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深化改革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大全5篇)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16-1022005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6-04 11:41: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深化改革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

深化改革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 温家宝总理在202_年2月16日国务院召开的第三次廉政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到如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已经实施了十年,作为一名区财政部门工作人员来讲,深切感受到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一、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认识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为基础,资金缴拔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整个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主要内容。

二、深化体制改革 规范资金运行程序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我区首先对财政部门现行的机构设臵和现行的财政核算体系进行了体制改革,建立国库支付中心、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部门有机结合的支付体系,确立预算审核、资金支付、监督管理为一体的预算机构设臵和管理体制。根据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基本内容,建立单一账户和分类账户相结合的账户体系,实现集中资金、集中核算、集中支付。我区在坚持资金使用权和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各预算单位原来的一切账户,由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人民银行开设“国库单一

账户”,将所有政府财政资金都存放于该账户,并在预算单位需要实际支付时,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直接拨付相关单位、部门。在此之前,资金始终存放于国库单一账户中。与此对应的是建立国库分类账册管理体系,即在国库单一账户下为每个预算单位都设立支出总账和分类账,记录它们各自的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政府的财政预算部门每年给预算单位下达预算指标,并审批预算单位提出的用款申请,委托支付中心办理具体的支付手续。

按照这种资金管理方式,政府财政资金支付都在国库单一账户体系下统一进行,财政预算部门还在商业银行开设零余额账户,并为预算单位开设零余额账户,通过零余额账户,对政府财政资金采取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方式支付到商品和劳务供应商。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是按照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根据用款单位申请,由财政部门将资金直接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授权支付是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确定的资金用途和用款进度,由预算单位自行开出支付令将资金支付到商品、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商业银行代理支付的财政资金,每日与财政部门开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进行清算。

资金管理方式的变革要求资金支付程序也随之进行改革。按照政府财政资金的用途和性质,将支出分为大宗购买支出、工资性支出和其他支出三大类,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支付。

三、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在法制和规范的前提下,我深切地感觉到国库集中支付使各部门、各单位用款更加方便,解决过去政府资金层层拨付,流转环节多,资金滞留、沉淀和流转慢的问题。

(一)简化头绪,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过去单位用款计划批准后,国库要一次将资金拨入单位银行账户,一方面形成财政资金结余多户头分散存放,另一方面却造成国库资金不足,调度困难。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实现了单位用款计划与资金拨付相分离,使单位形成的结余体现为用款计划指标结余,而实际资金结余却在国库或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二)减少环节,降低资金运行成本

首先,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单位未使用资金全部结余在国库,可减少短期借款或发行国债数量。其次,由过去向多个户头拨款变为向一个户头拨款,大大减少了在途资金量,从而降低了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三)绿色通道,提高资金到位速度。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对各预算单位来说,省去了国库向单位拨款程序,国库处批准单位用款计划后,直接通过电子网络传送到会计中心,会计中心收到用款计划,单位即可使用资金,可提前资金到位时间3—5个工作日。比如近期我国部分地方校园安全事故的连续发生,各校都申请安装电子监控,学校在提出申请电子监控的项目经费之后,很快就得到主管领导批复,由政

府招投标中心组织招标工作,财政部门迅速将资金列入计划,大大提高了资金到位速度。对于学校而言,经费得到充分保障,校长更有充足时间用于学校的管理,提升办学效益。

四、优化过程管理 提升依法理财水平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预算执行实现了以支列支,保证了政府预算支出与学校财务支出的一致性;对财务管理从资金管理转移到指标控制,实现了指标、资金分离运行的管理模式;对收入缴库和支出拨付实施全程监控,为预算编制、执行分析提供了准确依据;通过整理、对比和分析各单位的会计信息资料,使得我们有条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确保预算编制准确有效;财政管理、财务管理信息通畅、透明,有利于加强财政内部监督,提升依法理财的水平。

(一)强化财政预算的执行,推进了预算改革步伐

过去是将资金直接拨入银行账户,有的单位不一定按既定的预算执行,哪里需要就用在哪里,形成预算和执行两张皮。现在每笔支出都处应在相预算指标控制之下,财政可及时掌握各项预算的实际支出进度,为制定更加合理的部门预算提供准确资料。

(二)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近几年来,随着我区招商引资的顺利推进,财政收入连年增加,但支出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其主要问题就在于各部门的资金分散管理,分散使用,攥不成拳头,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一方面财政资金紧张、调度困难,另一方面,各部门、各单位又

存在一定量的闲臵、沉淀资金。

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后,预算内外资金集中在一起,政府和财政部门掌握了所有的财政资金,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当前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的季节性不均衡与支出之间存在的矛盾,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的转变,增强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三)真实反映了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

按现行总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财政资金的支出数以财政拨款数列报支出。由于财政资金是层层下拨,而单位往往是先把资金要到自己账户上后才开展业务,造成大量资金分散于各部门、各单位在商业银行的账户上,各项支出的实际形成有一定的滞后期,财政总预算列报的支出并不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而且两者差距很大。财政部门和中央银行无法全面了解整个财政资金的运转状况,给财政预算编制等项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甚至造成资金的浪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财政总预算支出和单位支出实际上是同时形成的,财政总预算支出能真实反映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数,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经形势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

(四)有效防止了对财政资金的挤占、挪用和截留。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所有财政资金不再预拨到预算单位账户,在预算执行前就对其进行审核,结余都以指标体现,所以挤占、挪用和截留财政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特别是截留财政资金已不可能。由于预算单位每笔支出均要通过财政的审核,随着

部门预算改革的实施,预算更加细化,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觉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有以下几点优势,一是强化预算约束,堵塞支出管理漏洞,提高了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益;二是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范围,从制度上有效地预防、遏制和纠正资金使用中的不规范操作和违规问题;三是有利于打造一支作风过硬、廉洁高效的财政窗口队伍,树立全新的财政窗口人员形象。

第二篇: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健全制度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东岳乡为了改变机关作风,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坚持用制度管人,从而培养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东岳乡机关管理制度》经过了为期两个月的职工反复讨论修改,乡党委会多次研究后提交职工会上表决同意实施后形成。包含15个制度(工作制度、学习制度、会议制度、请销假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用餐制度、值班制度、机关用车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文书办理制度、保密制度、印章管理制度、驻村干部工作职责、撰写信息调研文章制度、奖惩制度)。制度执行后,全体职工坚守工作岗位,尽职履职。

二、逗硬奖惩,提高效率

公务员津补贴实施后,干部存在不好管的现象,而事业单位人员也在等、观、看。为了让职工有事干、能干事,《东岳乡机关管理制度》中明确了奖惩依据,实行每周一通报,每月5日前结算,这激励了职工干好工作的热忱,使他们服务质量明显改观,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东岳乡李小

菊)

第三篇: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强化管理提高效率

---------高效课堂措施 一是在管理策略上突出了责任与效益落实工作常规:①一日一次领导巡课;②一周一次推门听课;③一周一安排教科研工作;④一月一次学生评教;⑤一月一次“双效”集中培训;⑥一月一次教学流程检查;⑦一章节一次集体备课;⑧一学期一次公开课;⑨一学期每班一次家长开放日。

二是在备课方式上追求了共性与个性兼顾,教案与学案同步。在备课效益机制上有所突破----强化集体备课,考勤保障促动,集体智慧联动;尝试导学案,以学定教,面向每个学生,关注后进生,力保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同步;探索评课新方式。三是在课堂教学上实施“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名师引领树航标,学校先后组织教师看名师录相课,看后人人写反思和心得体会。第二步,有效吸收抓转化。组织校内骨干教师引领,致力构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当堂检测”教学模式。第三步,重点突破促达标,分年龄分层次逐一达标过关。第四步,精心打磨高效课,构建模式,总结推广,示范引领。目前学校已经基本形成“5、15、10、10”课堂教学模式,即复习导入5分钟,学生自学15分钟,教师精讲10分钟,当堂检测10分钟。

四是在练习设计上立足轻负增效原则,探索教材训练素材如何利用,补充练习与教材训练新方式,当堂检测新方式三大问题,大胆推行“以学定教,当堂检测”模式,大力推进分层作业,因

材施教,努力实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五是在评价方式上构建了以学评教,有利教师专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了质量挂钩的教学工作评价要素,学校出台了《三

教地小学“双效”活动即时奖励方案》,从专业成长、校本教研、教学竞赛、辅导学生、教学质量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奖励,促进学

校“双效”活动顺利实施。

强化管理提高效率-------高效课堂措施

三教地小学

202_年3月

第四篇:规范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规范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作者:毛正中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2_年开始试点以来,快速推进,今年将实现基本覆盖的目标,令人欣喜,但又不免让人担心:太快可能会隐藏某些风险因素(包括这个制度自身的以及外部条件),从而使其稳固性不够。清醒地认识和分析这些因素,采取适当防范措施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认为,至少在以下3个方面需要特别关注。

第一,要恰当地把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的自治组织,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府筹资额度占80%,是政府直接管理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农村的稳定及和谐是不可或缺的。同时,在城乡二元化的基本格局没有实质性改变的条件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的医疗保险在筹资水平、医疗消费习惯与水平、面对的服务系统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因而,不能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成一种由政府资助的团体商业医疗保险(据我调查,有少数地方的做法实质上就是如此);也不宜匆忙地把城乡医疗保障制度整合在一起而挤占支付能力较低的农村居民的利益。

第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自身的规范与完善。这个方面涉及4个议题。

1、管理体制的确立和管理能力的建设。管理体制上目前各地大致有3种形式:一是由卫生行政部门主管;二是人力资源及社会保障局主管,或新组建的一个独立机构(直接隶属于地方政府)来管理;三是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管理。后两者目前的比例很小。这里主要涉及是由第三方(如社保部门)来管理,还是卫生部门“一手托两家”(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的争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还是刚刚建立起来的一种制度,许多事情看得不那么清楚。我认为,短期内不要匆忙改变各自的管理体制现状,可以通过观察、对比和总结,在适当的时候再出台政策,明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性质和管理体制等问题,从而免去许多不必要的摩擦。

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素质也有待提高。从长远看,需要建立专门的培养项目,源源不断地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输送管理人才。管理能力的建设也包括管理手段的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完善,是保证其高效日常运行的重要工具。

2、建立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水平5年之中翻

两番,这种增长势头令人兴奋。但是,这种增加还带有明显的人治痕迹,稳定的筹资增长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了这一点,作为一种保障制度的保障功能就无法稳定地得以发挥。因此,根据医疗费用、政府财政收入、农民收入的增长等因素,建立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增长的模式是一项亟待完成的工作。3、科学有效地使用不断增加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使农民尽可能多地受益。目前农民总体上的受益水平还不算高(202_年才近31%),这一方面是受筹资水平的制约,另一方面也与科学地制定补偿方案有关。由于未能准确地测量农民疾病的风险,或不懂得如何科学地制定补偿方案,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过多或超支的现象在不少地方存在。在筹资水平很低的时候,主要分担农民较大的疾病风险,特别强调以“补大(住院)为主”是适当的。但随着筹资水平不断提高,就需要适当强调“补小(门诊)”的问题,即要不断增加对门诊补偿的基金数量,以扩大参合农民的受益面。

4、继续加强督导与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几年来能够快速地顺利推进,也得益于有组织地、严密地督导和评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尚未进入稳定的常态运行阶段,这类督导和评估活动不应减弱。

第三,不断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外部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互动局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卫生院)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利益群体。可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医疗服务供给者行为的规范状况及医疗费用合理控制的状况,基本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状况和农民的受益状况。对医院行为的规范和控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将直接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巩固和发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需要同医疗救助制度相衔接。若两种制度不能实现紧密衔接,贫困农民肯定会较少地利用卫生服务。事实上,至今还有不少地方存在这一问题。研究并提出有效的衔接方式,保证贫困农民公平地享受基本医疗服务,也是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任务。

(作者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原题:巩固•规范•完善)

来源:人民日报

第五篇:规范管理抓队伍 深化改革谋发展

规范管理抓队伍

深化改革谋发展

政协xx县委员会:

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教育发展的根本,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内部管理制度改革,强化教师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校,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校,职业技术学校

校,特殊教育学校

校,完全中学

校,初级中学

校,小学

校,幼儿园

校(公办

所,民办

所),小学教学点

个。有在校生

人,其中:幼儿园、学前班

人,小学

人,初中

人,高中

人,职校

人,特殊教育学校

人。

(二)教职工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

名,其中女教职工

人。聘任在管理岗位

名,专业技术岗位

名,工勤岗位

名;其中正高级教师

名,高级教师

名,一级教师

名,初级教师

名。学历层级:研究生

人、本科

人、专科

人、中师

人、高中及以下

人;平均年龄

岁。

二、主要做法

(一)引进优秀教师人才

按照相关政策制定引进免费师范生、高学历人才、知名优秀教师等人才的措施,着力解决我县教师队伍优秀人才紧缺的问题。对愿意签约到xx县内学校的国家教育部直属师范院校免费师范生给予一次性安置补助费

万元,并优先提供校内周转宿舍。近五年来,签约免费师范生

人,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岗教师招聘县外调入等渠道引进具备相应教师资格、专业能力较强的教育人才。近五年共招聘教师

人、特岗教师

人。从外县调入

人。

(二)规范职称评聘管理

职称申报评审必须符合申报、评审条件,按照职称系列文件规定执行。各学校指定竞聘方案,方案明确各岗位的需完成的任课课时量(含行政工作折算课时量)及教学成绩要求,确保取得职称的教师(含中心学校人员)任课量和教学成绩达到岗位要求,才能进行竞聘上岗和聘任工作。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三)规范考核管理

教育体育局对校长集中考核管理。通过个人述职、民主测评与社会评价、目标责任完成情况、教学成绩、个别谈话等方式对校长进行综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校长奖励性绩效工资统筹统一分配。考核结果作为实行校长评优评先、交流任职等依据。教师由学校按进行考核。考核突出工作量和教学成绩,考核内容和结果归入个人档案,作为职称升降、工资增减、续聘解聘、奖惩、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教师交流培训

完善教师交流学习制度。把乡镇工作经历作为义务段学校校长任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晋升、教师调聘的主要条件,通过新招录教师下乡工作、城乡互派校长助理、乡村教师进城考试、优秀教师送教下乡、城乡学校校长轮岗交流等制度,加快城乡教师交流融合,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发展。202_—202_年,城乡学校校长交流

人,教师交流

人,其中,新招录和县外调入分配至乡镇学校教师

人。通过校本培训、跟岗学习、城乡和校际交流、集中研修、业务考核等形式,努力培养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202_至202_年,共投入培训经费

万元,组织开展城乡学校教师交流培训学习

人次;获得批准成立省级小学名师工作室

个,市级名校长工作室

个,组建县级名师工作室

个。

(五)落实教师各种待遇

认真落实乡村教师惠民政策。近年来,共筹集资金建设乡村教师周转房

套,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师的居住条件。202_年以来,实施乡村教师每月增加

元乡镇补贴政策;202_年以来,实施乡村教师每月增加

元的乡村教师津贴政策。这些惠民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乡村教师待遇,增加了乡村教师的获得感,提高了职业认同度。

(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

持续开展教育系统行风整治,紧紧围绕教育系统行风整治“十项禁令”,严格“一约谈二通报批评三处分”的处理原则,加大对违反规定事项的查处力度,重塑了xx教育整体形象,展现了爱岗敬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新气象。

三、存在问题

(一)教师编制总量不足。根据国家和省定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配置标准计算,全县应配教师

名,其中高中

名,初中

名,小学

名,幼儿园

名,职校

名,特校

名。全县教师现使用编制数

名(高中

名,初中

名,小学

名,幼儿园

名,职校

名,教师进修学校

名,教育体育局机关事业

名,行政编制

名)。现教育系统缺编

名,其中高中

名,职校

名,特校

名,初中

名,小学

名,幼儿园

名。

(二)县城学校职称受岗位限制晋升难。城区学校202_年符合申报高级教师人员

名,有岗位

个,名人员不能按时申报评审。其中矛盾较大的xx一中今年有

人符合晋升高级教师,但只有

个岗位可用,还有

人无法按时晋升,;xx二中今年有

人符合晋升高级教师,均无岗位可用;xx三中今年符合申报高级教师的有

人,近三年有

人符合条件,但目前空岗仅有1个。

(三)教师补充人数较少,补充方式单一。

近五年教师因退休、提前退休、死亡等减员

人;近五年共招聘教师

人、特岗教师

人。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与周边县市区对比,我县缺编最多,但每年补充教师最少,且招聘的特岗教师也相对较少,招聘方式比较单一。

四、下一步工作

(一)完善教师编制管理。

建立教师编制总量动态核准制。实行跨地区、跨层级、跨行业、跨部门、跨学段动态调剂事业编制,每年按在校学生数核定一次教职工编制总量及时补足所缺编制。建立教师编制统筹使用报备制,县教育体育局在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对教师资源的合理布局负责,统筹分配各学校编制数,每年报县编办和县财政局备案。

(二)加大教育人才引进力度,加快补充教师队伍。

通过待遇引才、政策引才、情感引才等措施有重点、有目标的引进教育专项人才,重点引进高层次人才、国家公费师范生和高校优秀本科毕业生,实行专人专编专岗管理。学前教育教师队伍,采取政府购买形式适当增加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义务教育教师队伍,通过补齐空编、调剂编制、政府购买、压缩非教学人员编制等方式增加教师总量;高中阶段教师队伍,202_-202_年,每年力争在教育系统编制总量内新增补充公办普通高中阶段教师

名,职业技术学校每年新增补充

名教师;从202_年起,每年在教育系统编制总量内调剂招聘特岗教师

名;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学校食堂工勤人员、安保人员、宿舍管理员等工作人员。

(三)提升教师队伍业务培训。

每年安排专项培训经费,派出优秀校长或优秀教师到省内名校或援滇帮扶地区学习;研发一批符合一线教师需求的培训课程资源,在县内开展培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四)完善奖励绩效分配制度。

打破校际之间均衡、打破职工之间均衡、打破类别之间均衡核发绩效工资,以工作量和教学业绩为主要依据,重点向班主任、一线教师和工作业绩突出的教职工倾斜。

(五)建立教学质量奖励机制。

请求财政每年落实教育奖励资金,奖励各级各类学校及优秀教师。

(六)规范教师交流调整制度。

尽快实现全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推动乡村教师有序流动;城区学校通过考试和讲课等方式遴选调聘;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建立高中、初中、小学各阶段双向流动机制。

(七)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一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建设纳入全县教育总体规划,实施一把手工程。构建教育、宣传、监督、考核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明确师德师风禁区,列出负面清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把师德表现纳入教职工考核,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绩效工资考核、岗位聘任、培训进修、评先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二是健全师德考核评价制度。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违反工作纪律及师德行为处理规章制度,加强督查检查,严肃查处不安心教育教学工作、校外从事第二职业、参加校外机构培训等违纪违规行为。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在考核、评优奖励、职称晋升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抓好教师队伍纪律作风集中整顿,强化教育全过程监管,明确目标、压实责任,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全力推进全县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深化改革 完善制度 规范管理 提高效率(大全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