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王金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坚守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202_年,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和北大。请看他的论述: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和老师应该多用心琢磨,怎么让孩子理解生活环境,怎么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怎么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而现在,我觉得一些家长和老师,把怎样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这个事简单化了。怎么简单化了呢?就是把孩子
控制得很死。老师当起了警察,家长当起了警察。
现在很多学校,学生们从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1点后睡觉,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自己的行动自由。其实如果学生学习不主动,缺乏激情,时间再长也没效果。而且这样
把学生弄得一点爱好、特长都没有了,其实这种模式真正是毁了学生,毁了教育。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因为自主学习是主动的,因为他愿意,当他愿意的时候,学习就是一种喜悦,甚至是一种享受,那样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说,你觉得学习一定是很累,学生们个个疲惫不堪是不是?但其实呢,那是因为没累到一定程度。搞数学竞赛的学生累不累?他最累,他做过的题目一本又一本,每一个问题都难乎其难,但是这些学生狂热地热爱数学竞赛,什么原因?因为那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享
受,这种享受是局外人体会不到的。
综上所言,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有时候甚至一个并不高尚的动机会突然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就拿我来说吧,当时因为受不了同学的奚落而误入学习之门,当我逐步投入其中时才享受到学习带来的莫大快乐,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为一生赢得了转机。所以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一定整天以大道理教育学生,应该善于寻找突破点,抓住每一次教育时机,对症下药。
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他的眼里没有“差生”
那是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天半夜,王金战接到校长,要他接一个在年级都很有名气、现在被别的班拒绝接受的男生。这个学生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家里因此燃起了“战火”。一气之下,这个学生半夜三更离家出走了。
家长和亲戚四处寻找,也惊动了学校。第二天课间操时,消失一夜的学生忽然又回到了班上。
考虑到他只是个借读生,有人提出劝其退学。
王金战跟这个男生谈话,先是劝其消除对原来老师的怨恨,然后就纪律问题征求他的意见。“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犯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虽然同学们对他都很友好,但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又加上天天考试测验,除了数学,他的成绩几乎全不及格。“从那时起,我便在学习上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在学校天天郁闷得喘不过气
来。”
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家长曾领着他看过许多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也不管用。“我变得更加颓废,天天沉溺网上,抽烟喝酒,还常常打架斗殴。高二过去了,我除了数学以外什么都没学着。自己经常孤零零的一个人待在家里抽闷烟。天色阴沉沉的,屋里一片昏暗,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独自承受着失败的苦楚和无助的伤感。” 在王金战的提议下,这个男生重又回来。“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你看看,他都不敢参加一次普通的考试。为了鼓励他,我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
虑什么?你还怕考倒数第二吗?你要不是倒数第一的话,其他同学能平衡吗?”
这么着,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也让这个男生很难忘:“我是万里江山一片红,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我进步了161个名次,简直可以说是一个
奇迹。”他和倒数第二同学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所谓的“差生”是怎样形成的?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王老师没看错人。”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8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
考倒数第一啦!”
对于这样的“差生”,王金战说当班主任的,有时就要拿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在别人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那学生对你的感激,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能记一辈子。所以,我带过的学生中,对我最有感情的,往往是那些当初的‘差生’。”心态问题一旦解决了,学习效率也就上
来了。一条虫就能变成一条龙了。
另外,老师还要帮他们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比如从倒数第一名,进步个一两名,这也是进步啊!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完成第一
个目标,再订下一个目标,几轮下来了,这个学生就成了。
王金战班上那个倒数第一的学生,第一次月考,在年级排名提高了161个名次后,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以至达到了非北大不考的地步。
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上了北大后反思这段经历,他写道:我经历了一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我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曾经做过浪子,经历了许多坏的事情,走过了许多的弯路。有一天突然觉醒,重新振作,以后便再也不会被自己的脆弱而打败。因为经过了磨炼,已懂得世间至美,已能区分人间善恶。我会永远地珍藏我那段宝贵的经历。时时激励着自己,向前面的一个个目标发起挑战。
哪个孩子爱当“差生”?谁不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王金战说在一个班上,学习不好的孩子最痛苦,老师同学瞧不起,家长不是打就是骂,常给脸色看,心里往往很自卑压抑。“别看他们
表面上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很难过。”
王金战坦言自己就曾是个“差生”,也经历过被人看不起、鄙视的过程,最清楚“差生”的心理。
他常拿自己早年的这段经历向学生现身说法。
上中学时,全班有50来个学生,王金战成绩排在40名以后。那会儿他根本不想学,一心想
着毕业了,接父亲的班工作。
1978年寒假刚过,班主任动员成绩排在前5名的学生备考。“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找老师说,我也想今年考大学。学习好的那几个同学,嘲笑他:“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我们就能直接大学毕业了。”一通奚落,刺痛了王金战的自尊心,他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到后来,他对学习达到痴迷的地步,不学就浑身难受。
当时他正住校,晚上过了9点学校就不发电,只能点煤油灯。宿舍里都是通铺,铺上全是沙草,容易着火,所以学校严禁点煤油灯。因为王金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煤油灯下学习,校
长火了,把他的灯摔碎,并责令他在全校大会上做检讨。
王金战仍不死心,四下找学习的地儿,终于发现了一个空地窖。“我的内心一阵狂喜!每天晚上,别人回宿舍了,我就提着煤油灯到菜窖里看书,一看看到半夜,那种感觉太好了。记得有天晚上,学到深夜,突然狂风大作,几次把灯吹灭,之后雷电交加,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奋斗的快乐,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充实。”王金战后来是班上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
“能把自己放进地窖里学,不顾一切地学,不学习就没法儿活,人要是进入到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干什么事不能成功?我敢说,每一个进入这种状态的学生,都可以考进名
牌大学。”
他常常鼓励那些“差生”:要想让别人看得起你,首先你得看得起自己。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很落后,但只要你不服输,在我眼里,你仍然是好学生。我最看不起的学生,就是自己承认不行的学生。哀莫大于心死,你心都死了,什么人来也救不了你。只要你自己想学,没有学
不好的。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当家长的,一定要记住一条:倾听,往往比说教更重要
202_年高考过后,王金战班上的55名学生,有37人进了北大、清华,还有10人被哈佛、剑桥等海外名校录取。可也正是这一年,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
“当时的感觉特别难受!”王金战备受打击,觉得没面子。他固执地认为,一个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的孩子,还谈什么教育理念?
因为工作忙,女儿上初中期间,他一直没太关注过她。虽然他很爱女儿,但教育方法失之简单,觉得付出已经很多了,孩子还这么不争气,太对不起自己了。“别的学生问我问题,我都能用心解答。而我的孩子问我啥,反倒没了耐心。”久而久之,女儿跟他的关系日渐疏远,说啥也不听。
偶尔看到女儿的日记,王金战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老爸的帮助。由此,他开始重视起
孩子的教育,并尝试着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研究教育。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为什么学生学不好,被苦苦折磨着?这不是学习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学习之外的诸多因素的干扰。假如一个学生心情舒畅了,全神贯注地学习,他会真的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容易。学业不好的孩子,大多是心理出了问题。
他发觉女儿学习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自信,老是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一会儿是老师瞧不起她了,一会儿是同学看不起她了。终日谨小慎微,患得患失,久而久之,人变得敏感脆弱,没信心。总受外界干扰,她还能有什么心思学习?”王金战从调整女儿的心态入手,这也是最难、最重要的事。帮她从只关注别人的眼光,转到只专注自己的学习上。
家长的作用是老师代替不了的。虽然老师可以解答学业上的疑难问题,但学生跟教师的关系,远达不到像家长那样亲近、亲密,所以,孩子最好能跟家长无话不谈。只要他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负担就减轻了。但是,现在好多家长一听孩子说,就觉得净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马上不耐烦、训斥,一下把孩子堵了回去,自尊心也极易受损,以后,再想让孩子跟你说心
里话,会很难。
“我的经验是,孩子跟我说话时,我会很专注地听,很少评论。说好的地方,我会表现得很高兴,说得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我也不立刻打断她、指责她。等她说够了我们再作交流,我拐弯抹角地把我的观点亮出来,通过我的想法,让她感觉自己的观念不对,这样她很乐意接
受,有什么话也爱跟我讲。”
王金战亲自给女儿上课,跟她不断沟通交流,女儿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就跟老爸沟通。影响学习的因素被排解掉了,她的心理变轻松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三
年里,王金战陪着女儿风风雨雨地走过来,202_年女儿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发现,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帮助,可他们表现出来的为什么是拒绝呢?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大人,教育方法不对头
第二篇: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王金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数学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坚守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形成了独到而实用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202_年,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和北大。请看他的论述: 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家长和老师应该多用心琢磨,怎么让孩子理解生活环境,怎么教育孩子懂得感恩,怎么激发孩子的自尊心。而现在,我觉得一些家长和老师,把怎样激发孩子学习动力这个事简单化了。怎么简单化了呢?就是把孩子控制得很死。老师当起了警察,家长当起了警察。
现在很多学校,学生们从早晨5点半起床,晚上11点后睡觉,几乎没有周末,没有假期,没有自己的行动自由。其实如果学生学习不主动,缺乏激情,时间再长也没效果。而且这样把学生弄得一点爱好、特长都没有了,其实这种模式真正是毁了学生,毁了教育。
鼓励孩子自主学习是很重要的。因为自主学习是主动的,因为他愿意,当他愿意的时候,学习就是一种喜悦,甚至是一种享受,那样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说,你觉得学习一定是很累,学生们个个疲惫不堪是不是?但其实呢,那是因为没累到一定程度。搞数学竞赛的学生累不累?他最累,他做过的题目一本又一本,每一个问题都难乎其难,但是这些学生狂热地热爱数学竞赛,什么原因?因为那是一种自主学习,是一种享
受,这种享受是局外人体会不到的。
综上所言,学习的动机是多方面的,有时候甚至一个并不高尚的动机会突然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就拿我来说吧,当时因为受不了同学的奚落而误入学习之门,当我逐步投入其中时才享受到学习带来的莫大快乐,从而一发不可收拾,为一生赢得了转机。所以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一定整天以大道理教育学生,应该善于寻找突破点,抓住每一次教育时机,对症下药。
让全班倒数第一考上北大:他的眼里没有“差生”
那是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天半夜,王金战接到校长,要他接一个在年级都很有名气、现在被别的班拒绝接受的男生。这个学生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家里因此燃起了“战火”。一气之下,这个学生半夜三更离家出走了。
家长和亲戚四处寻找,也惊动了学校。第二天课间操时,消失一夜的学生忽然又回到了班上。考虑到他只是个借读生,有人提出劝其退学。
王金战跟这个男生谈话,先是劝其消除对原来老师的怨恨,然后就纪律问题征求他的意见。“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犯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虽然同学们对他都很友好,但由于以前没好好学,有些课根本接不上,又加上天天考试测验,除了数学,他的成绩几乎全不及格。“从那时起,我便在学习上失去了原有的自信,在学校天天郁闷得喘不过气
来。”
最终,这个男生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家长曾领着他看过许多心理医生和教育专家,也不管用。“我变得更加颓废,天天沉溺网上,抽烟喝酒,还常常打架斗殴。高二过去了,我除了数学以外什么都没学着。自己经常孤零零的一个人待在家里抽闷烟。天色阴沉沉的,屋里一片昏暗,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独自承受着失败的苦楚和无助的伤感。” 在王金战的提议下,这个男生重又回来。“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你看看,他都不敢参加一次普通的考试。为了鼓励他,我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你还怕考倒数第二吗?你要不是倒数第一的话,其他同学能平衡吗?”
这么着,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也让这个男生很难忘:“我是万里江山一片红,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我进步了161个名次,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和倒数第二同学的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
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
所谓的“差生”是怎样形成的?
当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让他不断地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变成一个优秀生。这是王金战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王老师没看错人。”在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8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就看你敢不敢挑战自己了。你站起来谈一谈,下一次你的目标是什么?”被表扬得晕头转向的男生,站起来说:“我下一次,肯定不
考倒数第一啦!”
对于这样的“差生”,王金战说当班主任的,有时就要拿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学习差的学生,在别人眼里,常常是一差百差。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够发现他们的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表扬,那学生对你的感激,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而且往往能记一辈子。所以,我带过的学生中,对我最有感情的,往往是那些当初的‘差生’。”心态问题一旦解决了,学习效率也就上
来了。一条虫就能变成一条龙了。
另外,老师还要帮他们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跳起来够得着的目标,比如从倒数第一名,进步个一两名,这也是进步啊!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快乐。完成第一个目标,再订下一个目标,几轮下来了,这个学生就成了。
王金战班上那个倒数第一的学生,第一次月考,在年级排名提高了161个名次后,非常振奋,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以至达到了非北大不考的地步。
最终,这个男生果真考上了北大。上了北大后反思这段经历,他写道:我经历了一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我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曾经做过浪子,经历了许多坏的事情,走过了许多的弯路。有一天突然觉醒,重新振作,以后便再也不会被自己的脆弱而打败。因为经过了磨炼,已懂得世间至美,已能区分人间善恶。我会永远地珍藏我那段宝贵的经历。时时激励着自己,向前面的一个个目标发起挑战。
哪个孩子爱当“差生”?谁不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王金战说在一个班上,学习不好的孩子最痛苦,老师同学瞧不起,家长不是打就是骂,常给脸色看,心里往往很自卑压抑。“别看他们
表面上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很难过。”
王金战坦言自己就曾是个“差生”,也经历过被人看不起、鄙视的过程,最清楚“差生”的心理。他常拿自己早年的这段经历向学生现身说法。
上中学时,全班有50来个学生,王金战成绩排在40名以后。那会儿他根本不想学,一心想
着毕业了,接父亲的班工作。
1978年寒假刚过,班主任动员成绩排在前5名的学生备考。“我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找老师说,我也想今年考大学。学习好的那几个同学,嘲笑他:“如果你能考上大学,我们就能直接大学毕业了。”一通奚落,刺痛了王金战的自尊心,他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到后来,他对学习达到痴迷的地步,不学就浑身难受。
当时他正住校,晚上过了9点学校就不发电,只能点煤油灯。宿舍里都是通铺,铺上全是沙草,容易着火,所以学校严禁点煤油灯。因为王金战一而再、再而三地在煤油灯下学习,校长火了,把他的灯摔碎,并责令他在全校大会上做检讨。
王金战仍不死心,四下找学习的地儿,终于发现了一个空地窖。“我的内心一阵狂喜!每天晚上,别人回宿舍了,我就提着煤油灯到菜窖里看书,一看看到半夜,那种感觉太好了。记得有天晚上,学到深夜,突然狂风大作,几次把灯吹灭,之后雷电交加,而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奋斗的快乐,一种全身心投入的充实。”王金战后来是班上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能把自己放进地窖里学,不顾一切地学,不学习就没法儿活,人要是进入到这种状态,可以说是无坚不摧,干什么事不能成功?我敢说,每一个进入这种状态的学生,都可以考进名
牌大学。”
他常常鼓励那些“差生”:要想让别人看得起你,首先你得看得起自己。你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很落后,但只要你不服输,在我眼里,你仍然是好学生。我最看不起的学生,就是自己承认不行的学生。哀莫大于心死,你心都死了,什么人来也救不了你。只要你自己想学,没有学不好的。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当家长的,一定要记住一条:倾听,往往比说教更重要
202_年高考过后,王金战班上的55名学生,有37人进了北大、清华,还有10人被哈佛、剑桥等海外名校录取。可也正是这一年,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
“当时的感觉特别难受!”王金战备受打击,觉得没面子。他固执地认为,一个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的孩子,还谈什么教育理念?
因为工作忙,女儿上初中期间,他一直没太关注过她。虽然他很爱女儿,但教育方法失之简单,觉得付出已经很多了,孩子还这么不争气,太对不起自己了。“别的学生问我问题,我都能用心解答。而我的孩子问我啥,反倒没了耐心。”久而久之,女儿跟他的关系日渐疏远,说啥也不听。
偶尔看到女儿的日记,王金战才知道孩子是多么渴望得到老爸的帮助。由此,他开始重视起孩子的教育,并尝试着从一个家长的角度来研究教育。
学习本身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为什么学生学不好,被苦苦折磨着?这不是学习本身造成的,而是由于学习之外的诸多因素的干扰。假如一个学生心情舒畅了,全神贯注地学习,他会真的学,学习就会变得轻松容易。学业不好的孩子,大多是心理出了问题。
他发觉女儿学习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不自信,老是关注别人怎么看待自己。“一会儿是老师瞧不起她了,一会儿是同学看不起她了。终日谨小慎微,患得患失,久而久之,人变得敏感脆弱,没信心。总受外界干扰,她还能有什么心思学习?”王金战从调整女儿的心态入手,这也是最难、最重要的事。帮她从只关注别人的眼光,转到只专注自己的学习上。家长的作用是老师代替不了的。虽然老师可以解答学业上的疑难问题,但学生跟教师的关系,远达不到像家长那样亲近、亲密,所以,孩子最好能跟家长无话不谈。只要他把憋在心里的话说出来,负担就减轻了。但是,现在好多家长一听孩子说,就觉得净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马上不耐烦、训斥,一下把孩子堵了回去,自尊心也极易受损,以后,再想让孩子跟你说心
里话,会很难。
“我的经验是,孩子跟我说话时,我会很专注地听,很少评论。说好的地方,我会表现得很高兴,说得不符合逻辑的地方,我也不立刻打断她、指责她。等她说够了我们再作交流,我拐弯抹角地把我的观点亮出来,通过我的想法,让她感觉自己的观念不对,这样她很乐意接
受,有什么话也爱跟我讲。”
王金战亲自给女儿上课,跟她不断沟通交流,女儿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就跟老爸沟通。影响学习的因素被排解掉了,她的心理变轻松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三年里,王金战陪着女儿风风雨雨地走过来,202_年女儿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我发现,学生在任何时候都渴望得到家长的帮助,可他们表现出来的为什么是拒绝呢?责任不在孩子,而在大人,教育方法不对头
第三篇: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让倒数第一考上北大
去年年底,数学教师王金战开了一个博客,没想到,一个月下来点击量超过了60万,还有大量的留言跟帖,多是学生和家长发的。他们的问题大多集中在学习成绩不好、不知道该怎么学或根本不爱学,等等。
“真是急死人了!”家长们很焦虑,觉得自己挺失败。
“我还有希望吗?学习,变成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路,成绩下滑,丢脸,压力大,自己是个不可救药的„差生‟了。”学生们也迷惑。
“我的眼里,根本就没有差生!”王金战老师这样说。
王金战老师在北京海淀区人大附中任教,常年教高中数学、当班主任,他有一句豪言:“现在,只要是一个智力正常的中学生,都有考上名牌大学的潜能!”他曾让一个全班倒数第一的“差生”考上北大。那是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天半夜,王金战接到校长电话,要他接一个在年级都很有“名气”、现在被别的班拒绝接收的男生。
这个学生因考试作弊,被监考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家里因此燃起了“战火”。一气之下,这个学生半夜三更离家出走了。
家长和亲戚四处寻找,也惊动了学校。第二天课间操时,消失一夜的学生忽然又回到了班上。考虑到他只是个借读生,有人提出劝其退学。
转班后,王金战跟这个男生谈话,先是劝其消除对原来老师的怨恨,然后就纪律问题征求他的意见。“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到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犯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我到了王老师班上后,被同学们的成绩吓傻了。这哪儿是人啊?简直是神!他们不光是竞赛厉害,而且其他各科成绩也都在年级名列前茅。真是自惭形秽啊!”这个学生如此回忆当初的这段经历。最终,他自暴自弃,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我变得更加颓废,天天沉溺网上,抽烟喝酒,还常常打架斗殴。高二过去了,我除了数学以外什么都没学着。自己经常孤零零地一个人待在家里抽闷烟。天色阴沉沉的,屋里一片昏暗,整个世界仿佛就剩下我一个人了。我独自承受着失败的苦楚和无助的伤感。”在王金战的提议下,这个男生重新回来。“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课就可以不听,而且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前,男生说生病了,不想考。王金战劝他:“你看看,你都不敢参加一次普通的考试?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你还怕考倒数第二吗?你要不是倒数第一的话,其他同学能平衡吗?”
就这样,在王金战的劝说下,他参加了高三的第一次考试。这次考试,也让这个男生很难忘:“我是万里江山一片红,全不及格。但我没有多么难过。人家付出了多少努力啊!自己刚学了一个暑假,怎能比得过人家。此后,我一直玩命地学,第一次月考我进步了161个名次,简直可以说是一个奇迹。”“我没看错人。”在第一次月考的总结中,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们看人家这位同学,一下子差距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8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
在那之后,这个曾经倒数第一的学生变得非常振奋,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最终,竟然真考上了北大。后来反思这段经历,他写道:“我经历了一场**,几经周折,最后终于获得成功。我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会永远地珍藏我那段宝贵的经历,时时激励着自己,向前面的一个个目标发起挑战。”
王金战说,在一个班上,学习不好的孩子最痛苦,老师同学瞧不起,家长不是打就是骂,常给脸色看,心里往往很自卑压抑。别看他们表面上装得满不在乎,其实心里很难过。对学生,倾听往往比说教
更重要。
202_年高考过后,王金战班上的55名学生,有37人进了北大、清华,还有10人被哈佛、剑桥等海外名校录取。可也正是这一年,他自己的女儿连高中都没考上。
王金战备受打击,他固执地认为,一个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的孩子,还谈什么教育理念?
因为工作忙,女儿上初中期间,他一直没太关注过她。“别的学生问我问题,我都能用心解答。而我的孩子问我啥,反倒没了耐心。”久而久之,女儿跟他的关系日渐疏远,终于他认识到家长的作用是老师代替不了的。虽然老师可以解答学业上的疑难问题,但学生跟老师的关系,远达不到像家长那样亲近、亲密,所以,孩子最好能跟家长无话不谈。这以后王金战亲自给女儿上课,跟她不断沟通交流,女儿一天天变得阳光起来。遇到什么问题,马上就跟老爸沟通。影响学习的因素被排解掉了,她的心理变轻松了,学习效果自然就好。三年里,王金战陪着女儿风风雨雨地走过来,202_年女儿考上了北大法学院。
王金战语录:
我是教数学的,但事先不备课,我弄不过你们学生,我物理也不懂,化学也不通,英语比不上你们,计算机就更不如你们了。那教师是干吗的呢?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老师,是学生成果的欣赏者。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育出让老师敬仰的学生。
英才,决不是拿考上北大、清华来衡量的。一个学生成功的标准是,通过学习的过程,能磨练出顽强的意志品质,培养出强烈的责任感、自制力、自信心。这样的学生,即使考不上大学,人生也会成功;反之,即使他上了北大、清华,也照样会一事无成!
人都需要盐,但是,一颗颗大盐粒子,让人生生吞下去,谁爱吃?要是把它放在菜里、汤里,那吃起来就很舒服。教育孩子也是如此。
第四篇:全班倒数第一得了诺贝尔奖
全班倒数第一得了诺贝尔奖 “差学生”约翰·格登
202_年10月17日 07:10:41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字号:大中小】【打印】 【纠错】
202_年10月8日,英国伦敦,202_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英国生物学家约翰·格登接受媒体采访。CFP供图
格登的儿时评语
约翰·格登正处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刻。他穿着深蓝色和白色相间的细格子衬衫,双手抱在胸前,收紧下巴,向诸多记者摆出一个矜持又有派头的姿势。
202_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发出通知,这位英国生物学家和另一位日本生物学家山中伸弥,共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可在面对镜头的时候,这位79岁的老人却把一张中学成绩报告单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在这张已经发黄的纸片上可以看到,63年前,这位生物学最高奖项的得主在生物课上排名全班倒数第一,并且被授课老师评价为“非常愚蠢”。
“我相信他(格登)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这位老师写道,“他连基本的生物学知识都学不会,想在这个领域有所成就完全不可能。”
半个多世纪以来,无论是进入牛津大学攻读生物学博士学位,还是后来被誉为“克隆之父”、获得国际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格登从没忘记过这些严苛的评语。事实上,这张成绩报告单一直被装裱在一个精致的木质相框中,并且被挂在格登剑桥大学的办公室里。
与之相伴几十年后,凭借着一枚诺贝尔奖章,这位曾经的差学生,终于顶着一头白发,成功地回击了当年的差评。
在老师“非常愚蠢”的评价过去半个多世纪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这是灾难性的一学期。他的工作离令人满意还差得很远„„他的各项表现都非常糟糕,很多时候他都处在麻烦中,因为他根本不听劝告,只坚持用自己的方法。
“我相信格登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从他的表现来看,这个想法简直是痴人说梦„„无论对于格登本人以及教育他的老师,(让他学习生物学)都是在完完全全地浪费时间。”
从那张成绩报告单的评语中,人们几乎可以想见这位诺奖得主当时令老师气急败坏的模样。那是1949年的夏季学期,550分的满分,格登只得到231分,相当于百分制里的42分。而他的名次,在全班18名学生中,排名倒数第一。
15岁那年,在伊顿公学全年级250名男生中,格登的生物课成绩同样排名最末。63年后的今天,他却被评为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之一,与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共同分享生物学研究的最高荣誉,以及800万瑞典克朗(折合人民币753万元)的奖金。
瑞典皇家科学院毫不吝啬对格登的最高评价。他们在发布的获奖评语中说,格登的研究成果“革命性地改变了我们对细胞和组织发育的认知”。
这位差生的回击始自1962年。当时,距离老师的严苛评语已经过去了13年,他不仅没被吓到,反而在牛津大学拿到了生物学博士的学位。在博士后的研究中,他完成了一个著名的实验:把一只成年青蛙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另一只青蛙的卵细胞里。这个全新的细胞,经过孵化、发育,最终变成一只完整的、发育完全的青蛙。
多年后,人们评价说,这一实验震惊了整个生物界,也“颠覆了人们对细胞发育的传统教条认知”。
没有人知道,那位曾经铁口断言格登“在科学领域无法取得成功”的老师,是否听说了这位差生的成就。在此之前,人们坚信,只有生殖细胞能够发育、分化为不同的组织器官。而格登的实验证明,尽管人体细胞发育中已经分化为不同的器官,但这些体细胞依然保留着完整的遗传信息。也就是说,一粒来源于皮肤的细胞,也能经由培养,变成一块肺脏组织,甚至整个生物体。
这一成果为之后的细胞编程研究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1996年,著名的克隆羊“多利”得以诞生。很长的时间里,格登都被称为克隆技术的“教父”。
如今,在老师“非常愚蠢”的评价过去半个多世纪后,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表达了不同的意见。因为分别独立发现“成熟、分化的细胞能重新具备未成熟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他们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这位曾经的落后学生。
科研工作中,格登“差生”的叛逆基因依旧在不时闪烁
在蜂拥而来的记者面前,格登很喜欢回忆起自己15岁那年受到的“屈辱”。他还记得那位名叫加德姆的老师——他专门解释说,加德姆并不是个真正的老师,他的真实职业,是一家博物馆馆长。当时,格登所在的中学伊顿公学,聘请他来向低年级的学生教授基础课程。
在那个“灾难性”的学期过后,格登的生物课成绩是“垫底中的垫底”。老师在评语中毫不掩饰地建议他,放弃学习生物的想法。
不过,在格登的母亲看来,自己的儿子当年早已迷上了生物学。中学期间,格登前后养了上千条毛毛虫,并且等它们一一孵化成飞蛾,这让他的老师非常厌恶。
“我对这些东西就是非常着迷,它们好像有魔力似的吸引着我。”格登说。
但他的人生轨迹的确差一点与科学擦肩而过。他的父亲希望他当兵,或者学习金融,而格登报考了牛津大学古典文学专业。如今,格登解释说,当时中学实验课上的失败的确令他心灰意冷,垂头丧气。
不过,在一番混乱的招生工作之后,阴差阳错地,格登进入了牛津大学动物学系。
他的人生开始向科学一路前进。很长时间,他都在研究一种来自南非的青蛙非洲爪蟾蜍;博士后研究期间,他开始关注“细胞核移植”,并且终其一生都为此深深着迷。
即便在这个时候,“差生”的叛逆基因依旧在不时闪烁。当时,格登试图证明,细胞在分化成不同的组织器官之后,并没有丢掉那些“没用上”的遗传信息。他的观点一直充满争议,因为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明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我只是一个研究生,那些人却是比我资深很多的前辈。”格登说。
同时,很多人也不明白这一研究的意义,因为在当时看来,这个结论没有任何价值。直到半个世纪后,随着克隆技术和干细胞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才真正体会到了这一研究的开创性意义,“它让基本的科学研究看到了光亮”。
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疑慢慢消失,赞誉开始扑面而来。1989年,56岁的格登参与创办了维康信托基金会和CRC研究所,前者用于资助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后者则致力于细胞生物学和攻克癌症方面的研究。
如今,格登的CRC研究所已经更名为格登研究所。在这个以他命名的机构里,除了实验器材、研究资料,那张中学时代的成绩报告单,也被装裱起来,悬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
格登说,即便拥有数不清的奖状、成果,这张言语刻薄的成绩单,是他唯一裱起来的东西。
有时我会看着它激励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
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打来电话的时候,格登最初有些犹豫。
“我不知道是不是朋友和同事故意装成瑞典口音来整我。”格登表示。
不过很快,各方消息蜂拥而来,格登开始确信,自己真的拿到了这一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在他那项开创性的实验之后,全球的生物学研究都在沿着他开拓的路径一路狂奔,除了备受争议的克隆技术,202_年,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培养出了尚未分化的干细胞。
这为医学的发展开拓出了崭新的图景:从皮肤取得的细胞,经由培育,能够变成体内的任何一个器官、组织。甚至在未来,对于那些发生病变、损伤的器官,人们能够经由皮肤细胞,直接培养出新的器官来进行“替换”。
如今,格登赢得了诺贝尔奖。在这场成功的“差生逆袭”之后,一些人开始反思当下的中学教育。一位专栏作家在自己的文章中说,他希望在著名的伊顿公学,能够看到一些涨红的羞愧脸庞。
“格登显然不是第一个被老师泼冷水的差学生,1895年,慕尼黑的一位中学校长也把‘永远不会有出息’的评语给了爱因斯坦。”这位作家写道,“学校本应为学生可能的成就而自豪,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学生因此被磨灭了学习的热情。”
甚至,这样的反思也蔓延到了中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上周撰文说,中国目前的人才观和教育理念,有其严重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是扼杀最佳人才,或者是扼杀人才辈出的致命缺点。”
在英国剑桥大学的格登研究所,约翰·格登,这个曾经的差学生,终于迎来了自己最辉煌的成就。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说,自己对奖金没有概念,也不打算出国旅游。“也许我会拿奖金投资基金,资助那些攻读学术型博士的学生们。”他说。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位年近八旬的科学家依旧每天泡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坚持研究工作。那份中学成绩报告单,则被显眼地挂在他办公桌的正上方。
这份成绩报告单似乎给了他一些特别的动力。“有时我会看着它告诉自己,几十年前就有人说,你根本不擅长这个工作。”格登说,“当你的实验遇到困境的时候,拿这个方法激励自己,真的太有效了。”
第五篇:牛教师让倒数第一考进北大
“牛”教师让倒数第一考进北大
他带的一个55人的班,37人考进清华、北大,10人进入剑桥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并获全额奖学金,其他人也考入复旦、南开等大学。不仅如此,校足球冠军、校运动会总冠军、校网页设计大赛总冠军等6项文体冠军,都被这个班夺走;音乐才子、辩论高手、电脑奇才、跆拳道高手在这个班比比皆是。
他也是一位相当成功的父亲,他的女儿也以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王金战老师。
眼里没有差生
今年年初,数学教师王金战开了博客,一个月点击量超过60万。25年来,他从山东教到北京,如今在海淀区的人大附中任教,不知将多少学生送进名牌大学。最近王金战将经验整理出版了《英才是怎样造就的》,6个月再版10次,销量突破20万本。
在人大附中当高中班主任时,有一天半夜,王金战突然接到校长的电话,要他接被别的班拒绝接收的男生。这个学生因考试作弊被老师发现后通知了家长,家里因此燃起了“战火”,这个学生半夜三更离家出走了。家长和亲戚四处寻找,也惊动了学校。第二天课间操时,消失一夜的学生忽然又回到了班上。
王金战跟这个男生谈话,先是劝其消除对原来老师的怨恨,然后就纪律问题征求他的意见:“别人是不允许迟到的,考虑你的特殊情况,我允许你每周违反两次纪律。”这个男生很是意外,一再说会好好表现,用行动证明自己。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到了王金战老师班后,他被同学们的成绩吓傻了。而他除了数学,几乎全不及格。
最终,这个男生自己主动要求离开王金战的班。王金战提议:“课程跟不上不要紧,我给你个特殊政策。每天早上你来了之后,能听懂的课就好好听,听不懂的随时都可以回家自学。”
第一次摸底考试前,该男生不想考。为了鼓励他,王金战说:“这次考试,你肯定是倒数第一,既然如此,你还顾虑什么?你要不是倒数第一的话,其他同学能平衡吗?”这么着他参加了考试,最后他考了倒数第一,与倒数第二还差200分。王金战对这个学生说:“别人付出了多少努力,你才学了一个署假呀,怎么比得过人家?”
后来的第一次月考,他仍是倒数第一,但是和倒数第二的同学差距一下子缩小了30分。王金战一个劲儿地夸这个男生:“你一下子能缩小30分,高三总共要经过8次大型考试,如果每次都能缩小30分,那就不是考大学的问题了,而是考清华北大的问题了!”
这次学生被表扬得热血沸腾,头脑发蒙,王金战接着说:“你谈一谈,下一次考试的目标是什么?”男生激动不已,一下站起来:“我下一次,肯定不考倒数第一啦!”
对于这样的“差生”,王金战有时就要拿放大镜去找他的优点。那个倒数第一的学生看到了自身的潜能,学习进步得异常迅速。最终,他果真考上了北京大学!高考结束后,这个学生的家长请王金战吃饭。席间,学生说,我想唱首歌给老师听。在场的人,谁都感受到了这个学生的真挚情意,他是用心在唱,含着热泪在唱,在场的家人也都流下了泪水。
还有什么比能够挽救处于人生崩溃边缘的学生,更感到幸福呢!
20分钟改变一个人
马上要高考了,一个外校的学生家长打电话找王金战,恳请无论如何跟自己的孩子谈谈。他的孩子上高三,调皮捣蛋,被学校赶回了家。“为什么学校让你回家?”王金战问他。男孩说:“我是有缺点有毛病有问题。可是,老师动不动就当着全班的面训斥我,还动不动把家长叫到学校来,我特别反感,特别抵触,所以我就要跟学校对着干。”王金战一直默默地听着,偶尔还直点头。
讲够了,王金战才开腔:“高考不就是一次考试吗?行百里者半九十,前面的90里路,只是整个行程的一半,后面的10里路,才是最关键的。你现在可以在家里合理安排你的时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你就利用好这段时间,学他个昏天黑地,快速把你的各科内容搞清楚、复习好,让那些瞧不起你的人大跌眼镜。”“假如你放弃了,社会就多了一个窝囊废!来到人世间不容易,你就这么窝窝囊囊走一遭?”只要你从现在起,肯投入学习的话,我答应再辅导你数学一次,给你讲两个小时,高考成绩提高20分没问题。”
后来,男孩的妈妈告诉王金战,这次谈完后,儿子就跟变了一个人一样。
他家住9楼,平常都坐电梯上去,可那天晚上,这个男生不坐电梯,跟父母说:从今晚开始,我得锻炼。躺了十几天,已经快躺散架了,我得跑着上去。从明天开始,我就要进入临战状态。
“其实,这个孩子他讲了100分钟,我只讲了20分钟,他就发生了改变。关键是,他觉得我能听进去他的话,能理解他,而他也找到了自尊,把我当成了知己。”王金战说。
教出让教师敬仰的学生
当了25年教师,干的时间越久,王金反而常感到后怕。一个班就有50个学生,就是50个人的前程,牵涉着50个家庭的幸福。培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人多少年的努力?有时候,老师的一句话,会影响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
前一阵,王金战的邮箱收到了一封长信,是一个他教过的学生发来的。
学生在信里提到一件事:自己当年是被重点班淘汰下来,才到王金战班上的。那会儿,内心别提多么绝望、沮丧了,觉得很丢人,再也没了学习劲头,成绩每况愈下。但是有一次,他的数学考得不错,王金战在卷子上写了一句话:这才是我心目中的陈皓!
在电子邮件里,学生告诉王金战:老师,您不知道这句话,让当时的我多么感动,内心产生出多大的力量。从那以后,情绪大变,成绩也“噌噌”地蹿了上去。本科毕业后,他又去美国读了研究生,现在回国,在一所大学里任教。
有一个外校的班主任遇见王金战,提起自己刚接手的新班,这个老师抱怨道:唉呀,也不知道为什么,我怎么看,怎么觉得这帮学生不顺眼。
接过话茬,王金战道:我告诉你,你的学生也肯定是这么看你,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师生关系好不到哪去。接班时,我是这么想的:哎呀!下边坐的都是白马王子、白雪公主啊!你也这么试试,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发现学生的优点,心里喜欢他们,慢慢地,学生才会喜欢你。
过了一阵子,这个班主任再见王金战时,乐呵呵地说:你这招还真管用!王金战曾公开对学生说:“我是教数学的,但事先不备课,冷不丁拿一道数学题来,我肯定弄不过你们。在国际数学比赛中,你们能拿金牌,我肯定不行。我说我确实不如你们。那教师是干吗的呢?教师,就是要点燃学生的火花,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朝着他们喜欢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这样肯定能成功。”
带毕业班时,高考前的一个月,王金战每天给全班学生写一封信。内容有提示点拨,有心理调解,有学习方法指导,也有为学生鼓劲打气的。信写得激情澎湃。
每天晚上,学生家长不收到王金战的邮件都不睡觉。有时已经很晚了,王金战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写不出来,家长们就在网上静静地等。凌晨两点多了,终于写好发到网上,家长赶紧打印出来,放在孩子的桌上。
有一回,王金战去江苏某县讲课,他有一个学生在班上很调皮、能折腾,是被王金战批评最多的一个。后来仅仅考上一所中专,毕业后被分到煤矿挖煤。
王金战说:“我一直放心不下这个学生,觉得井下挖煤挺危险,不知道这些年他怎么样,就想去看看他。”学生等在煤矿大门口,一看到王金战,眼泪就流了下来:“老师,我工作20多年了,您是咱班唯一一个来看我的人。”
学生带着老师四处转,矿区比王金战想象中的还要好,是花园式的,而且特别大。走到哪儿,职工们都对他们投以尊敬的目光。原来,王金战的这个学生,已经是这个有几千名职工大矿的矿长了。
王金战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不是骂出来的。”
一位名人说过:老师,是学生成果的欣赏者,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教出让教师敬仰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