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赴英国教育考察学习感悟及思考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16-69743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6 15:02:03 来源:网络

第一篇:赴英国教育考察学习感悟及思考

赴英国教育考察学习感悟及思考

时间:2012-01-06 17:1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156 次

导航:

淮安市第三中学 丁健平

2011年10月9月至10月22日,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清河区教育管理考察团一行15人赴英国进行学习考察培训,我们先后听取了7个专题的学术报告,与4所中小学进行了交流,参观了伦敦、爱丁堡、切斯特、爱彻斯特的工业展馆、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及牛律、剑桥曼彻斯特等著名大学,还考察了温莎城堡、莎翁故居、湖区小镇、曼联球场、塔桥、大本钟等文化名所。

感悟与体会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英国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始终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关注教育均衡、公平、关爱,“每一个孩子都很重要,都有权利享受良好的教育”“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在培养目标上,是“让每个人都能工作”,能养活自己,追求安宁的生活,快乐享受每一天,不以升学为目标。教学上关注学生的接受度,学生是否乐意学、主动学。同时特别注重学校安全、师生健康、师资培训及残疾、智障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

自主高效的办学模式。政府下放权力,地方提供保障,学校自主办学,家长主动协作是英国学校主要管理和运行方式。国家只负责编写大纲,进行宏观调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主要职能是根据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地方和实际情况制定地区的教育发展方略,为学校发展提供帮助,支持和服务,与学校是合作伙伴关系;学校成立校管会,校管会负责制定学校目标,整体运行的控制,校长全权负责学校的日常管理,在奖金分配、教职工聘用、课程设置、工作评价等方面有足够的自主权,校长被称为首席执行官,挑选严格,竞争激烈,薪水很高。扎实细致的素质教育。学校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成长规律,在国家教学大纲指导下,按国家课程标准自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等,没有课本教材,没有统一要求。教师按资料编教学内容,学生记笔记,作为复习考试依据,进行模拟化、主题化教学,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观察生活,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发展能力。平均每班20人左右,课堂教学实施小组合作。教师认真负责,善于激发兴趣,启发调动学生为学生展示提供机会,学生自由放松,积极主动地表示自己的观点及认识。活动组织自然,游戏教学处处体现寓教于乐,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重视信心教育、安全健康教育,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课程设置既重视英语、数学、理化生教学,又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修设计,并不断调整。家庭教育、社区教育协同合作;提倡阅读,注重环境育人;对学困生,智障生教育有耐心,单独辅导。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1993年英国成立教育标准评估办公室,对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和督导,内容包括领导管理、教师风貌、财务、教学、学生精神道德、家长对学校的看法等。分常规督导、优质学校自评、问题学校跟踪督导、专项督导。督导方式主要是听课、座谈,一般每3年1次,结果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评估是开放的、动态的、多元的和发展的,不唯分数。英国也有频繁的考试,国家级统一考就有5次。以学生的基础水平定标准,运用红绿灯系统评价进步指标、教育质量,转变一考定终生做法。对考试结果进行系统分析,提出改进方法,引导教师、学生、家长反思,落实措施提高教育质量。根据学生中考成绩分层次培养,优等生鼓励进大学学习,中等生进行普职分流,偏下学生教授基础课程、生存技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学生成长、成才、成人。

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英国社会文明,经济发达,法制健全,保障完备,环境宜人,公民素质普遍较高,教育世界领先。英国是个岛国,气候湿润多雨,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但现在英国本土很少有工厂,农业以牧业为主,重视生态保护,因此环境清新宜人。英国人的绅士文化得到全世界的广泛认同,与其老牌帝国的地位是相称的。可以说英国绅士文化的形成是其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虽然现在英国已没有夕日“日不落帝国”的辉煌,但其国民在骨子里还保留着贵族的气质,绅士文化依稀犹存。

借鉴及思考

我校地处淮安老城区,是一所拥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老学校,曾经创造过辉煌的办学业绩,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学校的发展逐步落入低谷。生源的数量与质量逐年下降,社会声誉和教育质量持续走低。如何为这样一所老学校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快速持续发展,英国基础教育许多好的做法值得我校借鉴学习。

一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每个孩子都重要,每个人都能成功,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校要在挖掘和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秉承“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的办学宗旨,承认学生需求的多样性和发展的多向性,竭尽所能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知识技能基础和个性人格基础。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真正的设置具体可行的相应措施和方法,身体力行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心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做到既是学生学习的合作伙伴,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二要进一步做实基础工作。在规范化、制度化基础上实施全员、全程、全面管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围绕学生习惯的培养,加强课堂、课间、作业、辅导、早读课、考试管理。继续抓实教学六认真,重点抓好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处理等教学环节,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实行日反馈制度,对师生的办公、学习进行巡视检查,做到逐项记录,即时公布,当日汇总,每周总结,按月考核,增强制度执行力。尽可能地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更多地感受到人性的光明与和煦,感受到仁慈、宽容与敬业的力量。

三要进一步深化教学研究。“226”高效课堂是我校近两年着重打造和实施的具有校本特色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案和学案为载体,以学习行动小组和学习科研小组为平台,以“六步导学”(课前检测、激趣导入、自主研学、合作研讨、展示反馈、总结提升)为路径,突出学生主体,引导学生自学,为学生展示提供舞台,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我们要围绕“226”高效课堂,深入开展研究。每个教研组、备课组均要有校级以上课题,围绕课题研究开展教研活动,力争将学校“226”高效课堂研究申报为省、市级立项课题,深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四要进一步开展特色活动。新课程教学不能局限于教室、学校的小天地,要投身于社会、自然的大课堂。以信心教育为核心开展特色活动,继续围绕文化布置、主题教育、高效课堂、艺体活动等方面开展信心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教育活动的思路、途径、方法和形式,使信心教育活动逐步成为学校的品牌文化。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主题教育和艺体活动,开发校本课程,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使学生能从中获取知识、锻炼才干,丰富个性。让那些曾经扮演着失败者角色的学生,重拾自信,阳光地学习和生活,努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基。

五要改革评价机制。科学的评价制度是学生的快乐之源,尽快改变过去对教师与学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把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课堂学习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学生是否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并获得了学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以公正的、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的态度,寻找和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欣赏,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制定完善切实可行,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具有发展性、多元化和激励性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改变唯成绩论、唯结果论做法,关注教师的工作态度、职业操守、教育教学方法,强调工作常规的量化考核和过程性评价,且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晋级评先、岗位聘任和绩效考核。

第二篇:赴英学习考察学习小结

赴英学习考察学习小结

赴英学习考察活动即将结束,在这短暂的21天里,可以说是紧张忙碌而又收获多多,我们第二组全体学员在这次学习中,每个人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交流中来,人人都表示在这次学习中收获颇丰,感谢教育厅给我们提供了这次机会。现就此次学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小结。

1、看。我们每访问一个学校,首先第一件事是先看,先从表面看学校的环境布置,看老师的工作方式,看学生的学习状态、行为习惯。

2、听。当我们对学校整体上有一个初步印象后,再用耳朵认真的听,一是听学校负责人介绍学校的具体情况,二是听他们的课堂教学。同时我们所有老师都认真的做好笔记。

3、思。在第一、二两个环节结束后,我们每个人就会进行认真的思考,想我们所听到的看到的与我们国内的情况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相同点,那么与人家还有什么差距,对于不同点,如果认为他们做得好,又好在什么地方,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4、问。我们到的每个学校都有交流活动,一是与管理层,二是与老师,三是与学生。那么我们在交流互动的时候,我们每位学员都没有闲着,都在抢着提问。通过前三个环节,每个人都有不少的问题,不管是学校管理方面的,还是老师的工作方法、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都在提问,只要是我们不清楚的,不懂的都在问。

5、写。每天访问结束后,回到宾馆第一件事就是写学习心得,在第一时间内把这一天看到的、听到的、问到的详细的整理记录下来,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6、议。每天晚上吃了晚饭,那就到了小组讨论交流的时候了,小组内每个人各抒己见,各自谈各自的体会与感受,偶尔发生争论也是常见的,由于没有地方,只能是小组内先讨论,然后汇总在小组长那里,由几个小组长再在一起讨论,最后再由小组长把其他组的意见传达给小组成员。

总之,这次到英国考察学习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们所有学员都有很大的收获,都决定回去后会把这次学习到的好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在我们所在的学校、乡镇乃至全县进行交流和推广。

第三篇:赴英考察学习心得

赴英考察学习心得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

这次我能有幸参加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由来自全省各地不同学校的48名中小学音美教师赴英参观学习这么一个活动,机会实属难得,首先我要感谢学校领导,另外我也得感谢给我帮忙的一些老师。本次培训活动的时间是11月21日——12月11日,实际是17天的培训,整个活动具体由苏教国际的苏曼中心负责。应该说这次培训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这期间,我们先后听了讲座,参观了英国的中小学,参观了伦敦、爱丁堡和曼彻斯特的工业展馆、美术馆、艺术馆、博物馆等,还参观了牛津、剑桥、曼彻斯特等著名大学,收获颇多。我拍了一些照片先给大家看看,然后结合一些视频我再简单说说这次活动中的一些主要感受:

1、孩子是快乐的

让教育成为孩子们的一种享受,这是我们英国教育之行的最大感受,也是我们切切实实从英国的中小学课堂上看到的。我们参观了学校,走进校园,走近师生,所以这种感受最为深刻。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校时间短,上午9点到下午3点半,六个半小时,上课用3个小时,活动3个多小时。放学以后全都是自由支配,或是自已选择在老师指导下参加各种活动。

二是学生课堂上没有拘束感。学生感受不到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课堂的组织形式,或坐或站,轻松自然,不去刻意规矩;课堂也不会有各种繁琐的提问,似乎也看不到教师缜密的编程好的语言和课堂结构套路;老师的激励、赏识与孩子们的广泛参与成为课堂教与学的主要形式,孩子非常喜欢上课。课后更没有什么大量的抄抄写写的作业。

三是学生很享受学习。在不脱离政府大纲的前提下,感觉上,他们不是循规蹈矩的,课堂开展的、呈现出来的都是主题教学,有点像我们说的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我们听到的一节高一美术课,课堂上,教师给了学生充分发挥的自主空间,我们会看到学生学的、玩的很快乐。

四是艺术让学生变得自信与快乐。教室、教学楼走廊,甚至是餐厅、多功能室,到处都是学生手工制作、学习成果、活动剪影等图表、照片、作品等,真正做到了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都说激励的话、自信的话、希望的话。孩子整天都沉浸在成果、自信和成功的幸福当中。

五是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在英国一个班级一般安排一个主教老师和一至两个助教。主教老师负责负责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评估等所有工作,助教是协助、配合的,和学生一同上课。帮助维持课堂、批改作业、个别辅导等工作。每一位学生都在享受老师的细心照料、细致关怀,他们之间既是师生又是朋友,相处非常融洽、愉快。

六是激励性的评价机制。在英国学校也注重对学生进行评价,但他们的评价是以纵向为主,不进行横向比较,更没有班级排名,“我进步了吗”,是孩子们所关心的,二是大多考试、评价都是在学生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的。孩子会在一次次的评价过程中看到自己的不断进步而幸福,也会为看到自己的不断收获而快乐。

2、办学是朴实的

英国学校教育是实实在在的,朴朴实实的,这是留给我们的又一深刻印象。

从学校设施上看,学校没有气派、甚至都是看不出来、很不明显的校门,学校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建筑设施,学习就是生活中平平常常的一件事,不张扬,不神圣。从外在上让孩子走进校园没有神圣感、压力感,学校就是生活、学习的乐园。

从教学内容上看,就是围绕生活实际,围绕孩子熟悉的展开、延伸,教学内容单元化、主题化成了他们在教学活动安排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国家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业应该达到的标准要求不是很高,尤其是他们对知识性学习内容方面的要求,英国五年级的孩子在计算方面的要求跟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没有多大的差别。所以,这样就留下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用于观察生活、培养兴趣、张扬个性、发展能力。

从教学手段上看,他们有效的利用和发挥全科教学的优势。他们的课程设置虽然也有分科,但界限并不明显。教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是一个活生生的具有综合素养的人,而不是“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学科的融合与协调,让孩子们在老师那儿得到的是综合的知能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等,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

3、教育是全民的

全民重视教育,除了学校外,还可以从政府和家长两方面来看。

英国有3000多个博物馆全是免费对外开放。内容更是丰富多彩。科学工业展览馆: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蒸汽机、飞机等,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博物馆:天上地下的自然奥秘,世界各地的人情风俗;艺术馆:风景人物画作,艺术雕塑,国内外名家作品等,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孩子们课余和休闲时间可以尽情的沉浸在科学世界、遨游于知识海洋。

英国的家长和世界上所有家长一样,同样重视孩子的教育,但他们的重视方式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首先是家长非常重视培养孩子读书。据介绍,孩子从一出生,家长就每天都带孩子读书,这一点似乎并不夸张,英国人爱读书是世界出了名的,他们的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从小就培养的,这是一种让人享用一生的教育。其次是家长并不把做对多少题目、考试得多少分放在关注孩子成长的第一位。这与我们国内大多数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大不一样。我们的家长也很关心自己的孩子,天天看作业、月月看成绩、年年看奖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而英国的家长每逢节假日,都带孩子走出家门,要么郊游、外出旅行,要么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在博物馆、艺术馆,家长们还和孩子们一同动手操作,有的做纸工制作、有的做智力拼图、有的画画涂鸦……孩子们在参观中开阔眼界,交流中开发智力,在玩耍中了获得自信,在动手中培养能力。

当然,英国的教育也不是说没有不足,但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查看别人短处的,是通过相互比照,找出自身存在的短板,更好的发展自我,完善和提高自我,把我们已经取得不小成就的教育做得更好。只要我们真爱孩子、真爱教育,我们就一定能把我们的教育做得更好,因为,我们坚信,有爱就有希望。

第四篇:关于赴英国法国税收考察情况的报告

关于赴英国法国税收考察情况的报告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的需要,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在发挥税收宏观控调和加强税收征管方面的先进经验,扩大视野,开拓思路,应英国联合教育培训公司、法国税务律师事务所的邀请,2002年10月9日至27日,重庆市地税考察团一行12人,在团长尹崇东同志率领下,赴西欧先后对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德国、奥地利、英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考察访问。考察期间,我们主要围绕税收制度、信息化建设、征收管理、机构设置及运行、税务公务人员的教育培训等问题,与英国国家税务局国际事务部及法国卡丽马加律师事务所的专家、学者开展了友好的交流座谈。通过考察与访谈,对英、法两国税收的基本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使我们受到了很多启发。

一、英、法两国税收制度概况

1、英国的税收制度

英国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英国税收制度及其发展与其政体和历史沿革息息相关。税收的立法权属议会的下院,但苏格兰有独立的议会、司法制度和司法体系,其税收,在联合王国法律规定的基础上,有权在3%的幅度内,增加或减免。同样情形,也适用于享有自治权的北爱尔兰。威尔士虽有独立的议会,除可以使用自己的语言外,没有增加、减免税的权力。

税收征收管理上,英国普遍采取“自我评定,自主申报”为主的征税方式。与此相适应,税务部门内部设有征收、评审两个平行机构,建立了较完备的征、管分离制度。最富效率、成本最低的制度是:代扣代缴制度。该制度源于1844年的个人所得税改革,当时作为一项战争措施,英国当局决定将个人所得税扩大到工薪阶层,并规定由企业或雇主在发放工资时代扣,两星期向国库缴纳一次。推行代扣代缴制度,防止了税款流失,保证了及时入库,也降低了征收成本,因此,一直沿用到今天。“它是世界上最好的、最效率的制度”(英国国家税务局国际部主任安德鲁·富林克林先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英国的税收制度还在不断地完善、调整。1998年3月17日,英国财政部长发表了关于1998——1999的预算案。在该预算案中,讨论并通过了税制改革方案。其主要内容:一是为谋求增加海外投资,降低税率,从1999年4月1日起,英国一般法人税率由31%调到30%;二是对中小型企业,允许加速折旧;三是提高资产交易的印花税税率;四是改革资本利得税的计算办法,调整资产持有期间的资本利得税征收率,在新的课税制度中,持有资产时间越长,资本利得税的税负越轻。

2、法国税收制度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第34条规定:由法律确定税收规则、方式、税率等。整个法国税务体系是由税务总法(CODE GENERAL DES IMPOTS)来进行规定、规范。体系中的征收、分配、处罚、检查等均以税务总法为准。而各项政府有关政令实施细则也根据税务总法及宪法规定的税务制度性质来制定,由行政法院加以监督。对税收范围、征税比率、新税种的设立、纳税种类的取消等,均须以法案形式通过议会立法才能生效。所有税务争执均须通过司法途径、根据法律加以解决。

实行“富者多交、贫者少交”的原则,这是法国税率政策的一个基本原则。如个人所得税即实行高额累进税制,收入越高,纳税税率越高,反之亦然。

法国年税收总收入约3000亿欧元,其税种可归纳为以下几大类:(1)企业所得税约460亿,占15%;(2)个人所得税530亿,占17%;(3)增值税1450亿,占46%;(4)汽油税250

比较成熟、规范、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税收法律体系。税收法律原则体现得淋漓尽致,国家课税必须有法律规定,课税必须得到议会批准,否则,国家不能任意课税;税收法律制度健全,调节层次丰富,税收法律级次高;注重税法宣传,征管手段完备,法制化水平高,执法刚性强。

英、法两国都实行的是高税收、高福利政策。英国的总税负约为30%,法国高达33%,尽管税负高,但纳税人自行申报率和守法率并不低,除了法律制度健全外,还在于:一是注重税法宣传。英国每年用于税收宣传的费用高达五千万英镑,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宣传,甚至雇用广告人员进行策划,别出心裁地设计出家喻户晓的卡通形象来吸引公众的注意力,效果十分明显;法国的税收宣传不仅具有计划性、长期性,还侧重对公共设施建设的形象宣传,以增强纳税人贡献的自豪感。二是建立了一套为纳税人服务的机制和制度,在英国税务机构组织序列中几乎一半是为纳税人提供各种服务的,特别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税务管理,英法两国税务部门都建立了先进的计算机络网平台,纳税人可以在网上申报、缴税、咨询;每个公民统一的社会保障号(也是同一的身份证号码、纳税号码和银行存款号码),现金流量少,偷、逃税的可能性小,法律赋予税务部门很大的税务执法权,税务部门在税务管理上拥有很大权力;税收执法的公正、透明度较高,“以人为本,纳税人至上”的理念成为税务部门工作的基础。三是注重税务人员素质的提高,管理、制约机制健全。英国税务人员每三年中,要进行为期十八个月的各种学习培训,法国税务人员进入税务部门前,须在税务专门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培训实习一年,方可上岗。职责分明,互不交叉,税务人员职务犯罪,完全通过司法途径处理,并向社会公开。法国还对税务人员实行分类管理,其奖励、晋升机制极富创造性。

三、几点启示

1、加大税收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税务人员素质是搞好税收工作的基础。

对外:要进一步加大税收宣传的力度,为依法治税,提高全民纳税的自觉性,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英、法两国税收法制健全,公民依法纳税的自觉性较高,但仍然在税收宣传的投入上、方式上、实效上下功夫,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由于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公民的法制意识还很淡薄,必须加大税收宣传力度,增加公民法制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减少税收工作的阻力,为全面推进依法治税,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内:要继续提高税务人员的素质,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高度重视人才的招聘、选拔、培养和使用。结合税务系统的实际,首先,保证税务人员的培训时间,要为税务人员再教育创造机会,倡导自学,培养“学习型干部”,并高度重视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其次,要建立健全合理的税务人员岗责体系和管理、竞争、晋级机制,引入英、法等西方国家分类管理,征管分离,“高薪养廉”等办法,防止税务人员腐败。第三,切实解决税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增强税务人员为税收事业服务的责任感。

2、建立健全纳税人服务体系,合理设置税务机构是提高征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的为纳税人服务体系,在观念、机制和制度上,应围绕这一要求进行改革。当前,关键是要加快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推行“银税一体化”工程,切实为纳税人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报务。

同时,根据管理的发展和为纳税人服务的需要而改革税务机构,合理布局征管力量。根据我国现状,科学、合理的布局是按经济区划设立税务机构。就我市而言,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直接影响是停止征收屠宰税),有的边远地区,征收税款廖廖无几,征收成本大,没有必要设立单独的税务征收机构,可考虑撤销一些税务所或收缩人员,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这也是实施“银税一体化”工程的必然要求。英国税务部门为了节约征收成本,把更多的人力投入到税收征管工作中去,甚至将办公用房委托房地产经营公司管理,这些做法都值得我

第五篇:教师赴英国学习总结

英国培训学习总结

为了提高湖北省农村资教留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促进国内农村教学改革,由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了这次为期21天的赴英参观学习。在丹江口市教育局领导的信任与支持下,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倍感珍惜,每天都在满满的收获中度过,虽然时间不算长,但已足以让我开阔眼界,了解到了国外基础教育的情况,学到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现从中英基础教育中学习环境创设的不同之处报告如下:

学习环境,是指支持学习者学习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狭义地讲,就学生的学习环境可分为学校学习环境、家庭学习环境和社会学习环境。学校学习环境是指学校的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家庭学习环境是指家庭为学生学习而提供的物质条件,如安静舒适的房间,和睦的家庭关系,能够辅导学生学习的家庭成员。社会学习环境是指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习目的的社会氛围。这里主要指学校学习环境的创设。

一、教室环境的布置:

英国的教室环境非常的舒适:(1)教室装有大面积的窗户和非常方便的拉升式的窗帘,英国的阳光很温暖,大的窗户可以在教室里享受到阳光,但又阻隔了屋外的寒冷。教室内都铺了地毯,别担心,这里的学生已经养成了很好的习惯,地毯上非常整洁,学生坐了地上讨论或是跪在地上演板是常有的事。这些和国内坑坑洼洼的水泥地面,一扫灰尘四起,墙角一个无盖特大号垃圾桶的环境是天壤之别的。(2)在英国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的教室,而老师的上课地点是固定的。比如101教室是科学教室,102是数学教室,当上完科学课后学生就会从101出来前往下节课的上课地点。这样做的好处是:每间教室由专门的任课老师负责,教师会根据当周要讲课程内容来布置教室,教室中也会保留之前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在这里没有长得一样的教室,每间教室都有自己的风采。当你走进一间数学教室的时候,你会看到铺天盖地的有关本周要讲知识的有关信息,也会看到自己制作的模型,绘制的图画,如同一个小的展览馆。沉浸其中既能学到点滴知识,又能重温完成作品时的激动心情。而且教室的风格还会随授课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再者,当学生从一间教室完成紧张有趣的学习任务后再步行到另一间教室,如同从一个展区走向另一个展区,这样可以一直保持一个比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状态,避免了一天呆在一个固定地点容易产生乏味感。而且这里的书桌上也没有堆得小山高的课本,让人很压抑。

图1 小学的科学教室

图2 教室里隔出的阅读区

二、课堂氛围的营造:

英国的课堂氛围是很宽松的:(1)在一次讲座中放了一段教学视频,教师“any one,any one”问几遍都没人应声,学生有眼神呆滞的,有嚼口香糖的,有睡觉的,即使在听讲的在教师提问时也都低下了头,没有学生主动站起来回答问题。但在英国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很踊跃,包括我们眼里的差生。在这里学生的每个回答都不会被否定,没有对与错之分,敢站起来就是勇气。这里很多作业都写在白板上,一擦即掉的那种,他们认为写在纸上不能更改,学生会有一种不敢动笔的情绪,但在白板上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宽容”、“允许犯错误”是英国课堂的一大特色,他们觉得犯错误也是一种创造,当然第二次犯错是不允许的。(2)这里记一段他们的英语课,相当于国内的语文课。开始教师和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接着合上课本,回忆课文内容(教师发了一张印有课文重点内容的卡片,学生找错并画重难点)。在这一段大家都很自觉,没有谁是翻开课本对着看的,这里课堂的纪律是很明确的,大家似乎已成习惯。然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了段落大意。精彩开始了,教师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出主人公的演讲是如何有劝服力的。写完后教师并没点评也没让讨论,直接给了一个问题:假设你的教师是一个行骗者,请写一份演讲,召集你的同学去反抗教师。同学们都很积极的投入到写作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来回巡视一下,提醒一下时间,给予个别的帮助。写作时间到后,教师安排小组讨论,为了使学生能更方便的、更投入的参与讨论,有两个小组就在走廊上围成一圈席地而坐,先分别朗诵再集体修改。讨论时间到后,教师组织学生上台表演,教师会给适当的点评,多是激励性的点评。在整个过程中(每节课一小时),教师的角色就是一名组织者:组织全班的学生(约30人)进行有序的活动。有时你会认为课堂上学生讨论、学生得结论,老师做了什么?教师的角色就是一名激励者,以各种方式,夸张的表情、搞笑的动作、幽默的语言或是小游戏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请不要诧异,在这里,或许这就是未来教育面临的问题,你必须将学生的注意力、对学习的兴趣,从这越来越纷繁的世界中吸引过来)。教师还是一名情境的创设者,课件是教师事前准备好的,你设置的问题要让学生乐于参与,要以所学的课本知识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能力。比如这里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很感兴趣,发言非常踊跃。这里常提到这样一句话“Tell me and i will forget;Show me and i may not remember;Involve me and I will understand.”连我们每次听讲座,都是这种小游戏、提问、小组讨论、展示的风格。(3)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也是英国教学的一大特色。他们认为不同的人掌握知识的方式不同,有靠视觉也就是理论学习,有靠触觉也就是动手操作学习。这里再介绍一位小所小学老师所做的项目——“每一幅画都有一个故事”,听完该用惊叹来形容了。项目是这样的:先是由副校长和教文学老师提出大纲,细节由各班老师去完成。周一带学生去参观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的大幅壁画,只要求他们仔细观察,并思考“在画中看到什么?”“人物间的关系是什么”。周二在课堂上讨论,对画作整体的介绍,仔细分析人物的表情,并初步让学生找出一些词汇来描述被关押的国王的妻子的心态。周三会让学生扮演画中人物,教师会问他们对缺席的国王的妻子、孩子的妈妈的感受。周四假设自己是被国王关起来的妻子,要给国王些一封信,恳求国王把她放出来。这时老师会教授学生肯请信的写法,怎样安排文章更有说服力。(这里老师会关掉灯点上蜡烛,并放点背景音乐哦。是不是很feeling)。周五将全校学生的信件展出,为了使信纸看起来是旧的,学生们想出了用茶叶水浸泡的办法,并让美术学得好的孩子画画,准备了一场盛大的舞台剧,并邀请家长参加。有的家庭有几个孩子同时在这个学校,所以他们回家也回叽叽喳喳的讨论个不停,也会带家长同去参观,给家长做解说员。我想,学生在这个项目中的收获不言而喻。多希望国内农村的孩子也有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4)前面讲的都是很好的课堂,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参观中也有遇到爱捣蛋的“坏学生”,英国学校的做法是:会提醒两次,如果继续扰乱课堂纪律,则要求出教室外“清醒安静一会”,但时间不长,否则校长大概要进教室询问情况了。多次捣乱者,教师会在课下找你谈话,也会通知家长,更甚者会让你单独在“训诫室”里写作业,或是被安排到下一个课堂,这里的课堂都是按能力划分的,有点像国内的快慢班。但在课堂上,教师会很耐心,决不在课堂上发脾气,因为他们认为这样会影响到课堂进度。我认为,一套严明的规章制度是课堂松而不乱的前提。另一方面,英国都是小班教学,一位教师只负责二三十个学生,而且对于学业落后的学生在放学后会有一对一的辅导,有的困难的课程比如外语还会有一名助教。这些也是课堂氛围宽松的原因,因为教师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就不会有时间做坏事了。

图3 数学课堂上小组展示

图4 发挥你的想象力

三、校园环境的创设

校园环境是由校园的方针政策决定的,在英国校长具有较大的权利,可以决定学校的课程设置,对财政也有较大的支配权,也就是说校长决定了整个学校的发展方向。我认为英国学校的最大特色就是:一切以学生的需求出发。(1)学校开设的课程丰富多彩,我们见过商业、法律、戏剧、烹饪课、缝纫课、手工制作、美发、体育保健等,每门课都开展的扎扎实实。或许你会认为,这不就是国内的职校或是大学的校园嘛。是的,在英国的中学,开设了很多在职校才开设的课程,他们的体育也是必须课,这些被他们称为生活技能课。他们在16岁参加了GCSE考试之后,才会分继续复习两年参加高考进大学或继续加强专项技能学习等18岁参加工作。我认为,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这里学生的童年很快乐。在这里,学生很少有戴眼镜的,在看看中国的学生,时常觉得很同情他们,也很怀疑自己的职业,我们在抹杀他们的创造力。(2)在我们参观的几所学校里,基本上都是学生接待,甚至还有刚入中学的七年级的小学生。学校的考虑有两方面:一是,这是他们一贯行使的政策,学生会有很大的权力,这里的学生会甚至参与学校校舍的建设,更改校服的颜色。校方的介绍是说,他们对学生有信心。另一方面,学校也希望学生可以和中国人交流,开拓他们的视野。很多时候,我们当教师的、当领导的不敢放手,结果在下位的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在上位的也很累。我认为这跟领导者的领导力有关,你是过程控制型还是民主型?领导力的类型有很多种,在不同的情况下应采用不同的方式。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人才,不放手让他做,他永远也不会。而且我们认为好的并不见得是学生认为好的。记得一位游览过各国学校的校长说,其实各国学生的需求都是一样的。但中英两国的教育体制却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不禁想问,我们做的真的是学生所需求的吗?(3)英国学校有个特殊的部门——国际关系部,实际上就是学校的对外公关部。在参观访问中,我了解到这个部门有这样的两个职能:第一,有个学校的部门负责人是学商出身,她会经常关注企业对于新进员工的技能要求,也会请一些专家到校做讲座,以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前景。第二,有好几所学校都提到“国际化人才”这个概念,他们不再局限于国内的旅游,他们组织学生出国访问,鼓励学生和异国的合作学校的学生写e-mail、视频聊天。在访问中了解到英国有些学生由于现在英国大学学费升高,有考虑到中国读大学的。反观国内,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还持学习无用论,更不用说努力成为国际化的人才了。

图5

烹饪课

图6 和英国学生一起上中文课

四、家、校、社区联系紧密

在国内农村,学校是孤立无援的,社会认为读书时无用的,家长把老师看成孩子的保姆,教师是弱势群体。但在这里“我们(学校、家长、社区、教会)都是一体”。(1)家长每学期会受到学生的一份评估报告,这里并不是成绩单,还包括学生在校的各种表现。如果落后了,学校会联系家长,提供相应的网络学习和资料,要求家长共同监督在家的补习。英国没有家访,因为他们认为教师一个人单独家访是很危险的。他们会通过电话联系,也有很强的网络体系,如果有家长不会上网的,学校会对家长义务培训。英国七年级入学时会有一个“Family Learning”项目,即要求家长周末带孩子去一趟博物馆,并要求学生交一份报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作品中发现家庭的支持性。家长可以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家长参与教育至关重要,毕竟教师面临的是一群学生,而家长面对是一个孩子。但家长参与教育并非像中国那样盯着小孩写作业,而是和学校一起相互交流小孩每一阶段的细微变化,在小孩行为习惯的养成上给以及时的帮助。(2)社区要对学校的活动给予支持,比如参加博物馆,比如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会得到社区心理医生的免费帮助。同时,学生也会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促进社区的文化建设。这里的小孩子很有经济头脑。有位小学生认为学了数学,就可以更好的分配自己的零花钱了。学校组织学生出国旅行的费用中只学校只出部分,剩下的要靠学生打工赚取,而学校只能提供有限的职位,其它的学生只能到社区去服务。这部分表现也是大学申请考查的一部分,如果大学申请人的A-Level成绩都很好,在面试环节就会看你的综合素质。所以,学生在社区也会学到很多知识。试想,如此庞大的队伍都在关注教育,4:1的比例还怕教育做不好吗?

图7 学生网络档案

图8 校园一角 关于英国的教育我向大家介绍了许多,似乎都在讲英国教育的好,但并非崇洋媚外,只是“他山之石,可以功玉”,我希望通过这次英国的培训学习,能够发现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此次英国之行,我的确非常喜欢英国的学校,孩子们在学校里是快乐的,老师总是在表扬、在鼓励,环境也非常优越,家长甚至不用为孩子准备书、铅笔、学具等等这些事。但这样不等于说,英国的教育就没有问题,事实上,他们也有自己的问题。他们也希望在国际上的各种测试中拿高分,他们也会去中国学如何在考试中得高分,他们也会认为中国的孩子学习很刻苦,很爱学习。有时,自己也会想,如果我的学生能有这样丰富的学习环境,他们肯定也会各有所长,绽放光彩。不是有项调查说亚洲人是智商很高的吗?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为孩子创造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成长环境,如何调动各方力量关注教育?如何在有限的资金下办最好的教育?这些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总之,短暂的英国之行,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得到了提升,虽然国外的教育与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尽量适当变通,把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最后,再次感谢省教育厅、丹江教育局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力争将学到的知识与中国农村课堂现状相结合,为祖国的农村教育贡献力量。

赴英国教育考察学习感悟及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