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体育课上应该如何关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16-837963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15 11:40: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体育课上应该如何关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体育课上应该如何关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今天,体育教师应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的学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一、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现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现代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也必然具有这种特性。

学生的主体性是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又表现出很大的个体差异。素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也是一种发展个性的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得如何,主要看其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和个性的培养与完善。

体育课主体性教学实际上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其学习的主体与课堂内容合二为一,促进了学生对自身体育学习过程意识的形成,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总体上来说是自我计划、检查、评价和调控过程。体育教师应当着重培养学生自我锻炼意识,促进学生寻求成功的感受,对自我学习过程中的挫折和失败学会分析和总结。

二、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要让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但这丝毫不是要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追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和谐统一。

1、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适时、准确和有实效。

教师的主导作用应适时、准确和有实效,切勿完全放手给学生。因为学生体验运动乐趣的第一要素就是运动技能的提高。教师适时的运动技能教学符合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运动技能的提高也是学生体验体育运动、挑战自我、展示自我、交流结友的前提和条件。

2、必须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

为什么要上体育课,为什么要学体育,为什么要学某项教材,为什么要做某一练习,学习这些内容到底有什么用,对自己到底有什么好处?必须使学生明白。否则,学生的学习必须是被动的、盲目的。如果教师不知道为什么要教,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那么,教和学就很难发挥其主动性,也很难生动活泼起来。

3、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紧张或对立的师生关系,必将给学生造成许多心理障碍,破坏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不可能在紧张或对立的师生关系中,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十分强调学习中人的情感因素。主张师生间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良好的关系。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成为学生学习的鼓励者、促进者和指引者。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应是可敬、可亲、可信的人。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要敬业爱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确立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区别对待。

第二篇: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OF 3

2014-7-30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结合

--李小荣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学中既要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要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并把两者结合起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是指教学的方向﹑内容﹑方法和组织都要由教师来设计和决定,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自学,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要向学生直接传授知识,施行言传身教,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精心创设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书本知识,并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发挥主体作用,是指要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自由,通过现代多媒体课堂教学手段,实现教学与学生发展的真正统一的课堂。它改变了过去教学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由教师的主讲转化为学生来解答问题的方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真正做到快乐学习,有效掌握。

在教学中,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程、教学结果和教育质量等,都主要由教师预先决定和设计。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设计进行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当然,每一位老师的精力和知识面都是有限的,我们可以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使用集体备课的方法,将整个小组或一个年级同科目的老师集中起来,一起来讨论,共同来设计,做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和谐融洽的氛围更好地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博采众长,开阔思路去备文本、备教法、备学生。只有把这一准备工作做好了,教师才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起到主导作用。

教学是通过师生双方的互动和合作而共同完成的。教师的教,如果没有学生的学的配合,将成为一种缺乏“生气”的教学;学生的学,如果没有教师教的指导,将变为单纯的自学,学习难免走弯路。教学双方要合作得好,一方面,教师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在教学上给学生留有思考、发言的时间和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发挥教学民主作风,尊重学生的意见和见解,在是非曲直问题上积极疏导,而不采用“压服”的方法,注重在课堂上营造师生间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双边氛围。此外,教师还必须利用学生的“向师性”的特点及求知渴望,积极改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努力学习。

教师教材对于学生的发展能起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如何。学生的OF 3

2014-7-30

积极主动性是学习时的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主要表现为浓厚的认知兴趣,高涨的学习热情,坚强的学习意志和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就在于这些积极因素的参与学习。如果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充耳不闻,这讲就等于零;教师布置阅读,学生置之不理;这阅读方法也就失灵。另外,很多操作性的练习、思考,都需要学生的实践,学生没有积极的学习态度,这些环节都是不能完成的。总之,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获得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学”是核心,只有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得以体现,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而让学生很好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是教师发挥好真正的主导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好了,学生学习也必然进入了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角色出现,知识、智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肯定与教师巧妙地发挥了主导作用分不开。教师主导作用必须也必然有一个落脚点,这个落脚点只能是”学”,教的目标和结果一定要由“学”体现出来。更为主要的是,学生的”学”是教师不能替代的,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学目标地实现都要通过学生的“学”来实现。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矜于师道尊严,要及时的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巧妙的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

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可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旨在引导学生走,而不牵着学生走,激励学生学而不强迫学生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而不代替学生做出结论。启发学生,教师应注重把握教学时机,积极开启学生的未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具体做法是,当学生有求懂的欲望而又弄不懂时,教师可通过置疑、对比等手段进行引导;当学生有说的愿望而又说不出或怕说不好时,教师可通过提示、打比方等手段进行引导。启发式教学的真正用意,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开启知识大门,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和知识的意义,教师主要的功能是起“搭架”和“抛锚”作用。曙光中学实行的“教学十环节”就很好地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通过问题的方式引领整个课堂,老师尽可能少说,大胆提问,积极引导;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使学生主动积极回答问题,当所有问题解决完时,整个课程也就讲解完了。让学生感觉像在丛林中探险一样,生动而有趣,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所有的知识。

OF 3

2014-7-30

真正的高效课堂,就是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学生要积极地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教师要全心全意地教好学生。教师主动地为学生的"学”服务,从教学目标出发,从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握方向,因势利导,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获得发展而不费时费力。

(云南曙光中学)

第三篇: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摘 要:本文对教师的主导在学生心中关键作用,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师的方法进行了改良,结果提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

关键词:积极性;自觉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54-02

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由体弱到体强的过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对更好地完成课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关系很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和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结合起来,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发挥的程度又可检查教师主导作用下发挥得如何。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就能为掌握知识、提高技术和技能,更有效地达到增强体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是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自觉性,这事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标准。

一、采用直观教学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做好课前准备,教具放置整齐,场地划得清楚、准确、目标明显等等,都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志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运动会前,场地划完,学生总是三三五五地练习起跑或自觉地比赛上了;当你把篮球场划上,场地很干净规整,即使学生手中没有球,也要在篮下跳起摸摸篮网,做做徒手行进间投篮,甚至有的学生不惜把自己的帽子向篮筐里投去等等。这都说明场地器材布置德好坏,对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直接的影响,例如,在进行技巧前滚翻练习时,发现有的女生怕把衣服弄脏不愿练习,课前要把垫子打扫干净。再如:在上跳远教材时,踏板处用白灰划上明显的线,在沙坑边插上《锻炼标准》合格、《大纲测验标准》的优、良、及格的各色颜色小旗,学生一遍又一遍争先恐后地练习。

2、教师在讲解时,运用启发式教学,做到精讲多练,有些问题可让学生先讲,然后教师总结。例如:在教跳高或跳远教材时,可叫学生回答跳高有哪几种姿势?每种姿势是由哪几个环节组成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比喻、形象化的语言,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再如:在教前滚翻这个动作时,要求做好团身动作,前滚翻才能做好。就比喻身体成球形。要做到精讲多练,有些教材和动作,可采用口诀教学。

3、教师师范动作要正确、优美。例如:在同一个班,一个教师在教学侧手翻时,示范动作有些欠缺,学生练习时不够积极和认真,另一位教师给做了完整、正确的示范后,学生再练习,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

当教师投掷或跳远示范时,投或跳的很远学生惊讶,内心佩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因此,教师的正确示范是十分重要的,4、发挥“小先生”的作用,请完成动作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每个学生都用进取心,他能完成我就不能完成吗?这样学生有个比劲,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二、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提高完成任务的自觉性

让学生对每个教材、每个练习和每个措施的目的、作用、要求都较清楚,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地要求学习,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开始教抬高抬腿跑动作时,目的讲得不清,学生不知道为什么做这个练习,头几次海感到很新鲜,后来就不认真练习了。经过讲解,高抬腿跑主要解决步长问题,要想跑得快步子既要大频率又要快,而高抬腿跑主要解决腿高抬,腿抬得高步子就大,而在快速跑中加大步子长是很重要,学生明确了目的,联系积极性也就高了。

三、运动竞赛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竞赛法教学是和青少年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进取心和集体主义观念都非常强,都不甘心落后。例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单人跑就不如双人或多人进行比赛跑的积极性高。再如:接力跑的练习,只是传接棒的练习,学生就感到枯燥,但采用圆周接力中其它比赛法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很多。在练习蛙跳时,可在一定的距离看谁跑的步数最少,也可看谁先到终点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

四、因材施教、个别对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学生的性别、技术水平、身体素质等情况进行分组教学

例如:在篮球教学比赛时,开始我是按教学小组进行分组比赛,个子大小不等,技术水平相差悬殊,小个学生反应说:“我们抢不着球,大个同学也不给我们球。”这样使这一部分学生丧失了信心。后来我就按个子大小、技术高低进行分组,学生反应这样分组好。根据项目的不同,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质情况,在练习次数、时间、距离、运动量和强度等方面进行分组,区别对待,同时还要照顾到男女有别,在有条件的学校最好男女分班上课。当前男女生在一起上课,在一些练习上,女生练习不积极。例如:男女生一起练习俯卧撑臂屈伸时,女生不好意思,如果男女生不在一起练习,女生的积极性就会提高。

五、教材的系统性、循序渐进和多样化的练习,也是调性的措施之一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些辅导性练习、诱导性练习、转移性练习和游戏等等,由于方法多样,形式新颖也能提高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例如:发展臂力练习,每次课都做俯卧撑臂屈伸,学生就不耐烦了,可手放高处、低处、击掌或弓身俯卧撑臂屈伸,还可以爬绳、练实心球、哑铃等,同样可以发展臂力。

六、严格要求,以正确教育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掌握知识、技术、技能的练习过程是克服困难的过程。哪怕是一点点进步与收获,都要加以肯定,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要爱护学生的积极性,以表扬为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例如,在模仿学生错误动作时,要真实,不要丑化学生,更不能挖苦学生,而且要把正确的动作,做给学生看,讲给学生听。对学生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做到,做学生的典范,要求学生练习时的次数、时间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要耐心认真矫正,绝不放过。这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七、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自觉性,还要发扬教学民主,走群众路线,能者为师,取长补短。

在教学中,开展“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群众运动,培养和使用体育积极分子和骨干,形成“先进帮后进,后进帮先进”的生动活泼局面。例如:我在教学生侧手下翻动作时,有的学生示范比我做得好,我就请这位学生给大家做示范,效果很好。这样做不但不降低教师的威信,反而,学生认为教师能平等待人,是谦虚的表现。教师平时和学生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的思想进步、学习成绩和体育锻炼,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深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的情况。

学生练习过程,互相帮助、保护、互相矫正动作,不仅有助于学生领会动作要领,提高思维能力,而且也为较快地掌握知识和技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了积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教师的主导作用是矛盾主要方面。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第四篇: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怎样在阅读课上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陈丹

中心词:

语文素养阅读教学 教师 学生自主参与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人们从书本中获取信息的一种基本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心智过程,也是一种智力技能。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取大量的信息和知识,以丰富头脑,增长见识,形成能力。《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学中应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参与性,创造性。而自主、参与、创造不正是学生主体性的具体表现吗?阅读教学就是最能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贯彻学生的主体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认真上好每个单元的精读课文: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精读课文的积极性,在精读课文的学习中让学生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些阅读方法:如在学习写人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就启发孩子在学习中总结出阅读这一类文章的小

技巧——

1、抓住人物的外表特征,体会人物的个性和品质;

2、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世界;

3、通过典型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内容;

4、分析写作目的,深化认识理解,正确归纳中心。这样在其他地方的阅读就有法可依了。同样在精读课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总结出记事类、状物类、写景类等类课文的阅读技巧。在其他地方的阅读学习中取到迁移借鉴,拓展巩固的作用。

二、诱发求知欲望,加强形象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形象直观的教具,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用图片,多媒体,录音机等现代教育手段,创设直观的教学情景,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激发学生求知欲。疑问是获取知识的前提,有质疑才有思考的开始,才能唤起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增强参与意识,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学生才会自发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三、重读:

古人有“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其能自备”的说法。可见“读”是理解内容的重要手段。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细读——深探课文内容,质疑问难,并有自己看法,有自己的见解。深究重点段,品词品句,感悟思想内容,体会写作方法。特别是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对课文的理解思想感情的体会最有帮助。比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的时候,首先介绍写作背景,渲染引导,让孩子入情入境,自己就是印第安人中的一员,对脚下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情谊,如今要转让给白人,有着难以割舍的感觉,那难舍难分的情谊如同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在印第安人眼里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了这样的感情基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有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就能很快入情入境了。读过,好多同学都感动地说,“老师,我好想哭,好舍不得。”有这种感觉就对了,那种眷恋,那种忍痛割爱的感觉就出来了。课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四、善导:

新课程理念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起的是主导作用。在阅读教学中做到讲读有机结合。“讲”、“读”的核

心是“导”,“讲”是“导”的措施,“读”是“导”的实践。阅读课文中不能讲得太多,要讲精点,讲规律,讲学生应知的,应会的难点疑点。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悟”,学生能悟出文中的道理,乃至字斟句酌理解作者的用意,还在于教师的“导”,导出作者的思想认识,写作意图,如何写作的,点到关键,析出思路。“讲”就是一个导读的过程,“读”是学生参与主动学习的自我活动。从整体上来说,是“讲”中有“读”,“读”中有“导”,以“讲”引“读”,以“导”促“读”的教与学的过程。让“讲”、“读”、“导”在学生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认识过程中逐步得到提高,得到最佳的结合,最终为培养孩子的语文素养服务。比如在学习《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时候,首先教师讲一讲这一类课文的特点:通过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然后用多媒体播放动漫朗读,有声有色,孩子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起来。这时,教师马上引导孩子进入角色,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的“导”,让孩子真的入情入境,把两个罐子的特点用朗读的方式充分的表现出来。然后很容易就能“悟”出其中蕴含的道理了,学习目标也就很轻松的达到了。孩子们也学得很轻松,愉快地就将知识掌握了。

五、巧练,课内带课外,扩大知识面,促进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加大学生的阅读面。大量的阅读有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孩子能顺畅的进行阅读,除了培养阅读兴趣外,还得教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在学生刚刚开始自由阅读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学生引上正确的阅读轨道。可以定期组织读书活动的检查评比,在活动中帮助孩子获得成功,获取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倍增。在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后,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大量的阅读,但自我控制能力和阅读技巧,方法尚未掌握,这时教师应该“扶”着上“轨”:向孩子推荐有益的读物,提示总结一些读书方法(课内所学的读书方法)在课外阅读的时候灵活运用。同时指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和作文练习紧密结合起来(如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写日记,办手抄报等)。还要培养学生掌握运用工具书的能力,教给学生查阅《字典》、《词典》等工具书的方法,这样有不说话的老师相伴,阅读的难度就降低了。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后,教师应该大胆的“放”手,充分体现“自主参与”的主体性原则。让学生自愿,在宽松的气氛中博览,精

读,潜移默化的接受大量名篇佳作的陶冶和影响,储备丰富的材料,学习表达技巧,为作文奠定基础,铺平道路。这样学生运用课内外获得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自学课文,进行大量的阅读,就落实了读写能力训练的重要过程,也是把学到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迁移运用的过程。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培养,较高的语文素养也就慢慢形成。

第五篇: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中如何处理教师主导作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关系

1.我认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又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等于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指导者,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关键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缺乏。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都比较注重自己的主体作用,对怎样控制课堂、把握教学及怎样讲课都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在教师主体作用得以发挥的背后,却是忽视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主体思维活动。笔者对过去的课进行总结时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语言交流仅限于回答教师的提问,而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非常少。这说明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语言交往行为基本上只是一个“听从师命”的过程,学生缺乏自主性活动。

(2)学生主体之间交往缺乏。课堂中的交往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课堂上的交往形式主要是教师与全班学生的交流,而教师与学生个体、学生个体之间的交流就严重缺乏,由于学生主体性得不到重视,使本来能给学生带来快乐启迪、探索乐趣的课堂变得严肃和沉闷,压抑了学生活泼的个性和求知的渴望,使他们觉得体育课枯燥、呆板。

(3)良好的课堂气氛缺乏。传统课堂里往往是“教师指挥一切”、“听教师讲解、看教师示范、跟教师练习”,据有关调查表明:在传统课堂里有2/3的学生与老师缺乏交流,有1/3的学生认为老师很少与他们交换意见,沉闷的课堂氛围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多数采用了类似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课堂教学就好像是机械化生产,什么环节、怎样做、容易出什么问题、怎么预防等都预先设置好。试图“制造”标准零件——学生。这种精雕细刻,机械化的教学模式是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的。

2.学生的主体性关键一点是课堂上学生是否活跃.

好的课堂氛围的最大特点应该是和谐,课堂气氛活跃有显性和隐性的表现,显性表现为课堂上学生发言积极,互动良好,隐性表现为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新课程实验至今,从表面看我们许多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了,有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出许多问题,表面上看有问有答,你来我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参与教学并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学生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学习,学生只是完全在教师“导引”下围着我们转的陀螺而已,教学过程的主角还是教师,学生充其量是“配角”,就是参与课堂教育也总是那么几个所谓的“尖子”,其它学生则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因此,看似热闹的课,其实与学生何干?就学生思维而言,整个课堂是“一潭死水”。课堂上学生阅读文本时间没有,独立思考很少,分析、品味的过程缺乏,致使学生思维不活跃,不敢主动发问,也就不可能有发现,事实上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没能得到调动 3要有正确的教育方式 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而教师能否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关键在于教师持怎样的学生观,采取怎样的方式。

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占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传统教育把学生仅仅看成是教育对象,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来影响的客体,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种学生观必然导致对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压抑;反之,如果看不到学生是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忽视教师的作用,跟低估、压抑学生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正确的学生观是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从而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又要把学生看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他们主体能动作用。教师教育方式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模式,教师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在认知、情绪、自我评价等多方面的发展。放任型的教师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没有必要多过问,课堂上我讲我的,学生听不听无所谓。权威型教师认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受者。只有民主型教师具有较高的民主意识,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尊重他们的人格与才能,经常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并可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教师应当尽量想民主型教师靠拢。

4、要创设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及其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和建设者。在教育上,虽有相对的统一要求,但个体的差异及其发展则是绝对的。过去,我们过多强调统一性,而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的少。课堂教学决不是消除差异性,而是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发展的条件,促进其更好地有选择地发展。所以要把上述的统一性与差异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面对千变万化的课堂情境,教师的职责就要善于发掘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独特之处及其背后所蕴藏的潜力和天份,而不是扼杀和毁灭。

5、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能动性与主导性.

教师和学生活动的定向、内容、方式、方法及结果的评价,都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只有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纳入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传统的教学目标,主要抓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现代教学目标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方面的目标,而且强调通过知识教学发展能力和渗透思想教育方面的目标。但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思想教育的渗透,都是在学生主体自主、能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实现的教学目标,不能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排除在外。在课堂教学设计上,不能只是把知识“展示”、“告诉”给学生的“流程”,应设计学生如何主动地学的程序。在设计方案中应体现: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可能出现的困惑以及教师可能提供的帮助与策略。课堂教学想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教师就应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到留作业、批改作业、出题考试,全部和学生商量着进行。通过商量,把教师的正确要求变成学生自觉的要求,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能动作用。

体育课上应该如何关注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