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语文个人教研总结
编辑:紫芸轻舞 识别码:16-51946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12 08:53: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语文个人教研总结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个人教研总结

一学期时光,转瞬而逝。作为三年级语文教研组的一员,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们对语文教学的孜孜以求的工作态度,对理论学习、探究、摸索、总结的严谨态度,浓郁的学术研讨气氛。这些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我。现总结如下: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要进行新的课程改革,观念的转变是先导。不论是课改年级还是非课改年级,都必须以新课程标准的观念来指导改革.研究。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认真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把前握课程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加强语文与学生生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2、实践是检验课改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唯一途径。本学期围绕“革新教法,学法,提高课堂效率”通过实践课,汇报课,研究课,胡红霞老师的拼音教学,以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指导,实现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向新形式下的课改迈出了充满希望的一步。

二、立足课堂,攻占教学主阵地。

第一:活动的范围广。

每次活动,所有语文教师都全员参与,都是学习者,研究者,实践者。大家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每一堂课是个体的劳动,集体的智慧!

第二:过程的学术性。

首先,在备课时,充分发挥师带徒作用,从确定课题,选定教材,制定方案到资料搜集,课件制作等所有环节,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共同研究,让我充分感受到集体得温暖,我并不是孤军作战,本组的所有老师都是我的同盟军。同时,本组的各位老师积极进取的钻研态度,让我感受良多。

我们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识字教学方面,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合字典学习生字,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识汉字,让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我注重引导学生找出字的规律,根据规律分析字形,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观察能力。体会汉字的造型美、保证熟悉匀称、美观。

阅读教学方面,我也十分重视朗读知道,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让学生入情入境,自读自悟,方法得当,方式多样。并一改传统的简单问答式,对提问精心设计,激发学生浓

厚的学习兴趣。还注重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不拘泥于教师用书的提示,只要学生感受合情合理,就予以肯定。

其次,上课后,及时评课,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提高,步步落得实,一步一重天。我有幸在这个温暖的集体中成长。平常,王秀云老师和陈美仙老师经常到教室听我的随堂课,指出优缺点,并及时帮助我进步。使我一步一个脚印,走的踏实,干得起劲。

每节课必评,全程参与,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点评,使我们能及时地了解自己的不足,及时修正,不断完善,最后呈现出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如:我所执教的《花钟》一课,更是得到了全组老师们的大力帮助,我的语音语调、环节的落实情况语言文字的感悟上,有所不足,再试讲,使上课的过程成为一个成长的过程,使我也受益匪浅。最后,个人全程回顾,全面总结。

每次教研活动后,老师们都将教学成果能动地、自觉地转化到自己的实际教学工作中去的同时,并能从教学实践上升到教学理论。每次教研活动都整合了教师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旨在增加课堂厚度,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师生情感,实现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彻底改变。

三、多学多思,“三人行,必有我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面对“课改”,最大的挑战就是教师。在这方面,在网上我们倾听特级教师的课,然后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边

学边做,这样省时省事,又实用。不仅仅如此,我们还自发的到其他年级学习课堂教学艺术,取长补短,力争更大进步。

四、分析差异、找准对策。

期中考下来,年级各班都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本组老师们共同探讨,认真分析试卷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补差计划。

1、加强听写。

2、更加重视平常的阅读教学,“授之与鱼,莫若授之与渔”方法是关键,让学生学会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进步明显。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比心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回望我所走过的每一步,所耕耘的这块绿地,那盎然的叶尖闪动着一颗颗全组语文教师智慧和汗水的结晶体。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我定会不懈地努力,迎接语文教育鲜花烂漫的春天!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研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个人总结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一直在学习、探索、实践、反思,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

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以往“一切为了考试”的观念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从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并促进其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使每个学生最终走向成功的理念正逐步走进每个教师的内心,渗透进我们的教学课堂。

第二是教师定位的转变。新课改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的精神核心决定了教师由原来的一重身份变成了多重身份的“共同体”,由原来的课堂主宰,变为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示范者、组织者、监督者。所以广大教师正在努力地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正确地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那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逐渐增多,参与的热情日渐增高,教学效率也日益提高。

第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必然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与活力,广大教师正逐步摈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课堂氛围。

在几年来大量调研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可喜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另人担忧。

1、对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理解不透

部分教师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仅仅停留口头上,停留下在几个时髦的名词上,对这些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课堂教学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第二、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但课堂上的有些现象显示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深入,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系统把握,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对文本的正确、深入地解读存在困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一语道尽了庐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朴素的诗句却蕴藏了极其深刻的辩证主义哲理,这一哲理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已经成为目前语文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文本解读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教师设计一堂课前,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教学目标的认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教参上现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即使解读也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看不出字、词、句和每段蕴含的深意,发现不了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现严重误读。由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在课堂上就很难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种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当学生在阅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并不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

本学期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出了“高效课堂”,全校老师积极

行动,热情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动中,我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从中受益

匪浅,尝到了“高效课堂”的甜头。原来一篇精读课文我可能讲上三课时,如今我能缩短精

讲为两课时甚至是一课时,校长问我效果如何,我思忖再三,心想效果还真是差不多。所以

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老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

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学习。

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结合教学实际,我从

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好课前准备,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深挖教材,吃透教参,以课后题为牵引,依次准

备好要教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什么,确立一两个训练点。然后针对学情精心处理教材,杜绝片面追求课堂知识的大容量、拒绝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还准备好相关的知识链接,拓宽知识

面。然后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课堂上,仅仅

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

二、合理安排时间,构建高效型课堂

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全体师生的实

践活动,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讲、练三部分构成。讲的时

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精练。精心安排

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

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

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教学得法,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

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

教学的质量,我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我努力践行这四实,舍弃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环节,力争

节节直奔重点。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熟练地运用朗读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

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每节课的设计中总是把学生学习的感悟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达

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好词佳句名篇加以背诵。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指名

读、引读、师生共读、齐读、小组读、分行读等,背诵也是采用这些方式并配以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累,这样做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措施公平公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

性,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

步”,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也有小组之间的竞争,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

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

总之,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

思考与实践。希望通过探讨和实践,能以有限的投入收获无限的成果。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

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研个人总结

小学语文教研个人总结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一直在学习、探索、实践、反思,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主动地、个性化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地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课堂出现了多样化的景观。

首先是教育观念转变。以往“一切为了考试”的观念正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相信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从而发展他们的优势智能并促进其优势智能向其他智能领域迁移,使每个学生最终走向成功的理念正逐步走进每个教师的内心,渗透进我们的教学课堂。

第二是教师定位的转变。新课改中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创新为主线”的精神核心决定了教师由原来的一重身份变成了多重身份的“共同体”,由原来的课堂主宰,变为课堂教学中的引领者、示范者、组织者、监督者。所以广大教师正在努力地摆正主导与主体的位置,正确地处理好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那种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正在逐步形成,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空间逐渐增多,参与的热情日渐增高,教学效率也日益提高。

第三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多元化的角色转换必然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与活力,广大教师正逐步摈弃传统教学方法中的灌输式教学课堂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在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生动活泼,扎实有效的课堂氛围。

在几年来大量调研听课过程中,我们看到了阅读教学课堂上这些可喜变化,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在小语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和-谐音符另人担忧。

1、对新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理解不透

部分教师不能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教育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对新课程改革的解读仅仅停留口头上,停留下在几个时髦的名词上,对这些新理念的实质一知半解、模糊不清,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他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教学观念陈旧,对先进的教育理论学习得少,接受得慢。因而课堂教学因循守旧,死气沉沉。

第二、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把握不准

《语文课程标准》是指导我们教学的准则与方向,但课堂上的有些现象显示我们有些教师对《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不够深入,不能正确理解课标精神,对课标提出的教学目标不能全面系统把握,以至教学陷入盲目的境地。

第三、对文本的正确、深入地解读存在困难。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一语道尽了庐山面目的神秘多姿,看似朴素的诗句却蕴藏了极其深刻的辩证主义哲理,这一哲理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已经成为目前语文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农村小学语文的教学,文本解读一直存在着巨大的欠缺。主要表现在我们的教师设计一堂课前,对文本的把握大多依赖教参,教学目标的认定,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流程的设计甚至教参上现成的教案都照搬照抄。教师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研读文本、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即使解读也大都浅尝辄止,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更缺乏对文本的批判性解读的能力。对文章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思路和对字、词、句的理解不够准确,看不出字、词、句和每段蕴含的深意,发现不了作者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方面的良苦用心,甚至出现严重误读。由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对文本解读存在欠缺,在课堂上就很难游刃有余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很难为学生的思维打开一个更加自由、广袤的空间,所有美好的愿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这种欠缺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当学生在阅读中“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教师并不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心得

本学期我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推出了“高效课堂”,全校老师积极行动,热情高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动中,我也不甘示弱、积极参与,从中受益匪浅,尝到了“高效课堂”的甜头。原来一篇精读课文我可能讲上三课时,如今我能缩短精讲为两课时甚至是一课时,校长问我效果如何,我思忖再三,心想效果还真是差不多。所以我认为“高效课堂”就是老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的、有效的学习。那么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结合教学实际,我从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做好课前准备,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深挖教材,吃透教参,以课后题为牵引,依次准备好要教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什么,确立一两个训练点。然后针对学情精心处理教材,杜绝片面追求课堂知识的大容量、拒绝机械的照搬教材和教参的内容与设计。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引导学生运用旧知识的迁移来掌握新知识,还准备好相关的知识链接,拓宽知识面。然后设计好“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自学,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内容,课堂上,仅仅是解疑答难,从而避免了无用功,节省了时间,达到了高效。

二、合理安排时间,构建高效型课堂

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全体师生的实践活动,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课一般由学、讲、练三部分构成。讲的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练的时间不宜少于5分钟。课堂上要少讲精讲,多学精练。精心安排学、讲、练的内容,以保证各个环节的时间。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0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教学得法,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认为,高效课堂应该做到平实、真实、丰实、扎实,这“四实”是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志。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的质量,我以教学理论作指导,我努力践行这四实,舍弃了许多华而不实的环节,力争节节直奔重点。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熟练地运用朗读的有效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每节课的设计中总是把学生学习的感悟与朗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读体现悟,悟促进读,好词佳句名篇加以背诵。设计多种朗读的形式,有开火车读、指名读、引读、师生共读、齐读、小组读、分行读等,背诵也是采用这些方式并配以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累,这样做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四、评价措施公平公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公正评价学生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学习的评价标准是“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有个人之间的竞争也有小组之间的竞争,采用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或小组评价与全员评价相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一定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总之,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如何提高课堂效率,除了课前的周密准备、课堂求真务实、不断改进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思考与实践。希望通过探讨和实践,能以有限的投入收获无限的成果。让学生在快乐和兴趣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

第四篇:小学语文教研总结

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学期来,我校语文教学工作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围绕学校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化教学管理,深入开展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的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也促进了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全面开创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局面。总结起来有如下几方面工作成绩及存在问题:

一、抓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求完善规范管理制度,层次管理网络,教学教研评估机制,教学教研工作档案资料管理,确保教学教研工作不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同时,教研组也十分重视抓好教学八项工作的落实。开学初,教研组便根据实际,制订好本学期的教研教改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抓好常规训练,并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及时总结,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以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常规工作落到实处。

二、抓业务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目前,正逢我市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时候,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部署和本校的工作要求,语文组在上学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推进课程改革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们学习《语文课程标准》和课程改革的先进经验。

1、组织学习《语文课程标准》。

学期一开始,教研组便制订计划,定期组织教师们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认真地为教师们解读“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内容,使组内教师明确新课标提出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迅速转变教学观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组织学习“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各个学段的具体目标和教学建议,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全校语文教学的质量。

2、组织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经验。

开学初,教研组便组织教师们学习一些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充实更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它山之后,为己所用”,要求教师们认真学习,研究如何应用科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扬长避短,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入。与此同时,教研组还根据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导教师们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基本规律和基本程序,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改革的质量。

3、着力培养青年骨干教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素质。

学期初,教研组便确定了青年骨干教师培养的对象,并由学校主管领导和教研组长分工,与青年教师结对子,负责指导和培养工作。具体做法是:指导青年教师备好、上好每一节实践课,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指导他们撰写教学经验总结和教学论文,全面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通过领导老师的精心指导和培养,语文组的青年教师队伍正茁壮成长并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中大部分已经能单独承担校性乃至镇、区一级公开课。

三、抓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效率

1、扎实开展“三个一”教研教改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教师们都能认真钻研教材,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积极参加“三个一”教研教改活动,把上好实践课、说课、听课、评课当成一次学习的好机会。教师们在学校领导和教研组的组织指导下,都能根据期初制定的教研专题,精心设计好实践课教案并认真上好实践课,锻炼自己,也能自觉听好每一节公开课,认真做好记录,评好课,交流心得体会,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2、抓落实,注重实效,推陈出新,树立榜样,使老师们学有所依。

本学期初,我校教研组便组织了五年级语文观摩课,语文组的刘丽佳主任勇挑重担,主动承担了语文科的阅读教学观摩课,并潜心钻研,精心设计好观摩课教案,因而这节观摩课上得很成功,受到全校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也使参加的领导老师得到一次学习的好机会,从而明确本学期教研教改的方向。

四、抓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

1、着眼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师们在教学中大都能发挥主导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多启发,多提问,多演示,以培养学生勤学多思的学习习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灵活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由一个被动学习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继续深入开展学科活动课的实验。

学期初,教研组便拟定本学期学科活动课开展的计划,供每位语文教师参考。教师们都能按照要求,对照计划,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活动课。教学中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注意活动内容的深度,广度及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得到充分的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

3、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内外活动,创设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特长,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五、存在问题

1、部分教师对教研教改认识不够,意识淡薄。在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的观念陈旧,总认为教研教改是可有可无的事,不愿意花时间学习新课标和其它教学理论,教学总是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导致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速度较慢,停滞不前。

2、朗读重形式,轻指导。新课标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针对这一点,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就精心设计,尽量让学生多读,而且形式多样,但往往一节课下来,效果却不尽人意,为什么呢?究其原因,其一,是因为教师让学生朗读时,没有明确的目标要求,使朗读缺乏目的性;其二,是因为教师未能详细指导朗读语气的轻重、语速的快慢等。所以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的朗读,实际上却收效甚微。

3、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以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同时也提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因而,不少教师只注重前者而忽略后者,使得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自由过多,教师指导不足。

4、教师们在教学中未能充分体现“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只是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对文本进行琐碎的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让学生跟老师的“见解”一致,未能真正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而教学质量未能真正得到提高。

总之,一学期来,我校语文组在上级有关部门及学校的正确领导下,教师们正以奋发向上的精神开拓进取,兢兢业业地开展教研教改工作,开创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因此,我校语文科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成绩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发扬优点,克服不足之处,为促进学校语文教学教研教改工作的发展尽职尽责。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研总结

莲湖区南小巷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高语组教研工作总结

2014—6 一学期来,我们高语组的全体教师结合我校的校情,特别是积极配合大学区开展的远程教研活动并紧紧围绕我校“减负增效,有效教学探索”的教研专题积极地开展教学研究,全体教师加强教育教学管理,优化课堂教学,并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点,以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已顺利完成了一系列工作,现就以下几方面总结如下:

一、加强常规管理,优化课堂教学。

本学期,教研组加强了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并配合教导处继续强化教学的督查评估,使备课、上课、质量检测、作业批改、辅导学生、组织课外活动的各个环节都符合规范化的教学要求。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各教师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把安排到的课上足、上好。

2、一学期来本组教师们都能按要求备足备好课,电子备课格式标准,重在反思,每位教师都能按要求备足课时,备出特色。

3、一学期以来,全组教师共听课达15节以上,并及时写好听课反思或随感。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的的教师队伍。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进一步领会新课标的精神,以基础教育改革的新理念为指导,进一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2、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习的教研文化。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单周集体备课,双周教研活动紧紧围绕我校开学初指定的“减负增效,有效教学探索”作为教研主题,积极探讨,对高年级语文的阅读,写作都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研讨。教研气氛活跃,期末组员按时按量完成了业务笔记。

3、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意识和现代化技术的应用水平。本学期本组教师积极认真参与我校的“基本功展示课”活动,3月,本组教师苗媛媛老师参加了我校“高效课堂”示范课活动,执教《桥》一课,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特色鲜明,课堂效果良好。同时我们每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并能利用网络技术上莲湖教育网了解教学信息和新动态。

三、加强课题运作,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新课程的教学规律,充分挖掘内部优势,继续开展好教研工作。

2、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教研力量。本学期,注重群策群力,弘扬集体智慧。本组承担的校级课题研究《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进展顺利。

四、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继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1、牢固树立“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的思想,积极构建新课标下的适应时代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课堂教学理念、方法和评价体系,每一位教师把“努力上好每堂课”作为自身工作的起码要求,切实提高四十分钟的效益。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学期继续改变学生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提倡了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向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把要我学变我要学,我能学,我会学,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培养未来需要的人才打下基础。

总之,教育改革,教学研究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使我们的教研工作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个人教研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