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农业园区规划的重点及定位
编辑:醉人清风 识别码:16-96536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19:02: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农业园区规划的重点及定位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

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第二篇: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是以政府、企业为投资主体,以青岛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以宅科村为先头,以宅科村为中心建设的集有机农业、生态观光农业旅游及相关农副产品产销一条龙的现代农业园。园区占地面积4016亩。

二、区位概况

景芝镇,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景芝镇。居民1458人,291户,耕地4016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同时亦有大姜、葱、蒜、马铃薯、橄榄种植。村内有日光温室大棚30个,占地58亩,养鸡场3家,养鸭场2家,绵羊养殖2家。微型超市6家。村内有个体私营蔬菜加工厂一家,主营大葱加工,以及企业和村民合作的工艺品加工。景芝镇是山东省三大古镇之一,地处山东半岛中部,位于山东省安丘市东南部,距安丘市区21公里,东距青岛港120公里,北距胶济铁路30公里、距济青高速公路、潍莱高速公路35公里,西北到潍坊机场40公里,206国道、沂(沂山)胶(胶州)公路穿镇而过,交通十分便利。景芝镇历史悠久、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自古有“四县通衢”之称。镇域总面积217平方公里,辖139个行政村,14万人。景芝镇以酿酒闻名于世,是中国高粱烧酒的发源地之一。景芝名吃繁多,闻名遐迩,三页饼、金丝面、绿豆糕、芝麻片等被列入中国食品大全。近年来,景芝镇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富强文明景芝、文化生态景芝、和谐幸福景芝”为目标,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干事创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景芝镇先后被确定和命名为全国重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科技示范镇、创建全国文明小城镇建设示范点、全国乡镇企业示范区、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山东省文明镇、山东省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十大魅力乡镇等。

三、目前发展现状

交通不便,村庄仅有6米宽的水泥硬化道路通往乡镇,虽然毗邻206国道,但连接国道的仅仅是村镇小路,路况差,通行能力弱,不利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农产品的进出;电力负荷低;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落后;农业机械落后;技术观念落后;土地资源少。现在村内居民1458人,291户,耕地4016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同时亦有大姜、葱、蒜、马铃薯、橄榄种植。村内有日光温室大棚30个,占地58亩,养鸡场3家,养鸭场2家,绵羊养殖2家。微型超市6家。村内有个体私营蔬菜加工厂一家,主营大葱加工,以及企业和村民合作的工艺品加工。区域环境、经济概况: 1自然条件:

(1)气候:潍坊处北温带季风区,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冷夏热,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炎热多雨,温高湿大;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12.3℃,年平均降水量在650毫米左右。潍坊年降水量的时间分配和空间分布都不均匀,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降水量的分布南多北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2/3集中于夏季;降水年际变化很大。

(2)土壤:潍坊自南至北分布着棕壤、褐土、潮土、矿姜黑土和盐土5大土类。鲁沂山地是潍坊石灰岩分布最广的地区。

(3)地形:以肥沃的平原为主,丘陵起伏较小,坡度和缓山地海拔也较低。南部低山丘陵,中部洪积、冲积平原,北部滨海。

2、社会条件

(1)人口:目前,潍坊人口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潍坊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度。我市已步入“老年型”城市的行列。潍坊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口分布不均。潍坊存在的人口问题:升学、就业压力大;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较低;人口文人口密度区:中部平原区—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呈“H”型分布。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人口稀疏区:①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差。② 北部滨海地区。原因:由于土壤盐碱化严重,自然条件差。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青州市云峡河回族乡是潍坊市唯一的民族乡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交通阻塞等。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

(2)经济:宏观经济健康协调平稳发展。初步核算,202_年潍坊市生产总值(GDP)完成2727.8亿元,按可比价格比上年增长1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2.0亿元,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1564.7亿元,增长13.7%,其中工业增加值1419.1亿元,增长12.6%;第三产业增加值861.1亿元,增长14.0%。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0.5、8.0和4.4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30568元(按年末汇率折算为4477美元),比上年增长12.2%。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1:57.3:31.6。

(3)202_年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生产总值完成情况:潍城区143.1亿元,寒亭区(含经济开发区)110.0亿元,坊子区72.6亿元,奎文区96.4亿元,青州市300.2亿元,诸城市402.0亿元,寿光市416.7亿元,安丘市162.0亿元,高密市274.2亿元,昌邑市201.2亿元,临朐县122.8亿元,昌乐县14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51.9亿元,滨海经济开发区100.4亿元。

(4)第四季度反映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的企业景气指数达139.6%,企业家信心指数136.5%,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22.8个百分点和27.7个百分点。

(5)企业上市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共募集资金17.2亿元,昌大国际、得利斯2家公司在境内外上市;豪源实业和昱合集团2家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截至202_年底,全市共有21家企业24只股票在境内外上市,累计融资302.3亿元。上市公司家数和募集资金额在全省分别列第二位和第一位。

(6)名牌创建工作有新进展。全市获得2个省长质量奖,2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新增山东名牌产品68个,山东服务名牌12个;新创中国驰名商标7件,新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50件,续展50件。到202_年底,全市共创中国驰名商标39件,认定山东省著名商标237件,共有2个省长质量管理奖,2个省长质量奖提名奖,5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1个中国名牌产品,51个国家免检产品,187个山东名牌产品,23个山东服务名牌项目。非公有(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153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9%,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55.2%上升到56.2%;全市非公有(民营)经济户数25.3万户,增长19.5%;从业人员135.3万人,增长24.1%;注册资金1246.5亿元,增长32.2%;纳税额206.4亿元,增长18.3%,占全部税收比重72.8%,提高了2.2个百分点。(7)企业注册资本稳中有升。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503.6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国有企业51.6亿元、集体企业39.3亿元、公司400.0亿元。外商登记管理又上新台阶。全市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分支机构共160户,其中外商投资企业58户,分支机构102户。

(8)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全市累计发生各类安全事故2343起,死亡440人,同比分别下降15.1%和19.0%。

3、国家农业政策:潍坊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近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将潍坊、苏州等市列为综合改革试点。其中,潍坊市将开展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点,重点围绕“农业经营体制、农村经济组织模式、农产品质量保证机制、农村投融资体制、农业科技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体制、城镇化发展机制、农村公共服务体制”九大方面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争取到202_年,基本建成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省发展改革委将按照试点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国家有关政策的争取落实,从项目、资金等各领域积极支持潍坊建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培养新型农民的试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行区。

四、园区规划

(一)、项目概况:

(二)、设计理念:绿色,有机,健康。

(三)、项目目标:(1)建成安丘市的蔬菜瓜果产业基地

(2)建成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孵化展示基地(3)建成现代农业园区

(4)建成具有示范作用的新农村建设样板

(四)、设计原则:(1)统一性原则

企业、集体、农户等投资主体相配合,技术、人才、资金等投入要素相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2)高标准原则 设施标准高(智能连栋温室及现代高标准日光温室为生产设施);

生产水平高(新品种、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

产品档次高(绿色、有机蔬菜产品);

经营管理水平高(引进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模式);

产业化程度高(产品商品化处理与加工、品牌化销售、(3)多元化原则

在规模化生产基础上,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以产业、技术、服务为平台,培养现代新型

农民;

立足现代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带动河北乃至

全国蔬菜产业发展。

园区用地规划与项目设置:(1)蔬菜种植基地

(2)蔬菜交易市场(3)蔬菜育苗基地(4)农民培训基地(5)休闲度假区

五、项目可行性报告

有机农业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从世界范围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安全农产品生产为主要目的有机农业在欧、美、日以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得到快速发展。中国有机农业始于80年代,过去10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迅速。从有机农业在国外国内的发展情况来看,它已经形成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形成正说明了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恢复生态平衡 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继续通过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来加以解决,而发展有机农业正是解决生态环境恶化的最好办法。现代农业主要依靠化肥、农药的大量投入,这就使得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被打破,而有机农业强调农业废弃物如作物秸杆,人畜粪便的综合利用,既利用了农村的废弃物,也减轻了农村废弃物不合理利用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2、发展有机农业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根据德国农业部的农业报告,以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从事生产的农业企业的多年平均纯收入水平,无论是按单位土地利用面积、单位劳动力还是农户计算,均至少不低于以常规方式生产的同类农业企业。这主要是因为生产的购入物资成本较低。近年来国内很多单位积极开拓有机食品这一新兴环保产业,通过开发有机食品帮助部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3、发展有机农业可增加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和有机食品发展,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走的是产、供、销一体化的道路。邻近南京的江苏省溧水县共和乡原为贫困乡,近几年靠发展有机农业吸引了很多国内外客商到该乡投资,现在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贸易已经初具规模,预计不用多久,该乡就将甩掉贫困乡的帽子。在我国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的有机农业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比如国内也出现了一批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机食品生产资料,比如武夷菌素(山东潍坊万胜生物农药有限公司生产)供应202_年奥运会代表团的食品安全,并且目前绝大部分有机食品已出口到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但目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在较大的差距。比如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粗放的情况仍未根本改变,农业自然经济资源利用率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农业污染等问题突出。也正是这些因素导致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1、市场层面

第一、有机农业生产规模小,成本高,生产和市场需求脱节。中国有机农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致使中国国内市场有机农产品价格偏高,影响有机农产品的普及和市场容量的扩大。目前中国有机农业主要集中在种植类产品上,多初级产品,缺少市场需求量大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最为关注的畜牧和水产品,更缺乏有机加工品,生产结构和消费需求结构严重脱节。因而,有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市场需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市场不够规范,假冒有机产品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国内有机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由于有机农产品很难直观判断其真伪,消费者消费后也难以感觉其和常规农产品的区别,这给不法商人提供了可乘之机。而市场问题对有机事业的发展来说是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只有规范了有机产品的市场,才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和泛滥,也才能使消费者信任有机产品。

2、政府政策层面

第一、政府对有机农业的宣传力度不够。有机农业在中国仍然是一个新鲜事物,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对有机产品缺乏了解,要使消费者广泛认识并接受有机产品还需要做大量的有机农业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消费者从直观判断上难以区分有机产品和常规产品,难免引起消费者的质疑,加上实际存在的质量隐患,使有机农业面临公信挑战。第二、政府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研究的机构及相应服务体系不健全。有机农业生产需要一整套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技术作为保障,而中国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和科研开发缺少项目与经费,国内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科研和教学的机构较少,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资料的研究、开发和咨询。影响有机农业持续发展和水品的提高。

第三、各级政府对开发有机农业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多数发达国家为了鼓励有机农业,制定对本国·策略202_年4月 68 有机农业的补贴政策,对获得认证的生产、加工企业等给予补贴,对有机农业的科研、咨询机构每年都提供相当数额的资金支持,其依据就是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生态环境。经济的发展既要靠有形手的调节又要靠无形手的调节。而就我国的有机农业发展状况来说市场和政府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三、解决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对策有机农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趋势使其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而当前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探讨就变的十分必要。

1、根据市场导向制定正确的市场战略 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有机农产品。面向发达国家和国内大中城市拓展有机食品市场,并开展有机食品的深加工。优先发展具有地区特色的有一定创汇基础的能形成品牌的天然食品、特色食品。采用国际标准,积极策划开发欧盟、美国和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市场。同时加大对国内消费水平较高的居住区和高档超市,以及特殊性消费集团和群体为主的国内市场的开发力度。

2、在制定有机农业的标准上要与国际接轨

建立全国统一的与国际标准一致的有机农产品基本标准,包括基地标准、生产标准、产品标准等;重点支持国内检查和认证机构的发展,把认证机构与技术指导等服务单位或机构脱离开来,鼓励国际权威检查和认证机构来华开展工作;通过国际合作逐步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权威的国际承认的检查与认证机构。另外我们还要建立健全地方有机标准体系和有机认证机构。

3、政府要正确引导与扶持

要认识到我国大部分地方农业生产水平还比较落后,尤其广大从事农业生产的组织、单位及农民的生态、环保、法律意识还不够高,积极宣传开发有机食品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意义,扩大有机食品在市场上的影响。有机农业虽然节省了化学农药,化肥等的投入,但在生产过程中用工较多、产量较低,在生物治虫等科学管理方面投入较多,成本较高,而且从现代农业向有机农业过度的初始几年,有可能导致减产减收,降低了农业从事者的经济利益,我国应该对此进行相应经济补偿。综上所述,为顺应有机农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应首先了解国内外有机农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及其意义,然后探讨我国有机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这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对推动我国有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优势分析(Strength)

潍坊市地处山东省中部,幅员面积1.58万平方公里,人口867万,其中农业人口630万。从1993年开始,潍坊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组织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依靠农业产业化探索出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202_年,潍坊市生产总值达2491.8亿元,人均GDP达到4112美元(全国人均202_美元),实现农业增加值28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种植业上,蔬菜出口占全国的20%;养殖业上,鸭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40%,肉类总产量104万吨;特种动物养殖皮380万张,居亚洲第一;加工业上,有加工企业254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4家,年销售收入650亿以上,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143家,肉鸡肉羊出口量占全国的28%以上。因此,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评价。其特点是:

1、思想观念新。潍坊是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199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业产业化战略。提出了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即以“以产业化提高农业、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发展龙头企业为重点,积极实施“三化(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三带动(龙头带动、市场带动、科技带动)、三变(农民变职工、变民工、变市民)”战略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特色产业优。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行区域化种养、规模化经营,建设一批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规模较大的经济带,全市形成了17个主导产业。例如,以寿光为中心的60万亩蔬菜种植区,以青州为中心的4万亩花卉种植区,以临朐县为中心的1.5亿只肉鸭饲养区,以昌邑为中心的苗木种植区等有效地发挥了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该市按照“蔬菜搭台、经贸唱戏、政府投资、百姓收益”的思路,从202_年开始,连续举办了九届国际蔬菜博览会,第九届菜博会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交易金额接近70亿元,202_年,该市位列全国百强县(市)第53位。

3、产品竞争力强。一是建立和完善了农业标准体系和质检体系。该市搜集整理了61项国家标准和24项进口标准,发布实施了154项地方标准,产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更新。同时,投资2亿多元,建立了农业、畜牧、水产三个市级检测中心,20多个市级检测站,100余处乡镇检测点,近千处企业(市场)检测室,建立起市、县、乡、企业四级检测监控网络。二是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发展一体化和合同生产基地,实行统一管理,提升基地标准化水平。三是精心培育农业品牌。该市大力实施三个“一批”战略,靠质量和诚信打造了一批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和一批品牌产品,通过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了寿光蔬菜、青州花卉、昌邑苗木等一批品牌产业;培植了得利斯等一批品牌企业;全市认证农产品品牌500余个。

4、科技含量高。这些年来,寿光先后推广引进了200多项国内外新技术、1000多个新品种和立体栽培、无土栽培等30多个种植新模式,吸引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荷兰瑞克斯旺等知名种植业公司在寿光建立了6处菜果新品种实验示范基地,建设了5个国家、省级农业示范基地和500个农业示范区,全市农业先进技术和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8%,科技对寿光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67%。

5、市场流通畅。该市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千方百计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健全营销网络,增强集散功能,大力开拓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寿光蔬菜批发市场、青州花卉批发市场等,成为国内同类产品的交易、价格和信息中心,年交易额都达到数十亿元。寿光市已经形成全国蔬菜的大市场、集散地,在寿光,没有买不到的菜,也没有卖不出去的菜。同时,坚持“节会搭台、经贸唱戏”的宗旨,先后成功举办了寿光菜博会、青州花博会、昌邑绿博会三大国家级节会。寿光菜博会被确定为全国五大农业展会之一,已连续成功举办了9届。该市每年都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到全国重点城市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对接会,广泛推介潍坊农产品。积极组织企业“走出去”,到海外设立营销公司、办事处,鼓励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利用自身经济和技术优势,到国外从事农业投资和开发。潍坊市农产品销往88个国家和地区。

6、运行机制活。潍坊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产业发展的成熟状况探索出形式不同的组织方式:一是对产业化程度较低或产业化经营处于起步阶段的,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二是对产业化程度较高或产业化经营具有一定基础的,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企业实行建立风险基金、返还一定利润等形式,并实行生产物质、质量标准、生产管理、技术指导、检测收购的“五统一”。三是对产业化程度高或产业化经营水平较好的,采取“公司+基地+农场工人”的方式,由企业长期租赁农民土地,企业对基地实行一体化管理,农民以企业工人的身份为企业生产原料,实现了基地车间化、农民工人化、原料生产工厂化;四是采取“公司+中介组织+农户”的方式,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签订原料生产收购合同,中介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组织农户生产。全市70%以上农户在产业化带动下进入国内外市场。

7、扶持力度大。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10多年来,每一届政府都着眼于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产业化,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发展规划、政策引导、典型引路、配套服务的环节上,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措施,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市政府每年确定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在贷款贴息、税收、用地、用电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202_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拿出不少于500万元,专项用于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贴息等。202_年市、县两级财政共拿出7000多万元资金,以贷款贴息的形式,扶持了100多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市委、市政府连续三年对销售过亿元的大型企业,设立特别贡献奖;在全市开展了农业产业化“十佳”带头企业和“十佳”带头人评选活动,并对“双十佳”给予重奖。同时,加大对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的扶持力度,每认证一处无公害农产品或绿色食品基地奖励3000元,每认证一处有机食品基地奖励8000元,每取得一个中国名牌或中国驰名商标奖励100万元。潍坊市每年还投入10多亿元,用于优化水资源配置、发展节水灌溉和保护地栽培,共发展节水灌溉500多万亩。同时,大力扶持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8、综合效益好。潍坊现代农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目前,已有20多个城市的120多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到潍坊的180多处优质农产品基地或企业挂牌,建立了稳定的农产品购销关系;全市已有500多种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出口到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禽肉、蔬菜出口分别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和五分之一。202_年,潍坊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6000多元。比十年前的3260元增长了近一倍。

(二)、劣势分析(Weakness)

1、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

①交通不便,村庄仅有6米宽的水泥硬化道路通往乡镇,虽然毗邻206国道,但连接国道的仅仅是村镇小路,路况差,通行能力弱,不利于农业生产资料的农产品的进出

②电力负荷低。

③水资源匮乏,水利设施落后。④农业机械落后 ⑤技术观念落后,⑥土地资源少

⑦土壤条件差

2、农业产业规模小、效益低 景芝镇是马铃薯的最佳优生区,但种植规模远远小于定边县。虽然单位亩产量5136公斤,但种植面积不足;玉米单位产量1234.3公斤,但是种植规模有限。原生优质品种的甘草、枸杞、山杏杂果以及小杂粮规模更小,产业效益十分有限。农产品加工业盈利率低,原料供应不足,也是制约加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人才、技术短缺,机制不活

(三)、机遇分析(Opportunity)

1、良好的政策环境。国家着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环渤海经济圈。

2、有机农业起步良好

景芝镇远离工业生产区,土地广阔,水资源丰富,地域变化明显,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全县已经认定无公害马铃薯、蔬菜、小杂粮生产基地10.5万亩;红墩界镇5000亩辣椒、新田源集团的荞麦淀粉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景芝镇马铃薯通过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席麻湾乡马铃薯、尔德井辣椒分别注册了“统万牌”和“万丰泉”商标,远销杭州、广州、长沙、武汉、太原和上海等大城市;景芝镇辣椒、洋葱、红萝卜、杨虎台蒜、龙洲葱等蔬菜被山东等地客商视为珍品。景芝镇龙洲小米色泽金黄、颗粒均匀、营养丰富;景芝镇荞麦因其品质优、无污染而成为出口创汇产品。202_年第十届国际荞麦会议及榆林首届国际荞麦节认定景芝镇为荞麦、豌豆、芸豆优势生产区,认定景芝镇荞麦、苦荞、草豌豆、红芸豆为名优小杂粮品种。

3、全市上下谋求发展的决心大、劲头足

近年来,景芝镇在农产品开发带动下,县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以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规划大思路、谋求大发展、争取大跨越,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威胁分析(Threats)

1、来自周边县区产业竞争的威胁

与周边县市比较,景芝镇农业产业在基础设施、产业构成、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农产品商贸物流,东有榆阳区农产品商贸中心,西有功能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开始凸显、号称西北最大的宁夏中卫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景芝镇尚未形成规模的农业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区域内其它产业威胁

农业产业属于弱势产业,成长能力差,优势产品生产基地培植慢,农产品初加工业盈利水平低,品牌和市场开拓需要时间和空间,与强大的能源化工产业相比,农业产业不易受到投资者的追捧,急需政府进行政策扶持,大力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快速稳健发展。

3、产业内部协调能力威胁

景芝镇农业产业在生产、加工及销售等环节都存在明显失调的现象。生产方面虽有优质的马铃薯原料和大规模产量,但是加工企业却收购不到原料、加工能力不能满足,给农户和企业都带来了很大损失;在蔬菜旺销季节,由于营销体系不健全,蔬菜质优价廉,很容易挫伤农户发展大棚蔬菜的积极性。景芝镇在发展生产规模的同时,急需建立健全产业发展保障体系,促进生产、加工、营销协调发展。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分析

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财务经济指标来衡量,在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常用的指标有静态和动态两大类指标,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需要说明的是:①因将来发展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故本次估算采用静态财务指标;②“靖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动用大量的政府行政资源,政府行政资源是无法用财务指标计算成本的。1.盈利能力分析(1)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财务经济指标来衡量,在项目财务盈利能力分析中,常用的指标有静态和动态两大类指标,据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静态财务指标: ①投资利润

投资利润率为19.5% ②投资利税率 投资利税率31% ③静态投资回收期(Pt)

所得税前:Pt=5.21(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后:Pt=5.72(年)(含建设期)动态财务指标: ①财务内部收益率 所得税前:FIRR=27.11% 所得税后:FIRR′=23.46% ②财务净现值(FNPV)(Ic=12%)所得税前:FNPV=516.3万元 所得税后:FNPV′=398.7万元 ③动态投资回收期(Pt)

所得税前:Pt=6.28(年)(含建设期)所得税后:Pt′=7.15(年)(含建设期)2.偿债能力分析

该项目偿债能力主要是指项目对银行贷款的偿还能力。贷款偿还期=4.26(年)(含建设期)可见,该项目偿还贷款能力较强。项目财务评价结论

通过该项目财务评价指标的计算可知,从静态指标上看,投资利润率为19.5%,投资利税率31%,静态投资回收期分别为5.21(年)(所得税前)(含建设期)和5.72(年)(所得税后),均优于相对应的基准财务指标。从动态指标看,在所得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7.11%,财务净现值为51638.7万元,投资回收期为6.28年;在所得税后,以上指标分别为:23.46%、39877.3万元、7.15年。另外,项目贷款偿还期为4.26年,说明项目偿还贷款的能力较强。因此,项目在经济上可行。

(二)社会效益分析

1、形成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优质、高效、贮藏、加工、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相得益彰,靖边县品牌效应显现,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满足市场供应,每年可向社会提供10万吨优质蔬菜,10万吨优质鲜食马铃薯、10吨美味马铃薯条、10吨休闲马铃薯脆片、5吨马铃薯方便湿粉、225吨马铃薯淀粉;24万公斤优质玉米、19万公斤特色小杂粮、20万平方米包装纸箱、1000吨专用有机复合肥、10台小型马铃薯采收机械、100台小型旋耕机具、50台专业施肥器械和农药喷雾器械、4吨生物农药,丰富了市场。按照绿色、安全、生态、营养、高效目标要求,加强对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品的监管,积极推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农资执法力度,可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杜绝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3、关联产业的发展可提供300--800个就业岗位,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保障社会稳定具有一定意义;每年增加的财政收入也可成为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4、科技培训基地建设、现代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和服务体系将提高生产者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通过规划的实施将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经营理念和种植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文化、科技素质和组织化水平。

5、带动区域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靖边特色农业产品出口基地将促进地区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节约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品质,增加产值;同时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靖边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可以拉近农民和市场的紧密度,促进产品的增值。

(三)生态效益

1、现代农业产业本身就是生态产业,50万亩蔬菜、400亩优质马铃薯、300亩玉米的面积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大大提高了林木覆盖率。对防止水土流失、调节区域小气候、改善微生物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农业产业对空气起到了重要的过滤作用,各种作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制造氧气的同时,降低了噪音污染,调解了区域气候。

2、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作物的生产,要求平衡施肥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对水源、土壤、空气的污染,保护了农业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秸秆、果树枝条等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利用,既充分利用了资源,解决了农村资源短缺问题,又减少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为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保证。

3、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建设“粮(蔬)、沼、蓄、草、水”五配套模式,发展养蓄业,广辟有机肥源,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可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种草不但改善区域小气候环境,还可喂畜,发展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形成靖边生态循环的和谐发展。

七、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委、生产单位分管领导和主管领导任主任,统筹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位。管委会具体负责承担制定建设园区的详细计划和组织实施工作,定期召开园区建设调度会,了解掌握各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研究建设策略,协调解决建设中存在的重大问题,确保园区建设按计划进度顺利进行。

(二)、实施项目管理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建设中具体问题的协调与解决,监督项目建设按计划、要求有序实施。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督工程施工进展与质量,监督建材物资及设备的采购、招投标和质量验收等工作。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行园区生产基地灾害保险。为防止冰雹、冰冻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给农民造成损失,积极推行作物灾害保险,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和产业发展安全。

扶持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制定鼓励龙头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政策措施。建立政府部门与企业的定期联系制度,经常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帮助解决其在生产经营、产品销售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多为企业牵线搭桥,多培训人才,多提供机会,多传递信息,支持企业把握市场,抓住机遇,发展壮大。

(四)、创新发展机制

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每年专列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地建设重点扶持工作上,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商、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将资金的筹措、运转和增值引入到市场机制中去。根据基地建设需要,定期召开金融联系会议,积极协调信贷资金,确保园区和基地建设资金足额到位。

创新技术推广激励机制。加强和完善技术研发示范推广体系,加大对技术引进、研发、示范、实用技术推广和培训投入的力度。鼓励科技人员带科技项目下乡,实行科技承包,绩效挂钩,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立足本地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吸引外来人才,聘请高级人才,树立各级、各类、各方面人才为我所用,为产业服务的大人才观。在人才培养上,一要加大投入,舍得花钱。二要形式多样,送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现有教育机构和科研推广机构的作用。三要为才是举,大胆启用,注重实效,不务虚名。四是建立人才奖励基金和奖励制度,对在产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及时表彰和激励。

第三篇: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现代农业园区生态旅游规划内容

一、生态观光庄园

在园区覆盖的**、慈云、李市、**、永兴、先锋6个镇选择交通条件好、生态环境好、有自然和人文景观基础的地点规划10个不同特色的生态观光庄园。如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规划的重庆耍村;德国亨嘉国际公司在先锋镇夹滩社区和永丰村规划的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在慈云镇刁家规划的瑞恩生态观光农业园等。每个生态观光庄园规划面积3001000亩,采取引进一个业主,建设一个庄园,示范一片产业(200800亩产业示范园),拉动一方产业发展,带动周边发展生态农家乐(510个),总计发展100家以上生态农家乐,以大带小、以示范带一片的都市观光农业发展模式。经过35年的努力,把**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成为中国西部规模最大的、最有特色的都市观光农业旅游区。

二、农业科普温室

农业科普温室规划在**组团。展览温室总面积为1584㎡。设计为简单异型温室,温室区分为科普展示区及种植栽培区,其中科普展示区配备有展柜、触摸屏等展示性配置;种植栽培区分为立体栽培区、水培区、观赏蔬菜种植区。

种植栽培区采用LB120Ss4南方型玻璃温室,一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天沟高4.0m,顶高5.1m。东西排跨,南北排开间。温室跨度12.0m,跨数5个;开间4.0m,共6个开间。

科普展示区中间为12米跨拱顶,肩高6.5米,顶高9.5;两侧为8米跨尖顶,肩高6.5米,顶高8.9米;前面为斜顶,肩高4.5米,顶高6.5米。

种植栽培区顶部及四周采用4㎜厚浮法玻璃覆盖。科普展示区顶部采用固莱尔8㎜后中空PC板覆盖,四周采用单层钢化玻璃覆盖。包括齿轮齿条电动开窗自然通风系统、齿轮齿条传动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等。参观者既可从室外隔着玻璃观光,又可进入室内与展示环境充分融合,从不同的角度享受匠心巧作的自然风光。

游客到科普温室可参观体验、学习现代园艺科学技术:

1、水培区:主要是展示各种无土栽培的形式和蔬果水培方法。

2、立体栽培区:除了发展蔬果墙体栽培外,还要打造蔬菜树的景观。如西红柿树、黄瓜树、彩椒树等多种瓜果蔬菜树。结合立柱形无土栽培和蔬菜树,将园林艺术融入蔬菜种植打造蔬菜景观,实现温室立体利用与观赏性的结合。

3、观赏蔬菜种植区:重点营造温室奇观,种植瓜果蔬菜和观赏类植物等。

三、四季花果园

建设花果园和葡萄等藤本果树长廊,使其连续延伸,占地200亩;形成春品樱桃、夏尝枇杷、李、梨、葡萄、柑橘,形成四季花果常鲜的四季花果园。通过对现状的改造处理好隐与露的关系,形成绿色的果林生态屏障。改造现有路面;沿途修建点缀小品。适当地段布置一些灯饰,增添夜景情趣;沿带修建观景亭、休息椅等建筑小品。功能为观光游览。

四、特色瓜菜园

规划地点在**核心组团,该区占地面积100亩,其中:特色瓜果园80亩,特色蔬菜园20亩。种植各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瓜果蔬菜、可食花卉。使大家走进一个神气的蔬菜瓜果王国,感受梦幻般的农业科技世界。在规划整齐的菜田中,不同品种蔬菜由花基分隔成不同区域;菜地中间设步行游览观光道,用卵石铺就;主要功能是观赏、领略蔬菜田园风光。在选择瓜果种类和品种时要把学术意义、经济价值、观赏性、趣味性结合起来,突出精品意识,通过精心的园林设计和园艺栽培技术措施(如整形、修剪、设施栽培、反季节栽培、配方施肥、喷洒滴灌等),展示丰富多彩的瓜果蔬菜种类,突出现代瓜果蔬菜生产的现代科技、生产水平。展览方式采取以室外活体栽培为主,兼顾实物产品和标本模型等,通过展示,增加人们对瓜果蔬菜的认识和情趣,达到既能体现瓜果蔬菜特色,又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目的。

1、观赏蔬菜园:选种七彩菠菜、紫叶生菜、金色和白色金针菇、红叶生菜、细菊生菜、观赏羽衣甘蓝、一点红(清香菜)、新西兰菠菜、薄荷叶、银丝菜、玉丝菜、叶用辣椒、紫甘蓝、**人参菜等;果菜类选五彩椒、七彩椒、樱桃椒、黑朝天椒、枣形椒、风铃椒、袖珍雪茄、蛇瓜、砍瓜、飞碟状的南瓜、手指般粗的黄瓜;

2、观赏西红柿园:菜果两用类选樱桃西红柿、珍珠西红柿、红箭西红柿等。

3、珍奇瓜果园:以无土栽培方法对各类新、奇、特的瓜果蔬菜品种现场培植生产,配合各种独具艺术造型布局新颖奇特的各种栽培模式,辅以假山流水,花园亭台造景,一饱眼福而流连忘返。

4、巨型南瓜园:巨型南瓜园内每个重达200多斤颜色金黄或雪白的巨**瓜,展现科技创造的奇迹。

5、精致盆栽蔬果园:展现绚丽多彩的茄瓜、色彩鲜艳的西红柿、青翠碧绿的小青瓜、花一般美艳的羽衣甘蓝,一盆盆经特别栽培和加工的精致盆栽,可以进行现场出售;参观者也可以体验从播种到摘采全过程,接受盆景的制作、嫁接、插花艺术等的辅导。

通过对瓜果蔬菜实物产品、标本模型及图片文字材料等的展示与宣传,让人们更加了解人类与瓜果蔬菜园艺文化的历史渊源,增加知识,倡导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以及促进名特优产品的开发。重点突出绿色瓜果蔬菜的精品、极品展示;标本(浸泡、蜡叶)展示;传统或地方名特加工产品展示以及优良品种展示。

五、柑桔观光园

柑桔观光园规划在**核心组团区南部,**湾、何大丘、天堂坝一带,占地面积1.5平方公里。该区地形较平缓,且有良好的交通与水利条件,柑桔园区建设已初现规模,适宜开展以柑桔为主题的观光旅游项目。

本园以柑桔为主题,集中展示系统的柑橘类植物、柑橘历史文化。结合休闲农庄的建设,打造一个集观景、科普、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柑橘大观园。

柑橘类植物大观园,占地240亩,园内依柑橘类植物种类和品种进行分区,既是良种资源储备库,又是各种柑橘类植物的观赏区。分园区建设如下景点:

2、柚林飘香:柚类园,种植沙田柚类,文旦柚类(从果肉色泽上选择白肉和红肉文旦柚),葡萄柚类,占地面积50亩。

3、橙林尽染:橙类园,形成脐橙类(品种可选择纽荷尔脐橙和班菲尔晚熟脐橙等)、血橙类(品种可选塔罗科血橙)、夏橙类(品种可选择奥林达等)、梨橙为代表的普通甜橙类。占地面积100亩。

4、桔林风情:宽皮柑橘类,种植**蜜柑、太田椪柑、杂柑类(品种可选择不知火、天草、W·默科特等),占地50亩。

5、枸橼情缘:枸橼类,尤里克柠檬、佛手为代表,占地20亩。

6、金橘贺岁:金柑类,选择种植长寿金柑、金豆、罗浮、金弹等品种,占地20亩。

六、柑桔文化长廊

规划在**核心组团恒河柑橘园。入廊门口,以柑橘植株精致造型和柑桔主体雕塑凸现柑橘文化长廊形象,长廊展示中国柑桔和**柑橘的种植历史,柑桔文化和橘乡的风土人情。这里的每一厅、每条路、每个小园均以柑橘命名。

七、柑橘博物馆

展示中国柑桔和**柑橘种植历史,以图片演示柑橘起源、种植进程,**锦橙的来源典故、**渝津橙的选种轶事,中国柑桔的历史,**的第一棵柑橘、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专着《橘录》作者韩彦植生平及专著介绍等等。

1、柑橘文化馆:将古往今来歌咏柑桔的文章、诗歌、散文、碑文、传说、趣事等收集起来,形成柑橘文化大观。

柑橘生产发展过程中所用的生产工具,重庆、**获得的荣誉、奖状、奖品、奖杯、技术资料、专题片、媒体报道的资料、照片、文学作品、系列产品等,均可陈列其间,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2、橘香石刻**:碑刻林立、曲径通幽。重庆以及中国书画名家、**本地名家以柑橘为主题创作的艺术作品,既可品味古代诗词名家的咏橘名篇,又能欣赏书画名家的珍品佳作。国画、漫画、木刻、剪纸、书法、诗歌,将柑橘文化和旅游观光有机地结合,极具特色。

3、橘园书画町,吸引文人骚客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此挥毫泼墨,索古思今,把柑橘文化发扬光大。

4、柑橘盆景园:情趣盎然的盆景园圃,利用金橘、金柑、佛手等种类和品种制作柑桔盆景,可赏、可购。

5、桔香坞:乡土瓦屋、草屋以及古色古香的农家舍,传统农产品加工参观,参与,农艺手工绝活表演。

游客可在此自榨橙汁、制作柑橘果酱、进行柑橘香精油的简易提取,制作香袋、香囊等。

八、柑橘生态采摘果园

柑橘精品基地与橘林观光融为一体。规划在李(市)白(沙)公路沿线适宜柑橘生长的区域高标准建设柑橘基地果园,按照**晚熟柑橘基地的发展思路,品种选择塔罗科血橙和W·默科特等,占地667公顷(10000亩)。实施柑橘果园循环经济模式,利用柑橘林地养殖果园生态土鸡200亩,年产优质果园生态土鸡50000只,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观光价值,形成万亩柑橘生态观光果园。

1、千株万株,漫无边际。园内果园地表生草覆盖,适宜地段修建憩息的小亭,形成橘树鲜果悬垂、树下绿草茵茵,园内亭台点缀的生态观光果林景观。

2、橘花开放,花香四溢。每年四、五月间,满园春色,美不胜收。每当春末夏初,喷香扑鼻的洁白橘花遍散绿叶之间,九月至次年1、2月间,果实次第成熟金黄色的果实垂挂树枝之上。以此景观,搭建文化、经济大平台:

3、举办柑橘艺术节。为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准备了众多体验性、参与性、趣味性的节目,吸引成千上万游客尽情地观橘、赏橘、唱橘、采橘、品橘&,使游客在观光中体味**浓郁的民俗文化和柑橘文化,成为**以及**旅游观光的热点。

4、橘乡采风摄影展、诗画比赛等活动。开展观光采摘、果树认养、游、购、住、吃、玩为一体的多种文化活动。

园内建假山、观景亭、观景长廊、蒙古村、跑马场、迎宾馆等休闲娱乐设施,吸引游客观光、游览、休闲、度假。

九、山水康体探险区(远期)

规划范围在**组团的麻柳塘水库,柳坪铺水库及周边植被较好的山地。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该区用地大部分已超出此次规划红线范围,但该区具有已建成和拟建的两个水库、自然植被良好,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该区人文景观较少,可以引入体育运动、生态教育、越野探险等内容,规划利用麻柳塘水库,柳坪铺水库,形成集探险旅游、康体健身、体能训练为一体的山水康体探险区。设置以下项目:

1、度假木屋

散布在自然山林中的度假木屋。木屋风格质朴,突出野趣。宁静中空气里弥漫树木青草散发着的阵阵清香。成为出则漫步游山、呼吸清爽,入则心驰神游、回望自我的美妙空间。

2、野营基地

山林中溪涧、湖体、山塘等近旁,是开展自助野营的极好宿营之地。帐篷是最主要的住宿方式,还可自助烧烤,体会林间野趣。

3、马术俱乐部

依托山地森林,开展山地跑马活动,又可作为马术运动为主的运动场地,采用俱乐部方式经营。

4、水上运动乐园

现代大型水特色主题游乐园。借用现代科技手段,利用柳坪铺水库自然的山水环境,开展各种水上运动项目,如游泳、越水滑翼、滑水、皮划艇等。

5、山林探险

在自然山林中进行探险的综合性旅游项目,如障碍设施,森林野营、洞穴探险、乱石迷宫和寻宝等。障碍设施主要由一些以木头、石头以及绳索器件组成,如过石墙、独木桥、绳索梯等,可充分锻炼人的体力、耐力和毅力。

6、挑战者乐园

依托山地森林、利用天然岩壁等开发富有挑战性项目的综合性山地活动基地,提供相应的运动设施,开展攀岩(利用原有的天然裸露岩壁,作为攀岩的基地,充分利用了天然资源,既能磨炼意志,又能增强体能)、山地定向(山地中进行的定向竞赛活动,可以锻炼游客的野外生存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山顶速滑(利用地形的起伏与专用的器械开展的一种特殊休闲运动项目,惊险、刺激,也不乏成就感)、射剑等运动项目。可与电视台的固定游乐节目合作,如勇者总动员之类的项目。

7、森林浴

森林中富含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就是天然氧吧,漫步其中,顺畅的呼吸将使人感受到无尽的舒畅。

8、百鸟谷

结合自然山林的抚育,山谷中种植浆果类植物,吸引候鸟,成为天然的鸟类栖息、繁殖,同时供游人观看、赏玩。

十、传统农业展示区

传统农业展示区集中展示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农业生产方式,观光、参与性项目结合,让游客在观赏农耕文化相关内容的同时,有机会亲身尝试农耕文明的内涵,达到与祖先交流的体验。

十一、传统文化街

在**组团规划建设传统文化街。开辟商街旅游项目,修建传统形式的商铺、酒楼、茶馆等,集中展示当地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文化,如酿酒作坊、豆腐坊等。游人边逛街,选购地方特色旅游商品,体现传统商业文化面貌。

十二、农业体验园

结合传统农业展示内容,建造农业体验园15亩,建设地点在**核心组团。采用农庄的形式,集农家风情体验、休闲、特色餐饮等多种功能于一身,让游客亲身体会插秧、耕地、摘果、喂牛等当地的传统生产方式,并将劳动成果加工后食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十三、德国.巴渝风情新农庄

由德国亨嘉国际公司规划建设,规划在先锋夹滩沿夹滩笋溪河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建设占地约7000亩的高标准柑橘示范园,配套1000亩的具有德国巴伐利亚风情的新农庄,巴渝风情农民新村,建设集会务、生态旅游、商业购物功能于一体的特色街区。

十四、瑞恩生态农业庄园

由重庆瑞恩农业有限公司规划在慈云镇刁家,利用红旗水库、周望山、朱羊寺,一湖一山一古寺,山水、人文结合,以珍贵的自然文化资源,通过保护和整体的打造,合理进行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具有田园风格的新型农民居住点,配以生态农庄,生态养殖、种植,形成立体化生态结构。打造绝佳的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区,建设瑞恩万头生猪养殖场。

十五、重庆耍村生态观光园

由重庆君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镇恒河村规划建设重庆耍村生态观光园,以生态观光农业为发展基础,以特色休闲、玩耍娱乐为主题,带动社会教育、度假旅游、商务会议、养生养老、农副产品深加工、配送等复合产业的发展。通过对恒和村核心区原生态农田水利现状环境的精心营造,以乡村野趣、百姓娱乐、时尚游戏和商务休闲为特色主题,复合各类型强调互动与野趣的体验式休闲、娱乐项目,将耍坝、耍街、耍门、耍场、耍吧&&融为一体,把自60年代以来到80代中期我国民间及欧美等各类型百姓日常生活中玩耍的方式、项目与现代时尚休闲体验业态相结合,从滚铁环、打皇帝、射弹枪、斗鸡、斗狗到CS、彩弹射击、真人模拟游戏、跑马场、高尔夫;从黎、磨、水车机、稻草人、茅草房到水榭、寨楼、栈道、渡假屋;重庆耍村将会成为一个集农业高科技生产、生态环保、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多功能高档现代化都市农业生态园。

十六、驴溪河笋竹长廊

**驴溪河笋竹长廊自然游赏区主要包括驴溪河及两岸,占地面积1.57平方公里。该区原有植被条件较好,沿河有大片笋竹和自然林。规划深化其笋竹主题,加大笋竹种植面积。同时选取立地条件较好的区域,设置以特色观赏花果植物为主体的景点。该区主要是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让游客能够享受自然,亲近自然、得到全身心的放松。

十七、黑石山聚**化观光区

1、聚奎广场

规划建设作为整个驴溪河观光区的主入口,也是黑石山聚**化观光区入口的主题广场。以聚**化为主题,提取一系列**地区独有的文化景观符号,运用尺度宜人的文化景墙、喷泉等造景要素,创造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入口景观广场,成为聚**化乃至**的标志。

2、聚奎仿古购物街

集中展示**特有的地方民俗文化,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项目让游客全方位的了解**历史沿承和地方文化特色的魅力所在。规划建设成具有重庆地区传统风格的商业街区,建造商铺、酒楼、茶馆等,出售**土特产和手工制品,并安排地方曲艺表演和游园活动。

3、聚奎书院旧址

聚奎书院旧址位于黑石山头正中,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四周参天古木簇绕,房舍面貌依旧,显示了清末书院的风格。院内外有百年以上的香**、红山茶、白杜鹃、罗汉松。规划按照《文物保护法》、《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对书院建筑及周边环境、古树名木进行有效保护。

4、白屋诗人墓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在墓旁立一解说牌,介绍白屋诗人生平事迹,让游客了解吴芳吉的一生,了解**的抗战文化。

5、川主庙

**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为黑石山上最古老的建筑物,位于黑石山上最高处,有宽大的石梯可拾级而上,造型崇高秀拔,庙下群石拱伏,有如众生朝拜待命。规划对该古建筑进行保护,严禁破坏,供游人参观慕拜。

6、鹤年堂

**市文物保护单位。规划对该建筑进行修葺保护,结合旅游开发,让游客可以在此感受**的人文风情。

7、黑石古树

奇特的黑石,参天的古树,林间栖息的鹤鸟,构成一道靓丽的自然景色。

8、樟林曲径

该景点位于黑石山,处于黑石山聚**化观光区和笋竹长廊自然游赏区之间,现状植被为**林。规划在此设置游步道,点缀亭廊等园林建筑,形成曲径通幽的步行游赏系统。

十八、土特产购物中心 在慈云核心区和**组团分别规划建设一个土特产购物中心。精品展示、销售区:精品蔬菜、瓜果、花卉盆景展示、购物。把园区特色、精致产品的展示与销售相结合。五颜六色、娇艳欲滴的观赏瓜果蔬菜进行礼品蓝的包装,红、绿、紫、橘黄彩色果蔬礼品蓝等,可以作为送给职工和朋友的个性化礼物。还会成为大众居室、书房的装饰。更重要的是,在送菜(财)的同时,还送了绿色,送了健康。

这里还进行花艺、茶艺表演,插花艺术辅导,以及盆景艺术、根雕、石刻等展销,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

第四篇:设施农业园区规划实习报告

设施农业园区规划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昆明市西郊西山区团结镇卧云山风景区

二、实习时间:202_年12月15日

三、实习概况:

今天星期六,一大早我们便乘坐校车来到了位于昆明市郊西山区团结镇的卧云山风景区进行设施农业园区规划的实习。陪同我们一起的杨老师在车上便为我们进行了大体的介绍。让我们对这个园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卧云山风景区距离昆明市35公里。交通便利,占地703.13亩,拥有昆明市罕见的稀缺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在90%以上,有科学调查显示,负氧离子含量仅次于安徽黄山,居全国第二,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000个。是休闲养老、度假养生的胜地。

园区设施有:新健康门诊、网络中心、多功能影视厅、图书阅览室、集体食堂、室内健身房、室外多功能复合运动场、门球场、网球场、篮球场、巨星棋盘广场、大众棋牌室、贵宾棋牌室、急救室、量子治疗室、足疗室、按摩室、美容室、太极养生堂、养生食府、物外田园生态餐厅、卡啦OK演艺大厅、乒乓球室、台球斯诺克室、舞蹈练功房、大中小型会议室、度假公寓、度假别墅、五星级度假酒店宾馆楼、拓展培训中心、康乐会所、百草园、生态动物养殖园、健康环形跑道、个人和集体艺术创作室等。

202_年11月18日,卧云仙居被联合国世界和平发展基金会国际老年健康产业委员会、授予《中国科学养老健康产业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202_年3月18日,卧云仙居被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老年产业发展基金会云南健康养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

金曦新健康疗养院位于卧云仙居酒店内,是经过西山区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合法卫生机构,它将社区医疗卫生、家庭健康管理、离退休老人赡养融为一体,是一所集医疗、疗养、康复、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型疗养院。实施的是一种新型科学养老赡养模式。

疗养院实行标准化的高星级酒店规范化管理模式,各类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全方位为入住老人提供“养、医、乐、学、教、为”等多样化服务。疗养院每个房间都按高星级酒店要求配置,装有冷暖独立空调、新风系统、24小时热水。设有标准间、单间、套房,室内设计舒适、温馨,符合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居室内有家电、电话,并设有紧急呼叫对讲装置,可随时为老人提供床前服务,提供洗衣服务及餐饮服务。疗养院有保健医疗基础设施和急救绿色通道,能为疗养会员提供24小时医疗保健服务。

四、实习过程

我们一下车,就有一位工作人员带我们进行参观。首先我们来到了二号宾馆,这里有会议室,员工培训教室,健身房,室内乒乓球,KTV等娱乐设施。然后我们又沿着路经过别墅区,宾馆区,由于客满等原因我们没能进入其中进行参观,但我们也还能够看了他们的外部布局

以及各种设置。随后我们又来到了他们的温室餐厅,一到外面,我们便感觉到了很不一样的地方,外部除了入口之外,你看着就是一个温室大棚。但是里面布局却能让你很新奇。温室入口挂有牌匾,一看到便感觉很有韵味。进入之后,两个大瓮便进入眼中,很有农家气息。而后便看到了餐桌餐具很和谐的布置在优美的风景区,偶尔零星点缀着基础饭后娱乐的设施,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里有上百种药材,也被称为百草园,果然,我们细心一看,这里的确有很多可使用的药材,肉桂、虎耳草等可作食材的中药,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几个餐厅的工作人员正在采摘虎耳草叶,据介绍这里的好多菜都是就地取材,刚采下来便进行加工了。出来之后我们往拓展训练基地前进,路上也见到了许多种植蔬菜的菜地,但它的设置也有着观赏的地方,其设置有点像QQ农场里面的设置,有一定的趣味。步行没多久,我们便来到了拓展训练基地,刚好有几位游客正在进行空中搭桥的项目,我们必须保持安静,防止他们分心而出现危险。这里项目也不少,在丛林中进行这种拓展训练感觉更是不错,拓展训练基地的旁边便是CS野战区,这里面积也还很大,有掩体站,有森林野战,还有楼战,野战装备采用了野狼二代,更具实战性很安全性。随后我们便来到了孔雀园,可能是由于气候原因,没看到孔雀开屏的景象。除了孔雀他们还饲养了火鸡,面积还是比较大的。随后我们有来到了蔬菜的主要种植区,都是设施栽培,辣椒、苦菜等都种植在里面,还有间套作等。随后快到午饭时间,我们便自己安排,自由参观。两点便坐车,经过团结乡返回学校。

五、实习感受

经过这次实习,我对园区规划有了一个更深刻的理解,不仅仅限于书本上的知识,通过实地的参观,使我们对农业园区的规划有了一个更感性的认识。农业园区规划首要是选址问题,卧云山地处昆明郊区,交通还算可以,距市中心35公里,驾车便可轻松到达,这里森林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毗邻团结乡(昆明有名的苹果种植销售区)。很适合休闲度假。因此这里很适合设置一个园区。其次园区结构,分布位置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森林茂盛的地方,合理的设置了拓展训练基地、CS野战区、并搭配蔬菜种植区和孔雀园。娱乐搭配休闲旅游。由上到下的设置时种植区、温室餐厅、别墅区、老年人疗养中心、娱乐区。这个充分考虑了各功能区的效益与联系。种植区在下,可让人一到达便感觉一个世外桃源的景象,而后是少有而又独特的温室餐厅,更是让人耳目一新。再上是别墅区,让人感觉到住在如此优美地方时多么舒服的感觉。在别墅区旁边还设置了假山广场,可举行篝火晚会等活动,从而丰富居民的生活。其上又是老年人疗养中心,疗养中心需要比较好的空气,安静的环境,因此设置在山顶是很合适的。最上面的便是会议地点等,设置的都比较合理。一个园区总得有经济输入点。卧云山这个园区设置的也还不错。别墅区、温室餐厅、老年人疗养中心、提供会议室、培训基地、拓展基地等都是很不错的经济来源。尤其是这比较特别温室餐厅更是亮点。对于景区植被的设置也是很不错的,它很好的利用了原来的森林,将各个区域合理设置其中,枫树、竹子、八角金盘等常绿及季节特色性植被合理配置,构

建出一幅很和谐的画面。大多数地方都设置的很好,但是我还是认为有一些地方设置的还是不怎么合理,它考虑的主要是主要别墅住宅区度假的游客而忽视了前来温室餐厅就餐和来短期旅游的游客。首先看到的就是垃圾桶的设置,虽然他们设置的都是木质的垃圾桶外观,但里面装垃圾的却是塑料桶,这种设置看着就很不协调很不环保。还有厕所的分布过于分散,不利于游客的需要。串联各个景区的小路也设置的不完善,基本都是未经过处理的,虽然这有种自然的感觉,但是这不利于一些老人和小孩的行走,容易发生事故。可改设置为青石板路面,既有自然的感觉也可估计安全问题。园区内供人休憩的场所也比较小,既然是一个度假地点,就应该在风景好,空气清新的地方设置供人休憩、欣赏美景的地点,如亭子,或这是几个回廊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经过这次学习还是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希望以后能有更多机会。

第五篇:休闲农业旅游园区规划设计理论

休闲农业的特点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休闲农业通过旅游业的开展而走向市场,建立自已的市场地位,提高了自身的价值,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休闲农业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

农业作为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的初级产业,一直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生存依靠。农业不再以生产农作物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为主要目的,而是将整个农业生产的环境、过程与产物调整为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为主。这使得其营运的目标,价值、收益乃至形态,均有别于传统的农业生产,而被视为已由农业初级产业转型为三级服务产业。

根据国外观光农业的发展经验,休闲农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产业和旅游项目,主要起源于大中城市周边地带(大多为非丰城区的城市郊区)属于三级服务产业。在发展过程上(1990~11997年),国内马勇、舒伯阳两位学者总结为自发式、自主式、开发式三个阶段及相应模式(见下表)。观光农业在经历这三个阶段和模式发展后,逐渐向休闲农业方向发展。农业由提供单—的观光型旅游资源转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产品开发。也就是说,传统的农业观光模式受到冲击,参与性与体验式的休闲农业模式倍受现代都市人的认同和青睐,农业旅游活动形式从而向多元化、特色化和参与化逐步演变发展。休闲农业市场消费强度也逐年增加。

观光休闲农业发展形势喜人的同时,园区规划建设却普遍存存在着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方碱,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现状堪忧,缺乏规划的技术规范和理论指导,规划单位和成果内容迈诧八尺门。另一方面,休闲农业园区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差,园区景观建设杂乱无章,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的环境常常让游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鉴于此,本章对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理论作了进一步地深人人研究,以期能使位休闲弯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1休闲农业园区概念

休闲农业园区,是随着近年来都市;市生活水平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以及人们环境意意识的增强而逐渐出现的集科技示范、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园区。休闲农业园区是由最初的农田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园区发展的高级形态。休闲农业园区将生态、休闲、科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生态型、科普型、休闲型的休闲农业园区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地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地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

闲农业园区作为一种政策概念首先在我国台湾被提出,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政策概念的提出主要是受到全球农业休闲产业化趋势的影响,其政策操作主要是受到农业企业经营理念的影响。发展休闲农业园区目前被台湾农政部门与农业学界视为辅导台湾地区农业转型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其发展跳出了以往规模经济思维,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从休闲农业园区之社会本质特性来看,休闲农业园区之“园区”概念,必须是一个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社区)的观念,而不应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自然景观与入文景观的融合体现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话,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强调与城市生活的“对话”,有效发挥空间环境构成的再创造价值及人义价值。原有农田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园匈建设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基地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对推动城市线市绿色产业结构调整,为人们提供高品位健身休闲场所,对富裕农民提高收入具有重要意义;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模式。

2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理论依据 2.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是健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放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休闲农业园(园区作为农业景观发展的高级形态,伴随着人类活动飭的频繁,其自然植被斑块正逐:逐渐地减少,人地矛盾突出。休闲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需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从功能、结构、景观三个方面确定园区规划发展目标,保护集中的农田斑块,園地制宜的增加绿色廊道的数量和质量,补偿景观的生态恢复功能。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Frede《》LawOlmsted)认为,景观规划不仅要提供一个健康的城市环境,同时也要提供一个受保护的乡村环境。农业资源在乡村环境属性中具有生产和生态的两重特征,应该被广泛挖掘和利用。依据乡村自然景观特征,结合地方文化景观和农耕文化的发展过程,将休闲农业视为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相统一的复合景观系统,合理规划和设计休闲农业同区内的各种景观体系,在景观保护与开发之间建立可持续的绿色产业发展模式。如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贡梨基地规划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立足本地优势,建设有特色、有辐射;带动作用的梨优质资源基地,推进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合理规划,将园区建设成力有效保护北京特色果品、管理科学、生态环境良好、科技水平领先、产品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的北京市惟一性产品梨的优新品种高科技示范中心。通过不断改善传统的生产模式及经营方式,使贡梨旅游观光园逐步成为管理科学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环境生态化、经济效益显著化的惟一性产品旅游观光园。并成为北京惟一性产品——黄土坎鸭梨品种保护、开发的基地。贡梨旅游观光园突出乡村的自然及朴素之风尚,以黄土坎鸭梨果园观光采摘为主要活动,并将采摘垂钓烧烤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以突出黄土坎鸭梨的悠久历史及其丰富的营养价值为坚固的市场基础。使来自各地的垂钓者、烧烤者、探索大自然奥秘者,在这里都可以愉快地体验“绿色之旅”的乐趣。

2.2大都市游憩地理论

休闲农业园区作为城市重要的游憩地,其发展、繁荣不仅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功能化,有利新兴产业发展,还能促进乡村景观整治,推动乡村风貌塑造,全面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式的农业园区,供人们游憩。同时形成了一种规律,就是距离城市愈远,则建立了愈大的休闲农业园区和游憩地供人们较长时间的滞留。在这些游憩地功能区深层次开发中,必须景区功能划分明确,经营管理严格,以确保休闲农业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在建设高起点和高标准休闲农业园区时,应加强游憩地管理,整治游憩地的环境。乡村游憩地并非是景观破坏严重,环境脏乱差,经营管理混乱无序;而是在保持传统风貌和原始风貌的前提下进行乡村风貌塑造,乡村景观整治,乡村环境治理和乡村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农业发展实质是市场需求拉动下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变化,不仅可以兼顾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文明进步,同时亦可促进城市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建设进程。

休闲农业园区景观空间是指在大都市人口集中分布的地区空间,资源十分紧缺,土地资源价格昂贵,但为了满足都市居民不远离居住地对休闲地的需求,城市充分利用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乡土文化,修建休闲、观光、采摘、康乐景观空间。休闲农业园区的服务设施配备较好,是都甫彈』憩者光顾频率最高的首选地区。休闲农业园区可结合当地自然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田园生活景观、农业生产景观、民风民俗景观,形成以“闲、静、雅、乐、纯”的景观特征,从而形成新型的都市游憩地。如台北黄金山城金瓜石有着丰富的人文风情和优美的自然风景。金瓜石原先属于台湾冶金矿区,从炼金厂、古烟道、废矿坑、战俘遗迹甚至是天皇寓所,所有这些又使金瓜石具有奇特的美,吸引着无数前来到访的游客。为了发展乡村民宿和休闲旅游,聘请规划设计单位作了详细的金瓜石社区产业辅导计划,并在以后的运作实施中,定期出版《金瓜石社区报》,开办矿山讲堂等全力打造浪漫度假社区。

2.3景观安全格局扁原理

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业景观安全杞全格局,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户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伞水平-卜。在景观过程中,格局决定功能,要|实现土地持续利用这一景观功能的稳定性,要求相应景观空间格局的维持与优化。景观稳定性|越高,景观受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越强,受干扰后的恢复能力也越强,越有利于维持景观格局,保障景观功能的稳定发挥。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中观光旅游者的介入、园林绿化树种及名特优新品种等异质性的引入有助于景观稳定性的维持。景观稳定性以景观格局的空间异质性来维系景观功能的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持续利用的保护性与安全性目标,可采用反映景观异质性的景观多样性、景观破碎度、景观聚集度和景观分维数等指标来衡量。

2.4可持续发展原理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其农产品过剩而经济增长缓慢的背景下,先后出现了如有机农业、生物动力农业、自然农业、低投人农业或持续农业等种种模式,其核心内容就是反对化肥农药,提倡自然循环和自然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同时,世界各国的金融对生态环境农业的支持也在不断加强。如丹麦的Mercur银行在年基金的支持当中,共投资10个生态共同体。德国的GLSGermainschsft银行是一个有机农业专门投资银行,它支援30个有机农场和农业共同体。英国按全国性规模都在实行与“地域农业政策”相结合的“环境保护农业政策”,它实施14种直接支持环境保护型农业的财政补贴计划*。

前,可持续农业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在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中,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中,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实现我国农业和农希拙夸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之一。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以至生存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准则。人们通过改造自然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决不能以牺牲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暂时的增长。因此,作为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发展形态的休闲农业同区规划建设必须突出:

(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融合,充分尊重和利用土地的自然环境,强化整个环境的融合与渗透。

(2)原有农业景观与农业旅游观光有机结合,兼顾当前与长远利益,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以都市型农业为依托,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增加农民牧人。

(3)注重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休闲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并不

断提高资源的质量和利用率,使休闲农业具有长期、稳定、持久、永续增长和发展的能力。

2.5绿色产业理论

21世纪是绿色生态的世纪,绿色运动或绿色革命是21付印的大潮流,它将反映和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绿色经济或产业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实现形态及形象概括。绿色产业理论简而言之,就是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实施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比较优势的绿色资源,巩固提高有利于维护良好生态的少污染或无污染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加强环境保护,发展清洁生产,不断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绿色产品的消费观念在我国日益得到广泛接受,由此形成的绿色食品产业也得到一定发展。

休闲农业发展必须以绿色产业理论为指导,自觉成为为游客提供的农产品与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符合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休闲农业园区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组织、策划、开发与包装符合生态环保要求的绿色有机果品,投放于市场,提供给游客。同时引导消费者正确选择“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培养人们的绿色意识,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要通过“确立绿色营销观念、开发绿色产品、提供绿色服务、培育绿色员工、创建绿色园区”一系列经营行为,形成绿色休闲产业链,将休闲农业园区打造成为具有适宜人类生存环境的、达到生态环保标准、兼具生态教育功能的绿色产业园区。

3.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理念

休闲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用破与立的方式而非传统的农业生产建设,以城市——农田作为一个城市整体出发点,强调了与城市生活的对话,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一郊区一乡间一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园区规划设计充分以原有绿化树种、农作物为植物材料进行园林景观的营造,园林小品风格自然淳朴,田园气息浓厚;各景观功能区突出以人为本,同时又要和生产相结合。根据不同地块、不同树种、品种的观赏价值进行安排,使人们在休闲体验中领略到农耕文化及乡土民风的神奇魅力。休闲农业的规划和

开发必须基于该地方特色,将该地方资源之生活性、技术以及丰富性充分且深入的发挥,使其多样化、精致化、独特化*。如下所示,北京观光休闲农业行业协会会徽设计便充分显示了这一点,整个标,村、服务t乡村、致力于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宗旨。“乡”字采用书法体,显得有生命力和杀伤力,似路非路、似河非河,仿佛把人带人美丽的田园,表现出都市人对自然的渴望。标志整体造型质朴、简约,书法的笔触和圆形的结合动静相生,具有时代感和视觉冲击力,与一轮红日相结合,体现出一项新兴的产业所具有的广阔前景和蓬勃的发展气势,展现了以农业休闲观光为重要内容的乡村旅游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未来。

休闲农业园区在具体的规划设计中可坚持以下四个理念,即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理念、坚持“农游”相结合的理念。

3.1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理念

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古国,在传统的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思想下,营造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农业。我国传统农业中早就有了“天人合一”的辩证认识,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今天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和园区内的农业生产经营、休闲体验等活动以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最高准则,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保护、开发、培育资源与环境的过程中实现提高农业的开发和利用,以确保园区景观的完整性、原始性和生态性。此外在加大乡土文//三令源初农业旅游资源整合力度的同时,力求达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园区景观的和谐统一。在保护农耕文化和民俗传统文化的同时,加大现代科技农业、农业科研基地、示范基地、培训基地、休闲观光示范园的开发建设力度,实现农业与休闲旅游业的结结。

3.2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

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的“园区”概念,被赋予了具有地方意义的community(社区)的理念,而不再只是一个强调专业生产的属于工业特质的park(厂区)概念。台湾休闲农业园区社区经营的理念是整合农场、农园、民宿或所有景点,使其由点连成线,再扩大成面,最后以策略联盟方式构成带状休闲农业园区,并适时开展以策略联盟方式结合的“社区”理念来推动各项工作,从而走在了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建设的前列。目前台湾休闲农业园区成为辅导农民顺利转型经营1休闲农业及创造农村地区就业机会的载体。中国大陆的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可充分借鉴台湾关于6园区大力推行社区经营的理念,改变以往经营思维,有条件的园区可朝向精致农业政策的延伸转型。这样可以改变大陆休闲农业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遍地开花”的发展现状,彻底杜绝挂个牌子就采摘、各自为政、缺乏系统管理、发展特点不突出、缺乏宏观系统的规划等弊端。

3.3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理念 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休闲观光果业必须根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特色是休闲农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越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会越强,因此园区建设要与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优势,保持其“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我精、我特”的垄断性地位,使园区建设更直接地为园区服务、为旅游服务。如门头沟区的“妙峰樱桃园”、平谷区的“桃花海”观赏采摘区、顺义区的“龙湾屯万亩优质梨观光采摘园”等无一不是以特色取胜的范例。

3.4坚持“农游”相结合的理念

休闲农业的特点是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休闲农业通过旅游业的开展而走向市场,建立自已的市场地位,提高了自身的价值,获得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休闲农业为旅游业的发展开拓了新领域,丰富了旅游的内涵,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休闲农业园区充分利用原有的旅游景区和景点,扩大和增加休闲观光果业项目,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带动,发展“农游合一”的新型产—业,从而在城郊营造优美宜人的绿色游憩空间。

4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4.1生态性原则

休闲农业应充分利用当地景观与生态资源,但不应与环境生态保育相冲突,也不应破坏自然资源。休闲农场内的人类活动行为可以有效控制将对环境冲击与破坏减少到最低,使得人类动与环境保育维持动态平衡,也使得自然资源与生态体系均衡发展。园区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4.2经济性原则

休闲农业虽然具有三产业的服务性质,但仍是利用农业经营活动、农村生活、田园景观及农村文化资源规划而成的民众体验农业与休闲游憩产业。农业资源的妥善应用,是休闲农场经营的基本生存条件,所以休闲农业仍以农业生产为主体。规划设计当中要把经济生产融合到园区建设中来,尤其对于各类采摘园来说,采摘的经济效益很高,规划设计要能够使采摘进行的更好,同时注重在非采摘季节吸引游人,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4.3特色性原则

农业生产离不开自然环境,而自然环境又具有多样性和时空性,因此农业景观资源开发具刁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为此发展休闲农业必须跟据各地区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文化,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园区的规划设计要与实际相结合,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

4.4多样性原则 休闲农业为服务性的产业,是提供给大众休闲游憩的一种商品,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满足,是市场导向经营的最佳销售策略,休闲农业的经营应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并注重突出多样化的发展思路。园区规划的多样性原则既是要求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线路、游览方式、时向选取、消费水平的确定上,必须有多种方案以供选择;更要求园区品种选择、景观资源配置突出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叶美秀,台湾休闲农业之环境设计.见郭焕成、郑健雄主编.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国矿大学出版社,202_.4.23*(1)环境敏感地区的计划(environmentallysensitiveareascheme,ESA)(2)水边地区动植物栖息地计划(habitatschemewaterfringesa.eaz)(3)硝酸盐敏感地区的政策(nitratesensitiIveareas,NsA)(4)硝酸盐污染地区农场废弃物的处理补助(farmwastegrantsInnitrateyulnerab/ezon)没有指定的地区针对个别农场实行的政策

(5)乡村适宜居住计划(countrysideaccessscheme)(6)农村理财计划(countrysidestewardshipscherne)(?)农业、林地额外补贴计划(farmwoodlandpremiumscheme)(8)关于海岸沼泽栖息地的计划(habitat;chemesaltmarh)(9)(9)关于池沼地带的计划(moorlandscheme)(10)关于有机农业法的补助计划(organicaidscherne)(11)关于考古学遗迹地带的补助金(archaeologygrants)(12)对历史建筑和纪念遗迹地的补助金(historicbiJiidingsandmonumentsgrants)

(13)具有特殊科学价值的地点场所(sites.Fspecialscientificinterests,SSSls)(14)森林土地的补助计划(woodlandgrantscheme)

农业园区规划的重点及定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