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
摘要: 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的探索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本文以让学生“敢问”、使学生“好问”、教学生“会问”等方面结合自身实践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
质疑敢问好问会问
提高全民族素质是21世纪的伟大工程,着眼于学生的素质培养是义务教育的主要要求。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思维永远是由问题开始的,而创造潜能往往就在排疑解难的过程中被激发出来。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甚至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经验或实践上的技巧而已,而提出一个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提问对于受教者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世纪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爱因斯坦还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显然,怎样让学生“提出问题”是为学生将来的“自我发展”和“创造发明”奠基,是现阶段小学教学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随着素质教育的步伐,我们的课堂比起以往增色了许多,但我们总是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有些许的不如人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太过于肤
浅,所谓的没有“深度”。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我作了以下几点探索。
一、让学生“敢问”。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秀的表现和发展。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胆量,学生也是如此。专家分析认为,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意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学生敢问,必须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或挖苦斥责,这样会打击学生的学习情绪,挫伤学生生疑发问的积极性压抑学生思维的发展。
a、自觉地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
一般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法定的权威地位,扮演着不同的权威角色,但这种权威地位和权威角色赋予教师的是一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这种外在形式的权威,要想发挥作用,就必须得到学生的认可,就必须转化为学生心悦诚服的内在权威。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使自己适当“稚化”。所谓“稚化”,就是教师注重塑造以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对学生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通俗地讲,就是教师积极进行心理位移,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把自己的外在权威隐蔽起来,亲近学生,接近学生,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适当学生化,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心、同样的求知欲、同样的认知兴趣、同样的学习情绪、同样的行为来完成教学的和谐共创。教师“稚化”,能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
b、实行教学民主
教学民主要求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以自己为中心,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资源分享的伙伴性师生关系。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说的:“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自主性的发展。”教师惟有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伙伴性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才能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做到真正的教学民主。在教学民主方面,我国许多优秀教师的做法值得学习。如北京宁鸿彬老师对学生提出“三个欢迎”和“三个允许”的教学措施,即欢迎质疑、争辩和发表意见,允许出错、改正和保留意见。天津李鉴惠老师提倡课堂教学七个允许,即:错了
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明白的问题允许发问;没想好的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争论到炽热化时允许学生自由抢接话茬发表意见,不必举手等待老师批准。
由于老师实行教学民主,学生心里感到安全、自由,具有了心理优势,因而学生心情舒畅,思维活跃,敢想、敢说、敢问。
2、留给“敢问”的时间。
每节课都要设置质疑问难的环节,这个环节教师可以随便安排,在课的开头、课的进行中、在讲完新课后做练习之前让学生发问。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让学生“质疑问难”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成为学习的主人。应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师问生答”的现象,把“示范性”和“启发性”结合起来,教师就要放手让学生去问,不要越徂代庖。
二、使学生“好问”。
1、树立“好问”的信心。
小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在课堂中难以“生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a、胆小,紧张。学生害怕提出的问题不得要领,受老师责备,被同学耻笑,因而不敢生疑发问。
同样是30厘米宽的“路”,为什么人们敢于在运动场上骑自行车而不敢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呢?那是因为在独木桥上骑自行车的人心里感到不安全,怕出错后跌入万丈深渊。联想到在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不敢质疑问难,不敢提问题,也是怕问错了惹人笑话,或者挨老师的批评。
贯彻教学的“无错原则”,就是要认识到学生是成长过程中尚不成熟的个体,要从正面引导学生提问和质疑问题,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要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和如何纠正错误上,要让每个敢于提问的学生不因提问错误而感到遗憾。有位优秀老师说:“课堂提问没有错误!”因为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其价值就是思考的力量。
b、满足一知半解。有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不再继续深入地思考,不愿生疑发问。所以,教师运用各种方式,通过不同途径引导,让后进生够得着,优生吃得饱,帮助学生树立“好问”的信心。
2、激发“好问”的兴趣。
孩子本身是好学好问的。特别是当孩子遇到他所喜欢的东西时,兴趣更高,问题也更多。“创造就是从问开始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疑是思维的动力,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相机开展“生疑发问”比赛,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数量多,比一比看谁提的问题质量高。养成学生勤思好问的习惯。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上《识字3》案例: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按照儿歌内容继续编下去,让宁宁成为一个细心的小画家?
生:行。
师:那么先自己想想编编,再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学生很高兴,特别有兴趣,自己编后讨论。)
师:谁来把自己编的儿歌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非常地踊跃,小手举得高高。)
生:我来说说:“宁宁是个小画家,彩色铅笔一大把。画个炉灶有了门,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张桌子腿不歪,画匹大马有尾巴。你看看,可是个细心的小画家。”师:小朋友们,他编得怎么样?
生:他编得很好,如果在前面加一句“画画之前先动脑,想好之后再来画”,就让人明白宁宁不是个粗心的孩子了。
生:我来帮他添一句“炉灶、桌子真高兴,鸭子、大马把他夸。”
师:小朋友们,你们编得真好,真爱动脑筋!
让学生自编儿歌,自己发现问题的同时又解决了问题,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创设“好问”的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精心创设使学生“好问”的情境,使学生形成认知冲突,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狼和鹿》教学案例:
师:《狼和鹿》一课我们学完了,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你们在班级中相互提问。(学生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愿意站起来。)
师:只要你来提问,你就可以叫班中的任意学生来回答。
(学生一听,来劲了!纷纷举手想试一下。)
生:我想给闫璐同学提问“在狼与鹿并存时,鹿是那么的幸福,森林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而在狼被杀死后,鹿死的死,病的病,森林却闹起了饥荒?”
......就这样有了第一次,也就有了第二、第三次,在提问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往都集中,可能是他们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形式,也可能是人的好胜心在作祟,想把别人难倒,所以提的问题很多都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当然,不同层次的同学提出的问题也是完全不同的,我发现在提问的过程中,一向成绩不怎么样的同学提的问题难度低些,可他们提问的对象也往往是那些与自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学,而成绩好的同学更是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答问的学生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学生尝到了甜头,自然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不仅不讨厌这样的形式,还特别喜欢这个环节。
三、教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众所周知,质疑精神和问题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成分之一,在一定意义上,创新教育是问题教育。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问题是创新教育的开端。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在于直接给学生传播现在的知识,而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让学生的头脑中存在大量的问题,一切知识就成了令人生厌的无病呻吟,学生就不可能有求知的愿望和要求,教学也就不可能取得任何真正的成效;问题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创新教育自始自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问题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开端,而且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都应存在;问题不仅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前提,而且还是学生理解和再现知识的前提,知识只有围绕问题而展现出来,才能很好赤学生所理解和接受,进而才真正作为其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使问题存在于整个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使教育时时处处都有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育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否则,教学则难以进行。问题是创新教育活动的归宿。创新教育活动不仅以问题为开端和主线,而且以问题为终结。教育的最终结果绝不应当是传播知识而应当是在初不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多,更广泛的新问题,最终把学生引上创新之路,进而成为创造者。
1、学会以题目质疑。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内容,思想重点往往可以从文题看出来。学生学会分析文题的方法,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内容,还能提高学生作文审题的能力。如教学《花瓣飘香》,请学生想一想,看了题目有什么疑问:这一课是写春天来了,花儿开了,香飘万里吗?
2、学会从关键词语质疑。
词语质疑的方法很多,比如换词比较,从比较用词是否准确方面进行质疑。如《李广射虎》中“猛然间,李广发现前方的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生疑:把带点的字换成“拿”“端”“吸”“拽”可以吗?为什么? ..
3、学会从重点句子质疑。
重点句子,包括表现课文中心思想的,含义深刻和感情色彩深厚的,与上下文关系密切的,在篇章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文中的重点句子生疑发问。如《槐乡五月》中,重点句子“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学生这样生疑: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这句我懂。为什么说五月是孩子们的季节?
4、学会用求异思维质疑。
过去,我们只注意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在同一方向思考问题,这样做学生的问题只能肤浅。只有注重求异思维的引导,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等才能得到培养和锻炼,学生提的问题才不会过于肤浅。如在教学中,我们向学生提出“多、快、好”三方面的要求:从多角度、看问题,思考问题快,学有创见不同一般。
5、学会想象质疑。
想象以必要的感知材料为依据。提高画面、景物、音乐、文字等条件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就物抒情,由情入境,能产生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这样,学生有价值的问题就会源源不断。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这就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让这门艺术发扬光大。通过不断的发现及解决,我相信今后的语文教学会越走越好,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走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程》
2、《江苏教育》
3、《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第二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质疑问难是教学中不可缺失的环节,那么课堂上什么情况下才是学生讨论的最佳时候?怎样启发学生讨论问题?又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一些较复杂的问题„„我认为应该在问题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教学“圆锥”一课,教师出示工地上圆锥形沙堆的模型,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些沙堆想到什么问题?”学生思考后,举手提出许多问题:“沙堆的形状叫什么?”“沙堆的体积有多大?”“这些沙有多重?”“沙堆的占地面积是多少?”等等。这些问题恰恰又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后自己提出来的,他们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注意力特别集中课堂效率也最好。此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圆锥的特征,为下一步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质疑解疑,所以我们鼓励学生的质疑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学生想质疑;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会质疑。创设质疑的条件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机会。
第三篇:二8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
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
务生”的身体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有应给予表扬。
4、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
规律于学生。
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
5.对打比方提出疑问。
6.对不明白的现象提出疑问。
第四篇: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摘 要]从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会问”两方面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教学中教师应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和营造氛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去质疑问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挥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问难;敢问;会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5-0021-02
孔子曰:“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怀疑精神,懂得“疑”才真正会思考,才真正会学习。巴甫洛夫说:“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质疑问难的重要性。学生有了问题,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就会积极主动去观察、去想象、去思考,调动自己的各种能力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由此可见,质疑问难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指明灯,是点燃学生探索热情的火种,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同时它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有效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
一、质疑问难的前提是要“敢问”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自信的平台,营造“敢问”的氛围,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兴趣,培养学生敢思敢问的习惯。
1.营造“敢问”的氛围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教学中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质疑问难习惯的重要保证,是学生消除疑虑,拉近师生关系的纽带,是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敢于质疑问难;要放下架子,以平等、民主的态度融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和学生一起质疑、问难、探究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大胆地质疑问难。如教学《木兰诗》,在范读课文时我把衣裳(cháng)读成平时的衣裳(sháng)了,一个学生给我指出来,并拿着字典让我看,这时我才知道自己这么些年都读成“sháng”是错的。现在学生指出问题,趁势我告诉大家:“老师也有出错的时候,‘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提出很多我可能不能立刻回答的问题,下面请大家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看谁能把老师难住,这样的学生也是我的老师。”这样给了学生提问的胆量。接下来学生提出了很多问题,在处理好学生的问题后,本课的内容也基本讲完了,收效很好。可见,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营造特定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2.及时评价,给学生“敢问”多加鼓励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是简单的、幼稚的,还是复杂的、天马行空的,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质疑问难的氛围,给刚冒起的“敢问”之风加温。教学中教师不能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置若罔闻,这样不但会挫伤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压抑他们的思维发展。教师对学生的质疑问难要坚持以表扬为主,多鼓励,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之词。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这种适时、真诚的鼓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的支撑点,是加快思维的兴奋剂,是开窍的电火花。”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一些幼稚的,不符合自己意愿的问题就批评训斥学生,要知道,一旦压抑或挫伤了学生质疑问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3.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敢问”的兴趣
课堂上,学生只有对所?W内容有感情、好奇,才会对学习感兴趣,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他们积极进行探究,不断提出疑难。因而,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我问:“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大部分学生说能,我首先表扬了这些学生很大胆,紧接着又问,“请动动脑筋看怎样才能使罗布泊重现往日的生机?”这样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想提问,还提出了很多办法。再如,在教学《核舟记》一文时,我先从微雕入手,介绍了各种神奇的微雕作品:杨其鹏大师在一片2.1厘米×1.5厘米的象牙片上,雕刻唐诗三百首;书画家金银华把美国历届42位总统的肖像都雕刻在一根11毫米长、直径0.09毫米的头发丝上。学生听了之后惊讶不已,情不自禁地质疑道:这怎么可能!是怎么做到的?可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质疑问难的兴趣也被激发出来了。
4.大胆放手,留给学生“敢问”的时间
教学时,凡是学生想问、敢问、能问的就放手让学生去发问。不管是开始上课、课后练习,还是课中教师讲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重点、关键处时,学生要提问,都可以让他们发问,并留给他们时间。学生在课中质疑问难,有助于深入文章,培养其思维深刻性。如我在教学《伟大的悲剧》中,分析句子“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时,就有学生“嗖”地站了起来,表示了对这句话的否定:“我不认同作者的说法,按照他这么说,那我们校运会比赛时,设第二、第三名的奖项来干吗?”此话一出,引起了很多学生的共鸣。由此,一场小型的课堂辩论展开了。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不仅全班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且还产生了一个创新的见解,对斯科特失败后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些体会如果仅靠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感受到的。
二、增强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关键是“会问”
“授人以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要使学生善问,必须“授之以渔”。学生在质疑问难时,往往不知如何抓住要点提问。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问难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生疑会问的方法,如从已知中去找问题,从自己不清楚、不理解的地方去找问题等,最后放手让学生自己质疑问难,久而久之,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1.在预习课文中质疑问难
教师教学课文之前,安排学生自学。自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般任务外,还应“不提问题不读书”“读书必发问”,并在课文研学案中的预习部分留出空白,让学生将在初步自主探究课文过程中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待到上课的时候就会因为有准备而积极质疑问难了。
2.在课文题目处质疑问难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许多课文题目能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非常有趣或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在学生接触不少课文后,我常常这样问学生:“同学们,你们一看见这个题目都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呀?”这样发问既使学生主动去理解课题,又为学习课文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探究内容的兴趣。如教学《阿长与〈山海经〉》一文时,我问道:“你们从这个题目知道了什么?”他们回答:“知道了阿长与《山海经》。”我又问:“那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吗?”他们立刻炸开了锅:“阿长是谁?为什么要写她?她跟《山海经》有什么关系?”所问的这些问题正好是学习这篇课文要完成的目标。因此,我立刻趁势表扬鼓励学生:“问得好,问得很精准,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搞懂这些问题吧。”
3.在课文矛盾处质疑问难
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是借助矛盾的对立统一来表达思想感情,突出人物和事物特点的,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进行发问,往往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有这么一句话“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我就问学生:“这里又‘似乎’又‘确凿’的,是不是矛盾呢?” 等到再学习《孔乙己》时,立马就有学生质疑课文最后一句话“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有矛盾吗?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并进行发问,说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
4.通过自身体验质疑问难
讲《看云识天气》一文时,我让学生把目光投向天空,看看那漂浮的云彩,提问:这大自然的文字,这天气的“招牌”该怎么解读?讲《我的母亲》一文时,让学生想想对母亲了解多少,有感恩之心吗?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比较深,也乐意提出问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河中石兽》时,我问道:“石兽到底在哪里??槭裁矗俊焙芏嘌?生因为缺乏自身的体验,又还没有学习物理,所以怎么都不理解。这时有个平常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说出了他的想法:“这是不是与我打人,不但只是他痛,我也会感觉到痛的道理一样?”其他学生听了有所领悟。然后我再配以简图说明,他们就很清楚明白了。这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说出自己的感受,并且提出问题,调动了学习的兴趣,达到了教学目的。
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需要教师的激发引导和训练,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伺机指导,随机应变,不断创新,并根据教学中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条件和营造氛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其质疑问难的能力才会得到培养和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的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责任编辑 陈剑平)
第五篇: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著名科学家杨振宇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的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宇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中国教育只注意解答问题,而不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杨振宇向中国科大少年班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学贵有疑。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质疑问难的能力。这是因为:
一、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和学生是构成教学的主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对学生的学起主导作用,教应为学服务。然而在目前很多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没有足够的个体学习自由,没有潜心领会语言文字的时间,被老师的问题所牵引,被动地围绕老师团团转。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扬全体学生主动精神,自主意识。阅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读书为主”。授课前先让学生读书自学,提出疑难困惑。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需要来组织教学,教学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就能减少,针对性,实效性增强。这样,问题由学生提出,在老师的调控下进行的教学,就可以使教学动机和学习动机得以统一,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为学服务。
二、让学生质疑问难,可引发深入学习的动机,发展思维,增强学习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答一个问题更重要。”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从疑开始的,疑问是获得知识的前提条件,有了疑问,才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需要,也才可能获得新知。“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发现问题提出来,即是思维活动的表现形式,也是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的发展从问题开始。每发现一个小问号,这个小问号就像一个小钩儿勾住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自愿的心理渴望,使得“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问题愈多,好奇心愈强,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维就愈活跃。在老师的调控引导下,学生进入一个个“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情绪高涨,其乐无穷。
三、让学生质疑问难,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习惯是人才素质的标志。良好的习惯让人受益终身。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边读边想”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阅读的一种好方法。要求和激励学生质疑,可促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脑子转起来,思维活起来。“学而不思则罔”,要发现问题,就必须一边读一边想,一边领会一边揣摩。否则读了之后,脑子里只有一片空白,发现不了问题。只有做到了边读边思,读后才有获。此外,让学生质疑问难,还可培养学生抠词抠句咬文嚼字,悉心揣摩比较推敲的良好读书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能促使学生自觉持久地进行阅读实践,并逐步内化成阅读能力。
“无疑者须教之有疑”。质疑问难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出要求,促使学生发现问题
1、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变无疑为有疑。刚开始,学生常常读后无疑,教师可在指导学生读书过程中有选择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某句上定格,发现问题。如读了“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一句后,问:看到这种现象有疑问吗?又如读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中直掉下来。”后,让学生针对这句提出问题。
2、授课前让学生先预习,并针对预习提出要求:边读边想,尝试读懂课文,记下没弄懂的问题,提出有困惑、有异议的和自己感兴趣想知道的问题。明确的要求避免了自读的肤浅性,促使学生把“读”和“思”结合起来,把读引向深层。使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思维更活跃,更易发现问题。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爱问
在和谐的师生关系、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才会异常活跃。教师应放下架子,以“先知先觉的朋友”或“服务生”的身份出现,创造一种推心置腹交谈交流的气氛,学生才敢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文章的各种感觉、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提出了问题的学生,教师都应给予表扬。不管所提的问题是有思维价值的,还是幼稚可笑的,都应肯定学生动了脑筋,在思考,维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平时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能提问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是爱动脑的孩子。对每一个有思维价值的疑问给予奖励,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封以美名,让学生以能问、善问为荣,从而乐之爱之。
三、多示范,多比较,使学生善问
敢问不难,善问不易。一个人的手指也有长短,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问题质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学生在自学《詹天佑》时,提出这些问题:①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物?②清政府为什么要修筑京张铁路?③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④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遇到了哪些困难?⑤问什么要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些问题,有的提得较好,有研讨的必要,有的很简单,没多大意义。教师应引导学生比较哪些问题提出得好,为什么?通过比较,使他们认识到提问要围绕中心,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多思的品质,善问的能力,教师要多示范,教规律于学生。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途径
在培养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找出途径。1、对题目提出疑问。《爬山虎的脚》——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脚”是指什么呢?
2、对不懂的词句提出疑问。如“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三味书屋》)“坚定的信念”指什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对词语的选择运用提出疑问。如上述《詹天佑》中对“藐视”、“回击”几个词的运用提出疑问。
4、对重复语句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啊,1961年泼水节!”(《难忘的泼水节》)为什么要重复说“1961年的泼水节”?
5、对句式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多么幸福哇,1961年的泼水节!”为什么不说成“1961年的泼水节多么幸福哇!”(《难忘的泼水节》)
6、对打比方提出疑问。如“字横着,很像一个还没有开放的花骨朵,又像一支小小的火把。”(《三味书屋》)“字”为什么会又像花骨朵,又像火把呢?
7、对反义词的运用提出疑问。如《温暖》一文中,“深秋的早晨是寒泠的,周总理却送来了春天般的温暖。”为什么是寒冷的,又是温暖的呢?
8、对人物的行为提出疑问。如《苦柚》一文中,卖柚子的小姑娘为什么说自己的柚子确实不在好吃,苦味很浓?伯父为什么明知柚子苦,还要买下呢?
9、对标点符号提出疑问。如《“绿色的办公室”》的课题为什么要加上引导?
10、对时代背景提出疑问。如上述《“绿色的办公室”》一文中,列宁为什么要化装成割草工人,当时的社会情况是怎样的?
学习过程是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由学生提出,最终还应由学生自己解答,教师不得包办代替,全盘端出,而应“疏”、“引”、“拨”,用不同的方法启发和激励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性的难题,组织集体研讨,教师当众点拨讲解;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不急于表态,让学生各抒已见的,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答案需具体分析概括的,可把一个大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启发学生一步一步思考,逐渐揭开谜底。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向“自主读书”迈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
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
衡南县三塘完小 蒋朝阳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要开始引人入胜,中间环环相扣,而且课的结尾也要精心设计,做到课虽尽而意无穷。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尾发散式——激思
语文课如果以“填鸭”的方式进行,“灌”完为止,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局限在狭小的圈子里不能发散,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相应地降低了。因此,我们教学中,在让学生掌握课文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基础上,结尾的时候围绕一个中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帮助他们开开思路,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是大有益处的。
例如我教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一夜的工作》通过描述周总理劳苦的工作和简朴的生活,满怀深情地赞颂了他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周总理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工作,该有多少事可以大写特写啊!然而,作者只截取了一个片断,以小喻多,我们由此可以推想出总理的为人了。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应该从文中的一些重点词句,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我提示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一篇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我说:“同学们应该还记得课文描写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动人场面吧!为什么总理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呢?同学们联想一下《一夜的工作》中的总理,就可以找到答案。我们能不能根据课文内容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用美好的语言来赞扬敬爱的周总理?”这一启发,使得同学们思路大开,纷纷要求发言——有的说:周总理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只求贡献不求享受,的确是新中国的好总理;也有的说:周总理平易近人,热爱人民„„
二、回味式——激情
一堂课的起始和高潮,往往需要教师以其丰富的感情积累和知识底蕴纵情渲染,从而为课堂创设一种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筑路架桥。结尾时教师能把握好时机,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围绕课文的内容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情感,收到课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我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在结尾部分我作了如下处理,我问:“课文最后一句:我忘不了那一天。指哪一天?我永远忘不了什么?”学生回答。此时,我出示了邱少云的大幅挂图,用苍松翠柏衬托着墓碑文。一边播放着英雄曲的激昂调子,一边用铿锵有力的声音说:“同学们,在‘391’高地夺下不久,朝鲜人民在那里竖起了‘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的纪念碑。
这样的结局,设计了音响、图片,化静为动,挖掘内涵,符合“儿童用声音、色彩、形象来思维”的心理特点,不仅教给了学生知识,发展了能力,还给学生以灵魂的洗涤,学生感到回味无穷。也就是说,讲读一篇课文,不光要有“凤头”似的入手点,“猪肚”似的着力点,还要有“豹尾”似的结局点。
三、延伸式——激趣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有文学、历史、地理、科学等,几乎涉及到古今中外各个领域。如果我们就文教文,不作任何延伸,势必局限在十分狭小的天地里,学生所知甚少,不能引发他们的兴趣。如果我们注意因文制宜,适当沟通学生的生活积累和阅读所及,扩充领域,开拓视野,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延伸式可以结合讲解进行,也可以在课终进完成。
例如《少年闰土》一文,它是从鲁迅的小说《故乡》节选出来的,课文描写了一个健壮朴实,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结束教学时,我把学生引导到课外阅读领域,指导他们去找《故乡》争取阅读,了解全貌。又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使同学们加深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对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痛恨。再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一文,课后我布置同学们以6—8人小组排演课文剧,在班上表演,并选出优秀的一队,老师再作辅导,无论从道具到音响,舞台设计等都作精心的编排,让他们为全校师生作汇报表演,此举轰动了全校。同学们通过朗诵表演,使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总之,课终安排没有固定不变的格式,教学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无非是因文而异罢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节课的结尾搭桥铺路做得好,处理灵活,课内外联系紧密,就能使语文教学低耗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