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满天下幸福一生
爱满天下 幸福一生
岳村乡东西寨小学 王留波
小时候,我就非常喜欢上学,对老师更是崇拜至极,以为老师就像神一样无所不能,以至于不敢相信老师也上厕所。如今我长大了,当年的学生娃,如今也成了一名光荣的教师。校园,多少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我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难道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吗?当年恩师的教诲和身边榜样激励着我做好一名好老师。
自从我加入教师队伍,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以来,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学生,和学生做交心的朋友,尊重学生,热爱学生,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学生对我的爱,慢慢体会着当老师的幸福。现在,我把这些年做老师的体会说一说,告诉你我的幸福。
一 站在人类未来的高度,重任在肩。
如果学生的今天预示着人类的明天,那么教育的命运关乎人类的命运,这可能就是梁衡先生所言作品中所具有的超越知识、思想之上的审美境界,一种“教育家的境界”吧。学生的今天预示着人类的明天,那么关注学生的现在,就是关注人类的未来,而我们教师的工作,就是为了人类的未来更美好,站在这样的高度,这样的使命感,我感到我的责任很重。站在人类发展的角度看我们教师的职业,心中就升起一股神圣感,一种责任感,激励着我一定要教育出好学生。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为了人类的明天更美好,我不在乎工资有多少,只要还站在讲台上,就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使命。
每当站在讲台上,看这那一双双充满活力的眼睛时,我感到自己的责任,我要对学生负责,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负责。每次开家长会,总不敢去直视学生家长的眼神,那是一种期盼的眼神,是一种信任的眼神,这眼神让我感到身上的责任重大,我要对每一个家庭负责,我要对每一个家庭的幸福负责。是啊,孩子是家庭的希望,这么多家庭的希望都聚焦在我的身上,责任重大啊,教不好学生真的问心有愧。
从教以来,我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也要求学生人人必须成才,否则对不起的信任,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的教育不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成为专家学者、部长司长,可我们应该把学生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好工人、好农民、好公民。
二 学生也是人,当尊重。
在人格上人人平等,要懂得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就是尊重自己。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观点:学生
就应该服从老师,惟命是从,做错事被批理所当然,甚至还有打骂学生的现象。这都是不好的现象。如今的学生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教师在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换位思考的意识,从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多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该怎么做?如果是我的孩子该怎么做?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由于种种因素,学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我留心观察学生的差异,利用各种机会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动态,用学生的语言和学生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我的教育实践来看,要想让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批评说教的效果远比不上和学生聊天式的交流效果明显。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老师应首先把自己摆在和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要让学生真正的从心底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护。
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作为一个老师即使学生犯了错误,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也应尊重学生的人格谆谆教导学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应。一味的训斥,只能促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产生,更不能用挖苦、讽刺伤学生的心。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
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切实有效地发挥批评的作用。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就会使师生关系愉快。老师有爱心,能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学生才能更加尊敬,爱戴老师,师生的感情才能更加融洽,充分发挥情感教育作用。
三 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需要教育,教育更需要爱。我国现代教育家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我们的生命。
一个老师必须热爱学生才能教好他们。我认为,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我爱我的每一个学生,要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多年的教育实践证明,确实是这样,而且大部分学生比我还强。我教过的学生现在都有工作的了,有的还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孩子,他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逢年过节、教师节的时候,总能收到学生的问候短信和热情洋溢的电话,互诉思念之情。有一名学生叫黄国涛,现在江苏工作,已经是小有成就,还买了小车,每次回老家,必定要来看我。还有学生结婚总请我参加他们的婚礼,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刻。学生心理有了疙瘩,总会想到找我聊一聊。每每想到这些,我总感叹不已,是啊,多年的学生成了朋友,这种情感是金子一般的珍贵,你说,我对学生能不好点吗?在付出爱心的同时,我也享受到了一位教师的幸福。是啊,爱满天下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
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奉献。回首这几年的教育历程,我不禁感慨万千。我只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走在大街上绝不会引起大家的注意,只因为选择了教师这个崇高的职业,让我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任和同事的认可,也让我体会到了一名教师的幸福。今后,我会一如既往的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无怨无悔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责,以心换心,以爱博爱,倾我所有,为了人类的未来更加美好而奋斗终生。
第二篇: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陶行知先生有这么一句话,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经,我读过写陶老的一篇文章,叫做《陶行知的“四块糖”》。文章是这样的:陶行知先生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看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没有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分别用“四块糖”奖励那个捣蛋鬼王友,致使他认识了自己的错误。陶老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爱,却让小王友痛哭流涕、感动至极!小王友在浓浓的师爱中,深深感悟到自己的错误。这种发自内心的醒悟与自责,是任何方式的批评都不能替代的!
我想,这就是爱的力量。冰心老人也曾说过:“爱是教育的源泉。”师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师爱,夹杂了多少对学生的爱护之情,融入了多少对学生的责任之感,又掺入了多少对学生的呕心沥血。
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仅限于教书,我们做得更多的,是要用点点滴滴去感化学生,是要用无微不至的爱心去关怀学生。孩子病了,打电话问候一下;孩子吃饭挑食,我会和他们讲挑食的坏处;孩子感觉寒冷了,我会拿出热水袋让孩子焐手„„虽然我做的事远没有那般的轰轰烈烈,仅仅是我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而已,但我的心里始终藏着一份欣喜,一份满足,一种幸福,一种荣耀。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但是,付出就有收获,爱的付出就会有爱的回报。曾有一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我。去年冬天,我得了一场重感冒,整天咳嗽不停,医生建议我休息几天,但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我怎么能为了自己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呢?于是我决定继续上班。在课堂上,我尽量不让自己的咳嗽影响孩子们的听课效率,在课前含上几片“金嗓子”。第二天早晨,路上碰到一位家长,她也询问了我的身体情况,说孩子告诉她老师生病了,孩子很担心。顿时,一股感动的暖流涌上心头。下课了,有几个孩子纷纷从书包里拿出“金嗓子”塞到了我的手里,说:“老师,你咳嗽太厉害了,吃一些会好一点的!还有我们小朋友说你在上课的时候声音可以格外轻一点,我们会认真听的。”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那么多颗幼小的心灵对我的抚慰,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心,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心甘情愿了!
用爱呵护,一路花香!我想:今后的我,继续用我的爱心去呵护身边的一草一木,让爱芬芳我的情感!用爱阳光我的世界!因为,只有“爱满天下“,才能“乐育英才”!
第三篇: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灵
-------班主任工作中对待问题学生的策略
内容摘要:问题学生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帮助问题学生,转变问题学生,同问题学生现象作斗争,既是教育中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班主任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爱满天下 问题学生 转化 教育策略 注意点
在中小学学校里,几乎每一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是“麻烦的制造者”,拖班级的后腿者。班主任往往要把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花在他们身上。可以讲,一个班主任要把想使自己管理班级更轻松,把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对我们班主任来讲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终生奉行的格言,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那么,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以“爱满天下”的精神,去爱 问题学生呢?
一、教育策略
1.以真诚“融化坚冰”,消除师生间情感障碍。要“转化”先“感化”。做好问题学生转化工作,首要的任务就是要真诚“偏爱”问题学生,消除师生之间的情感障碍,实现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使问题学生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这就要求教师克服偏见,在关爱全班学生的基础上,把更多的爱心倾注在问题学生身上,尤其是班主任就更应该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处处给他们体贴和温暖,去感化他们“冷漠”的心。“偏爱”问题学生要真诚要与他们交心,以平等的态度同他们交朋友,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利、意愿和情感,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真诚之心。只要我们真诚“偏爱”问题学生,“投之以桃”,必然会得到“报之以李”的效果。曾经有一个学生叫施家林,是学校有名的“捣蛋鬼”,每天不是科任老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真让我头痛。为了转化他,我决定先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为此我放下架子亲近他,敞开心扉,以关爱之心来触动他的心弦。“动之于情,晓之于理”,用师爱去温暖他,用情去感化他,用理去说服他,从而促使他主动地改正错误。后来,我还专程深入到他家去家访,进行详细了解,同时设法接近他,清除隔阂,拉近关系,并提示他多参加有益的文体活动,这样对身体有好处。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我与他慢慢交上了朋友, 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由于基础太差,所以他的成绩还是不好。在此过程中,当他有一点进步时,我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使他处处感到老师在关心他。他也逐渐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冷漠”的心逐渐融化了。2.立足正面疏导,循循善诱。
问题学生大都具有逆反心理和“抗药性”,如果对他们动辄训斥谩骂,甚至讥讽,往往压而不服。必须立足于正面疏导,循循善诱,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增强其内部情感体验,提高自我认识,促其自我反省、自我悔恨、自我控制,使其从内心深处认识自己的错误,做到心悦诚服,乐意改正。如在对施家林的转化中我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他心里十分怨恨他的语文老师。闻言,我心里一喜:让他认识错误的机会来了。于是我轻声问他:“你为什么会恨那个老师?”他不好意思地回答:“因为他常常批评我。”我顺着问:“老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知道吗?”他说:“因为我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但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该怎样做才好?”“想让老师喜欢你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想想你要怎样做才好呢?”“我今后一定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
3.“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针对个体差异,对症施教。根据不同类型问题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转化方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例如,对于聪明敏捷、贪玩好动重感情的“顽皮型”问题学生,应以疏导迁移的方法,把他们旺盛的精力、智力和情感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对于偏激固执、自负的偏激型问题学生,要从思想上正本清源,晓之以理,使他们学会全面地看问题,引导他们从偏激的死角里走出来;对看不起自己、缺乏自信的自卑型问题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逐步消除其自卑心理。总之,只要能根据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症下药,转化工作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4.放大“闪光点”,做到扬长去短。
没有绝对的问题学生,再差的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但由于其“闪光点”比较微弱,常常被大量的消极因素所掩盖。所以我们要以辩证的思想、敏锐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去发现、挖掘他们身上的这些“闪光点”,给予表扬,并借题发挥,加以利用,为他们提供表现“闪光点”的机会,让学生在赞美的阳光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并受到鼓舞,从而迸发出自励自新、奋发向上的决心和力量。在表扬他们“闪光点”的同时,要诚恳地指出他们的缺点并帮助他们克服,切不可因其闪光点而姑息迁就。但对问题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注意准确性和启发性,注意批评的语气和场合。注意及时鼓励,多给予奖励,因为这是问题学生最需要的东西。
5.抓住有力的教育契机,因势利导。
所谓教育契机是指教育学生的最佳时机,此时教育学生,最容易为学生接受,教育效果最佳。例如,在被大多数问题学生视为改变自我、争取进步新起点的新学期新学年开始之际,我们去主动接近他们,关怀、帮助他们,就能促使问题学生把争取进步的欲望转化为实际行动在问题学生情感处于低谷之时,我们的热情关爱、安慰和鼓励能使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在问题学生取得了进步或受到表扬之时……这些时机都能给问题学生的教育转化带来契机。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只要善于观察、分析和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就一定能取得教育转化问题学生工作的最佳效果。吴俊生同学是一个毕业班上的问题学生,是一个需“严防死守”的人物,在学校的一次集体大扫除上,我惊奇的发现,平时爱偷懒的吴俊生竟然满头大汗的用力去劳动,而且还颇有一番业绩呢!于是,我对他说:“小吴,你真行啊!真够棒的!”并号召全班同学向他学习。其实叫他小吴是我一时高兴对他所用的称呼,没想到这个称呼却真的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他跑过来问我:“老师,老师,你叫我什么?”听了他的问话,看着他不好意思的脸,我突然觉得这虽然是两个小小的字眼,对他来讲却异常重要。之后劳动中,他干得十分卖劲,再没见过他偷懒。学习上也比以前努力、刻苦了,从不问问题的他,经常跑到我的身边来问这问那,上课也爱回答问题了。
6.相信“滴水石穿”,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在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他们因思想动摇而导致的反复现象,这是符合认识规律和思想品德发展变化规律的。因为许多问题学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意志薄弱,改过不能持之以恒。有的受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较深,坏习气已成为他们一种顽症,要克服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不是一次批评、两次鼓励就能奏效的,而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善于抓反复,反复抓,绝不能因为出现动摇反复就放弃教育,而应抓住反复点,坚持不懈,用滴水穿石的恒心去教育转化他们,促进他们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逐步提高,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二、教育注意点
1.班主任需加强和任课老师的沟通协调
在学科成绩方面,班主任应该仔细观察学生,认真分析每一次考试,及时发现问题后加强和任课老师的联系,及时沟通,协调好学生和任课老师的关系。多和学生谈心交流,了解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和提议,并由此和相关老师进行沟通,协助各课老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使老师和学生一同进步。
在改善问题学生的纪律方面,班主任也要和任课老师做好沟通工作,协作起来,来转化问题学生的逆反叛乱的心理。如上文中提到的施家林,当我了解其对语文老师十分怨恨后,对施家林本人做了正面引导,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此外,我也与其语文老师作了一定的沟通,让这位语文老师尝试改变对施家林一贯的雷厉风行的批评教育,采取及时鼓励,“温柔”指正的教育方法。通过一段时间,我惊喜地发现,施家林与语文老师的关系改善了很多,在转化施家林的道路上我们又前进了一步。
2.善用友谊的力量,注重同学的帮助。
同学的帮助对一个问题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老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同学是学生的益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因此,班主任让问题学生与其它同学交朋友做起,让他们感受同学对他们的信任,感受到同学是自己的益友。让他们感受到同学给自己带来的快乐,让他在快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通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在转化问题学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对施家林的转化中,我特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女同学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事前,我先对这个女同学进行了一番谈话:为了班集体,不要歧视他,要尽你自己最大的努力,耐心地帮助他,使其进步。此同学满口答应,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助他,教育他。有时,这个同学也会产生一些厌烦情绪,说他不太听话,不太喜欢学……此时,我就跟她说:要有耐心,慢慢来。后来,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他自己的努力下,施家林各方面都取得了不小进步。他学习上更努力了,纪律上更遵守了,甚至自己当起了值日生,劳动也更积极了,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为此,我会心地笑了。后来,有一次我找他谈话时,他说:“老师,杨琳同学这样关心我,爱护我,帮助我,如果我再不努力,对得起她吗?”我笑着说:“你长大了,懂事了,进步了,班主任真替你高兴。”
3.要取得“第二课堂”---家庭的协作。
问题学生转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系统的工作,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续,是“第二课堂”。但事实上一部分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另一方面却不注意对孩子进行恰当的家庭教育。尤其是一些问题学生的学生家长,对孩子失去信心,听之任之,没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教师要抓住这一薄弱环节,发挥其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家长重视家庭教育,了解自己孩子问题原因,协同老师一起努力。实施好家庭教育:第一,家长要管,不能失去信心,任其发展。家长要面对事实,帮助孩子树立转变的恒心,天天关心教育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第二,家长要严格教育,但不能简单粗暴。面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家长要严格要求,帮助他找到解决改正错误的方法,并经常与孩子谈心,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有的放矢的进行启发式教育,矫正孩子的心理,让他在家长的正确教育方法的引导下,慢慢的改正不良的习惯,且不能简单粗暴的体罚和训斥,使孩子的心理扭曲,对学习更加失去兴趣。第三,家长要协同老师共同教育,要积极配合学校,主动和班主任老师沟通,保持和学校的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形成学校、家庭的两股教育力量,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使他在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总之,真实的教育一定存在问题学生。好的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差异,问题学生同样是我们的学生,一个教师的教育生涯有时会因为问题学生而精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精神,把爱播撒到每个学生的心灵。
第四篇: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今年七月,我有幸在教育局举办的暑期校长培训班上,聆听了汤翠英教授做的题为《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引领教育的科学发展》的报告,报告感人至深,回味无穷。对于陶先生提出的“爱满天下”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
他说:“在我的眼睛里,小孩和青年是最大,比什么伟人还大。”陶行知先生这样尊重学生。作为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要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
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次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以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处非理智的情感。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也给我很大的启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愿意自己贴近,这样师生双方在学习重也更亲切,更容易交流。爱,会给学生留下一生的醇香,一日一日,我一定会将这由细腻、理智、持久的爱,会给学生汇成的交响曲不停回荡。
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地灌输教法,需要花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师爱是包含教育目的的爱,而且通过这爱以受到教育效果,陶行知称学生为“爱人”,说明他的教育思想是把爱和教育视作天生的结缘,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们从陶行知先生的著作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很多。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处理和解决。也许,我们并不能完全透彻地理解前人的思想和理论,但是,我们仍可以从他们的作品中捕捉到他们的智慧的灵光。它会给我们启迪,促我们前进。
第五篇: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
——读《陶行知教育名著》有感
高尔基曾经说过:“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但是由于工作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向学生那样坐在教室里进行系统正规的学习,而读书就成了我们最有利的知识武器,它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丰富我们的心灵。
以前也看过不少书,有的只有一道淡淡的印象留在心底,更多的是书过无痕。但是在一次查阅资料时,我被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这一教育思想震撼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先生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让人感动,让人钦佩。细细品读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就会品味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仁爱,“爱满天下,有教无类”的博爱,“学生是太阳,教师是地球”的至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我希望能收获“桃李满天下”的丰盈,我希望自己的教育旅途开满美丽的鲜花,飘散着迷人的馨香。可遗憾的是我洒下的爱的种子有的只是生根发芽,并未开出最美的鲜花,我为此感慨过、叹息过,直到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我才知道自己一直在教育的路途上磕磕绊绊的前行,却忘记了思考,爱是一门艺术,只有掌握了这门艺术,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才能走的更顺畅,更幸福,更快乐。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能做小孩子的先生。”可是在现实中,我一直以一个成人的眼光来审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却很少蹲下来站在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我们班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他由于先天性肌无力从小就不会走路,所以到了上学的年纪是他的爸爸每天开着三轮车从离家很远的地方把他送到学校,看着他父亲每天进进出出推着轮椅接送他上学,我被这种伟大的父爱深深的感染着,我想孩子也应该像我一样体会到父亲的不易,然而孩子的表现却令我很失望。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在学习上一直名列前茅,可是身上却存在着很多不良的习惯。例如:他做什么事情从来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班里的孩子谁买了新玩具、谁带了新书,他总要第一个玩、第一个看,如果谁稍微晚点给他,他就气愤地像我告状;在课堂上他喜欢发出各种怪声,逗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他自己竟然有一种满足感;做题的时候,当他的答案和我的答案不一样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老师做错了;最让我难以接受的是他不能体会到父母的疾苦,他认为父亲每天接送他上学,给他穿衣服、喂她吃饭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这样一个特殊的孩子,我既同情又无奈,当然也少不了苦口婆心的教育,我给他讲
人生的道理,父母的艰辛,老师的期望,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遗憾的是我的教育收效甚微。对于我苦口婆心的说教,他头不抬、眼不睁、话不说,面对这样一个双手举不过头顶的孩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在这场爱的博弈中,我觉得自己好累。直到《陶行知教育名著》走进我视野的那天,我才知道我的教育方法错了。我一直以一个成人的思维在和他交流,一直以一个成人的价值观去要求他,所以才得不到回馈。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不应该是一种控制和要求,而应该是一种关怀、一种帮助,一种唤醒。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思想和行为都尚未成熟,过失与错误再所难免。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多一些对话,以一颗平常之心关注所有的生命,让学生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自此,我改变了对他的教育方法,对他多了一些理解与宽容,像朋友一样试着和他聊天,倾听他的内心世界,了解他真实的想法。现在他已经改掉了以前的那些不良习惯,这个过程虽然有些漫长,但是看到自己洒下的爱的种子终于开出了最美丽的花,我被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包围着。
我感谢《陶行知教育名著》,它让一棵曾经长满枝杈的小树更加茁壮挺拔的成长,它让我汲取了更多的教育精华,让我给孩子们带去了一个更加美丽、更加快乐的充满爱的世界,它让我幸福的徜徉在教育的旅途,我收获的不仅是学生的爱,还有学生各方面的进步,看着他们像一群可爱的小燕子在我身边的快乐地学习、玩耍,我觉得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我以后还要读书,读好书,同时倡导并支持我的学生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自己洒下的每一颗爱的种子都开出最美丽的鲜花。我愿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我愿意默默地实践我的“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