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元至十月招商商务工作汇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襄阳区商务(招商)工作“十一五”及2010年运行情况和“十二五”及2011年思路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区商务局紧紧围绕“争一进十”的战略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商务招商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0年,我区5项县域经济考核指标绝对数与09年相比大幅增加,但在全省排位“四进一退”。2010年元至11月,我区共签订正式协议项目67个,协议资金150.5亿元,实际到资51.79亿元,其中,利用省外资金46.57亿元,全省排位第4,升2位;利用外资2640万美元,全省排35位,降12位;外贸出口4800万美元,全省排19位,升27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3亿元,全省排14位,升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8.5%,全省排第6位,升7位。现将襄阳区商务(招商)工作“十一五”及2010年运行情况和“十二五”及2011年思路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及2010年全区商务招商工作运行情况
(一)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区招商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几个发展阶段,实现了从盲目招商到定点定向招商、从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彻底转变。2007年5月,我区成立招商引资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当年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2008年,全区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8亿元。2009年,引进省外资金达26亿元,在全省排名第6位。
2010年,市政府下达给我区的招商引资任务为:全年新注册项目48个,协议引资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区争进十五强招商引资省外资金任务为30亿元。
元至11月,我区共续建、新建项目259个,协议投资
额 380.725亿元,实际到资51.79亿元。其中利用省外资金46.57亿元,全省排位第4,比09年升2位。新注册项目39个,投资总额 54.28亿元,注册资金3.65亿元。签订正式协议项目67个,协议引资150.47亿元。
2010年招商引资工作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项目数量大幅攀升。今年以来,招商形式一片大好,首次出现项目排队的情况,襄阳招商引资已从原来的粗放招商引资,向精挑细选、分类摆放的招商选资转变。元至11月,正式签约项目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协议资金同比增长270%。二是大项目逐渐增多。元至11月共有过亿元项目57个,协议投资313.55亿元;过5亿元项目8个,协议投资105.4亿元;过10亿元项目4个,协议投资75亿元。三是项目质量不断提高。新引进了一批附加值高、拉动力强的项目。如襄樊方圆九易汽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LED和汽车导航仪生产项目、浙江兆山集团的精密数控机车及汽车配件生产项目、深圳赛尔斯汽车探头项目都是科技含量高、无污染、高回报的项目。四是项目结构进一步优化。新签约的67个项目中,有40个工业项目、10个现代物流项目、2个工业园项目、11个商业项目,4个其它项目,项目结构日趋合理。五是埠外项目不断增多。元至11月,正式签约埠外投资项目22个,埠外项目个数占签约项目总数比去年增加了一倍,埠外协议资金占协议投资总额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8.5%提高到72.9%。招商引资利用省外资金46.57亿元,提前超额完成争进十五强目标,全省排名第四,比09年进2位。六是招商方式不断创新。我们制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招商战略,实行阵地战、游击战相结合的招商战术。“点”就是招商站点,“线“就是产业招商专班,“面” 就
是全员招商。区委、区政府在总结去年驻外招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整合27个招商工作站,划片区以沿海产业转移为契机,以经济发达地区为重点,成立了6个驻外招商工作站,并结合我区重点产业,成立了5个产业招商专班。由驻点招商专班收集信息、初步对接,产业专班协助进行专业对接。我们以招商活动为契机,大力招商。对省市举办的大型招商活动,如“西洽会”、“西博会”、“哈洽会”“鄂沪经贸洽谈会”、“无锡投资环境说明会”、“湖北襄阳(东莞)投资环境推介会”、“鄂粤港经贸洽谈会”、“襄樊(深圳)投资环境说明会”、“襄樊诸葛亮文化节”,我区都主动参与、积极推介,在几次招商活动上收获颇丰。共签订正式协议13个,协议资金85亿元,签订意向协议5个,协议资金19.7亿元。
(二)外贸出口增势强劲。2010年预计全区外贸出口将突破5000万美元,元至11月完成4800万美元,是2009年全年的3.1倍,全省排名19位,比09年进27位。“十一五”期间,全区外贸出口逐年增长,2006年1170万美元,2007年1451万美元,2008年2116万美元,2009年1550万美元,“十一五”期间外贸出口总量预计将达到1.13亿美元。目前,我区外贸出口企业达到了19家,出口产品种类覆盖到新鲜时令蔬菜、加工食品、纺织服装、柳编工艺制品、汽车配件、机电产品等,特别是汽车轴承、刹车轮毂单元、防爆发电机组等机电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较高;外销市场从传统的香港、韩国等周边市场拓展到美国、加拿大、巴拿马、澳大利亚、英国以及东欧、南美、东南亚等较大范围的国际市场,实现了襄阳外贸出口的大跨越。
(三)利用外资节节攀升。2010年预计利用外资将突破4000万美元,元至11月完成2640万美元,创历史最高记录,已超09年全年总和,9月份在全省排35位,比09年降12位。“十一五”期间,我区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6年664万美元,2007年981万美元,2008年1502万美元,2009年2229万美元,利用外资总量预计将达到9400万美元。目前,全区外商投资企业达到12家,外资项目不断增多,布局趋于合理,投资项目涉及十多个行业。
(四)外经工作健康发展。2010年预计外派劳务达到400人次(元至11月337人其中海员2名,赴利比亚、安哥拉劳务162人),外派劳务工作实现了平稳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区大力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组织外派劳务,促进了我区与国际间的经贸往来,缓解了就业压力,外派劳务累计将达到1200人次。积极打造外派劳务服务平台,把襄阳建设成为襄樊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和湖北外派劳务基地。目前,正在与湖北新天地劳务公司合作,组织开展赴日农业研修生和其他劳务,赴日劳务培训基地初步选址大桥村小学。
(五)扩大内需卓有成效。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70亿元,力争实现72亿元。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完成达到64.3亿元,在全省排14位,比09年进5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达到28.5%,在全省排第6位,比09年进5位。“十一五”期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到610亿元,年均增长在26%以上。2010年七月以来,全省实行新的贸易统计制度,提高了限额以上商贸企业的统计占比,我们克服困难,逐户上门做工作讲政策,截至目前已摸底登记了214家限上企业,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现代物流发展迅猛。2010年,预计全区物流业营
业收入达到140亿元,现代物流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已真正成为襄阳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光彩大市场、天润国际汽车城、邓城生资大市场、新世纪建材市场、光彩国邦物流园,30多个品牌汽车4S店,形成了襄阳的现代物流产业群。襄阳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和影响力迅速提升,对物流的吸纳和吐放能力正日益增强。
(七)家电下乡深入民心。自2009年元月我区正式启动家电下乡推广工作以来,我们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印制、发放和张贴家电下乡资料20000余份,让家电下乡这一惠民工程家喻户晓。今年,我们与财政部门一起开展了家电下乡普查工作,对全区所有销售网点进行了严格细致的检查,顺利通过了全国全省的考核,此项工作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截止目前,已备案销售网点120多家,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8523台,兑付家电下乡补贴资金达到两千万元。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今年10月已经启动,目前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
(八)市场体系日趋完善。2010年,我们新建农家店150家,其中上报登记了95家。三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先后有农家富、佳美、仟喜、好邻居等四家承办企业,全区共建农家店达362家,覆盖全区13个镇、232个行政村,覆盖率达80%。初步形成了以乡级店为龙头、村级店为骨干的农村市场体系和连锁配送网络,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拉动了农村消费。
(九)商务执法逐步规范。按照省、市商务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问题入手,开展了集贸市场、加油站、酒类、生猪屠宰等专项整治工作。引进康福达肉食品有限公司,结
束了我区作为畜牧养殖大区无大型屠宰厂的历史。关闭了滨江滨河开发拆迁范围内的2家屠宰场工作,为下一步进行全区范围内的屠宰整顿和滨江滨河拆迁打下了良好基础。确定了一批放心酒示范店和品牌经销商,全区90%以上酒类专卖店纳入规范化管理。组织工作专班开展市场检查,通过集中打击和加强日常巡查,肖湾市场肉品经营户全部销售经定点屠宰厂屠宰并检疫合格的合法肉类产品,杜绝了“白条肉”上市销售。
(十)项目扶持资金争取逐年增多。我们通过加强与省市商务部门联系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在我区市场体系建设、商贸物流设施建设、产业梯度转移、外经贸促进发展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扶持。2010年项目扶持资金预计能达到300万元,扶持各类产业转移、商贸流通、再生资源和外向型企业达30余家。
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着力改进机关作风
今年以来商务局以“创先争优”为统领,以“两项”评议为载体全面加强机关作风建设,促进了机关作风的明显改善。
(一)“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有效。在按照要求做好创先争优的各项规定动作之外,我们坚持做到三结合:一是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完成目标任务相结合,以县域经济五项考核指标的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创先争优”活动实效的重要依据,目前五个指标进展良好;二是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改进机关作风相结合,通过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形成了“讲奉献、比工作、争上游、创一流”的良好局面,招商办的同志不分上下班、不分节假日,是“白加黑、五加二工作法”的生活写照;三是坚持把“创先争优”
与各项单项工作考核评比结合起来,要求在年终各个单项工作的评比中样样都要争先进。另外我局在“城乡互联、结对共建”活动中,带着真感情“互联”,以真作为“共建”,为共建村程河镇乔庄村无偿支援共建村5万元,用于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和优势产业发展,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共建村在我局的帮助下,该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程河镇的示范村,区委组织部在该村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该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
(二)认真开展“两项评议”。把企业评机关和人大专项评议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载体。借助两项评议,深入企业和服务对象调查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针对群众反映私屠乱宰的问题,为确保群众吃上放心肉。我局组织40余人次参加市场检查。通过集中打击和加强日常巡查,自10月1日起,肖湾市场肉品经营户均销售经定点屠宰厂屠宰并检疫合格的合法肉类产品,杜绝了“白条肉”上市销售,襄樊日报等媒体均就我区“白条肉”整治情况进行了报道。
(三)着重建立腐败风险防控体系。针对商务局承担的工作职能,我们认真分析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存在的腐败风险。在商务系统开展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把反腐倡廉融入到权力运行的全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职责设定、流程设计、制度安排、权力配臵等要素,通过“确责、履责、问责”,明确干部岗位职能规范和要求,通过严查岗位风险点,建立腐败风险库,完善权力运行流程和机制,制定了各科室的预警防范措施,同时还建立了廉政文化走廊,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更好地促进了廉洁从政、规范服务、文明执法,营造良好的商务发展环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十一五”期间,我区商务招商事业取得较快发展,近年来更是突飞猛进,但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招商引资制约因素突出,外向型经济基础依然薄弱,对全区经济拉动作用还不突出。商贸流通的先导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各项商务招商经济指标总量及在全省的位次与襄阳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当前,商务招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商引资工作存在的问题
1、规划制约。洪山头工业园的规划历时两年刚刚获批,我区今年上半年已上会研究通过的10多个拟选址该园区的项目因规划过慢而无法入园建设。市政府批准在汉十高速襄樊北出口、朱庄连线接两侧规划的襄阳物流园还在初步规划阶段,湖北百盟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拟投资15亿元建设的光彩新物流园项目,上海本昌钢铁有限公司牵头投资40亿元的鄂西北汽车产业园项目、襄樊捷顺达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拟投资2.5亿元建设的现代物流园,湖北宝兴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1亿元建设的物流运输等12个物流项目因规划问题,无法启动。
2、土地制约。我区的土地指标不足,缺乏建设用地空间,一些有实力的好项目进不来。伙牌工业园也面临着土地紧缺问题,2009年、2010年上会研究通过的项目中有19 个选址伙牌工业园,共约征地3050亩,园区现有存量土地只有500亩左右。现有园区的土地用地指标不足,一批上会通过的项目没有用地指标,迟迟不能开工建设。双沟食品食品工业园共有3750亩土地,但基本上都是一般农田,需调整
用地规划。深圳工业园南区已没有土地可以承接项目入驻。
3、基础设施制约。我区高度重视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与高新区等地的基础设施相比,仍然过于薄弱。目前,我区各工业园区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的很少,大部分地块设施不完善。伙牌工业园因用水、用电问题和土地平整质量问题,导致项目建设推进缓慢;双沟食品工业园刚刚启动“三通一平”建设。市城投公司统一运作的深圳工业园南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尚未完备,一大批选址此区域的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位于深圳工业园南区的正大养猪场占地涉及C40、C41、C43、C44地块,养猪场搬迁问题迟迟没能解决,造成地块不能平整,拟入驻该区的旭威太阳能项目、深圳赛尔斯电子产品项目等4个项目不能入驻。
(二)利用外资存在问题
1、利用外资优惠政策和激励办法不健全,存在利用外资领导热、商务部门急、其他部门冷的现象。外资企业的利润再投资拓展空间不大,境外投资商建设新项目的积极性不高。
2、在手外资项目进展缓慢。如投资5亿元建设鹿门山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投资方的积极性很高,但因景区遗留问题多,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制约后续外资到位。
3、在手的外资项目不多,拉动作用强的外资大项目少。今年,我区正式签约成型的外资项目只有泰国正大农牧食品项目,汉宝项目因选址规划和土地问题不能及时落实,投资商已经放弃该项目。目前正在对接的只有马来西亚和天行君子合作的项目。
4、境外招商力度不大,受资金缺乏和人才紧缺等因素
制约,缺乏境外招商平台,境外招商工作困难多、难度大,重点不突出,方向不明确。
(三)外贸出口存在的问题
1、外贸出口基础薄弱,骨干企业少。襄阳的出口企业上规模的太少,全区有出口业绩的19家出口企业中,过500万元美元的企业仅乾兴农业公司一家,没有一家年出口额过千万美元的企业。
2、出口企业结构不合理,缺少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我区的出口产品主要是纺织服装、速冻蔬菜、芝麻油、橡籽淀粉、中药材等附加值不高的产品。
3、很多供货出口量大的企业,不愿开展自营出口业务。据初步调查,襄阳华强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每年供货出口达800万美元,出口业绩全部流失。
4、企业缺工、缺资金比较严重。我区外贸出口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用工、流动资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很突出,影响了企业出口业绩。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存在的问题
1、襄阳城区商业氛围不浓。襄阳城区没有形成布局合理、完善配套的城乡商业服务体系,缺乏拉动和刺激消费的商业主体,市场消费流失严重。
2、农村消费市场有待改善。全区农村人口70多万人,农村消费仍然是市场的主体,农村消费市场规模小,档次低,售后服务差,这些因素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快速增长。
3、限上商贸企业清理登记工作难。商贸企业大个体思想上有顾虑,上报统计数据难度大,存在瞒报、漏报甚至不报现象,部门及乡镇配合力度需要加强,清查统计人员力量不够,限上商贸企业个数上不去影响整个襄阳区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及增幅在全市和全省的排位。
4、统计上报数据难协调。新贸易统计制度改革后,新增限上商贸企业主要由商务部门统计上报,销售总额由统计部门核准,统计部门对销售总额数据砍得太多,我区很多销售企业销售票据齐全,但上级统计部门不予确认或部分确认。
(五)外经工作进展缓慢。目前,襄阳区还没有一家正规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外派劳务人员培训及筹备工作有待加强,区内大部分企业对实施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政策不懂,意识不强,要求不高。
(六)商务执法力量不强。商务执法职能众多,但涉及部门多,需要部门联动才能起到执法效果,比如成品油、再生资源、酒类、屠宰市场管理等工作涉及公安、环保、安全、消费、工商、质检、农业等多个部门,我局目前执法力量薄弱,经费少,无执法车辆,商务执法力不从心。
四、“十二五”期间及2011年工作目标和思路
“十二五”期间,区商务局将紧紧围绕襄樊市四年翻番和襄阳区建设“两大基地三大中心”的战略目标及2010年争进十强的年度目标,以消费、投资、出口为主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内外两大需求中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在内外两种资源中集成新的发展要素,在内外两个市场中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努力构建大开放、大商务、大流通的发展格局,为全市、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20亿元,年均增长25%; 外贸出口达到5500万美元,年均递增20%;
利用外资达到6500万美元,年均递增20%;
外派劳务达到600人次,鼓励更多的区内企业“走出去”;物流服务业的营运收入突破300亿元; 三产业总值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48%。2011年商务招商工作主要目标是:
招商引资工作实际到位资金确保40亿,力争50亿(因今年考核办法有所调整),其中利用省外资金确保35亿元,力争达到4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确保88亿元,力争达到9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确保达到26%,力争达到28%;外贸出口确保2700万美元,力争达到6000万美元;利用外资确保3200万美元,力争达到4800万美元。
“十二五”及2011年商务招商工作主要措施是:
(一)以招商引资工作为重点,力争在产业招商、区域招商、招商方式、招商环境、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1、立足区情和现状,力争重点产业招商实现新突破。围绕机电汽配、农副产品加工、现代物流、房地产等区内四大产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行业龙头和知名品牌,努力做到引进一个企业、做强一个产业,实现产业链招商的新突破。以东风基地和区内长源东谷、荣华汽贸、鹰牌轴承等众多的机电汽配企业为依托引进关联规模型企业,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档次;以安华纺织、金安泰为支撑,承接沿海高档纺织企业入驻,引导纺织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抗风险能力;以鲁花花生油、万宝粮油为龙头,吸引知名食品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入驻,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附加值;以光彩物流园、天润汽车城、襄阳物流园为依托,吸引大商贸物流企业进驻襄阳,打造快速便捷的物流运输产业;以火车东站建设、襄樊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为契机,依
托连山湖开发、滨江滨河改造、绿城集团入驻,打造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提升襄阳城市品位,增强招商引资综合竞争力
2、把握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力争重点区域招商实现新突破。
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向中部转移这一机遇。突出地域重点,强化投资方式和投资特色的研究,选择技术、资金密集,中小企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开展招商引资活动。重点围绕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行业百强企业,用活用足招商方式方法,用驻外专班摸底牵线、行业专班重点洽谈等方式,充分宣传襄阳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优势、襄樊发展重心的区位优势、“一区八园”的项目承接优势、山水相依、地势平坦的优美环境、紧盯“珠三角“,放眼“长三角”,拓展“东南亚",把招商引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引进行业龙头和知名品牌。
3、充分把握招商引资发展趋势,力争招商引资方式实现新突破。
一是主动出击,广交朋友,储备信息。参加国家和省、市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因时利导地自我组织投资环境说明会,结交企业家朋友,宣传襄阳的区位优势、优势产业和发展潜力,提升襄阳的影响力,储备有价值的招商引资信息。
二是拓展人脉关系,借关系网络招商。运用亲情、友情、乡情等情感脉络,调动一切有利于招商引资的积极因素,让有一定社会关系、协调能力强的人穿针引线,帮忙联系客商,推荐项目,引进资金。遍布全国各地的襄阳老乡、商界政界名流、企业家协会、老乡联谊会等都是拓展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资源。
三是整合原有驻外招商工作专班,组建襄阳驻外精英招商专班。2011年要从区内选拔4-5位熟悉襄阳区情、了解招商引资政策、精通电脑、头脑灵活和综合协调能力出众的干部组成襄阳驻外精英招商专班,保证较充足的招商经费,并与区政府签订招商责任状,明确任务,签订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和奖惩标准。
4、增强招商综合竞争力,力争优化招商环境实现新突破。
夯实基础,优化环境,为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首先,建设好硬环境,打造项目发展的平台和入驻的载体。突出交通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市乡道路改造,完善运输、仓储、物流等配套功能,努力做到物流畅通;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项目入驻和招商引资提供良好载体;打造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高标准规划建设城市。其次,突出软环境,着力营造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一是政策环境。对已制定的优惠政策和文件不折不扣的贯彻和落实。二是服务环境。继续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过亿元项目由四大家领导包保、项目服务专班全程服务制度。三是法制环境。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经济和侵害投资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对各类投资主体的合法权益的保护,使客商能安心、放心地创业发展。四是人文环境。在全区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要树立人人关心招商,人人都来亲商、安商、富商、扶商的良好氛围。
5、夯实招商人力基础,力争招商队伍建设实现新突破。一是广纳贤才,建立招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补充招商新鲜血液,从区内抽调精干人员补充招商力量。把那些基本素质比较好、文化程度比较高、责任感和进取心比较强,有
发展培养潜力,能适应招商引资工作需要的年轻干部选派到招商引资的主战场。
二是加强培训,提高招商人员的综合素养。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产业发展趋势,提高招商人员的理论素质,开阔他们的招商视野;对招商人员进行襄阳区情、招商政策、税收政策、土地办理、项目入驻流程、招商优势分析、招商礼仪等招商知识培训,打造一支熟悉国家产业政策和区情、懂经济、懂法律、会电脑、会谈判、精通公关礼仪的高素质招商队伍。
三是加强管理,提高招商工作效率。制定驻外招商人员管理办法、招商首问负责制、项目对接负责制等制度,增强招商人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提高招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四是健全机制,注重招商奖惩激励。要慎重考察、任用招商工作人员,对提供有效信息促进项目入驻我区建设的,经济上区政府给予适当奖励;对成绩显著的招商人员,组织部可将这些人员列入后备干部,进行加速培养,在政治上调动招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工作不积极,不履行应有工作职能的干部应调离招商工作岗位,并给予警告,提高招商人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五是开展网上招商和委托招商。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全力推荐襄阳,广泛收集信息。充分利用名人、能人和社团、群团组织优势,进行有偿委托招商。
(二)以外经贸工作为重点,全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推进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外贸增长点,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
1、全力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在吸引外资方面,我们坚
持把利用外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定不移地把项目建设作为利用外资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发挥地方优势,依托支柱产业,引导外商投资机电汽配,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商贸物流等区内主导产业,鼓励外资参与现有企业股权重组并购。推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城市建设、农业、旅游业和其他各类服务业引进外资。选择、发布、筹备一批高质量的项目,搞好利用外资项目库建设,重点抓好天行君子3000万美元利用外资项目、正大农牧百万头生猪养殖加工项目、鹿门寺旅游开发项目,搞好跟踪服务督办工作,对外方企业反映的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督促外方按法律约定的时间尽快到资。
2、大力培育外贸出口增长点。一是建立六大外贸出口基地,壮大龙头出口企业。建立以乾兴农业公司、惠达合利农业公司和李行蔬菜公司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建立以加泰尔公司、鹰牌轴承公司、鹰牌动力公司为龙头的机电汽配出口基地,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建立以金安泰制衣公司、衣锦源服装公司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建立以襄阳进出口公司为龙头的中药材出口基地,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建立以三珍食品公司等为龙头的橡籽仁淀粉和香油出口基地,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建立以程河柳编公司和达贸亚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出口额达100万美元。同时,建立以襄阳进出口公司、襄樊新曼进出口公司、襄樊荣兴进出口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出口网络。二是采取五项促进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完善外贸出口激励政策,对外贸出口重点骨干企业实行领导包保,及时兑现出口贴息资金,鼓励企业多接单接大单;设立外贸发展专项基金,解
决企业在信贷、退税、通关、检疫、信用保险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组建服务协调专班,争取区内供货出口全部转为自营出口,让出口业绩显现在襄阳;鼓励企业创牌认证,引导更多的企业,通过创建自主品牌,进行产品认证,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扶持,加大争取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和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的力度。
3、着力构建外派劳务服务平台。不断改进完善外派劳务服务中心功能,着力构建外派劳务服务平台,拓宽外派劳务信息渠道,建立外派劳务信息库。在保持往年外派劳务的基础上,加大海员招生和赴日劳务工作力度,力争外派劳务达到400人次以上;大力宣传国家境外投资政策,及时为区内企业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指导、帮助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
(三)以扩大内需为重点,大力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不断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认真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惠民工程。进一步扩大备案销售网点范围,及时解决销售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加强与财政部门的统筹协调,提高兑付率,确保在全省全市排位前列。
2、扶持现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乡镇连锁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引导大中型连锁超市、品牌零售企业向乡镇市场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3、大力推进和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银企合作,推广“刷卡结算”,提供便利消费。注重搭建商业信息服务和电子交易平台,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良好环境,推进商业企业信息
化建设。
4、加快发展家政、餐饮、放心早餐、二手车流通、旧货市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等服务业。引导商贸服务企业扩大服务品种,努力满足各类服务性消费。
(四)以商贸物流为重点,构建大商务、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1、规划打造襄阳自己的商业圈。按照完善功能、聚集人气、促进发展的要求,将城区合理分区,全面提升和完善襄阳城区功能。以云湾国际新城、民发世界城、连山湖美庐国际生态城、交通路商业街、襄新路口、车城路口、园林路口等为中心打造大型商务中心,大力实施商贸企业成长工程,引进大型商业企业,国际品牌餐饮业,发展各类休闲娱乐场所,满足城区居民便捷和全面的生活需求。
2、打造一流的现代物流中心。将光彩国邦物流、东风合运物流、捷顺达物流、顺发物流等已有物流企业和我区新引进的大型物流企业,全部集中到襄阳物流园,打造鄂西北一流的大型物流园。
3、大力建设汽车4S店及综合汽车贸易中心。以恒信德龙为代表的25个4S店项目的落地建设为契机,力争两年内引进50家汽车4S店。同时以东风公司为依托,结合天润汽车大市场项目,建设整车和配件销售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大型汽车贸易中心。
(五)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各类专业市场,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步伐。
1、大力发展再生物资综合交易市场。建设大型再生资源综合交易市场,集回收、拆解、分装、销售、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为生产企业提供材料供应,实现废旧物资的再生
利用,打造襄樊城市矿产基地。
2、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以光彩、天润、邓城等大型市场为基础,建设汽配、副食、服装、农资等专业特色突出、综合性强的各类批发大市场。
3、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在航空路两侧中心地段,以荣华大酒店、红宝石大酒店、丽源大酒店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改造或新建2---3个高档次的大型商场,大力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连锁超市及餐饮、文化、休闲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商业氛围。
(六)以规范市场秩序为重点,积极推进商务执法,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1、组建商务综合执法大队,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和打击商业活动中的各种欺诈、商业贿赂、地区封锁等行为,营造和谐的商业消费氛围,促进商业行业的良性发展。加强成品油市场、酒类市场、屠宰市场管理。采取部门联动的方式,加大对非法加油站点、私屠滥宰、非法酒类流通的打击力度,确保成品油市场安全,确保乡镇定点屠宰率达到95%,确保酒类批发企业随附单推广率达100%,酒类零售企业随附单推广率达80%以上,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酒,确保消费市场安全。
2、加强行业管理,积极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销售企业、旅店饮食业、回收企业、拍卖典当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企业、出口企业等商贸主体的服务力度。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成立成品油流通协会、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生资行业协会、旅店业协会、饮食服务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促进我区服务贸易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联合与合作,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规范服务贸易行业
行为。积极争取上级商务部门对我区商贸企业的支持。
五、对区委、区政府的建议
新组建的区商务局是由原商贸协会、物质协会、驻京办、商务(招商)局等四个职能部门合并而成,肩负着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和商务事业发展的重要职责,是全区招商引资的前沿阵地和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今年6月,市委唐良智书记在调研商务工作时,进一步明确了商务局主抓第三产业的重要地位,并提出加快发展大商务大流通的殷切希望。区商务局除了承担着全区招商引资协调服务工作任务,还承担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外贸出口、利用外资、省外资金等五项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任务,我们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更好地推进全区招商引资和商务工作任务,同时解决商务局自身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我们谨向区委、区政府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建设一个高效的项目引进和建设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区招商办的作用,形成一个在区招商办统一指挥下,招商、行政服务、项目落地“三位一体”的体制。在以往的招商引资工作中,由于实行“引”、“建”分离,表面上,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但在实际实践中,却造成了“引”、“建”脱节,办事效率低下;在客商心目中,形成了被政府职能部门“扔接力棒”或“中途摔客”的感觉,不利用项目落地,不利于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氛围。因此建议对招商、行政服务、项目落地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体制进行整合,以提高招商效率,营造良好招商环境。
(二)全区招商引资任务不宜定得过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条:一是受土地和规划制约,影响项目引进和落地。对招商引资考核,特别是实际到位资金考核影响很大。二是省
市新的招商考核办法出台后,考核要求更严格了,可以纳入考核的项目范围缩小了。招商考核项目必须是襄樊市以外的项目,工业项目注册资金必须在100万元以上,其他项目注册资金必须在200万元以上,到位资金只考核到2009年以后注册的项目,特别大的项目才可以推算3年。项目要求必须有协议(2009年考核时,在发改局备案项目可以算招商引资项目,今年不算),项目到位资金必须要列入统计局固定资产统计,没有列入的不算。
(三)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考核政策进行修订。制定襄阳区招商引资规则,或制定襄阳区招商引资若干规定(意见),以便进一步规范招商引资活动。
(四)关注督办企业改制和破产的问题。原商贸和物资协会管理的企业绝大部分已进入破产和改制程序,而已破产、改制终结的企业无法向所在地移交,对这些企业的管理牵扯到主管部门的很大精力。更为严重的是,我区有相当一部分进入破产、改制程序多年的企业至今没有终结。仅商务局目前管理但未终结的破产、改制企业就有8家。据法院提供的情况,襄樊市已进入破产程序但未终结的案件有100多家,而我区就占了一半,希望领导过问督办一下破产、改制事宜。
(五)积极协调经开区及时办理该区内的企业工商登记事宜。争取让入驻该区的新老企业全部在该区或襄阳区登记。因涉及县域经济考核指标中的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外资、消费品总额等上报任务的归属主体,必须以工商登记注册地为准。
(六)为商务局和招商办解决办公场所。政府机构改革整合前的商务局没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地点,被称为“一局两
地”,机构改革整合后的商务局,职能越来越强化,管理的事项越来越多,依然没有一个专有的办公地点,现在可以称为“一局四地”,既增加了管理成本,又不利于工作,同时影响襄阳形象。为解决商务局办公用地的问题,区委、区政府召开过专门的会议,原拟定人事局和劳动局合并后,从原人事局办公楼为商务局和招商办调剂办公室。目前,劳动人事已合并,恳请区领导及时解决商务局和招商办办公地点问题。
(七)解决机构改革合并过程中的遗留问题。一是合并前原商贸协会下属的汉江食品厂和张湾食品所改制企业职工集资建房问题,因种种原因停建,职工多次上访,此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原开发商预支的过渡安臵费用已用完,承诺的交房时间已过期,此事若久拖不决,很有可能出现过激行为。二是机构合并时,原商贸协会、物资协会、驻京办经人事局调入的四位同志的工资未纳入财政预算,同时,两个协会合并时,带过来了近60万元的债务,而商务局又没有其他经费来源,无法解决工资和债务问题。
第二篇:关于2011元至十月工作完成情况的
城字〔2011〕116号签发人:张小泉
中共汉阴县城关镇委员会汉阴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关于2011元至十月工作完成情况的自 查 报 告
县考核办:
今年以来,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我镇量化工作任务,夯实工作基础,加大工作力度,全镇上下以干克难,把握关键,突出重点,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实现了元至十月工作稳步推进,为确保镇域经济科学发展、良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截至十月所取得的成绩
元至十月,工业总产值完成125948万元,占全年任务140000万元的89.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171万元,占任务31934万元的91.35%;财政收入完成210万,占任务170万的123.5%;农业总产值完成1.09亿,占年 1
度任务1.54亿元的70.78%;生猪产业完成出栏43983头,占任务40900头的10 7.5%,期末生猪存栏32000头,占任务31600头的101.3%;农村合作医疗完成44908人,完成任务46554人的94%,城镇居民医保完成6621人,占任务13760人的52%,耕地保有量由于工业园区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占地,实际保有量为54168亩。完成蔬菜产业560亩,特色产业发展优质水稻等3000亩。完成建设通村示范路48公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00人、有条件的农民进城落户1580人、城镇新增就业岗位660个、职业教育招生完成360人、扶贫移民搬迁174户696人、绿化造林5000亩、核桃3000亩截止十月底全面完成任务。引进县外境外到位资金2.7亿元,占任务1.5亿元的180%,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完成100人,占计划任务50人的200%,全镇主要指标总体上发展态势稳定良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实现了时间任务同步的目标。
(一)工业经济取得新突破。一是规模企业数量增加。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规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西汉建材和绿源供水公司成功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二是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受规模以上企业快速增长的良性带动,截止到10月底,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125948万元,占全年任务的89.96%。三是重点企业运行良好。月河新型建材、功力建材、工业园区西汉建材等16户重点企业产值超过9.139亿元。
(二)招商引资凸显新成效。通过多方努力,招商引资呈现良好态势。一是积极引进传统木材制品、松龄门窗加工厂、御府颐养家园、友华物流、五一村高效农业示范园、刘世军香菇大棚、大兴山园茶叶种植、谢显斌农业示范园等企业落户城关,截至目前,全镇招商引资投资规模达到27499万元。二是积极帮助企业克服各种困难,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企业发展环境。三是引导投资商合理开发镇域资源,突出抓好项目跟踪落实,完善项目主办责任制、奖惩制,促使新上项目尽快建成达效。
(三)城镇建设加快新步伐。一是配合住建部门廉租房征地并补贴285廉租房户、对138户进行排查和摸底填表、配合高速路天然气扫尾、东南村城中村改造、赵家河垃圾场征地、五一污水处理厂、廉租房征地、友华物流征地,龙杨路378米征地,为加快城镇建设提供了保障。二是高起点、高水平组织协调城关20个村的规划编制、加强对25个防滑点的巡查。办理建房手续54户、调处土地纠纷20处、查处违法占地15处。完成危房改造328户。三是完成扶贫移民搬迁174户696人,三坪、花扒两个市级新农村建设和草桥、长窖两个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任务基本完成。完成三坪、花扒、麒麟、月河等村绿化量化,安装路灯365盏。四是创卫工作扎实推进,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完成1580人。
(四)农业产业展示新亮点。一是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元
至10月完成优质水稻基地1.8万亩,优质油菜2.1万亩,其中水稻旱育5000亩,建优质农机耕作水稻示范点5处500亩,粮食总产达1.186万吨,油菜籽总产达2850吨。二是加快养殖大户强村建设。新引进二元母猪340头,种公猪15头。新建正大、自然标准圈17栋,待建6栋,强制免疫率达100%。培育养猪科技示范户40户,林下养鸡大户6户,建成中坝、月河两个养猪强村。三是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镇发展优质高产红苕2500亩,种植地膜玉米2260亩,优质魔芋320亩,蔬菜3580亩,完成蔬菜种植3000亩,新建300亩茶园1个,取得了明显成效。四是加快惠农资金兑付。截至目前,退耕还林3921户兑现金额达2350395.5元,粮食综合直补12375户兑现金额1576692元,家电下乡达9170台,兑现金额2927597.4元,汽车摩托车车补贴1049辆兑现金额641240.68元。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共21个项目,涉及15个村,1个社区,总金额228万元。
(五)民生工程跨入新阶段。一是社会救助日益增多。继续完善247户“7.18”灾后重建工作,兑现资金1686080元。在社会救助动态监控系统录入农村低保1407户3384人,城镇低保1857户,4413人。核定233户、265人享受城市低保。对35户进行二次大病医疗救助。对重症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和“阳光家园托养”进行摸底,为10户重症残疾人配发了辅助器具。为2名残疾儿童开展扶残助学活动,送慰问金
600元,为5名贫困残疾家庭送慰问金1500元,为4户贫困残疾养殖户送扶持资金每户1000元。为44户残疾人购机动车辆给予燃油补贴。二是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面启动实施。新农合参合率、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参保率稳步提升,预计全镇44908人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预计在12月中旬可全面完成任务。三是城乡保障住房建设快速推进。整合扶贫搬迁、生态移民、农民进城入镇、农村新型社区、特困户集中安置等项目,加快启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四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已全面完成城关镇13个村通村道路示范路建设48公里,完成月河重点堤防城关段的征地协调工作。完成小
(二)型水库后期移民的项目上报工作。
二、找准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
一是部分项目进度不均衡。有的在全县范围内排名靠前,完成情况较好,有的项目进度滞后,但通过工作人员的努力,现阶段取得较大进展。
二是一些站所对目标责任考核认识还不到位。存在重安排轻落实、重布置轻检查、重年终轻平时等问题。
三是与上级业务部门的联系不够,各站所之间信息衔接、沟通联系不紧密、不主动。
三、采取得力措施推进下一步工作
1、要紧扣既定的工作任务,全面总结盘点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主要指标任务逐项对照,找短板、寻难点、破难题,确保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
2、针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下功夫弥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攻坚克难,对全年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分别量化到每名领导干部、部门站所和每名机关干部,使每个项目落实具体责任人、完成时限及标准,各站所落实专人每十天将目标责任制考核任务进度上报党政办。加强与上级业务部门的信息衔接,准确掌握情况便于查漏补缺。
特此报告
中共汉阴县城关镇委员会
汉阴县城关镇人民政府
2011年11月28日
主题词:自查报告
抄送:县委办、县政府办
汉阴县城关镇党政办公室2011年11月28日共印18份
第三篇:2010年元至九月襄阳区商务招商工作完成情况汇报
2010年元至九月襄阳区商务招商工作完成及
十二五规划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区商务(招商)局立足2010年“争进全省十五强”的目标,团结奋进,自我加压,创新工作思路,改进方式方法,采取得力措施,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元至九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3.55亿元(占区下达全年任务145.17%);省外资金30.12亿元(占十五强目标任务的100.4%);实际利用外资1330万美元,同比增长545.6%(占区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4000万美元的33.25%);外贸出口4436万美元,同比增长300%(占区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的88.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亿元(占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的69%),增幅28.5%(超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总额创历史新高,增幅列全市第一。前九个月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接近去年全年总额,省外资金超过去年全年总额。外贸出口相当于去年全年外贸出口总额的3倍。
一、全年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
(一)招商引资
市政府下达我区2010年招商引资任务为:全年新注册项目48个,协议引资6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0亿元。区争进十五强招商引资省外资金任务为30亿元。
元至9月,我区共续建、新建项目 239 个,协议投资额 320.3 亿元;新注册项目31个,占市下达任务的64.6%;签订正式协议项目53个,协议引资92.86亿元,占市下达全年任务154.76%,实际到资43.55亿元,占市下达全年任务145.17%。其中,省外资金30.12亿元(去年全年我区省外资金完成26.17亿元,排位第6名),占十五强目标任务的100.4%。239 个项目中,过亿元项目 51个,协议投资 259.8亿元;过5亿元项目10个,协议投资176亿元;过10亿元项目4个,协议投资140亿元(其中机械加工及汽车配件项目17个,协议资金15亿元;商贸物流项目10个,协议资金47.9亿元;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 项目12个,协议资金22.3亿元;建材类项目5个,协议资金3.9亿元;其他项目5个,协议资金42.1亿元)。
预计截止十月份招商引资实际到资46.33亿元,其中省外资金32.1亿元。全年实际到资达到59.1亿元,其中省外资金达到38.7亿元,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
(二)利用外资
市政府下达任务是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600万美元,区政府工作报告下达任务是3000万美元,区争进十五强利用外资目标任务是4000万美元。
今年,我们将利用外资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外资企业调研,加大以外招外工作力度,新批外资项目数量及合同外资创历年同期最高,实际到位外资较往年同期大幅攀升。元至九月,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330万美元(去年同期仅完成206万美元,去年全年2229万美元),占市下达任务2600万美元的51.2%,占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3000万美元的44.33%,占区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4000万美元的33.25%。
预计十月份我们将再完成1450万美元,利用外资总额达到2780万美元(长源东谷股权并购470万美元、鑫童康安480万美元、金安泰制衣租赁外资设备500万美元),十一月份争取完成1000万美元(九天纺织500万美元、城市名人增资500万美元、鹿门寺旅游开发项目注册资金350万美元、英国种猪生态园20万美元、华强照明电器公司20万美元、加泰尔汽配30万美元),全年力争4600万美元,确保完成4000万美元。
(三)外贸出口
市政府下达任务是全年实现外贸出口2200万美元,区政府工作报告下达任务是4000万美元,区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是5000万美元。
元至九月,襄阳区实现外贸出口4436万美元(去年同期1100万美元、全年仅完成1550万美元),同比增长300%,占市下达任务2200万美元201.7%,占区政府下达目标任务4000万美元的110.9%,占区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5000万美元的88.72%。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鼓励企业多接单多出口等多种措施,确保十月份再出口200万美元,力争全年外贸出口突破5000万美元。
(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幅
区政府下达(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任务是70亿元,增长速度是27%。
元至九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48.3亿元(占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的69%),增幅28.5%(超争进十五强目标任务1.5个百分点)。
预计10月份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8亿元,全年社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我们确保完成70亿元,力争完成72亿元,增幅确保达到27%,力争达到30%。
二、“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
我区初步确定“十二五”规划指标涉及商务招商局的有以下几项:
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19.7亿元; 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25%;
三是外贸出口达到5474万美元,年均递增20%; 四是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470万美元,年均递增20%。
三、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工作思路
(一)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以大招商带动大发展,以大开发促进大招商。着力在建立系统全面、灵活多变的招商模式上下功夫,在创优发展环境和打造招商平台上下功夫,在加快建设高素质的招商队伍上下功夫,在解决发展瓶颈和项目落地难上下功夫,抓住襄樊当前东进北拓发展大机遇,抓住设立国家级开发区机遇,加大招商力度,把襄阳招商项目摆在经发区,让开发区效益体现在襄阳区。
1、毫不动摇推进全民招商。通过一系列灵活有效的方法措施,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招商是硬本领、项目是硬政绩”的意识,在全区上下再掀招商引资“比学赶超”热潮,形成人人议招商,人人干招商,人人服务招商的大氛围。
2、完善招商引资激励制度。紧紧抓住招商引资这个“天字号”工程不放松,把全部力量“推”上招商前沿,把优势产业“推”向招商一线,把所有资源“逼”上招商阵地。
3、坚持招大商大招商策略。把大企业、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目标,到大城市招大老板,找大老板上大项目,以大项目引大产业。力争在引进世界500强、国内200强、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和总部企业上有大的突破。
4、实行大项目跟踪服务制。每个过亿元在谈大项目都成立一个服务专班,区“四大家”领导任组长,抽调精兵强将充实专班队伍,配套专门经费,积极抓好在手大项目的信息收集和跟踪对接工作,推动项目顺利进展。
5、解决项目落地瓶颈问题。充分利用土地修编契机,扩大建设用地规划,千方百计搞好土地储备,建设多层、单层标准厂房,积极引导中小企业统一入驻,对其闲置厂房进行整理、调配,出租给相关配套企业,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二)实现利用外资新突破
1、强化责任考核奖惩机制,为利用外资提供强力保障。在条件成熟时,筹建襄阳区政府英语、日语和韩语招商网站,为宣传襄阳、推介项目、招商引资提供一个现代化、高效率的平台。
2、坚定不移承接产业转移,为利用外资注入新的活力。扩大引进外资领域,在引进工业项目的同时,鼓励和推动基础设施、社会公共事业、国有资产改造、城市建设、农业、旅游业和其他各类服务业引进外资。
3、搞好跟踪服务督办工作,为外资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做好项目审批前、后的服务工作,靠前服务,主动联系,促进外资项目落户襄阳,对外方企业反映的一些问题要千方百计帮助解决,督促外方按法律约定的时间尽快到资。
(三)夯实外贸出口基础,扩大外贸出口规模
1、建立出口基地和网络,壮大龙头出口企业。建立以乾兴农业公司和李行蔬菜公司为龙头的无公害蔬菜出口基地;建立以鹰牌轴承、鹰牌动力为龙头的机电汽配出口基地;建立以金安泰 制衣公司、开源贸易公司为龙头的纺织服装出口基地;建立以襄阳进出口公司为龙头的中药材出口基地;建立以三珍食品公司等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出口基地;建立以程河柳编公司和达贸亚工艺品公司为龙头的柳编工艺品出口基地。同时,建立以襄阳进出口公司为主体的商业出口网络。
2、采取六大促进措施,支持企业扩大出口规模。完善外贸出口激励政策,对外贸出口重点骨干企业实行领导包保,及时兑现出口贴息资金,鼓励企业多接单接大单。设立外贸发展专项基金。解决企业在信贷、退税、通关、检疫、信用保险等方面遇到的问题。组建服务协调专班,争取区内供货出口全部转为自营出口,让出口业绩显现在襄阳。鼓励企业创牌认证。引导更多的企业,通过创建自主品牌,进行产品认证,扩大国际市场占有份额。帮助企业争取政策资金扶持。加大争取中小企业市场开拓资金、外贸发展资金和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的力度,对出口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给予重点倾斜,支持他们不断扩大出口。
(三)构建大商务、大市场、大流通的发展格局
1、积极打造襄阳中心商务区。引进大型商业企业,国际品牌餐饮业,发展休闲娱乐场所,形成以云湾国际新城、民发世纪城、交通路口、襄新路口、车城路口、园林路口为核心的城市商业中心。规划好火车东站商业圈,形成以铁路为辐射的高标准新商圈。重点抓好连山湖城市综合体工程、新世纪建材市场大型商业城和粤港澳商务会馆大型综合体开发项目,全面提升和完善襄阳的城区功能。
2、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在航空路两侧中心地段,以荣华大酒店、红宝石大酒店、丽源大酒店为依托,通过招商引资,改造或新建2---3个高档次的大型商场,新建一条长1300米以上,能容纳40家以上商户的标准综合商业街,满足城区居民对中、高档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同时要大力发展专业店、专卖店、连锁超市及餐饮、文化、休闲设施,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商业氛围。
3、大力发展再生物资综合交易市场。建设大型再生资源综 合交易市场,集回收、拆解、分装、销售、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为生产企业提供材料供应,实现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打造襄樊城市矿产基地。
4、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以光彩、天润、邓城等大型市场为基础,建设汽配、副食、服装等专业特色突出、综合性强的各类批发大市场。
5、强力推进大型综合物流园建设。将国邦物流、顺发物流等已有物流企业和我区新引进的6个物流企业,全部集中到襄阳物流园,打造鄂西北一流的大型物流园。
6、大力建设汽车4S店及综合汽车贸易中心。以恒信德龙投资的10个项目为重点,加快现有25个4S店项目的落地和建设进度,力争两年内达到50家。同时以东风公司为依托,结合天润汽车大市场项目,建设整车和配件销售综合汽车贸易中心。
(四)加快农村市场建设步伐,改善农村购物环境。
扶持现有“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乡镇连锁超市、村组便民店和农资连锁店,引导大中型连锁超市、品牌零售企业向乡镇市场延伸,进一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调动农民购买的积极性。积极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以旧换新”等商务惠民活动,让更多的老百姓分享发展成果。
(五)加强行业管理,积极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加大对销售企业、旅店饮食业、回收企业、拍卖典当企业、成品油销售企业、合资企业、出口企业等商贸主体的服务力度。按照“企业自愿”的原则,成立成品油流通协会、再生资源行业协会、生资行业协会、旅店业协会、饮食服务业协会等行业协会。促进我区服务贸易行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联合与合作,防止出现盲目建设和无序竞争,规范服务贸易行业行为。积极争取上级商务部门对我区商贸企业的支持。
(六)开展市场整规工作,维护健康的市场秩序。规范新建加油站的申报审批程序,严厉打击违规经营行为,做好襄阳区加油站行业发展规划。加强生猪屠宰市场督导检查力度,深入打击私屠滥宰等违法问题,确保肉品安全和税费足额上缴入库;加强 对集体用肉单位的监管,加大白条肉的打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加强宣传《酒类流通管理办法》,督促酒类生产经营单位办理《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核发经营许可证,组织开展酒类市场巡查,确保人民群众喝上“放心酒”。
四、“十二五”规划意见和建议
结合商务局工作职能就“十二五”规划提如下建议:
1、在制定“十二五”规划确定目标任务时,要综合分析形势,参照省市任务,结合襄阳实际,建议分别确定一个工作目标(考核目标)和一个奋斗目标。
2、高标准拟定我区商业网点的发展规划,为我区的商业项目的招商和布点提供科学的依据。
3、实施商贸企业成长工程,按照国家和省市规定制定相应的商贸企业成长工程实施办法,对入驻襄阳的大型商贸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对新增 的“限上” 商贸企业实行奖励。
4、完善外资、外贸激励政策,学习省市和外地做法,将外资、外贸和商贸工作纳入全区考核范畴。
5、加大用地指标的争取力度,解决项目载体问题。
元至九月,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人大政协的帮助支持下,在兄弟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我区商务招商工作进展顺利,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打下良好基础。我们将再鼓干劲,再加措施,力争超额完成全年各项商务招商工作任务,为今年争进全省争进十五强作出应有贡献,为落实“十二五”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篇:招商商务工作调研报告
破解瓶颈 探求发展
商务工作尤其是基层商务工作如何开展,带着破题的任务,我们于20xx年4月初对各县(市)商务局、招商局进行了一周调研,通过调查,摸清了情况,看到了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
一、各县(市、区)商务、招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基本完善
各县(市、区)与市里不同,商务招商是分设的:一是商务局。五县(市、区)的商务局是先后在原贸易办、外贸行业办、物资行业办、商业行业办的基础上于20xx年到20xx年整合而成。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局是20xx年在原经贸招商局中分设出来的(行使商务职能)。二是招商局。有四个县(市、区)是沿袭了原来的体制,只有双峰县招商局和市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局是20xx年从商务局与经贸招商局分离出来的。各县(市、区)招商局的职能不一。娄星区是招商旅游局,新化县是外事侨务招商局,涟源是外事招商旅游局。到20xx年底,各县(市、区)商务局、招商局做到了机构完善,人员到位,职能有序运转。
(二)招商引资成绩裴然
20xx年以来,招商引资力度逐年加大。三年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8家,合同利用外资3348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6358万美元。其中20xx年6830万美元,20xx年9028万美元,20xx年10500万美元。利用外资结构逐步优化,20xx年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489万美元,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1万美元。对地方贡献逐年加大,市直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收总额: 20xx年为5213万元、20xx年为4334万元、20xx年为1039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市级财源建设,一大批战略投资者相继入娄投资,沃尔玛、香港华润集团、庄胜集团、台湾国产实业、兴昂鞋业、湖北宜化三一重工等相继落户**,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的主要载体。
(三)内外贸易节节攀升
近年来,为扩大内需,各县(市、区)普遍推进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640家,村级覆盖率达60%。20xx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6.2%。近年来,在培植出口基地,拓展境外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20xx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11%,在全省市州排名第5位。今年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亿美元,在全省排名第五位,其中进口排名第2位。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3家,全市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计达到136家。
(四)市场监管日趋规范
各县(市、区)商务局成立以来,加大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开展了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商务领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二是规范了行业管理,抓好牲猪定点屠宰、成品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二手车交易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民爆物品的监督管理,促进拍卖、典当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在全力推进乡镇定点屠宰、县城以上城区实现机械化屠宰做了很多工作,如娄星区、涟源市、新化县商务局采取政府组织,社会运作,市场筹资的方式解决城区屠宰场建设问题。三是抓好了应急处置。今年年初严重冰灾期间,涟源市商务局在蓝田城区牲猪面临断档的情况下,组织局工作人员,兵分几路,组织猪源,工作人员破冰开路,亲自到农户的猪舍抓猪抢运回城区。双峰县商务局为了城区安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将县民爆仓库从城区强制搬出。涟源市商务局多方筹资174万元,仅用2个月时间对蓝田市场进行了第一期消防整改,整改过程中涟源市商务局工作人员有6人被打伤。四是完善了市场监测体系。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映”的要求,全市统一配置电脑,建立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五)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各县(市、区)商务局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通过2-3年的努力,到20xx年底原商业、物资、外贸系统的178家企业改制已全部完成,国有资本已全部退出流通领域,全市34000名职工已全部置换身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
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机构设置边缘化。县(市、区)商务局本应是政府的组成局。有些县(市、区)商务局至今仍属于事业编制,由于是非政府组成局在行政执法上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务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管理职能二元化。商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制约了商务工作的开展。如根据《成品油管理办法》规定,成品油本属商务局管理,但我们市里将成品油的管理二元化,成品油的市场许可与监管归商务部门,而成品油的市场供应管理权划给了经委。由于管理职能不完整,很难将调控措施落实到位。又如招商引资,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可我们硬将其撕成两块。引进外资由商务部门管理,引进内资又由发改委管理。严重束缚了商务招商整体功能的发挥。三是执法手段软弱。商务部门的法律法规达26部34项,涉及国内外市场的各个方面,行政执法的职能多,但制约市场违规行为的职能少。如美容美发业、餐饮业、连锁超市的管理职责在商务部门,但处罚权力又在其他部门,弱化了商务部门执法的权威性。
(二)职能发挥不力
由于商务立法严重滞后,现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又缺乏强制性与可操作性,加之编制经费的限制没有综合的商务执法队伍,市场监管和行业管理力度有待加强。除牲猪定点屠宰行政执法相对而言比较到位一点外,成品油、旧机动车、报废汽车、拍卖、餐饮业、典当、民爆物品、市场整规、酒类等行业和连锁超市及市场运行监测的指导、监督、检查、管理基本上是软弱的,有些管理甚至是虚拟的。城市商业网点建设基本上是无序状态,商务部要求各级商务部门于20xx年底前完成商业网点的规划的制定与发布,可到目前为止,各县(市、区)连制作规划的经费都没有落实。特别是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后,外资大型商场、商贸城、商业步行街如雨后春笋,呼啦啦汹涌而至。一些地方商业网点出现了严重过剩状况,从而造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
(三)招商环境不优
一是在招商引资实际的操作中,尽管违规收费、吃拿卡要等显性问题明显减少,但政府部门服务协调配合不够,办事效率低下,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二是工程项目征地拆迁中,征地群众和投机分子漫天要价、无理取闹、蓄意阻工,极大地影响了一些项目的顺利落实和建设。三是招商引资能动性不强。各县(市、区)反映制约招商引资的因素是建设用地缺乏,地理位置不佳等,这说明以土地招商、区位招商的观念仍然在各级领导、干部的潜意识里占主导地位,而对招商引资的主动性、创新性等认识不足,落实不够。
(四)运转经费不足
各县(市、区)商务(招商)局没有收费职能,没有创收手段,财政预算又不够。经费相当紧张,不少单位反映,我们的确想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但搞这些工作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而财政预算每人每年的工作经费只有1000元。30人的单位每年只有3万元钱,连一台车子的费用都保不住。特别是执法机构如屠宰稽查、酒类稽查是差额拨款与自收自支单位,这意味着他们的工资、工作经费都得靠罚款收入来弥补,这种体制如何能确保公正执法呢?特别是新组建的单位大多无办公场地,无职工宿舍,严重影响了商务(招商)职能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促进商务工作高效运转的基本构想
(一)理顺管理体制
这是搞好商务工作的基础。但这是商务部门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重视。一是要切实重视、支持商务(招商)工作,将县(市、区)商务局尽快列入政府组成局,并尽力将编制、经费落实到位。二是将内联引资与引进外资两项职能合一,整合资源,发挥效益。三是尽快落实商务二级机构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办公地点和经费问题。四是尽快解决商务职能与其它部门职能交叉的问题(如成品油管理、招商引资等)。五是建议“构建大商务”,按照业务归口、职责明晰、精简高效的原则,对商务机构进行充实、完善和加强,彻底解决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
(二)强化市场监管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市场行为都必须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运转。到目前为止,有26部法律法规赋予了我们34项行政执法职权。要履行好这些职权。一要转换好角色。商务部门长期以来是被监管的对象,而今成了监管别人的角色。商务部门对这个角色还不适应,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为能力上、组织力量上与新角色的要求都有相当大的距离。在社会上,人们的潜意识中还没有接受这个新角色。因此,商务部门要走出被监管的阴影,加强学习,提高运用法律法规监管市场的能力,用好法律,管好市场,树立新的形象。二是要成立综合执法队伍。商务部门现有很多执法职能,若每一项执法都成立一支专门的队伍,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调查发现,大部分县(市)都成立了两支专业执法队伍,即定点屠宰稽查队和酒类市场稽查队。而酒类稽查队工作吃不饱,可以说无事做,造成了执法资源的极大浪费。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成品油、二手车市场、美容美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等等执法又是一个空白。因此,拟整合资源,建立商务综合执法队势在必行。综合执法队统一着装,统一标识,统一装备,承担商务部门的所有执法任务,切实行使商务局的市场监管职能。三是建立好全市商务监管联动机制。市商务综合执法队与各县(市、区)商务综合执法队形成联动的整体,连成一张覆盖全市市场监管网络。市商务综合执法队可组织各县(市、区)商务综合执法队进行全市性的执法活动,各县(市、区)可进行联合执法,协助执法,使各项执法有广度、有深度、有力度。
(三)创新工作方式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这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不断提供新的公共产品。一要全力创新招商方式。三分招商,七分安商,招商是为了留商,留商是为了富商。在招商上,要积极实施专业化招商,拓宽产业链招商、定点定向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委托招商、亲情招商,更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引资渠道,发挥各部门、各团体的作用,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在留商上要从内外两方面改善投资环境。外就是千方百计为投资者提供良好的服务,用实际工作来吸引投资者,大到优惠政策落实,小到投资者的衣、食、住、行,要全盘考虑。内就是要对加强干部群众的宣传引导,形成亲商、爱商、扶商的良好社会氛围。在富商上,就是要为外商投资项目的生产、销售提供服务,帮助其降低生产成本,开拓“两个”市场,提高投资回报率,使外商在**这块热土上生根、开花、结果。二要创新流通方式。积极在流通企业中推进新型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积极发展物流配送,降低流通成本,做到货畅其流,同时注重发展特许经营,发挥其在建立流通网络体系,调整流通结构,吸纳民间资本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为农民提供适销对路、物美价廉的生活用品及生产资料;切实规范和加强成品油、牲猪定点屠宰、拍卖、典当、旧机动车、报废汽车、餐饮、酒类、民爆物品等的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创新进出口方式。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提高外向型经济的质量和效益。认真分析市场,研究市场,培植进出口基地,努力推进县(市、区)经济由资源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采取必要的手段,加速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努力提高经济发展的外向度,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可持续发展;注重外资、外贸的良性互动,把利用境外资金、开展对外贸易和“走出去”开展境外投资更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充分发挥我市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采取通过利用外资,大力发展服务外包和加工贸易,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四)着力队伍建设
要搞好我市的商务工作,关键在人。要培养好人、教育好人、管好人、用好人。要开发人的智能、挖掘人的潜能、激发人的动能,通过人来创造工作业绩。一是要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每个商务(招商)工作人员的行为。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逐步造就一支政治强、观念新、业务精、效率高、服务好、作风实的商务(招商)干部队伍。三是加强效能建设,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四是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严格遵守廉洁自律,优化发展环境和干部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努力使商务(招商)部门成为清正廉洁的政府工作部门,树立良好的商务工作形象。五是要从建章立制着手,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局目标责任制、股室岗位责任制,制定全年工作规划和计划,做到责任明晰、任务明确。六是推行政务公开,完善政务公开栏。对外公开局工作制度、办事制度、办事程序等,通过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来开创**商务工作新的局面。
第五篇:招商商务工作调研报告
破解瓶颈 探求发展
商务工作尤其是基层商务工作如何开展,带着破题的任务,我们于2008年4月初对各县(市)商务局、招商局进行了一周调研,通过调查,摸清了情况,看到了问题,理清了工作思路。
一、各县(市、区)商务、招商工作的基本情况
(一)组织机构基本完善
各县(市、区)与市里不同,商务招商是分
设的:一是商务局。五县(市、区)的商务局是先后在原贸易办、外贸行业办、物资行业办、商业行业办的基础上于2005年到2007年整合而成。市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局是2007年在原经贸招商局中分设出来的(行使商务职能)。二是招商局。有四个县(市、区)是沿袭了原来的体制,只有双峰县招商局和市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局是2007年从商务局与经贸招商局分离出来的。各县(市、区)招商局的职能不一。娄星区是招商旅游局,新化县是外事侨务招商局,涟源是外事招商旅游局。到2007年底,各县(市、区)商务局、招商局做到了机构完善,人员到位,职能有序运转。
(二)招商引资成绩裴然
2005年以来,招商引资力度逐年加大。三年来,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8家,合同利用外资3348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6358万美元。其中2005年6830万美元,2006年9028万美元,2007年10500万美元。利用外资结构逐步优化,2007年第二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0489万美元,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1万美元。对地方贡献逐年加大,市直外商投资企业上缴税收总额: 2005年为5213万元、2006年为4334万元、2007年为1039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市级财源建设,一大批战略投资者相继入娄投资,沃尔玛、香港华润集团、庄胜集团、台湾国产实业、兴昂鞋业、湖北宜化三一重工等相继落户**,成为我市利用外资和内联引资的主要载体。
(三)内外贸易节节攀升
近年来,为扩大内需,各县(市、区)普遍推进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新建农家店640家,村级覆盖率达60%。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8亿元,同比增长16.2%。近年来,在培植出口基地,拓展境外市场取得了惊人的成绩。2007年,全市进出口总额67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6%,占当年全市生产总值的11%,在全省市州排名第5位。今年1—6月,全市进出口总额达6亿美元,在全省排名第五位,其中进口排名第2位。新获进出口经营权企业23家,全市进出口经营权企业总计达到136家。
(四)市场监管日趋规范
各县(市、区)商务局成立以来,加大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一是开展了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商务领域商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二是规范了行业管理,抓好牲猪定点屠宰、成品油、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及二手车交易市场、旧货交易市场、民爆物品的监督管理,促进拍卖、典当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在全力推进乡镇定点屠宰、县城以上城区实现机械化屠宰做了很多工作,如娄星区、涟源市、新化县商务局采取政府组织,社会运作,市场筹资的方式解决城区屠宰场建设问题。三是抓好了应急处置。今年年初严重冰灾期间,涟源市商务局在蓝田城区牲猪面临断档的情况下,组织局工作人员,兵分几路,组织猪源,工作人员破冰开路,亲自到农户的猪舍抓猪抢运回城区。双峰县商务局为了城区安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将县民爆仓库从城区强制搬出。涟源市商务局多方筹资174万元,仅用2个月时间对蓝田市场进行了第一期消防整改,整改过程中涟源市商务局工作人员有6人被打伤。四是完善了市场监测体系。按照“准确监测、深刻分析、科学预测、快速反映”的要求,全市统一配置电脑,建立城乡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五)企业改制基本完成。
各县(市、区)商务局精心组织、全力以赴、攻坚克难,通过2-3年的努力,到2007年底原商业、物资、外贸系统的178家企业改制已全部完成,国有资本已全部退出流通领域,全市34000名职工已全部置换身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顺
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机构设置边缘化。县(市、区)商务局本应是政府的组成局。有些县(市、区)商务局至今仍属于事业编制,由于是非政府组成局在行政执法上存在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务局依法行政工作的开展。二是管理职能二元化。商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职能交叉重叠,制约了商务工作的开展。如根据《成品油管理办法》规定,成品油本属商务局管理,但我们市里将成品油的管理二元化,成品油的市场许可与监管归商务部门,而成品油的市场供应管理权划给了经委。由于管理职能不完整,很难将调控措施落实到位。又如招商引资,这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工作,可我们硬将其撕成两块。引进外资由商务部门管理,引进内资又由发改委管理。严重束缚了商务招商整体功能的发挥。三是执法手段软弱。商务部门的法律法规达26部34项,涉及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