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走进图书馆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走进图书馆
常州市北环中学祝畅红
活动目标:
创设模拟情境,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实践活动中了解图书分类
知识,学习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学会摘录和做读书卡
片;发展阅读兴趣。
课型:多媒体实践活动课
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一、学生自由选择分成活动小组;
二、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在教室设置微型书库,并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一些期刊杂志,设置模拟阅览室;
三、制作模拟图书馆电脑查询系统的课件。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收知识的营养,使自己一天天成长起来。现在,请大家说说看,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知识?
生:看书、听广播、看电视。
生:向老师请教、看报纸。
生:也可以上网去查。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屏幕上放映《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波特在遇到困难时选择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来解决问题的一段录像]
师:波特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选择到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来解决问题。图书馆,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那里,高高的书架上林立着密密的书册。走进图书馆,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寻找、选择我们所要查阅的资料,怎样整理、利用查阅的资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屏幕上展示图书馆模拟图像——放映一段学生在校图书馆借阅图书的录像,并配旁白: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轻轻地叩击知识的大门,在知识的世界里漫步,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求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快乐;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寻觅英雄人物成长的足迹,聆听伟人谆谆的教诲,“与大师交友”,“与真理交友”;走进图书馆,我们可以全面提高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现在让我们走进图书馆去看一看,点击大门进入馆内,馆内分三个大厅——检索处、借书处、阅览室。]
师:大家设想一下,我们到图书馆借书,会遇到哪些情况?
生:书太多了,不知道从哪里找起。
生:有时记不清书名,只记得作者,结果找不到。
生:还有的时候是忘记了作者,只记得书名,还是很难找到。
师:现在的图书馆一般都有电脑检索系统,让我们进入检索处来看一看如何利用电脑检索系统解决同学们所遇到的困难。
[点击检索处进入模拟电脑检索系统,老师以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魔法石》为例,演示几种情况下根据关键字或作者查找的检索方法]
师:图书馆的藏书很多,一般分为二十二大类,用大写的英文字母来表示,每一个字母都有它特定的含义。
[点击进入模拟书库,投影二十二大类表]
师:谁来大胆尝试一下,根据屏幕上给出的详细信息,在模拟书库中找到这本书。
[屏幕上投影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详细信息]
[学生根据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在I类中仔细寻找,很快找到了书]
师: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的成功经验吗?
生:其实也没什么,屏幕上显示这本书属于I类,我首先在书库中找到I类在哪里,然后根据书号查找,一下子就找到了。
师:让我们一齐为他的成功鼓掌,希望大家都能够像这样大胆地展示自己。下面还有几个挑战在等着我们,敢不敢接受挑战啊?
生:敢!
[教师在屏幕上投影出挑战1:班级马上要出国庆节的黑板报了,假设这次的负责人是你,而你又没有出黑板报的经验,请你到图书馆中借出关于黑板报的书。]
师:这次请两位同学配合,一位同学负责到电脑前检索,一位同学在书库中查找,谁愿意来试一试!
[同学们纷纷举手,一位同学输入“黑板报”后根据关键字迅速查找出了与黑板报有关的书,另一位同学根据检索信息也找到了相应的书。]
[屏幕上给出挑战2的信息:元旦出灯谜。这次同学们争先恐后要求实践,很
快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师:在刚才的挑战中,大家都了解了如何运用电脑检索系统检索并查找书,这只是第一步,下面让我们进入阅览室去看一看。
[点击进入模拟阅览室,屏幕上投影出讨论题]
师:你们平时是怎样读书的呢?你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吗?请介绍给大家。
[学生迅速行动,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生:我读书的时候会首先看目录,知道大概框架之后再仔细地阅读。
生:我读书的时候会给自己定一个读书计划,每天读一部分,并且写下自己的体会。
生:我会先把书大致地翻看一下,然后选择其中精华的部分仔细阅读,并在书上做好记号,好的句子我会摘录下来,有的还会背诵。
师: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仅要读,还要做一定的笔记和摘录,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那样。
[投影出摘录方法,老师重点讲解怎样做读书卡片]
师:为了提高效率,今天我们分小组活动,在屏幕上有几个活动任务,请小组选择好自己的任务后,就可以开始了。
[投影出任务:
1、结合课本内容,借阅有关的名家名篇,做好读书卡片。
2、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成语、古诗文名句。
3、进行课外拓展,查找有关资料,作好读书笔记。
4、上网浏览和摘录相关资料。小组选择好任务后,将任务交给老师]
师:小组活动时间为十五分钟,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任务完成得快,问题解决得最好,十五分钟后我们一起来交流大家的成果,请各小组组长到时提醒大家。老师也参加,哪一组愿意和老师一起活动啊。
[老师选择一组学生合作,学生分组,分头行动,老师随组点拨]
师:今天收获不少吧?从同学们脸上满意的笑容可以看出,一定都是满载而归了。各小组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推荐你们认为最成功的到全班交流,请同学们来评价。
[学生讨论推荐,老师巡视,参与个别小组讨论]
师:我发现大部分小组都已经讨论好了,就请同学们上台展示。
生:我们小组的任务是结合课本内容,借阅有关的名家名篇,做好读书卡片。我们小组借阅了鲁迅、冰心等著名作家的著作,这是我们的读书卡片。
[学生将读书卡片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大家]
生:我们小组的任务是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成语、古诗文名句。下面请听我们的介绍。
[学生讲述成语故事,与课文有关的典故,并将资料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
生:我们小组利用百度网进行搜索,结果查找到了许多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我们以后应该多多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知识。
[学生在电脑上进行操作,展示下载的信息]
[其他小组也纷纷展示出自己的成果]
师: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学会了如何利用网络来查找有关信息,还学会了下载。
生:我学会了如何检索查找书,下次到图书馆我就可以自己借书了。
生:我学会了做读书卡片。
师:这样的活动也是一种学习,大家都有收获,而且收获还不小呢。同学们,你对这样的活动有什么感想和看法呢?
生:我喜欢这样的活动,我敢举手了,以后我还想上这样的课。
生:这样的活动我特别有兴趣,我一点也没有开小差。
生:我的能力提高了,但是时间太短了,还不太熟练。
师:很好。同学们,图书馆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图书馆内天地宽,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地学习,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更精采!
教学反思: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感到新课程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巨大变化:
1.在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动地要求学习,新课程为师生双方搭建了师生平等对话的平台,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学生学,而变为了师生互教互学,教师与学生的位置由从前的教师中心变为了现在的学生中心,实现了信息传递的多项交换。
2.合作型的桌椅排放方式、新颖的虚拟图书馆——教学环境和虚拟场景创设,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以前的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求知、探索,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开放、合作、探究的教学氛围中,学生通过阅读活动,学会了协同合作,学习方式由独立学习变为了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竞赛形式,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了创新、竞争、合作、成功的乐趣。
4.教学媒体由以往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变为了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语文教学的潜能被充分地挖掘了出来,还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电教媒体的巧妙运用,使以往教学中孤立的人工背景变为了现在仿真的、现实生活中的背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智力、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得到快乐,使教与学完美地融为一体,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但这仅仅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跨出一小步,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反思:
1.实践活动课要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尝试动手、学会动手,品尝动手的乐趣。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应该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可以在课上播放《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的录像,让学生在书架上找出这本书,学生找不到之后,让大家一起来想办法,遇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老师再加以引导,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很短时间内很快地进入状态,兴奋起来。
2.在这堂实践活动课中,要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只是教会学生做读书卡片,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发挥,多方面进行尝试。
3.语文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作品评价,这能够客观而内在地体现学生自身发展的实际水平,在这堂课上,学生开始尝试评价同学的表现、评价自己的学习,语言虽然稚嫩,但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还要在语文课堂不断地开展这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成果评价的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会在这条改革之路上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充实自己——路漫漫期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专家点评:
“走进图书馆”是苏教版《语文》(洪宗礼主编)七年级上册中安排的一个
“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文要求把学生带进图书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检索名家名著、如何查检工具书,并学习怎样摘录和怎样做读书卡片。课文还简要介绍了做读书卡片的方法。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课文的篇幅虽然不大,仅2个页码,但操作性很强,可以说连导语都设计好了。一般情况下,教师即使只是按图索骥、照本宣科,也能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然而,本案例的执教者没有走这条“捷径”,而是根据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特点——用电脑管理的图书检索系统已普遍进入了各级图书馆,执教者增添了如何利用电脑检索系统检索书籍的学习内容。鉴于正确快捷地查阅图书必须具备一定的分类知识,教者又适时把图书的通用分类方法引进了教学内容。应该说,本案例能够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对教材进行必要的精加工和深加工,是应予充分肯定的。
“走进图书馆”,当然要“走进”,关键是怎样“走进”。检索、阅读、选择、整理和利用文献资料,是一种能力,属于程序性知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获取;但也需以一定的陈述性知识为基础,如图书的分类知识等。根据图书馆的环境特点,整班学生进入后,即使分了组,也可能出现或许多同学挤在一起,或一些同学游离于团体之外,使班级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教师很难实行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更不利于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陈述性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本案例执教者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在教室设置了一个微型书库;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一些期刊杂志,布置模拟阅览室;教师还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模拟图书馆电脑查检系统的课件。此外,教师还对教室里传统的桌椅排放方式作了改造:由原来的秧田式变为有利于开展合作学习的品字型。这样,就把普通的教室——一个资源贫乏的低程度学习环境,改造成为一个资源丰富的学习环境。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化的工具和信息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教学就是创设环境”。在本案例中,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利用课程资源,刻意营造出一个模拟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个虚拟的环境中既能进行有效的实践探索,又能开展有序的学习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比真实环境更好的效果。这是本案例又一处值得肯定的地方。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关键是“自主”。只有学会了自主学习,才能够与他人展开有效的合作学习,才具有独立探究的基础和能力。可是,教学中常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是,学生不会学或不愿学。怎么办?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会不会学是能力问题,属认知领域;愿不愿学是态度问题,属情感范畴。怎样把两者统一起来,解决的办法是创设情境——由问题或活动为核心的情境。问题情境或活动情境不同于一般的问题或活动,它必须要有明确的带有挑战性的任务并与一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因此,创设情境必须联系社会、联系生活、联系学生的实际,学生在具体任务的指向下,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也就能运用已
有的知识和经验,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认知与情感和谐发展的目标。在本案例中,教者首先放映学生喜欢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影片的片断,又让学生到模拟书库中去找《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学习充满了兴趣。然后,教师提出两个挑战性的问题:国庆节要出黑板报了怎么办?元旦要出灯谜了怎么办?这些问题,具体明确且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和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所以,善于创设情境,是本案例的又一个特点。
诚然,本案例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仅精美活泼、图文视频并茂,而且实用有效,能让学生自己操作,有较强的互动性,克服了传统课件只在呈现方式上做文章的弊端,这是本课的又一大亮点。又如,在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活动时,能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保证了学生的活动质量等等。但是,仍要看到本案例还存在着不少缺陷和问题。择其要者如下:其一,虚拟的环境与真实的环境毕竟不是同一关系,虚拟的环境永远不能取代真实的环境。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获取的知识,必须到真实环境中去接受检验。因此,在结束本课前,宜向学生布置相关的课后学习的具体任务,让学生“走进”真正的图书馆亲身去体验、去实践,惜教师没能意识到这一点。其二,建构主义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获取知识,自己去探索方法。而在本案例中,有关用电脑查检的方法和图书的分类知识,都是由教师演示或用投影出示,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如果在此之前能让学生自己先尝试一下,让他们自己用电脑查检书目,自己跑到模拟书库中去寻找图书,然后组织学生反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这更有利于学生的意义建构。其三,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互动—生成”的过程;而在本案例中,教学过程基本是按照预成的思路开展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课堂的效果。
第二篇:走进秋天综合性语文活动(案例)[最终版]
走进秋天——综合性语文活动(案例)
无锡市惠山区前洲中学
余剑英
【活动目标】
1、热爱自然,体验自然,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陶冶情操。
2、学会抓住主要特征观察景物,表现景物的美,表演景物的美,能通过联想和想像加深对自然的理解,实现与自然的沟通。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自主合作能力、写作和欣赏评价等能力。【指导理念】
本次活动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知识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设计和组织活动,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好动,喜欢大自然,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喜欢做自己没做过的事,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看到自己的成功。因此让学生利用双休日走进自然,走进秋天,他们会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由衷的喜悦。
〖事实也是这样,当老师刚提这一活动时,教室里就像炸了窝,大家兴奋得不得了,有的马上聚在一起讨论,以至一些注意事项老师不得不扯着喉咙喊。〗 【活动时间】
一周(准备阶段和活动阶段的寻秋、照秋、写秋利用双休日完成,演秋的准备和演出过程利用两课时完成,作文一课时,总结阶段的展秋、评讲一课时)【活动过程】
一、准备阶段:说秋
周末时自由组织小组讨论活动计划,准备好相机。
二、活动阶段:访秋
1、寻秋
按自由组织的小组到田野、公园、草坪等地寻找秋天(哪些可以表现秋天)〖满怀好心情,和自己的好伙伴一起秋游,一起寻访秋天,多么惬意的事。〗
2、照秋
将你最感兴趣的、你认为最能表现秋天的景物、选取你认为最好的角度照下来。〖细心的观察,心灵的感受,独特的审美观,艺术的创造!〗
3、演秋
A、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选好导演,讨论表演内容和形式,组织排练,要求全员参与。
B、学生讨论,为此次演出取一个精彩的名字。〖一个班学生取名“秋之声” 〗 C、语文科代表主持选好评委。〖“我要当评委,选我!”“选我!”“一定要选我!”几乎全班都要争着当评委,后来科代表每一大组选了一个,倒也公平。〗
D、课上演出,学生评委打分,并由主持人组织点评。
〖学生合作演出,竞争激烈;评委公正打分,一本正经;主持人组织评价,妙语连珠。〗
4、写秋
A、给照片上的景物配上一段你认为最美的话。(照片印出来后课外完成)B、以“秋天”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可写访秋的过程和感悟,可写演秋的活动和体会„„ 〖《课程标准》P12“写作”目标第2条:写作要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活动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有话可写;写作前,老师可作相应的指导。〗
三、总结阶段:展秋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形式:
1、由各课外小组交流自己拍的照片和给照片配的文字,每组选出一到两名代表将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上,老师组织评点照片和文字,评出优秀作品表扬发奖。
2、大作文点评。
A、老师事先将学生作文浏览一遍,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两篇,课上展示在实物投影上与学生讨论,并作示范性评点批改。B、两人一组,互批他人作文。(老师巡回了解情况,解决学生提问)
C、将学生批出的好作文,或学生批得好的作文展示在实物投影上,大家一起讨论欣赏。
〖《课程标准》P12第8条规定: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做到文从字顺。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自评作文和互评作文是语文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要做到有计划、有标准、有落实、有检查。这次重点放在互评上,课后老师再将学生互评之后的作文整体浏览一遍,为督促鼓励,还让学生将自己认为评点最得意之处用红笔打五星,教师浏览时可以有重点的看这些地方,发现评点有水平之处,用加分的形式予以鼓励,〗
3、选出优秀照片和文字装订成册。
4、指导修改优秀作文,出一期《寻访秋天》的班刊,并将最优秀的投稿。
【活动后记】
学生体现出空前的热情、空前的积极性、空前的创造性。
看,那一张张精美的照片无不透出浓浓的秋意:成熟的山芋、弯弯的扁豆、依依的柳树、丰收的玉米、金色稻浪、略微枯黄的树、劳动的农民„„哦,这是我家的宝贝儿子照的?家长瞪大了眼;嗨,有的照片真有创意,怎么想到的,老师笑眯了眼;啊,有的照片还真专业,竹影照相馆的老板如是说„„
听,这儿还有几段对话:
“老师,我这张照片怎么样?!”询问中流出得意。“很棒!”真心的赞叹。„„„„
“哟,这道具怎么想到的?真不简单!”
“老师,我们大家设计的,我们组的女同学昨天忙了一个晚上呢!” “一个晚上?那其他作业怎么办?你父母说你了吗?”
“作业早就做好了,爸爸说,搞活动挺好的,这个胡子还是我妈妈帮我一起做的呢!”
【附件本次活动的部分照片资料】
偷偷地为学生拍一张,可惜被发觉了,“哇,老师给我们拍照喽!”
“万岁,我们组是第一名!”
“快点准备,演出马上开始了!”
“秋天来了,大雁南飞,树叶渐渐黄了!”随着一位同学的朗诵,这个组的另一位同学将一张张绿色的树叶翻了过来,哟,它们的反面是黄色的,多巧妙的设计!
没想到别的组都有道具,我们也不能落后,快拿白纸剪成树叶,可惜来不及染上黄色了!
瞧,这些西瓜和棒冰都是中间的女生一晚上画出来的,多像啊!
“你妈妈说你了吗?”
“怎么会,妈妈说,搞这样的活动挺好的,这种巧克力棒冰还是妈妈建议我画的呢!”
“看我,像不像白胡子老爷爷?秋天一过,就是我雪爷爷的显身手的时候了!”
美丽的冬天,大雪纷飞,整个世界都是粉妆玉砌的,让我们一起来堆雪人!
火热的夏天,到哪去呢,看,这儿碧波荡漾,来,游个泳吧!
“堆雪人!多好玩的一项活动。”
冬天来了,雪姑娘披着白纱飘来,冬青树还是一身绿装,青蛙们冬眠了,小熊却还没准备好过冬的食物呢!
春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瞧,她来了,她为大地穿上了绿衣,她为柳树梳理了长发,她为小动物们带来了好心情!
第三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感
受
自
然
策 划 者
山东省单县实验中学
朱瑞富
项目创意
走进自然,理解自然的生命,体悟自然的灵性。增强学生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
拓展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项目名称
感受自然 时间范围
202_年秋 活动地点
大堤河滩
参加人员
七(14)班全体学生
语文教师一人 主要活动
秋游野炊,学习写作,交流评价。
[过程描述] “大自然”是语文学习的第二课堂。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引发他们进行物我之间“心灵的对话”,触发他们对自然美景的沉浸和遐想,激活他们平日的生活积累,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的过程,让他们形成呵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秋游,到大自然中去学习语文,同学们美其名曰:一次美的巡礼。这次秋游的主要内容是: ①
野炊活动;
②
在大自然中找一个朋友,与“朋友”进行心灵的对话;
③
摄下“野炊”中闪光的一瞬间,或用卡通形式表现印象最深的自然图景,并写出一段描述性文字;
④
以“感受自然”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⑤
以“感受自然”为主题,举办一次优秀图文展评;
上述任务,前三项在秋游活动中完成,后两项回校后利用晚自习或课外活动完成。
秋游的消息宣布后,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同学们自由组合野炊小组,少则4人,多则8人,准备好野炊用具,蔬菜和柴米油盐,有的还带有照相机,野外写生学具。全班64人组成了12个小组。
这次秋游,安排了三项活动: 活动一:野炊
以野炊小组为单位烧火做饭。这是十一、二岁的初中生的第一次尝试,他们感到新鲜,但也为难。然而同学们干起来却兴致勃勃,一点儿也不怕难。活动中,既体现了他们互动合作的精神,也反映了他们的竞争意识。比如:小组之间比着干,看谁的灶堂挖得圆,谁的饭菜味美可口„„同时老师帮助他们选好灶堂位置,设计大小,大约一个半小时,各小组饭菜做好了,老师请来各小组组长做评委,评出等级:一等6个,二等4个,三等2个。
各小组在防洪林带间的草地上铺上一张席,把饭菜放在上面,围坐在席边用餐,乐不可支。并摄下了12张照片。王晓轩同学用卡通形式表现出的野炊情景的组画,反映了野炊系列的全过程。
活动二:我有一个“朋友”
“大堤河滩是一个美丽而令人神往的地方,小草、野花、树林、河水、游鱼、金谷、银棉、牛羊,应有尽有。这些都是我们的大自然朋友。”我这样启发学生后,向他们提了些要求:⑴对花鸟草虫、河水游鱼的“生命观照”。⑵四至六人一组,自编一个游戏,进行物我之间的“心灵的对话”。⑶记叙游戏过程或心灵的感悟,可呼唤人们呵护自然,保护生态。在我的启发下,“找朋友”的活动开始了,活动内容不拘一格,活动命名各异。如:我是一株野菊花,我是一棵树,我和芳草地,与青蛙对话;我和小树比成长,与大河一起歌唱„„又如,王丹小组设计的“我是一株野菊花”的游戏由三人表演,一位同学站在菊花丛中,另两位分别扮演“蜜峰”、“蝴蝶”,依次从“野菊花”前走过,与“野菊花”进行“心灵的对话”,再现“大自然的语言。”
游戏结束后,同学们用文字记下了这“开心一刻”,在小组间进行口语交际,及时把所见所闻所感相互说一说,并进行互评。张娟同学童话《小毛头与小蝌蚪》、王伟同学的《青蛙的哭诉》、刘云同学的《保护水资源,净化水环境》融进了环境保护意识。王小英同学的《我与芳草地》发出了心灵的呼唤:“大堤河滩芳草地,绿茵茵的,一大片一大片,这里牛羊成群,生机万类。勾起了我的沉思:我的故乡连河坡都被开垦,种上了庄稼,没有了芳草地,耕牛没有觅食的地方,可怜啊!我呼吁人们:留得芳草地,供给牛羊用。”我作了阶段性小结:听了你们的口语交际,我深深叹服同学们想象力,自主学习和创造精神。活动三:成果展评
举办成果展评,开辟了两个栏目,即“心中的美景”、“心灵的呼唤”。
1、心中的美景。展示摄影作品12件,卡通画32件,这些展品,既有秋游,也有春游,如::徐曼同学就献出了《放飞》的水彩画,勾起了学生童年风筝的联想,激活了学生平日的生活积累。
2、“心灵的呼唤”。展示童话4篇,环保调查1篇,优秀作文12篇。
这次展评,显示了学生对“自然图景”的再造能力,体现了学生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同时,让他们在自然的美丽与纯真中获得了更大的满足
第四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案例
——《优秀古诗文积累大比拼》
活动目的:
1、巩固已学过的古诗,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通过比赛,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古诗归类,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促进诗句的积累和内化。
3、通过比赛,体会古诗文的独特魅力,加强对古诗文的感悟,增强文化底蕴。活动内容: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生背诵的优秀古诗文和一到十二册教材中出现的古诗文。活动准备:
1、把全班学生分成四队参加竞赛。
2、多媒体课件、简易抢答器、号牌、记分牌(小红旗)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导语: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古诗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还能开阔我们的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从一年级到现在,同学们的记忆仓库中一定储存了许多的古诗文。今天,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比一比谁积累的古诗多又多!
2、各小队长带领本队同学喊出自己的口号。
二、宣读活动规则: 这次比赛共要闯四关,比赛题目由各队抽签决定,多媒体屏幕上将显示出来。主持人选择小队中最先举手的同学回答,以确定小队得分、失分情况。每一关比赛结束,得分累加到下一关。全场比赛结束,哪一队的得分最多,将成为今天比赛的总冠军。
三、团结协作闯四关 第一关
古诗名句对对碰
主持人:唐宋诗人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千古名句,这些诗句不仅读来朗朗上口,而且能给人以启迪。接下来,就让我们闯入第一关“古诗名句对对碰”,来对一对这些名句。答对每一组的四句就得一面小红旗。
第一组:羌笛何须怨杨柳,()。
洛阳亲友如相问,()。(),南望王师又一年。(),只是近黄昏。
第二组:生当作人杰,()。
谁言寸草心,()。(),老大徒伤悲。(),天下谁人不识君。
第三组:纸上得来终觉浅,()。
问渠哪得清如许,()。(),千里共婵娟。(),西出阳关无故人。第四组:欲穷千里目,()。
不识庐山真面目,()。(),映日荷花别样红。(),早有蜻蜓立上头。…….主持人:第一关比赛已经结束,暂时领先的是-----队。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祝贺他们,希望其余三队再接再厉,在下面几关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关
记忆大奉送
主持人:小学六年来,我们背诵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小诗,下面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进入第二关——“记忆大奉送”。
1、请写出思乡诗,每写对一首加一面小红旗,时间3分钟。
2、请写出送别诗,每写对一首加一面小红旗,时间3分钟。
3、请写出边塞诗,每写对一首加一面小红旗,时间3分钟。
4、请写出爱国诗,每写对一首加一面小红旗,时间3分钟。
主持人: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祝贺----队在第二关比赛中取得好成绩,希望其余三队奋起直追,在第三轮中反败为胜。
第三关
古诗趣味题抢答
主持人:这一关为趣味题抢答。我说“开始”大家便可按抢答器,违者视为犯规,将失去一次抢答的机会。按要求说出诗句得一面红旗。1、说出三句带有颜色的诗句: 例如: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2、说出三句带有数字的诗句:
例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说出三句带有植物的诗句:
例如: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4、说出三句带有动物的诗句: 例如: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主持人:经过激烈的角逐,比赛已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希望领先的小队再接再厉,落后的小队也不要气馁,让我们在最后一关中一决高低。
第四关
风险大冲浪
主持人:这一关为风险题,分值各不相同,分别为一面、两面、三面旗。选中后且回答正确,加上相应的旗;回答错误,则扣去相应的旗数。请每队选手根据自己的实际,慎重选择。
1、得一面红旗的题目(背诵题): 说出《已亥杂诗》的作者并背诵这首诗。背诵描写秋天的古诗。《蜂》的作者是谁? 背诵一首描写西湖的诗。……
2、得二面红旗的题目: 我为古诗找作者(连线题):
例如: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李白 ……
3、得三面红旗的题目(文学常识题): “诗圣”、“诗仙”、“诗史”分别指谁? 请说出历史上出现的四位姓“王”的诗人。说出唐宋八大家中的四位。唐朝谁被称为“田园诗人”? 谁被称为“边塞诗人”? ……
主持人统计各队得分情况
四、宣布获奖小队
五、教师全面总结
教学反思: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食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对一个可能使他使出全部精力的活动,他将感到一种本能的冲动,因为这正是使他的能力得以完善的道路。”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古诗文积累大比拼》摒弃传统古诗文复习的教师归类,学生背诵的方式,把活动和学习结合起来,让活动成为学习的过程。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使得古诗归类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学生也进一步感受到古诗文独特的魅力。在活动中每个学生亲历和体验,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第五篇: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关注孤寡老人)
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案例名称:
策 划 者:
选送单位:
报送时间:金晓玲年9月28日关注孤寡老人胡世涛随州经济开发区大堰坡中学 201
1语文综合性学习案例
关注孤寡老人
项目创意:走入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尤其是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和真正需求
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实践能力
项目名称:关注孤寡老人
时间范围:202_年9月份下旬
参加人员:全班学生,语文老师一人
主要活动:采访,查找处理资料,写成论文,总结收获和体会
[过程描述]
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是情感类文章,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让世界充满爱”。学完之后,我对同学们说,爸爸妈妈会对自己的孩子给以无私无怨不求回报的爱,懂事的孩子会感受到并且回报这份爱,我们在座的同学感受到这份爱没有呢?我们将来怎样对待我们的父母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定要好好报答他们,我又说,可还有这样一类人,他们有的儿女早逝,有的无儿无女,有的被儿女视作负担,如今年岁已高,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同学们想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心他们吗?同学们马上唧唧喳喳,“想”声一片,于是,我乘机提出了我的想法,让他们采访我们大堰坡乡政府创办的福利院。
具体要求是:
〇利用星期天的时间,以村为单位,自然地分成11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〇采访内容是了解福利院老人的生活状况、居住条件,了解老人的心理状态,了解他们的精神需求。
〇采访对象是福利院的领导、孤寡老人,还有自己的爸爸妈妈以及身边熟悉的一些老人。
〇采访所得到的信息要详细地作好记录。
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上网查阅别的地区或国家办福利院的情况和先进的经验。〇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把采访来的信息写成202_字左右的论文。
〇一个月时间一到上交采访所得的成果。
同学们听到这里,情绪高涨起来了,有的大声嚷嚷,有的喜出望外,有的若有所思,有的眉头紧锁,大概我的倡导翻出了他们心中沉封的故事,勾起了他们这样或那样的记忆,他们的脑子里可能一下子浮现出了许多不同老人的形象,这些老人的故事似乎写在了他们的脸上。总之,同学们充满了好奇,有点跃跃欲试了。我提醒大家,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注意事项是:
〇注意安全,要让家长放心,要结伴而行,相互照应,带好必备的干粮和采访用的一些必用品。
〇采访的对象和形式要多种多样,使材料丰富多彩而又真实有代表性。
〇先想好要采访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〇有条件的同学带好录音机,作好录音,减少记录的麻烦,展示成果时也更能打动听众。
〇回到家里,多和爸爸妈妈交换意见,多倾听他们的看法,力求得到他们的支持,会对你的工作有帮助。
时间安排是:
〇第一个星期天,活动开始,活动目标是福利院,周日晚自习,大家交流搜集来的信息,提出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〇第二个星期天,采访身边的老人和其他一些大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周日晚自习,继续交流采访结果。
〇第三个星期天,设法通过上网获得更多的信息,一是和人聊天,二是下载资料,加深对“养老”这个社会性问题的认识。
〇第四个星期天,各人在家里整理材料,写成论文。
第一周过后,我检查他们的活动情况,全班48人就有45人参入了这次活动,他们中间有9个小组,人数不等,还有一部分外乡镇的同学没有参入。同学们带回了意想不到的丰富资料,有的记下了二三页,有的记下了五六页,最多的记的有十来页。看来,他们在这次活动中,是大有收获的。
其中,一个叫何巧丽的同学说,通过这次采访活动,我对我们大堰坡乡办的福利院有很深的了解,这里的领导和服务人员都很有爱心的,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一点也看不出他们有丝毫的厌倦,而是十分的热心,我很有点佩服他们,成天和一些孤寡老人“困”在一起,应该是一件很让人受不了的事情,可他们却微笑着面对这一切,真是不容易。张来说,我觉得,这些老人生活得还很有情调,他们平常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种了庄稼,还喂了猪,养了鸡,养了鱼,既锻炼了身体又改善了伙食,有的老人也打打牌,下下棋,有的老人还特能聊天儿。王焕说,我问他们在这里生活好不好,他们都笑哈哈地说,当然
比孤身一人在家里强多了,病了有人照顾,饿了有人弄饭吃,平常也不会一个人闷得慌,有人和你唠唠话。金海却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平常很少说话,一说出话来,就与众不同,他说,我认为,这些老人还是怪可怜的,他们那么大的年纪了,住的房子并不配套,穿的衣服听说有一部分还来自社会的捐助,生了病并非能得到很好的治疗,因为听一个名叫杨贵才的负责干部说,他们这里的经费很紧张,要想让这些老人过得很舒坦,还有很多困难。庹萍说,我们大堰坡乡这么大个地方,怎么在这里来的老人才二十来个。这个规模是不是有点小,到这里来的孤寡老人人数肯定有特别的限制。把规模办大点就好了。
我问他们在采访中遇到过困难没有,李炎说,没有,只是觉得心里堵得慌,说不清是为什么,看到这些老人的生活状况,听了听他们的谈话,心中似有一种说不出的东西在困扰着他,既有为他们高兴的一面,又有很多为他们担忧的东西。我在心里说,孩子们,你们长大了。
第二周周日晚自习,同学们也带回了不少内容。张晓天说,我根本不用采访,我就知道很多,我妈妈常在家里唉声叹气,因为我的外婆今年已经是七十二岁,可我的舅舅、舅母对她一点也不好,外婆身体又不太好,活动很不方便,时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而我家又是兄妹三人,负担过重,我采访了福利院,就对妈妈说,就把外婆送到那里去,不是很好吗?可妈妈说,送到那里是要交一定数量的钱的,我们哪里有钱交,况且进福利院是要有一定的条件的,你外婆有儿有女,不能送去。看着妈妈发愁的样子,我恨不得马上变成一个大富翁,把像外婆这样没有好归宿的人都送到福利院去,使她们快快活活地生活;李小聪说,我爸爸妈妈都到外地打工去了,供我们兄妹两人,可我的奶奶却也有六十好几岁了,还要在家里种菜园,好让我们星期天回家有菜吃,要是能把她送到福利院,我们放了学就到福利院去看她,我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放心地挣钱,那该多好啊!黄小姗说,等我老了,我就到福利院去,因为我看到我的妈妈因为我的奶奶长年生病在床不能出外打工挣钱供我们上学而伤透了心,眼见着我们进了初中花费一天天增多,可就是没办法可想,所以我想等我老了,我千万不能成为孩子们的累赘,我要趁年轻的时候多攒些钱来养老,让我的孩子不为我操心,好有精力干他们自己的事情;王艳玲突然发出这样的感慨,等我长大了,首先就是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就去办一个一流的福利院,把全村的老人都接到那儿去,让她们享受最好的晚年生活。
第三周下来,同学们的资料就很有限了,因为她们绝大数人没有电脑,更没有上网的机会,我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资料,打印出来后人手一份,供他们享用,大家特别感兴趣看,并且很有收获。
第四周周日晚自习,我让同学们把他们一个月来采访调查来的成果用文字的形式写出
来,并且人人得写,不限字数,不限质量(降低难度),用上三到四个小标题。同学们其实是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课余时间才完稿。
收来的稿子总体来看,还算令人满意,全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同学交了稿,像模像样的还能选出十来篇。其中有个同学列出了这样一个大标题:“我们都会成为老人,请对老人多一份关爱”,还写出了几个很不错的小标题:
1、办福利院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2、计划生育要和关心老人两件事一起抓;
3、关注老人的晚年生活是一个大的社会问题;
4、完善福利院的创办势在必行;
5、希望全社会都来关心老人。看到这些还不是十分成熟的作品,我备感欣慰,这一个月的忙活没有白费,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增长了对社会的了解和对老人问题的认识,还多了一份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锻炼了他们的交往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是一举多得。
我把精选出来的十来篇论文都打印了出来,出了一次专刊,引来了许多的观众。引出了许多的赞许。
活动结束后,我问同学们这次活动的感受,他们说,老师,这样的活动,希望以后多开展,真是太有意义了,与我们天天坐在教室里听你们上课的感觉大不一样,收获实在多了。我想,确实要让他们多接触社会,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这个大课堂,去实实在在地感受自然,关注社会,感悟人生。这些经历,将会对这群十几岁的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深远的影响。
[案例分析]
上面所描述的是随州经济开发区大堰坡中学八年级一班开展的一次尝试性综合性学习活动。总体来看,本次活动还是很成功的,有极大多数同学参入了这项活动,而且,从活动的结果来看,学生取得了多方面的收获,前面已作了总结。具体说来有这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是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难度不大,同学们都能不太费力地完成。绝大多数同学自己家中就有老人,有很多和老人直接接触的机会,二是有现成的福利院让他们去采访,福利院的位置又比较好,同学们能很容易地找到这个地方,福利院的人和我较熟,事前和他们通过气,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二是老师当好了导演这个角色。老师事前作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排和布署。同学们根据老师的统一布局,有条不紊地进行,同学们在实际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老师进行了及时的处理。对同学们在活动中的收获及时地加以总结和鼓励,调动了同学们的活动积极性,使他们十分热情地参入这项活动。
三是给了学生许多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一个月有八天的休息时间,没有任何其他课外
作业,没有多大的心理负担;没有老师跟随,学生又少了很多拘束,几人结伴而行既新鲜又刺激,他们去采访时,自然而然就像一个个小大人一样,认真地去做。自主、合作、亲身实践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当然,由于同学们的年龄问题和采访条件问题,加上是初次尝试,经验不足,少数同学还不能放开手脚来干,所以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像采访的资料不能很好地加以分类整理,有少数同学还出现不会听别人发言这样的遗憾,也就是说只会听,却不知道很好地筛选、记录,以前同学们从来也没有写过论文,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不是很成熟。今后的活动中我会多选更切合同学们大面积参入的活动来开展,不断地总结经验,进一步地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大胆参入,相信这样的活动会越来越有起色,从而增强活动的实效性,达到开展活动的根本目的。
【作者简介】胡世涛,男,35岁,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随州市经济开发区大堰坡中学,邮编:441326,电话:0722—4542205,电子邮箱:hushitao7681@163.com。
金晓玲,女,32岁,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随州市经济开发区大堰坡中学,邮编:441326,电话:0722—4542205,电子邮箱:hushitao76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