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中国史整理.doc(合集5篇)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16-965371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4-17 19:04: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国史整理.doc

中国现代史可以分为:

(一)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军阀混战割据时期

2、国民革命时期

(二)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

1、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2、抗日战争时期

3、国民党大陆政权崩溃时期

 从1919—1949年的30年时间里,如果一定要弄清楚它的基本线索,我们基本可以

概括为:(1)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主要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2)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革命力量为争取民主、自由,为建立一个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而进行革命解放斗争;(3)追求发展,实现民族与国家的富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思想方式的扩大。

第二章: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1.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与五四工人运动的发展。

(2)干部组织条件:一批知识分子开始宣传、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与工人阶级相结合;这些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建立了一些早期的共产党组织。

(3)思想条件: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并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三次大的论战,使更多的人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即: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问题的论争;关于无政府主义的论战。

(4)外部条件: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和共产国际、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帮助。

成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1年7月23日——8月2日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初步发展

1.中共“二大“。

(1)背景:A.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理论问题的论述;B.国内形势要求制定更适合革命运动发展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明正确的革命道路和革命方向。

时间:1922年7月16至23日。地点:上海。代表:12人,代表全国党员195人。中心议题:中国革命纲领问题。

第一,发表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A.首先中国革命所处的国际环境;B.分析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C.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动力; D.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意义:第一次明确了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第一次正式明确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主张。标志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与中国社会实际开始初步结合,极大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蓬勃发展。

第四章:北洋军阀混战和孙中山第二次护法战争

1.江浙战争。

1924年9月3日,直系孙传芳、齐燮元进攻皖系浙江督军卢永祥,引发江浙战争,又称“齐卢之战”。10月12日,卢通电下野,逃亡日本。

北京政变与战争的结束。

 10月21日,冯玉祥率军进入北京,发动政变,囚禁总统曹醌,通电反对战争,主

张和平,并把起军队改称“中华民国国民军”,脱离直系,迫使曹锟下停战令,并免去吴的一切职务。

 北京政变的意义:

第一,加速了直军的失败。吴佩孚的军队被奉系和国民军全面

击溃,被迫逃到英美的势力范围长江流域一带。直系主

力基本覆灭;

第二,直接导致了直系控制的北京政权倒台;

第三,客观上推动了北方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四,也对南方的革命运动造就了有利环境。

善后会议。

 段执政上台后,一方面想利用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使得独裁统治合法化,另一

方面,抵制孙中山所主张的召开国民会议的主张,决定召开善后会议。1925年2月1日,段不顾全国人民的反对,宣布善后会议开幕。13日,正式举行,至4月21日闭幕。

六、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各种治国主张

1.军阀的“武力统一”。是北洋军阀党同伐异、实现独裁统治的政策,从段骐瑞到吴佩服、孙传芳、张作霖都主张过武力统一。

2.省自治和联省自治。

 源于两种力量:地方军阀与爱国知识分子。二者的目的迥异。

3.“好人政府”主义。1922年,胡适、蔡元培等人倡导。

4.制宪救国。主张制定宪法限制军阀权力,包括中央宪法和地方宪法。

5.废督裁兵。孙中山力主裁兵。

6.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为什么会产生北洋时期各派军阀政争混战的局面?

 帝国主义协同侵略。

 中国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 自晚清就已出现的地方势力坐大的局面。

 辛亥革命后中央权威缺失。

 民初军政分离情况加剧了政局不稳定。

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各种治国主张纷呈。

第五章:国民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的结束

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1.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思想的指示。

2.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策略的制定。

达林

《对于时局的主张》,主张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认为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主派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

中共“三大”,专门讨论国共合作事宜,决定:第一,中国当前的革命是反帝反封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中国国民党是一个主张民主革命的资产阶级政党,因此,中国共产党要同国民党合作。第二,国共合作的方式是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在革命统一战线中,共产党要保持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共产党员要努力地扩大共产党组织。

五卅运动:1925年5月30日“五卅惨案”至1926年10月10日省港大罢工失败。

 导火索:(1)日本纱厂枪杀中国工人顾正红,工部局巡捕房逮捕了祭奠顾的学生,并要进行公审查;(2)上海租界当局再次提出四提案:增加印刷附律、增加码头捐、交易所重新注册、取缔童工。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反动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压迫。

 重要原因:国共两党的领导,各地工人运动高涨。

 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 意义:提高了人民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觉悟,有助于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

巩固。

五原誓师。1926年9月17日,冯玉祥率领国民军在绥远五原誓师,宣布国民军全体加入国民党。

为什么北伐战争会取得迅速胜利?

 战争的正义性

 统一战线的作用

 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正确领导

 共产党人的先锋模范作用

 各界革命群众的英勇奋战和协同作战

 苏联的帮助

 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分化与倒戈

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与国民革命的失败

讨论:

为什么国共合作能够实现?为什么国共合作最终会破裂?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什么影响?从国共合作的史实中,你可以悟出哪些认识?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统治。

1.国民党强化***。

(1)建立特务组织系统。

(2)推行保甲制度,加强基层统治。

2.改定新约运动。

3.“党国新政”与国家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1)争取关税自主,实行国定税则,完善关税税制。

(2)裁厘改税,实行统税。

(3)改革币制:废两改元,实行法币政策。

(4)建立国有金融体系:“四行二局”。

4.民营资本主义经济的艰难发展和农业经济危机。

1927—1931年有较大发展;1931—1935年发展停滞;1935—1937年有所恢复和发展。

5.国民政府的社会治理。

(1)党化教育。

(2)七项运动:合作、保甲、造路、造林、识字、卫生、国货。

(3)新生活运动。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社会思想文化。

1.中间派别的政治主张及其活动。

(1)第三党。

(2)国民党改组派。

(3)人权派。

(4)乡村建设派。

(5)中国托派。

2.关于“西化”问题的讨论。

3.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4.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5.关于中国社会史的论战。

6.关于中国本位文化建设问题。

7.文学革命运动。

第八章:日本帝国主义局部侵华与抗日民主运动的兴起

讨论:为什么在近代日本总想侵略中国,不断发动侵华战争?

解决卢沟桥事变的四原则:(1)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2)华北的冀察行政组织不得有任何非法改变;(3)不得撤换中国中央政府任命的任何官员;(4)二十九军的驻地不受任何约束。

讨论:为什么国共两党会实现第二次合作?两次国共合作有异同?为什么有这些异同?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有何异同?从两次国共合作的历史中你有何启发? 国民政府的战时经济政策。

调整经济行政机构。设立四联总处和经济会议。

统制金融。

统制工矿业和商贸。

实行交通运输管制。

统制农业。

一、抗战相持阶段日军的侵华方针。

1.日军侵华被迫转入紧缩持久。

原因:(1)从日本来看:兵力、物力、财力负担过重,后继乏力;国内反战情绪开始高涨。

(2)从战况来看:日军占领了中国大片国土,战线过长。(3)从中国来看:中国没有屈服,国民政府继续坚持抗战,敌后游击战争战场不断发展,民众斗志日益高昂。(4)从国际形势看:日本日益孤立,面临两面作战的可能。

相持阶段的国共关系。

1.国民党限共反共行经。

2.皖南事变。

3.共产党反对投降分裂、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

4.百团大战。

5.民主人士抗日态度的变化与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军事建设:发展广泛的群众游击战争。

政权建设:“三三制”与精兵简政。

党的建设:整风运动。

经济建设: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实行减租减息,开展大生产运动。

八、解放区军民对战争的准备。

坚决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犯。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练兵、生产和减租运动。

广泛开展反奸清算运动。

“五四指示”。

内战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策略。

思想上:“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政治上:争取一切可争取的力量,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

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必要的战略

进攻与战略保守。

经济上:自力更生,持久备战。

简要比较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异同。

两次政治协商会议是指1946年1月的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二者都是讨论如何建国的问题,包括了各派民主力量,带有统一战线的性质。二者的不同:(1)召开的背景和使命不同。前者是抗战胜利后如何和平建国,后者是解放战争胜利后如何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2)研讨具体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讨论政府改组、军事、宪改等问题,后者主要研讨建立人民共和国。(3)性质不同。前者是国民党主导的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共产党主导的代表全国人民意愿的统一战线组织。(4)成果不一样。前者基本巩固了和平建国方针,有利于限制国民党一党独裁,后者颁布了《共同纲领》,带有宪法性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好了一切准备。

论1931年以来,中国各派政治力量的抗日主张与抗日的方针策略。

(1)国民党内部分为三种:蒋介石亲英美派从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到被迫停战抗日,从消极抗战到积极抗战,再到消极抗战。蒋介石国民党政府主张单纯依靠政府抗战的片面路线,把抗战和建国、加强国民党一党专制结合起来;汪精卫亲日派主张投降,与日本讲和;冯玉祥等国民党内抗日民主力量要求抗日,不少国民党将领进行局部抗战。(2)共产党主张积极抗日,从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主张实行全面民族抗战,把抗战与实现政治民主结合起来。(3)民主力量主张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领导下实现全面抗战,要求实行抗日民主政治。

1.简要述评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革命纲领。

答:“一大”制定革命纲领:实行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这不切中国社会实际。“二大”除制定最高革命纲领外,还制定最低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开始与中国革命实情相结合,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后逐步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第二篇:中国史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我国远古居民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任何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已知制造工具和用火。

3、北京人,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会制造工具和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形成早期原始社会。

用火的意义: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4、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距今约三万年;已会磨光、钻孔技术和人工取火,用骨针缝制衣服,爱美;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

5、中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二、原始农耕生活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河姆渡,长江流域,距今约七千年;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会制造陶器、玉器、乐器。

3、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村,陕西西安附近,距今约五六千年;种植粟;半地穴式房屋;会制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三、华夏之祖

1、炎帝和黄帝,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距今约四五千年;涿鹿一战大败蚩尤;日后结成华夏族

2、黄帝——“人文初祖”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其妻嫘祖发明养蚕缫丝;部下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

3、杰出部落联盟首领:尧、舜、禹。推举方法:禅让制。

二、夏、商、西周、东周

一、夏、商、西周

1、夏朝(约公元前202_——约公元前1600,都城:阳城,开国国君:禹)

建立:约公元前202_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禹由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意义:①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②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继位:禹死后,儿子启继承父位。

意义: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

灭亡: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暴君夏桀,灭夏建商。

2、商朝(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迁都:殷,故商朝又称殷朝,开国国君:汤)

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汤战胜桀,夏朝灭,商朝立。

贤臣:伊尹。

迁都:原因:水患和政治**。

商王盘庚迁都到殷,故商朝又称殷朝。

灭亡: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周武王战胜暴君商纣王,灭商建西周。

3、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都城:镐,又称镐京,开国国君:周武王)

建立:公元前1046年,牧野大战,周武王战胜商纣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分封制:目的: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①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其为诸侯;

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缴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同天子作战

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灭亡:西周后期,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二、青铜文明

1、青铜器工艺

青铜文明灿烂的前提: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1】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特点:青铜器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代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3】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代表: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

【4】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夏、商、西周的陶瓷业也很发达。

2、农业与牧业

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后代称为“五谷”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三、春秋战国

1、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21,都城:洛,开始君主:周平王)

(春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原因:①齐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 ②任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③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晋文公:公元前7世纪后期,城濮大战,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

楚庄王:晋楚争霸,持续百年,后楚庄王打败晋军,成为中原霸主。

意义:①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 ②加开了统一的步伐。

3、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秦胜赵败。

从此,东方各国也无力抵抗秦进攻。

四、大变革的时代

1、铁农具和牛耕

【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意义: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意义: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2、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都江堰。

作用:①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

②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获得“天府之国”的美誉。

3、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秦国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

目的: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内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①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

②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

③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④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五、中华文化的勃兴

1、文字演变

【1】“甲骨文”,商朝龟甲或兽骨上;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2】“金文”,也称“”铭文,商周青铜器上。

【3】“大篆”,西周晚期,统一整理而成。

2、天文、历法、医学、文学、音乐

【1】天文:春秋时期,鲁国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2】历法:农历起源于夏朝;

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 战国时期,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以便安排农业生产,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

【3】医学:春秋战国之际,名医扁鹊发明“望、闻、问、切”四诊法。

【4】文学: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自创楚辞,代表作《离骚》;

世界和平理事会把屈原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5】音乐:春秋战国盛行“钟鼓之乐”,代表乐器:编钟。

3、诸子百家

【1】儒家:

孔子:春秋晚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论语》一书记载孔子言行。

思想主张:①提出“仁”的学说;

②主张“爱人”;

③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④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主张: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

②注意“因材施教”;

③要求学生谦虚好学,“温故而知新”。

影响: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很大。

孟子: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主张:①提出“春秋无义战”,反对一切战争;

②要求统治者“仁政”治国;

③主张自然资源持续利用。【2】道家

老子:春秋晚期,道家学派创始人,学说记录在《道德经》中。

主张: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庄子:战国时期,道家代表人物。

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3】墨家:墨子,战国时期,墨家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4】法家:韩非,战国末期,法家代表人物。

主张:①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

②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深受秦国国君赏识)【5】兵家:孙武,春秋晚期,兵家鼻祖,大军事家。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代表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

孙膑,战国时期,兵家代表人物,军事家。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

三、秦、汉

一、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7,都城:咸阳,开国国君:秦始皇嬴政)

1、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2、巩固:

【1】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

目的: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强封建统治。

措施: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

③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2】经济上:①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

②统一度量衡。

【3】文化上:①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广隶书);

②思想上,“焚书坑儒”(危害: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

【4】军事上:反击匈奴;修筑长城;兴修灵渠。

(1)反击匈奴:

目的: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

成果:命大将蒙恬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2)修筑长城:

目的:抵御匈奴。

大将:蒙恬。

范围: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评价: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3)兴修灵渠:

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作用: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3、疆域:

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4、灭亡: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直逼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二、秦末起义

1、起义的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

暴政的表现:①徭役繁重;(危害:迫使农民脱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赋税繁重;

③刑法残酷;

④秦二世更加残暴。

2、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大泽乡起义,后失败。

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失败原因:秦军的强大。

意义:①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②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3、农民起义推翻秦朝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项羽大败秦军主力;

公元前207年,刘邦直逼咸阳,秦朝向刘邦投降,秦朝灭亡。

三、西汉(公元前202——9年,都城:长安,开国国君:汉高祖刘邦)

1、建立: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2、繁荣:

【1】文景之治

皇帝:汉文帝、汉景帝。

原因: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努力耕作的农民;

④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⑤重视“以德化民”。【2】汉武帝的大一统

皇帝:汉武帝。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①政治上,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小的侯国;

②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回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区;

③经济上,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国家统一铸五铢钱;

④思想上,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意义: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3、灭亡:

公元9年,王莽夺权,西汉灭亡。

四、东汉(25年——220年,都城:洛阳,开国国君:光武帝刘秀)

1、建立: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2、光武中兴:

光武帝末年,社会安定,经济好转,史称“光武中兴”。

3、灭亡: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自己称帝,国号魏,东汉灭亡。

五、两汉经济

1、治理黄河

【1】西汉:汉武帝时期,治理黄河,并亲临治河工地。

【2】东汉:汉明帝命王景主修黄河,修筑了黄河大堤。

2、丝织和冶炼

【1】丝织:汉代丝织品,已使用提花机;中原丝绸,中外叹服。

【2】冶炼:东汉的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水排的利用,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作用:①节约了人力;

②提高了冶铁质量。

铁制兵器逐步取代青铜兵器。

3、经济和商业

【1】经济:汉武帝时,将地方上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由国家统一铸五铢钱。

作用:抑制了大商人谋取暴利,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2】商业:西汉都城长安(人口50万)、东汉都城洛阳(人口100万以上),称东西二京。

城里有专门的商业区,叫做“市”。

六、汉与匈奴的“和”“战”

1、冒顿统一蒙古草原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起强大的国家。

匈奴的牧业发达,冶铸业也发展起来,且从汉族那里学会农耕。

原因:冒顿励精图治,严格治军。

2、“战”

西汉初期,限于国力,不得不对匈奴“和亲”。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漠北战役大败匈奴,夺回河西走廊和

河套地区。

反击的条件:国力强盛,拥有强大的骑兵部队。

漠北战役的影响: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3、“和”(昭君出塞)

匈奴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订立和好盟约并入朝求亲。

汉元帝时期,王昭君自愿前往,史称昭君出塞;此后,边境安定了较长的一段时间。

意义: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

七、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张骞通西域

西汉时期,将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时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目的:汉武帝准备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时期,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意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开通了丝绸之路。

公元前60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意义:①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②新疆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

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输入西域,西域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西亚→欧洲。意义: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汉武帝之后,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广东沿海→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沿岸→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

八、秦汉文化

1、纸

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渔网做原料造纸,称“蔡侯纸”。

优点:①原料容易找到;②价格便宜;③质量得到了提高。

意义:造纸术的发明是我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2、《九章算术》和地动仪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涉及现代初中数学中的算术、代数和几何中的大部分内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能测定地震方向,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3、华佗和张仲景

华佗,东汉著名医学家。

成就:①发明“麻沸散”,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②编制了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张仲景,东汉著名医学家,被尊为“医圣”。

著作《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明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

4、佛教传入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释迦牟尼,经典《金刚经》。

主要教义:①众生平等;

②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

③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

④忍耐服从。

佛教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和扶持,如:东汉明帝兴建白马寺。

5、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创始人:张陵,东汉时期人。

教义:①尊老子为教主,称“太上老君”;

②主张修身养性,炼制丹药,以求得道成仙。(迎合了封建统治者长生不老的欲望)

6、《史记》

《史记》,作者:司马迁,西汉史学家,生活于汉武帝时期。

内容: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地位:《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评价:①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②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兵马俑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水平很高,以秦始皇兵马俑为杰出代表。

评价:形象展现了秦军横扫六国的磅礴气势,是世界艺术宝库的璀璨明珠。

四、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第三篇:中国史

1、简述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第一,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第二,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实现了中国革命中心由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变,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第三,不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而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独创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的理论,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人民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

第四,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

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是反对教条主义,坚持实事求是的光辉典范,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理论创新的光辉典范,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意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列宁从来没有说过农村包围城市,这个原理在当时世界上还是没有的。但是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国的具体条件指明了革命的具体道路”。

2、简述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土地分配方法及历史意义是什么

土地革命,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阶级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条路线,调动了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土地分配方法:

为了保证土地革命的顺利进行,县、区、乡各级都建立了土地委员会。分田的大体步骤是:

(一)调查土地和人口,划分阶级;

(二)发动群众清理地主财产,焚毁田契、债约和帐簿,把牲畜、房屋分给贫雇家,现金和金银器交公。

(三)丈量土地,进行分配,公开宣布分配方案,插标定界,标签上写明田主、丘名、地名和,面积。

意义:土地革命使广大贫雇家政治上翻了射,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为了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仅半年之内,参加红军的翻身农民达3万多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黄安七里坪的一个招兵站,一天就招收800名农民入伍。

3、简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党的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当前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是党的十七大摆在全党同志面前的一项战略任务。

一、重视理论武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法宝

(一),思想理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

(二),理论武装全党首先是要武装党的领导干部。

(三),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都首先提出理论武装的重大任务。

二、理论武装最重要的是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头脑

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度重视理论武装,最基本的任务,是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党员和干部。

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领导干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解决各种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理论武装的新任务就是学习十七大精神,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一)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方法论教育。

(二)加强对领导干部的世情、国情、民情、党情的教育。

(三)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理论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作为干部教育的中心内容。

(五)建设学习型政党,指定干部必读书目,编写适合干部学习的教材,开展全党学习运动。

(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队伍建设。

(七)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现在最紧迫的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

4、简述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和意义

胸怀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

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特征的延安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救亡图存、民族解放为主题,以自强、团结、牺牲、坚韧为基本内涵的伟大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思想内涵主要是:(1)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开拓进取精神。(2)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团结统一的民主精神。(3)戒骄戒躁的谦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可以使人们正确认识历史,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

利于发扬艰苦奋斗和艰苦创业精神,鼓舞广大人民为实现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最终中国史

题目类型:

1、填空题(10题,共10分)

2、选择题(10题,共20分)

3、名解(4个,共20分)

4、简述题(3题,贡30分)—— 把事实经过讲清楚,不用过多展开。

5、论述题(1题,20分)——看清楚题目,是没材料的

仰韶文化,以1922年最早在河南渑池仰韶村发现而得名,距今7000到5000年。

马家窑文化,以最早发现与甘肃临洮马家窑而得名,距今4500年左右。前后延续约1800年,晚年进入父系氏族公社。

河姆渡文化,以浙江余姚河姆渡为中心,分布在浙东一带,距今7000---6000年。

P32 从“禅让”制到世袭传子制,标志着从“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进入“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的“小康”社会。

盘庚迁殷

商朝历史的重要政治事件,它扭转了商中期一度出现的“九世之乱”所带来的混乱局面,加强了商王室的统治。自此以后,“更不徙都”,为商朝的新发展打下了基础,使商朝奴隶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因此可以说,盘庚迁殷是商朝历史的转折点。此后,商朝又称殷朝。

P45(汤刑、圜土)商朝没有成文法,但有残酷的刑法,称之为“汤刑”。那时候,墨(在脸上刺字)、劓(割鼻)、剕(断足)、宫(男子阉割生殖器,妇女幽闭)、大辟(死刑)五刑具备。商纣王时刑罚名目繁多。商朝在全国各地普遍设立监狱,当时把监狱叫做“羑you里”又称“圜土”。卜辞有圉宇,字形作戴梏坐牢状。商朝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加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P53 武王灭商和周公东征 文王死后,其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武王即位第二年,会盟诸侯,观兵于孟津。当时灭商条件尚不成熟。等到商朝的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越来越尖锐,且商纣王又派兵东征,做成后方空虚。武王及臣僚们看时机成熟便联合各路诸侯等盟军,率领兵车300乘,虎贲(禁卫部队)300人,士卒4.5万人,双方会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北),因“前徒倒戈”,使商纣王大败,最后商纣王登鹿台自焚而死,商遂亡。周武王建国,史称西周,迁都于镐(今陕西西安)。

武王灭商是顺应历史潮流、得人心的一场正义战争,是一个新兴奴隶主集团代替另一个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集团的斗争。为更好稳定刚打回来的局势,让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及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来帮忙统治,称之为“三监”。灭商后第二年武王病死。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弟周公旦摄政称王。“摄政”之事,引起发对派的流言蜚语,管叔带头煽动,说周公有不利成王的行为,遂发动叛乱,史称“管蔡以武庚叛”。周公派兵镇压,先杀管叔,后放逐了蔡叔,此时,武庚又乘机一东夷各族一起反叛,周公东征,经过三年激战,取得了辉煌战果。平定了一奄地为首的东夷各族的叛乱。

P62 “井田制和国、野分治”井田制的历史渊源较早,夏商以来就实行了这种田制,西周的井田制发展最为完备。从形式上,井田类似棋盘状的方块田,分界是通过田间小道和田间水道来划分的。

P74 文字和教育(汉字发展、甲骨文、金文)

汉字发展 汉字的起源是从原始社会陶器上的刻划符号演变发展而来。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些不算是文字的范畴,直至到后来的甲骨文才是文字范畴的陶文。

甲骨文 殷朝时期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又叫甲骨卜辞,它是汉字的前身。金文

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即青铜铭文,又称钟鼎文。四书五经、六经、P105 商鞅变法内容中的前4点(小题目)

1、废除井田制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

6、设什伍连坐法

7、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P117 合纵连横 由于各国力量不断发生变化,七国中不论强国或弱国都在寻找自己的盟友,以保存自己壮大自己,乃兼并他国,于是在外交上和军事上就产生了合纵连横,“合纵”即合众弱以功一强;“连横”即事一强以攻众弱。

P126~133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对比他们各自主张的不同)老子 名聃,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一书反映了老子思想,又名《道德经》“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他主张恢复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氏族公社状态。老子思想的最宝贵之处是具有朴素的辩证法。

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陬邑人《论语》是孔子的门徒记载老师的言行录,是研究孔子思想的最基本资料。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墨家 创始人墨子名翟,鲁国人,提出了“兼爱”、“非攻”、“尚同”等思想,其中“兼爱”是他的政治思想核心。

儒家: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 名轲,鲁邹邑人,孟子的政治思想主要继承孔子的“仁”,发展成为“王道”、“仁政”学说,强调“民为贵,君为轻”等,并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本性是善良。荀子 名况,赵国人,又称荀卿。“勘天”思想是荀子学说的最宝贵之处。他认为天是自然的天,万物都是由物质的“气”构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的结果。在政治思想方面,荀子主张“隆礼”,强调用礼义教化来维护“贵贱有等”的封建等级制,因为他主张人性恶,所以他把礼和法统一起来。

道家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庄子,名周,宋国蒙人,庄子的思想是从老子思想发展而来。他对“道”的解释更加神秘,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非物”,是精神性的东西。而他所追求的回归自然的理想世界也是不可能做到的。

法家 韩非,是荀子的学生,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把战国前期的法、术、势三家思想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韩非的法治思想为封建中央集权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孙子兵法》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世界上最古的兵书,书中强调作战观察敌我双方,虚实结合等。书里面闪烁着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孙膑兵法》是战国时代孙武的后代孙膑所著。书中内容继承和发展了孙武的军事思想,尤其在总结战国时期战争实践经验发面更有较多的发挥和深刻的见解。

P178—181 打击地方势力(汉武帝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

为了解决有的诸侯王有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威胁着汉中王的安全。他们破坏封建法制,设法谋害朝廷命官,企图摆脱中央制约,武帝陆续采取一些措施,打击王国势力。

1、武帝采纳主父堰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土地的一部分分给子弟,从而解决诸侯王地多的问题。

2、然后是削夺列侯的爵位,武帝每年八月在首都祭高祖庙时举行饮酎大典,要列侯“酎金”助祭,武帝以所献黄金的斤两成色不足为由,削夺了106个列侯的爵位。

3、之后又颁布《左官律》和《附益法》;前者规定王国为“左官”,不得到中央任职,后者禁止士人与诸王交往。

4、之后还任用了一些定律令,压制豪强等,用酷刑加强皇权。

P180 财政经济政策的统一货币、筦盐铁、均输平准(三选一的名词解释)统一货币

汉初货币质量低劣,武帝下令取消非朝廷外的铸钱的权力,并有朝廷统一铸造新的五铢钱。五铢钱质量高,盗铸无利可图,而币制得到较长的稳定使得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获得一种经济上的保证。

筦盐铁

为了增加国家的收入,武帝在盐区设立盐官,盐由盐官收购发卖,国家间接控制盐的生产。铁也一样,设铁官,管理和经营铁的采冶铸造和产品销售,直接控制铁的生产和流通。铁盐官营以后,不仅使国家获得了经济利益,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对农民的兼并,对改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均输平准

由均输法和平准法构成;均输法是由大农令在各郡国设置均输官,以地方所收赋税为底本,根据市场需要征购当地物产,然后转运外地出售。再把京师所需的货物运抵长安。平准法是由大农令早京师设立平准官,接收均输货物,按市场物价的涨落,贵则卖之,贱则买之,以此平抑市场物价。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消除了郡国贡输往来烦杂等,打击富豪大贾的非法活动,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P197 王莽的托古改制(10分)

王莽即位后,为解决西汉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尖锐矛盾,陆续颁布法令,附会《周礼》,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托古改制活动。

1、王田私属。主要是土地问题和奴婢问题;规定天下的土地一律改称王田,天下的奴婢,一律改称私属,都不许买卖。(王田制是想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以图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

2、币制改革。王莽加铸错刀、契刀、大钱等三种钱币等,但由于人民对这些钱币的不信任,王莽最终重新发行“货布”、“货泉”二种新币,尽废旧币。

3、五均赊贷和“六筦”。王莽依《乐语》设五均,依《周礼》开赊贷,又颁六筦之令。五均指在长安及洛阳、成都等大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赊贷指由五均官下属的钱府向“民”贷款,由情况而免息或低息。六筦指对盐、铁、酒、铸钱、名山大泽、五均赊贷等六项事业由国家统一掌管,不许私人经营。

4、管制、政区等政治制度的改易。出于“革汉立新,废刘兴王”的目的,对汉代政治制度也大事更张。无论在官制上还是在政区上都有增减,非常烦乱。

影响:引起混乱,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王莽改制不仅没有解脱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反而连新莽政权最后也颠覆在改制造成的社会大**之中。

P227

累世公卿和门阀大族(门阀大族和P287的“门阀世族的统治“连着看)

累世公卿

东汉时期一些士人出仕逐渐被官僚家族多支配,且又在征辟制的作用下,公卿大姓子弟的出仕一般在皇帝的下诏从公府属吏中选出,从而形成了官僚集团。还有另一个原因是在私人讲学之风的盛行下,官僚世家与儒学世家的合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地主阶层-----门阀大族。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阶层,他们实际上已经享有种种特权,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有垄断性质。P240

农学

秦汉时期,在农业生产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农学已成为一种专门的学科。《汉书·艺文志》里著录了农学著作9种114卷,至少有三种可以确认为西汉著作,其中以《氾胜之书》最为著名,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氾胜之,是一位有实践经验的农学家,他有很多的生产技术,如留种技术、施肥技术等,还有著名的区种法。为当时的收成作出的贡献很大。P245

第二段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在封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儒学传授出现了一个昌盛的局面。儒家的文化典籍-----诗、书、礼、易、春秋相继被立为官学,尊为“五经”。由于通经可以入仕,因此传授经学者日众,讲习经书,蔚然成风,从而形而上学。P247

“佛教“第一段 佛教产生于印度,是释迦牟尼创立的宗教。佛教经由中亚传入我国新疆,后来渐次传入内地。佛教始入中国内地的年代,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西汉哀帝时期。史称哀帝元寿年,“博士弟子景庐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浮屠”是“佛陀”,的早期音译,此可视为佛教入中国内地之始。传说东汉明帝曾遣使者赴大月氏求佛法,写佛经42章,即所谓《四十二章经》。

P 287 门阀世族的统治

西晋的皇室司马氏夺取曹魏政权,是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得以实现的,因此西晋时期世家大族的势力进一步膨胀,从而确立起门阀世族制度。门阀世族是以家族为基础,以门第为标准,在社会上和政治上所形成的地主阶级中的特殊阶层。他的出现,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及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依附关系逐步发展的结果。西晋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门阀世族垄断者政权,在政治上完全支配封建国家的权力,而且表现出极大的稳定性。但,也很快暴露出奢侈残暴的腐朽性,最后发生了内乱。P357 孝文改制(10分)

北魏前期的统治造成社会哥方面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使北魏政权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危机的实质是:拓跋部落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与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也是拓跋贵族的传统特权和民族习俗与汉化、封建化的矛盾。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死后,字拓跋宏(467---499年)继位,是为孝文帝。孝文改革实际上是冯太后与孝文帝共同推行的。这次改革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前始于太和八年(484年),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后是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后进行的,着重变革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习俗。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

1、整顿吏治。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选官任人,注重才干,能够打破民族、士庶的界限。

2、推行均田制。尽管均田制存在局限性,但在当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3、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无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制的实施,有利于均田制的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4、实行定额租调制。它是与均田制相适应的配套改革措施,减轻自耕农的负担,利于社会安定,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5、迁都洛阳。

6、禁胡服。

7、断北语。

8、改籍贯。

9、改姓氏。

10、定姓族。

11、提倡胡汗通婚。

12、改官制和刑制。

13、尊孔尊儒,兴复礼乐。

孝文改革是当时中国北方长期以来奴隶制与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相互斗争并递相转化的结果,也是民族斗争与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改革顺应了北魏社会的客观要求,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所以取得了成功,并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同时也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建设。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经济的恢复等,且出现空前的繁荣景象。

P388 史学、文学和艺术(P392第二段要连着唐代的书法一起看)

刘宋的范晔所撰《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是这一时期的纪传体史学代表性著作。这一时期的还有纪传体的断代史梁沈约的《宋书》、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魏收的《魏书》;人物传记和地方志,梁释慧皎的《高僧传》和晋常璩的《华阳国志》。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是大发展时期,五言诗取得突出成就,以“建安文学”为代表;建安是(196---220年)为汉献帝的年号,史称这时期为建安文学,代表人物有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孔融、王粲、阮瑀、陈琳、徐干、应玚、刘桢);田园诗是东晋的陶渊明,被称为“田园诗人”如《归去来辞》、《归园田居》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第一首五言长篇叙事诗;还有南方的吴歌西曲,以男女爱情为主《子夜歌》、《碧玉歌》、《华山畿》民歌《敕勒歌》,北方民歌杰作《木兰辞》

小说也流行起来,笔记小说有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有东晋干宝的《搜神记》;文学选集现存最早的是梁昭明太子萧统的《文选》,曹丕的《典论·论文》,梁刘勰的《文心雕龙》

梁钟嵘的《诗品》

艺术有雕塑、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最著名的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千佛洞)、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绘画方面有三国孙吴的曹不兴善画佛像和龙,他弟子卫协和张墨并称“画圣”;卫协弟子顾恺之有遗作《女史箴图》和《洛阳赋图》;谢赫所著的《古画品录》

书法有东汉末年的蔡邕、刘德升首创行书体,曹魏时钟繇又创楷书;东晋的王羲之有“书圣”之称,有作品《兰亭序》他儿子王献之也是又名的书法家;北魏的书法被称为“魏碑” P386 佛教、道教(选择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得到广泛传播,尤以佛教为盛。因佛教宣扬的灵魂不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之说,适应了统治阶级加强思想统治的需要,也给广大人民指引一条精神上的自我解脱道路。

道教有《抱朴子》、《真诰》、《真灵位业图》

佛教的盛行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危机,范缜便写《神灭论》

P5 发展社会经济(均田制;政府控制户口,扩大赋役来源;隋代仓储)-3选1 均田制

男女都有露田和永田几十亩,露田在人死后要归还给国家,永田则可以传给子孙,均田制的实施,更好的维护了土地被兼并的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抑制,巩固了国家的收入。

政府控制户口,扩大赋役来源

隋朝建立之初,即制定了保闾制度。县以下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分置保长、闾正、族正等等,以确保户籍,稳定户口数,从而成为收缴赋税的来源,这样统一与相对安定的政治局面,适宜的经济政策,不仅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也增强了隋朝的国力。

隋代仓储

隋朝粮仓分为官仓和义仓两种。官仓即国家粮仓。文帝即位不久,在国家很多州设立仓储积聚物资,到了文帝末年,天下储积更加丰厚,可供全国五六十年之用;

义仓又称社仓,在全国各地建置,是按政府法令设置的民间公共粮仓。规定各户按贫富分等级出粮上交进义仓。义仓的设置后,为隋代仓储的量大增,比重也很大。P25 政治和经济制度的完善

唐代学校教育体系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完善。京师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学皆隶于国子监,生员定额2210人。唐代科举考试可分为制举与常举两类。

制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不定期考试,科目往往临时设置,著名者如贤良方正、直言极湅、博通坟典、详明政术、军谋宏远等科,目的在于召求急需人才,平民及官吏皆可应试。常举是定期举行的考试,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道举、童子等科。其中常设的仅有明经、进士两科。明经考试的内容有帖经、经义、时务策,以帖经墨义为主,着重儒家经典的背诵;进士考试的内容在高宗前仅为时务策,后来加试杂文,即诗、赋等等,以杂文为主,着重于文采词章。P36 贞观之治 首先政治、经济各方面的制度的确立与完善,为贞观年间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之治是指唐朝初期出现的太平盛世。由于唐太宗能任人为贤,知人善用;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宁的局面。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

P76 安史之乱(重要概念)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P85 两税法的实行

中国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开始实行于德宗建中元年(780)。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大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次年(建中元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由国家规定的土地兼并限额(畔限)。同时征税对象不再以人丁为主,而以财产、土地为主,而且愈来愈以土地为主。

P114 第二段的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在文学上提倡以儒家思想为内容,以先秦两汉作家为范例,要求写作朴素切实,不讲声律、对偶的文章。即以接近口语的自然句法、通俗的散文来代替南北朝以来那种陈陈相因、浮华堆砌的骈俪文。P119 北宋(论述题)

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繁荣的王朝。它于公元960年由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到公元1127年政权南迁的这段时间,被称为北宋,定都开封。北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自唐末而形成的四分五裂的局面,使中国又归于统一,但由于与宋同时代的辽、金、西夏等国的强大,使北宋政权一直处于外族的危胁之中。

目录[隐藏 ] 1 朝代简介 前期发展2.1 中央集权2.2 内外矛盾2.3 庆历新政3 全盛时期3.1 开国盛世3.2 步入盛世 王安石变法4.1 王安石4.2 变法内容4.3 变法失败 晚期衰亡5.1 宋徽宗5.2 腐朽统治5.3 方腊起义5.4 宋江起义5.5 辽宋和战5.6 与金和战5.7 辽宋灭亡5.8 靖康之变5.9 南宋建立 6 社会发展6.1 农业发展6.2 手工业 7 社会经济7.1 经济发展7.2 商业繁荣 社会文化8.1 理学发展8.2 史学发展8.3 文学艺术8.4 科学技术 9 历史评价10 帝王列表

P126 辽朝中央的北南面官制;头下军州;四时捺钵 辽朝中央的北南面官制

契丹习俗向东而尚左,皇帝御帐也是东北,北南面官的衙署分列御帐的北南两面,故称北南面官。北面官“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一般由契丹贵族担任,掌握朝廷实际权力;南面官“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一般以汉族官员担任,也参用契丹官员,但权力远不如北面官大。

头下军州

辽朝地方建置中独具特色的制度。契丹贵族把接受皇帝赏赐的渤海、汉族人口。按其规模建置州、军、县、城、堡等城郭,使其聚居,从事生产,称“头下户”。只有诸王、国舅、公主才有资格设置“头下州”,其他贵族虽然也拥有数量不等的“头下户”,但按照规定不能建筑州城。头下军州的官员,除节度使由朝廷命任,以下官吏由军州主人委派。头下军州中的工商税收归主人享用,只有酒税上缴朝廷。从事农耕的头下户,除了向主人缴纳实物地租外,还要向官府纳税。

四时捺钵

辽帝保持着先人在游牧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居处无常﹐四时转徙。因此﹐皇帝四时各有行在之所﹐谓之捺钵﹐又称四时捺钵。辽代不同时期四时捺钵的地区也有所变化和不同。自辽代以来,“捺钵”一词由行宫、行营、行帐的本义被引申来指称帝王的四季渔猎活动,即所谓的“春水秋山,冬夏捺钵”,合称“四时捺钵”。P138—143的第二段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统一

960年春,后周禁军统帅赵匡胤,谎报北汉和辽朝会师来攻,于是奉命带兵北上,到了开封东北的陈桥驿,遂发动兵变,“黄袍加身”,回师都城,夺取了后周政权,定国号为“宋”,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集权统治的加强:一,军权的集中;二,政权的集中;三,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四,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北宋初年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防止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再现,稳定统治秩序,巩固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推动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无疑起了积极的作用。

P187 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

1、商品经济的发展

2、流通领域出现了纸币 —— 四川交子

3、城镇的兴起和发展,市与坊的界限被打破

4、宫廷画、世俗画的繁荣,话本的发展(说明市民阶层的兴起)

5、海外贸易发达,商业税成为南宋的主要财政来源

6、四大名镇的发展:朱仙镇、汉口镇、景德镇、佛山镇

7、程朱理学思想的发展

8、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五大名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官窑 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一,由于金朝的南侵战争主要殃及黄河南北、陕西及两淮地区,而南宋统治下的半壁河山则较少受到战乱骚扰 第二,北方人民的逃避战祸,纷纷举家南迁,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人手,也住进了南方生产技术的进步

第三,南宋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也采取相应的措施,重视安置流民,兴修农田水利,推动了生产的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P219

划分民族为四等的统治政策

为了加强其统治民族的优越地位,巩固统治秩序,元朝统治者利用了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错综交织的特殊形势,特别是在民族间人为制造矛盾,以达到其消弱各族人民反抗斗争、分而治之的目的,实行了带有歧视和压迫色彩的民族等级制度。他们把民族人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第一等是蒙古人,包括原来蒙古高原上的各部,他们特殊的社会阶层,享有许多政治、经济、法律上的特权。

第二等是色目人,包括西夏人、维吾尔人、回回人、西域人和留居中国的欧洲各国人。第三等是汉人,指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渤海、女真等各族。第四等是南人,指南宋统治下的南方汉族和其他各族。P238

五代辽宋金元文化

科学技术(火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三大发明是宋朝科学技术发展的最卓越成就之一。沈括是北宋时以博学著称的科学家,他晚年以笔记体写成的《梦溪笔谈》30卷中有关科学技术的条目就占三分之一以上,涉及数学、天文历法、地理、地质、气象、物理、化学、冶金、兵器、水利、建筑、医药、动物学等广阔领域,荟萃了当时中国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成就,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天体观测,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科学家,尤其以天文学成就最突出。数学,宋元时的数学家研究已达到很高水平,涌现出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数学家和数学著作,最著名的是秦九韶《数学九章》、李治《侧元海镜》、杨辉《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朱世杰《四元玉鉴》《算学启蒙》。

建筑学

这一时期建筑学的代表作是喻皓的《木经》和李诫的《营造法式》。

医药学

著名的药学流派有“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太医王惟一针灸术《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世界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南宋 宋慈《洗冤集录》

农业:南宋的陈旉和元朝的王桢《农书》成就最大。

北宋时理学的奠基人是周敦颐,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他的学生程颢、程颐兄弟为理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两人的《二程全书》。

南宋的著名思想家、学者朱熹,他的言论和著作被后人编成《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朱子遗书》、《四书集注》等。......P253 最后一段元曲的内容(分类,名家名作)

元朝文学的主流是元曲,元曲分为剧区和散曲,剧曲在当时称作杂剧。元杂剧是在两宋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又融合了宋金时期“诸宫调”和元朝北方地方戏“院本”等戏曲形式而形成的。最著名的的杂剧作家有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合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最有名。散曲又包括小令和由小令连组而成的套数,小令主要是明间小曲,套数则是合一个宫调中的几个曲子而成的。两宋之际在南方以南曲腔调演唱的地方戏曲,至元朝也发展为南戏,也称传奇,著名的《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当时称为“四大传奇”。P286 第二段

当时著名的传教士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万历九年他来到广东肇庆传教。他曾身着僧衣僧帽,到南京后又改称儒服,与士大夫郊游。其后来到中国的传教士,较有名的还有意大利人熊三拔、龙华民、艾儒略,德国人汤若望、邓玉函,西班牙人庞迪我等。他们都精通汉语,熟悉中国文化,用西方神学附会儒家经典,与明朝大臣们交往接近,并借机收集情报,为殖民者充当“精神战争”的急先锋。P335 “康熙十六年、、、、、、、南书房行走”和“雍正七年、、、、、、、共同组成”

康熙十六年(1667年)选调一些翰林和文学侍从入乾清宫南书房入值,称为“南书房行走”

雍正七年(1729年)为紧急处理西北军务,又于隆宗门内设军机房,后改称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的满汉大臣组成。P354

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P396第二段到P397第一段(10分)

清代的考据学,又称汉学、朴学。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等方面从事经书古义考证的一门学科。它源于清初,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所以又称乾隆学派。清初顾炎武就曾主张“训诂名物”,但这是以抗清为目的的,后来因为清代的文字狱,这种考据学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仅为考据而考据的学科了,有胡渭《禹贡锥指》、《易图明辨》与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之后,乾隆学派分为吴、皖两大派。前者以苏州元和人惠栋(1697--1758年)为首,主张“反古必真,凡汉必好”,“信家法而尚古训”,泥古守旧,因而成就不大。后者以戴震为代表,比较富有创造性,不泥于一家之言,因而在考证训诂上卓有成就。戴震著《孟子字义疏证》,其后的王念孙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王引之著《经义述闻》,段玉裁著《说文解自注》,还被王国维称赞。清代的考据学只重训诂,不重训诂,不重实际,将人的思想引入繁琐的考据中去,其消极影响无疑是很大的。但它除了在文学、训诂、音韵研究上富有成果外,对于古籍校斟、辨伪等方面也作出了不小贡献,此外,在金石、地理、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许多成就。尤其那种踏实严谨、一丝不苟的冶学态度,更应为后人所学习。

P398—402 文学和艺术中的四大名著(小说)《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山西太原人罗贯中,在民间创作的基础上写成的我国第一步历史长篇小说。

《水浒传》是施耐庵加工创作而成的一部颂扬农民起义的文学巨著。《西游记》是由吴承恩作成的长篇神话小说。《红楼梦》则是曹雪芹的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优秀的一部古典小说。

第五篇:中国史名词解释

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

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代逐渐形成的地方政权组织。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初在边地设县,后逐渐在内地推行。春秋末年以后,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较县为大,但地位比县低。战国时在边郡分设县,逐渐形成县统于郡的两级制。秦统一中国,分全国为三十六郡,后增加到四十多郡,下设县。郡县长官均由中央政府任免,成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权组织的一部分。其郡县二级行政制一直为后世所沿用。

封禅:

即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将祥瑞之时的祭祀典礼。战国时齐鲁有些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登泰山筑坛祭天曰“封”,在山南梁父山上辟基祭地曰“禅”。目的是报天地之功。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举行过这种大典。

焚书坑儒:

秦始皇三十四年博士淳于越反对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廷。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的私藏《诗》、《书》等亦限期缴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的灭族;禁止私学,欲学法令的以吏为师。从此,大量图书被焚毁。次年,卢生侯生为秦始皇求仙药不得,逃亡,与诸方士、儒生以言论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式和儒生坑死在咸阳。史称“焚书坑儒”。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统一思想,但是这种做法造成了文化的极大损失,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至此结束。

楚汉战争:

秦朝灭亡以后,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农民战争开始向统一战争转化原来的农民领袖项羽和刘邦为争夺统治权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战争,史称“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又划地分封了十七个王。公元前207年的鸿门宴拉开了项羽与刘邦军事抗争的序幕。刘邦乘项羽出击齐地的机会,攻占关中,并继续东进,占领项羽的根据地彭城。项羽军事上处于优势,回军大败刘邦。刘邦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和项羽在荥阳、成皋间相持。同时又派韩信攻占赵齐等地,使项羽两面受敌。公元前203年,约定以鸿沟为界,东属楚,西属汉,次年刘邦乘项羽撤兵的机会全力追击,并约韩信、彭越合围,项羽败退至垓下,不久在乌江自刎,楚汉战争遂以刘邦的胜利而结束。于是刘邦即帝位,建立汉朝。

白登之围:

西汉初年,匈奴已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冒顿单于统治时期,国势强盛,屡向西汉发动军事进攻,西汉北部边境遭受严重损失。公元前200年,匈奴军进攻晋阳,汉高祖不听娄敬劝告,亲率军三十余万迎战,结果被匈奴骑兵围困于平城白登山,达七日之久。后用陈平计,重赂冒顿閼氏,使得突围。此谓“白登之围”。

萧规曹随:

西汉初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汉惠帝觉曹参不用心朝政,因此想要规劝他用心辅佐皇帝,治理朝政安抚百姓。而曹参却问惠帝与高祖相比如何,自己与萧何相比如何,惠帝答后者皆逊于前人。曹参顺势表明,既然 1

如此,就应沿用前人制定的卓有成效的明确完备的法令,继承守业,谨慎从事,不应乱加改动。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日渐提高。史称“萧规曹随”。

文景之治:

西汉文景两帝为稳定和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在汉初社会经济衰敝的情况下,采取组织军队复原,招抚流亡,释放奴婢,重农抑商等“与民休息”的政策,几任宰相也都治黄老之学,对汉初的主要政策进行进一步调整,重农贵粟,轻徭薄赋。经济由恢复而发展,社会日趋稳定,人民生活境遇有很大改善,因此国家从农民身上剥削到的资财也积蓄较多,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富裕景象,形成了封建治世,史称“文景之治”。

七国之乱:

是发生在汉景帝三年的一次诸侯王国的叛乱。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给诸侯王很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权利,使诸侯王国势力迅速膨胀起来,与中央政府的矛盾日益激化。后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削夺王国土地,激起叛乱。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淄川、胶西、胶东、济南六国发动武装叛乱,企图夺取中央政权,景帝令周亚夫等率兵平定了叛乱,乘机把诸侯王国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收回。史称“七国之乱”。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建元元年,董仲舒建议独尊儒家学说,罢黜诸子百家,只有通晓儒家学说的人才能做官,借以统一思想,巩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武帝接受其主张,后来在太学专设五经博士,用儒家经典教育地主、贵族子弟;选用官吏,也以儒学为标准。从此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政,强调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思想的统一、国家的统一,但同时也压制了人们的思想,形成了文化专制的局面。汉武帝这一政策确立了中国政治文化的学术的走向。

杨可告缗:

汉武帝打击富商大贾的措施。公元前119年,西汉政府发布“缗钱令”,征收富商大贾的财产税。由于他们隐匿或虚报,前114年又发布“告缗令”,对隐匿财产不报,或报而不实的,没收其财产,并奖励告发,查实后给以所没收财产之半。在杨可主持下,派使者至各地加以贯彻。“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所没收的财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中等以上的商贾大批破产。通过以上措施,政府增加了巨额收入,工商业者和地方豪强的势力受到打击,使中央集权得到巩固和加强。

巫蛊之祸:

汉武帝时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当是迷信,以为用巫术诅咒及用木偶人埋地下,可以害人,称为“巫蛊”。武帝晚年多病,疑其左右人巫蛊所致。公元前92年,丞相公孙贺被人告发用巫术诅咒,在驰道埋木偶人,死于狱中。次年,江充诬告太子宫中埋有木人,太子据大惧,杀江充及胡巫,武帝发兵追捕,太子也发兵抗拒,激战五日,死者数万人。后太子兵败自杀。史称“巫蛊之祸”。

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贵族官僚大量兼并土地,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农民不断起义。初始元年(公元8 2

年),王莽代汉称帝,进行复古改制: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都不得买卖,宣称一家不满八个男子而占田超过一井(九百亩)的,余田须分与亲族邻里,无田的按一夫一妻受田百亩的规定,企图实现古代的井田制;并推行五均六莞,以控制和垄断工商业,增加税收;屡次改变币制,铸造“错刀”,“契刀”,“大泉五十”等货币,大量掠夺财富;还恢复古代的五等爵,经常改变官制。王莽改制是地主阶级在严重危机下的一次自救运动。他企图通过改革,限制当时已相当严重的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发展,缓和当时已经激化的阶级矛盾,巩固新莽政权。但由于改制触及了大地主、大贵族、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王莽又未能坚持到底,中途放弃改革;同时由于王莽用人不当,贪官污吏利用改制“侵渔百姓”,以致“农商失业,食货俱废”;再加上王莽改制措施本身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政治经济秩序的混乱;另外,还发动了对匈奴和对东北、西南边境各族的战争,破坏了与周边各族的友好关系,加重了国内人民的负担,使本来已经存在的社会矛盾更加激化。加深了人民的苦难,终于爆发了赤眉、绿林大起义。

党锢之祸:

宦官迫害官僚士大夫的政治事件。东汉桓帝时宦官专权,侵犯士族大地主的利益。士家大族李膺等人和太学生郭泰、贾彪等联合,抨击官宦集团。公元166年,有人勾结宦官诬告他们“诽讪朝廷”,李膺等二百多名“党人”被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即位后,外戚窦武专政,起用“党人”,并与太傅陈蕃合谋诛灭宦官,事泄被杀。公元169年灵帝在宦官侯览、曹节挟持下,收捕李膺、杜密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杀死、流徙、囚禁六七百人。公元176年灵帝在宦官挟制下又命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并连及五族。称为第二次党锢之祸。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为争夺对黄河中下游的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又决定意义的战争。是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东汉末年,袁绍据有冀、青、幽、并四州,自恃兵多粮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率兵十余万南下。曹操兵少粮缺,以劣势在官渡相据。次年春,曹操乘袁军轻敌,内部不和,两次偷袭袁军后方,焚烧其粮车和粮屯。袁绍所部军心动摇,纷纷溃散投降。曹操乘机全线出击,歼灭了袁军主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赤壁之战:

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东汉末年,曹操初步统一北方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率兵二十余万南下,孙权和刘备联军五万,共同抵抗。曹兵进到赤壁,小战失利,退驻江北,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孙刘联军利用曹军远来疲惫,疾疫流行,不习水战,后方又不稳定等弱点,用火攻击败曹操水师,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水陆并进,大破曹兵。曹操只有率领残军取道华容,逃回北方。战后,孙权地位更加巩固,刘备据有荆州大部地区,旋又取得益州,形成曹、孙、刘三方鼎峙的局面。

隆中对:

东汉末诸葛亮隐居隆中,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三次往访。相见后,诸葛亮提出占据荆、益两州,安抚西南各族,联合孙权,整顿内政,伺机从荆、益两路北伐曹操的策略,以图统一中国,恢复刘家帝业,史称“隆中对”。诸葛亮的分析,为刘备图霸制定了正确的方针。后来刘备大体根据这个计划,建立了蜀汉政权。刘备死后,诸葛亮还曾加强与孙吴的联合,改善对西南各族的关系,进行过六次北伐。

彝陵之战:

彝陵之战是三国史中三大战役之一,这三大战役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彝陵之战。爆发于公元222年,是吴国孙权和蜀汉刘备为争夺战略要地荆州八郡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古代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公元222年正月,蜀汉吴班,陈式的水军进入夷陵地区,屯兵长江两岸。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刘备多次派军诱战,企图伺机加以聚歼。从正月到六月,两军仍然相持不决。蜀军将士逐渐斗志涣散松懈,失去了主动优势地位。因将士不胜酷暑之苦,刘备无可奈何,只好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地形崎岖,远离后方,加上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陆逊率兵夜里火攻蜀军连营,后又集中兵力,四面围攻,歼灭蜀军数万之众。至此,蜀军溃不成军。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完全失去了军事要地荆州,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八王之乱:

西晋皇族争夺政权的斗争。晋初大封同姓子弟为王,握有军政实权。晋武帝死后,惠帝妻贾后与辅政的外戚杨骏争权。永平元年(公元291年),贾后杀骏,以汝南王亮辅政,复使楚王纬杀亮,旋又杀玮。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伦起兵杀贾后。后又废惠帝自立。齐王冏,成都王颖,联兵讨伦,伦被杀,惠帝复位,冏专权辅政。接着长沙王乂攻杀冏,河间王颙又与成都王颖攻杀乂,颖专断朝政;东海王越奉惠帝攻颖失败,颙乘机进占洛阳。幽州刺史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打败颖,颙独占朝政,越再起兵攻颙,颙战败,与颖相继被杀。光熙元年(公元306年),越毒死惠帝,另立怀帝,掌握大权。八王之乱前后十六年,严重破坏了生产和西晋的统治,激起各族人民起义,各少数民族贵族也乘机起兵,争夺政权。

永嘉之乱:

晋惠帝在位期间,政治腐败,八王争夺政权的战争,更使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贵族刘渊利用各族人民起义的时机,起兵离石,国号汉。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刘渊死,子聪继位。次年刘聪遣石勒歼灭晋军十余万人于苦县宁平城,俘杀太尉王衍等,同年派刘曜率兵攻破洛阳,俘怀帝,纵兵烧掠,杀王公士民三万余人,西晋灭亡。史称这一时期为“永嘉之乱”。其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江左,它使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中国文化第一次移向长江流域,改变了以前重北轻南的文化格局。

侨置郡县:

东晋、南朝时在其管辖地区内用北方地名设立郡县。当时北方人民与士族大量南迁,多相聚而居,不愿丢掉原有的门第郡望,想要保持原籍贯。统治集团因而设置侨州、侨郡、侨县,安置北方士族,保持其封建特权,借以缓和南北士族矛盾,以巩固政权。侨人单位户籍不负担国家的赋税徭役,后来即便交纳租调,也比土著居民低得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北方门阀士族的利益,减少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后土断实行后,侨州、郡、县数目日减,隋统一后完全废除。

土断:

东晋、南朝废除侨置郡县,使侨寓户口编入所在郡县的办法。当时侨州、郡、县无一定境界,造成地方机构交叉重叠,给户籍管理带来很大问题,侨州、郡、县不征租税徭役,士族广占 4

田园,兼并激烈,影响朝廷财政收入。为此东晋南朝政府相继实行了“土断”政策,撤销、合并一些侨置郡县,将侨人户口编入所在郡县,与当地农户一样纳税服役。其中东晋桓温主持的“庚戌土断”和刘裕主持的“义熙土断”成效最大。随着土断政策的实行,和时间的推移,南迁的北方人口逐渐融入南方社会,国家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淝水之战:

东晋击败前秦苻坚的著名战役,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它确定了南北朝时期长期分裂的格局。太元八年(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大举南下。他自称投鞭可以断流,企图一举灭晋。晋相谢安使谢玄等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在洛涧大破秦军前哨,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严整,遥望八公山上草木,以为都是晋兵,才有惧色。晋军进至淝水,要求秦兵略向后移,以便渡河决战。苻坚想待晋军半渡时猛攻,乃挥军稍退。因各族士兵不愿作战,鲜卑族和羌族的将领希望苻坚战败,以便割据独立,故军队一退即不可止,全军立即骚动,人心惶惶。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也大呼秦军已败,于是,苻坚的几十万大军不战自溃,晋军乘机渡水攻击。溃兵逃跑时闻风声鹤唳,都以为是追兵。谢玄乘胜攻占洛阳、彭城等地,苻坚逃至关中,后即为姚苌所杀。淝水之战从短期看,使得前秦统一全国的意图破灭,而且使得北方由统一重新转为混乱分裂,也奠定了此后的南北对峙时代,直到隋朝统一全国。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使得流落到南方的汉族中原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并且影响深远。

侯景之乱:

南朝梁武帝末年降将侯景发动的叛乱。侯景,原北魏怀朔镇戍兵,渐升为镇功曹史。北魏高欢死,子高澄执政。侯景平素甚轻高澄,而澄则忌惮景叛乱,乃征调景入京,以剥夺其兵权。侯景惟恐被杀,于是投降西魏,但西魏亦调景入京,故景转而求降于南朝萧梁。梁朝臣多表示反对,而梁武帝竟说夜梦太平,侯景求降,正符所梦,于是封景为河南王、大将军、大行台。梁武帝又遣将率军救援侯景,结果被东魏大败,主帅萧渊明被俘,全军几乎覆没。东魏又进击侯景,景南逃,骗取梁寿阳城。东魏继而实施离间计,佯称与梁议和,挑拨侯景反梁。太清三年(549),侯景攻陷台城。城破之时,城中只剩二三千人,尸骸堆积,惨不忍睹。侯景又东略三吴,烧杀掠抢,长江下游地区受到极大破坏。侯景得势后,杀萧正德,软禁梁武帝。不久梁武帝忧死,景立萧纲为帝,又废杀萧纲立萧栋。天正元年(551),侯景终于废萧栋而称帝,国号汉。次年,梁将陈霸先、王僧辩大败侯景军,攻下建康。侯景乘船出逃,被部下杀死。侯景之乱历时长达三年零八个月在此期间,南方士族从此衰弱。百姓流离失所,死亡无数,千里之内罕见人烟,南方的社会经济遭受到破坏性的打击。在此之后,国势大衰的南梁又相继遭到西魏和北齐的进攻,最终被南陈取代。

中外朝:

是汉武帝时期削弱相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之一。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和近臣所构成﹔外朝也称外廷﹐指三公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中外朝之分出现于武帝时。西汉早期﹐丞相位高权重,兼有决策和行政两种权利。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对于重要政事﹐依靠尚书令、侍中、常侍等近臣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而外朝一般只处理日常政务。皇帝依靠内朝加强了君主专制。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而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也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故后宦官外戚专政时期,中朝成为他们乱政的工具。

都督: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典签:

南朝地方长官之下典掌机要的官。府州皆置典签掌管。当时府州部内论事,皆用签。典签本为处理文书的小吏,权力不大。刘宋中叶以后,多以幼小皇子出任方镇,君主用寒人出身的亲近左右充当典签,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甚至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职位虽低,权力渐重。宋孝武帝和明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军政的控制,也由君主指派典签监视,往往不只一人。南齐时,典签权势益盛,每年轮番还都言事,刺史郡守的升降去留往往取决于典签之口。南齐诸王,更处于典签严格控制与鉴视之下。梁武帝萧衍在位时,对皇室采取宽纵政策,典签权势渐削弱。至宋废止。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鉴视地方军政,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终不能消除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北府兵:

东晋孝武帝时,谢玄任广陵相,招募徐(治京口)兖二州骁勇所组成的一支精锐军队。二州本是北来侨民的集中地。“人多劲悍”﹐富于战斗经验。朝廷因前秦强大,诏求文武良将镇御北方,其时谢安当国,以兄子谢玄应举,在当地广招骁勇,组成精锐部队。谢玄以刘牢之为参军,常领精锐为前锋,战无不捷,威震敌胆。东晋称京口为“北府”,所以称这支军队为北府兵。这支军队建立不久,抗御前秦屡立战功。在有名的淝水之战中,谢玄、刘牢之率领的北府兵更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后期军队衰落。

府兵制:

中国古代兵制。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建于大统年间,历北周、隋至唐初期而日趋完备,唐玄宗天宝年间停废,历时约200年。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主要任务是番上宿卫(即轮流到京师宿卫)和征防。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征发原则是先富后贫,先强后弱,先多丁后少丁。府兵虽然包括官僚子弟和一般地主,但仍以均田农民为主体。自备资装对于农民是沉重的负担。唐代,由于兵役繁重、均田制被破坏以及府兵地位低落等原因,府兵制自高宗后期以至武后时就逐渐被破坏,到玄宗统治时终于被废除,由募兵制所取代。

世兵制: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军户、士家的子弟世代为兵,是当时通行的兵役制度。创立于三国,盛于西晋,东晋南朝逐渐衰落。世兵制,就是将士兵全家从普通百姓中抽离出来,使其脱离民籍,集中居住,变为军籍,除了士兵本人终身为兵外,其家口世代也需为兵,士死,其寡妻遗女也要配士家。由是世兵制使服兵役成为一部分人的特定义务,这部分人称作士,其家称为士家或军户。北朝后期,世兵制逐渐为府兵制所取代。

士家:

魏晋时期,兵士及其家庭称为士家。亦称兵户。东汉末年,战争频繁,各割据军事集团加强对士兵的控制,把他们的家属集中起来,和士兵一起另行编定户籍,称为士家。控制士家,是为了保证兵源,防止将士叛乱,强化政府对于割据势力的控制,将本来属于私家的部曲夺取到政府手中。因此,魏晋时期士家不准改行转业;婚配只能限于同类,不准与平民通婚;士逃亡,家属要受严酷的惩罚;士家的子女称为“士息”、“士女”,兄终弟及,父死子承,世代为兵。士家未征召入伍时从事屯田,称为田兵。具有兵家、屯田客双重身份,受双重剥削和奴役,他们的社会地位略高于奴婢而低于平民。士家制度是一种人身依附性较强的世兵制度。此制的建立,保证官府拥有足够的人力来从事战争和耕田,对结束东汉末群雄割据,形成三国鼎立和西晋统一的政治局面都起过一定作用。但是,士家制度的严酷及其对士兵压迫的残暴扼杀了士家当兵作战的积极性,逃亡自杀经常发生。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保证士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东汉末,曹操当政,提倡“唯才是举”。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后,曹丕采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推选各郡有声望的人,出任“中正”,负责察访流散在外的本郡士人,将当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九品),政府按等选用,谓之“九品官人法”,仍保持曹操用人“不计门第”的原则,有利于政权的稳定。曹芳时,司马懿当政,于各州设大中正,任用世族豪门担任,选取原则以“家世”为重。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九品中正制则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巩固门阀统治的工具。隋文帝时废除此制,改行科举制。

王与马共天下:

永嘉之乱后,以王导为首的王氏士族集团辅佐琅玡王司马睿。当时北方夷族太多,王导,王旷建议司马睿南渡,把首都定在南京,实施战略转移。公元313年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名门望族和精英,以及政府机构、官员、甚至士族家中的佣人和鸡鸭牛马都被带过了长江。这次以门阀士族为主要力量的大迁徙共有90多万人,琅玡王氏是其中最重要一支。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南京)重建晋室,史称东晋。东晋建立后,司马睿势单力薄,王导、王敦等人利用上巳节契会时,带领诸名流,骑马拥从着司马睿肩舆,惊动了江南士族顾荣,纪瞻等,他们渐改变了对司马氏的态度,归附了司马氏。司马睿对王氏十分感激。由于对司马政权的大力支持和艰苦经营,琅玡王氏被司马睿称为“第一望族”,并欲与之平分天下,王氏势力最大时候,朝中官员75%以上是王家的或者与王家相关的人,真正的是“王与马,共天下”。

三长制:

是北魏中期为控制户籍,及取代宗主督护制而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魏孝文帝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公元486年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废除宗主督护制,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负责清查户口、田亩,征收赋税,调发徭役。三长必须由乡里中能办事而又谨守法令的人担任。因此制沉重打击了世家大族的利益,因而遭到不少守旧派的反对。但在北魏文明太后、孝文帝和李冲等执政大臣的坚持下,三长制得以继续实施。它加强了中央集权,使所征租调有所根据及确立准则,加上大量的隐匿户得以清查,因此数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增加了几倍,社会经济有所恢复发展,一时天下称为便利。北魏后来的均田制就是在三长制的基础上推行的。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政治制度。十六国时,黄河流域的南逃的豪强地主多据坞壁自守,聚族而居。他们拥有众多的宗族、部曲,修有坞壁,建有甲兵,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豪强的武装首领。依附其下的农民往往有数百家、上千家,乃至万家,均为他们的私家人口。这些豪强被称做宗主,依附于他们的各类农民则是宗主的包荫户。宗主与包荫户之间是一种主人与佃客的关系。而佃客形同于农奴。北魏统一之初,只是消灭了一些敌对政权,对这些遍地存在的宗主无法根除。为了稳定统治,便于征徭征税,于是就采取妥协政策,承认宗主对于包荫户的控制和奴役,并且以宗主对于包荫户的统治作为地方基层政权,以世家大族为宗主,督护百姓,于是形成“宗主督护制”。宗主在政治上都是一些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宗主控制下的包荫户多数没有户籍,他们只为宗主的私家人口,任凭宗主剥削和奴役,国家不得征调亦不能干预。太和十年(486)改行三长制后,此制遂废,但三长仍多为宗主充任。

尚书台:

官署名。东汉始置。东汉中枢机关。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末年大权旁落于贵戚大臣,所以竭力把权力集中于君主,凡机密之事全部交给尚书,以此制约三公。因而加重了尚书的职权。因尚书的官署在宫禁内而称为台阁,故有尚书台之称。东汉尚书台组织有:尚书令一人,秩千石,为尚书台的主管长官;尚书仆射一人,秩六百石为尚书台副长官,尚书令不在,则代行处理公务。下设尚书六人,分管六曹事务。全国政务统归尚书台管理,最后总揽于皇帝。尚书台位卑权重,皆由皇帝亲任干练之士充任,便于控制,发挥效率高。东汉和帝以后,多幼君弱主,实权常被外戚、宦官所掌握。直到魏晋也是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之一。三国时,尚书台已正式脱离少府,成为全国政务的总汇。

谶纬:

汉代流行的宗教迷信。“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吉凶的符验或征兆。“纬”是方士化的儒生编集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其起源是古代河图、洛书等神话传说。西汉后期得到封建统治阶级的支持。主要把自然界某些偶然现象神秘化,看作社会安危的决定原因,为封建统治说教。王莽和光武帝刘秀就分别利用图谶或“符命”作为“改制”和“中兴”的合法根据。东汉章帝召集博士儒生在白虎观讨论五经异同,更进一步把谶纬和今文经学混合在一起,使儒学神学化。谶纬之学对东汉政治、社会生活与思想学术均产生过十分重大的影响。东汉末期,谶纬逐渐衰微,但直至隋炀帝正式禁毁以前,仍继续流行。纬书今留存着不多,除去其中迷信部分,在天文、历数、地理知识等方面,也包含着某些科学史的资料。

清议:

清议,即以儒家的伦理道德为依据,臧否人物。为官者一旦触犯清议,便会丢官免职,被禁锢乡里,不许再入仕。这是东汉后期官僚士大夫中形成的以品评人物为基本形式的政治批判风气,是庶族与士族斗争的产物。宦官专政时期政治黑暗,选举、征辟(bì闭),都要按照他们的爱憎行事,垄断了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广大太学生、儒士于是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一个庞大的反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覈(hē核)公卿,裁量执政。”意为比较廉正的官吏、士人、太学生等互相标榜,并批评宦官专权乱政。这样的议论自社会流入太学,太学生以郭泰为首,奉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为领袖,公开与宦官集团相对抗。

中国史整理.doc(合集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