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论文
编辑:落花无言 识别码:16-625597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09 08:15:59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论文

教师 董志领

作为小学毕业班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我深深体会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心理素质的提高对孩子们全面素质的提高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只有关注他们的心理,才能做好班级工作,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

1、兴趣不持久,充满幻想。

六年级的学生的兴趣广泛而多变,在兴趣发展的同时,学生的脑海中也随之产生各种幻想,并随兴趣的变化而变化。

2、独立愿望强,自作主张。

随着独立愿望的出现,能力也迅速得到提高,独立的愿望当然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那就是有些学生喜欢与长辈“顶撞”,做事经常自作主张,甚或喜欢“拉帮结派”,受不良风气的影响而变得蛮不讲理等。

3、想驾驭别人,情绪多变。

六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好像总有用不尽的能量,用在活动方面的能量总计接近于成人。自以为已经长大了,总是会要求自作主张,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喜欢“对着干”,情绪易激动,难控制。

4、分辨能力不高,易受影响。

六年级学生尚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初级阶段,他们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凡觉得新鲜的就想了解和吸收,因而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多,获得的知识纷繁复杂。但是,由于他们的社会实践少,经验不足,且辨别能力不强,在良莠难辨的情况下,容易受到错误思想观念的暗示和影响,出现跟风和效仿他人的现象。

二、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

1、受生理因素的影响

进入少年期的毕业班学生由于体内激素的作用,在身体技能和形体上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大脑发育趋向完善,智力提高很快,身高和体重迅速增加,第二性征开始出现,性意识开始觉醒。这些生理变化会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造成情

绪困扰,出现青春期焦虑,如注意力下降,爱出神遐想,对自己的身材或皮肤不满意,情绪起伏明显,从而对学习和身体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2、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1)、性格缺陷。

如过于孤僻、压抑、内向,过于急躁、固执、偏激、多疑,过于自卑或过于自信、好强,娇气、不善交往而游离集体等等是减弱学生抗衡紧张刺激能力,形成不良的心理反应模式,构成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

2)、人际关系紧张,缺乏归属感。

首先是与父母的关系存在显而易见的矛盾冲突,父母的监护和学生的独立要求,父母的保守倾向和学生的冒险意识,常常成为他们之间关系失调的原因。其次,进入少年期的学生都强烈地渴望友谊,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受,对同学和朋友的言语接触很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现象,感到人际关系紧张、孤独。

3、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

1)、家庭影响

由于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升学期望过高,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容易使学生产生恐惧与畏缩的条件作用,并持续和泛化,以致想通过说谎来讨好家长,逃避惩罚;其次,父母离异重组家庭、工作变动频繁、生活节奏快、生存压力大的现象较普遍,这些都使学生收到的关爱和注意不够,需要学生不停地作出顺应努力;此外,部分家长对子女过于保护,使他们过分依赖父母,造成社会适应不良。

2)、学校影响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学校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减负不少,但临近毕业,升学成了家长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学习生活过于紧张,学生主动利用业余时间给自己补课,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此外,部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不会与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上这些因素都使学生压抑、烦躁、紧张、缺乏自信心,缺乏生活的乐趣。

3)、社会影响

随着传媒工具的日益增多,各种西方文化、港澳台文化的冲击,现代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等使学生原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及行为反应发生改变,学

生喜欢玩电脑、上网聊天,玩游戏机、穿紧身衣和牛仔裤、唱流行歌曲、看卡通书等,而毕业班紧张的学习生活则压抑了这些爱好,使他们觉得生活乏味,苦恼。

三、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

1、上好心理辅导课。

首先,可以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心理辅导课,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他们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理素质。例如:通过励志小故事、看心理讲座,孩子们知道了“意志”就是一个人自觉克服困难来达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2、组织小组间辅导。

我还组织了小组辅导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教育。在小组辅导活动中,同学们因为互相了解、熟悉对方,就不感到拘束、紧张、害怕,很容易谈出自己心里的想法。开展 “你能接受的批评方式”“考考自己”等活动。通过活动,让他们知道了同学之间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的人格。

3、抓住个别,带动全班。

在心理辅导的工作中,对一些特殊的学生采用个别辅导的方式。比如班里有一位女同学,学习挺好,各方面表现挺不错。可是班上的同学对她较冷淡,与她疏远。经了解,才知道她父母离异,母亲不在身边,教师找一切合适的机会接近她,开导她。下课了,我把她带到走廊上,询问她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她的想法。老师给她写一些鼓励的话语。教师还主动打电话给她的母亲,告诉她孩子的在校情况,要她多与女儿沟通。在教师的关心与辅导下,这位女同学的性格逐渐开朗起来,同学们对她的印象越来越好,她变得自信多了。

小学毕业班学生刚刚进入少年期,这是个体从儿童过渡到成年的开始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期,研究毕业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其成因,找出教育对策,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从童年过渡到少年,而且对于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为了让您在写论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如何加强小学德育教育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小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化深远、底蕴深厚的国家,中国的德育教育蕴含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精髓。传承优秀传统,发扬中华文化是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学生在小学阶段,其身心不成熟,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负面的情绪和行为。但是,小学阶段也是人思想最纯粹、心思最单纯的时期,在此阶段开始进行德育教育是最佳选择,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是塑造人格和三观的重要启蒙时期,任何因素都会导致其思想的改变和偏颇,因此,通过不同的手段和方法引导懵懂的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素质是极其必要的。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式陈旧,相关师资力量不足。

我国的德育教育起步较晚,在教学研究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小学生对德育方面的学习没有一个较为完整且清晰的概念,教学效果也难以令人满意。

现阶段的问题主要有三点:首先,教师德育教育的教学观念陈旧,没有与时俱进地更新个人的教学方式,对于德育教学的认知有一定的不足,导致教学成果不显着。其次,师资力量不足,缺少专业的德育教育教师,大部分的德育教育课程都是语文老师或其他学科老师兼顾。最后,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刻板陈旧,往往只是通过枯燥的个人讲解来传授知识,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单方面传授大道理,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教学只重课堂,脱离生活。

人的任何发展都离不开实际生活,通过亲身的体验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的力量和知识带来的乐趣。在德育的发展中也是如此,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从而聚集众多具有优秀品质的灵魂,形成当前的中华民族的德育文化。一旦脱离现实生活,该方面的教育会显得非常空洞,苍白无力。据了解,只有少部分的学校为小学生创造和提供深入社会的实践体验机会,大部分学校担心无法承担学生人身安全的责任,因此仅仅将德育教育局限于课堂之中。然而,纯粹的理论学习和学生有限的理解能力,无法发挥德育教育应有的作用。想要提升德育教育的层面及效果,应该着手打造一个适合的教育环境。

三、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建议

目前,小学使用的《道德与法治》的课本有几种版本,其中,人教版的教材使用了绘本式的表述方式,这是德育教育教材里程上的一大进步,其教材中包含说明式叙事和讲述式叙事两种叙事形式。这种表达方式不仅适合学生阅读,而且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阅读,还有利于在不同的方面展示学生生活,让更多的学生从中获益。根据统计,课本中的教学材料多以儿童的生活事件为主,其次是动物类的传说以及童话。因此,教师在使用课本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走出“绘本”使用误区。

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比较容易陷入几种误区:以图代讲,将德育课程变成了语文课堂上的看图说话训练;偏离原本的教学目标,错误地解读了绘本的真正意义;将绘本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割裂,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不足。想要走出这几个误区,就要科学、合理地解读教材中绘本的实际意义和目标定位。

众所周知,绘本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是其良好品德发展的有效载体,亦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的一部分。在一年级人教版的教材中,绘本不仅仅在形式上吸引学生注意,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教学情景,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目的。利用此绘本教材,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加以引导和指正,并做到因材施教。

2.紧抓绘本教材的关键。

首先,教师要做到让课本与生活结合。小学生看到绘本的第一想法就是读取故事内容,因此教师应当重视绘本讲述的课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绘本的情节让学生学会思辨生活。其次,除了学生生活,还要重视绘本讲述的内容与故事和自编故事的整合,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价值观培养以及个人体验,实现绘本生动化,彰显其细节,使得绘本教学活起来。最后,教师要利用绘本唤起学生的个性体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其实不仅是在被动地看故事,也在通过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故事中的内容,并用自身的力量去创造和发展故事内容,学生在主动创建个人世界的过程中不断与课本进行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将课本内的绘本内涵转化为学生的个人体验,通过组织活动加深学生对绘本的情感体验,为学生预留足够的学习时间和想象空间,在与绘本沟通时抒发心声。

3.发挥家长的辅助作用。

我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其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大多数时间仍处于家庭中,他们的道德观念是建立在父母的思想之上的。因此,身为家长,应当肩负起身为孩子“老师”的责任,不要只是言传,更要做到身教,家长的道德品质没有问题,才能真正地使孩子受益。在日常生活中,想要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其实不难,比如,尊老爱幼,在公交车上为有需要的人让座等。这些教育方式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堂教育的可操作性,并且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抽象道德思想转化为实践,使学生印象深刻。

德育教育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人的未来,还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针对现在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品质是当前小学德育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协作,为孩子创造一个接受德育教育的氛围,让他们能够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崇高的品格也是我国社会公德发展的要求。

第三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09504黄梦珠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的关爱与呵护,总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当着“小皇帝”“小公主”。孩子们容易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在小学品德课程中,许多主题安排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深刻理解生活。德育工作是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使德育工作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之中,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个性突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德育的实施途径和方法是由德育的任务、内容等方面因素决定的。由于小学德育的任务、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进行小学德育就有多种途径和方法。

一、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

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

(一)思想品德课

思想品德课是向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直接和专门德育的一门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中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它的任务是使小学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中,思想品德课有着其他途径所不能代替的独特作用。一堂优秀的小学品德课,不能讲成中学或大学的政治课,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这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前提之一。还要有针对性,灵活的运用生动形象的材料,坚持启发式教学,用小学生容易懂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结合具体实例讲清道理,明辨是非,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其他各科教学

学生在学校的时间并不是只单单上思想品德课,因此如果仅靠思想品德课来完成小学德育教育工作还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小学各科教材都具有丰富的思想教育的内容。小学各科教学是为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打基础的。因此也只有掌握了基础知识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所以,学科教学和

思想品德教育是紧密相关的。

(三)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

校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德育应当重视发挥少先队的德育作用,使学生在自己组织的实际活动中受到各方面的教育。

在实施德育工作时,一定要从学生自身出发,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找到自己身上的“刺”,选择正确的方法正视这些不良习惯。不要试图硬生生一下子拔掉他们常年长在身上的“刺”,他们不仅会痛,还会反抗。因此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恰当的方法。

二、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

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要采用说服为主的教育方法。

(一)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教育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师生处在一个平等的平台上,学生的身心得以宽慰,此时的教师更容易进入学生的心里,在与学生进行沟通中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教育。

讲解是在学校教育中运用最广泛的方法。是教师对特定德育内容进行系统和生动的解释,以使学生较系统地深刻地理解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意义,掌握正确行为的标准和方法,以指导行动。教师可以引用本地、本校的真人真事,使学生借助具体材料,来领会道德要求的基本要点。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语言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和说服力。

谈话是说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师生对话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或解答学生的问题。它不会受时间、地点和人数等等的限制。不管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无论是对个人或集体都可以采用。这种形式的教育相对来说更随意。谈话的内容可以结合课堂教学中的种种情况,也可以针对当前发生的有代表性的事件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特别是个别谈话更能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使说服更有针对性,灵活生动,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但教师在与学生谈话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谈话的内容、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因材施教。谈话后要积极向学生提出行动上的要求,使每次谈话都有实质性的作用,做好巩固工作。谈话应该是经常性的,不只是在学生犯错误后才进行。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态度应该亲切、真诚和自然,使学生从内心接受你的方式,从而打开自己的心扉,愿意让你走进去,否则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功。

讨论这个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学的高年级。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辨别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集体讨论来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辨别力。特别是在学生中对某些问题认识上有分歧意见无法统一时,运用这种方式更有效果。可以是一次辩论会的形式,也可以是一个主题班会的形式等等。如果运用得当,这种通过讨论启发学生自觉的教育方式,常常能带来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陶冶

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相对于说服教育,它则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其基本要求有:(1)教师的最主要功能体现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这一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具有感染力。在教育情境设置之后,应当尽量淡化教师的作用,除非教师在情境中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2)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的挚爱、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当成为道德人格上的榜样,这是陶冶的一个重要因素。(3)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的净化、美化和改进。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增强道德陶冶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参与”可以使环境变成一种具有亲和力或亲切感的道德影响源。

在若干种陶冶法尝试中,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家庭化模式”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典型。其具体做法是:由几十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组成一个“家庭”,有自己的家长、男女舍监和自己的房子,成员共同参与一些日常生活。其中家长既是保证规则实施的监督和主持,更是一位与儿童平等的角色,他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感,并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情感问题。男女舍监分别代表男女主人,管理家庭生活。由于家庭可以既提供归属、安全、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又促使儿童独立思考和承担责任,情感生活与道德生活统一,应该说家庭化模式是一个较好的德育方式。

德育过程之中广泛应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法的长处是教育意向和内容处在一个生动形象、趣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教育过程易于发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和理解能力等等。陶冶法自身也有其短处,因此陶冶法须与其他教育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功效。

(三)榜样示范

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榜样相对于枯燥的课本知识更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更容易领会和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特别希望找到具体的值得尊敬的英雄模范人物,去学习,去模仿,所以教育意义更大。运用榜样教育学生,特别要注意选好典型,典型的本身才有教育意义,切合学生的实际,更易于学生接受。选择正确和恰当的榜样对于进行德育教育有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选择榜样时就显得更加重要。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

1、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小学德育活动要通过形象生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崇高思想、革命胆略和道德品质,使学生坚定地树立为正义事业献身的信念。

2、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这一类型的榜样教育需要课内和课外两个渠道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共同发掘教育资源。

3、同学中的好人好事。由于这种榜样是从本校、本班同学中产生的,和小学生的年龄、生活经历相接近,又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榜样所表现出来的好品德、好思想、好行为,学生比较熟悉,容易接受和效仿,所以有较高的教育价值。

4、教师和家长。特殊的人际关系决定了这种榜样的作用具有经常性和直接性。教师和家长的语言、行动、思想作风时刻都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教育作用很大。很多学生的思想作风、行为习惯,甚至个人爱好,都是从教师和家长那里学来的。很多孩子对大人的举动比较好奇,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因此教师和家长应该自觉把自己看做是教育学生的表率,成为自觉的德育力量。不要让一些社会陋习,通过我们传播给孩子。孩子大多数时间只在家里和学校,所以接触最多的就是自己的家长和老师。因此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品质也是为他们树立良好的榜样。比如一些家长不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家里说话带口头语,动不动带脏字,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赌博,偷盗,不孝顺老人等等。这些都会在孩子的身心上留下无法磨灭的印记,给孩子造成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再比如一些素质较低的老师不但没有做到正面的为人师表,而是做起了反面教材。

运用榜样教育学生,教师就要事先有周密计划,使学生明确向榜样人物学习什么,怎样联系自己的实际,应从什么地方学起,怎样逐步深入等。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决不能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的介绍上或学生一时的情感冲动上,要具体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四)实际锻炼

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学生参加实际锻炼的方式是多种多样非常广泛的,有学习活动、各种劳动、社会活动、参观访问、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等。

为了充分发挥各种实际锻炼方式的作用,我认为教师还是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开展什么样的活动,受到哪些锻炼,训练哪方面的品德行为和能力,事先都要有周密的计划,以免在投入到实际锻炼中,没有目标和重点,使活动松散。

2、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小学生成为各种实际锻炼的主人,放手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活动中,不要过分局限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实际锻炼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小学生的日常生活,都是他们进行实际锻炼的机会,不要忽视这个环节,要坚持通过日常的学习、劳动和生活进行反复练习。不要认为只有组织有主题的活动,才是实际锻炼的机会。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一个锻炼的很好时机。抓住任何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持之以恒。

4、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这是加强学生实际锻炼的一种带有强制性的辅助手段。这一手段可以保证学生实际锻炼的连续性和经常性。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主要有:《小学生守则》、生活制度、作息制度、奖惩制度、少先队、班委会、课外活动小组等组织生活制度。但应注意的是:这些制度只是教育学生的辅助手段,绝不是管压学生的工具。所以,学校一方面要注意发动学生参与某些规章制度的制定,确立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另一方面要注意把各种管理手段和制度同说服教育等方法相配合进行教育。

(五)奖励与惩罚

奖励与惩罚,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是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肯定或批评,是对学生行为的一种评价。学生可以由此判断自己行为。

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个人,也可以用于集体。用于个人时,不仅个人受到鼓舞,也可使集体受到教育;用于集体可以巩固集体成绩,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意识,表扬与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常用口头表扬、书面表扬、颁发奖状、奖品等。

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批评或惩罚一个学生,要由个体到整体,在教育一个学生的同时使全体学生受到教育。惩罚的方式是给学生以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但在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教师要深入了解具体情况,当学生确实表现好时,就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或奖励;当学生确实有错误时,才给予适当的批评或惩罚。同时还要注意表扬、奖励学生时,要进一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建议,或指出他们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利于在今后加以改进;批评或惩罚学生时,不要全盘否定,还要耐心鼓励,指出其努力的方向。

2、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只有当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与集体对学生个人的评价相符合,并得到学生集体舆论支持时,才会产生既教育个人,又教育集体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一些比较重要的奖励和严重的惩罚,最好先在学生集体中进行充分酝酿讨论,有了群众基础才进行。

3、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过多地运用奖励就不能使学生或集体感到光荣,容易使学生对奖励产生满不在乎和无所谓的心理状态。运用惩罚更要慎重。学校中的惩罚是通过学生以处分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必须承担犯错误的责任和后果,从而对自己、对其他学生都有所警戒。由于惩罚是一种消极的方法,它的副作用大,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因而,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而外,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使用。在学校中,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都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的关爱与呵护,总有一种“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孩子们容易忽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的东西。所以,德育教育在各种教育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选择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是德育教育能否成功进行的一个关键所在。

第四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来源:热点论文[ 2008-1-22 23:09:31 ]作者:未知编辑:论文

p;《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现实社会缤纷复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生活中许多现象存在认识上的困惑,觉得到底该怎样来正确认识,感觉很难,品德课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们就要花时间把它讲透彻。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来面对困惑,对于积极解决困惑帮助很大。

《当冲突发生后》的难点,就是希望学生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当矛盾发生的时候,要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宽容待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知道不该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的不可开交。但在事情发生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剑拔弩张干起来。对此孩子们在认识上很困惑,“我们到底怎么办?”很希望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知道如何来处理。结合这样的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入:

出示:三幅漫画,第一幅两个男同学在打架,闹得很凶。第二幅是在办公室里,老师在教育他们,两人都低着脑袋。(旁边文字)老师:“打架对吗?” 第三幅是老师在问哪你们为什么打架?两个男同学都仰着头说旁边文字:一个说:“是他先打我的。然后问学生“看着这三副画,你对他们打架以及在办公室的表现是怎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集体的力量大》要求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的无比。一个人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在一起齐心协力,互相合作就有可能办到。难点:人多并不一定力量大,只有团结一致,力往一处使才行。要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可以通过课本中的《运水果》的故事来突破,但是总觉得学生的认识不够深刻。所以在导入课堂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能类比说明问题的“折筷子”的游戏来作好相应的铺垫。先请一位学生上前来折筷子,给一根,轻而易举折断了,再给两根,有点费力,但还是折断。作后给一把筷子,结果怎么也折不断。整把筷子请其他的同学也来折,可……游戏结束后,老师组织学生讨论。通过游戏,你明白了什么?学生讨论后,然揭示课题。

这个游戏中蕴涵着团结,力往一处使,力气就大的道理。在讨论中,学生认识到筷子多了就折不断了。这是对道理的最为朴素的认识。在课堂中《运水果》的故事学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对“折筷子”的游戏有什么新的认识。这时学生对道理的认识就深刻到位了。

(3)、情境体悟导入揭困惑

现实社会缤纷复杂,现实生活丰富多彩。学生对生活中许多现象存在认识上的困惑,觉得到底该怎样来正确认识,感觉很难,品德课程中如果涉及到了,我们就要花时间把它讲透彻。因此,在课堂导入时就让学生来面对困惑,对于积极解决困惑帮助很大。

《当冲突发生后》的难点,就是希望学生尽量避免与人发生矛盾,当矛盾发生的时候,要冷静处理,不激化矛盾,能理解他人,做到宽容待人。在现实的生活中,学生知道不该为一点小事与同学闹的不可开交。但在事情发生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于是剑拔弩张干起来。对此孩子们在认识上很困惑,“我们到底怎么办?”很希望在课堂上在老师的指点下,知道如何来处理。结合这样的情况,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入:

出示:三幅漫画,第一幅两个男同学在打架,闹得很凶。第二幅是在办公室里,老师在教育他们,两人都低着脑袋。(旁边文字)老师:“打架对吗?” 第三幅是老师在问哪你们为什么打架?两个男同学都仰着头说旁边文字:一个说:“是他先打我的。然后问学生“看着这三副画,你对他们打架以及在办公室的表现是怎样看的?”因为这种事情太熟悉了,学生纷纷发言。老师引出“当冲突发生后,我们怎么办?”然后重点和学生一起探讨合理的处理办法以及谈论“老实是要吃亏的”这种说法。整堂课的教学,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结构紧凑,重点突出,教学实效明显。

小学六年级德育教育论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