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甘地影评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5-835225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3 11:22: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甘地影评

Gandihi,the title character, the prophet of non-violence who was central to liberating India from its British overlords.I was impressed by Gandhi’s belief deeply and he devoted his life and soul to the

non-violence campaigns.The stubborn old interpreted the sentence,my life is my message through his life.I admire his universal love and great love.

第二篇:圣雄甘地

《圣雄甘地》读后感

用了两个月才读完甘地自传,其间却先后读完了3本王小波的长篇小说。究其原因只有一个:即使翻译质量足够好,这也是一本典型的“闷书”。流水账似的情节,没有太多波澜。习惯在睡前看书的我,往往看不了二三十页,就已经昏昏欲睡了。这完全不像一个政治领袖的自传。通篇充满了平和谦卑和诚实,而这样的文字也更能表现出其书写者的不凡。他在书中写到了对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的忏悔,贪图性欲,食肉和曾试图嫖妓;他在提到了自己曾遭受的不公待遇,包括在印度和在南非;他也提到了参加的很多的政治运动。所有这些都在一种极其安静的行文中叙述。这个瘦弱的男人把印度从英国的统治下独立出来,并用他的道德力量影响了整个世界。而他的价值观只有简单的两个词:真理,非暴力。

他的世界中,有理性和 神性两个部分,理性对外,神性对内。对外则包含一切社会事务:择业,判断是非,领导政治运动,反对什么和不反对什么。对内则更为宗教化:克己,禁欲,素食。他理性思考社会秩序和宗教道德,反对种族歧视,反对暴力,也反对自己宗教中的种姓制度,领导群众运动,争取公民权利。在神性领域,他始终与神同在,在把自己的肉体欲望缩减到最小时,他与神保持了最近的距离。这可能也是他所有力量的来源。道德准则来自于神性,而把道德力量用于政治运动则为理性。反对一切种族歧视,反对英帝国不合理的统治,这些来自于神性的道德,也来自于理性的思考。非暴力来自于神性的道德,而不合作来自于理性的判断。记得中学历史课本里面说过,甘地在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出现暴力事件时立刻终止了该运动,这充分体现了资产阶级在革命中的软弱性。但是插图中纺车旁边的那个瘦骨嶙峋身披白布的甘地,却显然不是“资产阶级”的形象。为了给千万的中国学子洗脑,上个世纪曾经存在过的最伟大的心灵之一就这样被一句话定性了。于是国人皆以为非暴力不合作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只晓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而他显然不是一个能够用阶级理论来分析的人,他是跨阶级跨种族的。他也不是一个政客,政治从来都不是他生活的中心。他貌似也不是一个典型的宗教信徒,他坚守他的信仰却一直在反对宗教中反人类的成分。所以爱因斯坦才会这样评价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

非暴力,从心开始——《圣雄甘地》

当我们抬起头来仰望伟人的时候,心中除了点燃起崇拜的烈火,是否还会想起来你看到的,是一个塑像,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甘地是少有能完全不惧揭露自己的伟人,诚然他最终成为一个严格要求自己的人,但正如自传中,他坦然承认自己也一如普通人那般,在年轻的时候也一度沉浸在情欲的欢愉中忘却其他的事情,从十四岁童婚开始,他固然无条件地爱着妻子,但也曾如大多印度教的男人那样,将妻子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因而他也能了解到:“身体既可以是情欲的游乐场,恶可以是自我亲证的宫殿”。做为一个严格的素食者,他还提到少年时偷食肉品的经历。这并不是如我传统教育里华盛顿砍樱桃树那样充满着疏离感的故事,甘地抛弃了修辞和掩饰的讲述,将我完全拉进了那个具备传统印度教道德规范的家族里,一个孩子心灵成长的迂回曲折。就像是那灵性之水,开始从高处冲落,激荡而激烈,然后被凝固成天上的冰雹,蹦蹦跳跳的不老实,直到如甘地自己形容的,水滴脱离了海洋就会无依无靠、直到意识到海洋的归属,才得到复活,找寻到自我之路。毛主席说枪杆里出政权,这似乎是物质世界里的真理,但甘地却始终用非暴力来获得和平。他说“非暴力是心灵的事情,它不是来自智力的劳动”,当国际歌里唱着“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皇帝”,甘地的方式是:“非暴力的精神必然导致谦卑,非暴力意味着信任神、基督。如果我们要寻求神的帮助,我们必须怀着一颗谦卑和悔悟的心来接近他”。已被册封为人类历史里的每一个伟人,对人类的心灵和意识的运用和调动都是相当娴熟的,当我们都认为物质才是决定因素的时候,实质上,所有都是集体意识在博弈着。非暴力是一种古老的心灵修为,在甘地之前,它很难被提到一个政治的层面,这是显然的,以暴制暴是人类动物性最直接的反应,它像止痛药那般廉价而速效。落后就要挨打,这个口号流传了很广很远,它真正的含义我想是“物质落后就要挨打”。“人作为动物是残暴的,而作为精神存在是非暴力的,他一旦在精神上觉醒就不能够再使用暴力”。这是甘地的认知,也是信念。因有其他的著作里书写了他在南非、印度开展非暴力开展的经历,在自传中,他并未重复那些语句,在看似琐碎和日记摘录性的撰写中,我们看到一个叫甘地的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对自我自省、批判、要求,也因此不断地战胜了自我的习气习性。他并未要求自己像灵修大师那样得到开悟的华美,他孜孜不倦地想求人类的真正共和,他近似苦行的简居生活,也只为能更加释放心灵的能量。我想,甘地是不可定义的,他不能被简单地称为一个社会活动家、一个政治领袖、一个民族精神导师,甚至他亦不是一个平常意义的修行人。于是,这个世界的概念和二元论都可以在他身上瓦解了,如同特里莎修女那样,他为人类做出的无私服务,就像侍奉上主、服务自己一般。他们没有任何的分别心,他们看到了每个人和世界都是一体的,所以世界无法形容他们给予的福祉,只能奉上最接近意思的冕称——圣。圣雄甘地。“真相”和“和解”

加拿大政府为虐待原住民历史正式道歉【导语】加拿大总理哈珀昨天(2008年6月11日)在国会代表联邦政府,就上个世纪初原住民在寄宿学校遭受虐待和性侵犯的历史道歉。【正文】哈珀在国会宣读的道歉声明长达十分钟。【同期声】加拿大总理 哈珀你们用很长的时间来平复这段经历带来的创伤我们也一样走过这段历程加拿大政府真诚地向原住民道歉请求你们原谅我们曾经深深地伤害你们

【正文】原住民峰会全国主席菲尔在现场发言,他说,哈珀的道歉意味着加拿大与原住民之间的关系又新生了一线曙光。菲尔也曾在寄宿学校中受虐。加拿大联邦政府在二十世纪初推行原住民融入基督教社会和学习英文的强制政策。为此,政府强行从原住民家庭中带走近十五万名儿童,并送往全国一百三十间寄宿学校。期间,有儿童在校内受到虐待和性侵犯。一九九八年,联邦政府承认寄宿学校内类似情况严重,并在去年九月成立原住民真相及和解委员会,制订一个十九亿元的赔偿计划。目前,已经有六万五千个受害人得到赔偿。最喜欢这样的新闻,它令我觉得国际新闻翻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天灾人祸令人伤心,政客为了各种利益互相扯皮或惺惺作态令人厌倦,但这样的消息让我觉得温暖,觉得对这个世界的明天更有信心。最近在看《甘地传》,对非暴力有了比较真切的理解。以前读历史,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从这本书中,我看到甘地在生活的各个层面,从内心深处,到一言一行,都在践行这种理念。因而,他能以自己瘦弱的身驱,去完成强大的国家机器所无能完成的事情。甘地确实是印度及至全世界一笔无可估量的政治遗产。其后国际社会很多令人感动的事件,也受甘地精神深刻影响。例如,美国的民权主义运动。越来越觉得,“真相”和“和解”是解决一切宿仇积怨的唯一途径。德国承认真相,真诚地忏悔,勇敢地担当历史,得以从二战的阴影中解脱,成为政治经济的巨人。而日本掩盖历史,对真相遮遮掩掩,因而不能与其它受害国家达成真正的谅解,也不能走出二战的阴影,因而到现在仍无法取得与经济发展相应的政治地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只能永远深陷于仇恨的泥泞,鲜血喂饱仇恨这头怪兽,使巴以人民永远无法走出以暴制暴的迷宫。对于内部冲突,“真相”与“和解”同样重要。要解决一切族群和阶层的矛盾,只有接受历史真相,寻找最小公约数,在此基础上达成和解。刚刚独立时,印度有一百多个民族,数十种宗教,讲数百种语言,各民族画地为牢,把差异性无限放大,使得仇恨不断膨胀。在独立后第一年,因种族冲

突而死亡人数甚至超过英国殖民地时期的好多倍。甘地为印度人找到的最小公约数是“非暴力”,他奔走于各邦,用绝食等和平方式,化解了很多仇杀。然而最后他被激进分子暗杀,他的鲜血把印度从血光中救赎出来。无法想像如果没有甘地,今天的印度,会是怎么样的面貌。“真相”和“和解”是最近十几年在各个国际事件中经常看到的字眼。南非、阿根廷、智利,都成立“真相与和解委员会”来解决国内矛盾或历史沉冤。这次加拿大政府与原住民的疙瘩也通过这样的委员会来化解。我国是个不肯直面历史的国家,虽然写史的时间很长,却是“春秋笔法”,历史成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为尊者讳,为当权者讳,因政治需要而造史的做法俯拾皆是。中国人要得到“真相”,好象比许多其他国家都要艰难。但没有“真相”,就缺少“和解”的基础。极希望,中国有一天也能有“真相及和解委员会”,来抚平那些受过伤害的人的创伤。

《圣雄甘地》:我们怎样爱国

来打算5月份读完三本书,看来很难了。另外两本是图图的《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No Future without Forgiveness)和曼德拉的《漫漫自由路》(Long Walk to Freedom)。之所以要看这三本书,起因是西藏的3·14事件。我当然也想看看西藏历史的著作,但是我们的传统是与自己有关的图书,尤其是有“负面”的部分通常不能出版,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管好坏,出版起来要容易得多。毫无疑问,分裂显然不得人心,无论藏独、疆独和台独;但也不尽然,有部分人偏要独立,并且绝对数量并不少。但这不现实,现实的路应该怎样倒可以借鉴印度和南非的历史。我当然知道这中间有许多不同,印度和南非是英国的殖民地,甘地要解决的是面对英国实行自治,面对印度民族破除种姓隔离;曼德拉的问题是破除种族主义。中国的藏独、疆独主要是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分裂主义者可能不会这么认为),台独的问题最为复杂,台湾除了做过日本的殖民地,社会制度与大陆完全不同,是五权分立的三民主义,称中国民国是“民主国家”(可参见今日马英九的就职演说,他忘了大陆也是一中各表的民国一部分,因此民国在整体上不是民主国家,好在他是理性的,坚决反对台独)。但他们实现目标的道路是和平与和解,这就是为什么甘地被称为Bapu(巴布,意为父亲)和Mahatma(圣雄),而曼德拉则是举世推崇,连流行歌手都愿意为其祝寿。印度教有四大种姓: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王公和贵族)、吠舍(商人)和首陀罗(农民),另有“不可接触者”,即“贱民”。甘地家族属于第三种姓吠舍。甘地生于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被刺杀身亡。甘地生性腼腆,不敢当众演讲,甚至成名之后也如此。甘地家族吃素,小时候被诱惑吃肉,自觉愧疚。甘地留学英国之前还向母亲发誓决不吃肉,偶有几次犯戒之后,终于坚持吃素,甚至牛奶、鸡蛋都拒绝食用。甘地留学英国学习法律,回国之后的职业生涯并不成功;但到南非成功解决印度侨民的债务诉讼之后略有成就。但他没有执着于律师事业,反倒因为印度侨民包括自己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而大大刺激,走上了争取侨民平等的道路。甘地受到南非暴徒的仇视而殴打,反而宽宏大量,不予起诉。同时,在布尔战争时,效忠英国当局,组织战时医疗队,得到部分英国官员的认同。应该说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Non-violence Non-cooperation)起源于其在南非的社会活动。甘地第二次从南非回国后致力于印度自治和种姓平等。他建立了非暴力主义学院,教育民众;发起土布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不知南泥湾的大生产运动是否借鉴了甘地的做法。)甘地为种植靛青的农民主张权利,为歉收农户呼吁减免税收,逐步在印度建立了广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英国当局镇压民众运动时,他仍然坚持非暴力不合作主义,引导民众和平抗议。在这些活动中间,甘地还穿插讲了素食、禁欲、宗教信仰和土法治疗(水疗和土疗)。他还促使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联合。可惜的是,甘地的这本自传只讲到非暴力抵抗(Non-violence Resistance)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初步形成(1920年国大党会议通过),也涉及了一点儿“文明不服从运动”。但我后面看的部分如“个文明的不服

从”和“退出印度”运动,都没有写出来,颇有些失望。但他坚持和平的方式和个人品德的纯粹却可以完全体现出来。这样的贵重品格,我们伟大的祖国似乎还没有产生过。在google上可以搜出很多关于甘地的文章,我们尽可以了解;但了解之后,我们能做什么?国内的一切问题都不能使用暴力(包括精神、话语暴力)解决,而应该是理性与和解。最令人沮丧的就是海外华人游行追打藏独分子,或者向异议者的家属门前倾倒秽物,只能说是帮倒忙。程益中所谓有选择的自由遭到了猛烈抨击,只能说是愤青的盲动。我们该怎样爱国?在老东家的年会上,有领导说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就是人人可以说话。但这还不够,人人有饭吃是底线,人人可以说话也是底线;因为有权贵资本主义,所以有人轻松地吃香喝辣;同样,因为有权贵资本主义,说话就不能触犯他们的利益。要知道:和,意味着人人有饭吃,并且可以有公平机会吃好饭;谐,意味着人人可以说话,并且还可以说不同的话。和谐都与嘴有关,爱国的第一步乃是宽容“异见”,和而不同。

第三篇:甘地经典语录 (精选)

1.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10月2日名言)原文: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2.要活就要像明天你就会死去一般活着。要学习就要好像你会永远活着一般学习。(11月5 日名言)原文: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learn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3.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4.国家都是由苦难中产生的。5.不使用暴力,是谦逊的极限。6.如果我们能发展意志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了。7.无数的例子让我深信,上帝终将拯救那些动机纯正的人。8.祈祷不是要求,而是灵魂上的渴望。9.懦夫是不会有爱的,爱是勇者的特性。10.就是因为自己非常怕死,所以才会对别人的死亡流下眼泪。11.有信心,即不知道有失望。12.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13.贫穷才是最糟糕的暴力。14.手段的不纯洁,必然导致目的的不纯洁。

真理、第一部分 真理、世界和人 信仰 正是信仰引导我们穿越风暴中的海洋,信仰能使人移山,信仰能使人跨越海洋。这种信 仰不是别的,而是人心里对神鲜活的、清醒的意识。达到这种信仰的人什么也不需要了。虽 然身体患病,但他精神健康,虽然物质贫乏,但他精神富裕。《青年印度》 信仰不是娇嫩的花朵,经受不住狂风暴雨的气候,信仰就像喜马拉雅山脉,不可能动摇改 变。任何风暴都无法挪动喜马拉雅山的根基,„„我期望你们中的每个人培养对神和宗教的 这种信仰。《哈里真》 没有信仰的人就像被抛出大海的一滴水,他注定是要灭亡的。海洋里的每滴水,都拥有 着大海的尊严和光荣,赋予我们生命的活力。只有在风和日丽的气候中才能茂盛的信仰没有什么价值。无比珍贵的信仰必须经受最严 峻的考验。如果你的信仰承受不了全世界的诽谤,那它就是褪了色的圣物匣。《青年印度》 祈祷 内心对神的存在没有鲜活的信仰的话,祈祷是不可能的。《青年印度》 现在我谈谈接下来的事情,即祈祷是人的生活的真正核心,它是宗教的最关键的组成部 分。祈祷既是恳求,也是广泛意义上的内心与神的交流。在这两种情况中,最终的结果是一 样的。即使祈祷是恳求的时侯,恳求应该是为了清洁和净化人的心灵,应该把心灵从无知和 黑暗的包围中解脱出来。热切盼望唤醒自身神性的人必须仰仗祈祷。但祈祷不只是词或耳朵 的运用,不只是空洞信条的重复。如果不能触动心灵,无论重复多少次“罗摩南玛”都

是徒劳 的。祈祷时,即使没有言词但心意到了,也胜过有言词却无心意。渴望神的心灵一定会得到 清楚的回应。就像饥饿的人享受丰盛的食物,饥饿的心灵将享受真诚的祈祷。我告诉你,我 和同伴们的一点经验,体验到祈祷魅力的人可以好些天不吃饭,但他们的祈祷不能有片刻的 停止。因为没有祈祷就没有内心的平静。《青年印度》 我谈到了祈祷的必要性,我论述了祈祷的本质。我们生来就是要服务同胞的,除非我们 充分意识这点,否则难以做到服务他人。在人的心胸里,黑暗和光明的力量永远激烈地斗争 着。如果人不仰仗最后的寄托——祈祷,他就会成为黑暗力量的牺牲品。祈祷的人内心宁静,与世界和平相处。参与世俗事物的人,如果缺乏一颗祈祷的心,将会落入悲惨的境地,还会 使众人不幸。祈祷除了对人死后状态的影响外,它对于今生今世,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在 我们日常行为中,祈祷是带来秩序井然、和平与宁静的唯一方法。我们这群阿希姆萨 1 的同 路人,为了寻找真理和坚持真理来到这里,并声称相信祈祷的功效,但至今还没有把它当作 至关重要的事情来关心。我们关注其它的事情,却没有关注祈祷。有一天,我从睡眠中醒来,意识到自己可悲地忽视了在这件事上的责任。因此我提议采取严格的纪律措施,以免出现更 糟糕的情况。我希望我们更好地祈祷。因为这么做显而易见很重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其它事情会自行其事。这就好比调整好正方形的一个角,其它的角会自动摆正。《青年印 度》(译注 1: ahimas,阿希姆萨,源于古代梵文,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等主张的宗 教戒律或道德准则,意为不用语言、行为和念头去伤害别人以及一切生命。)祈祷不需要说话。它本身独立于任何感官的努力。我丝毫不怀疑祈祷是有效的净化内心 情欲的方法。但它必须和极度的谦卑结合在一起。《自传》 因为我相信静默的祈祷经常比任何公开的行动更有力量,当我无助的时候,我不停地祈 祷。我坚信纯洁无暇的祈祷绝不可能没有回应。《青年印度》 祈祷是为了记住神,为了净化心灵,并且即使保持静默时,一个人也能祈祷。《哈里 真》 我以自己的见证说明,诚心诚意的祈祷无疑是人拥有的战胜胆怯和所有其它不良陈旧习惯的最有效的手段。《青年印度》 就像食物是身体的需要一样,祈祷是心灵的需要。没有食物,一个人可以活许多天—— 如麦克斯威尼(macswiney)绝食了 70 多天——但信仰神的人不能,也不应该片刻不祈祷。《青年印度》 真正的冥思除了专注目标外,要对一切关闭心灵

的眼睛和耳朵,因而,祈祷时闭上眼睛 有助于这种专注。人对神的认识自然是有限的。因此,假如这样的想法是纯洁的、并能令人 向善的话,那么每个人必定认为神对他来说是最有感召力的。《哈里真》 我从来没有发现神拒绝回应。地平线是最黑暗的时候,也就是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 的时候,我在监狱里经受严峻的考验,我发现神近在身旁。我想不出生命中有任何的瞬间,我觉得神抛弃了我。《哈里真》 如果你想请神帮助你,你要赤裸裸地走向他,没有任何保留地接近他,不必惧怕,也不 用怀疑他怎么会帮助像你这样堕落的人。神帮助过无数求助他的人,他会遗弃你吗?无论怎 样,神不会有例外。你将发现你的每一个祈祷都有回应。甚至最不纯洁的祈祷也会得到回应。我是出自亲身体验说这些的,我经历过炼狱。首先你要寻找天上的王国,然后一切都会降临 于你。《青年印度》 我也认为,如果一个人随时随地能够做到与神同在,就不需要单独的祈祷时间。但绝大 多数的人发现这是不可能的。利欲熏心的日常世俗占据了他们太多的时间。对他们来讲,锻 炼心灵完全从外界事物中摆脱开来,哪怕每天只有几分钟时间,也将会受用无穷。缄默的交 流帮助他们在躁动之中,体验到不受干扰的平静,并能帮助他们控制愤怒、培养耐心。《哈 里真》 祈祷是清晨的钥匙,夜晚的门闩。《青年印度》 我的任何行为都离不开祈祷。人是易犯错误的生命。他从来不能确定他的脚步。他可能 把自己骄傲的回声当作是神对祈祷的回应。若想得到绝对正确的引导,人一定要有颗天真无 邪的心,这样他不会做坏事。我不能做出这种保证。我的心灵是挣扎、斗争、犯错误、不完 善的心灵。《青年印度》 神以他的方式回应祈祷,而不是以我们的方式。他的方式和人类的方式不同。因此,它 们是不可思议的。祈祷的前提是信仰。没有徒劳的祈祷。祈祷就像任何其它的行动,无论我 们是否看得见,它会结出果实,这是心灵的果实,祈祷远比所谓的行动更具有潜力。《哈里 真》 心术不正的人绝对不会意识到使一切得以净化的神的存在。《哈里真》 当一个人的头脑完全被神的精神所浸透,他就不会怀有恶意,或仇恨任何人。相反,敌 人会放弃敌意变成朋友。我不自称我总是成功地化敌为友,但在无数的情况中,我的经验是,当头脑充满了神的和平,所有的仇恨都会停息。有史以来,一系列的世界导师给出了同样的 证据。这不是我的功劳。我知道这完全是由于神的恩典。《哈里真》 自我净化 自我净化 我一贯的经验使我确信,除

了真理没有其它的神。亲证真理的唯一途径是阿希姆萨„„ 对真理的转瞬即逝的小小一瞥,使我难以表达出真理的无法描述的光辉,它比我们日常用眼 睛看见的太阳的光芒强烈 1 百万倍。实际上,我捕抓到的仅仅是那强大光辉的最微弱的闪烁。但我足以确信,我所有尝试的结果是,只有充分地实现阿希姆萨,十全十美的真理才会显现。为了面对面地看到宇宙中无处不在的真理的精神,一个人必须像爱自己那样爱最卑微的 生物,有着这种追求的人不能把生活的任何领域拒之门外„„ 不进行自我净化就不可能和一切生物认同,如果没有自我净化,要遵守阿希姆萨的法则 就必然是一场白日梦。心地不纯洁的人绝不可能亲证神。因此,自我净化一定是净化生活的 各个方面。净化很有感染力,一个人的自我净化必然会使周围的环境净化。然而,自我净化的道路艰难险峻。为了达到完美的净化,一个人不得不在行为、言论和 思想中做到绝对地没有过激倾向,必须上升到超越爱与恨的对立,超越喜欢和厌恶的对立。尽管我在不断地为此努力,但在行为、言论和思想三个方面,我知道还没有达到净化。这就 是为什么世人的赞扬不能打动我,还经常使我痛苦的原因。对我来说征服微妙的情欲远比用 武力征服世界困难得多。自从我回到印度后,我体验到内心潜伏的情欲。我为此感到蒙羞,尽管我没有被它击败。我的经验和尝试支撑着我,并给我带来巨大的欢乐。但我知道,我必 须穿越面前的艰难道路。我必须把自己降低为零。只要一个人还不能自愿地把自己降为同伴 中的最卑微者,神的拯救就不可能降临于他。阿希姆萨是最大限度的谦卑。《自传》 追求真理的手段既简单又困难。对于自负的人来说,它们似乎是完全不可能的,对于天 真的孩子却完全有可能。追求真理的人应该比尘土还要谦卑。世界把尘土踩在脚下,但追求 真理的人要谦卑到让尘土把他踩在脚下。只有这时,而不是在这之前,他才会一瞥真理。《自 传前言》 从不朽的精神本质中,认识到肉体易朽性的人,直觉地知道没有自律和自制,是不可能 达到自我亲证(self-realization)的。身体既可以是情欲的游戏场,也可以是自我亲证的圣殿。如果身体是后者,就没有放纵的余地。精神每时每刻要控制住肉体。《青年印度》 如果心地纯洁,身体的粗野冲动就无机可乘。但是,我们说的心地是什么意思呢?什么 时候我们可以认为心地纯洁了?心地不是其它的东西而是阿特曼 1,或是阿特曼的寄寓场 所。想象中的心地纯洁的人是完美地亲证了阿特曼的人。当亲证实现

时,对感觉的渴望就变 得不可想象。但一般来说,当我们努力追求这种纯洁时,我们就说是心地纯洁。我说我爱你,只是指我努力培养对你的感情。如果我拥有无止境的爱,我就是一位完美的觉悟者,但实际 上我不是。我真正爱的任何一个人不会误解我的意图或言词,也不会对我有恶意。由此推论,当任何人把我们看作是他的敌人,错误主要在于我们,„„完美的心地纯洁是最终的阶段。在我们到达这个阶段前,我们变得越来越纯洁时,对感官享受的渴望就会逐渐相应地消退。《圣雄甘地选集》(译注 1: atman 人的灵魂,代表人的精神本质。也有学者译为“神我”、“我”、“自我”“本 我”)只有当我们把自己降低到零,我们才能征服自身的罪恶。神只要求我们完全地屈从,这 是为了得到真正的自由付出的代价,这是值得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自由。《青年印度》 诚实 诚实不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么简单,即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不应该说谎。也就是说,诚实 不只是符合谚语:“诚实是最佳的策略。”谚语暗示,如果诚实不是最佳策略,我们可以弃之 不顾。可是这里讲的诚实是指我们必须不惜任何代价,用真理的法则来支配生活。为了讲清 楚这个定义,我以波拉达(prahlad)的生平来阐明。为了坚持真理,他敢于反对自己的父 亲,他不采用报复的手段来保护自己,而是用自己的钱币偿还父亲的钱。父亲攻击他,或者 父亲派别人来攻击他,但他坚持他所理解的真理,准备宁死去也不报复父亲。他不仅不回避 攻击,相反,他唇带微笑,经受了无数的折磨,最后真理赢得了胜利。这么做,波拉达并没 有觉得是在忍受折磨,因为他知道在他有生之年,总有一天会证明绝对正确的真理法则。事 实上,即使他备受折磨中途死去,他仍会坚持真理。这就是我愿遵从的真理。昨天我注意到 一个偶然事件。它是一件琐碎的小事,但我认为这些琐碎的小事就像稻草,能够显示风从哪 个方向吹来。这件小事的发生是这样的。我和一位想和我交谈的朋友正在一旁说话,我们讲 到了私人话题。另一位朋友碰巧走过来,他有礼貌地问是否打扰了我们。正在和我谈话的朋 友说:“哦,不,这不是私人谈话。”我吃了一惊。因为当我被叫到一旁时,我明白,就这位 朋友关心的范围而言,谈话是私人性质的。但他立即出于礼貌,我说是过分的礼貌,说这不 是私人谈话,另一位朋友可以加入进来。我提醒他,这么做偏离了我定义的诚实。我觉得这 位朋友应该用可能的最温和的方式,公开、坦诚地说:“是的,现在正如你说的,你打扰了 我们。”如果

这人是位绅士,这么说不会对他有任何最轻微的伤害。我们必定要把每个人都 看作是绅士,除非他证明自己不是。也许有人会告诉我,这件小事重要的是显示了我们民族 的装腔作势,我认为这是言过其实了。如果我们继续出于礼貌谈论这些事情,我们就真的变 成了伪君子的民族。我想起和一位英国朋友的谈话。比较而言,他是位陌生人。他是一所学 校的校长,在印度住了几年了。他和我比较说话的口气,他问我是否愿意承认,印度人不像 英国人,当需要说不时,我们不敢说不。我必须承认是这样的,我同意他的说法。我们过分 关注对方的感情,我们的确不敢坦诚、大胆地说不。我们在静修院(原注:纪律严明的团体 生活的地方。)定个规则,当我们的意思是不时,必须说“不”,不必考虑后果。这就是第一 条规则。《行动中的静修院的院规》 阿希姆萨 阿希姆萨的字面意思是不杀生。但对我来说它有许多含义,它把我带入一个比阿希姆萨-不杀生更加高远和无穷的领域。阿希姆萨真正的意思是不伤害任何人。即使有人认为他是 你的敌人,你也不能对他怀恨在心。请注意,如果你怀恨在心,就会对他有所戒备。我不说: “你认为的那个敌人”,而是说:“把他自己看作是你的敌人的人。”因为遵守阿希姆萨的人没 有敌人,他否认敌人的存在。因此,我们不能有任何的恶念,甚至对这样的人也不能有。如 果我们一报还一报,我们就背离了阿希姆萨。然而,我的要求还更多。如果我们对朋友的行 为生气,或者对所谓敌人的行为感到愤恨,我们仍然没有符合阿希姆萨的教义。可是我说我 们不应该生气,并不是说默许他们的行为。愤恨指的是想给敌人带来某些伤害,或者想把他 置于死地,即使我们什么也没做,是别人干的,或由神力所为。如果我们产生了愤恨的念头,我们就犯了违背阿希姆萨的错误。加入静修院的人必须严格地接受阿希姆萨的这个含义。但 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实践阿希姆萨教义的全部内容。我们距离它还很遥远。它是我们要达到的 理想,假若我们有能力做到的话,甚至此刻就能达到。然而,它不是需要熟记在心的几何学 命题,也不像是高等数学中的求解难题,它比这些事情困难多了。你们中的许多人半夜点灯 求解难题。如果你们遵守阿希姆萨,你们要付出比半夜点灯苦学更多的努力。在你们充分实 现阿希姆萨之前,甚至在你们能够量度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之前,你们必须度过许多个不 眠之夜,经历许多精神上的折磨。它是目标,如果我们想要理解什么是宗教生活的含义,至 少,你们和我一定

定要实现这个目标。关于阿希姆萨,我就说这些,不多说了。相信阿希姆萨 功效的人会发现,在他接近目标的最后阶段,整个世界在他的脚下。并不是他想要整个世界 在他脚下,而是必然如此。如果你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你的爱-阿希姆萨,以至给所谓的敌人 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他一定也会以爱来回报。由此得到另一个想法,在阿希姆萨的法则下,不会有组织的去行刺,不会有谋杀,甚至不会有公开的谋杀。即使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保 护受你照管的亲爱的人的名誉,你也不能采取任何的暴力。毕竟那只是拙劣的捍卫名誉的方 法。阿希姆萨的法则告诉我们,为了保护受我们照顾的亲人的名誉,我们可以把自己交给那 个犯亵渎神圣罪的人。这么做需要有比还击更强壮的身体和更了不起的精神勇气。也许你有 一定的体力——我不说勇气——你可以使用体力。但还击之后,会发生什么呢?另一个人满 腔怒火,你还击他使用的暴力让他更加怒火冲天。当他把你杀死后,他就会对你要保护的人 施加暴力。但是如果你不报复,而是在受你照顾的人和对手之间站稳立场,仅仅接受对方的 打击,绝不还手,这么做的话,会发生什么呢?我保证他会把所有的暴力施加到你的身上,你照顾的人不会受到损伤。根据这样的生命观,就不会存在爱国主义的概念,如今你们看到 的欧洲的战争,就是以爱国主义的理由发动的。《行动中的静修院的院规》 控制味觉 想要控制性欲的人,如果他控制了味觉,就容易做到禁欲。我担心,这是一条相当困难 的规定。我刚刚视察了维多利亚(victoria)大学宿舍。我目睹的情况,不令我沮丧——尽 管本应该令我沮丧——但现在我已经习惯了。那里有许多厨房,不是因为种姓限制设立的,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调味品的需求设立的。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习惯加入不同种类、不同份量 的调料。因而,我们发现,对于婆罗门自身来说,为了专门迎合各类人群的细致口味,就得 开设不同的间隔和不同的厨房。我觉得,这种做法使人变成味觉的奴隶,而不是味觉的主人。可以这么说,除非我们的头脑从这种习惯中摆脱出来,除非我们对茶叶店、咖啡店和所有的 这些厨房视而不见,除非我们满足于为了保持身体健康而吃饭,除非我们准备摆脱刺激、辛 辣和令人兴奋的食物中的调料,否则我们肯定控制不住太多的不必要的刺激。如果我们落到 这种地步,结果自然是我们滥用了自己,我们滥用了赋予我们的神圣信任,我们变得比动物 还要低劣。我们和动物一样吃喝、放纵情欲。然而你可曾见到过一匹马或一头牛,像我

们一 样滥用味觉?我们大吃大喝以至不知身在何处,我们追逐一餐又一餐的美味、搜寻报纸上的 食品广告以至变得彻底疯狂,你认为这种做法是文明的标志吗?是真正的生活方式吗? 《行 动中的静修院的院规》 不偷窃 我认为,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是小偷。如果我拿走了不是立即需要的东西,并占有它 们,我就是从某人那里偷东西了。我冒昧地提出,毫不例外的大自然的基本规律是,每日它 的生产足够我们的需要。如果每个人只取自己的所需,不多要,这个世界就不会有人贫困、有人饿死。我不是社会主义者,我不想强行剥夺他人的财产,可是只要这种不平等还存在,只要我们还在偷窃,我要说我们这些想在黑暗中看到光明的人必须在自己的生活中遵守这条 法则。我不想剥夺任何人的财产,因为这么做偏离了阿希姆萨法则。如果有人占有的东西比 我多,那就随他去吧。但就我自己的生活来说,必须做出调整,我要说我不敢占有任何不需 要的东西。在印度我们有数百万人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这顿饭是一张既没有油脂又无盐的 chapatis(原注:面粉做的没有发酵的薄饼。,你们和我无权要求更多的东西,直到这数百)万的人都有衣穿、有更好的饭吃。你们和我应该更加明白,一定要调整我们的需求,甚至为 了他们能够吃饱穿暖,我们甘愿挨饿。《行动中的静修院的院规》 不占有 这条原则确实是不偷窃的一部分。就像一个人不能接受多余的东西,他也不能占有任何 他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占有不需要的食物、衣服或家具违背了这条原则。比如,他缺少这 把椅子也无妨,他就不能占有这把椅子。遵守这条原则的过程中,一个人逐渐简化自己的生 活。《行动中的静修院的院规》 体力劳动 对于遵守不偷窃和不占有原则的人来说,体力劳动必不可少。只有当人靠体力劳动来维 持生计时,他才可以从伤害社会、并伤害自己中被拯救出来。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必须靠自 己来完成所有的工作,不能依靠别人的帮助,除非有恰当的理由。但同时他们必须记住,为 儿童服务,以及为残疾人、老人和病人服务是每位健康者义不容辞的义务。《行动中的静修 院的院规》 静默 我经常想到,一位寻求真理的人必须静默,我知道静默的奇妙功效。我在南非访问了一 个特拉普派 1 的修道院。这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地方绝大多数的修道士发誓保持静默。我 询问一位神父为什么,他说动机很显然:“我们是软弱的人。我们经常不知道我们说的是什 么。如果我们想要听到一直在内心诉说的轻柔的声音,那么我们不停地说话就听不见了。”

我理解了这珍贵的教导。我知道了静默的秘密。《青年印度》(译注:trappist 属于天主教西多会)经验告诉我,静默是真理信徒的精神纪律的一部分。有意或无意,人们容易夸大、隐匿 或修改真理,这是人天性中的弱点。为克服这种弱点,静默是必要的。少言寡语的人说的话 通常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慎重地使用每个词。《自传》 对我来说,静默现在是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最初保持静默是为了减轻感官的压力。然后,是为了保证我有写作的时间。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从中发现了它的精神价值。我的 脑海中突然闪现一个念头,静默是我和神交流的最佳时候。现在我觉得好像我生来就是要静 默。《哈里真》 把嘴封住的静默不是静默。砍掉舌头的人不能说话,但这也不是静默。能够说话却没有 废话的人是真正静默的人。《哈里真》 谦卑 没有充足的谦卑感的人是找不到真理的。如果你想在真理的海洋中游泳,你必须把自己 降低为零。《青年印度》 非暴力的精神必然导致谦卑。非暴力意味着信任神、基督。如果我们要寻求神的帮助,我们必须怀着一颗谦卑和悔悟的心来接近他。我们必须表现出来,就像芒果树结果时,它的 枝条下垂一样。它的高贵存在于庄严的卑微中。《青年印度》 不要把谦卑和礼貌、礼节混为一谈。表面上一个人也许会向另一个人屈服,但他的心里 可能充满仇恨,这不是谦卑,而是狡滑。一个人也许会反复吟唱神名“罗摩南玛”,或拔着念 珠喃喃祈祷,或在社会中显得像是圣人,但如果他内心自私自利,他就不是谦卑的人,而是 伪君子。一位谦卑的人意识不到他的谦卑。真理之类也许有度量的尺度,可谦卑没有。与生俱来 的谦卑决不会永远隐而不显,但是它的拥有者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最富仙人(译注: vasishtha 智者)和世友仙人(译注:vishvamitra 智者)的故事是很好的例子。谦卑的人明白自己无 足轻重,妄自尊大的人自以为了不起。如果有人以自己能遵守院规感到骄傲,那么遵守院规 就失去了部分意义。吹嘘自己品德的人经常成为社会的祸害。社会不欣赏这种行为,他自己 也不能从中得到任何好处。也许有一种想法可以让我们更加谦卑:在浩瀚的宇宙中,所有的 生命都不过是微小的原子。我们作为肉体的存在转瞬即逝,在永恒之中一百年算得了什么? 但如果我们砸碎了自我的链条,融入人类的海洋,我们就与她的尊严同在。自以为是的人在 神与人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感觉不到我们的存在是要与神合一。大海中的一滴水分享着父 母的伟大,尽管它没有意识到。然而一旦它脱离

大海,独自存在,就会立即被蒸发掉。不夸 张地说,地球上的生命只不过是一个泡沫。为他人服务的一生必定是谦卑的一生。为别人愿意牺牲生命的人没有时间为自己谋得显 要的地位。不要像在印度教中那样,错把无所作为当成是谦卑。真正的谦卑是竭尽全力、持 之以恒地为人类服务。神显现在行为中,没有片刻的休息。如果我们为神服务或与神合一,我们的行为就要像神那样不知疲倦。脱离大海的水滴也许会有片刻的休息,但海洋中的水滴 永不停息。我们的情况也一样。当我们与神的海洋合一时,我们也不停息,不需要休息。我 们的睡眠就是行动,因为睡眠的时候心中仍在思念着神。永不停息的信念才能换来真正彻底 的休息。拥有从不懈怠的激动是抵达无法言说的平静的唯一途径彻底无我的最高状态难以描 述,但没有超出人类经验的范围,许多专心致志的人达到了这种状态,我们自己也有可能达 到。《来自耶罗伐达圣殿》 非暴力信徒的品质 非暴力是强者的武器。对于弱者来说,它容易变得虚伪。恐惧和爱是互相矛盾的词语。爱是无所顾虑的给予,毫不在意它能得到什么回报。爱和世界较量,也和自己较量,最终赢 得对所有其它感情的控制。如果我们决心要制定真理的律法,以及非暴力生活的律法,我的 日常经验,以及和我一起工作的人的经验,是让每一个问题留待自身去解决。我觉得,真理 和非暴力是同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青年印度》 每一个动作是许多力作用的结果,甚至是性质相反的力作用的结果。能量不会消失。我 们从力学书上学到这些内容。把它运用于人类的行为同样成立。不同的是,力学中我们通常 知道是力在发挥作用,进行研究时,我们可以用数学计算的方法预先知道结果。人类的行为,来自几个力的同时作用,其中绝大部分的力我们一无所知。但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就不相信 这些力的作用。还不如说我们的无知是强化信仰的理由。非暴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它 的运作过程也最难把握,它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信仰的作用。甚至就像我们笃信对神的信仰,我们也要这样来笃信对非暴力的信仰。《哈里真》 非暴力和真理的道路就像剃刀的边缘那么陡峭。实践非暴力的重要性超过我们日常的食 物。正确地进食供养我们的身体,正确地实践非暴力供养我们的心灵。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身体需要一定量的食物,非暴力是心灵的食粮,我们必须不停地吸收。没有停靠站这样一类 东西。我必须每时每刻意识到我正在追求的目标,我一定要根据这个目标来审视自己。《哈里真》

落实非

力的名符其实的第一步是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之间要诚实、谦逊、宽容、满怀爱心的互相体贴。他们用英语说,诚实是最佳策略。但用非暴力的话来说,诚实不仅仅 是策略,策略也许会改变。非暴力是不变的信条,面对暴力的猖獗,你必须追求非暴力。对 于一位非暴力的人来说,非暴力没有特别的优点,实际上总体来看很难说它是否是非暴力。但它反抗暴力时,你就会意识到两者的差别。除非我们保持恒久的清醒、警惕和不停的奋斗,否则我们做不到非暴力。《哈里真》 人们发现最容易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到,这个事实令人感到好生奇怪。借用物理学中的术 语,原因在于我们的惯性。物理学家告诉我们惯性是物质的一种本质属性,是描述物质性质 最有用的一个物理量。由于惯性,宇宙保持稳定,防止偏离原来的轨道。要不是惯性的作用,宇宙中的运动将是一片混乱。当惯性使人的头脑束缚在陈规陋习上,它就成为一种沉重的负 担和邪恶。正是这种惯性要对我们根深蒂固的偏见负责,偏见阻碍我们实践纯洁的阿希姆萨,能否消除这个沉重的负担在于我们自己。首先,我们下定决心,从今以后我们禁忌一切的谎 言和希姆萨 1,无论这么做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因为表面上获得的好处,实际上有致命的 毒害。如果我们的决心是坚定的,我们的信念是清晰的,我们就赢得了半场战斗。这两种品质 的实践,对我们来说,就相对比较容易。《哈里真》(1,译注: himas,希姆萨,源于古代梵文,意为用语言、行为和念头去伤害别人以及一 切有情。himas 加上 a,ahimas 就是阿希姆萨,表示不伤害。)如果说使用暴力方法需要对参与人员进行大量的训练,那么使用非暴力的方法需要的训 练就更多,并且比使用暴力方法的训练难度更大。非暴力训练的首要实质,是对神的至诚的 信仰。对神有至诚信仰的人,不会口头上打着神的名义胡作非为。他不会依靠剑,而是完全 地仰仗神。可是,你也许会说一位懦夫不使用剑,却假装是神的信仰者。怯懦绝不是信仰神 的标志。真正信神的人有使用剑的力量,但却不使用剑,因为他明白每个人都是神的形象。《哈里真》 非暴力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必须从思想开始。仅有身体的非暴力而没有思想的配合,就 会成为弱者或懦夫的非暴力,它也就丧失了潜在的力量。这种非暴力就成为一种有辱人格的 行为。如果我们心怀恶意和仇恨,却假装不报复,就必将招致报应,并导致我们的毁灭。《青年印度》 要想达到非暴力的精神状态,需要一个人付出极大的努力来训练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他

必须过着有纪律的生活,就好像一位士兵的生活,即使他不喜欢。然而 我同意,除非有思想的竭诚配合,否则表面上遵守纪律就只是一个面具,对自已、对他人都 有害。只有当思想、身体和言论协调一致时,才能达到完美的状态。《青年印度》 一个人呆在家里是学不会非暴力的。非暴力需要有进取心。为了考验我们自己,我们应 该学会敢于面对危险和死亡,学会克制情欲,并获得忍受一切艰难困苦的能力。看到两个人 打架,就吓得发抖或溜走的人,不是非暴力的信徒,而是胆小鬼。一位信奉非暴力的人愿意 为阻止这种争端而献出自己的生命。非暴力的勇敢远远超过了暴力的勇敢。武器是暴力的象 征——长矛、剑,或步枪,而非暴力的盾牌是神。《哈里真》 非暴力不仅仅是解除武装。它不是弱者和无能为力者的武器。没有力气用铁皮竹棍的孩 子不是在实践非暴力。非暴力比所有的军事装备都更强大,它是降临尘世的无可匹敌的力量。还没有认识到非暴力是一种比野蛮力量无比强大的人,他还未能理解非暴力的真实本性。非 暴力不能靠嘴巴说话来教导,但是在回应我们热切的祷告中,神的恩典会在我们的内心点亮 非暴力。《哈里真》 非暴力不能被宣讲。它一定要被实践。《哈里真》 人和他的行为是不同的,一个好行为赢得赞誉,一个坏行为招致毁誉,根据情况,无论 行为者是好人还是坏人,总是得到人们对他的尊敬或怜悯。“憎恨罪行而不是作恶者”是一条 格言,理解起来容易,却很少有人能做到,这就是仇恨的毒害在世上传播的原因。《自传》 如果一个人在与其他人的关系中不实践非暴力,却盼望在重大事件中运用非暴力,那他 就犯了严重的错误。非暴力就像仁爱一样,必须从家里开始。如果个人有必要受到非暴力的 训练,那么国家就更有必要了。一个人不可能在自己的圈子里实行非暴力,而在圈子外面却 是暴力的。《哈里真》 如果你真的想要培养非暴力,你应该发誓,无论遇到什么情况,你不会动辄发怒,或向 你的家人发号施令,或主宰他们的一切。这样,你就能利用每天生活中琐碎的小事来培养你 的非暴力,并且把它教给你的孩子。《和平的朝圣者》 我认为非暴力不仅仅是个人的美德。它也是一种社会的美德,就像其它的美德一样,它 需要培养。在人的互相交往中,想必运用非暴力的原则,会极大地整治社会环境,我要求的 是把非暴力推广到全国和全球的范围。《哈里真》 我们不能把真理和非暴力仅仅局限在个人的实践上,而是要让团体、社区和国家都来实 践它。至少,这是我的梦想。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为它而活着,为它而死去。每天我的信 仰帮助我发现新的真理。阿希姆萨是心灵的品质,因此,每个人可以在各种事务中实践它。如果阿希姆萨不能在各个领域中付诸实践,它就没有实际的价值。《哈里真》 因此,接下来的事情是,如果非暴力在某个地方获得成功,它的影响就会传播开来„„。实践非暴力的基本原则是,对一个人有益的事情,同样可以运用到整个人类。《哈里真》 如果只有个人才能运用非暴力,对于社会来说没有什么用处。人是一种社会存在。如果 他的成就能被利用,就必须是任何人只要足够勤奋也能够做得到。只在朋友之间才能运用的 成就,有如非暴力的火花,一闪即灭,不配称为阿希姆萨。《哈里真》 若想在世俗事务中运用非暴力,就要了解它的真实价值,它把天国带到了尘世。不存在 诸如其它世界这样的事情。所有的世界是一个整体。不存在“这里”和“那里”。就像金斯 1 所 阐明的,整个宇宙,包括用最先进的望远镜也看不见的遥远的星体,可以被压缩在一个原子 里。因而,我认为把非暴力的运用限制于洞穴人身上是错误的,企图在另一个世界得到有益 的地位而积德也是错误的。如果非暴力在生活各个方面都不适用,所有美德也就无用。《 哈里真》 译注: jeans 金斯爵士 1877-1946,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最早提出物质不断创 生的理论。)养成习惯看似是最简单的事情,有时候对于我们来说,却成为最艰难的事情。如果我们 的心灵是敞开的,我们应该没有困难,非暴力是心灵的事情。它不是来自智力的功劳。尽管 不是每个人都知道非暴力,但每个人都相信神。因为,每个人相信自己,把这种相信放大无 数倍就是神。所有活着的人之和是神。我们也许不是神,但我们具有神的属性——就像海洋 中的一个小水滴。想象小水滴脱离了海洋,被抛到很远的地方。小水滴离开了生存环境,它 变得无依无靠,它感觉不到海洋的雄伟与庄严。可是,如果有人向小水滴指出它属于海洋,它的信仰就会复活。它会高兴得翩翩起舞,小水滴将反映出整个雄伟庄严的海洋。即使这样,它的一切行动都是非暴力的。《哈里真》 如果一个人骄傲自大、自我中心,就不会有非暴力。脱离了谦卑,非暴力是不可能的。我的经验是无论何时我做到了非暴力,我就被它吸引,一种看不见的更高的力量鼓舞我继续 坚持非暴力。假若我依靠自己的意志,我会失败得一塌糊涂。《哈里真》 我知道这条道路。它艰难又陡峭,就像是剑的峰刃,我欢天喜地走在上面。滑倒时,我 哭泣。神的

话是:“奋斗的人绝不会遭到毁灭”。我绝对相信神的许诺。虽然由于我的缺点,我会失败一千次,但我不会丧失信心。《青年印度》 非暴力和怯懦 我真的相信如果怯懦和暴力只能选择一种,我会建议选择暴力„„但我相信非暴力无比 地优越于暴力,宽恕比惩罚更有男子气概。宽恕为士兵增光添彩。不过只有当你有惩罚的力 量时,克制才是宽恕。如果宽恕来自无能为力者的装模作样,它就毫无意义。《青年印度》 弱者可以把非暴力发挥到一定程度是确实的,它就是这样和我们一起运作的。但是,当 非暴力变成我们缺点的掩饰时,它就使我们软弱无力。使用暴力的勇敢远比软弱无力要好,投入殊死的战斗远胜过胆小害怕。我们原初可能都是野兽,我准备相信,我们是经过缓慢的 进化过程,从野兽变成人的。因而,我们与生俱来就有野兽的力量,但我们生而为人是要亲 证存在于我们内心的神。这的确是人的一项特权,把人从野兽物种中区别开来。但亲证神是 要在一切生命中看到神,即亲证我们和所有创造物的统一性。除非我们自动放弃暴力,培养 每个人身上都潜伏着的非暴力的意识,否则我们不可能亲证神。这种做法只能来自力量。《哈里真》 非暴力和怯懦是互相矛盾的词语。非暴力是最重要的美德,怯懦是最可怕的恶习。非暴 力从爱涌流出来,怯懦出自仇恨。非暴力者总是承受磨难,怯懦者总是对他人造成伤害。《青年印度》 非暴力和怯懦不能并存。我能想象一位全幅武装的人内心却胆小害怕。持有武器的人,内心有害怕的成份,如果不是怯懦的话。一个人不具备彻底的无畏是不可能做到非暴力的。《哈里真》 力量不是来自身体的能力,而是来自一种不屈不挠的意志。《青年印度》 一个小群体在完成使命的过程中,如果他们的坚定精神是由不可动摇的信仰激发出来 的,这样的小群体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哈里真》 哪里有恐惧,哪里就没有了宗教。《青年印度》 让我们畏惧神,我们就不再害怕人了。《swmg》 精神性不在于通晓经典,进行哲学讨论。它是一种心灵文化,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精神性的第一项要求是无所畏惧。胆小鬼从来没有道德。《青年印度》 什么是萨提亚格拉哈 非暴力“不是从一切反抗邪恶的实际斗争中撤退”。相反,我理解的非暴力是一种比报复 更积极、更真实的反抗邪恶的斗争,报复的本质是增加了邪恶。我打算用一种精神的,也是 道德的力量来反抗不道德。我想方设法弄钝暴君的剑锋,而不是用一把更锋利的剑与之战斗。出乎他的意料,我不会用武力进行抵抗。我用心灵抵抗

来代替暴力抵抗,这会把他难倒。一 开始他会感到奇怪,最终迫使他认可我们的诉求。认可不会羞辱他,反而会提高他的形象。《青年印度》

过去的 30 年里,我一直宣讲并实践萨提亚格拉哈。今天我所了解的萨提亚格拉哈,是 逐渐演变的结果。萨提亚格拉哈不同于消极抵抗,就像北极不同于南极一样。消极抵抗被认为是弱者的武 器,为了达到某个人的目的,它不排除使用武力或暴力。而萨提亚格拉哈被认为是最强者的 武器,它摈弃任何形态或形式的暴力。萨提亚格拉哈一词是我在南非发明的,用来表达南非印度人运用了整整 8 年的一种力 量,我发明这个词是为了区别于在英国和南非当时正在进行的以消极抵抗为名的运动。它的根本含义是坚持真理,因此也是真理的力量。我还把它称为爱的力量或心灵的力量。在应用它的初期阶段,我发现对真理的追求不允许某人用暴力伤害他的对手,他必须用忍耐 和同情来防止犯错误。因为向一个人显示的真理,在另一个人看来可能是错误的。忍耐意味 着甘愿受苦。„„真理的合理性不在于让对手遭受痛苦,而在于让自己受苦。可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在政治领域开展的斗争,绝大部分是反对不公正的法律。当你用 请愿等这类办法,不能让法律制定者深刻认识到所犯的错误,如果你不愿向错误屈服,可供 你采取的唯一方法,是使用暴力来强迫他,或者你个人承受违反法律而招致的处罚。因而,绝大多数时候,萨提亚格拉哈作为文明不服从或文明抵抗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某种意义 上来说,萨提亚格拉哈是文明行为而不是犯罪。犯法的人偷偷摸摸地违反法律,并企图逃避法律的处罚,文明抵抗者不会这么做。他一 直遵守他所在国家的法律,不是由于害怕违法的制裁,而是他认为法律有利于社会的福祉。但有些时候,通常很少见,他会认为某些法律是不公正,以至服从它们是一种耻辱。于是他 公开地、文明地违反它们,平静地承受违法的处罚。为了向法律制定者表达他的抗议,他可 以停止与政府合作,拒绝服从与道德堕落无关的其它法律。在我看来,萨提亚格拉哈的美好和功效是如此巨大,它的教义是如此简单,以至都可以 向孩子们宣讲。我向无数的男女和孩子们演讲过萨提亚格拉哈,他们一般被称为契约印度人,演进效果异乎寻常。《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字面意思是坚持真理,它是真理力量。真理是心灵(soul)或精神(spirit)。因此,它也以心灵力量为大家所知。它不使用暴力,因为人不可能知道绝对的真理,所以他 没有资格去惩罚别人。萨提亚格拉哈

词是在南非发明的,用于把南非印度人的非暴力抵抗 和同时期的“消极抵抗”区别开来。“消极抵抗”是用来主张妇女参政权及其它一类的斗争。萨 提亚格拉哈不是弱者的武器。消极抵抗被用于正统的英语含义,包括主张妇女参政权运动,以及不信奉英国国教的新 教徒的抵抗运动。人们把消极抵抗看作是弱者的武器。尽管它避免暴力,但当它不让弱者参 加时,它不排除使用暴力。如果在一位消极抵抗者看来,形势要求这样做的话。无论如何,它总是区别于武装抵抗。它的应用曾一度限于基督教的殉道者。文明不服从是文明地违反不道德的法律。就我所知,这种表述是梭罗发明的,用来表达 他对蓄奴州法律的抵抗。他留下一篇杰出的论文,专门论述文明不服从者的责任。梭罗可能 不是一位彻头彻尾的非暴力的提倡者。也可能梭罗的违反法律局限于税收法,即付税。然而,1919 年文明不服从付诸实践时,涵盖了违反任何不道德的法律。它显示出抵抗者以文明的,即非暴力的方式无视法律。他招致法律对他的制裁,并高高兴兴地接受监禁。这是萨提亚格 拉哈的一部分。不合作主要是指不与政府合作。在不合作者看来,这个政府已经腐败,它不允许采用上 述文明不服从的激烈形式。从不合作的本性上来看,甚至连有理解力的孩子也可以参与,广 大群众实行起来也很安全。文明不服从预先假定公民有不畏惧法律的制裁,并自愿服从法律 的习惯。因此,它只能作为最后的手段来运用。无论如何,刚开始可以选择少数人参与。不 合作就像文明不服从一样,是萨提亚格拉哈的一部分。萨提亚格拉哈包括了坚持真理而采取 的一切非暴力抵抗。《青年印度》 尽最大努力推动萨提亚格拉哈,不依赖钱财或其它物质的帮助。当然,它的基本形式是 不依赖武力或暴力。的确,暴力是这个伟大精神力量的对立面,萨提亚格拉哈只能由那些完 全避免暴力的人来培养或运用。它是一种既可以由个人运用,也可以由团体运用的力量。它 可以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家庭事务。它的普遍适用性证明了它的永久性和不可战胜性,男 人、女人和孩子们都可以运用萨提亚格拉哈。有人说萨提亚格拉哈只是弱者使用的力量,因 为弱者没有能力用暴力来对付暴力,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这种迷信是由于英语“消极抵 抗”一词的不完备性。认为自己是弱者的人不可能运用这种力量。只有认识到人身上有比兽 性更优越的地方,并且兽性总是屈服于它,这样的人才能成为有战斗力的萨提亚格拉哈者。这种力量对于暴力而言,因而,对于一切暴政和一切不公正

正而言,就像光明对于黑暗。政治 领域,萨提亚格拉哈的运用基于永恒的公理,只有当人民有意或无意地同意被统治时,人民 的政府才可能存在。我们不想被德兰士瓦 1907 年颁布的亚细亚法案控制,这项法案在萨提 亚格拉哈强大的力量面前不得不撤消。有两种可能性供我们选择——当政府要求我们服从这 个法案时,我们暴力反抗,或者根据该法案规定接受违法的处罚,这就使得我们充分发挥并 展现了内在的心灵力量,我们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以至触动了统治者或法律制定者同情的 心弦。为了达到我们奋斗的目标,我们已经坚持了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我们进行的萨提亚 格拉哈不是最完整的类型。所有的萨提亚格拉哈者不明白这种力量的充分价值,没有人总是 信心十足而拒绝暴力。运用萨提亚格拉哈力量的人要过着清贫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我 们必须毫不介意是否有所需的资金供我们吃饱穿暖。在过去的斗争中,所有的萨提亚格拉哈 者都不打算做到这一步,即使有极少数人例外。有些人只是所谓的萨提亚格拉哈者。他们缺 乏坚定的信仰,怀着混杂的动机加入斗争行列。还有少数人经常是动机不纯。甚至有些人在 进行斗争时,除非受到警惕地监督,否则他们乐意使用于暴力。这样斗争的时间就延长了,因为以完美的形式运用最纯洁的心灵力量,使得运用暴力的冲动得以短暂缓解。为了进行这 项训练,延长个人心灵的培训是绝对必要的,以便一位彻底的萨提亚格拉哈者近乎于完美的 人,如果不是十全十美的话。我们不会全都突然变成这样的人,但如果我的主张是正确的话 ——就我所知它是对的——我们身上的萨提亚格拉哈精神越是伟大,我们就将成为越好的 人。我认为萨提亚格拉哈的运用是无可争议的,它是这样一种力量,当普及时,它将给社会 理想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结束专制暴政,废除日益增长的军国主义。在军国主义的影响下,西方国家正在呻吟,在穷兵黩武的压力下他们几乎接近死亡,可他们竟然还许诺要横扫东方 各个民族。在过去的斗争中,即使只产生了几位愿意致力于成为尽可能完美的萨提亚格拉哈 的印度人,在最真实的意义上讲,他们不仅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整个人类。这样看来,萨 提亚格拉哈是最高尚、最好的教育。它不应安排在儿童的普通文化教育之后,而是应该在此 之前。在一位孩子开始学写字母之前,在获得世俗知识之前,不容否认他应该先了解心灵是 什么、真理是什么、爱是什么,以及心灵潜伏着的力量是什么。它应该是孩子学会的真实教 育的精髓。在生活的斗争中,萨

提亚格拉哈者容易用爱征服恨,用真理战胜谎言,用甘愿受 苦来制约暴力。《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是对真理不屈不挠的追求,是一种达到真理的决心。《青年印度》 在变化的状态中,非暴力是指有意识地忍受痛苦。它不是温顺地屈服于作恶者的意志,而是用他的整个心灵来反抗暴君的意志。在此准则下,为了拯救他的荣誉、他的宗教和他的 心灵,一个人可能会蔑视不公正帝国的一切强权,他为帝国的垮台或新生奠定了基础。《青年印度》

在不正义的事业中,不存在萨提亚格拉哈。在正义的事业中,如果信奉它的人不下决心,不能战斗到底并受苦到底,萨提亚格拉哈就没有用。最轻微地使用暴力经常会挫败一项正义 的事业。萨提亚格拉哈排除任何形态或形式的暴力,无论是思想上的、言论上的,还是行为 上的。如果为了一项正义的事业,人们愿意受尽磨难而不使用暴力,胜利是确凿无疑的。《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获胜的必要条件是:(1)萨提亚格拉哈者心中不能有任何对对方的仇恨。(2)提出的问题必须是真实和实质性的。(3)萨提亚格拉哈者必须准备受苦受难,直到他 的事业结束。《哈里真》 既然萨提亚格拉哈是直接采取行动的最强有力的方法之一,那么一位萨提亚格拉哈者在 求助萨提亚格拉哈之前,要用尽其它一切方法。因此,他将连续不断地接近当权者,他将求 助于公众舆论,影响公众舆论,向任何一位想听他说话的人,平静、沉着地讲述他的事情。直到他用尽了所有这些办法,他才用萨提亚格拉哈。然而,当他听到激励他、召唤他的内心 声音,开始进行萨提亚格拉哈斗争时,他要破釜沉舟,坚持到底,因为没有退路。《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萨提亚格拉哈者试图反抗的暴君,有权支配他的身体 和财产,但暴君无权控制他的心灵。心灵是不可征服的,即使身体遭到监禁,心灵也是不可 战胜的。萨提亚格拉哈的整个科学就是产生于这条基本真理的知识。《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是完全的自我谦让、彻底的蒙受耻辱、无限的忍耐和正大光明的信仰,它 是它自身的报答。《青年印度》 萨提亚格拉哈是温和的,从来不会造成伤害。它一定不是愤怒或怨恨的结果,它不会大 惊小怪,不会失去耐心,不会吵吵闹闹。它和强迫是截然相反的。它被认为是暴力的完整替 代方式。《哈里真》 宗教和文化 没有任何宗教高于真理和正义。甘地选集(1957)p254 我来说明一下我说的宗教是什么意思。我不是专指印度教,我对印度教的评价肯定超越了其 它各类宗教。我说的宗教

超越了印度教,它能改变一个人的真正天性,它能使人的内心坚定 不移地追随真理,并且永远地净化人心。人的天性中有不变的要素,为了寻找充分的表现,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它使人的灵魂躁动不安,直到他发现了自己,认识到他的 造物主,并珍惜造物主和自己的真诚交流。青年印度 12-5-20 p2 宗教的根基是加以束缚。梵文的宗教等同于 dharma,根本意思是加以控制。它给人的 支持是任何事物望尘莫及的。宗教是坚如磐石的基本道德。道德体现在活生生的人身上,它 就成为宗教,因为在经受考验的时候,宗教束缚他、制约他,并给予他力量。哈里真 26-1-34 p7 宗教使人依恋神,使人和人互相依靠。哈里真 4-5-40 p117 不考虑实际事物、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宗教不是宗教。青年印度 7-5-25 p164 我反对任何不诉诸理性,并与道德冲突的宗教教义。我容忍没有理性的宗教感情,只要它不 是不道德的。青年印度 21-7-20 p4 真正的宗教和真正的道德是互相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宗教对于道德,就像水对于播种在 泥土里的种子一样。甘地选集(1957)p255 真正的道德不在于遵循惯常的途径,而在于为我们自己找到正确的途径,并且无畏地遵循它。甘地选集(1957)p254 我信仰世上各种伟大宗教的基本真理。我相信这些都是神赋予的,我相信对于这些宗教所启 示的人民来说,它们是必要的。我还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阅读不同信仰的经典,并以这些宗 教信徒的角度来理解经典,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根基都是一致的,每一种宗教都能从其它宗 教中获益。哈里真 16-2-34 p5-6 我信仰世上各种宗教的真理。自从青年时代开始,我就谦卑地、持之以恒地努力去理解世上 各种宗教的真理。我用自己的思想、文字和行为吸收并消化从这些宗教中发现的最好的东西。我信仰的宗教不仅允许我这么做,还赋予我责任,让我吸收最好的东西,无论它们来自何方。哈里真 16-2-34 p7 我觉得不同的宗教就像来自同一个花园里不同的美丽花朵,或像一棵尊贵树上的不同分枝。因此,它们都同样真实,尽管它们是由同样不完美的人的手段来接收和解释的。哈里真 30-1-37 p407 每一种宗教都对人类的进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把世上所有伟大的宗教看作是一棵树上的 许多分枝,尽管它们的来源相同,但每一种宗教和其它的宗教不同。哈里真 28-1-39 p448 无论用什么语言,无论来自何种宗教,所有的祷告者都是在向同一个神祈祷,并且教导人类,所有的人属于一个家庭,应该彼此相爱。所有的宗教要人们敬拜一个神,这个神遍及一切,他甚至出现在一滴

水或一小粒灰尘中。不同的宗教就像一棵树上不同的叶子,没有两片叶子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它们之间不存在敌 意,或它们生长其上的树枝彼此间没有敌意。即使这样,我们看到在神创造的事物多样性中,有一种潜在的统一性。哈里真 26-5-46 p154 那么,你愿意说你的宗教是各种宗教的综合吗? 是的,如果你愿意。但我会把这种综合叫做印度教,对你来说,这个综合就是基督教。如果 我不这么做,你就经常会以屈尊俯就的态度来对待我,就像现在许多基督徒做的那样。他们 说:如果甘地接受了基督教那该有多好!。穆斯林会做同样的事,他们说:如果甘地接 受了伊斯兰教那该有多好!。这种做法立即在你我之间设置了一道屏障。你明白吗? 哈里真 6-3-37 p27 除了学习自己的宗教经典外,每个人的责任是学习其它宗教的经典。这能使人们保持自己宗 教的纯洁,并清除它的污点。何况,我们中有基督教徒、穆斯林、帕西人(译注:琐罗亚斯 德教的教徒的后裔)和其它宗教信徒。如果印度教徒把他们看作兄弟,就有必要学习他们的 宗教书籍。哈里真 25-5-47 p166 从所有主要的宗教都是真实的意义上来说,我认为它们都是平等的。在人类的精神进步方面,它们提供了一种直感上的需要。因而,我毫不费力地抚育穆斯林、帕西人和基督教徒的孩子,在我的照顾下他们保持自己的信仰。的确,当他们的家长要我根据专门的书籍,来教导特别 的敬神活动时,为了他们的缘故,我不得不专研一些文献。哈里真 6-4-34 p59 我认为怀着同情心阅读世界经典著作是每位有文化修养的男女的责任。如果我们尊重别人的 宗教,就像我们希望他们尊重我们的一样,那么友好地学习世界上的各种宗教就是一项神圣 的责任。青年印度 2-9-26 p308 所有的人生来自由和平等,但有些人比别人身体更强壮或更虚弱,有些人比别人更聪明或更 笨拙。因而,表面上说,没有两个人是平等的。但存在着一种本质上的平等。在我们的肉身 中,神不会认为我是甘地,你是 keithan。在这个雄伟壮观的宇宙里我们是什么?我们比原 子还要渺小。原子之间没有必要询问谁大谁小。我们天生是平等的。种族、肤色、思想、身 体、气候和国家的差异是暂时的。同样道理,从本质上来说,各种宗教是平等的。哈里真 13-3-37 p38 它们同样是真实的和不完美的。你画的线越细,越接近欧几里德真正的直线,但它永远不会 是真正的直线。宗教之树的道理是一样的,树枝的形状千姿百态。它们都正在生长。属于某 个生长着的分枝的人不要对它洋洋自得,说什么:我的宗教是优

的。对其它宗教而言,没有哪个宗教优越,没有哪个宗教低劣。哈里真 13-3-37 p38 就像一棵树拥有成千上万片的树叶,同样,尽管神是一个,宗教的数量就像男女的人数一样 多,虽然它们植根于同一个神。哈里真 16-3-47 p63 我是一位信仰者,信仰世上所有伟大宗教的真理。除非我们不仅学会宽容,也学会尊重其它 信仰如同我们自己的信仰,否则地球上不会有持久的和平。虔诚地学习人类不同导师的言论 是迈向互相尊重的一步。寻找至尊 vol.iii(1962)p10 相信只有一个神是各种宗教的奠基石,但是我预见不到在现实中,地球上某个时候将会只有 一种宗教存在。理论上讲,既然只有一个神,那就只能有一种宗教。但是,实际上我知道没 有两个人具有对神的一致看法。因此,可能总会有不同的宗教来适应不同的气质和不同的气 候。但是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要尊重别人的宗教就像尊重自己的一样。我清楚地看到这样 的时候就要到来。我想我们一定要在多样化中找到统一„„我们都是同一个神的孩子,因此,我们绝对地平等。哈里真 2-2-34 p8 外表的多样化下面有着包罗万象的基本统一,怎么会有高级、低级之分的余地?这是你在日 常生活中,处处都会面对的一个事实。各种宗教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这种本质上的统一性 各 种宗教的本质是一个,只是趋近的途径不同。甘地的生活观(1954)p158 书本传播真理和非暴力的影响不如运用这些原则产生的影响。身体力行比书本重要。哈里真 13-5-39 p122 经过长期的学习和体验,我得出结论:(1)各种宗教都是真实的;(2)各种宗教都有一些错 误;(3)对我来说,各种宗教就几乎像我自己的印度教一样宝贵。这就好比对一个人来说,所有的人应该尽可能地像他的近亲一样亲切。我对其它宗教的崇敬如同我对自己的宗教一 样,因此,我不可能有改变信仰的念头。团契(译注:有共同宗教信仰者的团体)的目的应 是帮助印度教徒成为更好的印度教徒,穆斯林成为更好地穆斯林,基督徒成为更好的基督徒。摆出一副优越屈尊的宽容态度,背离了国际团契的精神。如果我认为我的宗教几乎是真实的,而怀疑其它的宗教简直是骗人,而不是几乎真实,那么尽管我也许和他们有些交情,那也完 全不是我们在国际团契中需要的交情。我们为其他的人祷告,千万别说:神啊,把给予我 的圣灵亮光给与他。而要这样来祷告:为了他的至高发展,把他需的一切圣灵亮光和真理 给予他。只需祷告你的朋友成为更好的人,无论他们信仰什么宗教。甘地选集(1957)p258-259 我不相信向别人讲

述自己的宗教会有什么用,尤其当讲述者希望别人改变信仰时。信仰不容 许讲述。它必须在生活中被体现出来,然后它会自己传播开来。青年印度 20-10-27 p352 别人向我布道,我感到不快,对我没有吸引力,并且使我对布道的传教士产生怀疑。我热爱 这样的人,他们从来不布道,但按照他们的圣灵亮光来生活。他们的一生都是默默无闻的,然而却是最有效的信仰表白。因此,我不会说布道些什么内容。但我会说献身服务,并过着 最简朴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布道。因此,如果你去为人民服务,并请他们也去服务,他们就 会明白。如果你引用约翰福音第三章 16 节来取而代之,叫人民信仰它。这对我没有吸引力,并且我敢肯定人民不会明白的。通过布道来使人们接受福音,我的抱怨是这种做法有某些动 机。一朵玫瑰花是不需要去传道的。它只是散发它的芳香,芳香就是它的布道。假如它能使人理 解,假如它能聘请几位传道士,传道士也无法比它自身的芳香卖出更多的玫瑰。宗教和精神 生活的芳香比一朵玫瑰花更为精细和微妙。哈里真 29-3-35 p50 当你说光有生活还不够,还必须用言论来补充时,你在向谦卑告别。人类不需要走到动物跟 前,向它们喊叫:我们是人。动物知道他们是人。心灵的语言从来不适宜于表达。它超越 身体,语言是真理的一种制约,真理只能由生活来体现。哈里真 12-12-36 p351 没有必要讲得头头是道。生活是它自身的表述。几年前,我以玫瑰作比喻来表达我的看法,玫瑰不需要为它的芬芳四溢,或众所目睹的美丽写书或布道。那么,精神生活无比地优越于 玫瑰的美丽和芳香,我敢说当生活中表现出了精神性,周围的环境将准备好回应。圣经、《薄 伽梵歌》《薄伽梵往世书》(bhagavata)、古兰经中都有令人信服的这类段落。我们读到:、无论何地,当克利须那出现时,人们的举止就像着魔了似的。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耶稣身 上。让我把话题拉近一些,无论贾瓦哈拉尔(译注: 指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贾·尼赫鲁(1889-1964)是印度民族运动的领导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印度独立后担任首任总 理长达 17 年之久。去哪里,)为什么人们像被拖了魔法似地受到感动?有时候他们甚至不知 道他要来,然而他们会突然闪现一个念头,他要来了。现在,也许不能把这种现象描述为精 神感化力,但还是有微妙的感化力存在。毫无疑问它出现在那里,随便你用什么名字称呼它。他们不要听说他,他们只是要看到他。这很自然。你不能用任何其它方式对待数百万人民。精神生活比马可尼(译注:marconi gugllelm

第四篇:甘地的名人名言

1、女性的直观经常胜过男性为之骄傲的知识的自负。

2、对真理之神的忠诚,胜过其他所有的忠诚。

3、难道做父母的到头来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凭子女自行其事,不予劝阻,不加指导吗?

4、内心的热诚和真纯的愿望,往往是不可以实现的。

5、最高的道德就是不断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

6、我们应该赋予子女勇气和自信,还要帮助他们加以发展,正如牛津大学巴利奥学院院长史密斯1919年给英国首相的信中所写的那样:“心胸开阔,目光敏锐,热爱真理,就能抵制无理诡辩,陈腐信仰,哗众取宠和伪善之言”。

7、就是在比较先进的国家里,承认孩子们的个性及其特殊权利也还是近来才有的事。这是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失败才承认的。人们意识到,不承认它,不辅以必要的行动,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

8、最好的教育是以身作则。孩子们对谎言或虚伪非常敏感,极易察觉。如果他们尊重你、依赖你、他们就是在很小的时候也会同你合作。

9、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

10、孩子们之需要母亲的爱抚,犹如幼苗之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对一个母亲来说,她应该经常把孩子放在首位。因为孩子们对母亲有着非常特殊的依赖。对我来说,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我所负责的公职和我对家庭、孩子应尽的义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11、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

12、“被爱的箭射过的人,才能领会爱得力量是多么伟大的。”父亲对我所采用的方式,正是用爱得箭射入我的心坎,使我体会到“爱的力量是多么伟大”。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堂堂正正地做人,光明磊落地活下去。

13、父母用他慈爱的眼泪,洗净我污浊的心灵,用爱心代替鞭打,他的眼泪胜过千言万语的训诫,愈加坚定我改过向善的决心,虽然当时我准备接受任何严厉的处罚,如果父亲真的责备我,可能会引起我的反感,而无益于我德性的进长。

14、教育是陶冶身心,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够从容不迫地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这是从学校和课本知识中所得不到的。主要负担落在母亲的肩上,她必须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他们的品行的培养。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

第五篇:《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

影片从1948年1月31日,印度为甘地举行盛大葬礼开始,然后回溯到1893年,青年律师甘地当时年仅24岁,他在英国受了四年高等教育。他在南非接受了一件诉讼案件,正坐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却因肤色而被驱出。这是甘地有生以来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侮辱。从此他下定决心投身到为侨居在南非的八十万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

印度不像中国,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的洗礼,人民开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渐解放了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始那一代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自强自富的征途。身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那段历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于我们,虽然都是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是那个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样,他们人民思想准备还处于以前的那种封建主义思想阶段,崇尚宗教主义,甘地“非暴力不合作”的理念是有前提条件的,比如英国政府爱面子、那时的媒体报道很自由等等。每一次成功都需要适合的背景环境,无论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还是“非暴力不合作”,只要真理用对了时机,就会有伟大的效果!只是,甘地用自我牺牲的方式来反对统治者的残暴,他太有勇气了!胜利永远属于有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人!

整个电影,都可以看到甘地非常付有勇气,沉静,执着,乐观,仁爱,这些都是来自与他的信仰和信念。对于这些价值的坚持,使得他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信仰者---不仅仅是念经,而是深信并身体力行。甘地,一生推行“拒绝暴力”与“不合作”运动。他颇有些像孔子,以仁来感化世人,也很像是佛家高僧,用禁欲和忍耐来唤醒一个民族。例如一个伟人重要的事情是为折了腿的小羊敷伤,例如一个伟人在拍打了孙辈一巴掌后转为爱抚,例如一个伟人在面对记者采访时的随和,例如一个伟人在面对仆人时的谦逊与感激,„„所有的细节,也许你并不会在意,但是导演正是像甘地所说的那样:“在无声中打动不可打动的事和人。”我们不是不可被打动的,但是这些潜移默化的打动使人更加感动.甘地回到印度时人们热情的欢迎抒发了印度人民对于甘地的崇敬,也可以说成是一种憧憬,这也侧面表达了多少爱传达出去,多少爱就会回馈回来。而在甘地多次上法庭、多次被捕入狱时,他的内心依然镇定和坚定,当然,这些都是因为真理的巨大战斗力。而这些在宗教面前同样受用,宗教只是人们信念的一种依托,永远是共通的,也再次借助甘地的话表达了这一主题:“我是回教、印度教、锡克教、基督教,我相信神,神都是希望和平的!”是啊,宗教的本质都不是挑起争端,而是向往天堂般美好的社会。

我彻底被震撼了!相信和大多数人一样,当我初次如此深刻地了解印度历史、了解伟大的圣雄甘地后,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着:就是这位矮小而又瘦弱的老头,为了印度的独立和自由、为了和平,终其一生而奋斗,这到底是什么精神?我想即使是用世界上最崇高和最美丽的语言来赞美他也不过分。就像片头葬礼上主持人所说的:这个盛大葬礼的死者,死时与他活着的时候一样,一个平民,没有任何财富,没有任何财产,也没有任何官衔。圣雄甘地,既不是军事将领,也不是地方首长,也没有任何科学成就可以夸耀,也不是一个名艺术家。然而世界各地人士,包括各政府代表及高官贵人,在此齐聚一堂,向这位绑着缠腰布的棕肤色小个子,致以最后敬意,因为正是他领导印度走向自由。诚如美国国务卿马

歇尔所说,圣雄甘地是人类良心的代言者,他使得谦虚及真理的力量能够战胜帝国。爱因斯坦则说,后代子孙将无法相信,世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号人物······

在影片的结尾,甘地的话再次浮上屏幕:“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在历史上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的,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好好想一想,永远都是这样。” 甘地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即使是这部电影超过三个小时,我想我们也学习不完,正如我用短短千字无法描绘出我对圣雄甘地的所有敬佩和我被这位矮小而又瘦弱的老头带来的深深地震撼一样!

甘地影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