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16-87958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20 11:02: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近几年来,我们广大教师随着对新课改精神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深入贯彻和实施以后,都有很多的收获以及心得和体会,这里仅谈一下我的一点体会。当前依然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绝大多数教师仍然推行着一套违背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重教师主导地位,轻学生主体地位,形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全面的发展;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生的人格不能得到健全地发展;重教学结果,轻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课依然是执行教案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很多情况下只能充当“观众”与“听众”等等。这样,将本来应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历史课变得枯燥无味、毫无生气,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受到严重压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在一篇题为《枯坐听讲》的文章中,认为学校教育中“枯坐听讲”的结果是:“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道纠缠无已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怎样改变这种教学现状呢?我们知道:初中历史课程历史跨度长、内容多、范围广,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呢?作为历年在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教师来说,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钓鱼岛问题,十八大精神,中国梦我的梦,环境与生存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有了这种积极向上、乐于学习的心态,我便趁势将学生引入正题。而学生的思维阀门一旦打开了,他们的学习劲头、思维的敏捷度便会提高好几倍。因而课堂从头至尾,学生们始终保持着一种高昂的情绪,兴趣浓厚,都体现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堂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

(1)注重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我们教室必须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即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这种关系营造出来的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我除了注重在日常生活中,用

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外,课堂上,我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的思维结果要尽量肯定,予以鼓励,无须要求他们遵循一成不变的答案。在课堂教改实践中,对学生的踊跃回答,我就经常加以赞赏、鼓励。如在回答“公元前221年为什么很重要”时,教参的表述是:因为这一年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而学生是这样说的:“因为这一年战争结束了,天下太平了,所以老百姓欢欣鼓舞。”我认为意思相近,予以肯定。事实证明,只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会使我们的课堂常常出现热烈、活泼的场面,也会使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注重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a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是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或者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b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把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5-6个学生为一组),根据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边在教材中收集信息资料边在小组讨论中分析判断。c在学生讨论时,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并作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其他成员也可作修正补充。d在设计问题时,我会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分层次教学、区别指导,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为他们提供成功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加强了师生间、学生间的合作与交往,让学生在唇枪舌剑中进行主动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如:我在上“如何评价秦始皇”时,把学生分成“功大于过”和“过大于功”的正反两方学生,让学生参加辩论,学生们为了准备辩论,广泛收集资料。在辩论中,两方围绕本方的观点列举了许多事例,学生不由自主地学习和掌握了历史知识,通过双方的辩论学会了怎样分析历史人物。在辩论中,发展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了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协作精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我们知道,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多媒体技术对历史学科而言,它不仅使历史学科丰富生动的特点直观的体现,而且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历史理论和历史内容,对实际的教学工作起了较好的推动作用。首先,历史是所有学科中与学生现实距离最远的学科。因为历史教学所传授的知识都是过去发生的人和事,而对初中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了解的知识面和接触事物的经验还不够广泛和深远,对于一些历史上的事件和人物就更不用说了。而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为学生营造历史环境,实现跨时空的直观感觉。如在学习《华夏之祖》这一课时,我就运用多媒体展示黄帝陵的相关画面,这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改变当今历史教学所面临的尴尬局面,而且也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节省历史教师的枯燥文字表述时间,学生也可以从这些画面中不知不觉领悟历史的真谛和历史发展的真正规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历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学科,它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历史教师还可以很轻松地聚集起尽可能多的历史资料和信息,并能快速、便捷地加以利用。古今中外每个历史时期留下的实物、图片、历史遗址等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可以大大开阔教师和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历史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好学。再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增加丰富的信息量,增强学生历史学习的直观性、趣味性,培养、引导、发展、巩固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在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学习新的教学理念,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实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构建一个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体系。

第二篇: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历史教学新课改初探

文安县大柳河一中李微微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

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关键词:新课改学习效率自主性自助性

我今年任教初中九年级历史教学,初中《世界历史》是初中九年级的教学内容,因中考

在即,应考的压力下使得七年级、八年级《中国历史》有声有色的课改到了九年级《世界历史》时就已偃旗息鼓、冷冷清清,形成目前“七年级、八年级轰轰烈烈搞课改,九年级扎扎实实搞应试”的尴尬局面。其实,新课程改革与中考应试并不矛盾,新课改要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而目前的中考改革也已表现出突出能力的导向,因此,二者的方向是一致的,如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将会对新课程改革的更深一步推进产生积极作用。

目前正在全面铺开的中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说到底是学习观念、学习方式的变革——要

着眼于学生的终生发展,由传统的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要改变“生产标准件”的统一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而要做到这些要求,关键是教师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新课程改革,并不是彻底的否定传统教学——中国数千年以孔子为代表的教育教学思想仍是我们要继承的瑰宝,应试教育中的有意义接受式学习也因其合理的成分而受到西方教育学家的重视,再加上考试评价机制的变化需要一个过程,因此,新课程改革应是对传统教育继承基础上的更新和补充,而不应该是彻底否定应试教育的走极端的“花架子”、形式主义。

在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学习体会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特别是对新课改中初中《世界历史》的教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增强课堂的开放性,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的核心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替学生“咀嚼”的做法,注重学生正确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真正使学生在其中学会学习,这也是让学生真正适应选拔性、能力型中考考试的根本解决办法,这一点“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给了我们很大启示。

1、增强课堂的开放性,鼓励和培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现代教学改革的出发点是达成有效教学:教学要提高师生的互动从而增加学习机会,教学要保证学生思考的空间。因此,大胆开放课堂,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是达成体验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能力和价值观等课改目标的主要途径。

我的课堂上一直较多采用分组合作学习。建构主义是合作教学的理论基础,它认为:学习是以个人的经验为基础,是学生对自身经验世界的组织,但由于学生经验的局限性,需要合作学习分享他人经验。由最初的不太重要的、难度不大的内容放开,到后来几乎节节内容都能合作讨论完成;由老师布置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到“自己阅读,初步感悟”——“讨论,明确知识要点”——“应对老师必答、抢答式问题,明确重点”——“学生提问,老师或学生作答,化解难点”,几乎形成“自动化”学习程序。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大大提高,积极性也非常高。即使不提前布置,很多同学都能提前预习,并查找课外资料以

作补充。其实,开放的课堂经常会让老师感受到惊喜、惊讶,有时甚至是被学生难住的尴尬,但一想到自己既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又是与学生一起的学习者,也就释然,当然,课前备课、课下学习的力度不知不觉间加大了,也让我感受到了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快乐。当然,这种开放的课堂需要更高的课堂调控能力、更灵活的评价机制,而且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见效的,需要坚持及不断的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总结、调整;特别在刚开始时,学生学习的效果往往达不到老师所期望的目标,必须有一定的辅助和补救措施,比如老师要加强引导和知识总结、强化单元测试和知识反馈等。

2、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在过程中逐渐学会分析历史资料和按历史发展规律学习的方法外,还从另外几方面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自助性:

(1)让学生尝试自己建构历史知识体系。

按照建构主义理论,知识由个体主动建构,而非消极接受。当然,前提是学生正确理解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这除了要求平时教学中注意对知识进行系统总结外,也需要经常有意识的为学生提供多种的知识结构形式,如表明因果等逻辑关系的“箭头式”,表现包含关系的“括号式”、“树突式”,表明对比关系的“图表式”等等,因为西方的信息加工学习论认为,组织有序呈网络状结构的知识更便于学生理解和长时记忆。开始放开时,我也有些担心,害怕学生做不了反而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但放手让学生去做了之后,我发现担心有点多余: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做得有模有样,都能在最初模仿老师的方式上加一点自己的理解、创新,逐渐的有些同学的知识结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类似于电脑程序式的、框架式的等等,而且考试成绩也证明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非常好的。另外,这种方式也会暴露学生知识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对每个同学都十分重要。更重要的是,因为学生逐步感受到了这种学习方法的效果、尝到了甜头,便由开始时的被动的完成作业变成了自己的习惯性学习,只要布置学生自主学习或复习,很多学生便自觉地在笔记本上写、画起来。

(2)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学习总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学生自主的学习有利于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目标计划地制定更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

我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老师分析结合自己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习总结和计划,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3)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的规律和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大多属于陈述性知识,记忆术的合理运用有助于知识的识记。我经常在教学中结合实际的例子,为学生介绍记忆和遗忘的规律及一些记忆技巧,如笔记生成技术、联想、谐音的方法等。我结合自己的经验给学生介绍的“口袋小笔记”的方法(将一些知识要点摘录于小纸片或小本子,放在口袋中,随时可看上几眼),方便实用,被学生们竞相效仿。

二、根据新课改精神和中考方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调整和整合,但要保持世界历史发展的完整性、系统性。

新课程改革中的初中历史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缩编和简化,去掉了一部分初中

学生不太好懂的繁难、晦涩的内容,增加了一些辅助性的直观的图文资料,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但因为《世界历史》是九年级的课程,迫于中考的压力,必须提前结束新课、尽早进入复习,因此《世界历史》教材内容的调整,又必须向中考紧密靠拢。但大多数学校教师却又因此而急功近利——中考考的内容就学,中考不考的内容就干脆删掉,背离了新课改的科学的学习精神,也破坏了世界历史的完整性,是不可取的。

《世界历史》教材的整合应该是在新课改和中考二者兼顾的原则下进行。

世界古代史部分是非中考内容,但如果跳过不学,容易造成学生对世界范围内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缺乏清晰、完整的认识,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不易理解,不利于世界近代史的学习;而且学生刚刚由中国历史转到世界历史,视野骤然开阔,既有些茫然也有些好奇,而带有很多神奇色彩的世界古代文明会成为吸引和引导他们进入世界历史学习的好工具,不应错过。因此,在学习时间紧张的情况下,我还是将世界古代史部分整理成了“大河流域的亚非文明”、“以海洋为中心的欧洲古代文明”和“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三个专题,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金字塔之谜”等问题提前布置搜集资料,利用暑假补课时三节大课(1.5小时)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完成了学习,既使学生兴趣盎然的进入了比较理想的学习状态,初步有了世界、人类历史的意识,加深了对人类社会演变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更是通过对“亚非古代文明与欧洲古代文明对比”、“欧洲封建社会与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等较深层次问题的初步讨论,使学生对“把黑暗的欧洲变成为世界近代文明中心”的资本主义产生浓厚兴趣,为世界近代史的学习作了良好的铺垫。

世界近现代史的调整幅度较小,尽量不破坏世界历史体系的完整性,以利于学生架构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原则。比如将《世界历史》第二册第3课的最后一框题内容“帝国主义间矛盾的加剧”并入第2课《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分作两课时完成,使学生对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有更深刻、全面的理解;对《世界历史》第二册第12课—第15课作顺序和内容调整为:“二战后的美国霸权政策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发展”、“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美民族独立运动”,强调现实意义的主次关系。

总之,历史教学,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品德培养的重要基地,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人文教育。世界历史,特别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世界近现代史,本身就是一部人文的历史、一部科学技术彰显伟大力量的历史,因此,世界历史的学习——特别是文艺复兴、近代文化和三次科技革命等等内容的学习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提升教育的良好机会,不可错过。教学历史,不仅要教学生学到历史知识,还要教他们从历史中学到或悟出做人之道。而教师更是表率,是最好的最重要的活教材。

以上是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有不足之处,望给予指正。

参考文献: 《新课标》、《杜郎口旋风》

第三篇: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202_年安徽省中学历史课程改革优秀论文评选参评论文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参赛单位:亳州一中

姓名:李璐

坎坷定会变通途

——关于历史新课改的几点心得

【内容提要】

历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掀起了浪潮,不断的冲击着原有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制,作为一位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年轻教师,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从初中到高中,我一直都在进行新课改,所以相对于老教师来说并没有太多的不适应,反而觉得这样的教学方式更加适合我的教学观点,更能显示出年轻教师的优势,更能调动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对自己这几年来的教学工作不断的地进行总结和反思,使我深深的体会到了新课程的巨大魅力,同时还有一些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想提出来,供大家一起商讨。

【正文】

新课改在全国推行的这几年里,取得了很大的收益,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可以说是支持与反对并存。在这样的大形式下,就有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也有人产生了很大的动摇,“到底新课改能够走多远?”“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会不会成为实验品的同时也变成了牺牲品?”种种的疑问成了新课改推行下去的艰难阻力。而我,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本身就受到过传统应试教育的毒害,所以对于新课改的到来我是持支持态度的。而且,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也切实感觉到新课改的优势所在,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新课标改变了传统教材的模式,专题式结构更加注重系统学习和课堂效果

首先,传统教学模式下,按照时间和章节的顺序,把从古到今的重要历史任务、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就像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教师只顾自己教而不顾学生学一样,根本不去顾及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们学习一遍之后脑子里就像是过眼烟云,并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到考试的时候,学生们也只能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成绩。这无疑会使人产生一种感觉:历史上课学不学都无所谓,临考试背背就行了。有的农村学校条件差一点,师资力量不足,就随便找一位老师教历史,认为只要是认识汉字的老师就能教历史。其实这是对历史的极大的侮辱和歧视。而产生这种歧视的根源是传统教材的弊端。

很多从农村来的孩子们,在进入像我们一样的省市重点高中之后感叹到:“老师,你讲的很多东西我在初中时听都没有听说过,我们老师原来上历史课都让我们自己看书,他教也只是把课本从头到尾念一遍,一点意思都没有。”这就造成了,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素质与成绩之间的差别,而且这种差别在刚刚升入高中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扭转不过来的。

新课改的高中历史教材在初中课改教材的基础之上又进行了整编,以模块和专题为其最突出的特色。这就要求历史老师必须是科班出身,而且全部要培训上岗。这首先就把关门把紧,使那些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老师不能含糊上阵,因为历史不能有半点含糊。

其次,新教材改变了传统历史教材的模式,以专题为主线,把同一专题中的问题从古到今的演变集中挑选出来,各个朝代之间的对比,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变的一目了然,避免了临近高考时教师要花上

一、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题复习了。其实,原来考试之前的专题训练也充分说明了这一模式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但是,就是有些教师因为教惯了编年体的老教材,对于新的教材不知该如何下手,惟恐学生的基础不足,不能进行专题训练。其实,这是因为教师观念没有改变的结果。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吧:一位学生向一位高师求学钢琴,老师先是给了他一个比较难的曲子,他练了一个星期都没有练熟。二个星期,老师又给了他一首更难的曲子,他又练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练熟。之后,每个星期的曲子都比前一个星期要难,无论他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老师的要求。第十个星期过去后,老师来了,但是没有再带来新的曲子,只是要求他把第一首曲子再重新弹一遍。奇迹出现了,他惊奇的发现自己竟能够如此熟练地弹奏出那么复杂的曲子来。其实,这个小故事只是告诉我们,学生的基础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引领也很重要,很多农村学生在升入高中一年后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成绩就超过了曾经的同伴。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无形地就已经把一些基础知识重提了很多遍,只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是复习,有的学生是初学罢了。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例子,德国虽然统一很晚,基础没有英法雄厚,但是因充分利用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交叉成果而迅速崛起,很快超过了英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这些例子都足以证明我们可以用这个看似很难的专题性教材把学生教得更好。

再者,新教材的专题性会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因为它把同一专题古今中外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中学习,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和对此类问题的深入探究,这无疑会增加课堂教学的效果。

再说,传统教材太过于讲求完整,就显得偏、难、杂,而我们在初中乃至高中的历史教学中只是为了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历史知识和一些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并不是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历史专家,所以教材一定要改。而新教材就避免了这一不足,只是挑选重要的相关内容来讲,避免了不必要的赘述。比如,人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中,教材也只是挑选了中国手工业比较繁荣的几个行业以及这一行业比较繁荣的几个时代略讲一下,在讲到丝织业时,就一下子从汉代的丝绸之路跳到了明清时期的花耧机和妆花缎,把不必要的赘述就省去了,也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重点。

二、新课标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兴趣,注重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当学生有兴趣时,注意力一般都比较集中,思维也比较活跃,想象力也比较丰富,记忆的效果也比较牢固。所以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调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更好的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初高中的学生都已经能够理解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对错与否,也能够很好的把现实中的一些事情和历史上的一些现象联系起来。如果能在历史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出发,把现实中一些事情引进历史课堂,将趣味性和理论性相结合,运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再加上贴切的动作,就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不知不觉中就把一些知识记得特别牢固。比如说,在上人教版历史必修2《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时,并不是很有趣的一节内容,怎么才能够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呢?在备课的时候我准备了很多版本,自己都不是很满意。正在这时,电视上正在播放《鲁豫之门》,它是一档古董类的鉴赏节目,当我看到那些专家们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就能很快的推断出一件古董的产生的大致时间、地点、以及生产的厂家是官营、民营还是家庭手工业,我的灵感就一下子涌了上来。于是第二天,我很高兴的走上了讲台,我的第一句导入词就是:“你想成为鉴赏家吗?你想增加自己的鉴赏能力吗?那就跟我一起走进我们今天的新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吧!”一下子,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就调动了上来。接着我又用多媒体展示了几个鉴赏类的节目片段,学生们看的是津津有味,而且我明显的感觉到了学生们的钦叹和佩服。于是趁热打铁,我就问学生:“你们从这些节目中学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实在是太神奇了,一件看似普通的古董,这些鉴赏家们为什么就能一下子说出他们的时期,出处和类型呢?”“是啊,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具有一定的奖赏能力。”于是,整整一节课学生们都很兴奋,很积极的配合我的教学。尤其是讲到商周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时,我举了1995年中国在送给联合国五十周年诞辰的礼物——世纪宝典,它是“司母戊鼎”的仿制品,同时我又展示了世纪宝典的有关图片,学生就理解了此时青铜器的特点就是:器形巨大,文饰细腻优美,工艺精湛。之后,我又展示了“西汉博山炉”的 有关图片,我让学生分析了它的特点,学生自己就很清楚的指出:秦汉时青铜器的器形从巨大向灵巧发展,文饰也日趋简单,装饰工艺更加精美。最后,我就总结到:欣赏青铜器时需要把握两点首先是外形和大小,其次是文饰和工艺。学生们很内行的点了点头,我知道效果不错。其实历史教学也可以很灵活有趣,关键是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一定要立足于现有学生的基础,在此之上一点点的引导,用一些史料、图片、更好是影片资料,让学生自己分析,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总结,这种效果可能比老师满堂灌和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的多。

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高中的学生可能知识更加丰富,自己的观点更多些,所以对有一些历史问题也有很多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老师就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工夫。多让学生自由想象和发挥一下自 己的观点,也许这些观点可能是非常幼稚,非常可笑,甚至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只要他们想象了,他们思考了,他们就会有收获。最后教师作总结,当他们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的时候,他们也会很清晰的记住本来历史的面目,我想这种效果可能比念书十遍的效果要好的多。

在刚刚结束的第五单元第一课《开辟新航路》的教学设计中我就多次用了这一方法。对于这一课,可能很多教师都是很老套的问学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经过、影响等几个方面。而我在教学中则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新航路开辟以前你会选择怎样的道路到东方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觉得到东方去需要哪些条件?”“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你会选择怎样的路线去东方,为什么?能不能在出发之前作一下演讲,号召海员们与你同行?”“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人(可能是航海家、可能是商人、可能是奴隶、可能是非洲人、亚洲人、美洲人)你的生活在新航路开辟以后会有怎样的变化?”其实,用这样几个生动的问题我就把全课的内容贯穿了起来,并且使学生深入历史之中感受历史,体味历史,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们都争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再加上多媒体课件的配合,我又展示了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学生们更是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比起原来的教学方式来说更加生动了。

有人很形象的比喻教师是电影中的编剧,而我认为,历史教师“编剧”已不是简单地写出常规的教案,而是要求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自己所教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大家都称之为教学设计)。必修课而言,历史教师可以对承载课程基础内容的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无论你现在使用的是什么版本的教科书,你都应该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最好还能把各种版本的内容重新组合,写出自己体系的 “戏”来。当然,“戏”归根到底是要学生自己去“演”,但是必须要做到在历史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从根本上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原来学生学习的裁判变成学生探索知识的同行者,可能这种角色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在“主角”这一角色的驱使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容易得到发挥,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四、新课程改革下,多媒体的应用更加广泛,这使历史课堂更加生动、鲜活。在新课改的教学设计中,很多老师都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更加生动,直接一目了然。比如说,我在讲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就播放了一段非常好的视频资料,它把开辟新航路的四位航海家的生平、活动和具体的航海路线,都用影象的方式展播出来,效果比老师空口说白话要好的多。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学生知道怎样、从哪里获得感兴趣的知识,通过网络迅速实现知识的拓展、选择、归纳、凝炼,使学生对知识掌握得更加透彻、形象,有助于解决课堂教学不足的后顾之忧和某些教材知识的遗漏,实施个性化的教育。

历史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进行教育创新,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历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当然,因为我们省进行高中新课改是第一年,而且历史变动最大,所以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新课改推行的因素。比如说:我们在上课的时候多都要用到多媒体教学,而学校的配套设施却严重不足,每次上多媒体课都要提前一个星期预定多媒体教室,晚了就不一定能够上成,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的积极性,在省重点高中尚且如此,更何况是偏远的农村呢?还有,就是对于学生成绩的评价,当然以考试成绩得分去评价学生是最为简洁、方便的方式了。但是,这是应试教育下的弊端,造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一味追求分数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课程体系下要求全面客观的评价学生,要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以及平时的纪律、作业等情况都能用分数反映出来。我用心记录、整理了一个学期,并把平时成绩作成表格在班级里公示了几天,还信誓旦旦的告诉学生平时成绩可以占本学期成绩的30%左右。而期末考试一结束,班主任们就把考试分数直接填在了通知书上,发给了学生。所以这学期一开学就有学生问我是不是骗他们回答问题的,这学期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人数和频率明显减少;还有就是虽然新课改了,但是领导对教师的评价体制还是老样子,在参加一些比赛的时候仍然以有经验的老教师为主,开公开课评课时,仍然以没有参加新课改的老教师的标准为主,这无疑会严重挫伤教师们推行新课改的积极性,不利于新课改的推行。所以,新课改要想全面推行下去,配套设施、评价体制、还有相关教辅资料都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新课改的阻力之所在。

路就在我们的脚下,关键是看你怎么走,有没有合适的鞋子,是不是一条平坦的大道,行走者的心情,都会决定着走路的速度。但既然已经开始了行程,就让我们迈开大步,一直向前。只要我们充满信心,相信坎坷定会变通途!

第四篇:教学新课改心得

教学新课改心得 芙蓉中学

易凡平

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学习。这些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即: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通过研究性、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观察比较中探究、在矛盾冲突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通过培训,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教学学习从学生入手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我想,应当创设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教师应当给学生时间和权利,让学生充分进行思考,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思维的机会,让学生放开说,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说。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二、教学学习从教师入手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机会交给学生。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教师把探究的机会交给学生,学生就能充分展示自己学习的过程,教师也就可以自如地开展教学活动。新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大,让教师觉得难以驾驭教学行为,课堂教学中表现为过多的焦虑和不安。原因是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学生精彩纷呈的学习活动,还不习惯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观察和探究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认知情况,学生的需要没有真正地被关注。同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一个成功的引路人。一堂新课开始,教师可通过新课导入的设计、学习氛围的创设,教材所蕴含的兴趣教学因素、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来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意愿和动力。然后,教给学生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教师除了必须把学生自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外,还需精心设计每一次自学的目标、内容,同时加强自学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中的转变

1、“全方位指导”转位“适时指导”

探究学习中学生的自主与教师的指导的关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要做到适时、谨慎、有效,以追求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控制讲话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可给学生30分钟活动时间。如果教师每个阶段讲话2—3分钟,学生每个阶段活动探究7—8分钟,那么,这样的探究式课堂教学才算真正摆正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掌握介入指导的时间。如果介入过早(学生还没有充分地自主探究)以至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差一点我们就要找到答案了”),如果介入过晚以致让学生过久地处如无助状态。同时,教师的指导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剥夺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有时指导又不够充分,以致让学生感到手足无措。

2、“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使课堂死气沉沉。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位“教师倾听学生”。

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对教师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

3、“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过去的一些老师在备课时,往往只考虑研究教材,很少想到学生,在上课时,也主要是沿着自己的教学思路去“引导”学生,往往以自己的教学愿望将学生巧妙地引入自己的教学设计,因而忽视了学生自己去探究、领悟和感受的过程。而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

所以,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固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要从“教材研究”转位“教材、学生双研究”。

总之,在学校的教育改革中,作为一名新课改的实施者,我们应积极投身于新课改的发展之中,成为新课标实施的引领者,与全体教师共同致力于新课标的研究与探索中,共同寻求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心路,切实以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学,适应现代教学改革需要,切实发挥新课标在新时期教学改革中的科学性、引领性,使学生在新课改中获得能力的提高。

第五篇: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十忌

新课改历史教学中教师授课十忌微笑&期待

历史新教材的使用和新课标的施行,对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主体提出了严峻地的挑战。原来的有些方式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应该被淘汰,但一些教师仍我行我素地不时沿用。这些方式我小结为十忌,提出以共避之。

一忌上课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

上课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主体,课堂的主角,其行为不能由教师包办代替。有的教师自恃历史知识渊博,学生爱听历史故事,秩序好维持,往往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上历史课。如一位历史教师讲七年级“秦的统一”,用评书方式一气呵成。学生听得如醉如痴,教师叙述如行云流水,完全融入成功的喜悦之中。但课后检测时发现很多学生不知道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历史线索未理清,要点未落实,问题未触及,结果事与愿违。为激趣,教师讲故事无可厚非,但应短小精悍、画龙点睛,有助于形象化地理解教材,切忌过多、过滥、过长;更主要地是要让学生“讲”出来。

二忌设疑肤浅或高深,探究不得要领

历史问题设计要科学,其内涵是课文的精髓。做到深浅有度,探究可行性强,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有的老师怕学生答不出,提出的问题流于形式,过于肤浅,多使用答案单一的填空式提问,学生多人同步回答,如“战国时谁灭六国?”“秦统一六国是哪一年?”,设计老套,不能激活思维。反之过于高深,如“秦如皇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才能巩固统一?”七年级的学生回答此题难度较大,不是他们的“思维最近期”,不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此问换成“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以巩固国家的统一?”就会更好些。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比较贴近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三忌借题发挥,运作黄腔走板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涉及各科内容广泛,要处理好诸科知识的渗透,又不失历史本色,是每位教师必须慎重对待的课题。有些教师把历史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地理课等。如本地一次历史优质课竟赛中,有位教师在上八年级的“大决战”一课时,分别插进了《东方红》、《歌唱祖国》等三首歌,学生用领唱、独唱、合唱三种方式完成,歌曲与史实关联不大,“战场”变“歌坛”,历史味道严重扭曲,把历史课变成了音乐课。最常见的是将历史课上成政治课:思想教育穿靴戴帽,评课贴政治标签,讲课牵强附会,最后导致课堂走味,似是而非。历史课要有机融合其他学科,使思想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切忌“发挥”过头而本末倒置。

四忌课文把握失当,课堂有始无终

由于有的教师课前未吃透教材、了解学生,上课时往往产生课堂吃不饱和吃不了的两种倾向,前者多见于注重知识传授的老师,课文讲完,练习处理后学生无事可作。很多课堂在30分钟内完成,学生在富余时间里,无所适从。与此相反,由于担心完不成教学目标,对教材不作轻重处理,更不作取舍处理,甚至连同书上设计的所有问题,都要个个解析。同时,为“尊重”学生,针对学生的并非“论从史出”的漫谈,也不作引导调控。结果,往往教学的基本任务还未完成就要下课了。教师备课时要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设计问题要有针对性,做到时间科学分解,问题科学选择,客观把握学情和教情。切忌平均使用,环节不全,造成课堂饥饱不匀现象产生。

五忌内容面面俱到,练习普遍开花。

新教材课文内容正文虽少,但辅助内容较多。有导言、小字、图画、动脑筋、问题探究、课外阅读卡等。他们是正文内容的解释、补充和课外延伸。有的教师生怕遗漏,课文处处涉及,练习编排覆盖全文,点点到位。如有位教师讲七年级“北方民族大融合时”,先对课文采用“地毯式轰炸”,接着滴水不漏地进行巩固练习,最后在班上查找由鲜卑族演化而来的姓氏的同学。由于课时所限,教师授课轻描淡写,学生练习犹如“闪电”,囫囵吞枣。而应浓墨重彩的孝文帝汉化措施却一笔带过,人们对这节课的评价是:上课似“放电影”,练习似“下流星雨”,探究似“雾里看花”,落实三维目标似“瞎子摸象”。结果是主次不分,轻重不明,重点不突出,难点不突破,效果不理想。教师对教学内容要精当剪裁,练习设计总揽要点,寓课文于练习之中,借巩固而升华思维,促成两者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课文的动脑筋和问题探究中蕴藏了不少这样的精彩案例,切忌知识传授“遍撒胡椒面”,做练习搞“广种薄收”。

六忌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盘而不活。

历史是一门生动的学科。但总有一些老师课让学生无精打采,气氛沉闷,懒于问答。这样的课被戏称为“休眠课”,“打盹课”。这是教师自身历史专业功底欠厚实,教学艺术修养贫乏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要有丰厚的历史底蕴,形象富有亲和力,语言富有感染力,问题富有吸引力,师生互动融为一体。课堂上内容纲目分明、轻重有度、问题合理;形式多样活泼、师生融洽、生生互动,就能使历史课演化成兴趣课、探究课。

七忌授课技能单调,方式千篇一律

历史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学方式千变万化,没有一种固定的授课模式,总有一部分教师习惯于先提出问题,学生围绕看书,然后依内容顺序解决问题,最后练习小结,把板书要点复述一遍。如本地业务部门对所辖历史老师授课和上课进行考察时发现: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上述方式备课和授课。更有甚者,一次备课,反复使用。备课是“新桃换旧符”,上课是“旧瓶装新酒”。人们打趣地称这种教师为“一劳永逸”型。此种教法短则一本书,长则用三年。要点疏于整合,学生钟情于定式思维,探究困于鸟笼之中,久而久之历史兴趣缺失。因而要消除这些弊端,教师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势利导地采用恰当的教法来激活课堂的生命力。切忌教学理念固步自封,办法千人一面。

八忌板书冗长烦琐,听者被动抄袭。课堂板书是必要的。精巧的板书可使知识骨架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对知识的消融起巩固作用。但有少数教师迷恋于此,板书过多过滥,更有甚者要学生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说这是习题的答案等。人们把这种从书到备课本到黑板再到学生笔记本讥讽为“三抄教学法”,是典型的注入式和填鸭式,学生被动机械接受。有人总结道:“此课无味,就靠一背,师生都累,‘教育’作废”。板书要少而精,使学生一看就明。切忌“天女散花”,让学生毫无悟性。

九忌示范应付做课,操作表演作秀

现实历史教学中,做课现象严重。示范课与优质课尤为突出,而最多的是课本剧的表演。为喧染一下气氛,创设一下意境,适当安排是可以的,取材要简单易行,即兴发挥,恰到好处,若刻意追求则大可不必。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为达到目的而精心设计无可非议,若学生因做秀而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反复地去演练就万万的不应该。“每一节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过程。教学就是‘即席创作’。如果课堂变成了热闹的形式表演场,那么,这样的课堂教学简直就是没有生命活力和灵性的‘心智屠宰场’”(钟启泉 姜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教育研究》202_·8)。

十忌质疑矫揉造作,反之避实击虚

质疑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学生思维升华的支点,正因为如此,有时也会使教师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处理好质疑可提高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反之留下不少疑惑。有的老师认为问题简单就哗众取宠地夸大其词,显示知识渊博,惯于卖弄,使学生望而生厌。有的不清楚的不敢诚实面对学生,巧者虚晃一枪,落荒而走,笨者武断中止,刻意回避。对学生提出的难题态度要真诚,容易解答的内容要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地把握分寸;不能解答的要诚实面对,公开承诺课后探讨,以诚信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人气指数”。切忌故弄玄虚或虚以委蛇,这样只能招至学生的小视,甚至反感。

虽然教无定法,但以上所列的十种表现是所有历史老师都应当忌讳的。新教材的施行、新课标的使用促使我们在吸取传统教法精华的基础上,摒弃陈规陋习,追求不断创新,在历史课上应努力做到:教学目标明,教学内容精,教学方法巧,教学实效好。使学生在学习中放飞希望,收获快乐。

一忌上课滔滔不绝,叙史自我陶醉 二忌设疑肤浅或高深,探究不得要领 三忌借题发挥,运作黄腔走板 四忌课文把握失当,课堂有始无终 五忌内容面面俱到,练习普遍开花。六忌语言干瘪枯燥,学生盘而不活。七忌授课技能单调,方式千篇一律 八忌板书冗长烦琐,听者被动抄袭。九忌示范应付做课,操作表演作秀 十忌质疑矫揉造作,反之避实击虚

浅谈新课改中历史教学的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