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6号文库
勤学励志故事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5-1113227 6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8-22 21:14: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勤学励志故事

勤学立志故 事1

《陈平忍辱苦读书》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陈平辞别兄长,前往临济投奔魏王。

后来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土。陈平得不到项羽重视,郁郁不得志。他在鸿门宴上见到了刘邦,认为刘邦将来必成大器……陈平经汉将魏无知推荐,面见刘邦。两人纵论天下大事,十分投机。刘邦破例任陈平为都尉,留在身边做参乘,并命他监护三军将校。这一下引起了将领的不满.刘邦经不住众人再三诋毁陈平,便也心生疑团,召陈平来质问道:“听说你原来是帮助魏王的,后来离开魏王去帮助楚霸王,现在又来帮助我,这怎么不让别人怀疑你的信义呢?”陈平不紧不慢地回答道:“同样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作用就不同了。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我离开他去帮助楚霸王,霸王也不信任我,所以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可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所以才不远千里来投奔大王……” 刘邦的疑虑顿消,对陈平倍增好感,并重重地赏赐一番,提升他为护军中尉,专门监督诸将。从此,陈平一心一意为刘邦“六出奇计”夺取天下,成为西汉安邦定国的著名谋臣。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公元999年4月11日—1062年5月24日),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中国北宋官员,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汉族。出身于官僚家庭。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曾任龙图阁学士,人称包龙图;又曾任天章阁待制,人称“包待制”,卒谥孝肃,赠吏部尚书。而其廉洁公正、不攀附权贵,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从小就喜欢画画,他就画什么像什么,特别喜欢画山水画,一些有钱有权的人家经常请唐伯虎到家里作画,唐伯虎这一下更是自以为是,目空一切,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慢慢地连天高地厚都不知道了。

唐伯虎的母亲是一个很有头脑的人,她深知长此以往唐伯虎很难在绘画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为此,她决定让儿子正式拜师学艺。一天,唐伯虎的母亲语重心长地对唐伯虎说:“孩子,你对绘画知识的了解最多只能算个皮毛,就像一个开始学习走路的小孩子一样才刚刚起步。要想进一步提高你的绘画技巧就必须正式拜师学艺。”说到这里,她将早已准备好的一卷行李和一包碎银子递给唐伯虎,说:“当今大画师沈周家离咱们家不远,我已托人和他说好,你去拜他为师吧。记住,学不成就别回来见我!”

唐伯虎早就对沈周十分仰慕,听到这消息后是喜出望外。而沈周也早就听说过少年唐伯虎很有绘画天赋,所以也非常乐意收唐伯虎为徒。

时间过的真快呀!转眼间一年过去了。在沈周老师的精心指点下,唐伯虎的画技有了长足的进步。这一天,唐伯虎偷偷地将自己画的画和师傅的画作了比较。他横看竖看,左看右看,总觉得自己画的画已经和师傅不相上下,甚至觉得

在某些方面他还要比师父略胜一筹。唐伯虎心想我可以出师回家向母亲报喜了。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师傅,师傅听罢笑了笑说:“好吧,明天让师母给你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为你送行。”

饭菜摆在师傅家后花园东北角的一间小屋里。这间小屋平时锁得紧紧的,师傅叮嘱过他,说没有经过师傅的同意,绝不能踏进这间小屋半步。第二天早上,唐伯虎怀着十分好奇的心情走进小屋,见师傅和师娘还没有来,于是趁机四处张望。这间小屋非常奇怪,整个屋子没有一扇窗户,东西南北四面墙上各有4个房门。进屋后,他好奇地顺着其他3个门格子朝外望去,但见门外花红柳绿,小桥流水。小鸟在天空自由地飞翔、金鱼在小溪里游来游去。那潺潺地流水声和天空中小鸟的叫声似乎都能隐隐听到。唐伯虎心想:难怪师父平时不让我进这间小屋,原来是怕我从这间小屋出去观赏屋外美景,游山玩水,影响了学业。

“伯虎,”唐伯虎正看得出神,就听师傅在身后说道:“你的画本来就不错,又学了一年,现在可以出师了。如果你想到后花园里去玩就痛痛快快地玩去吧。”唐伯虎到底年少,听师傅发了话,顾不上满桌的饭菜,转身朝一扇门跑去。因为他太着急了,结果头碰在门格子上门却没有碰开。他想,这扇门关得太紧,我还是从另外一个门出去吧。那知在第二扇门前他又让门格子碰了一下,还是没有把门撞开。到第三扇

门时,唐伯虎稍微用了些力气,结果头上碰了个大包。

“哈哈……”师傅见唐伯虎狼狈不堪的样子,不由哈哈大笑。唐伯虎3次碰壁,终于清醒,仔细一看,原来除他进的那道门外,其余3道“门”全是师傅沈周在墙壁上画的!唐伯虎顿时羞得满脸通红。他转身“扑通”一声跪在师傅面前说:“师傅,徒弟知错了。请师傅原谅徒儿,就让徒儿再跟您学习三年吧!”

从此以后,唐伯虎专心致志地跟师傅学习绘画技巧,再也不提出师的事了。

三年时间转瞬即过。这一年冬天快要过年时,唐伯虎为答谢师傅的悉心教导,亲自下厨烧了几个好菜,准备宴请师傅和师娘。那知他刚把烧好的鱼端上餐桌,一只大花猫突然从门外蹿了进来,“呼”地一声跳上桌子就要吃鱼。唐伯虎一见急了,怒声骂道:“大胆畜牲,我师傅和师娘还没有品尝,哪里轮得到你呀?”说话间,他“啪”地一声打了大花猫一掌。大花猫一惊,“呼”地一声就往窗外跳,那知它接连跳了3扇窗户却连一个也没有跳出去,只好转身“呜呜”地夹着尾巴从门口逃了出去。原来,这3扇窗户全都是唐伯虎画在墙上的。

师傅沈周看罢这情景,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唐伯虎说:“伯虎呀,你已经4年没有回家看你娘了。快要过年了,快回去看看你娘吧。”

《林则徐对联立志》

这个故事讲的是清代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林则徐小时候就天资聪慧,两次机会下,作了两幅对联,地方文人故意去找林则徐的父亲对对联,出上联:“鸭母无鞋光洗脚”让林则徐的父亲对下联,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子林则徐抢先应对下联:“鸡公有髻不梳头”;对仗工整,让来人哑口无言。

林则徐和同学们爬到海边山崖上,老师出题:我们站在山上看大海,请你们作一幅对联,要求上下联中分别含有“海”字和“山”字。年龄最小的同学林则徐立刻答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两幅对联表达了少年林则徐的非凡的才气和远大志向。

林则徐不仅敢于立志,而且读书刻苦,长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文天祥少年正气》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文天祥是南宋的大臣。他被元军俘虏后,元军千方百计诱他投降。一天,元军主帅张弘范请文天祥去参加庆功宴,并对他说:“只要您回心转意,归顺我们大元皇上,就能保住您丞相的地位!”文天祥激昂的回答说:“我身为宋朝大臣,没能挽回局势,死了还有罪孽,怎么还能贪图做官呢?”

过了几天,元朝丞相派博罗派宋朝叛臣留梦炎去劝降。文天祥没等他开口,就把他一顿痛骂。

过了一个月,博罗亲自提审文天祥。文天祥被压着来到大堂,他昂起头,挺直腰杆站立在大堂中央。士兵吆喝他跪下,遭到拒绝。博罗恼羞成怒喝令左右将文天祥按倒在地上,但他狠劲挣扎着,嗵地往地上一坐,士兵拿他没办法。

博罗问:“你有什么话要说?”文天祥站起来,拂拂衣袖说:“我是宋朝的臣子,今天既然落在你们手里,早就准备一死,何必再噜苏!”

博罗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下令把文天祥押回土牢,企图长期监禁,消磨他的意志。文天祥在牢里写下了千古传颂的爱国诗篇《正气歌》。三年后,他仍然不肯屈服,终于被杀害了。

《王献之依缸习字》

王献之,字子敬,是东晋大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受父亲的影响自幼爱好书法,他见父亲的字写得非常好,所有的人都在临摹他的字,真是羡慕不已。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像父亲那样成为一位受人敬仰的大书法家。一次,他实在忍不住了,问父亲:“父亲,您的字为何写得那样好?”王羲之笑了笑,说:“你要想知道秘诀的话,明天早上到院子来。”第二天,王献之早早地来到了院子中,发现父亲早已在那练字了,王羲之见儿子来了,指着院子里那十八缸水说:“书法没有秘诀,只要你写完这十八缸水,字自然而然就会写好了。”王献之深受启发,便夜以继日地练字。转眼一年又一年,当他写完这十八缸水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成为一名伟大的书法家了。

《匡衡凿壁偷光》

衡是西汉人,出身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幼年起就酷爱读书。白天要劳动,没有多少空余时间,晚上很想读书,却穷得点不起灯,他为此很苦恼。后来,他发现邻居家夜夜有灯光,就想了个办法。因为邻家点灯的房子和他的住室之间,只隔着一堵墙,于是,他便在墙上凿了个小孔。灯光果然从小孔里透过来了。他高兴得跳了起来。从此以后,他每夜蹲在墙脚,借着这一线亮光读书,直到邻居家熄了灯,他才心满意足地去睡觉。

过了不久,又发生了另一个问题:他仅有的几册书早已被读得滚瓜烂熟,却一直没有钱买新的,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又常常碰钉子,他又开始苦恼起来。

当地有个叫“文不识”的富豪,家里藏书很多。匡衡便请人介绍,去文家当长工。到了文家,他干活既卖力又不要一文工钱。“文不识”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道:“你为什么自愿做工,而不要工钱呢?”

“我给您做工,不为别的,只希望您把书借给我,让我好好阅读。”“文不识”答应了他的请求。匡衡一得到丰富的图书,就像几天没有吃饭的人得到美食佳肴一样,贪婪地、津津有味地读啊读啊,读完一册又读另一册。

这样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着名的大学者。

《范仲淹断齑划粥》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

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车胤囊萤照读》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省公安市)人,从小家里一贫如洗,但读书却非常用功,车胤囊萤照读的故事,在历史上被传为美谈,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

车胤从小就好学不倦,但因家贫没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因此浪费晚上的时间他觉得十分可惜。在一个夏日的夜晚,他见室外到处飞舞着萤火虫,就用白纱布袋把捉来的几十只萤火虫吊在书本的上方,借着微弱的光线进行读书。

车胤小时候家里很穷,家里吃饭都吃不饱,他的父母总是先说吃饱了就是让他多吃点,可是他只要听到父母说吃饱自己也说吃饱了,还说要趁着天亮多看书。他看家里的养儿总是吃青草,自己也去尝尝,哪知道会那么难吃。

有一次快过年了,母亲说家里没有钱,就是苦了大的也不能苦了小的,也应该给孩子添新衣服。可是那时候正值雨季,又要修房子,母亲就说拿家里的旧衣服去当,可是还说不够的,于是他们决定把家里的羊卖了。到了晚上,父亲回来了,羊卖不出好价钱,就换了些纱线回来,灯烛快灭了,母亲就让车胤早点睡觉。车胤想着天要是不黑就好了,这样他就可以多读书了,这会他看到了很多萤火虫,想着萤火虫那么亮把它们聚在一起,光亮亮的晚上就可以看书了,他想到这里就非常高兴。母亲以为他这是怎么了,他就告诉了母

亲,并抓了只萤火虫到屋里试试,果然很亮,可是没有东西装萤火虫,一下就飞了。母亲为了让车胤早点睡觉,就说第二天早上带他去市场上看看有没有可以装萤火虫的东西,这下车胤就听话的睡觉去了。

第二天车母亲和来到市场,母亲说买一些灯油或者肉,可是车胤坚持要等到过年买书,母亲不答应。突然车胤看到卖羊肉的,就要买羊锥头,母亲问他买来干嘛,他就说买来装萤火虫,母亲拗不过车胤,就买下了。晚上车胤将萤火虫抓来放进羊锥头里,这样他就可以在夜里看书了,车胤非常高兴。可是萤火虫一下就死了,车胤哭了起来,母亲就安慰他说晚上再抓一些回来。这时候父亲带回了一些绿豆,看见车胤在哭,就问怎么回事,母亲就将萤火虫的事告诉了他。在他们吃豆羹的时候,车胤看见豆子有豆皮,就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说是用透气的纱布将煮熟的绿豆裹住将豆皮过滤了。于是车胤就想出用纱布来裹萤火虫,他问母亲家里还有没有纱布,母亲说没有了要他早点睡觉。他趁着父母睡觉的时候,跑到母亲的织布房里找纱布,没有灯看不清楚,他见了纱布就剪,将母亲替别人刚刚纺出的白纱布也剪了。第二天早上父亲看到了满地剪的纱布,就把车胤大骂了一顿,母亲看了就告诉父亲车胤这样做是为了能裹住萤火虫,不让萤火虫死自己又可以多看书,母亲觉得作为父母应该支持他。父亲知道错了就跟车胤道歉了,当天父亲还帮车胤抓了很多

萤火虫。

就这样,车胤一直坚持多年勤奋读书,长大后由于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终于闻名于世,受到朝廷的重用。

《诸葛亮喂鸡》

诸葛亮,字孔明,东汉三国时期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如果你看过《三国演义》,肯定不会忘记诸葛亮。至今,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后人所传颂,许多人甚至把他当作了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少年时代,从学于水镜先生司马徽。那时,还没有钟表,记时用日晷,遇到阴雨天没有太阳。时间就不好掌握了。为了记时,司马徽训练公鸡按时鸣叫,办法就是定时喂食。诸葛亮天资聪颖,司马先生讲的东西,他一听便会,不解求知饥渴。为了学到更多的东西,他想让先生把讲课的时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呜叫的时间延长,先生讲课的时间也就延长了。于是他上学时就带些粮食装在口袋里,估计鸡快叫的时候,就喂它一点粮食,鸡一吃饱就不叫了。过了一些时候,司马先生感到奇怪,为什么鸡不按时叫了呢?经过细心观察,发现诸葛亮在鸡快叫时给鸡喂食。

司马先生在上课时,就问学生,鸡为什么不按时叫鸣?其他学生都摸不着头脑。诸葛亮心里明白,可他是个诚实的人,就如实地把鸡快叫的时候喂食来延长老师授课时间的事如实报告了司马先生。司马先生很生气,当场就把他的书烧了,不让他继续读书了。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没有他图。司马先生听后觉得有理,便同意诸葛亮继续读书。

《华佗拜师学艺》

华佗,字元化,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沛国(今安徽亳县)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华佗发明的“麻沸散”,是一种很有效的全身麻醉药,比西方的麻醉药要早一千六百年左右,华佗对世界医学的贡献非常巨大。不要以为华佗一生下来就是神医,华佗小时候学医,经历了千辛万苦。

华佗是东汉末年安徽省亳县城北小华庄人,全家人仅靠父亲教书,母亲养蚕织布为生。可是当时,宦官当道,捐税徭役繁重,加之兵荒马乱,瘟疫流行,家家顾命不得,谁还有心叫孩子上学?这样一来,华佗家的生活就更拮据了。一天,华佗的父亲带他到城里“斗武营”(即当地富豪斗拳比武的地方)看比武。回家后忽然得了肚子疼的急病,医治不及,死了!华佗娘俩悲痛欲绝,设法把父亲安葬后,家中更是揭不开锅了。那时华佗才七岁,娘把他叫到跟前说:“儿呀!你父已死,我织布也没有本钱,今后咱娘俩怎么生活呀?”华佗想了一想说:“娘,不怕,城内药铺里的蔡医生是我爸爸的好朋友,我去求求他收我做个徒弟,学医,既能给人治病,又能养活娘,不行吗?”娘听了满心欢喜,就给华佗洗洗脸,换了件干净的衣服,让他去了。华佗拜了师傅,就跟蔡医生学徒,不管是干杂活,采草药,都很勤快卖力,师傅很高兴。

一天,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已学了一年,认识了不少药草,也懂得了些药性,以后就跟你师兄抓药吧!”华佗当然乐意,就开始学抓药。谁知师兄们欺负华佗年幼,铺子里只有一杆戥秤,你用过后我用,从不让他沾手。华佗想:若把这事告诉师傅,责怪起师兄,必然会闹得师兄弟之间不和,但不说又怎么学抓药呢?俗话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华佗看着师傅开单的数量,将师兄称好的药逐样都用手掂了掂,心里默默记着分量,等闲下时再偷偷将自己掂量过的药草用戥秤称称,对证一下,这样天长日久,手也就练熟了。有一回,师傅来看华佗抓药,见华佗竟不用戥秤,抓了就包,心里很气愤,责备华佗说:“你这个小捣蛋,我诚心教你,你却不长进,你知道药的份量拿错了会药死人的吗?”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蔡医生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跟自己开的份量分毫不差。再称几剂,依然如此,心里暗暗称奇。后来一查问,才知道是华佗刻苦练习的结果,便激动地说:“能继承我的医学者,必华佗也!”此后,便开始专心地教华佗望闻问切。

一次,丁家坑李寡妇的儿子在涡河里洗澡被淹坏了,李氏飞奔来找蔡医生,蔡医生见孩子双眼紧闭,肚子胀得象鼓,便叹气说:“孩子难救了。”李氏听了哭得死去活来。华佗过去摸了摸脉,低声对师傅说:“孩子可能还有救!”蔡医生不信。华佗叫人牵头牛来,先把孩子伏在牛身上控出水,然后

再放平孩子,用双腿压住孩子的腹部,提起孩子的双手,慢慢一起一落地活动着,约摸一刻钟工夫,孩子渐渐喘气,睁开了眼。华佗又给开了剂汤药,把孩子治好了。华佗起死回生的消息象风一样的传开了。蔡医生羞愧地对华佗说:“你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没本事教你了,你出师开业去吧!”华佗出了师,也不开业,却游学徐土一带,寻访名医,探求医理,给人治病。

第二篇:励志勤学

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每一位有作为、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不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的成就,其重要原因是他们能够博览群书,刻苦学习。

成就总是与勤学立志形影相随的。一个人,不论出身如何,聪明与否,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掌握,就要靠勤奋地学习。大发明家爱迪生说过:“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辛勤汗水”。没有这99%的辛勤汗水,任何天才都一事无成。

勤学,不仅包括善于利用时间去勤阅读勤练习,而且包括勤动脑,勤思考。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勤学而不勤思,会使人迷惑不解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勤学,也同样会一无所得。要善于学会用正确的方法学习和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勤学。

勤学,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不仅要苦学,还要做到乐学。有人把“书山有路勤为径,”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从乐学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只有读书读到心里去了,产生了兴趣,才会真正体悟到那种乐在其中,苦尽甘来的求知乐趣,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时代。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不必再像前人那样“囊萤映雪”,“凿壁借光”;也用不着再 “蒲草为纸”,“画灰练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人那种勤学立志的优秀品德已经过时了。恰恰相反,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人勤学立志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自己。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自学成才的钥匙,那就是:理想、勤奋、毅力、虚心和科学方法。希望你们好好使用它,让它帮你开启那扇成功的大门!

第三篇:励志勤学

励志勤学

(第七周国旗下讲话稿)

同学们、老师们,早上好!今天,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励志勤学。

纵观中国历史,凡是有成就的杰出人物,不论是善于治国的政治家,还是胸怀韬略的军事家;为论是思维敏捷的思想家,还是智慧超群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事业上取得不同反响的成就,其重要原因是他们能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有着远大的理想,且历经磨难而不改变志向。

由此可见成就总是与勤学立志形影相随的。一个人,不论家庭条件如何,聪明与否,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而对知识的掌握,只能靠勤奋地学习。如何学习呢? 除了直接向有实践经验的人学习以外,还要通过读书而学习。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通过读书,可以使我们跨越时代和地域的局限,获得不能直接亲历的知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们只有勤奋刻苦地读书学习,才有可能攀登上知识的高峰,才能为自己的远大理想提供得以实现的基础;有远大的志向抱负,能为勤学苦读提供强大的动力,离开了苦读,远大的志向抱负便会成为难以实现的泡影,失去了志向抱负,勤学苦读也难以持久。因此,我们不仅要从小养成勤学苦读的习惯,而且要注意树立远大的志向抱负,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我们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优越的学习条件,我们不必再像前年人那样“囊萤照读”,“凿壁借光”;也用不着以“蒲草为纸”,“画灰练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前人那种勤学立志的优秀品德已经过时可以丢弃了。恰恰相反,由于今天学习条件优越,生活条件优越,如果稍微放松自己,很容易懈怠。因而我们应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前人勤学立志的优良传统,不断激励自己。

那么学习过程中,怎样才能战胜自己,取得优异成绩呢?给大家几条建议:

1、课前认真预习,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先自学,把课文读通,熟悉数学例题等,把遇到的问题记下来,做好第二天上课的各项准备工作。

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举手发言,特别关注自己预习时遇到的问题,敢于向老师提问题。

3、课后认真复习,及时完成各项作业,主动复习单词、课文背诵以及数学概念。

4、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晨到学校后,及时交作业,抓紧时间早读,课间及时做好下节课的准备;回家后不仅要做书面作业,更要主动复习。

同学们,让我们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华,更好勤奋地学习吧!谢谢大家。

第四篇:勤学故事

临夏市第一中学—勤学篇—勤学故事

二、勤学故事

韦编三绝

【成语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几”的意思;绝:断。编联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原文】《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译文】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反反复复把《周易》全部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不知翻开来又卷回去地阅读了多少遍。即使读书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周易》的文与质了。”

不耻下问

【成语解释】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问题视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原文】《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子贡问孔子说:“孔圉的学问及才华虽然很高,但是比他更杰出的人还很多,凭什么赐给孔圉‘文公’的称号?”孔子听了微笑说:“孔圉非常勤奋好学,脑筋聪明又灵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问题很简单,以他的地位或学问应该是理解,但是可能理解的不全面,但他都会大方而谦虚的请教,一点都不因此感到羞耻,这就是他难得的地方,因此赐给他‘文公’的称号并不会不恰当”。

凿壁偷光

【成语解释】这个成语表面上的意思是把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 邻舍的烛光读书。现用来形容勤学苦读、十分刻苦。

【原文】选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对这件事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诵读一遍你家的书的机会。”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最终成了大学问家。

目不窥园

【成语解释】窥:观赏。园:花园。原指汉代董仲舒专心治学;三年都无暇观赏花园中的景致。后用以比喻埋头钻研;不为外事分心。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原文】《汉书》卷五十六《董仲舒传》:董仲舒,广川人也。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38 临夏市第一中学—勤学篇—勤学故事

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

【译文】董仲舒,广川人。年轻时研究《春秋》,汉景帝时为博士。他在室内挂上帷幕,坐在帷幕后面讲学,弟子们先入学的对后入学的传授学业,有的学生竟然没有见过他。董仲舒三年不看园圃,精心钻研学问到如此的程度。他的进退仪容举止,不符合礼仪的不做,学士们都尊他为老师。

断织劝学

【成语解释】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原文】《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载: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壹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

【译文】河南郡乐羊子的妻子,不知道是姓什么的人家的女儿。乐羊子在路上行走时,曾经捡到一块别人丢失的金饼,拿回家把金子给了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廉洁方正的人不接受他人傲慢侮辱地施舍的食物,何况是捡拾别人的失物、谋求私利来玷污自己的品德呢!”羊子听后十分惭愧,就把金子扔弃到野外,然后远远地出外拜师求学去了。

一年后乐羊子回到家中,妻子跪起身问他回来的缘故。羊子说:“出行在外久了,心中想念家人,没有别的特殊的事情。”妻子听后,就拿起刀来快步走到织机前说道:“这些丝织品都是从蚕茧中生出,又在织机上织成。一根丝一根丝的积累起来,才达到一寸长,一寸一寸地积累,才能成丈成匹。现在如果割断这些正在织着的丝织品,那就会丢弃成功的机会,迟延荒废时光。您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每天都学到自己不懂的东西’,用来成就自己的美德;如果中途就回来了,那同切断这丝织品又有什么不同呢?”羊子被他妻子的话感动了,又回去修完了自己的学业。

悬梁刺股

【成语解释】只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就会有收获。也说的是只要下工夫,就会有收获,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悬梁刺股作为刻苦学习的成语典故,故事源自战国的苏秦和东汉的孙敬。梁:房梁上,股:大腿。

【原文】: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译文】苏秦读书时非常瞌睡为此他准备了一把锥子,一打瞌睡,便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

临夏市第一中学—勤学篇—勤学故事

刺,血一直流到他的脚上,强迫自己清醒过来,专心读书。

孙敬,字文宝,非常喜欢学习,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废寝忘食。时间久了,也会疲倦得直打瞌睡,他便找了一根绳子,一头绑在房梁上,一头束在头发上,当他读书打盹时,头一低,绳子就会扯住头发,弄疼头皮,人自然也就不瞌睡了,好再继续读书学习。

手不释卷

【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原文】《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译文】光武帝在带兵打仗忙碌的时候,都手不离书。

囊萤映雪

【成语解释】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原文】《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车胤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晋孙康,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灯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

【译文】晋代车胤字武子,是南平人。曾祖车浚,尝任会稽太守,他的父亲车育在郡任主簿。太守王胡之善于识才,见到孩童时期的车胤,跟他的父亲说曰:“这个孩子将来能当大官,应该让他读书深造。”车胤勤奋攻读,博览群书,孜孜不倦。车胤苦于家贫缺灯油,夏天捕几十只萤火虫,放进手绢里,用萤光照明,夜以继日苦读。

晋代孙康,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才思敏捷好读书。家贫缺灯油,在冬天依靠大雪在地上映出的雪光来读书。

闻鸡起舞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原文】《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译文】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好友)踢醒,对他说:“你听见鸡叫了吗?”刘琨说:“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祖逖说:“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牛角挂书

【成语解释】比喻读书勤奋。

临夏市第一中学—勤学篇—勤学故事

【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译文】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铁杵成针

【成语解释】把铁棒磨成了针。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够克服困难,做出成绩。

【原文】《潜确类书》卷六十:“李白少读书,未成,弃去。道逢老妪磨杵,白问其故。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卒业。”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他路过一条小溪,见到一个老妇人在那里磨一根铁棒,(他感到奇怪)于是就问这位老妇人在干什么。老妇人说:“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李白十分惊讶这位老妇人的毅力,于是就回去把自己的功课完成了。

勤能补拙

【成语解释】勤能补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不足、缺陷。

【典故】公元825年,唐敬宗将杭州刺史白居易调任苏州刺史,苏州是唐东南地区最大的州,地方事务繁杂。白居易上任后谢绝了所有的宴请,一心处理政务,很快就熟悉当地的情况,整顿吏治,赢得老百姓的好评。他认为自己生来笨拙只有靠勤奋才能来弥补。

焚膏继晷

【成语解释】膏,油脂之属,指灯烛。晷,日光。后以“焚膏继晷”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工作等。

【原文】唐·韩愈 《进学解》: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译文】话没有说完,有人在行列里笑道:“先生在欺骗我们吧?我侍奉先生,到现在已经很多年了。先生嘴里不断地诵读六经的文章,两手不停地翻阅着诸子百家的书籍。对史书类典籍必定总结掌握其纲要,对论说类典籍必定探寻其深奥隐微之意。广泛学习,务求有所收获,不论是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舍弃;点燃灯烛夜以继日地学习,常常勤劳不懈年复一年的读书学习。先生的学习可以说勤奋了。

临夏市第一中学—勤学篇—勤学故事

程门立雪

【成语解释】程门立雪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原文】《宋史·杨时传》:“至是,游酢、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游酢(音zuò)与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译文】游酢、杨时见程颐在洛阳,虽然自己已经四十岁了,但还是想学习,就去见程颐,见到的时候,程颐刚好在坐着打瞌睡。于是,杨时和一同前来的游酢一直站在那等。程颐醒来时,门外的雪已经下了一尺厚了。

赵普夜读

【成语解释】形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也反应了努力、刻苦的表现。

【典故】赵普,字则平,北宋初年宰相。赵匡胤做了皇帝,赵普升官拜枢密使,中枢令。最初辅佐赵匡胤的时候,读过的书并不多,学问也不大。赵匡胤就却说赵普,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学问,赵普听了羞愧满面,下决心要好好读书。

赵普读书并不好高务远,而是脚踏实地,扎扎实实,从重要的入手,后来官拜宰相后,日理万机,工作忙仍坚持读书,白天没有时间,就利用晚上的时间读书。

赵普在读书上并不单纯讲究读的多,而是注意理解文章的意思,他能从简单的书中悟出治理天下的道理。《鲁论》是古代任何读书人都必须读的书,也是最基础的书。赵普对这本书领悟和多,从这本书中掌握了很多治理天下的道理,因此他不段地反复看这本书。

有一天,赵匡胤有紧急国事,可是文武百官都退朝了于是他亲自到赵普家。发现赵普正在看书,便问看的是什么书?赵普回答说是“《鲁论》”。赵匡胤说这是小孩刚刚上学的时候读的书,能有什么用呢?赵普说:“别看它简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都可以从这本书里面找到。”。宋太祖听后赞叹不已。

赵普死后,整理他的书香箱的时候,发现里面只有《论语》的二十篇文章,可见他从这本书中的受益是多大。

学海无涯

【成语解释】学海无涯,学海:知识。指学问的海洋无边无际。

【原文】语出明·张岱《小序》:“学海无边,书囊无底。世间书怎读得尽。”唐·韩愈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译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第五篇:勤学故事

养叔教楚王射箭

两千五百多年以前,春秋时候,楚国有个挺会射箭的人,名叫养叔(又叫养由基),他能在百步以外射中杨树的叶子,并且百发百中。

楚国的国君听说养叔射箭这么准,就拜养叔为老师,跟他学习射箭的本领。养叔仔细地告诉楚王怎么搭箭,怎么开弓,怎么发射,要他自己好好练习。

☆☆中华勤学故事☆☆ 不要半途而废

东汉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乐羊子。有一年,他离开家乡,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在学堂学习了一年,他很想家,就卷起铺盖回家了。

一进家门,他的妻子瞪着眼睛,吃惊地问他:“你怎么回来啦,学习完了吗?”

乐羊子满脸通红,支吾着说:“唉!出门久了,想家想得慌,回家来看看呀!”

妻子听了,拿起一把剪刀,走到她的织绸机旁边,指着还没有织完的绸子,对乐羊子说:“你可知道绸子是怎样织成的?”

乐羊子不知道妻子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一下子回答不了。

妻子看他不说话,就说:“你知道,绸子是蚕丝织成的。别看一根蚕丝很细,一根接一根地织下去,就能织成一整匹绸子。要是我现在用剪刀把绸子剪断,那就永远织不成整匹的绸子了。

“你在外面读书,和我织绸子是一样的道理。你每天从老师那里学到一点知识,一天天积累起来,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要是你学了一半就不学了,那就像剪断的绸子一样,永远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了。”

乐羊子知道自己错了,便又背起行李,回到学习的地方去。

这一次,他在远乡一直学了七年,学完了所有的功课才回家。这时候,他的知识就非常丰富了,他的妻子也很高兴地出来迎接他。☆☆中华勤学故事☆☆ 邴原好学

邴原是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候的人。他十一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他和母亲,过着十分穷苦的生活。

离邴原家不远,有一个书塾。每天早晨,许多学生背着书包走过邴原家门口去上学。书塾里琅琅的读书声,也常常传到邴原耳里来。邴原想到自己不能像那些学生一样上学读书,真是伤心极了。

有一天,邴原走过书塾门口,听到里面的学生正在高声朗读,心里一阵难过,就站在门口大声哭了起来。

书塾老师跑出来问邴原:“孩子,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哇?”

邴原抽抽嗒嗒地回答说:“我没有父亲,也没有哥哥姐姐,家里很穷,上不起学,看到别人能上学读书,心里难过,忍不住就哭起来了。”

老师听了这些话,抚摸着邴原的头,说:“好孩子,只要你有这个志气,就到我的书塾里来读书吧。我不收你的学费。”

邴原高兴极了。他连忙向老师道谢,对老师说,只要让他上学读书,他可以帮助书塾里做些零星活儿。

邴原读书十分用功,老师讲课的时候,他仔细听讲,碰到不懂的地方,总要问个明白。老师讲过的每一课书,他都要读得滚瓜烂熟,弄懂记牢。

有一本书,别的学生要花两三年时间才能读完,邴原只用了一个冬季就把它读完了。

邴原在书塾里读了很多的书,回到家里以后,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许多书来,白天晚上一个劲儿地读,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到处问人,非要弄明白不可。邴原这么刻苦学习,后来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中华勤学故事☆☆ 管宁割席

管宁是三国时候的人。他十六岁那年死了父亲,家里的日子很苦。他的亲戚有的送给他衣服,有的送给他粮食,他都不收。他决心到外地去,依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并且寻师访友,学习知识和本领。

管宁在外地找到了一个老师。跟这位老师学习的学生很多。管宁和一个叫华歆的同学很要好。学习的时候,他们俩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休息的时候,他们一块儿去后园种菜。

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院锄地,忽然从地里刨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来。管宁就像没有看见一样,依旧埋头锄地,华歆一眼看见了黄金,就赶快拾起来,想往自己的怀里揣。可是他看见管宁在专心锄地,感到不大好意思,只好把已经拾起来的黄金丢到一边去。

又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并排坐在一条席子上读书。忽然,门外响起了一片锣声。华歆赶快跑出去看,原来是有一个大官走过。只见那个大官坐着一辆华丽的车子,带着一班威风凛凛的仪仗队。华歆看得眼红,管宁却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依旧坐在席子上用心读书。

大官走远了,华歆才回到书房里来。他不管别人爱听不爱听,大声地谈论起那个大官的排场来。他还说,他将来做了官,也一定要坐这样的车子,带这样威风的仪仗队。

管宁听了华歆的话,立刻拿起一把小刀,把他们俩坐的那张席子割成两半。他对华歆说:“你读书为的是发财做官,没有一点儿为国为民的思想。你不是我的朋友,以后咱们俩别坐在一张席子上了,各人读各人的书吧!

☆☆中华勤学故事☆☆ 白居易写诗

白居易是唐朝时候的大诗人,他从小喜欢写诗,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写出了这样的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受到了当时有名的诗人顾况的称赞,而且一直流传到现在。白居易每写好一首诗,就念给不识字的老太太听。她们听不明白,他就仔细修改,一直改到老太太们完全能听明白为止。所以他写的诗都很好懂。

白居易学习非常刻苦。因为他老是写诗改诗,手臂老挨在桌面上,都抹起了厚厚的老茧。

经过这样刻苦的学习,加上对当时社会生活的接触和了解,所以白居易写出了许多好诗。直到现在,人们还是很喜欢读他的诗呢。☆☆中华勤学故事☆☆ 深山画虎

五代时候,有一个画老虎出名了的画家,叫厉归真。他画的老虎简直和真的一样。

起初,厉归真画的老虎可真糟糕。人家看了,有的说像条狗,有的说像只死老虎。厉归真听了很伤心,发誓一定要把老虎画好。他带上干粮和纸笔,到深山里去,在大树顶上搭了一个棚子,藏在棚子里,等候老虎出来,好观察老虎的神态和动作。

半夜,深山里很静。突然一声雷鸣似的吼声,震得地动山摇。厉归真吓得差点儿从木棚子上掉下来。他知道,这是老虎来了,连忙壮着胆儿探出头来,拿着纸和笔,把老虎走路的神态很快地画了下来。

就这样,老虎一出来,他就抢着画,过了几天他把老虎怎么跑,怎么跳,怎么卧,怎么发怒,怎么捕捉小动物,都画了下来,一共画了一百多张草图。

回家以后,厉归真又向猎人买了一张老虎皮,空闲的时候,就披上老虎皮,在院子里蹦蹦跳跳,揣摩老虎的神情。跳累了,他就休息一会儿,然后动手画老虎。

经过这样刻苦的练习,厉归真终于把老虎画得像真的一样啦!☆☆中华勤学故事☆☆

☆☆中华勤学故事☆☆ 梁九学手艺

明朝末年,北京城里有个著名的工匠叫冯巧。他的手艺十分高明,皇宫里的许多建筑和用具,差不多都是由他经手修造的。有个叫梁九的青年工匠,听说冯巧的手艺这么好,就拜他做老师,跟他学本领。

冯巧这个人十分保守,从来不肯轻易地把手艺教给别人。梁九拜他做老师以后,他只教给梁九一些极普通的技术,像锯木板啦,刨木头啦。但是,梁九并不灰心,他还是虚心地跟老师学习,想把老师的一套技术全部学过来。老师做活的时候,梁九就在旁边忙着给准备工具和材料,只要老师一开口,他立刻就把需要用的东西递过去,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同时,他也在偷偷地琢磨老师怎么操作。老师不在的时候,他就仔细地观察老师做成的东西。有时候,他还偷偷地把这些东西拆开,再细心地装配好。有时候,就找来一些零星木料,照着这些东西的样子重做一件。

梁九对老师十分尊敬,十分爱护。休息的时候,他给老师端茶递烟,尽量让老师休息好。活儿忙的时候,他就抢着干最重的活。

梁九这种认真学习的态度,到底感动了冯巧。冯巧决定把自己的手艺全都教给这个有出息的徒弟。他每天晚上教梁九学一种做精细活儿的技术。梁九学得非常认真刻苦,不管学哪一种新技术,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总要完全学会了才肯罢手。有时候,手给弄破了,他就用布条包扎一下;困极了,就用湿手巾包在额头上,让脑子清醒清醒,一直学到深更半夜。就这样,梁九很快把老师的全套本领都学会了。

冯巧死了以后,梁九成了当时最有名的工匠。他也修造了许多有名的建筑和精巧的用具,比他的老师修造的还要好哩。☆☆中华勤学故事☆☆ 柳敬亭学说书

柳敬亭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一个大说书家。他特别擅长说历史故事,能够把历史上许多英雄人物说得活龙活现,使人们听了很受感动。

柳敬亭的老师是莫后光。拜了老师以后,柳敬亭就按照老师的话,白天游街串巷,晚上看历史小说,琢磨各行各业的人物怎么说话,怎么行动。

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就去见老师,说了一段书,请老师指教。老师听了以后,说:“你现在说书只能引人发笑,这是最容易做到的,离说得好还差得远哩!”柳敬亭听了,丝毫也不灰心,下决心进一步用心学习。他去和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跟他们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掌握他们的语言,琢磨他们的性格。

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再去找老师,又说了一段书给老师听。这一回老师对他说:“你说得不错了,可以使听众受感动了。可是要学到家,还应该继续努力。”柳敬亭听了,知道自己用的功夫还不深,就更加努力地学习。人家办喜事的时候,他就去帮忙敲锣打鼓;有人生了病,他就去帮忙请医生,抓药;人家办丧事,他就去帮忙抬棺材,修坟墓。这么一来,他对人们的生活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他的知识也更加丰富了。

柳敬亭这么学了几个月,又到老师那里去,说了一段书给老师听。这一次,老师听完以后,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祝贺你!现在你已经学到家了。你还没有开口,就使听众感到有了悲哀或者欢乐的气氛。等你说开了,听众就仿佛看到了故事里的人物,并且感到这些人物就像是自己的朋友或者亲戚,他们快乐自己也快乐,他们悲哀自己也悲哀。”经过长期的刻苦钻研,柳敬亭成了一个著名的大说书家,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中华勤学故事☆☆ 顾炎武读遍天下书

顾炎武是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的人。他年轻的时候,参加了反对明朝朝廷里的大坏蛋的斗争,想挽救国家的危亡。明朝灭亡以后,他又参加了反抗清朝的起义,并且一直坚决拒绝在清朝做官。所以当时人们都说他是一个很有骨气的人。

顾炎武也是一个求学十分用功的人。从小时候起,他就跟祖父读《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有三百五十五卷,他不但全部学懂了,还从头到尾抄了一遍。他读的书特别多,不但有历史书,还有地理书、文学书,还有讲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方面知识的科学技术书。到了四十多岁的时候,他把家乡里所有的书都读完了。于是他就出外旅行,立志要读遍天下的书。

在旅行的时候,顾炎武带着两匹马和两匹骡子,其中一匹马是骑的,另一匹马和两匹骡子都是驮书的。他骑在马上赶路的时候,也常常默默地背诵读过的书,要是有背不下来的地方,就立刻停下来,翻开书来温习。为了证明书的内容是不是正确,他常常进行实地调查,把调查来的知识和书上的知识互相对照。他每到一个地方,就忙着向当地的老年人请教,问他们哪里有险要的关口,哪里有山脉河流,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怎么走法,等等。要是从访问中得到的材料和书上记载的不一样,他一定要亲自到那里去观察一下,把亲眼看到的情况注在书里,以后再进行研究,写成文章说明自己的见解。因为这么勤奋好学,顾炎武的知识十分丰富,学问十分渊博。他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等,都有非常深刻的研究,并且写了好几十部书,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一位大学问家。

☆中华勤学故事☆☆ 叶天士学医

三百多年以前,清朝初年,苏州有个著名的医生,名叫叶天士。他能医治各种各样的疾病。经他诊治的病人,差不多都好了。因此,人们都叫他“活神仙”。

叶天士的医术这么高明,是跟他好学不倦、虚心求教分不开的。这里就说他一个拜十七位老师的故事。

叶天士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里,祖父和父亲都是卖草药的江湖医生。叶天士从小就跟着父亲学治病。他学习很用心,进步很快。可是在他十四岁那年,父亲不幸去世了。那时候,他还不能给人治病,只好去投靠一个姓朱的医生,继续努力学习。

学了几年以后,叶天士能够独立给人治病了。他就拜别了老师,自己开了一个诊所。但是他仍旧十分虚心地跟一些有名的医生学习,先后拜过十六位老师,把十六位老师的特长都学会了。他的医术越来越高明,受到了很多人的赞扬。

有一次,叶天士给一个上京赶考的人治病。根据他的诊断,这个人的病已经深入到肌体里边,没法治好了。但是过了一年,这个病人并没有死,又来找他了。原来这个病人头一年在叶天士那里医治无效,后来碰见了一个老和尚,这个老和尚用了一种稀罕的药草,把他的病治好了。叶天士了解了这件事,觉得自己还不能医治特殊的疾病,医术还没有到家,应当继续学习。于是他就关闭了自己的诊所,去拜那个老和尚做自己的第十七位老师。☆☆中华勤学故事☆☆

戴震好问

清朝时候,有个很有学问的考据学家,叫戴震。他学习善于动脑筋,善于提问题。

有一次,老师教他念宋朝朱熹注解的《大学》。老师说,《大学》是曾子说的话,由曾子的学生记载下来的。

戴震听了,便问道:“老师,你怎么会知道的呢?” 老师说:“这是朱熹在注解上说的呀!” “老师,请问朱熹是什么时候的人?” “是宋朝人。”

“那么曾子是什么时候的人呢?” “他是周朝人。”

“曾子和朱熹中间相隔多少年?” “大约相隔一千六七百年。”

“既然相隔这么多年,朱熹怎么知道那个时候的事呢?” 这一问,连老师也回答不上来了。

戴震学习的时候,就是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总要把事情弄得清清楚楚才罢休。

勤学励志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