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思想品德课如何激发兴趣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从事近一年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摸索的问题。思想品德教育,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其学习态度,说到底就是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下面结合自己这近一年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以奇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我在认真分析七年级上册教材第六课第一框《丰富多样的情绪》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后认为:这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情绪及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所以要找一些学生们熟悉的例子让其形象的认识到情绪的影响。于是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四面楚歌这个成语,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及它的来历吗?”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将四面楚歌的故事陈述给大家。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六课课题《做情绪的主人》导入新课:“我们学习历史知道,项羽失败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但要不是四面楚歌计策的运用,使楚军悲痛难忍,他会不会失败的这么快?”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不会!”这时我引导学生自己分析情绪的影响,进而激励学生:“可见情绪对我们产生的影响,那究竟什么是情绪,它又有哪些种类?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丰富多样的情绪感受,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话题。”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引用生动故事情节,以情求趣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以说理为主,很适宜采用讲故事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刚从小学过渡过来的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好奇心强,也喜欢听故事。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充分做好准备,通过诱人的故事情节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从故事中明白事理,坚定信念,提高认识。如在教授《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到过于依赖别人,懒惰的危害性,我引用了这样一则故事:耶稣带着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把它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儿换来三文钱,用这钱买了十八颗樱桃。后来他们来到一片茫茫的荒野,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够呛,就将藏于袖中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十八次腰。于是耶稣笑着对他说:“要是你刚才弯一次腰,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不去弯腰或疏于弯腰,是糊涂;而耻于弯腰者,肯定是傻子!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让学生认识到小事不干,将来就会在更小的事情上操劳,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疑促趣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要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课堂提问要注意层次性
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如教授《少年能自强》这一课时,我讲完故事后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1)故事的主人公有什么弱点?(2)他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弱点的?如果他对自己的弱点无动于衷,学习上仍不努力,结果会怎样?(3)从牛顿战胜了自己的弱点,做学习上的强者这件事,你懂得了什么?对于自己的弱点,你是怎么对待的?这些问题的设计既紧扣课文,引导学生学习和体会牛顿顽强的意志力,又循序渐进地指导了学生思维的路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设计课堂提问要富有启发性
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提问,一定要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富有启发性,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如教授《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课时,在讲自强不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这个知识点时,我根据课本的插图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詹天佑、林则徐、戚继光、郑和分别是中国历史中的什么人?(2)他们各自有哪些丰功伟绩?(3)他们之所以有这样的功绩,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共同的品质是什么?经过对这几个问题的讨论、分析、概括,这几位英雄的光辉形象自然就显露出来了,重要的是同学们通过讨论、分析,认识到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品质,那就是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也是我们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边思考边总结,进而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点。
3、设计课堂提问要加强针对性
针对性是思想品德课的生命所在,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观点能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正向的心理效应,课堂提问必须加强针对性。如教授《自己的事自己干》这一课时,我根据课本上萌萌、小曦在随家人游玩时不同的表现的活动题,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你们同意谁的做法,在家里你们是怎么做的?(2)有的同学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爸妈什么都不让做,该怎么办呢?由于设计的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符合学生的年龄、生活实际,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因此人人争相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这种愉快而热烈的讨论中,不仅强化了学生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应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自立认识,而且增强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参与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学会自立的主动性。
四、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以实增趣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由于中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和行为实践为基础的,并通过反复训练、不断强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发展的。所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光靠思想品德课是远远不够的。思想品德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不仅是教会学生教材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而不是让其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改变教学观念,精讲教学内容,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在讲清教材知识后,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0分钟。
七年级思想品德课较贴合学生实际,主要在教授学生如何适应由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及如何做人,很多话题学生有话可说,因而,在教学中,更应该多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出发,注重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使其很快领会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当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妙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导趣;设置图表,以图添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道德的熏陶,又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目的。以上就是自己在这近一年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学实践中,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浅显体会。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我想,课程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的今天,再走以前的教育老路很容易被淘汰,教师应该在与学生的教与学的互动中,不断寻找适合彼此的教学方式,这才是课改对我们的要求——在发展中求得生存!
一学期来,本人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服从学校安排,担任七年级103、104、105三个班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勤勤肯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进行。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结合教材,提高学生品德修养
二、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选择教法。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为此,本人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堂教学,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在深入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认真写出了切实可行的教案,使每一节课都能做到“有备而上”。本学期学校建立了多媒体教室、电脑室,开通本地教学资源,利用这一优势,本有精心组织和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下载和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学课件,使现代教学技术走进课堂,使学生乐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愉快教学的目的。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写有教案36课时,评注式教案16课时。
三、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课堂教学中本人尽量讲解做到清晰化、条理化;课堂语言力求准确化、情感化和生动化;教学思路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多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些,学生活动尽量多些;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努力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趣味化。思想品德课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实际紧密联系,切实解决学生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生在日常行为、思想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变。
四、加强课后辅导,提高教学质量。
课后辅导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巩固。因此本人针对中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特点,经常通过谈心、主题探究等方式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耐心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多与他们谈心;从赞美着手,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在和学生交谈时,对他们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改变教师角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让他们敢说话,说真话。这样让学生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那么他就能很好的去接受你的观点,从而转变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真正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总之,时间飞逝,转眼间,一个紧张而又充实的学期又过去了,总体来看,这学期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本人的刻苦努力下,在全体同仁的帮助下,在全体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本人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开拓前进,使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二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中学思想品德科教学反思类论文
如何提高初中思品教学中学生的兴趣
摘要:对于思品课堂,很多学生感到无趣,枯燥,继而产生厌倦,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成了提高学生知识掌握度的关键。
关键词:思品教学 知识掌握度 学生兴趣
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结合的一个过程。课堂上,老师的教只是占了一部分的内容,评价教学效果,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所决定的,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知识的程度是非常重要的。那如何提高知识的掌握度呢?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课堂、对知识的兴趣。
从事思品教学以来,我发现思品科与其他科目有些明显的区别。它不像生物课,可以非常吸引学生,讲很多关于大自然、关于人体的奥秘;不像数学课,考验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不像体育课,可以锻炼学生身体……通过对我所教班级的观察,我了解到在学生心里面,思想品德课是枯燥、无味、繁杂,他们认为不认真听课也是能考出好成绩,继而产生厌倦感。
思品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的成长有重要的作用,关系着他们以后在学校、在社会的做人做事生活方式。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要谈谈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的一些思考。
一、导入是关键。刚开始从教的那段时间,我很认真的做好备课工作,有时会花费大半天的时间去准备一站的内容,结果一上课才知道课堂效果不怎么好,有些学生的注意力不是集中在我的讲课中,即使是那些瞪大眼睛望着我的学生,他们的眼神也是充满着疑问的。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往往就是导入不够吸引力。反思以后,我会用以下的两种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1)通过与学生一起复习上节课所讲的内容引出新课,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记忆,也顺理成章地引出新课。(2)我校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的,在每一站的开头,都有一个思想驿站板块,可以通过这个内容,设下疑问,调动学生的思维,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二、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初中生现阶段对外界的接触认识还是很少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列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拓宽他们的知识面,重要的是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能让他们更深刻的记住知识点。实践证明,列举实际例子,学生更能记住。
三、采用多媒体设备。在多媒体设备还不是很通用的学校,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图片,语音的方式增加课堂趣味性。就像八年级下册第二课《磨砺坚强意志》,我采用视频《没有四肢的强悍人生》来吸引学生,同时也传递一些人生观:人生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现在所遇到的困难,相比起世界的其他人,只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需要坚强地面对生活。
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有好多的方法,我们要懂得运用多种形式,充分提高课堂趣味性,进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有用的人才。
第三篇: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摘 要:在不少人的心目中,思想品德课堂是枯燥抽象、空洞无聊的代名词,想要提高课堂实效,需要让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意上思想品德课,并自觉做到知行结合。笔者在实践中,恰当运用行知思想,尽量使自身的教学艺术一些、灵活一些、实效一些,使学生的体验更深一点、动更强一点、导向更正一点、行为更多一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行知思想 思想品德课堂 活泼
课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可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思想品德课堂却变成了枯燥抽象、空洞无聊的代名词。思品课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让思品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乐听、愿学,提高思品课堂的实效迫在眉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推陈出新,创建新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他们成为创造型人才。我巧妙运用行知先生的思想,使思想品德课堂活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 活化课堂
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不可分离。”“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各科教学都必须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前提,方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我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唤起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搅活一池春水,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1.巧用设问 活化思考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思考是学习的灵魂,是开启通往科学之门的钥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善于思考,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巨大潜能。恰当的提问,能启迪学生勤思,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作为教学的启迪者——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思想碰撞,创设引发学生大胆思考的切入口,抓住时机让学生去质疑去解疑,变过去的机械学习为主动探索求知。我在教学中经常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精致的小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养成学生善思勤问的好习惯。
我在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中讲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层层递进设计了几个小问题:(1)我国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不可以一起直接讨论决定国家大事?(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是什么?(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怎样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4)联系实际说明这一制度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又联系国外的总统制、立宪制,设问:(1)我国可不可以模仿西方的政治制度?(2)与西方的政治制度相比,结合历史知识,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这些设问,既有纵向深度,又有横向比较,并注重多学科知识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思维活跃,大胆思考,带给师生不少意外的收获。
2.巧用幽默 活跃气氛
思想品德课在很多人的认识中,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学生厌学、教师厌教。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巧用幽默技巧,活跃课堂气氛。如教材中的幽默小故事、漫画等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让学生从笑声中明白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如讲解中外文化差异时,我讲了“望文生义”的小幽默:一位自命中国通的教授,向他的学生讲授中文课时说:“中国人把物品称为‘东西’,例如电视机等。但有生命的动物就不称东西,例如人。所以,你不是东西,我自然也不是东西!”。通过这个小幽默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语言,语言的不同也表现了文化的差异和多样性。在诙谐幽默中,气氛活跃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加深了。
3.巧用音乐 活泼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远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为了强化政治理论教学,在上课时适当引入音乐,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心声召唤学生、教育学生,引发其对科学理论的共鸣,可以使思品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例如在讲有关党的知识点时,让学生集体吟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并及时补充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光辉业绩。同学们听得严肃认真,群情激昂,其豪迈心情也油然而生。在歌声中,党的形象高大起来,神圣起来。又如讲环境问题时,我播放了《美丽草原我的家》、《天堂》等歌曲,这些歌曲不仅激发了学生珍惜、热爱美好环境的热情,而且也增强了学生保护环境、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的决心。
二、突出主体 活化能力
“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陶行知先生要求我们改变课堂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要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为使课堂教学变成互动式教学,促使学生由被动听课转为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教师应尊重和赏识学生的独到见解,要认真倾听,正确引导,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学生的主体参与。
1.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空,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在讲授 “男生女生”这一框时我采取分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了“才华才识展示”、“问题创意展示”、“金点子展示”等环节,让学生在阅读教材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自己解决问题,提出在男女交往问题上存在的疑虑,并为当前男女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等,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创”的精神得到激发,也在自己的积极参与中理解了男女交往的重要性。这种教学不求讲深讲透,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去探求,自求其果。
2.营造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营造多向交互的空间
现代社会心理学表明,学习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改善人际关系,同时有助于拓宽思路,扩大视野,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去认识理解事物。小组活动中大家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完成课堂任务,促使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问,从而使教学内容入耳入脑,内化为正确的观念。
思想品德课的基本理论,若从正面讲解,学生有时难以接受,但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通过辩论让学生得出结论,效果会更好,因为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笔者在讲解“谈社会理想,树坚定信念”时,采用了辩论的授课方式。事实证明,通过辩论,既完成了思想品德理论的传授,又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通过课堂授课方式的调整,使思品道理生活化,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思品课自然受欢迎了。
三、联系实际 活化行为
陶行知先生一贯主张:“凡是能让学生亲知的,就要尽量让学生动眼去观察,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社会实践凭着其应用性、实践性的突出特点,成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教会学生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而且要用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双手去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不仅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成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如在讲“改革开放”这一内容时,我采用了让学生“现身说法”的形式。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其祖辈、父辈的生活经历,请他们谈谈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情记录下来。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发言,同学们兴致勃勃,各抒己见,从吃、穿、住、用、行等方面谈了改革开放的变化,此时得出结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学生也容易理解,更具有说服力。这样,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中,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注重“知行统一”,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从课堂小空间变换到社会大空间,在更鲜活和更立体的生活面前,学生所学知识不断得到再加工和再加强。
讲到孝敬父母、诚信、宽容等知识时,我布置学生搜集相关信息,留意自己及身边人日常言行,说出其中的不足,及应当努力的方向,培养学生在实际中运用及践行的自觉性。
四、广用资源 活化知识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思想品德新课标也指出: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的基础。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引领学生把握时代脉搏,还要指导学生广泛利用身边资源进行学习,如认真研读《时事》、《半月谈》、《参考消息》、《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这样既扩展学生知识面,又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班内举办一系列活动,如举行“法律知识知多少”竞赛、>演讲比赛、思品小论文评选活动等,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感悟人生的真谛,找到做人的尊严和生命的支撑点。中学各学科之间是融汇贯通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切忌把思想品德课讲成纯理论的条文,而应将各学科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讲解。在这种综合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激发学生通过各学科知识来理解思想品德课教材的知识点,又用思想品德课的辩证思维方式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
总之,“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授人以“渔”为原则,活化思想品德课堂,提高教与学的实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金林祥,胡国枢,屠棠.当代中国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研究[M].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xxxx8.12.[2] 徐明聪.陶行知教育思想文库[C].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xxxx9.3.
第四篇: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篇一】
【摘要】教师在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促进学生乐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的目的。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
孩子的天性都是好玩、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
一、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教学气氛,这是政治课堂实行快乐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教师必须勇于抛弃陈旧、迂腐的传统观念,放下唯我独尊的架子,要让学生知道三人行必有我师,老师也有不如学生的地方,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和谐的,有什么见解可以放胆在课堂上发表。教师要淡化授予者、管理者、权威者的角色,强化服务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当学生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值得肯定的地方一定要表扬,若有不对切记不要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阐述自己思考的理由,这样容易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感受到参与的快乐和取得成果的喜悦。
二、搜集充分的“快乐”素材。这是思想品德课“快乐”教学的必备条件
“快乐”教学离不开“快乐”的素材。快乐素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用功去做、去想,细心留意身边的一些生活案例,但有一点必须做到,就是要把获取的信息记录,并进行加工处理。
三、建构“快乐”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乐在学中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之一。真正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在于明确经营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理念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途径是教会学生学习,落脚点则是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第一、创设“快乐”的教学情景。这是进行“快乐”教学的基本方法。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投入到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以其亲身生活实践为基础,从中获得做人的基本道理,真正使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我们的教学增添了亮丽的色彩,它能做到图文并茂,影音具全,给予学生极大的感觉刺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效果。教师要特别注意收集一些和教材有关的近期发生的重大时事政治。如:上八年级思想品德“生命健康权”时,我准备矿难、食品安全等事件,从中选取一些材料,作为导学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看,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投入到本课焦点话题“生命、健康”的讨论上来,那种讨论的激烈程度真是无法形容,最后我根据教材需要进行分析、总结归纳。这样不但活跃了课堂,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更重要的是能培养了学生分析教材的能力。所以教学过程中我尽最大量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
第二、给予激励性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浓厚兴趣。创新意识潜藏于每个学生的头脑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尊重和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在教学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老师也要给予充分地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成功的“快乐”,觉得自己有能力、有潜力、有独创性,从而使学习兴趣得到加强,激起深入学习的强烈愿望。
第三、“快乐”教学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具备以下条件。⑴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老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引导不好,会导致“快乐”演变成混乱,而无法把持住课堂,结果“百花齐放”的课堂基本思路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思路走,出现教学失控。所以,进行快乐教学还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课堂组织能力。⑵要求教师课前进行充分备课、充分预测、充分研究、教学所要用的素材准备充足。⑶要求教师富有个人魅力,如知识渊博、富有感染力、亲和力、恰如其分的幽默和较强的责任心。
第四、在思想品德课的快乐教学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⑴切记把握好“快乐”教学的适度,如果“快乐”无度,结果绝对导致教学失控。⑵注意“快乐”素材的适用性。“快乐”教学以快乐为载体来达到学习知识的目的,“快乐”只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⑶注意“快乐”后的引导,防止学生乐不思学。
总之,教师要全力挖掘教学中的“快乐”因素,让学生在乐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幽默风趣的老师很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充满欢声笑语的课堂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保护学生的创造力。师在乐中教,生在乐中学,让学生在轻松中学到知识;在不知不觉中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是非观。
【参考文献】
1.闫桂琴:《中学思想政治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出版,2010。
2.《有效教学的基本功》,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
【篇二】
高效课堂是所有教师的愿望,更是所有学生的盼望。随着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脚步越来越接近我们,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每个人都不可以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相反,我们必须尽快行动起来,为新课程的实施做好相应的准备。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导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在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高效收获、高效提高、高效进步。作为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在这里,就如何打造新课程标准下的思品课的“高效课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一、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对于思品课而言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并且要敏捷地抓住课堂生成升华学生的情感。以前我总觉得上思品课很难,因为书上的内容很少,往往就是那么一两句话,但教师却要抓住这一两句话收集资料、设置环节来充实一整节课。资料少了,环节设置的不够多了,一节课的时间就用不完了。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总是想方设法去找资料、找借鉴,将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虽然每一节课我都充实地上完了,但总觉得是浮于表面,没有那种师生之间的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一次公开教学活动中,我听了一节关于责任的公开课。课堂上学生的表现很活跃,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的教学,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讲述身边的关于负责任的人和事,大家都争相发言,而且讲得都很好。本来我觉得这样真的挺好的,学生动起来了,参与率也很高,整节课按照老师的设想在发展。但是在点评的时候教研员说太赶了,为教学流程所缚,没有抓住精彩,点评不到位。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其实教学环节的设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教师设计的问题如果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沉浸在思辨的情绪中远比用纷繁复杂的各式材料来打动学生要有效的多,而这才是思品课高效课堂的生命线所在。
二、高效课堂需要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
思品课的高效课堂跟课堂的导入、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学生的参与状态等等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这些环节的制造者和实行者是谁?是教师。所以打造高效课堂,追根溯源,教师很重要,教师的心态、情绪、才识等等无不对课堂产生影响。古语有云:亲其师,才信其道。教师个人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无穷的,所以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师必须自觉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说,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教师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学生的情绪将受到感染,身心振奋;
有了激情,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富有情感性,从而使教学峰回路转,增强效果。要想做一个有激情的教师,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有爱心,关爱学生。课堂上不能一看到学生犯错就板下脸来训斥,旁敲侧击或者提问都是很好的提醒和教育方式。也不能总关注几个活跃的学生,其他的表现不活跃的学生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想法,而且如果长期不关注他们,他们对思品课堂也会渐渐丧失兴趣;
二有热情,感染学生。教师的情绪从一进教室学生就能感知。如果教师本身无精打采,学生的情绪也会被压抑住。如果教师情绪高昂,学生的情绪也会被调动起来;
三要身怀绝技,征服学生。对于我们思品课来说,课上例举的事例、创设的情境,教师如果能很好地改造和创新,使之具有新意和活力,才能吸引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四要满腹活水,折服学生。一个思维敏捷、知识广博的教师一定会让学生惊叹不已,百般信服。最近在教授九年级关于中华文化这一主题时,我预先做足了功课,对于自己以前一知半解的中国文化代表下了一番功夫,上课时侃侃而谈,看到学生眼神中透露出的赞叹与信服,我的情绪也被空前调动。当然这只是有针对性的准备,而要应付瞬息万变的课堂,洒脱自如地搞好教学,教师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应积极猎取其他领域的知识,积极关注时事动态,与时代接轨!当然这些要求要做到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我们至少可以从现在做起,经常给自己充充电。
三、高效课堂需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要使课堂教学高效我认为必须要沟通师生的感情,老师必须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心。学生往往从兴趣出发,他们喜欢哪位老师就愿意学哪门功课。因此,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思想和情感的交流。师生关系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活动。所以要使学生喜欢学习你教的那门学科,老师必须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投入,多与学生交流,真诚关怀学生,让学生感受你的亲和力。教师以爱的情怀去教育学生,以海的博大去宽容学生,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比任何高深理论都有说服力,它使学生感受到的是教师无私真诚的品质。以心灵塑造心灵,将爱心、耐心和包容心渗透到教学中,尊重、鼓励学生,让学生充满希望地学习。希望是一种精神力量,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下,学生才会积极有效地学习。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彼此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使教学更得以顺利进行。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喜欢自己。这是开展一切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要想学生喜欢自己,我们还必须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还有一个教师要想搞好高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之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不断反思自己。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高效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篇三】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十几年的实践探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仍然存在着教育目标偏离、教学思维简单、教学方法形式化、教学过程低效化等问题。因此,基于以人文教育为基础、以多元视角为手段、以社会价值为取向、以践行能力为目标的基本原则,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标准,通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比较法和创新思维来建立有效教学路径。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路径;核心素养;
自2002年5月教育部颁发《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品德与社会课(以下简称社会课)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始了学校教学实践。这一改我国小学课程分科设置的特点,以综合课的全新形式成为更加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但是,这对适应了分科教学的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等也提出了挑战。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也为社会课的进一步发展明确了教学方向。我国的综合课教学没有成熟的经验,师范教育阶段也缺少有针对性的培养。既有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缺乏专任社会课教师,相比于传统学科,社会课远远没有得到学校、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的普遍重视。社会课始终处于学校教育的边缘。尽管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一课程较为喜爱,但是课堂教学多停留于形式上的新颖,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之义。因此,在既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指导下,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尝试探索融合这些方法和理念的基本路径,以期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与能力的转化。
一、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社会课教学原则
综合课需要全方位的综合,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使学生具备文化素养、发展能力和社会意识。课程标准中以“理解、掌握、比较、分析、体验、参与”等词语表述的课程目标,更是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只有把握社会课的核心要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发展。
(一)以人文教育为基础
人文素养强调,除具有基本的人文知识积累和认识外,还应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人的价值及存在,并具备欣赏美、理解美和表达美的艺术修养,尊重文化多样性,具有健康的审美取向等。[1]人文教育的核心涵养是人文精神,使学生在人性、人格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的实现上获得提升,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理解他人、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在人文教育中,知识应当以价值为中心并归于价值,以进入人文问题的方式来激活自身并在价值中找到恰当的归属,进而显现自己的灵魂并进入学生的心灵。[2]社会课更在于以思想滋养价值的成长。因为教育不仅关系到学习技能,还涉及尊重生命和人格尊严的价值观,而这是在多样化世界中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3]
(二)以多元视角为手段
具有问题意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能独立思考和判断,能自主做出选择和决定,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大胆尝试,积极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等[4],这些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课教学应该实现的目标。因此,借以多元视角:第一,以问题意识构建多元认知,即以学生的需要为教学发展需要,以学生的视角理解和尊重他们,支持学生的独特认知和表达;第二,以历史视角构建世界观,建立关系意识,认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只有时间、空间与人相互关联起来,才能生成更有价值的认知;第三,以全球视野增补社会范畴,全球化趋势要求学生学会认识、欣赏、包容、理解文化多样性,不仅以学校、社区、地区、国家为思考对象范围,更应建立全球共同体意识,关注人类发展中的共同问题;第四,以文化视角传承民族文化,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第五,以反思和批判精神促进思维创新和能力发展,辩证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挑战。这是核心素养尤为重要的方面。
(三)以社会价值为取向
社会课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公民教育,培养社会所需的公民。在小学社会课框架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道德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等,树立法制、权利、义务等社会责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培养忠诚、爱国、诚信、友善、尊重等道德情感和社会担当,认同国家公民身份并积极践行,提升文化自豪感,关注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构建学生认知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等,都是学校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应该体现在每一学科之中,但是尤以社会课在深刻揭示人性、社会性、历史性等方面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深远。
(四)以践行能力为目标
社会课的实践性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且具有更好的行动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有限的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与学生丰富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思考,在思考中尝试,最后在解决问题中提高。教学内容包括可想象的、可看见的、可触摸的、可经验的,任何社会生活中对儿童有意义的题材,都可以而且应该建立在课堂中,从而使学生实现知行转化、知行一致、知行合一,进而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二、小学社会课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取向偏离价值目标
由于各方压力,学校对于主要教学学科的偏重使社会课在课程设置、教师配备和教学管理等方面都较为薄弱。既有一些研究表明,小学社会课周学时数较低,且常被其他学科挤占;教师多为兼职,备课不充分,应付倾向严重;教学以知识讲授为主,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行为习惯养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结果,学习过程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而未形成价值情怀和解决问题的价值立场,亦未形成行为能力与道德自觉,从而丧失了对人文问题的自觉关照。如果我们把人文知识当成客观知识来教与学,而无视人文知识的价值本质,实际结果将是教育大批量地产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学历人。[5]
(二)教学思维简单、缺少突破
囿于传统的教科书观,教师习惯把教科书作为唯一且主要的教学资源,这恰恰违背了社会课教学的初衷。社会课教材中有限的信息并未传达出教学的全部内容与思想。如果教师缺乏对教材的钻研和拓展,或仅从教材、从成人、从知识的单一视角出发,则会忽视学生眼中对事件不同层面、不同关系甚至不同角度的理解,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更忽略了利用学生实际生活情境增强学生认知体验和实践能力的可能。今天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带给学生的信息内容是全方位的,认知渠道是多样性的,内心变化是复杂的,生活经验是丰富的,如果不能从学生的认知需要、情感体验和实践经验方面进行关注,社会课教学将很难取得突破。
(三)教学方法重形式轻内涵
社会课中常被提及的教学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演讲法、讨论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等往往在教学中缺乏有机的联结,不是简单罗列,就是生搬硬套,致使课堂效果远远低于预期。社会课的教学强调综合,但是综合不以方法用得多、用得新为好,而是有效调动课堂资源、实现学生学习效果最大化为宜。教师总是擅长使用“灌输”“说教”“训导”这样的方式达到强化认知的效果,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内在需要,使得许多方法没有被恰当使用并发挥效果。一节课好与不好不在于运用了多少方法和手段,而在于这些方法和手段组合起来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忽视思维能力
思和辨是智识成长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只有“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才能“笃行之”。爱真理的前提是独立思考加批判精神。《论语》中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等方式在于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尽管教师看似放手“让学生学”,但是学生大多仍然处于被动地位。答案只有标准的才正确,规定只有学校要求的才合理,表现只有教师满意的才最好。这些都使学生的思想、行为、价值判断等被限定在既有的条框之下,难以实现自我价值,也湮灭了学生发展的无限可能。
三、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社会课教学路径
社会课教学实践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难题,诸如教学理念转化的问题、教学内容提升的问题、教学方法融合的问题、教学能力发展的问题等。这些都激励着教师对于小学社会课教学的不断尝试和探索。
(一)以阅读教学强化人文教育
教育的人文性是指教育为人的个性、完整性、历史性而努力,致力于人性的生成、扩展和人性境界的提升,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讨论与反思人生的意义。[6]而人文教育须从阅读开始,这是提升内外涵养的基本方式。社会课的阅读教学应不同于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在此,阅读资料范围更加广泛,涵盖学科门类更加庞杂,不拘泥于字、词、句的认知和理解,而是通过作为一种主观性、个体性和反思性的知识实现对价值、人性、意义的追问和体悟。这里更加强调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比如经由社会调查而生成的报告、经由文献查阅而生成的人物传记、经由每日新闻而生成的评论文章等。这些进行观点阐释、讨论、反思等的表达,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围绕社会课中的主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读书指导和任务布置,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仅要使学生走进阅读,更能从阅读中走出来,运用讨论、对话、践行和反省等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社会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独立、自信、尊重、理性等素养。
(二)以有效问题促进方法融合
有效教学必然需要一种能够联结课堂教学各环节、各要素的手段,而“问题”恰是最好的切入。好的问题不只是“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还有“怎么样”“为什么不是”“假如”等其他非直接、非正向、非实然的问题,以及提问内容、提问方式、提问时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源于好的教学设计和提前预设。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紧密围绕某一主题或事件,通过问题推动事件展开,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促进问题的解答和再生成,从而使方法之间形成相互关联,无缝对接,促进教学资源的整合和课程内容的创生,进而形成开放、多元、融合的教学形式。同时,以问题引导,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共同创建中,并在分析、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实现学生知识综合化、能力综合化和素质综合化的发展。
(三)以比较法打开多元视野
我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社会环境变得复杂多元。同时,互联网的发展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革。学生的社会体验和认知程度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因此,在社会课教学中,应该以更加符合学生经验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等,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社会现实,理性、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认同和尊重社会价值,并能做出适当的行为选择。而比较法则是通向这种高阶思维和深度认知的有效手段。比较法可以在历史、地理、政治等不同学科的知识间建立起一种联系,通过比较,可以明辨单一事物中的多种影响因素,可以理解不同文化、制度、社会等环境下的差异、冲突与融合,同样也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解、包容和接纳这个世界。总之,课堂教学应该更加多样和有趣,积极吸引学生参与到自我认知的建构中。
(四)以创新思维构建实践基础
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社会发展对于人才核心素质的迫切期待,也是实现创新实践的重要基础。这就要求学生的思维具有多元性、独特性、灵敏性、延展性。因此,社会课教学可以通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使学生于发现问题过程中观察、分析、判断、尝试,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开放式的教学形式结合多元的考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从认知、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具备为社会发展所需的知识储备、技能基础和思维意识,从而使学生建立起认识世界的方法、改变世界的能力和拥抱世界的态度。
社会课教学基于常识,但不止于常识。只有在尊重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把握具体教学实践,挖掘教学中的可能路径和实现方式,于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尝试,使教育深入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寓有形于无形,才能使社会课教学真正发挥实际效益。
参考文献
[1][4]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2][5]张祥云.人文知识的特性及其教育意蕴[j].教育研究,2004,293(6):8-12.[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7.[6]石中英.人文世界、人文知识与人文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6):12-14.【篇四】
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作为一门指导学生行为准则、培养学生思想素质的生活化学科,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将“生活化”教育模式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生活化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以生活化课题丰富学生学习情感;以生活化实例提高学生生活认知;以生活化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态度;以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
小学是一个人人生成长与知识习得的黄金发展阶段,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人格发展是极为重要的,而小学品德与社会正是这样一门具有教育实践意义的课程。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指导学生日常行为准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学科,也是小学阶段十分重要的一门学习科目。作为一门生活化的课程,运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自然是最直接有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当前,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推进,更加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要从学生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使学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以此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本文便是在对于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认知的基础上,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进行一些实践尝试与经验总结。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的教育模式,能够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教材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科的亲密性,体会到该门学科与社会的紧密联系和品德与社会内容的重要性,由此直接拉近了学生与该门学科的距离,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并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良好发展。因此,该教学模式有着极大的教育优势。
1.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在以往传统的教育中,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通常都会倾向于知识的讲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都显得较为抽象和模糊;同时,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认知能力还比较薄弱,对于品德与社会方面的相关理论认知不足,无法将所学的知识合理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恰恰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尝试,能够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到学科学习的亲近感,更加愿意主动参与该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从而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认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2.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社会实践性要求比较强,教师在课堂上“灌输式”的讲解方式压抑了课堂教学氛围,也禁锢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发展,课堂教学氛围的沉闷无疑使得教学质量大打折扣。而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将抽象枯燥的学科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有用性,使学生体会到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知识学习的乐趣;同时,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能够将枯燥单一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而有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到兴奋和愉悦,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对于任何学科的学习来说,兴趣都是首要的出发点。小学品德与社会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其社会性和综合实践性都比较强,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不仅会压抑课堂教学氛围,封闭学生的思想,也会增加其知识的无趣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生活化的角度来诠释抽象的小学品德与社会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生体会到该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与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于该学科的认知,提高学习质量。
二、“生活化”教育模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策略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教师通过合理地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实现核心素养教育的目标。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将“生活化”教育模式运用于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生活化情境,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生活化的课程,因此,要采用“生活化”的教育模式,首先就应当模拟生活化的现实氛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模拟现实背景,让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现实情景下的新鲜体验。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充分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下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
例如,“友爱残疾人”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了解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真实事例,学会尊重残疾人,学习残疾人顽强、自信、乐观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据此目标,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看过或接触过残疾人吗?你们有怎样的体会?”学生们开始争相发表意见,关注点被集中起来。此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让学生们进行模拟活动:如蒙着眼睛走路,体验盲人走路的感觉;让学生们单手穿衣服、架拐走路,体会肢体残疾人的生活感受。通过角色扮演的情境体验,让学生们深切地体会残疾人生活的艰难,由此获得了真实的感受。通过模拟生活化的情境,带领学生进入角色,以真实的体验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从而自然萌发出尊重残疾人、学习残疾人顽强不息的乐观精神的思想,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习动机。
2.生活化课题,丰富学生学习情感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社会性和综合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其知识内容大都贴近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因此,其教学目标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多创设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经验的生活化课题,以此吸引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感受品德与社会这一学科的实践运用意义。同时,教师还应将品德与社会教学和学生的情感培养紧密结合起来,以此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
例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商店的意义,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父母一起逛超市,体会商店购物的过程,从中真实地了解购物的方式、途径、为我们服务的人员等等,从中体会购物的意义,感受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所带来的进步及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所带来的便利等等,这些都是在课堂教学的理论讲解中体会不到的。因此,通过有意识地为学生增设一些生活化的课题,能够更好地拉近学生和该学科之间的距离,从而陶冶学生的生活情操,丰富学生的学习情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3.生活化实例,提高学生生活认知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内容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稍显得枯燥乏味,而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也会让学生更加感觉学习无趣,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和质量[1]。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将枯燥的学科内容中融入一些鲜活的生活实例,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生活化的视角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学,以此改善枯燥单一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科内容更加生动、形象、丰富,从而提高学生对于生活的认知[2]。
以“我们遵守规则”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为例:这节内容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以及掌握什么是规则,体会规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要求从最贴近学生的实例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据此目标,在该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实例,提问学生:“在上学的路上我们需要遵守哪些规则?”等等。通过融入生活化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知识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学生的生活认知。
4.生活化评价,激发学生积极态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拥有好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是实现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渴望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与鼓励,而这鼓励的来源便是教学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好的评价积极促进学生的一生,反之则会给学生带来消极悲观的情绪。因此,教师们可以对学生进行生活化的评价,即以生为本,贴近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实际表现,以此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主要指标并不是学生的最终完成效果,而是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方法、与其他同学的合作情况、思想活动等等。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评价的内容涵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对于不同的环节有着出色表现的学生都会及时地得到肯定和鼓励,有助于满足每个学生渴望被肯定和鼓励的心理,从而能够帮助学生们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努力拼搏的探究精神。除此之外,在学生们完成各自的实践活动任务之后,还会召集学生们就各自的活动成果进行全班展示和集体交流,采用师生评价、生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开展多元化的评价,赞赏每个学生的独特性,肯定每个学生每个微小的进步和所付出的努力,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评价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尊重欣赏他人的态度,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5.生活化实践,提高学生生活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生活化的课程,要想让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能够看清社会中的真、善、美,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才能深刻体会[3]。因此,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适时地安排学生开展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实践、去体验,切实体会品德与社会学科和自身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愿意更加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并学会学以致用,以此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例如: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会根据教学的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商店,安排学生去超市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商店购物、消费的过程,感受商店服务人员为我们带来的服务,切实体会现代化购物消费的意义,感悟社会的进步。再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参加献爱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在敬老院内对爷爷奶奶们进行生活的交往、帮扶和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实际行为,深刻体会尊老爱幼的重要意义,以此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生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总之,小学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对于端正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心理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生活化的教育模式有助于充分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科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确保生活化教育模式得到很好的实践,进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姗。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生活化教学”初探[j].中国教师,2013(12):69-70.[2]吴林龙。论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特点依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7):17-20.[3]潘茂春。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239.【篇五】
摘要:合作学习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重要教学方式,在多个学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提升了学科教育成效。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深化小学思想品德德育教育。为此,文章结合浙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实例,从几方面思考怎样开展有效的品德与社会课堂合作教学。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品德与社会;教学应用;
在传统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为灌输式教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为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兴趣,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结合学生学习情况采取适合的方式开展针对教学。
1创设事宜的合作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学习兴趣
为了提升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在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事宜的合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互相交流信息,为品德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深入发展提供支持。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各种各样的传媒”一课的时候,基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多种多样的传媒种类,懂得传媒时刻充实着我们的生活。在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互相交流自己所看到生活中的传媒教学情境,即让学生在课下通过小组合作调查总结当地的传媒特点。在这样的调查情境预设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分成三组,第一组调查当地报纸的种类,第二组调查当地广播电视的种类,第三组调查本地可以收到的电视频道的种类。在学生以小组形式呈现自己调查信息内容的时候,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个信息的?并根据小组汇报,有意识地帮助整理其中一组的调查资料,培养学生客观准确的调查记录能力。之后,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领悟“传媒”———传媒就是传播媒介,特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工具。传媒可分电子传媒和纸质传媒。在这种调查情境的创设中让学生充当一次调查员的角色,在小组集中智慧思考的过程中增强了合作学习兴趣,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支持。再比如学习“这是我们的社区”一课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知道并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前,教师设计这样的情境导语“社区的设施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当我们遇到情景剧中的情况,该如何借助社区里相关的公共设施解决问题呢?”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准备表演情景剧,为学生创设模拟社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社区的功能和借助公共设施解决问题的情况,之后通过情境学习总结出借助社区的公共设施解决实际问题的道理。
2通过恰当的游戏活动增强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游戏的引入能够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成效,让学生在轻松的引导下进一步感受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为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习内容适当地渗透一些游戏。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集体力量大”一课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懂得合作的重要性,明白在一个集体中,只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才能办好事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游戏为基本切入点,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游戏。在游戏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向学生出示游戏规则:每个人手中有一张图形纸,上面画着八个图形,请在一首歌的时间内,按老师的要求来图色,谁能完成任务,我就相信他的力量大。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涂好颜色,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力量渺小。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提问学生为什么无法成功涂色?学生会说时间太短了,在学生的回答下教师接着提问那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呢?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如果没有说出:要大家一起来涂,就这样引导:看来靠你们一个人的力量还是不够呀,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个老师,你们可以从它们的身上找到办法。播放视频《蚂蚁搬饼干》。
学生如果说出来:要大家一起来涂,就这样引导:看来大家都知道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要大家一起来才行。其实这个道理不仅你们懂,小动物们也懂。说说看,通过你的观察发现,你知道哪些小动物他们是靠集体的力量取得成功的。在对动物活动思考学习之后学生纷纷认识到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成功的这个道理。在学生认识到这个道理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涂色练习,合作涂色之后将涂好颜色的图形纸张贴到黑板上。之后分别对成功的小组和失败的小组进行采访,让成功的小组介绍成功的经验。总结合理分工,团结协作的重要性。采访失败的小组,总结经验,让他们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3通过合理的小组任务分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在当前社会,一个人是否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逐渐成为对综合素质考查的重要环节。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为了能够确保全员参与,并在最大限度上体现出学生合作学习精神。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其安排分组合作学习任务,明确各自在小组学习中的责任,在责任的引导和制约下更好地完成互动教学,促进个人发展。比如在学习浙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神奇的电话”一课的时候,基于教学目标知道电话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之一,了解电话的神奇;掌握几种公众服务电话的使用方法;明白不能乱拨应急电话。在向学生介绍电话发展、阐述应急电话重要性、明确公众服务电话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演示拨打应急电话,具体操作为:从信封里取出任务,模拟拨打应急电话(两个演员,一个导演)。在明确任务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执行如下三个拨打任务。
任务一:今天上午十点,绿城育华学校校门口发生两车追尾事件。后一辆车的保险杠被撞坏,挡风玻璃被撞碎。任务二:紫金花园二幢一单元301的王奶奶心脏病突发。任务三:春风玩具厂一楼仓库发生火灾,火势有蔓延趋势。厂址:中和路23号。最后,小组汇报表演,并让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公众服务电话宣传单,并在宣传单上注明如何正确使用应急电话,深化自己对应急电话的认识。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深化发展下我国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品德和社会》课程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也引起了相关教育人员的进一步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不断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蓝辉质.刍议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7(94):95.[2]史为广.增强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实效性[j].中华少年,2017(24):9-10.[3]姜兆练,范尊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29):287-288.[4]胡振芳.小组合作学习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艺术,2017(4):33-34.[5]陈敏敏.“巧让妙引”成就精彩品德课堂--以《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教学为例[j].名师在线,2017(2):58-59.[6]王德友.要热闹,还是要实效--对小学品德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思考[j].文理导航,2016(11x):95.【篇六】
摘要:文章提出将信息技术运用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辅助课堂教学,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趣味化,以及生动化,通过对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意义的介绍,提出了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技术;情境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比,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致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显得枯燥无味,导致小学生对该课程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1]。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注入了活力,教师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使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生动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率。
一、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其理论和观点都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和其他学科相比,较为抽象枯燥。如果教师在授课时照本宣科、方法单一的话,学生很难理解这些概念、观点,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需要教师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来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起来,使单一的教学方法变得多元化,进而有效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2]。
(二)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强的体验性和教育性,传统的讲解式教学方法难以带给学生深刻的思想情感体验,难以真正实现知识内化。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充分发挥其形象直观的优势,为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进而把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使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达到促进课程知识内化的目标。
(三)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资源
品德与社会课程本身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而且其本身十分注重实践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拘泥于教材的话,则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而运用信息技术则可以极大地扩展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资源,进而使学生可以直观地体验更多、更新、更贴近生活的教学资源,防止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相互脱节[3]。
二、信息技术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社会科学,其中的理论和观点都是前人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先进的信息技术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为一体,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将其应用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可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和趣味化,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配备了许多形式多样的插图,然而这些插图都是静态的,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这些插图动态化,并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进而有效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宝岛台湾”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一些与台湾的形成、台湾的历史、台湾风光等相关的视频,使学生了解宝岛台湾自古以来与我们血脉相连,同时学习更多的相关知识[4]。
(二)运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多种教学资源,使小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同时,接触更广泛的生活化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进而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的学习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而是面向社会这一更广阔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领域。例如,在教学“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时,可以在学习书本内容的基础之上,借助信息技术向学生播放各民族不同特色的视频,使学生在感受各民族不同文化的同时,领悟“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深层含义。
小学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新鲜事物都抱有一探究竟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寻找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联的音频资料,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并设置相应的悬念,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通过这一方式,能够实现教材内容和课外内容之间的实时转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5]。
(三)运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学习内容较为抽象,尤其是与历史相关的教学内容,由于时间较为久远,学生会感到陌生且难以理解。如果教师只是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学生很难认识和理解重难点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辅之以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突破,以此来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将学生难以理解的重难点知识,以声像合一、动静结合、图文并茂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给学生,进而使学生入情入境,在情感共鸣中理解和把握重难点知识。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吃穿住话古今”时,由于教学内容大多偏离学生实际生活,他们不容易学习和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重点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而使他们身临其境,深刻理解教学的重难点知识,从而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6]。
(四)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本质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品德与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解决。因此,教师如何科学设计教学问题便成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活动的重中之重。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创设合理的品德与社会教学情境便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将小学生引入他们熟悉的教学情境中,进而使他们在教学情境中去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我们的国粹”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与京剧脸谱、角色、国粹历史等相关的图片及视频,将其制作成ppt,在课堂上利用投影仪呈现给学生。通过创设这样一个直观化、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增强体验感受,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7]。
三、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并在具体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突破重难点,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石洪辉.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探讨[j].新课程,2018,(4):133.[2]宋仪平.浅谈品德与社会课中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7):88.[3]李虹.巧用信息技术点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j].文理导航,2014(4):87.[4]赵志锋.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作用[j].中小学电教,2017(9):71-72.[5]林容妹.探究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整合[j].教师,2018(2):87-88.[6]钟尚银.浅议信息技术与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的融合策略[j].亚太教育,2016(10):17-19.[7]司秀丽.也谈信息技术在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中的应用[j].试周刊,2014(18):117-119.
第五篇: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云南景东县者后中学/赵文翠
摘自:《中国期刊网》
【摘要】《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应该是多领域的发展,包括知识、情感、人生观。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兴趣、学习方式、情感体验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能力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式、情感、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从激发兴趣、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实现思想品德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兴趣;实践探究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将起到奠基作用。特别是现在新课标实施后,对思想品德学科进行全方位改革,将这门学科完全与学生的生活紧紧扣在了一起,很多课文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很多课文正是学生好奇的知识。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初中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点看法: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的老师”,要想学生喜欢思想品德,首先,作为教师得想办法让学生喜欢你。一般,上课有激情,亲和力强,善于鼓励学生,欣赏学生,知识面广,且对学生严中有爱的教师都比较讨学生喜爱。博得了学生的喜爱,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这个有利因素,趁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喜欢思想品德学科。其次,在教学中,要做到先易后难,善于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
引导学生善于从实践中探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学生生活,所以很多的知识都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感悟。由学生自己探究的知识既容易理解又记得牢。现在的思想品德教学,很多知识都可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且课本中也设计了很多这样的活动,只要我们认真利用,精心组织好这些活动,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的。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也真正认识到自己主动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了当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做到教与学有机结合。
加强训练,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备课、上课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课后巩固也必不可少。学生课堂上听得再好,如果课后不及时消化,效果会大打折扣。接受得快,忘得也快。上学年我只要求学生在听课时一定要认真且做好笔记。课堂上,气氛确实很好,学生觉得轻松,感觉课堂上效果也不错。上完一个单元后,组织了一次测试,结果就让大家比较失望了,试题的答案很多口水话,知识零乱。并且,还有一些学生都是凭自己的感觉做的。这样,学生不仅能更牢固的掌握好所学知识,而且还能将课堂上所学知识通过练习得以提升、拓展。只要这样长期训练,学生就不会觉得所学知识不知如何运用了。既培养了学生的做题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又让学生知道了本课所学知识,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哪个知识经常会出现哪种题型,哪个知识应该怎样运用。这样对学生今后的自学也有很大的帮助。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及时总结,勤于肯定。学了,记了,用了,还得检验。当然这个检验,可以是实践活动,也可以是书面的。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都得及时。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很快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掌握,哪些知识还得强化。当然对于学生做得比较好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的给予一定的鼓励和肯定。学生都喜欢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肯定,表扬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表扬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表扬可以拉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表扬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如: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习惯性的给予真诚的称赞,这样就能让学生培养自信,激起学生回答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很多老师都说学生到了八年级,就不爱回答问题了,我不这样认为。每次,我上课,课堂气氛都很不错的,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和老师配合得也很好。
总之,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应勇于探索,积极落实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为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思想品德》新课程散发出它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