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业园管理体制创新的几点想法
工业园区管理体制创新的几点想法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和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园区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目前园区体制和管理提出新的挑战,不断改革与创新,对于发展中的园区显得颇为重要。
一、亳州工业园区基本概况及管理体制情况
亳州工业园区于202_年4月经国家发改委同意,省政府批准设立,面积5.6平方公里。作为谯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和承接平台,区委、区政府从优惠政策、资金、人力等资源上予以倾斜,举全区之力开展征地拆迁、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招商引资。
目前工业园区规划区面积31.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近20平方公里,“五纵十横”路网已经形成,通车里程达46公里,实现了“七通一平”,绿化、亮化、交通信号、电子监控全覆盖,与南部新区、十八里镇工业功能区融为一体。入园企业共178家,其中已投产97家,在建68家,签约1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以上项目40个。现有工业项目涵盖了中医药制造、中药保健品、制药机械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包装材料印刷、服装加工、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建设有五大专业市场、五个高标准商住小区、两所新中学、一个三甲级医院。
202_年1-8月份完成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2亿元;工业总产值51.89亿元,增长33.84%;工业增加值18.58亿元,增长36.9%;财政收入1.94亿元,增长93.8%;外贸进出口总额5326万美元,增长234.34%。
202_年,扩区3.6平方公里,续建道路13条,15.6公里,新建道路5条,16公里。1-8月份完成征地2413亩,拆迁40万平方米。
202_年工业园区力争实现总产值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0亿元;财政收入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新签约项目20个,新开工项目30个,新增投产企业20家。
亳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园区内项目服务和管理,承担部分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任务。在机构设置上,设“一办两局一中心”,即办公室、规划建设局、经济发展局、管理服务中心。“一办二局”设行政编制15人,现有15人;“服务中心”设事业编制12人,现有10人。
二、目前工业园区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1、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园区规模不断扩大,一批还原小区、商住小区众多人口入住,园区的服务管理权限、基础设施后期维护、社会管理等矛盾逐渐显现,易出现“看得见的管不住,管得住的看不见”,权责不明确,不仅增加了运行成本,工作效率也不高。
2、权责不对称,在碰到实际问题时,由于管理权限受限,只能协调配合职能部门来进行处理,还要与国有企业如
电信、供电、供水等部门联系,沟通与协调花费不少精力,效率低。
三、几点建议
1、合理确定工业园区功能。顾名思义,工业园区应作为新兴工业产业区来发展,目标定位为“发展经济”,利用好现有政策、环境、社会资源,建立集中、精简、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发展。
2、进一步明确园区管委会职能。依据安徽省人大《开发区管理条例》,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强化公共服务和项目管理职能。
3、进一步理顺管委会和政府职能部门的关系。实事求是进行管委会机构设置,合理划分事权。政府各职部门可根据园区发展需要因地制宜设立分支机构或安排专门人员并使之规范化、常态化,如人员编制上隶属各职能部门,在管理上接受管委会和职能部门领导。优化资源组合,形成齐心协力促发展的局面。真正意义上实现封闭式管理、一站式服务,使入驻园区的企业要解决的问题、需要办理的各种手续在园区内全部可以办理。
4、进一步在服务上创新。淡化园区管委会行政班子概念,强化管理团队概念,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次,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着力提供项目所需的公共服务。对
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在企业和审批部门之间发挥好协调、沟通作用,全程帮办服务,使企业真正专注于自身开发和生产经营。
第二篇: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新华社特约评论员202_年10月21日
加强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社会各方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管理体制有的需要调整,有的需要改进,有的需要加强。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必须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通过创新,我们要建立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管理体制呢?六中全会的《决定》指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这一规定,明确界定了不同主体在新的社会管理体制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责任。党委要加强领导,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政府应依法履行职能,承担起管理社会事务的主要责任;社会各方面都要大力协同,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公众则应以适当的方式积极参与,发挥主人翁的作用。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按照这一要求,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最重要的是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坚持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政府应坚持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公务员的基本准则,致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要以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各种类型的社区,应进一步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协助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各类社会组织要增强服务社会功能,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政府对其要坚持培育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的政策,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应适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加强内在机制的建设,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正确把握和处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当前,需要重视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通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以便有效应对各种风险。要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近年来,国务院已经制定了包括总预案、专门预案、部门预案在内的整个应急预案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对实现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的整体联动,具有积极的保证作用。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第三篇: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浅谈中国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尽快建立健全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新型社会管理体制十分重要而紧迫。推进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成功经验,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新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式。
关键词: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一、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概况
社会管理似乎是一个颇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对于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来说,社会管理承担着多个社会功能。例如,要为市场经济的运行提供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保障人力资源的竞争性;要为实现社会主义的理想解决“两大差别”提供制度保障;要为国家与新兴的多元社会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提供制度条件等等。因此,在中国的语境下,恐怕还难以找到与西方社会科学和管理科学相对应的社会管理的概念。西方社会中所使用的社会秩序(social order)、社会规制(social regulation)等概念,或者将中文的“社会管理”译为“social management”,都难以充分而准确地表达出中国语境下社会管理的内涵与实质。在中国政府职能定位中,“社会管理”则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相并列,[1]成为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以政府为主体,对有关社会事务进
行规范和制约;其二是以社会为中心,即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所谓的社会管理,在中国学术界的界定尽管不一,但是以下界定是为人们所认可的:“社会管理是政府和民间组织运用多种资源和手段,对社会生活、社会事务、社会组织进行规范、协调、服务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解决社会问题,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中国的社会管理及其体制有三个突出特点。首先,社会管理是中国各级地方政府的重大职责,中国社会管理的一个特色就是政府主导;第二,社会管理的主体是多元的,虽然政府在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是无法替代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的作用;第三,社会管理以社会秩序的维系、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为其根本目标。202_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2_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202_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六)提出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社会管理是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但是内容逐渐广泛起来(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的建议中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管理的手段更侧重于协调和参与。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于这个社会的管理格局。社会管理是政府通过制定专门的、系统的、规范的社会政策和法规,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培育合理的现代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孕育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
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意义
(一)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整个社会也出现了众多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不和谐,出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不和谐,出现了城市与农村之间、发达地区和贫穷地区之间、东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和收入分配上的不和谐。这些都对我国的社会健康和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思想。
(二)是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必然需要
我国现行的社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带有深刻的计划经济烙印,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单位管理”,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几乎都从属于一个社会单位,单位是个人领取工资的劳动组织,是个人社会交往、社会地位的保障和后盾。没有“单位”的个人是很难在社会上合法立足,国家也正是通过单位制来实现社会的整合。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单位制逐步解体,大量的“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群众的具体利益发生了变化,以“单位人”为特征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暴露出来。因此,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会整合,特别是加强对弱势群体和
[3]边缘群体的保护,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社会特征:一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从耕地上解放出来,离乡外出就业。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的束缚,这些人中的大多数虽然离开了农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却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成为了社会管理的“盲区”。二是老龄化的挑战。“我国目前60岁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1﹪,65岁以上已达8﹪,据预测,202_年,65岁以上的老龄人将达到23﹪”。而且我国人口老龄化高峰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出现的,“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对我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
(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通讯条件的极大改善,为群众提供了快捷的信息传播手段,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联络沟通日益方便,同时也使社会各类矛盾容易在更大的范围内出现紧密互动的趋势,形成连锁反应,加大了维护社会稳定的风险和成本。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融合,既拓展了我们的发展空间,也使国际性的经济
社会风险更容易导入国内,造成社会新的不稳定,因此,加快建立与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有效整合社会关系,促进各种力量的良性互动,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无法回避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转向社会建设大时代下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理念与目标
中国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整体性的社会”转变为一个“多样化的社会”或“多元化的社会”。这种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虽然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为此需要“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既充分激发社会活力,又确保社会安定有序”。与此同时,出现大量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事务,例如,贫困问题、社会两极分化问题、老龄化问题、社会突发事件、频发的反社会事件等,对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此外,中国似乎也开始由低风险社会向高风险社会转变。
现有体制的缺陷日益体现出来,成为制约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主要因素,难以有效地应付社会大变革所提出的挑战。对此,学者们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归纳起来大体上有以下主要的缺陷:
1.就政府而言,一是社会管理理念不够准确,重政府的管理,轻社会的管理,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的思想仍然十分突出。二是在手段上重刚性,轻柔性。政府社会管理方式简单,习惯于采取行政手段和强制方式解决社会矛盾。三是政府社会管理法规制度不健全,管理成本过高,效率较低。四
[4]是在目标上重控制,轻权利;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
2.就社会而言,一是公民意识有待增强,参与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龚维斌);二是民间组织发育不良,公众参与渠道不多,公民参与社会管理不够;三是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中介组织、政府机构和社区自治组织不分,导致事业单位行政化和自治组织行政化倾向严重,影响社会事业和社会自治的健康发展。
3.社会管理人才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缺乏。社会管理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事业,需要专门的人才,特别需要大量的受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才。但是,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总量不足,结
构不合理。党的十六大后,中国进入了“社会建设”的大时代。在这个大时代下,社会管理体制需要创新,需要转型。理念与目标对于创新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当然是重要的。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社会管理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其次,要坚持民主善治,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第三,要坚持多元治理,充分借助各种社会力量,培育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最大程度地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参与社会治理。总体上说,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理想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包括:“一个完善的能够凝聚各方社会力量的管理主体结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合理格局;一套完整的能够规制社会生活领域的制度体系;一批能够有效地协调各方利益、整合社
[5]会关系、协同社会行动的运作机制。”
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问题是如何进行社会建设,政府如何进行社会管理?一方面,政府不可能再回归到计划经济和单位体制时代对社会的全方面控制和管理,也不可能效仿发达国家走过的福利国家的发展道路,实现福利的国家化和社会化;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公民社会组织并不发达,社会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能力不强,政府也不可能将所有事务推向社会或者市场。因此,如何在国家和社会之间寻找到恰当的平衡管理模式,应该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探索方向。换言之,构建政府和社会关系的新内涵是中国社会管理体制转型或创新的方向。从主体上讲需要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这个转型的方向其背景就在于改变社会管理体制的政府一元核心格局,就是增加政治决策中社会力量的参与,公民参与到涉及需求、利益等日常社会管理事务的讨论之中,吸纳社会组织参与,考虑边缘人群及利益,形成 “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构建政府和社会关系新内涵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强调社会自治,由人民自我管理。中国的社会管理应转变政府管控的手段和方式,推动公民的自
[6]我管理。合作与共治应该是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路径。“社会管理体制”应该是关于国家机关、企
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公众在社会管理中的权责划分和操作方法等的制度体系,包括对各类社会管理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划分和对管理社会事务的制度规则、方式方法的约定。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难点在于新的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创造。纵观欧美国家社会管理的经验,根据政府和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地位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模式是政府主导、社会协助的模式;第二种模式是国家和社会、政府和公民对社会的合作管理;第三种模式是社会主导政府协助。总体来说,二战以后,在福利国家时期,政府逐渐发挥主导作用,而到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西方国家逐渐转向了治理和善治理论所倡导的社会主导政府协助的模式。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一项涉及层面广、触及问题多、解决难度大的社会工作,需要社会各界同心协
[7]力、齐抓共管。
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明确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分工。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就在于政府、市场与社会三者的合作与共识。具体说来就是,社会管理主体从国家一元转向多元,走向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组织、公众等多元主体共同管理;社会管理方式从命令———服从的单向度统治行为转向各个主体之间的协商决策、合作管理、透明化管理、法治化管理的治理活动;社会管理手段从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综合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市场机制以及社会自助和互助等多种手段;社会管理资源投入和服务产出主体由政府一元走向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社会管理方式从以行政管制为主转向以提供社会性公共服务为主;社会秩序从强制性秩序为主转向强制性秩序与自治自律所形成的自发性秩序并重;社会管理中权力配置格局从政府集中管理转向给社会放权和为公民增权;社会管理重心从单位转向社区;社会政策制定从封闭、神秘方式走向公众参与、多方协商和透明化决策。
五、重构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与创新的重点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应该是社区。过去相当长的时期中国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在单位组织的基础之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组织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行政化单位体制逐步瓦解,国家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原有单位承担社会职能的组织基础,同时强调现有单位在改革中剥离原来承担的社会职能,实现社会职能社会化(以及某种程度的市场化)。”原先“一统天下”而“无所不包”的单位制管理模式,已经逐步让位于以居民自治为载体的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整个社会管理体制的基础发生了转变,过去是以单位为基础,现在以社区作为基础。日益复杂和增多的社会需求和问题,都需要在原有的单位体制之外得到解决,社区就成为这样一个载体。社区建设成为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转型的标志。因此,推进社区建设,完善基层服务和管理网络,是加强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应当指出的是,城乡社区居民的需求多元化,需要有多元化的组织来应对,因此,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建设将成为中国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点。改革开放以前,长期的计划体制在县乡两级造就了庞大的“全能政府”,政府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事务无所不包、无所不揽。在政府强控制模式之下,中国基层社会民间社会的“自域”范围非常狭小,力量也非常薄弱。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是加强与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社会管理体制创新,要有利于调动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力量;有利于实现公共资源、公共信息整合共享;有利于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者间的良性互动。在目前中国社会自治能力较弱、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的情况下,应进一步发挥公众依法有序参与的作用,将公众参与的方式方法制度化、法制化,政府应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一是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工作范围、经费来源、管理手段、管理程序等,维护和确保社会组织对社会管理的参与权;二是放宽政策,创造环境,降低门槛,放手发展城乡各类社会组织,促其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的社会管理;三是引导社会组织进行公开、透明化的运作,促进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承担社会责任,提高自律性和诚信度,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支持和鼓励城乡居民成立形式多样的慈善组织、群众性文体组织、科普组织和为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组织;积极发展以卫生保洁、治安巡逻等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社区志愿服务队伍,鼓励和引导居民从事社区志愿服务;在农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提高农民群众的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市场竞争、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改变单家独户闯市场的弱势地位,达到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的。通过社区民间组织,使村民在参与各种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8]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参考文献:
[1] 刘瑞.社会发展的宏观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8, 32.[2] 陈振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概念辨析———“政府社会管理”课题的研究报告之一[J].东南学术.202_ 年第 4 期.[3] 陈振明.什么是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J].新华文摘.202_ 年第3期.[4] 陈振明.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体系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我国社会管理格局和管理.体系构建”课题研究报告之二[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_年第4期.[5] 丁元竹.完善社会管理体制的三个基本环节[J].中国社会保障.202_年第12期.[6] 夏学銮.社会管理体制如何创新[J].人民论坛.202_ 年第4期.[7] 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2_年第3期.[8] 姚华平.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改革30年[J].社会主义研究.202_年第6期.
第四篇: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浅谈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10级水电建筑工程班 宋子阳
提 要:随着市场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的要求,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要从水利管理、融资、职能等方面对现有水利体质、机制进行改革创新。
关键词:水利 体制 机制 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有水利体制和机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发展的要求。
如今,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现行水利体制,主要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分级、分部门的管理体制,造成“多龙管水”,行政干预多,水资源管理体制不理顺,影响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水利工程建管体制不健全,水利建设重开源轻节流、保护,重建设轻管理,造成大量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水权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水价形成机制不健全,水价过低,水资源大量浪费,供水单位亏损,难以为继;水利建设长期依靠国家投资,没有形成有效的投融资机制,水利投资严重不足,工程欠帐多;缺乏创新的体制和机制,致使水利管理队伍不稳定,水利科研工作滞后。202_年,国家重新修订实施了新《水法》,其中,《水法》实施以来的治水经验为我们今后一定时期内水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贯彻落实好新《水法》,创新水利体制和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规范行政职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随着我国不断发展和费改税工作的不断深化,对政府转变职能、坚持依法行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担负着管理水事的职能,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尽快调整工作思路,解决好“越位”、“缺位”、“错位”的,学会并习惯运用手段来管理各类涉水事务,努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实现行政决策和水事管理的法制化。
23456-
第五篇:创新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推荐]
创新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
当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融入“长三角”的重要平台,各地的工业园区建设正迅猛发展。但是,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工业园区在规划、建设、发展以及为投资商服务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工业园区管理机构权限的配置、管理方式、服务质量等,将直接影响工业园区的发展和壮大。如何把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运作好,是一
个亟需研究解决的课题。
一、创新职能定位,适应建设和发展的要求工业园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管理重点在于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很多职责权限本身就是委托或是授权式的,因此不具备一级政府的功能,不能代行所在行政区域政府的行政管理权限。同时,工业园区的职责,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应该要有不同的侧重,适时进行调整。在建设初期,工业园区的管理应侧重于园内规划建设、项目立项上,具体包括园内规划设计、工程建设报批、投资立项审批、土地征用、政策处理以及形成主要道路、给排水、电力、通讯、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到一定规模,应侧重于招商引资、人才的引进与劳动力的培训、劳工管理及仓储运输等。工业园区建设成型后,则由管理转向服务,进一步完善环境、卫生、保健、娱乐、员工子女教育、邮电通讯等配套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和加强科研培训的力度,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使园区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组织结构,确保把握重点首先工业园区的管理应该集中、统一,起码应以县域为单位,由乡镇一级以上的机构来整体协调管理所有工业园区。该机构由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及专家组成,作为本级政府的派出机构,职权配置要有相对独立性。主要行使两项职责,一是协调,协调一般行政管理同园区内管理的关系,协调园区间的关系;二是决策,对园区的一些重大问题、共性问题,比如园区规划、产业规划、优惠政策的制定等进行研究决定。这样做,能够真正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效率开发、高品位建设、高效能管理;能够使基础设施共享,公共资源共享,使资源和空间得到有效利用;还能够使招商引资资源(信息等)得到共享,改变重复招商引资现象。发展到一定阶段,甚至还可以建立一个超过县级的机构,以发挥更大更多方面的整合作用,包括:调整产业布局,提高产业结构素质和效益;消除不合理的行政干预,为要素的流动营造良好的环境;培育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形成布局合理、协作关系紧密的生产体系;促进共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带,推动形成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网络;协调区域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企业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其次,各工业园区在确定的框架内负责具体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管理及招商引资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机构设置应该精干,不能“大而全”。
第三,管理、服务、经营应由相应的机构组织承担,使政事分开、政社(中介组织)分开、政企分开。对于区内的服务事项,如进区企业立项后到投产前的一切审批手续办理,进区企业投产前后的收费工作,以及文印、晒图、后勤保障等工作,可以设立综合服务机构,对部分事项实行有偿服务。对于区内的经营性事项,如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则应推向市场,由国资营运机构负责融资并作为业主,按市场化运作模式进行管理。
三、创新运作机制,促进服务高效廉洁合理、顺畅的运作机制,是履行职能到位的有效保证。涉及决策、规定、审批等事项采用行政管理程序,涉及经营活动则采取企业的管理方式,协调者、管理者、承办者、经营者、监督者各自到位,分工负责。一要建立园区自主
决策机制,要真正落实各职能部门委托或授予园区的各项经济管理权限,确保需政府管理的事项在园区内解决。二要建立园区高效服务机制。采取各种方式开辟办事绿色通道,实行政务公开,推行承诺制,减少审批程序,简化办事环节,尽可能一个楼层服务,一个图章解决,营造良好的园区投资环境。三要促成园区间建立良好的协商机制,树立一盘棋思想。各园区既要分兵出击,又要相互协商,体现在招商引资上,某个园区假如“吃不了”或者“不对路”,也不能就此放弃,而要及时将信息报告协调机构或者直接推介给其他园区,以谋求整体发展。
四、创新协作关系,形成工作合力园区在区域划分上是封闭的,在管理职责上是局部的,但其管理活动是开放的,与职能部门,与乡镇、村,与企业等方方面面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要形成合力兴工的浓厚氛围,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上,经济管理部门对职责权限赋予要明确、到位、简洁;人事人才部门要随时掌握园区人才状况,开放人才信息库,并建立如何使人才引进、留住、用好的机制;在与乡镇(街道)、社区(村)的关系上,所在乡镇、社区的规划建设要首先考虑园区的需要,其政府管理要优先体现园区发展所需的服务,如配套设施、治安安全设施的建设等,而不能有园区内外之分,另一方面,对所在乡镇、社区(工业园区外)的公共设施,也要发挥园区各类组织机构的作用,共同组织开发,给入园企业提供广泛的设施配套的购物、娱乐、休闲等场所。同时,根据入园企业发展需要,还要积极合作开展对当地劳动力的对口技能培训,既能提高农村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水平,又能有效
转移农村劳动力,加速推进城市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