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初中历史复习课评课案例[最终版]
编辑:雪域冰心 识别码:16-75770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19 14:46:5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中历史复习课评课案例[最终版]

初中历史复习课评课案例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制定的明确、具体、恰当。课堂能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历史学科特点制定三个目标,这三个目标从浅至深,课堂注重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相互渗透,既有知识的传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养与熏陶。而且更深层次的在思想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使学生了解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落实较好。

二、教学内容

课堂的时间分配比较科学合理,内容正确、准确、重视知识的形成、巩固、深化和应用。教学编排合理,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重难点非常突破,教学资源的开发也比较到位。课堂中选取了许多相关习题材料,非常贴切地解决了复习课的相关问题,而且特别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亮点:

1、课堂导入简洁、自然。利用提问直接切入正题,也能引起学生兴趣和感情共鸣,很快进入复习佳境。

2、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采取调查学生情况的方式,给了每个学生足够的复习空间和时间。

3、在教学环节中,教师展示相应的问题材料,并提问“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半开放的问题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4、课本上“动脑筋想一想”这块内容中的材料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是相对较难的,课本所指示的是让学生直接解释其表达的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还是太难。教师从实际学情出发,利用很多针对性的问题将各个材料承接起来,问题贯穿材料始终,层层突破,非常自然地解决了许多相关问题,合理地运用了教材资源。

5、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注重课堂起伏,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问题来调整学生的思维活力。比方说自查、互查和抽查等形式的变换,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四、教法学法

本课以“自主互助”教学方法为主,辅以目标导学、问题探究等学习方式,通过活动创设宽松、民主、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自主互助法”贯穿教学过程始终,是整堂课的一大特色。教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能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同时又能节外生枝地引起波澜,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教师素养

教师本身有扎实的基本功,语音清晰,教态自然大方,具有较强的教材处理能力、应变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用语严谨,引导总结也很到位。

六、目标达成度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复习认真积极,思考问题也比较深刻。在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能自主的选择复习任务内容、方法手段形式,最终整体复习效率大大提高。

总之,学习了两位老师的复习课之后,我认为复习课应该突出以下几点:

(1)、让学生自主梳理知识,分类整合。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梳理方法,并提高梳理总结的能力。通过小组交流或个人对一个单元或一个章节的内容用图表、文字或其他的方式表示出来,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系统。

(2)、通过查漏补缺,使知识更系统化。

(3)、强调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二篇:评课案例

《质量守恒定律》评课稿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基本定律之一,是初中学生在化学科学习中第一次接触严密规范的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教材编写内容也是学生在化学科首次学习定量实验方法,本课的学习对后续化学原理和定量研究的学习具有重要的示范指导意义。下面谈谈本人对彭老师执教本课的看法。

一、教学思想符合新课程理念

从本节课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来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经历探究活动,真正的将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从教师的教转移到学生的学上,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具有良好的课改意识。

二、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规律,它的学习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它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既是推出化学方程式的前提,反过来又有助于加深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但有一些化学反应的现象表面上似乎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情景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从微观上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教师认真挖掘、组织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实验探究活动:包括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推导出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活动目的明确、重点突出,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材”而不是在“教教材”。接着又通过蜡烛燃烧、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这2 个反应似乎与质量守恒定律存在矛盾?学生通过猜想、思考、讨论、表达与交流,认识到它们与质量守恒定律没有矛盾,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的认识;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让学生主动建构质量守恒定律的较完整意义,这些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较好地突破教学难点。

三、教学过程较好体现三维目标

本节课教师通过演示、分组实验,以及讨论、归纳等手段,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的知识目标—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在探究实验活动中,学生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如托盘天平通过多次实际操作也能比较熟练使用。本节课在推导质量守恒定律、应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同时,从始至终注意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特别注重在定量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教师放心放手,学生自主合作,在民主的氛围中与同伴合作,认真研究探究实验的方法、步骤,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认真进行记录与分析、讨论与交流、归纳与总结,较完整地学习了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定量实验研究的方法,在做科学中学科学,提高科学素养。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及相关科学家努力探索的经历,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也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比较自然地达成教学的情感目标。总之,本节很好地体现了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特别让学生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得益非浅。

四、课堂教学结构条理清楚

整节课围绕质量守恒定律的推出及应用开展教学活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虽然教学活动形式多样,探究实验内容多,但一点都有不显得零乱,整个课堂教学有序有线、丰富多彩,使学生处始至终保持很好的注意力和兴奋度,学习效果好。

五、师生配合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本节课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引导探究和学生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学语言清晰亲切,处处体现对学生的爱护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得到提高。如在演示实验中教师边调天平边介绍天平使用方法,师生同步动手,配合默契、感情融洽,在探究过程中多次渗透观察、比较、归纳等方面的学法指导。由于师生的良好互动和共同参与,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预订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六、三点建议

1、多媒体的使用在创设教学情景、展示微观动态过程、提高课堂效益等方面有良好作用。本节课多媒体的使用大多恰到好处,制作也独具匠心,但播放的幻灯片数量过多,可能造成学生视觉疲劳,而且会影响学生探究活动的连续性,干扰学生的思维活动。建议把表达式书写、实验现象总结等幻灯片删除。

2、学生在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中,有同学测得的数据“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教师不能忽略过去,应帮助分析原因,或让这些同学表达出来,进行交流,师生共同评价,这样更有利于保护、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3、学生实验完成后,应留下一定时间,引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并及时了解、反馈学生实验完成情况及疑问。

初中化学评课—二氧化碳的性质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亮点一:教师能够从故事“意大利那不勒斯的深山峡谷中的著名屠狗洞”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出示“科学与迷信”。

亮点二:教师能够对3个演示实验(1、向长短不同的两支点燃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2、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3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成功进行,采取对比的实验,使实验现象明显,直观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说明了教师的在讲课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给学生一个感性的教材。亮点三:在做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实验中,教师将每次的实验品(小花)展示在黑板上,效果清醒,从而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亮点四:板书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不足之处:

1、有点紧张,语言不够清晰、简洁。

2、在做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实验中,教师用的瓶子是白色不透明,学生不清楚里面装的液体是什么颜色,很容易产生误解。

3、本节课的重点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难点也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对于关于二氧化碳的每条化学性质,都应该由实验得出结论。所以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应做一下实验。

本次化学教学活动对我的启发: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接收学生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的疑问等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令课堂气氛愉快,促进师生互动,增大教学效果。

提高化学用语的表述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多留意教学上的细节方面,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

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注意课件,板书,视频,实验之间的平衡。不要过渡依赖多媒体,忽视实验的重要性;也不要太过注重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多媒体的作用。

第三篇:初中历史听评课记录

重温历史风云,激发爱国热情 ——评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今天韩娜老师的一堂历史课《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我深受感染,受益颇多,综观教学的全过程,有许多值得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现总结如下。

一、第一印象

一堂课听下来,被韩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所折服,且不说他流利的普通话,工整的板书,从容的教态,单就他极强的语言总结能力和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就已证明他是一位久经考验、业务水平很高的老师。例如:“这个流光溢彩、景色如画、既有浓厚文化底蕴,又有鲜活时代气息的国际化现代大都市就是被誉为六朝古都的南京,可又有谁会想到1937年12月,日军曾经将这里变成一座血流成河、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这些中国的脊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钢铁长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他们选择抗争到底??” 这些精炼准确、极具感染力的性语言无不唤醒学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在他的引导下,他的学生积极思考,善于表达。这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整堂课始终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两个事件展开教学,思路清晰,板块分明,利于学生把握。同时又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学、自己动手的基础上,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使这堂历史课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三、教学过程的评价

1、首先利用大都市南京的视频,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将眼前这个景色如画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曾经那个被日本人变成尸体堆积如山的人间地狱——南京相联系,从而引出课题《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样导入,给学生以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而将学生牢牢的吸引在课堂之内。

2、注重探究,引发学生深层思考。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

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比如:通过对“九·一八事变”的回顾和对1936年日军《基本国策纲要》的了解,让学生明确日军的贼子野心;通过地图分析,让学生思考日军攻打卢沟桥的真实目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己总结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这样,不仅让学生识记了卢沟桥事变的全过程,还让学生清楚该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效果。

3、体现“教育自由”的人才培养观,体现新育人理念,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出教学表演的“舞台”,退而成为学生活动的“导演”,敢于让学生探索、体验,给了学生以最大的自由运用和思考探索的开阔的地带。例如:在教学中,韩老师让学生自行介绍英雄人物佟麟阁、赵登禹,在其后只进行简单的补充。又如,韩老师让学生直接走上讲台,为同学们展示课下搜集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视频资料。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利用这些资料更加直观、更加触目惊心的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实现了情感价值目标,注重了德育教育或者说爱国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利用图片、视频播放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后,引导学生不忘国耻,同时又展示出时下日本当局的一些作为,如:如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的事实证据等等。并引导学生在四人组内交流面对这些事件,我们得到的认识。至此,已基本达到爱国情感教育的目标。但韩老师进一步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全体肃立,再次听国歌。整个课堂到达高潮。

总之,听完本节课后,我深深感受到了韩老师清晰的教学思路、多样的授课手段、深厚的语言功底、浓烈的爱国情怀。作为历史老师,这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方面,我会在日后的工作中继续关注韩老师的课堂,学为己用。

第四篇: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探索

初中历史复习课的探索

一、教学背景

几年来,我一直教初三历史,最大的感受是复习课不知道怎样上效果最佳。习惯上就是刻篇子,把知识点由书上搬到篇子上,让学生去填,然后做题。自己也知道这样复习效率太低,可不知道怎样改进。

今年又到了总复习的时间了,经过苦苦的思索,我对复习课进行了全新的改版。我的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差异,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目的:不仅要温故更要知新。老师的作用:以宏观调控为主,适当发言,概括性讲解,但也只是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案例描述

12月28日我上了第一节复习课。我是这样安排的,分为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认识自己知多少

方式:做一道选择题

推动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最根本因素是:

A.新文化运动的推动B.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

C.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工人队伍的壮大D.五四运动的推动

目的:让学生有目的地看书,粗略地熟悉课本,明确分期(新旧民主革命的时间),注重审题细节(根本)。可谓一举多得。

第二环节:书中探宝找问题

方式与要求:

1.看书与复习指导的知识结构,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熟悉课本,丰富、完善知识结构。

2.把问题记录在本上,也可以及时找老师解决。

3.老师归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各班有针对性地讲解。

目的:通过这一环节,学生细致地看书,温故而知新,不同水平的同学有不同的收获。体现差异性。让会走的走得更快,让会跑的跑得更远,让会飞的飞得更高。

第三环节:精益求精上台阶

方式:在学生看书时,把问题写在黑板上。

1.鸦片战争为什么会爆发?

2.鸦片战争中国为什么会失败?

3.鸦片战争的性质和特点?

4.19世纪上半期,英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有哪些有利因素?

要求:学生发言,相互补充、完善,老师小结。

目的:引导学生看书时要深入思考,究竟为什么这样?这样有什么影响?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史实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考虑问题。

第四环节:学以致用看效果

方式:做指导上的8个选择题和材料题。

目的:通过做题,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巩固,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弥补。

第五环节:今日盘点看收获

方式:把今天的收获与不足之处整理到笔记本上。收获要概括,不足之处要具体。

目的:使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不放过小的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养成认真做笔记的良好习惯。及时做小扫除,清理学习的障碍。

三、反思

第一节课上完后,我的心里有了底。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部分地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在复习知识的同时,用老师的教法引导学生的学法,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学生在收获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感觉到压力。一节课的容量很大,要想更多地掌握,就必须及时做好预习和巩固。

而老师宏观调控的作用与预期的相比有很大差距。最主要的是在时间的把握上前松后紧,造成两个后果:或是压堂,影响学生的休息时间;或是推到下节课,达不到预期的目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自己对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自己的语言概括性不强,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没有价值的一遍遍重复,耽误了很多宝贵的时间。这是我今后的复习课上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影响课堂的效率。

陈伟航同学给我的评语:思路非常清晰,非常有个性。板书有创新。这节课虽然很充实,但老师能知道有多少学生会了这部分内容?多少学生没有掌握?老师不知道,那这节课算什么?

我的答复:其实这样的课,老师应该更有压力、更累。但是事实上我却很轻松,很少有同学找我问问题,这是我没有料到的,我心里很着急。再着急也要培养大家的自学能力。可能大家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期待大家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多少学生会了这部分内容?多少学生没有掌握?只有通过做题才能得出结果。我觉得一个人在学校关键不是看他学到多少知识,而是看他是否学会了如何学习。

安迪同学给我的评语:你只是将问题(第三环节)给了我们,可是到最后也没让我们知道答案,我们可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呀。

我的答复:在学生看书、发言的基础上,老师进行了口头小结,要求学生课下进行整理。检验自己在课上是否听懂。课上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一字一句地记在本上。我就是要引导大家上课认真听讲,听明白后就无须死记硬背了。要提高上课听讲的效率。

在上了四节复习课后,进行了单元测试。附带进行了复习的问卷调查:你最喜欢哪个环节?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根据学生的反馈,我也更好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比如在这之后,我把第二个环节改为“走近题海”。学生在做题过程中遇到了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去看书,这样就减少了看书的盲目性。我还把第三个环节改为回归知识点。老师对重点的知识和学生容易出现问题的知识进行概括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受到学生的好评。学生是我最好的老师。

四、评析

这是目前我认为最有效的复习方案,但还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细化。教师要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要将教学的最终目标定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只有这样,教学才能从教师的“要你学”变成学生的“我要学”。另外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最好的老师,是最有权威的评论者。我一定要甘当小学生,向他们求教,我想我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第五篇: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陈晓萍老师所上的是初三复习阶段的听力及阅读理解课.针对中考的要求,让学生训练练习为主,抓住试听、读题、初听、再听和解题这五个解题要领,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掌握和提高一些听力技巧, 其间做到精泛结合、听读结合、听译结合,注意到各种技能的综合运用。教师在这堂课上扮演了“战场上的指挥员”,“学生情况的检查员”,“听力问题的讲解员”等。

其实,对于每一节复习课都应有听、说、读、写的训练,应该把课堂作为复习的场所,学生作为复习的主体,老师作为复习的指挥棒,要求我们任课教师采用正确的策略和方法。听力和阅读理解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若想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等综合能力,必须做到层层突破,循序渐进.对于学生来讲,提高听力和阅读理解等综合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做到的,它要求相当程度的英语基本功,正确的听音和阅读方法,快速的语感反应和熟练技巧的运用。因此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多听多练是最重要的。

蔡蓓芳

2004.6 评童垚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童垚老师所上的课是一堂针对中考题型---补全对话的一堂复习课.“补全对话”是“情景交流”题型的最基本考查方式。“补全对话”是中考的必考题。要做好这类题目,尤其重要的是熟悉初中教材中的30个交流项目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这堂课中童老师让学生对此类题的考查形式及解题方法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能利用电化教学手段,加大训练量,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此堂复习课有计划性和针对性.对补全对话这一中考题型进行横向或纵向综合, 在复习中,全面、整体地对语言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他们在发现中思索,在思索中提高,在提高中运用,也有利于提高复习效果。复习中,让学生对已获得的知识进行归纳,使之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结构与框架,这样既便于记忆,也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

当然复习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应对考试取得高分,更重要的是在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一种寻找规律、掌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使其能触类旁通,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发展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调动其主动参与性,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下,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掘其潜力和创造性,让他们在观察比较、分析综合中有目的地思考、学习,通过方法与规律的掌握,更进一步地开展创造性学习,并且运用于实践,使学习具有创造性.以多样的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通过自己的活动来练习相关内容,在活动中获得知识。

要上好初三复习课并不容易,老师们如何通过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调控课堂,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乐于学习,是复习课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蔡蓓芳

2004.6.评张素琴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张素琴老师所上的这堂复习课让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复习了初中英语重要的语法内容----宾语从句.对于这堂课张老师作了比较详尽的安排,复习目标明确,从宾语从句的语序,引导宾语从句的各种连词,以及宾语从句中,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相互呼应等方面一一作了复习和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宾语从句的概念及其用法,进行了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印象.运用多媒体,便利了复习内容的呈现,增加了复习内容的容量, 让学生有一些直观的和系统的了解.初三复习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教师总结为辅,学生复习为主.对学生已掌握的内容少讲或不讲,对学生不够熟练的要重点讲,每复习一个项目,让学生创设与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寻找专项练习。做到项目有专练,人人有所得。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每项内容得以全面、系统的巩固和提高。

蔡蓓芳

2004.5.评三位老师的初三复习课

岑利明

张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有关复合句—宾语从句的复习课,童老师的是一堂补全对话题型的复习课,陈老师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训练课。张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一.张老师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明确的出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复习宾语从句和本堂课的重难点

1、由不同引导词引导的宾语从句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

3、宾语从句中时态的变化

二.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有的放矢。

张老师根据本节复习课的重难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语法归纳,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1.宾语从句的语序。

2.引导宾语从句的各种连词。3.宾语从句中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相互呼应。

然后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的操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技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1. 采用知识块总结归纳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她把初中三年的主要完型填空素材归

纳为以下几个话题: 问路,打电话,看病,买东西 谈论天气等。对学过的有关几个话题的知识进行归纳、对比、总结,使学生对以上知识一目了然。2.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每一个知识点归纳后,童老师总是留一定的时间

让学生自我消化和理解,一改传统的教师一言堂。3. 在对每一块知识块进行总结归纳之后,童老师总会组织学生进行相对应的针对中考

题型的专项训练,这不仅能让学生熟悉题型,且学会解题方法及注意事项,各知识及语言点也将得到进一步归纳和总结。通过典型的习题训练,加以分析、比较、指点、归纳和对解题技巧的点拨,使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中达到对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熟能生巧的地步,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

能力

陈老师开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课。听力和阅读理解是学生普遍感到障碍较大的两种题型。陈老师组织这堂课时,充分考虑到听力与阅读的相互关系——学生对听力题目的事先阅读和理解对能否正确无误的理解所听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课堂前半节课先用来进行听力训练,后半节课用来做阅读训练。

陈老师在组织听力过程中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阅读选项,预测内容。陈老师在进行听力测试之前一般有一段时间给学生做准备,尔后才放录音,而且在听每道题前都留有时间,陈老师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快速阅读整个听力卷,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从卷面上尽可能多地得到信息预测内容,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捕捉听音时的关键词句。2.在组织授课过程中,陈老师实行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通过试题、试卷讲评,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存在的知识缺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陈教师让学生来主讲题目的答案,自己则充分了解学生在试题、试卷中反映出的知识缺漏,对认为还有必要、针对学生未讲透、未归纳完整的,经过讨论还有疑问的易错的内容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就解题方法和技巧作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实做到精讲。

但三个老师的复习课在总体上还残留有传统的讲评课形式,即往往是教师一言堂,学生们则成了纯粹的知识接受器,常常在悄无声息中接收教师单向传输的信息a、b、c、d??,由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发挥,讲评课在复习阶段所起的积极作用,也就难以体现。如何组织复习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作用,并同时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将永远是我们教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评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老师的公开课

刘雅娣 2004年5月

授课内容:初三复习课

授课者: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

授课班级:初三(2)(4)(3)班

陈晓萍、童垚和张素琴老师上的是初三英语复习课,分别是听力、阅读理解,补全对话和宾语从句。陈老师这堂课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听力,后一部分是阅读理解。听力理解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一项题型。近两年随着中考听力题型的不断改进、题型的上升及难度的加大无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因此如何训练学生的听力以适应中考要求是每一位初三教师都在考虑的问题。陈老师能针对中考题型对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训练,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阅读理解在中考中的分值也有所上升,2分一题的占了10道。陈老师利用事先发给学生的阅读材料,逐一进行讲解,并从中点拨解题技巧和方法。整堂课复习量大、内容多。

童老师上的是补全对话。补全对话也是中考的主要题型。在这堂课上,童老师向学生展示了问路,看病,打电话,购物,谈论天气等交际功能较强的一些对话,并对每一个对话中可能用到的一些常用句子进行了总结归纳,同时选取几个典型的例子让学生进行操练。

张老师上的是宾语从句。张老师比较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宾语从句的几种形式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并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和巩固,同时适当运用媒体,加深学生印象,加强复习效果。

评初三教师复习课

董玉娣中学 杨信龙

张素琴老师、童垚老师和陈晓萍老师在总复习阶段各上了一堂中考题型复习课。张素琴老师呈现一堂关于宾语从句的复习课,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练习精要,难点突破。童垚老师复习了补全对话的内容,整堂课设计恰当,层次清晰;系统全面,效果显著。陈晓萍老师把听力、补全对话、阅读理解融合为一体,汇合成一堂听、说、读、写全方位的功能课。听了四堂复习课后,我感觉三位教师都在备课环节下了较大的功夫,突出了自己的优点,增强了复习课的效益,让学生对各方面知识有了更深更全的理解,实用能力更强。

时间:5月11日

地点:三(3)教室

内容:宾语从句

对张素琴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可以设计一些学生间的互动练习:a:i can sing this song.what did i say? b:you said that you could sing this song.等等。

2.在练习时应在宾语从句基础上进行时态变化。强化宾语从句“三要素”。

3.分层次引出具体用法,这样更系统、全面。

时间:5月28日 地点:三(1)教室

内容:补全对话

对童垚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校对时可以让学生做对话。

2.归纳知识点后让学生熟记并进行适当训练

3.时间太紧凑,最好有所侧重,可以结合前二届中考补全对话内容为主,其余为辅,并对今年中考补全对话作出提示。

时间:6月7日

地点:三(2)教室

内容:听力、补全对话、阅读理解

对陈晓萍老师所上的复习课提几点看法:

1.提供的练习可以更典型些,可以让学生对有关知识进行扩散。

2.可以设计更巧妙,发挥学生课堂主人翁意识。评童、陈二位老师的初三复习课

童老师上的是初三的一堂复习课----补全对话。

补全对话是中考的典型题型,童老师把它作为专项复习是非常必要的。整堂课教学目的明确,针对性强,童老师向学生展示了历年来中考各种话题: 问路,打电话,看病,买东西,谈论天气等。通过媒体呈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益。

陈老师上的是一堂听力和阅读理解课。

听力和阅读理解同样是中考的典型题型。许多初三学生在此两题型中比较容易失分。陈老师把整堂课分两部分,前半节课用来进行听力训练,后半节课用来做阅读训练。老师精心准备了与中考题型一致的听力材料和阅读理解材料,通过向学生展现听力和阅读的技巧,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促使学生提高该两题型的解题能力。

阮纬

评陈晓萍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陈老师上的是中考总复习----听力与阅读理解。整堂课,陈老师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对学生进行总复习:前半节课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采用边听边做边讲解答案的方式;后半节课对学生进行阅读理解方面的训练,采用学生课前预先做好,然后课内教师根据问题对文章进行讲解概括,使学生了解文章大意,从而达到目的。整堂课突出重点,适合中考题意,课堂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步骤明确,重在分析能力,学生思路敏捷,反映灵活,教师教态自然、亲切。教学目的明确,一节课完成了应要完成的任务,教学容量和密度适宜,课堂效率高,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听力理解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是“四会”能力中训练难度最大的技能,在中考试卷中所占的分值逐年上升,难度也有所加大,听力测试成为考生最感棘手和头痛的难题。阅读理解是历年中考必考的重点题型,主要考查考生通过文字获取信息的能力,考生必须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以及根据文章线索和生活常识来推理判定,它不仅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能力,而且考查考生的阅读的速度及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建议:陈老师在进行每个题型前后,是否将听力与阅读理解的解题方法及技巧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概括,使学生达到开拓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技巧,增强应试能力的目的。

童垚 评张素琴老师的一堂公开课

张老师上的是初三语法复习课-----宾语从句。宾语从句是初三的主要语法之一,是历来中考的必考项目,牢固地掌握宾语从句的各种用法对学生来说也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张老师把宾语从句按不同的句式、句型以及时态归类,呈现在多媒体屏幕上,边讲边练,边归纳总结,使学生一目了然,对此项语法的掌握起了一定的效果。整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将教学内容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和学生的学路融合起来,设计出具有一定思维、启发性的问题及练习,营造良好的当堂练习氛围,学生课内有足够的主动学习和作业时间。关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注意运用各种当堂小结方法。教学目的明确,突出重点,教学过程设计合理,步骤明确,一节课完成了应要完成的任务,教学效果良好。

建议:1)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现已不是初中内容,要求学生不用掌握,是否可以删去 不讲。

2)宾语从句的反意疑问句,对初中学生来说太难,不用讲得过细。3)在做填空时,教师是否不要先讲,最好叫学生自己先做,再校对总结。

童垚

评陈晓萍老师的课篇二: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

评杨老师的初三复习课

杨老师的这节课是一堂有关状语从句的复习课。杨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

杨老师一开始就直入主题,明确的出示了本堂课的教学任务---复习状语从句。

1、用学过的时间状语引导词造句

2、学生讲解完型一篇

3、根据历练中考题讲解状语从句

4、作文一篇

本节课,杨老师主要采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精讲多练,有的放矢。本节课以高效课堂为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的操练,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的理解,掌握了解题技巧,让学生在体验,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我认为这节复习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运用时间状语引导词造句。造句是知识运用的一项很好途径。这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造句,80%的学生都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这不仅很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众人拾柴火焰高,通过这个环节,大家可以吸收很多新的ideas.二、作文训练指导。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审题;第二步,引导学生构思提纲。很多学生苦于作文无法动笔,无发下手,那是因为他没有方向,思维未能打开,这时老师就需要帮助他打开思维。引导学生说说作文顺序,用到的句子,补充一些黄金句。这样使得作文行笔变得简单很多,学生也有一种迫不及待完成作文的冲动。

杨老师组织这堂课时,充分考虑到语法与作文的相互关系——培养了学生如何讲学过的语法实际运到作文中的能录。

另外,在完形填空训练方面,杨老师实行精讲精练的教学策略。

通过让学生自己主题分析题目、讲评答案,帮助学生及时弥补存在的知识缺漏,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陈教师让学生来主讲题目的答案,自己则充分了解学生在试题、试卷中反映出的知识缺漏,对认为还有必要、针对学生未讲透、未归纳完整的,经过讨论还有疑问的易错的内容加以强调,并进一步就解题方法和技巧作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切实做到精讲。

如何组织复习课,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欲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作用,并同时使整个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将永远是我们教师追求和努力的目标。篇三: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 初三英语话题复习课的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上午好!钱老师上的是一个话题复习课,这是在一轮复习基础之上的复习课.他将整个初中教材中关于人的话题进行整合,把人分为ordinany people 和great people 两类进行复习教学。课堂设计以教材为基础,但不拘泥于课本.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感悟和体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运用能力。这是一个开放的话题,是学生真实运用语言的过程,是学生真正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快乐的享受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是一个新的设想,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1.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整堂课都是用英语进行组织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2.导入新颖,过度自然.教者在say you say me的歌声中,自然引出本节课的课题,以自我介绍引出话题简述,给人以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3.教学流程设计合理,针对中考适时进行能力训练,如在介绍普通人的品质时,复习跟人有联系的语法知识,让学生操练运用一些形容词,以及描写人的句型,增强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在介绍伟人时,适时增加了听的训练等。在谈论people around as 的同时,尽量使听说读写的形式多样化。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注意及时鼓励,及时点评,及时纠错。最后不失时机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 people around as 这一主题得到进一步升华,让学生由衷地说出:we are proud we are chinese.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知道,只要努力就会成功。使整堂课的教学达到了高潮,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是一节不可多得的成功的复习课。

不足之处:1.如能将圣诞树上单词的红色改为白色,效果更好.2.板书还欠规范.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敬请商榷!希望今天的复习课能使大家学有所获!优点:本节课教学目标明确,系统地归纳复习了定语从句,精心设计练习,讲练结合,让同学们在练中进步,并适当联系中考考点,突破难点,同时创设和谐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且黄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基本功扎实。

不足之处:传统教学课堂容量小,实间浪费比较多。作为复习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扩大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反思;黄老师的这节课氛围宽松和谐,师生互动多,讲解详细具体。在讲课过程中,黄老师没有只就题讲题,而是注意英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听完黄老师这节语法复习课,我觉得怎样让语法课摆脱传统语法课的枯燥,同时又能让整节课更有效果,更具有效性,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教师应该思索的问题韩金煌老师的课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板书工整,教态自然,气氛活跃,师生配合好,是一堂难得的优质课。黄文炳老师的课课堂师生互动活跃,教师基本功扎实,讲解循序渐进,整节课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改精神,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优点:韩老师的这堂课归纳全面,练习精心设计,讲练结合,由简到难,深入浅出。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复习有效性。

存在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容易使学生患上“看课”的毛病,尤其是水平低下的学生较难很好掌握全部知识点。

反思:一支粉笔,三尺讲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虽然比较费时费力,但在英语课堂中也有很多不可否认的优势。而多媒体教学虽然有很多优点,但也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听了韩老师的课后,我在想,如何能够把这两种教学优势有机的结合,发挥最好的教学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有效性,是否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优点:本节课教学设计合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联系中考,突破难点,精心设计练

习,讲练结合。俗话说,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本节课导入环节设计新颖巧妙,非常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并且以关联词为主线逐一展开,详细讲解。教师语言幽默具有亲和力,课堂气氛宽松和谐,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足见教师教学基本功扎实,经验丰富。不足之处:复习课课堂容量大,如果能利用多媒体辅助,效果会更好。

反思:要上好专题复习课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听了黄老师的这堂课,让我受益非浅。如何避免语法课的枯燥乏味,上出新意,上出最好的效果是我们每个英语老师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其实在农村中学执教的老师都知道,黄老师的这节复习课是最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既复习了语法知识又能在复习中阐述、补充新内容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节很成功的复习课.若要说不足,那就是,太可惜了.如果能用上多媒体教学,加大练习量,及时点评,让学生马上巩固,就更加完美了.黄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基本功扎实、富有感染力的老师

听完这一节课,我觉得韩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很强,教学基本功扎实,他采用多每天教学,系统的归纳复习定语从句,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课堂复习内容容量很大,特别是口诀的应用,能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黄老师这一节课也突出体现了他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通俗易懂,条理清楚,教师态度和蔼,复习内容详细全面,举例得当,能体现重点和难点,复习具有系统性和代表性,所以我觉得黄老师的这一节课很实用,很高效

听了这两位老师的课,觉得受益非浅。这两堂课都充分了体现两位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

韩老师课堂语言简洁,条理清楚,节奏紧凑,教学容量大,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地复习了定语从句,并在课堂上及时地进行大量的针对定语从句的各个知识点的专题训练,讲练结合,效果非常好。不足的地方,就是,过于严肃,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由于教学容量大,授课速度快,一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难于掌握所复习的全部语言点。

黄老师是一个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富有感染力的老师,无论是从授课语言,知识点的系统复习以及板书等等,都体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由于定语从句有大量的语言点需要复习,同时进行必要的课堂练习,单纯靠粉笔板书的传统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这一堂课若能合理结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果会更好。

听完黄老师这一节课,我觉得黄老师具有很强的亲和力,教学经验丰富,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基本功很扎实。我想这些都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因素。黄老师能够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到他们渴望学到的知识,这也是让我很受益的一点。总之,这是一节成功的复习课!篇四:复习课评课稿 初三英语复习课评课稿--曹雄

这学期,我们听了两堂初三英语复习课,其中徐秋妍老师上的一堂复习课让我印象深刻。

徐老师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课堂效益,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等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主动地发言、质疑。在本节课中教师既有讲解,又有思维方法的引导和解题技巧的归纳,既有评学生的解题中的不足,也评学生答题中的闪光点,既有总体性评价也有个性化评价,即有老师的“讲”,也有学生的“讲”,充分体现了老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与学生进行了真实而有效的互动,关注个性差异,体现人文关怀。徐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把语法讲解与语篇练习进行了有机结合,而且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大胆创新。

从徐老师的尽心设计的环节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标题猜测生词的含义;指导指导学生对全文快速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强调了语篇的重要性。有效设计了课堂练习,它是学生巩固知识的必要环节,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教师及时运用预先设计的练习题,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让学生进行大容量、快节奏训练,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已有的知识,并鼓励学生巧用关联词,增加书面表达的色彩和观赏性,从而在中考作文中获得高分。

复习是知识的再现、巩固与提高。复习课教学的主要功能是

查漏补缺,巩固提高。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概括,揭示有关规律;帮助掌握一定的的方法和技巧;注重知识间的联系,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力求让学生在比较中鉴别,在运用中突破,理解中记忆,使每个学生通过复习课的教学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提高。篇五:小学英语评课

小学英语评课稿---简评pep6 revision of unit2 蔡老师执教的这一堂课是一堂清晰实在,扎实系统的小学英语复习课。我个人觉得上一节复习课的难点在于:如何有效整合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做到既连贯一致又突出重点,并且突破难点。而蔡老师的这节课就很好把握住了这一点。在本课的教学设计和组织上蔡老师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良好的开头对一堂课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堂课以“chant”导入,chant的内容充分贴合本科教学内容,如:snowy, windy, cold, i can play with snow.运用这一环节既调动起学生兴趣,又复习巩固了语言点。本堂课一开始,教师就用tpr活动导入新课,使学生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里,被激活。接着教师利用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引出大小的比较,从而引出big,small?我觉得这是本堂课的一大亮点,新词引入自然,有效。

2、关注教学方法,体现了一个活字。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新单词呈现形式多样。应该说整一堂中,教师在引入新词时,都是比较新颖而又自然,而且具有生活化的。比如开头的big,small的游戏引出,比如又由学生猜老师手中的物品,引出:橡皮筋,从而由橡皮筋的变长变短,引出了long,short.由老师与学生比高矮引出了他tall,short.教师还注意利用实物,图片,卡片,多媒体,身

体语言,表情动作等作为教学资源,创设讲解,操练和运用英语的情景。

汤老师能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关注教学过程,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实的去感受知识,体验知识,积极参与,努力实践,在活动中学会用语言表达交流,较好的体现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3、教学活动的设计丰富多彩,有效,训练方式多样,有全班活动,师生互动,小组活动,双人活动,个人活动等,在活动中突破难点,在活动中发展能力。

教师为了巩固本课的内容,精心设计了多个活动:有歌曲,谜语,游戏,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hide and seek,这一个游戏的设计,运用了奥尔夫教学法,听音辨别,新颖而有实效,不但使单词的操练面面变广,练习次数多,而且还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热情。将热闹的形式与有效的语言实践有机结合。

在英语课中,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还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英语课堂的活动应该以语言运用为落脚点,本堂课上,汤老师很好的贯彻了:在用中学,学中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原则,比如每学一个形容词,就让学生说说,身边的事物,比如:the elephant is big.等等。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处于相对自然的态势,不断的在习得和使用语言,学和用每分每秒都和谐的交织在一起。本课中值得探讨的地方:

1、用语稍微再规范一点,比如教师在出示牛皮筋教学:long,short 的时候,教师称它为:皮宽筋,认为不是很规范。

2、教师语言不是很丰富。其实这也是我自己的一个毛病。我们说当我们老师有足够多的:input(输入)的时候,学生才能有:out put(输入)。这可能就需要我们老师平时多多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初中历史复习课评课案例[最终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