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教师常规
编辑:烟雨迷离 识别码:16-57186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11 15:27:1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教师常规

谈谈在教学中如何抓好体育课堂教学常规

主讲人:郭幼安

一、建立规范体育课堂教学常规的重要性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学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达到上课的目的,就必须在体育教学常规上加强力度,同时教学常规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建立规范的体育课堂教学常规是非常重要的。

(一)、体育课的“教室”大,“课堂”大。“教室”大是指学生活动的空间大,“课堂”大是指在新课程标准下,更多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而我们现在的孩子在如今的教育背景下,思维特别的广阔,因此我们的体育课堂就相对宽旷了许多。

(二)、学生最喜欢体育课,因为体育课能玩,能做游戏,而且这些也往往是每个小朋友最喜欢的,他们会记住我们体育课是在每星期几的第几堂课,每次上课之前,都会来问一下今天我们上什么游戏啊等等!(这也是我们体育老师最有成就感的地方),就是因为小学生这么喜欢,所以他们的兴趣一旦上涨到极点,那所表现出来的是兴奋,使我们老师无法驾御这个课堂的秩序,什么游戏规则都会跑到九霄云外去。

(三)、教学场地的特殊性。由于我所在学校场地非常小,而且一般同时上体育课的至少有三个班,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常规,那么整个操场就像是在让学生在上自由活动课,根本感觉不到老师的存在。

由此可见,我们要建设一个好的常规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任何一名体育老师都知道,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前提条件,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体育教学形式多样,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纪律性,就难以控制教学的全过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才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欲望,才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使学生们在健康愉快地环境中学习生活。

有了课堂常规的课堂,是有序的课堂,是欢愉的课堂,是活跃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更是学生喜爱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动作方法技能,更容易学会和同学友好相处,更容易学会与教师彼此尊重。

二、体育课堂教学常规包括哪些内容

1课前常规

⑴、体育委员上课前应主动与任课教师联系,明确课的内容与要求,教师要了解有无见习生。

⑵、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⑶、学生因病、伤,不能上课时,课前应主动向体育教师说明情况。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布置他们随堂见习或参加适当的活动.⑷、教师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提前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2.课堂常规

⑴、准时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及时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上课人数。

⑵、上课礼节:体育委员整好队伍,下达“立正”口令,然后向教师报告上课人数,随后师生相互问好。教师即向学生宣布本课任务与要求,迟到学生向教师报告,说明原因,经教师允许后方可入列。

⑶、上课服装:学生上体育课时应穿运动服和球鞋,不准穿大衣、裙子、皮鞋、高跟鞋、凉鞋,不准戴帽子、头巾和手套、不准佩戴徽章和携带小刀等。

⑷、每次上课教师必须严格点名制度。学生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全学期中,缺课1/3以上时间者不予评定成绩。迟到、早退超过15分钟,作旷课论处。

⑸、上课时,学生必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注意安全,爱护器材,服从教师及小组长的指挥,努力完成各项练习任务,学生在课堂中不得嬉笑打闹。不经教师允许不得擅自离开课堂。否则作旷课论处。

⑹、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学生,对本次课进行小结评比,指出优缺点,提出课后练习要求,宣布下次课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整理场地和归还器材。

⑺下课时教师离队前向学生告别“同学们再见”,学生立正齐声回答“老师再见”!

3.课后常规

⑴、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⑵、课后教师应主动征求学生对本课意见,写好课后小结,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教学。

体育教师教学常规

1、学期开始时,体育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本校的实际,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每次教学必须写好教案。

2、须进行器材的检查和布置,场地需提前画好。若发生伤害事故,要及时处理,逐级上报。

3、做好体育委员和体育小组长的培养工作。

4、开始上课时,体育委员整好队伍,师生互相问好。

5、教师要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6、每次课练习开始,教师必须严格整理队伍,并进行一些简单而又能迅速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队列练习和其他练习。

7、每堂课必须安排学生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和适当的放松运动。

8、每堂课必须讲清重点难点,给学生做出比较正确的示范动作。

9、每堂课后小结时,应以正面的教育为主,课结束时与学生一起收拾体育器材。

10、每次课后教师要填写好教学小结和出缺席情况。

学生上体育课常规提前做好上体育课的心里准备。

2上下课均要排成四列横队,上课铃响后由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及出缺席情况。3教师到学生队伍正前方立正站好宣布上课时,师生问好。下课时师生互致再见,拍掌解散。

4上课铃响后,迟到者必须向教师申明理由,得到许可方能进入队列。

5、不能上体育课者,要提前向体育教师请假。根据病情决定休息或见习。见习者要在排尾列队。

6学生穿运动装或轻便装和胶底鞋上课。

7、课堂上不准带手套和帽子(特殊情况例外),不戴饰品。

(一)教师教学常规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教学反思,教学研究等。

(二)、备课常规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

关键。

(三)上课常规要求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做好课前准备。使用普通话教学,举止文明,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热情。专职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上课。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

一、课前常规

(一)、教师课前的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干部约定,由体育干部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械的准备和清洁卫生工作: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

(二)学生课前的常规

1、学生课前的各种情况:学生因病、伤,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课前由体育干部或学生自己主动地向教师说明,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妥善安排。

2、学生服装的准备:学生必须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准穿西服、牛仔裤大衣、不准穿皮鞋、高跟鞋、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还要注意安全,衣袋里不装有碍活动和可能导致身体不安全的物品,如:剪刀、小刀、钥匙、笔、等硬质物品。

(三)师生共同准备:教师和学生在检查和整理好自己的服装仪表后,应按约定的课前几分钟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等候上课。

二、课中常规

(一)教师课中的常规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二)学生课中的常规

1、学生准时按指定地点集合上课。上课铃响后,体育干部进行整队,向教师报告班级情况。

2、学生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仔细观看教师动作示范和启发引导,并积极思考,分析理解动作要领,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有机的把大脑思维与动作练习结合起来。

3、学生须自觉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械,在教师的引导下,与教师共同学习努力完成课的各项目标。

4、课结束时,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并协助体育教师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

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形式越来越别致、花样越来越多样、内容越来越丰富,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忽视了课堂的常规教育。比如,用随意的调动队伍代替了原先严谨的组织,美名其曰:创新。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导向问题,很多教师课堂教学过于在意上课的形式,而在某个程度上就忽视了对课堂常规的教育,体现出来的是浪费了必要的时间,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培养一年级学生体育课堂常规的方法

1、抓时机,练排队。

最好的时机就是在与学生初次接触的时候,帮助学生排好队伍,并反复强化训练,如“我是第╳队”“我是第╳队第╳个”,这样一来,学生在第二次排队时基本上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在以后的课中,通过一些队列游戏来训练学生快速排队的能力,如“快快集合”这个游戏可以分成比快、比齐、比前后间距等若干小游戏,等学生意识强化后再提高比赛要求。在此需说明的是,队伍训练不能操之过急,等学生一个要求掌握后在提另一个要求,并在一开始就要规范口令,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2、抓课堂,立常规。

通常在学生最初的几节课中就要把教学常规“抓实”“抓准”“抓住重点”,以后在每节课中都要融入常规教育与训练,使学生尽快养成良好的体育课堂常规。所谓“抓实”,就是教师在向学生制定任何一项规定后,必须严格执行,并且贯彻到每节课中,逐渐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抓准”,就是先挑选一些适合一年级学生的常规要求,能帮助他们尽快地建立基本的教学秩序,保证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在教学中抓住了几条比较适用于刚入学孩子的常规内容,如上课前排队到达操场、集合整队快静齐、轻便的服装、听课习惯和练习要求等,做到每节课都检查,及时评比反馈,树立学生遵守体育课堂常规的意识,通过反复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所谓“抓重点”就是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都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教师要抓住重点问题来解决。我认为一年级学生在刚上学的时候,教师的重点应该放在听课习惯上。所以只有把学生的听课习惯抓好,才能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3、抓规范,巧训练。

面对一年级学生,必然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必须规范课堂常规,规范口令,规范动作,使学生一开始就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接受正规的学习训练,同时有趣而不枯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稍息、立正”时,教师不仅要会教还要做的好,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他们最喜欢模仿教师的样子,所以对动作的要求一定要严格。但又要注意练习的时间和方法,不能枯燥的反复练习,可以用比赛的方法来提高兴趣。比如“请一个立正的小老师”,也可以把口令改为数字,提前约定,当教师叫“1”时,学生就做立正的姿势,叫“2”时就做稍息的动作,然后在来比赛,指导学生快乐地把动作一步步做到标准化。

4、抓方法,重效果。

常规训练渗透在体育课中每时每刻,体育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也不可能时刻都提醒学生,因此在课中要善于发现省时省力的有效方法,既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又能训练学生良好的常规。如巧用哨音来指挥学生练习,我在上一年级体育课时,首先规定几种哨音,一声是开始练习;两声是停止练习,原地站好;“一长两短”是集合哨音,快步走过来看教师手势站队。学生熟悉哨音后形成条件反射,训练后的效果很好。当然教师在规定哨音之后就要坚持在课中执行,不要随意改变哨音,长此以往才能使学生培养学生活泼而有序的良好习惯。

2011年9月16日

第二篇:教师常规

体育教师课堂常规

体育课堂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建设精神文明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施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时更应该加强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

一.课前常规

1.教师课前的备课和编写教案:认真备课,写好教案。备课时,要备课程目标;备教材重点、难点;备教学对象;备场地器材;备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备好一周课。

2.了解学生的课前情况:教师及时了解所上体育课班级的学生情况,主动与体育干部约定,由体育干部向教师及时通知。

3.场地、器械的准备:体育教师应组织指导学生或亲自动手,及时布置和检查场地,准备教具,为学生的积极参与奠定基础,一切准备工作应在课前准备就绪。

4.教师服装的准备:体育教师要穿运动服、运动鞋。不得穿大衣、裙子、皮鞋、凉鞋及硬底塑料鞋等有碍于运动的服装,不准戴帽子、围巾、手套、戴太阳镜及与体育课无关和影响安全的物品。

二.课中常规

1.教师待体育干部报告后,向学生宣布课的教学目标、内容要求等教学程序。并指出这节课的易出现的安全问题,然后逐步按计划进入教学状态。

2.做好适当准备活动,如慢跑两圈等,防止学生意外事故发生。

2.教师按教案进行教学,在无特殊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关心爱护所有学生,谆谆善诱,对学生进行适时鼓励,与学生共同创建和乐的教学气氛。

3.注意安全卫生;检查见习生执行规定的目标、要求等情况的规定,以求面向全体学生。

4.课结束时,进行小结和讲评,让学生及时知道课中的表现。提出课后学习的要求,畅述下节课的内容,布置学生课后归还器械和场地整理工作,有始有终的结束一堂课。

三.课后常规

1.教师每次课后都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写好课后小结,填写好每课登记表。2.下课后教师应检查学生整理场地和归还或移交器材的情况,以保证下节课教学的正常进行。

3.教师对缺课的学生做进一步了解,必要时给予补课或辅导。

四.体育教师的教学小结与反思

1、围绕“健康第一”的目标:学校体育的根本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健康,坚持健康第一,快乐第一。反思是否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学生的体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2、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关怀每一个学生,体育的主旋律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给学生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学生。

3、讲解与示范: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风趣幽默,教师动作示范准确、协调、优美。

4、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否选择适宜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是否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5、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任何教学范式都需要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得以实施。在体育课堂里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不仅仅靠几句表扬就能形成。不要小看学生的能力,要多创设情景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注重形成一种教学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生生之间的交流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最大的积极情感状态和最小的消极情感状态”。

6、是否构建合作意识,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是否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是否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锻炼;养成体育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五)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否学会并掌握一些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是否在学习遇到难以克服的困难时,勇于向老师和他人质疑,请教;与他人的合作如何;是否大胆质疑,标新立异;是否能自我评价和对他人评价。

大榭中学

2012.4.

第三篇:教师常规管理制度

太阳山镇中心学校教师常规管理制度

1、学习制度。准时参加学校政治、业务学习,认真做好会议记录。经常读书看报,每学期阅读一本教育专著,做好读书笔记。每学期课改实验老师撰写3篇教学反思或随笔,1篇教学经验论文,或者撰写1篇教学反思或随笔,1篇教学经验论文;

2、研讨制度。乐意承担公开课教学,主动搜集教学信息和改进教学方法。评议要注意听取他人意见、汲取他人精华、发表自己见解。

3、请假制度。严格执行《红寺堡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考勤及请销假制度》,坚持做到有事先请假、无事不请假、小事少请假。请假须按程序按手续办理,请私假应自找老师代课并让教导处、政教处签字后再请校长批示。

4、办公制度。在时间上做到“四准”:准时起床、准时用膳、准时上课、准时下课。办公期间杜绝玩游戏或做影响他人办公的事;

5、课程制度。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开齐上足每门课程,无经教导处批准,不得随意调换功课;

6、晨会制度。做操或集会时全体教师均应到操场维持秩序,做操后班主任应根据集会时提出的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强调、宣传、引导;

7、上课制度。做到“三不”:不上无准备的课,不坐着上课,不歧视后进生;力求“三多”:多采用直观教学,多采用普通话教学,多给学生思考的时空;

8、听课制度。建立跟班听课、帮扶听课制度,养成专心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的良好习惯,听课后要及时跟授课老师交流。每学期校长、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15节,其他老师听课不少于8节;

9、备课制度。围绕学科课程标准、班级学生实际和学校工作计划制定任教学科教学计划。教师课前必须写好教案。教案一般应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

10、作业布置。少布置机械重复的作业,多布置实践性、发展性、自选性的作业。学生作业量要适当,一般一、二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的书面作业控制在一小时内。应督促教育学生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习惯;

11、作业批改。语文科作业按课批改,数学科作业当天批改,每次批改都应注明批改日期,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批注提倡短语加等级。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之处应让学生更正并批改。应要求学生使用统一规格的作业本,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字迹要工整,少写错别字,按时按量完成。学生作业应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多采取面批面改形式。作业批改可把教师批改与学生自主批改、学生互动批改有机结合。

12、家校联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每学期对每位学生至少进行一次家访。各个班主任应健全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学校应健全住宿学生家长的电话簿,遇到学生旷课或突发事件应及时与家长联系,该紧急处理的及时处理,该向上报告的要及时报告。

太阳山镇中心学校

第四篇:教师一日常规

第一章

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一日常规

1、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因病因事不能上班的必须上班前履行请假手续。

2、衣着文明得体,上课、开会手机、小灵通一律关机。

3、早上到校,带齐教学用品,整理好办公桌,主动搞好办公室卫生工作,认真组织学生晨间活动。

4、安全值岗教师准时出岗,指导学生文明安全活动,监护学生人身安全。

5、升旗仪式时严肃、认真,奏、唱国歌时脱帽、肃立、行注目礼。集会时下班老师站在队列后端,班主任老师站在队列前端。

6、空课时间抓紧时间备课,学习理论、批改作业,锤炼基本功。不喧闹、不串室,不影响他人学习和工作,不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籍、报刊,不上网聊天。

7、按日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或改上它课。不得擅自取消个别学生的上课权利。不得派学生到办公室为老师取东西。

8、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健康状况。对学生的思想言行要加以指点,对学生的学习多加指导,对学生的生活要多加关心。注意学生安全,发现学生发生意外或身体有病,及时采取措施,并及时同家长联系。

9、同事之间坦诚相处,团结互助,密切配合,扬长避短,共同提高。对待学生公平、公正,不偏袒,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待家长及来宾有礼有节,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10、注意关心学校工作通知,认真准时参加有关会议和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因病因事不能参加会议活动的要履行请假手续。集体学习时必须严格遵守学习纪律,不看与学习无关的书报,不批改作业,不备课。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做好学习记录。

11、班主任与值周教师静校后督促学生准时离校,检查教室卫生、门窗、电器。教师离校时,要整理好办公室,关闭好门窗。

12、进入学校则一律使用普通话交流。

1 第二章 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教学常规

新课程改革重视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也要以人为本。教学管理人本化是把教师作为管理的主体,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师的潜能和自主性,从而为实现学校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

基于这样的思考,为使教师对学校一日常规工作有章可循,我们组织教师商讨了《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一日常规》。在学校原有教学常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打造有效教学课堂,自下而上建立《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常规手册》,使规定性管理与生成性教学管理有机结合,使教学管理既有序,又有度,更具实效。首先组织教师客观地梳理在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中无效的行为及问题、困惑。接着,学校组织教师们着重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听课、讨论,把老师们在教学常规中做得好的、有实效的做法提供给教导处。最后,教导处会同教研组长进行梳理,研究制定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常规要求,使老师们共同形成的经验成为制度——《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常规手册》。这种制度来源于教师,教师都是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制度的执行者,教师们更易于接受,《手册》因为对如何搞好教学常规的方式叙述更具体,更能引导、指导青年教师尽快入格。这样的制度能真正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又不失其科学性和人文性。第一阶段(2017.9-2018.6):组织教师梳理在课前准备中无效的行为和困惑,进行交流、讨论,研究制定提升课前准备有效性的常规要求。第二阶段(2018.9-2019.6):组织教师梳理在课堂教学、课后反思常规中无效的行为和困惑,进行交流、听课、讨论,研究制定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及课后反思有效性的常规要求。第三阶段(2019.9—2020.6):形成《天镇县第六小学教师常规手册》,并试行,同时征求教师对《手册》的意见,进一步修正、完善学校常规管理制度,使规定性管理与生成性管理制度有机结合,使学校的常规管理更具科学性、人文性。

第一节

课前准备常规

一、备课标准

1、学期初应根据“新课程标准”对全册教材进行分析(包括学科教材分析、单元教学内容、单元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突破方法及教学时间安排。)制定出个人或备课组教学计划。

2、教师在教科书上详细备课,将关键性问题、补充材料、板书等内容写成小纸条贴在书上,与勾画、圈点、批注相结合,形成脉络清晰、方便实用的教案。三十岁以上的教师可采用框架提示、重点突出的备课方式。教师书写教案时要做到“八有、一体现”: “八有”:

(1)有分课时教学目标要求(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制定。)(2)有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3)有师生的课前准备(如:教师教具的准备,学生学具准备,学生对课程知识的预习,师生共同参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等)。

(4)有教法和学法指导(在教案的教学环节中,能够看到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的采用和指导,以及学生学习方法的变革,师生角色的体现等)。

(5)有板书设计(板书力求简明、新颖、有特色)。

(6)有作业设计(作业要有补充性、针对性、拓展性,份量要适当,形式要多样,难易要适中。)。

(7)有相应的教学步骤和教学方式(含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8)有教学反思:各科教师要加强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个人反思与集体反思相结合,相互促进、不断提高。全体教师做到每课围绕一个内容进行重点反思,记下课堂生成、记下规律、记下灵感、记下精彩、记下败笔,在此基础上写好教学随笔。30岁以下青年教师要求每月写两篇教学随笔,30岁以上教师每月写一篇教学随笔。促进教师以反思性随笔或者教育案例等

3 形式进行反思。(随笔内容可分为三个板块:一是教育教学实例,二是相关理念,三是分析自己的得失。)用钢笔写在随笔本上。“一体现”:

能体现对学生的关注(有学情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知识、能力水平,生活经验、学习习惯等基本情况。)

3、教师储备课不得少于一周,不得无教案上课及课后补教案。上课之前,每位教师必须温习教案,根据近段时间学生课堂学习中出现的情况,对第一次备课进行局部修改。

二、备课形式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加强教学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来自备课质量,不论是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还是任教不久的新教师,都要认真备课。

首先,坚持做好个人对教材、学情的分析,进行个人备课。其次,坚持同年级同科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完成的任务主要有:

1、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钻研教材,确定学期各单元训练的重、难点。

2、分析本年级学生学习特点。

3、确定本年级教学研究主题。

4、统一调整教学进度,针对单元重点课集思广益进行集体备课。

5、安排本年级本科教学活动。

三、教具准备。

各科使用的多媒体教具。

语文教师:生字卡片、图片、挂图、搜集相关资料、小黑板、磁铁、课堂作业本、听写本等。

数学教师:口算卡片、教学挂图、小黑板、磁铁、教具(磁性综合教具、4平面、立体图形教具、三角板、量角器、直尺、圆规等)、课堂作业本等。科学教师:实验材料准备充分、课前做好演示实验。英语教师:教学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音乐教师:录音机、磁带、歌谱挂图、小乐器。体育教师:课前画好场地、体育器材、口哨、着装。美术教师:范画、磁铁、画笔、剪刀、各种绘画及手工材料。计算机教师:课前检查设备。思品教师:搜集、整理资料。

四、各科教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上课铃声响完即进入教室,组织学生做好上课准备。

五、对学生课前准备习惯培养标准

1、课前准备:

到校后即准备第一节课的相关书、本,放在课桌的左上角,文具盒放在课桌的正上方,每节课下课后即准备下节课要用的书本和文具。听到铃声立即进入教室,头朝向门一边静息,等候上课。

体育课、科学课、音乐课、计算机课应在上课前到达指定教室或地点,做好上课准备。

2、预习要求: 语文:

一年级:(1)读3—5遍课文。(2)圈出生字并注音。(3)搜集相关资料。(4)标注自然段。

二年级:(1)读课题,读通课文。(2)标注自然段。(3)圈出生字、勾出新词,自己认读、识记。(4)试着思考课后问题。

三年级:(1)读课题,读通课文。(2)标注自然段。(3)圈出生字、勾出新词,自己认读、识记。(4)试着思考课后问题。(5)找出文中的生僻字(自己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注音。

5 四年级:(1)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2)圈出生字并注音(包括不认识的字注音)。(3)勾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4)查找相关资料。(5)大致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问。五年级:(1)读熟课文,标出自然段。(2)圈出生字并注音(包括不认识的字注音)。(3)勾生词,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试着理解词语。(4)抄生字并组词。(5)搜集资料。(6)思考课后问题或自己提问题。

六年级:(1)读3—5遍课文。(2)圈出生字并组词,解释词语。(3)试归纳段落大意、主要内容。(4)搜集资料。(5)思考课后问题。(6)摘抄优美词语、句子。(7)初填“我的视角”。

3、学具准备:

数学:按老师要求准备好相应学具、听算本、口算册、草稿本。科学:按老师要求带好课本、实验材料、实验报告册。音乐:按老师要求带好课本、竖笛。

体育:按学科要求着装(穿运动服、运动鞋,女生不得穿裙子)。计算机:按老师要求带好课本、穿鞋套进入计算机房。美术:按老师要求带好彩色笔、颜料、剪刀等相应工具和材料。思品:按老师要求带好相关搜集资料。

第二节 课堂教学常规

一、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各种教具及课堂教学辅助材料,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上课。

语文:生字卡片、挂图、写有习题或重点训练内容的小黑板;补充内容等提前板书到黑板上,提前发放课堂练习本、听写本等。

数学:图表(画在小黑板上或黑板上)、挂图、写有习题的小黑板、演示教具、尺子、三角板等;提前发放课堂练习本、口算本。坚持课前5分钟的听算练习。

科任:科学教师摆放好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器材。

英语教师准备好该节课教学卡片、挂图、录音机,磁带倒到相应位置。

音乐教师准备好该节课的歌谱挂图、小乐器、录音机,磁带倒到相应位置。

体育教师画好场地,摆放好该节课需要使用的体育器材。美术教师准备好该节课使用的范画、材料、工具等。

计算机教师检查好设备,将计算机设置到开机状态,教师机上准备好该节课讲解、学生操作的相关内容。

思品教师准备好相关资料。

二、上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走入教室精神饱满,不将个人情绪带入课堂。坚持上课铃响后立即到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能坐着上课(如身体不适,应提前告知教导处),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如:上课时不得接打电话、不看报刊杂志、不喝水等),也不得以各种理由让学生离开教室,并应关注学生的安全,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三、教学人员应尽量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授课内容与教案基本一致(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可作适度调整),避免课堂上随意性和盲目性,7 避免拖堂。坚持以学生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四、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注重各项能力培养,传授有效知识。

五、学科教学中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课堂行为习惯养成,教学中要按照备课时梳理出的德育目标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德育于教学之中。要注意根据学科特点,联系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有所侧重,讲求实效。

六、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解决关键,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提高效率。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抓住闪光点及时表扬,启发学生独立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保证学生“一课一得”,乃至“一课多得”。

七、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八、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科学、数学、美术等)应明确实验操作的目的、内容、要求和有关注意事项,对实验器材进行认真检查,确保实验正常进行。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实验时应做好实验指导和课堂组织工作,严格要求学生按实验内容和程序进行操作,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九、学生练习时进行巡视,及时指导。考试时加强巡视,严肃考试纪律。

十、教师上课要衣着整洁、大方,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态度亲切,8 坚持正面教育,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课堂上坚持使用普通话(语文教师范读标准),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注意评价语的导向性),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教态自然大方。

十一、课堂上教师要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工作,杜绝课堂无意识状态、“乱课、散课”现象的出现,更不得合班上课或同班分组在不同地点上课。

9 第三节 作业设置与批改常规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启迪思维、参加实践、培养兴趣不可缺少的步骤,是教师反馈教学效果、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所有任课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精心选择、不断创新、及时批改,使批改作业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此,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布置目的明确。作业设计要符合教学要求,有利于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解课堂学习的重点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

2、作业形式新颖有效。提倡布置具有分层性、多样性、实践性、兴趣性、科学性、创造性的家庭作业,不得布置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抄写作业,不得用抄写作业惩罚学生(各年级的词语抄写一般不超过3遍)。各项作业的布置备课组尽量要统一,并纳入备课环节。(具体查各教研组的“作业检查记载”)

3、作业安排份量适当。每天家庭作业总量和所用时间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不超过一小时,班主任负责平衡作业量。

二、作业完成要求

1、作业本封面的书写要统一。写明作业的类别和序号、班级、姓名。

2、要养成爱护作业本的良好习惯。作业本要干净、平整,尽量无卷角,无破损,如有破损,要补贴好再使用,不随意撕作业本上的纸。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不经老师同意,不得随意更换作业本。

3、作业用笔根据各年级写字要求去做。书写规范(特别是注意用字规范),字体端正、大小适中、浓淡适度。格式规范。局部有错,应细心擦去或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10

4、养成先看书,后动笔作业的良好习惯。认真、独立完成作业。

5、按时上交作业。

6、及时改正作业中的差错。

三、批改作业要求

1、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原则上要全收、全批。每次作业批改后,教师要给予评分,并在作业最后右边写明等第及批改日期。教师要做好批改记录,禁止只布置不收阅批改的不负责的做法。语文、数学、英语作业须当天批改,语文作文批阅可在一周内完成。

2、作业批改后认真讲评。发还作业时,对错误集中的作业要重点集体订正,对个别学生的作业错误,要采取面评方法。要对全班学生进行作业情况讲评,鼓励进步,指出缺点。

3、学生改错后及时进行二次批改,直到学生改正确为止。

4、评价以等级评价为主,语文分为:优、良、合格三个等级,数学分为A、B、C三个等级。对有进步或突出作业应给予肯定,也可以加★、★★表示。提倡写表扬性、鼓励性的评语。英语等统一用A、B、C表示,并用英语写批改日期,可适当写些鼓励性的评语,如Good!Excellent!等。

5、及时表扬优秀学生。定期选出符合要求的优秀作业,进行展览,鼓励先进,教育后进,共同提高。

11 附:部分学科作业书写及批改要求 语文习作书写要求:

1、作文的题目写在第一行的中间。每篇作文均要与上文空两行或翻页。

2、作文中每个自然段的开头要空两格。

3、标点符号各占一格,其中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能换行分两格写。逗号、句号等不能写在一行的第一格,引号、书名号的前半个不能写在一行的最后一个,两个标点连续使用的合一格。

语文习作批改要求:

为进一步规范作文批改,提高作文批改的质量,使作文批改的过程成为指导学生写好作文,提高习作能力的过程,特制订我校作文批改的要求细则。

1、在下次习作之前完成所有批改、修改的流程。

2、每篇作文都要有眉批和总批。眉批要重点拨、引导、表扬、鼓励;总批要体现对学生习作的总体评价,先肯定,后指出不足。教师眉批、总批的语言表述要恰当、得体,让学生读懂,具有针对性。

3、教师批改书写端正,用字规范,标点正确,批改符号规范、明确,对学生起示范作用。

4、学生习作只批等级,不打分值,等级要求不宜太宽,“优”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5%以内。等级写于题目右面,批改日期写于文后右下角。获“优”等的习作,学生在原文修改,中差等级的习作,学生则每次针对一个重点,进行修改或重写,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

5、中高年级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作文一学期面批一次,每月作文面批人次基本保持在25%左右。

6、面批要讲求实效,不搞形式,不仅仅局限于指导学生修改错别字、病句,可从指导学生审题、选材、谋篇布局,指导学生把某句话、某段内容写具体、写生动等多方面进行。

12

7、学生习作本上要留下面批时学生修改的痕迹,面批结束后在批改日期上方写好“面批”两字。

8、高年级一学期要进行一到两次学生互批互评,教师要先对学生的互批互评进行培训、指导,学生习作后即进行互批互评。作文本上要留有学生批改痕迹,文后写明批阅人。

以上作文批改要求认真阅读、对照执行,教导处将按照上述要求对教师的作文批改进行检查考核。

数学书写要求:

1、作业本分为课堂作业本和家庭作业本、口算、改错本,书面整洁。在作业的最前面写明日期和题目所在页码,每道题开始要有一致的编号。

2、应用题写答案时,要另起一行,“答”字后面要有冒号,句末要有句号。答语要详细。

3、作业中遇到两步以上计算题,一律用“递等式”格式规范书写。写分数时可用两格,分数线画在横线上,作业中的直线一般要用直尺画。

4、作业本分为左右两边,答题时左边一道、右边一道,写完两道题,空一排再写另两道题。

5、改错一律改在教师批改日期的后面。英语作业要求:

1、抄写本一律用铅笔抄写。如果未发统一的印刷抄写本,就用英语大练习本。

2、每课作业要写清日期。

3、抄写单词、词组、句子时有一定的格式,把本子一折四。单词、词组均横抄,遍数不超过4遍,中文一遍;句子不超过2遍,中文一遍。

4、改错时要求与作业之间空一行,书写要求与作业相同。

5、每次作业要与前次作业空一行。

13

6、每天都有15分钟听录音、跟读课文的非书面性作业,要求家长每天在老师设计的听读记录表上签字确认。

14

第四节 学生辅导常规

一、基本要求

1、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全面了解学生,以热情、耐心的态度辅导学生,做到循循善诱。

2、辅导学生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重视“拔尖”,努力“辅困”,保证及格率,扩大优秀率。

3、教师必须明确辅导的任务是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疑难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并通过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水平的最终目标。

4、教师必须热爱学困生,正确对待学困生,坚决反对厌恶、排斥、岐视、放弃学困生的做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困生。

5、在辅导过程中有详尽的记录,以便于积累辅导经验,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存在问题,提高辅导质量。

二、辅导内容

1、学困生的辅导:目的是全面提高学科质量,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服务。具体要求是:

(1)要全面分析每个学困生致差的原因,做好思想工作和家长联系工作,及时补差,达到规定及格率。帮助学困生认识存在的问题,鼓励学困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2)学科任课教师对此类学生给予高度和特别的关注,每天及时检查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情况,发现没有完成当天学习任务及要求的,要及时更正或补上。

(3)学科课程每个章节结束后,教师要对学困生作一次小结性辅导。学困生较多的班级每周一次,并有一些巩固作业(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15(4)学困生的作业要灵活设置。重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得以罚抄作业、课文、单词等简单的形式替代针对性辅导。

(5)课堂教学中的简单问题和操作,尽量照顾学困生,以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2、优等生的辅导: 目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智力,进一步发挥其爱好和特长。具体要求是:

(1)要正确对待成绩优良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虚心学习,“更上一层楼”,在班上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热情帮助学困生,共同进步,对优秀生不能过于溺爱和迁就,不能滋长其骄傲情绪。

(2)各个学科每学期要有目的、有选择地向此类学生进行一些拓展或强化辅导。

(3)课堂上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让他们多发言、回答,并引导他们质疑问难和举一反三。

三、学科活动、社团活动、班队活动辅导:社团活动和班队活动是重要的育人阵地。它对于加强德育功能,活跃学校生活,培养一技之长,促进身心健康,开拓知识视野,培养动手能力,全面提高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要求是:

(1)学校办学以博雅教育为特色,教师有责任在每学期开展1—2项学科活动,期末应将活动计划、过程性资料、活动小结上交教研组。

(2)教师应无条件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活动,并在执教班级开展有利于学生能力提高的学科活动,每一项活动都应注意资料的整理与收集,期末上交教研组。

(3)社团活动要按学校的统一安排进行,学科任课教师要有计划组织全体成员参加,不能放任自流,或变相擅自改作课堂教学。

(4)社团活动应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延伸、拓展知识。充分参与学校的传统活动并展示其辅导成果。

16(5)班队活动要按班级活动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要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班主任从旁指导,不要包办代劳。

(6)教师要充分发挥作用,与学生一起参加活动。

17

第五节 课后反思常规

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反思是校本教研中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同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它隐含着三个基本信念: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发展中的个体,教师是研究者。通过反思,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我校在新课程实验中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为保证教学反思在教师中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制度: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1、教学前的反思:教师教学之前要反思新的课程理念、教材的编写意图、学生的学习状况、课堂上可供挖掘和利用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师本人的教学风格、手段和方法,从而编写出符合实际而又风格鲜明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做到“五个定”:①定时、②定内容、③定人员、④定场所、⑤定记载(指定专人记载,记录研讨时间、地点、参加者、研讨内容及遇到的困惑等),同时留出一定时间,让不同教学点的教师交流教学设计,评点各自教学设计的优缺点。

2、教学中的反思: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拘泥于原有的教学设计,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状况及时作出调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真正让学生学得活,学得实,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活泼、主动的发展。校长、教科室、教导处、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每周都要深入课堂听课,与教师共同探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教师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妥当等,帮助教师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二度设计”,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18

3、教学后的反思:我们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态度不断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记录下闪光点,及时作好问题分析、理性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二、“教学反思”的手段

1、要求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调动各种感官捕捉反馈信息,快速、灵活地对教学计划做出适当调整和及时反应;

2、听课的教师要为授课的教师提供详尽的课堂笔录和重构内容,帮助上课教师找到问题;

3、从学生课堂、课后作业中获得反馈信息;

三、“教学反思”的要求

通过各教研组、备课组的各种研究课,形成以个人反思为基础,组内反思为桥梁,校内反思为导向的教学反思机制,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和反思意识的加强。

1、全体教师做到每课围绕一个内容进行重点反思,记下课堂生成、记下规律、记下灵感、记下精彩、记下败笔,在此基础上写好每月一篇教学随笔。学月常规检查时由各分管行政一一观看,推荐出写得好的随笔,由教师在每月的分享会上念给大家听,起到交流和展示的目的。

2、教师的听课也强调反思。我们在教师听课记录表中专门设计了一栏“教学重构”,要求教师带着思想去听课,发现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重新设计教学环节,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3、教师们不仅要集体备课,还要带着实际教学中的收获、不足,一起总结记录本周教学情况:主要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业、检测的反馈情况。集体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备课组活动的集体备课、集体反思情况记载在《思学册》中,为下一任任课的教师、经验不足的教师提供帮助、启发,在教学中少走弯路。

4、开展专题研讨活动。每学期围绕研究的主题,行政、教研组、备课组在平时的听课、观察中发现教师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就帮助这些教

19 师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然后学校组织开专题研讨会,让这些教师以展示课、经验交流的方式把想到的做出来、把做出来的写出来、把写出来的讲出来,全体教师在共享经验的同时进行研讨和反思。

20

第六节 质量检测常规

一、全体教师要明确、深刻的认识教学测试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把教学测试工作真正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测试是检查教学效果,及时了解教与学的情况,适时调控教学工作,以保证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环节。

二、学校所开设的各门课程(活动课、非考试科目除外)必须每单元进行测试。教师保留测试卷并将测试成绩登记在册。同时要认真填写形成兴评价质量分析报告单,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前进步伐。要加强平时考察。课堂提问、练习、随堂检测等均为平时考查,其目的是及时获得教学信息,调控教学。

三、考试主要分单元检测、期末考试、抽查考试等形式。各任课教师要做好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

四、除上述测试外,各任课教师还要做好随机测试工作。根据自己教学的实际,随时测查学生的学习成绩。可以是书面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测。形式的选择,内容的确定,各任课教师要准确把握。

五、考试后要认真做好试卷和质量分析,教师要学会分析,要科学地进行数据统计,然后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教学中的成绩和自身教学及学生学习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试卷和质量分析要与优等生、偏科生、学困生的“帮促”挂钩,要成文备案。

六、教师考试之前要对学生给予指导,考试之后要据分析报告及时地总结讲评,查漏补缺,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避免只给学生一个笼统的分数或下一个简单的结论的做法;要深化每次考试的“清”,要重视卷面的整洁和解题规范。

七、每学期学校至少组织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全体教师参与、讨论。写出质量分析报告。

八、认真组织考试,严肃考风考纪,对考试作弊的现象要严肃处理。

21

第七节 听课常规

一、按照学校规定完成听课,教学分管行政每学期听课40节以上,教研组长每学期30节,备课组长每学期25节,见习期教师每学期25节以上,50岁以上教师每学期15节,其余教师每学月4节。其中教研组内听课节数不得低于总听课数的60%。听课笔记应记录详细,有点评。

二、听课应认真记录教学流程,及时批注教师的优点和不足。听课后写出听课意见并根据听课意见进行教学环节或整体流程的重构,促进反思,便于与授课教师进行意见交流。

22

第五篇:教师一日常规

艺萌幼儿园教师一日工作常规

一、晨检、晨间接待:

1.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热情的工作态度来迎接家长和幼儿;

2.利用幼儿入园时间对他们进行文明礼貌的培养,自然地和幼儿打招呼、问好;引导幼儿学会与人礼貌地打招呼;

3.记下家长反映的一些情况。如:孩子哪不舒服了,孩子的情绪变化了或者带的药品了等等;

4.晨间检查:每天幼儿入园,须在园门口接受保健老师的晨间检查。一摸幼儿有无发热现象,可疑者测量体温。

二看一般情况下,观察幼儿精神状态、面色等,传染病的早期表现,咽部、皮肤有无皮疹等)。

三问个别幼儿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的物品,发现问题迅速处理。5.晨检取牌 绿牌:迟到

黄牌:卫生、文明有待改进

红牌:出勤、文明、卫生合格领牌进班。6.晨检记录

晨检后,保健医需将健康观察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登记下来,并关注当日幼儿情况,如有异常情况,保健医进行临床诊断决定入园或去医院诊治。

7.入园时开窗通风,保持班级室内空气流通; 8.组织幼儿搬、擦小椅子; 9.有组织地摆放桌面玩具;

10.指导幼儿有秩序地、安静地玩游戏,有重点地观察一个区域并作相应指导; 11.指导幼儿有秩序地收玩具,保持玩具的完整性。

二、早操、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

(一)早操:

1.配班教室提前放好锻炼器材;

2.早操前调整队伍,整顿纪律安静入场;

3.做操前提醒幼儿站在自己的小点上,告诉幼儿具体的活动规则,保持安静准备听音乐做操;

4.做操时要有针对性的语言提示和正确到位的动作示范; 5.教师带操时要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动作准确有力;

6.与幼儿用目光进行互动,及时调整幼儿动作不规范的现象; 7.做操结束后调整队伍,维持纪律,安全地走到班级里。

(二)体育活动及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前丰富活动经验,交代好活动的规则等;

2.体育活动时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注意幼儿的动作,关注每位幼儿的状态,确保孩子安全快乐的进行;

3.及时发现与解决幼儿之间活动时产生的磨擦;

4.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小孩,不能只看一部分幼儿;

5.主班教师有重点地观察某项游戏,配班教师和保育员配合,使其他游戏正常开展; 6.教师衣着方便,不能奇装异服,不穿高跟鞋,不戴首饰; 7.依据天气变化选户外活动;

8.活动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里,保障他们的安全; 9.注意幼儿是否有流汗情况,及时为幼儿增减衣物并妥善保管;

10.体育活动后要做小结,让孩子知道今天学到了那些本领,还有哪些不足;并进行放松动作。

三、教学活动:

1.上课前一天下班前做好教案、教具等的准备工作;

2.活动过程中语态要抑扬顿挫,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3.不穿低腰低胸的衣物,仪表要端正;

4.活动时间合理安排,随幼儿的反应适当调整;

5.正确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活动中,配班教师管好幼儿纪律; 6.使用儿童化语言进行教学;

7.教学过程中教具不应离教师太远;

8.目光关注到所有幼儿;对幼儿以鼓励、表扬为主;

9.活动安排合理,上课内容新颖、有趣,符合年龄班特点; 10.引导幼儿多思考,乐于发言,鼓励有进步的幼儿;

11.组织好纪律,用表扬、鼓励的方式帮助纪律性差的幼儿; 12.做好配班工作,帮助主班教师发教材、辅助教学等。

四、区域活动:

1.准备好游戏材料,配班教师提前摆放好区有游戏材料;

2.游戏前进入游戏时,教师要尊重幼儿的意愿来选择游戏并交代好相应的标准、要求与注意点;对刚开始的游戏开展之前需认真辅导;

3.可以利用选游戏的形式来稳定幼儿的状态,可以先请表现好的小朋友去选游戏; 4.每个区域进行区分,且一般不超过四、五人; 5.教师有重点区域指导,其他区域巡回指导;

6.区域活动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在教师的视线里,保证他们的安全;

7.加以指导,有趣、正确地示范,并加以创新,让每一个区域的趣味性提高,丰富其经验,让孩子更有兴趣地参与其中;角色游戏时引导幼儿合理分工、角色身分符合社会经验;

8.教师可以参与其中,一是让孩子有更好地积极性,二是教师可以贯彻幼儿,从中发现好的和不好的问题,及时鼓励和纠正;

9.游戏中,教师及时给与指导,巡视每位幼儿的游戏表现,发现情况给与游戏指导;鼓励表现好的和有进步的孩子,提醒、纠正孩子做得有误的地方;

10.注意幼儿的安全问题;

11.不要过分干预幼儿游戏,以平衡的方式介入; 12.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13.根据主题变化及时更换游戏区游戏材料;每过一段时间更新区域游戏的内容,丰富游戏,让幼儿更感兴趣;

14.观察记录特殊儿童;

15.提醒幼儿热爱护玩具,轻拿轻放,游戏结束时提醒幼儿将玩具放回原处; 16.活动结束后要给与小结。

五、洗手:

1.指导幼儿洗手前,先将衣袖卷起,教幼儿洗手要领。

2.督促幼儿用流水洗手,洗手时打肥皂,搓手心、手背、手指,并冲洗干净。3.提醒幼儿洗完手后,先在小池内轻轻甩一甩,以便水滴到地面。4.提醒幼儿不要忘记擦手,并将衣袖放下,不能直接冲出去。5.不玩水,不把水弄到地上。6.洗手要排队,不要乱打乱闹。

7.配班教师必须等最后一名幼儿洗完手后方可离开。8.节约用水,关好水龙头。

六、进餐(餐前活动、餐后散步)

1.餐前进行安静或阅读、音乐活动,坚持餐前十分钟的准备活动,培养良好的进餐情绪和习惯。

2.进餐前老师不组织幼儿做剧烈的活动,不处理和解决问题,播放进餐音乐,保证幼儿精神愉快的进餐。

3.按时开饭,每餐饭不推迟、不提前,每餐进餐时间不少于25分钟,饭菜要分开放,保证进餐卫生。

4.掉落在桌上或其它地方的饭食不可让幼儿捡食。

5.教育孩子吃饭时不撒饭、不玩耍,进餐完毕后将桌上的残渣收集后,放好椅子,再离开。值日生负责餐后的卫生清理工作。

6、.进餐时老师主动向幼儿介绍食品营养,增进幼儿食欲,保证每个幼儿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不在别人碗中播饭菜;培养幼儿不偏食的习惯。

7.洗手和进餐时幼儿都要有人照顾。

8.培养幼儿进餐的独立生活能力,中、大班不喂饭,自己添饭添汤。但对年小体弱病儿应在进餐时给予帮助。

9.每餐后要求幼儿自己送餐具,洗手、擦嘴、漱口。10.午餐后,严格按说明逐一为幼儿服药,服后认真核对,确保正确无误。不准出现错服、漏服、重服、药量不足和过量等现象。

12.餐后组织幼儿散步或安静的活动。

七、喝水:

1.幼儿喝水前检查地面是否有水,避免湿滑。2.保证水的温度,不能太烫,也不能太凉,3.提醒幼儿分组排队喝水。

4.督促幼儿喝水时自己拿自己的茶杯。将茶杯拿稳,防止掉落。5.不准拿茶杯打闹。6.喝水时不说笑。7.喝水要适量。

8.鼓励幼儿多饮水,提醒幼儿口渴了自己去喝水。9.幼儿剪发生推挤、吵闹,及时调解、制止。10.等待最后一个幼儿喝完水归位。

八、午睡:

1.组织幼儿排队进入午睡房,不吵闹,脚步要轻。

2.调节室温和灯光,将午睡房的窗帘拉上,但不要拉得过严,以免看不见幼儿睡觉情况。3.提醒所有幼儿午睡前先如厕。4.检查幼儿手中或口中是否有异物。

5.指导幼儿正确有序地脱衣服,折叠整齐后放在指定位置,不要放在枕头下。6.上床后不要让幼儿和身边人讲话打闹,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的午睡环境。

7.帮助不易入睡的幼儿入睡,可轻轻拍打、抚摸或讲故事。经常巡视,幼儿出现蹬被子,要为他们盖好。

8.帮助幼儿盖好被子,纠正不良睡姿。

9.巡视幼儿睡眠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及时汇报。

10.不能坐在幼儿床头休息,不能使用幼儿寝具,值班老师不能睡。在幼儿午睡期间不离开教室。

九、起床:

1.请上铺的幼儿先轻轻起床,再请下铺。让已经醒了的幼儿先起床,最后唤醒未睡醒的幼儿。

2.鼓励幼儿自己迅速穿衣,帮助不会穿衣的幼儿穿。3.整理衣服。检查幼儿是否将衣服裤子、鞋子等整理好。4.组织幼儿整队,带幼儿离开午睡房。

5.回教室帮助幼儿梳头,确保幼儿从头到脚都整整齐齐。6.起床后,提醒幼儿小便、洗手、喝水。

7.检查幼儿衣裤、鞋袜,保证幼儿服装整齐、舒适,头发整齐。

十、盥洗、如厕:

1.保证盥洗室地面干燥,避免幼儿奔跑,以免滑倒、摔伤。教师应注意全面照顾、及时督促、仔细检查;

2.盥洗前应向幼儿强调盥洗的纪律要求、卫生要求以及注意事项,并应分小组进行盥洗,避免盥洗室人多拥挤。对个别衣袖卷不上、不会洗手、肥皂的幼儿,教师应给予帮助;

3.幼儿洗手后,教师要检查每个幼儿手洗得是否干净,包括手指缝、手背、手指甲、手腕等;

4.集体如厕时不得拥挤、争抢;进餐中入厕后必须洗手;午睡时如厕要保持安静,脚步要轻,小声说话或不说话;教师不得限制幼儿便溺次数。

5.帮助年龄小和自理能力差的幼儿如厕;对遗尿和遗屎的幼儿,耐心地为他们更换、清洗衣物。

6.将卫生纸放在固定位置上,并教会幼儿正确使用。

7.培养幼儿良好的大小便习惯,如会按需要小便、按时大便,大便后自己擦净,整理好衣裤,便后用肥皂洗手等。

8.观察幼儿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9.幼儿集中入厕时,厕所一定要有教师或保育员。

十一、离园:

1.离园前请幼儿上厕所、洗手。

2.检查幼儿是否将衣服塞到裤子里。

3.提醒幼儿增加衣服。帮助幼儿穿好外衣、戴好帽子。

4.让幼儿带自己的东西回家,不能带自己喜欢的幼儿园或其他小朋友的物品。5.提醒幼儿回家后要做什么,第二天要带什么东西入园。6.组织幼儿把小椅子统一放好。7.提醒家长关注张贴栏上的通知。

8.将幼儿一日在园情况,重要的部分向家长汇报。和家长进行交流,多方面了解幼儿。9.请幼儿跟老师,小朋友说再见。

10.做好静班工作,保持班级整洁,关好门窗、水电。整理室内外卫生,关好门窗电源等。

教师常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