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矫正
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及矫正
摘要: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的中国,英语这门语言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大多数小学里从低年级就开始开设英语课了,目的是为了从小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国家的教育质量。但是英语毕竟不是母语,有大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多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因为他们是大多数。小学生产生英语学习困难的原因有很多,由于他们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是在学校、在课堂、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矫治的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成因课堂教学转化情景教学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有很多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差异,而目前我国的教学要求的统一,导致总有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存在困难。如何对小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辅导,进而改善他们的学习状况,使他们在个人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潜力,从而学到一定的英语知识,掌握一定的英语技能,是教师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从分析小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产生的原因入手,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化进行了一些研究与探索。
一、定义
英语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在英语学习上由于环境、条件、心理和素质等方面的问题,致使英语学习技能的获得或发展出现障碍。目前我们研究的英语学困生,指的是与实际英语教学要求有一定差距的学生,他们难以达到英语《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但可在正常的教学条件下,通过一些比较特殊的关注和教育措施给予补偿,获得学习进步的学生。本文中的学困生指的是在语文数学学习中正常,但是对英语的学习能力低于正常学生水平的学生。
二、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
(一)关于外因的分析
1.家长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是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过高或过低的期望,不符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学困生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些传统的观念上,部分家长对英语不是很重视关注,没有意识到英语对孩子未来的重要性。平时只是询问语数成绩,对英语不闻不问。这样也使孩子对英语学习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小学生学习困难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旦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就难免感到焦虑,失望,甚至对孩子采取偏激行为。家庭教育的方法被动、盲目,出了问题才想起补救,教育子女过于严厉,经常训斥和打骂,或者放任和宠爱,使孩子无所适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2.教师因素
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教师的暗示与期望以及教师的教学艺术与学生学习困难的形成有着相当大的关系。教师的一些教育思想、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由于教师的方式落后、方法简单、调控能力差等,其教学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焦虑、痛苦,享受不到学习的喜悦和快乐。在这样的课堂里就连一般的学生都容易丧失 1
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对学困生来说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困难”就不只是知识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障碍,而这种障碍的影响比知识障碍的影响更为严重。正如斯宾塞所说:“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所以说,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好坏有着重要的因素。
3.学校因素
在当今社会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学习英语十分重要。然而现阶段在很多地方的小学里英语还没有受到重视,一星期只有两至三节课。但是需要学习的内容偏多,这样使教师讲课时把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没有使学生真正的掌握。教师和学生都感觉到压力很大,而且在中国我们没有学习英语的氛围,一些学生的自觉性也比较差,在课后根本就不会再复习。并且现在小学班级容量在增加,教师不可能在上课时检查每个学生的语音语调,检查学生是否将所学内容全部掌握。所以一些基础差、学习能力弱、自觉性差的学生就会掉队,跟不上老师和其他学生的步调,就成为了学困生。
(二)关于内因的分析
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部因素是学困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关键的因素。英语学困生具有一些突出的学习心理品质,主要表现为:不能学、不会学、不想学、不是有效地学。
(1)不能学。我们知道,儿童是用自己的“知觉、思维与记忆”能力来进行各种各样学习的。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学困生偏偏会把b写成d,把p写成q,且屡教不改。碰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能不检讨一下他们的视知觉能力。例如,“他能很清楚地辨认两个很相近的字母的刺激吗?”(视觉分辨);“他能很好地记住刚刚看到的单词吗?”(视觉记忆);“他在书写的时候,手眼能够很好地协调吗?”(视觉-动作配合)。儿童缺乏这些能力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重要内在原因。
(2)不会学。在生活中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却往往事倍功半,得不到明显的效果。其实这些学生并不是不想学,也不是智力有问题,他们只是受到了不当的学习方法或不良的学习习惯的影响。
(3)不想学。心理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强度对学业的影响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现在的一些学生,由于年龄小,缺少社会阅历,他们对学习的社会意义、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将来的职业意向等思考较少。因此,明确的、主导的学习目的还没有形成,他们往往视学习为一种负担,认为家长、老师逼迫自己学习,自己是为了别人而学的,在内心形成消极对抗心理,造成学习态度不端正,逐渐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4)不是有效的学。有的学困生有学好英语、争取不断进步的愿望,也愿意在实际行动上加倍付出努力,但只要一学习,这样或那样的想法就充斥着他们的大脑,无法真正投入有效的学习中。
三、课堂教学中的转化策略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来说,学生是内因,家长、教师等都是外因。学生的学习成功与否,内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外因强大的反作用力可以激励、推动内因的发展。小学生大部分的英语学习时间是在课堂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小学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矫治重点应放在课堂教学中,具体措施归纳如下:
(一)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自由安全的课堂氛围
1.强化师爱,赢得学生信任和喜爱
首先,要从强化师爱开始。教育是一门“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困生渴求老师的爱,想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这是他们的行为动机和迫切需要。学生往往喜欢哪位老师,也就喜欢她教的学科,在课堂上就会觉得老师讲的内容生动有趣,以一种积极兴奋的情感去学习,从而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作为教师,应学会宽容地真诚地去爱学生,特别是因学习困难而暂时成绩落后的学生;应该以教育工作者特有的敏锐性,审视每个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及时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并对这些闪光点进行冷静分析,找出他们潜在的优良品质和向上的心理,把真诚的的话语、信任的目光、和蔼的微笑送给他们,用真爱来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喜爱,使其“亲其师信其道”,从而营造出一种自由安全的课堂学习氛围。
其次,要在教学中发扬教学民主。承认师生人格的平等,懂得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不把自己看作高于学生一等的人,抛开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这是发扬教学民主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要善于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吸取学生的有益思想,从学生的提问、责疑中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甚至鼓励学生否定自己的意见;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心灵世界,熟悉学生心理,多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同学生交知心朋友,学会用“心”与学生作平等对话,以达到师生的彼此真情理解。只有这样,才会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创设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2.激励评价,帮助学生扬起自信风帆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可见,激励评价是扬起学生自信风帆的灵丹妙药。老师的每一句赞语、每一次表扬,每一个鼓励的眼神,对学习困难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情况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评价要从该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恰如其分地进行表扬和鼓励;评价时要体谅学生的困难,肯定他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评价要多次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要以纵向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习困难学生,不要时时把它与其他学生作横向比较,以免直接或间接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评价的内容要越具体越好,使学生在不断地肯定中获得进步;评价的语言要相对模糊,即肯定相对的进步或优点,同时又提出努力的目标,千万不能是“揭短式”的评价。
(二)创设教学情境,求新求异,让课堂变得鲜活
创设情境,就是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在智力振奋的情况下轻松愉快的学习。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加强了师生的互动,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激励了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课堂因为有了这些教学情境而精彩。所以我们教师要适时地创设各种教学活动场景,用赏识的目光期待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入其境”,进而“会其意”。
1.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表演创设的情境,往往受时空限制无法全部做到,在这种情况下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移植情境,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
要学的对话融入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的进行英语交际活动。例如:下雪的情景课堂上难以再现,老师预先录下再用FLASH制作成课件,这样让学生先体会下雪时的情景,再跟着课件中的卡通人物学习有关下雪的内容,学生会很感兴趣。学生在情景中深入角色,自觉主动实践,又在表演中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在相互评价中体现自我。
教师恰当地运用情境教学法,能充分调动学生众多感官参与语言学习,把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使语言在动态的画面是得到充分的体现,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认为全体学生一旦被“激活”,就能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起到事办功倍的作用。
2.通过英语歌曲、小笑话、小故事、绕口令、谜语等形式,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
不少小学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视为师生的共同活动,有些行为动词和词组完全可以采用具体的动作使学生理解。如教“dance”(跳舞)这个单词时,先放一段优美的音乐,让一个学生在教室前面翩翩起舞,学生一下子就猜出了他在干什么,这时再教“dance”一词,学生就会把读音和动作联系起来,准确无误地说出单词。然后,教师拉起学生们的手说:“Let's dance together.”这时师生共舞,课堂气氛就达到了高潮。语言来源于生活,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英语,用生活中实际情形生动的展示课文中所描绘的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感受。
3.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
把英语教学放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这不但强化了英语语言的训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智力。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母、单词、句型等训练中发展思维。在对话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学生在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这既符合孩子们乐于模仿与好玩的天性,又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还调节了学习节奏。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是痛苦的学习,是没有效率的学习。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用尽量采取生动的教学方式,以良好的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爱学乐学。在学习方面没有捷径可走,但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困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等于帮助他们找到了学习的“金钥匙”,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趣
英语教学本身包含着许多枯燥的因素。如单词、短语、句子和课文的记忆,都需要学生进行重复地读,重复地背,而这对于那些贪玩懒惰的学习困难学生来
说,无疑是一件令人头疼的“苦差事”。如何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那就要靠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了。如记忆单词,我平时不是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背,而是采用游戏或竞赛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记忆单词。如在操练句型时,我在上 What's he /she doing? 句型时,请一个学困生上台做动作,其余学生猜 What's he doing? 对猜对者和表演者均进行奖励,学生觉得既简单又有趣。在教学中,我经常精心设计,安排每堂课中的Free Talk。在Free Talk中穿插已学教材的主题。一天一主题,以经常重现所学内容。《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是教师神圣的天职。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通过其学习和考试来淘汰一部分不适合学习英语的人,而是要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其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英语语言素养,让他们感觉到学英语有趣,从而激发学好英语的信心。
2.注重辅导,巩固基础知识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考虑到学困生的特点,对新内容知识之间的连接进行了过渡,使教学内容从易到难,降低了坡度,重点处放慢速度,以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基本做到重点内容人人过关;及时释疑,巩固练习时选择、编排一些较简单、基础的题目给他们,适当帮助他们理清思路,鼓励他们消除惧怕的心理大胆发言,说错了也没有关系。课后作业的安排中,我给他们一些浅显的稍加思考即可完成的作业,有难度的作业由他们选做,并合理的安排作业量,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即可。同时在班级上开展“一帮一”活动,一名成绩好的帮助一名成绩差的同学,负责辅导、解疑,并要求每人不要把疑问留到明天。通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大部分学困生都基本达到了预定目标,同时他们也找到了自信,愿意去积极学习。
四、结束语
当然,学困生的成因是复杂的,其预防与转化也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就要求小学英语教师付出艰辛的努力,同时在帮扶之际,找准根本矛盾,采取灵活多样、富有实效的帮扶方式,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最终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顾敦沂.教育实习指导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6):278
[2]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1):59
[3]王电建等.小学英语教学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134
第二篇: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基本要义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但在我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差异或学生入学后自身发展的差异等原因,导致同一年级、同一班级中的学生学习产生分化现象,从而出现一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这是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我校的学困生课题研究就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
2、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情感,但随着学生年级的变化,学科知识的要求、能力不断提高,在班级中出现了一部分对学习态度消极、兴趣淡薄,缺乏信心的“学困生”。要改变这一现状,就有必要对这些“学困生”特点、成因、转化策略进行研究。
3、学校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需要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心小学,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家庭氛围造成学困生日益增多。要提高我校的办学质量,必须研究学困现象,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现状。长期以来,我校广大教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上进行了多种尝试,但由于没有形成理论体系,效果不太明显。因此,我校把学困生课题研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课题的界定
1、本课题限定在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对策的研究上。
2、对学困生定义的界定。学困生,即学习困难学生,指的是智商在正常水平,由于非智力因素学习成绩不合格而影响或无法进入下一阶段学习的学生。
3、对非智力型学困生定义的界定。非智力型学困生是指感官和智力正常,但因社会、家庭、心理障碍、学习方法等非智力因素造成学习成绩低于智力潜能的期望水平、远未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学生。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非智力型学困生。
4、本课题预定研究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的学困生,找出成因,实践转化对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5、本课题拟重点研究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学困生。建构不影响优生学习的前提下,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1)、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学困生”的理论和实践,有利于大面积的学困生转化,为实验对象探索有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改变差生的学习习惯、品行表现以及心理素质,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有利于提高教师转化学困生的积极性。
2、实践价值:
(1)、通过研究探索转化学困生的教学对策,有可能改变我校乃至我市低分率严重存在的状况,从而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2)、有利于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真正体现平等教育和均衡教育。
(3)、通过研究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研究的目标及要解决的问题
1、通过对学困生的现实理解,把握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丰富当前教学理论。
2、探索我市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探索学困生转化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体系。
3、构建有利于学困生转化的课堂教学模式
4、通过对现代农村小学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策略的研究,促使教师重视并研究学困现象,提高教师对学困生的教育能力,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五、本课题在国内外同领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学困生的成因和转化是既古老又不断推陈出新的永恒的命题。课题组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查询,我们对国内外关于学困生的研究进行了分类整理,主要有以下一些成果。
(一)关于学困生的分类
关于学困生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
1、按学习困难程度分类有:严重学习困难学生、中度学习困难学生、轻度学习困难学生;
2、按心理特征分类有:慢智型、懒惰型、自卑型、逆后型、模糊型、迟钝型;
3、按学习动机分类有:被动型、随波型、混日型、虚荣型。
4、学习困难学生综合分类有:智力型差生、非智力型差生。
(二)、关于学困生的成因
关于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一些理论或研究成果:巴班斯基(苏联)对学业不良原因的分类,盖里蒙特的分类,波里索夫的图式,翟特林的分类,何家铿的差生成因分析,万智儒的差生个案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因分析,陈仙梅的结论,金星明、郭迪的调查,科尔曼报告,王敬国分层抽样调查等。这些理论和成果分别从不同角度考察了学困生的成因。
1、从非学校教育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生理因素;早期教育不良因素,智力因素,动力因素等等。
从家庭因素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
从社会环境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
2、从学校教育的因素方面考察,学困生的成因主要有:
办学思想不端正,高考指挥棒导致学校机制的形变,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学困生的发展;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致使学困生的产生;教学方面的问题,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
3、从对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分类,主要有:
缺乏学习的动机。缺乏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
情感上存在障碍。学习不良学生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
六、完成本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的条件分析
1、人才条件优越
学校百分之六十以上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朝气蓬勃具有开拓精神,积极投身各项教改实验,科研氛围比较浓郁,课题组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教学的骨干,主要来自于语文、数学学科,他们教学的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较强。
2、地理位置适合我校的地理位置正处于农村,所招收的学生皆来自于我校附近的及个自然村,学生所具备的认知特点即为农村小学生所具有的认知特点,有区域的代表性。
3、教学条件比较完善,有微机室、远程教育收视室等先进教学设施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给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研究的保障措施
1、加大领导力度。学校成立研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工作。
2、充分发挥专家组的学术引领作用。聘请市、镇教科所、教研室的老师作为课题研究顾问,充分发挥专家组的把关作用、指导作用和辅导作用。
3、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参与教师的研究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研究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5、学校对本课题的研究大力支持,在课题使用经费方面提供6000元经费充分的保障。
七、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我校所有的学困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二)研究内容
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
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影响、学困生与家长关系等。
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
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习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
5、经验总结:从感性材料中注意提炼,及时总结,以形成有价值的成果。
第三篇: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与对策
小学英语开设近几年来,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心理原因
缺乏自信心在教学中发现,小学英语学困生大部分是班上的“后进生”。他们长期受到教师及同学的冷眼,在课堂上不敢轻易发言原本会的知识也不敢像其他学生一样理直气壮地回答出来。针对以上问题,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敢于高声语的机会。比如:适当降低问题的难度,让他们很轻松的完成,教师及时带领同学竖起大拇指并来上一句“Very Good”。这样既提高了该类生的自信心,也改变了其他学生对他们的看法,同时也拉进了师生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个性差异在年龄相同的学生中会发现有的很聪明,有的比较迟钝;有的善于记忆,有的善于思考;有的喜欢数学,有的喜欢英语,等等。尽管国家规定了儿童入学年龄,保证同年级学生的年龄差在一岁之内,尽量为教师创造一个个性差异较小的教学环境,但由于农村贫穷落后,以及家长对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同,出现学生入学早晚不等的现象,造成同年级学生年龄差别较大,为教师教学带来一定闲难。教师必须清楚了解学生存在的个别差异,采取分层次教学,做到冈材施教。比如:对待喜欢英语并能积极主动地学习英语的同学可以进行较系统、深入的引导,始终保持他们对英语的新鲜感,使他们以乐观的心态去创新提高。对于不喜欢英语或以各种理由逃避英语课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游戏、绘画、唱歌等新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应该做到正确对待他们课堂上的学习错误,不要随便给以否定,而应该适当点拨,当他们受到启发回答正确时,请不要吝惜表扬,以保持他们的学习激情。
家庭原因
家长认识不到位有些家长错误地把英语同副科一样对待,认为小学英语只不过是为初高中的深入学习起引见作用。只强调孩子其他科目的巩固练习,而没能引导孩子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造成孩子忽视英语的不良现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中国的各行各业即将或已经与世界携手并进,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最重要的工具,英语作为世界五大语言之一,更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主要桥梁。无论从国家的发展前景考虑还是从个人的发展前途看,学好英语都有着现实意义。家长应提高认识,抓住有利时机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英语基础。
家庭经济困难及家长水平低由于个别家长特别是农村学生家长英语水平较低,再加上家庭经济落后,使儿童在入学前没能受到家长的启蒙教育,因而起步较之别人晚;而且家长没能力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为孩子购买一些英语光盘、磁带,故事书等,激发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或与孩子进行英语对话,提高他们英语听、说能力,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解决英语入门难的问题。该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要想短时间内解决是不可能的。但家长可以尽自己最大能力为孩子创造英语学习外境,经常鼓励孩子,赏识教育下的孩子也必将成为一个英语奇才。
学校原因
教学条件差长期以来,教学的基本方法不外乎是教师的讲授,同时利用教材、黑板上的图形文字,以及图片构成形声教学。单一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师生产生互动,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也缺乏持久性。
措施不到位刚上几节英语课的孩子,在家里时不时地冒出一两句英语来。但是好景不长,有些学生怕招来别人的耻笑,不敢再在大庭广众下“炫耀”自己流利的英语。学以致用,英语也不例外。无论英语句型,单词记忆的多么熟练,如果不敢开口或听力模糊,都意味着英语教学的失败。自古以来,学校是学生学习的沃土。良好的英语听、说氛围,无疑是这片沃土里最鼋要的养料。教师多用英语贯穿课堂,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促进每位教师和学生积极主动地努力说好英语,可谓一举多得。
教师原因
教师对个别学生存在偏见有的教师习惯用别的学科的成绩衡量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认为别的学科水平低,英语水平也差不多,对该类学生的英语潜能一票否决。这不仅打消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挫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实际上,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没有等级差别。再加上小学生对英语特有的好奇心,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把爱的阳光照射到每个学生身上,必将开出更绚丽的英语之花。
知识水平较低小学开设英语课比较唐突,英语教师大部分是经过几天培训,现学现卖的数学、语文教师,或刚毕业的中专生。农村尤为明显,教育行业就很少有高水平的英语教师调入,造成了英语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就连课堂前的开场白也不能用流利的英语表达,又怎么能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好奇,对教师产生敬佩之意?优化教师队伍势在必行,它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提高对英语的重视。
第四篇: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区自1996年小学开设英语课以来,已有10年的历史,随着牛津英语教材的使用,在小学阶段学生必须完成四年的英语课程的学习,作为农村小学生来说,由于家庭成员的素质、教师的业务能力、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会给小学生学好英语带来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使这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困难,这样给面向全体学生,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带来一定的难度,也成为一句空话。所以,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研究这些在英语学习有困难学生们“困难”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提出对今后英语教学改进措施有一定的必要性。
二、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课题的界定
1、学习困难学生:世界卫生组织对学习困难学生有过这样的定义:“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儿童获得学习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这种损害不是单纯缺乏学习机会的结果,不是智力发展迟缓的结果,也不是后天的脑外伤或疾病的结果。
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与其实际年龄水平不相符,他们的学习障碍不是长期存在的,而是暂时的、可以转化的。
2、学习困难的学生:是智力正常但学习状况异常,完成学习任务有“困难“的学生。
3、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即:(1)是指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方面明显低于一般学生;(2)是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业成绩满意度最低;(3)是不能达到英语课程标准要求的一、二级目标。理论依据:
1、英语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提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始终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
2、布卢姆认为,大量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的出现,并不是学生的智力低下造成的,而是教学过程中不断缺陷积累和学习长期挫折造成的。
三、研究的内容
在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中,重点对困难学生形成的外部因素(1)家庭因素(2)教师因素;内部因素(学生自身)进行研究。
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小学生学习困难是每个家庭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一旦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家长就难免感到焦虑,失望,甚至对孩子采取偏激行为。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认知水平以及对家庭教育内涵的认识有偏差,对孩子学业问题的担忧以及自身精神紧张,给予的爱心、情感支持较少,使儿童在学习上承受的压力较大,影响孩子思维、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素质的发展。家庭教育的方法被动、盲目,出了问题才想起补救,教育子女过于严厉,经常训斥和打骂,或者放任和宠爱,使孩子无所适从。由于家庭教育的不当或缺失,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往往是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减退、学习情绪低落甚至厌学、弃学等,难以正常有效地完成学业,久而久之便成为学习困难学生。2.教师因素
教师的一些教育思想、教育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认知方面的发展,而且影响学生情感、动机、学习兴趣等非认知因素的发展。教师由于知识陈旧、方式落后、方法简单、调控能力差等,其教学过程本身对学生就没有多少吸引力,让学生在课堂产生焦虑、痛苦,享受不到学习的喜悦和快乐。在这样的课堂里就连一般的学生都容易丧失对学习的兴趣、热情,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说,“困难”就不只是知识上的障碍,更重要的是产生情绪上的障碍,而这种障碍的影响比知识障碍的影响更为严重。正如前南斯拉夫教学论专家弗·鲍良克说:“情感调节着学生对教学的态度和积极性。情感还决定学生在教学中是注意、集中、有兴趣、满意、积极、精神振奋;还是冷淡、消极、散漫、不满足、压抑。”保持对学习的那份情感,永远是让学生乐于学习和愉快学习的基础。
内部因素:内部因素即学生自身的因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外因是变化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内部因素是学习困难学生之所以形成的根本关键的因素,对他们每天花在英语上面的时间、学习兴趣、态度、情感以及课堂的注意力等情况进行统计,加以分析,得出结论。
四、研究过程及方法 1、4月-5月:调查阶段。有针对性选取20名英语学习确实有困难的五年级学生,对他们英语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分析、整理,发放问卷调查表。2、6月-7月:追溯阶段。对这20名英语困难学生3-4年级的英语成绩调查,分析目前学习困难的原因,制定实施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3、8月-9月:实施阶段。根据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研究,记录实施过程,进行实施比较,寻找原因,采用行动研究方法,根据实施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4、10月-11月: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实施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关于英语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研究报告或论文。
五、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成果形式:
1、《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2、《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研究》论文一篇:(a)转变观念,克服偏见;(b)树立信心,调整行为;(c)激发动机,改进评价;(d)树立榜样,典型引路。
六、完成的条件
1、研究者喜爱教育科学研究,平时关注英语教学过程,从事英语教学20年,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此基础上,撰写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多次获奖。2005年教育论文分别获江苏省和南京市教育论文三等奖,为此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2、研究者为从事多年教学的一线教师,从中心教到小学,此课题也正是研究者遇到的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有了一些实践和思考,有了一些体会,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也是本课题研究的有利因素。
最后更新 2006年06月10日 09:56,星期六
第五篇: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一阶段总结
《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第一阶段总结
课题研究小组在一年来的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效果,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做的更好,现将开题以来研究成果总结如下:
一、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新课程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新课程要求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各方面的成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以学生为本,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个体差异,既要认清学生实际发展的潜能,又要正视学生现实存在的某些缺陷和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失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乐观公正的态度善待每一个学生,鼓舞每一个学生,并能根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确定不同的培养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品质,使之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研究,明确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因素对儿童学习心理的影响作用,促进教师改变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教育不当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学生,更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对教育教学能产生指导意义。
二、研究对象、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研究的对象是我校所有的学困生。他们主要表现为学习态度不端正,缺乏自信,学习方法欠妥,学习被动,学习习惯较差,在正常的教学要求下,对学习感到困难,对完成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困难。
(二)研究内容
1、学困生的认知特点及规律,寻求有效的教学对策。
2、造成农村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包括社会文化对学困生影响、家庭教育氛围与家庭结构对学困生影响、学困生与家长关系等。
3、怎样在语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转化学困生。
4、对学困生进行个案辅导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5、如何通过密切家校联系转化学困生。
三、阶段性成果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课题组从2010年4月正式开始工作,并制订初步研究方法:
1、文献法:了解国内此类研究状况及成果,搜集相关理论与资料,为课题提供理论支持。
2、调查法:有问卷调查和跟踪调查,分析学生学习现象,确保研究对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
3、实验法:注重案例分析,采用教育激励,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措施促进学习顺利克服学习障碍,进行有效学习。
4、个案研究:对具有典型特点的学生,进行调查、跟踪,从个性到共性揭示一般规律。四种方法互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统一了认识,转变了观念。
长期以来,学困生转化问题就是教育界的一大难题和研究热点,尽管不少专家提出了这样那样的观点,但实际教育工作中,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仍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它需要教师付出大量的时间和更多的心血,且成效不明显。因此,有的教师认为教育转化学困生“费力不讨好”,不如培养优生“名利双收”。通过课题研究,学校教师认识到了转化学困生的重要性,统一了“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就是促进所有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思想。同时,学校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并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措施,从而大大激发了教师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二)创新了工作方法,提高了教师帮困能力。
为加大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力度,除了以上所采取的方法外,我们创新工作方法,还向教师提出了学困生转化“七个一”的硬性要求,包括:每周班主任或责任教师必须找学生谈一次心,每科教师必须给学困生提供一次表现机会;每周发现并表扬学困生的一个优点;每月必须与学困生家长联系一次(最好是家访),通报学困生进步的情况;每月教会学困生一个具体可行的学习方法;每班为学困生的转化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将其座位由教室角落调至前排,取消惩罚性作业,禁止侮辱性绰号等)。在每学期末的帮困奖考核中,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普遍都能获奖。
(三)提高了教师的课题研究水平。
通过课题研究,课题组的七位教师提高了课题研究的本领,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一年来,有多位教师承担了公开课,并获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