“节(即)墨之法化”刀体重大,通常18厘米左右,最宽处可达到3厘米,是齐国铸造发行较早的一种刀币。

1956年,招远曲侯屯出土了160多枚刀币。比较特殊的是,这些刀币有的从背部直接向前部斜直切去,形成尖细的头部。“考古人员注意到这些刀币刀尖部分的长短、宽窄并不一致,有的地方甚至有剪损的铭文,有的专家分析认为这些都是由于小额交换而被分解后的刀币。”侯建业说。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统一了货币以及度量衡。圆形钱币成为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制,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并影响到相邻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1978年蓬莱兴无村村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处铜钱窖藏。在离地表深30厘米的窖藏中,发现的钱币总重300多公斤,包括了西汉至金代的6万多枚钱币,令人叹为观止。汉代沿用到唐代的“五铢钱”、王莽时期的“货泉”、“布泉”、唐代的“开元通宝钱”都在此处窖藏中有所发现。

铸币工艺大幅提升

到了元朝,非金属货币的纸币成为基本货币制度,政府开支、税收用纸币,民间交易也用纸币。明太祖颁行的大明宝钞就是一种政府发行并强制推行的不兑换纸币,发行无限额,难以流通。

为了推行纸币,明朝政府曾经禁止金银流通,多次停止铸造铜币,但是民间交易中私用白银、铸币的情况却屡禁不止。到了明孝宗弘治年间,纸币流通已经名存实亡。

明代称本朝官炉所铸的铜钱为“制钱”,以此来区别以往流传下来的钱币,清朝沿用了这一传统。虽然明代的制钱铸造较少,但是铸造工艺大大提高。

明嘉靖时期开始用黄铜铸钱,黄铜和锡的熔铸比例为10:1。为抑制民间私自铸币,嘉靖年间开始铸造金背、镟边等钱币。“金背”是用经过4次精炼的合金铜铸造的制钱,有着黄金的金属光泽。“镟边钱”是用镟车削磨铜钱的外缘使其外侧光滑、轮廓周正,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清朝建立以后,货币大量使用满文,用来记录钱币的铸造地点。

出土钱币丰富多样

宋代商品经济开始出现,铸钱数量为历朝之冠。蓬莱兴无村窖藏出土的铜钱,大部分都是北宋的钱币。由于继承了五代时期的货币制度,宋朝时期铜钱和铁钱同时使用,还有铅钱、纸币等币种。兴无村窖藏出土的都是宋朝钱币均为铜钱,考古人员推断在宋朝烟台属于铜钱行用区。

和出土的唐朝货币多以“元宝”命名不同,烟台芝罘区出土的明代铜钱主要有洪武通宝、永乐通宝、万里通宝、崇祯通宝等。“明代的铜钱之所以不像以前一样叫‘元宝’,可能是为了避讳元朝和朱元璋名字中的‘元’字。”考古人员这样推测。

随着中外交流的发展,在烟台地区也发现了不少国外的货币。在烟台发现最早的外国铸币是越南在公元984年开始铸造的“天福镇宝”,发现最多的则是日本1625年开始铸造的“宽永通宝”。这些货币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外形均呈现为中为镂空方洞的圆钱。

尽管农民政权太平天国存在时间较短,然而在烟台还是发现了不少当时发行的“太平天国”和“太平圣宝”钱币。

铸钱模具———钱范

金属钱币的铸造离不开浇筑的模具即钱范,钱范的材质有陶土、石头、铜等。

胶东半岛矿藏资源丰富,铜矿尤为突出,牟平、福山、招远等地目前仍是重要的产铜基地,考古工作者还曾经在烟台发现了早在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过渡时期的铜器。距今4500年的栖霞杨家圈龙山文化遗址出土过冶炼铜块,牟平照格庄岳石文化遗址出土过青铜锥,烟台与铸币的渊源在这些出土文物中逐渐明朗。

“这些遗迹及其出土文物说明胶东地区的青铜生产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优越的技术条件,这些都是铸造金属货币必不可少的基础。”侯建业解释说。

福山区三十里堡村古遗迹还出土过汉半两钱石范、三铢钱石范。据介绍,三铢钱为汉武帝时期铸造,发行的时间比较短,在胶东地区发现三铢钱的石范证明三十里堡在当时是一处十分重要的铸币地点。

除了钱范,胶东地区也发现了诸多冶铸遗址。在牟平的冶头村,考古人员发现了多处熔炉群的残迹,单行排练的熔炉有长期使用的迹象,这些熔炉都有着圆坑形的炉膛以及斜坡式的出液口。这里同时出土的有西汉、新莽的货币以及汉代的半两钱范。冶头村南的“铁官山”还发掘了4.5万平方米的遗迹,发现了众多铸币遗物。

今天的冶头村,北有牟平铁厂、南有孔辛头铜矿。从汉代至今,这里的人们借着大自然慷慨赋予的资源继续着熔炼、铸造的传统。这也让我们看到,虽然胶东文明相对于中原文化稍显孱弱,然而正是这微弱的文明之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留住了中原文明的过去和现在。

荥阳历史沿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