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编辑:岁月静好 识别码:16-72378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30 15:34:4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师生互动,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让学生体验到锻炼的乐趣。让学生在玩中享受体育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技能,获得成功体验。

第二篇:初中体育与健康“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案例导读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导读教师:康栋(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中学高级)【导读文本】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初中篮球的体育教学。在此,我们为老师们带来了一节初二男生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课堂实录,供大家学习探讨。在案例评析前为加深课的印象和对案例有一个概况了解,我向大家简要介绍本课的教学设计及观看时应注意和关注的问题: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该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基本理念和要求、参照人教版《体育与健康 7 ~ 9 年级(全一册)》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身体素质状况而设计。

课堂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努力构建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练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欲望,师生共同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是七年级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技术,其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其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技术的关键环节。

针对初二男生的对运球技术掌握的情况,本节课确定教学的重点为:手按拍球的部位和球的落点;难点为跨步、转体、探肩的动作及其协调配合。

三、教学方法的选用

通常篮球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教学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步骤是: 1.原地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2.行进间较慢的速度做体前变向运球。3.按照一定的路线做体前变向运球。4.设置障碍物做体前变向运球。5.消极防守做体前变向运球。6.积极防守下做体前变向运球。7.在比赛中体会体前变向运球。我根据以上的教学步骤和多年的教学经验,首先采用了 “突破封锁线”的游戏,让学生体会变向在篮球运球突破中的作用,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技术要领的理解; 为导入新教材做好铺垫。在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时,教师在讲解示范的基础上,通过学生模仿练习、过障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限制条件下的一对一对抗练习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的掌握技术动作要领。

四、教学的特色

1.教学中始终围绕运球技术,设计由浅入深、从徒手练习到持球练习、从消极防守到一对一对抗中的条件限制防守的学练步骤,取得了良好地教学效果。2.教法丰富多样,针对性强; 3.教学组织高效流畅; 4.学生学练积极性高,师生互动及时,课堂氛围好; 5.实战运用,突出篮球特点。6.教师语言表达简明扼要,很好的体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要求。

五、观看案例时应关注的问题

1.教师是如何通过分析变向运球技术特点,并针对学生的设计情况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2.教师选用或创新了那些教法或学法?选用或创新教学方法的依据是什么? 3.初中篮球教学中如何恰当的应用游戏法教学、如何创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展示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讲课教师:李江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依据人教版《体育与健康 7 ~ 9 年级(全一册)》以及《课程标准》水平四的基本精神和要求,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素质状况而设计。教学中,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需求出发,努力构建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在学练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欲望,师生共同努力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是七年级教材的重要内容。它是篮球比赛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球变向技术,其方法简单、实用,经常练习不但可以提高运球突破能力,还可以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程度,其中手脚协调配合与保护球动作是技术的关键环节。本次课是在前两次课基本掌握基本运球技术的基础上,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这一技术动作,变向换手对球的方向、球的高度的控制,以及与蹬跨、转体、探肩动作的协调配合非常重要。另外学生要注意对球的保护,提高技术的实战运用意识。2.学生情况分析

初二学生的年龄为 13、14 岁左右,该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加速期,也称为青春期初期,朝气蓬勃、富于想象,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表现欲,这个时期的学生神经灵活性高、反应快,容易接受和学会新的动作,对篮球项目有很大的兴趣,这对实现教学目标极为有利。但初中学生安全意识较差,自我保护能力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安全教育,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方法目标:学生知道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知道提高控球能力的几种练习方法。

2.运动技能与身体素质目标:学习行进间体前变向运球技术;发展学生速度、力量、灵敏性等身体素质。

3.心理品质和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刻苦、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和自我表现力;提高学生观察及判断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能力,本课主要采取创设情景,提高兴趣;设置疑问,激发参与;由简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通过模仿练习、合作练习、限制练习等多种方法,使师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指导评价,互相勉励提高,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五)教学资源:篮球 40 个;标志桶 8 个;展示板 1 块

(六)运动负荷预计: 1、预计练习密度: 35%--40% 2、全课平均心率 120 — 140 次 / 分 【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了学生身心发展,教材内容选择符合初中男生的年龄特点和性别特点,具有良好的锻炼价值。在教学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动”中学习,在“动”中掌握并熟练技术动作,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经过多种方法的练习,掌握动作的水平不断提高,约 75% 的学生较好的掌握了体前变向运球技术,达到了本节课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组织教学上,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活动,合理布置场地、有效摆放器材,通过“无球的诱导游戏——有球的技术模仿练习——限制防守的对抗练习”的教学程序,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下次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需要改善:

1.在教学过程中,对个体差异关注的还不够,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2.在篮球技能学练中,应根据上课的场地条件将有限的场地器材最大化的发挥作用。

案例评析

【案例信息】

案例名称:人教版初中二年级《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 评析教师:康 栋(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

马颖涛(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中学高级)

李江泰(北京市第十四中学,中学高级)

【评析文本】

该课的教学内容为初二男生的篮球 体前变向换手运球的新授课,经常练习可以提高运球的突破能力;提高手控制球的能力和手脚协调配合的能力。教师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初二男生的学习基础 把教学的重点为:手按拍球的部位和球的落点;难点确定为跨步、转体、探肩的动作及其协调配合,教学的重难点把握准确、合理。教学中,教师首先采用了 “突破封锁线”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变向在篮球运球突破中的作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为下一步学习变向运球技术做好铺垫。

在学习体前变向运球技术时,教师通过讲解、学生模仿练习、过障碍做体前变向换手运球、限制条件下的一对一对抗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善于动脑,勤于思考,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设计的教学策略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校兴趣(通过 “突破封锁线”的游戏,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突破,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向学生介绍变向运球技术,初步学习技术动作)——反复练习(通过学生模仿练习、过障碍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实战应用(限制条件下的一对一对抗练习引导学生掌握技术动作要领)。从以上教学策略中可以看出,教师采取了探究学习的教学思路,既通过情景设置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然后教师让学生带着如何在运球突破、变向运球的正确技术等问题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教学首先起到以下作用: 1.学生的学习是动态的生成过程; 2.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能够很好的理解变向运球在篮球实战中的作用。

本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教学方法多样,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教师基本功扎实,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以看出该教师有很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课程的实施能力。

纵观整节课堂,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思路,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本课有以下两点值得商榷:

1.在初学变向运球 技术,应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引导学生相互观察,相互纠正。

2.两人相对运球过障碍的难度比较大,建议让学生在本节课中做连续运球过人、圆圈运球变向等基础性的练习,在下节课可安排难度较大的练习。

思考与活动

1.根据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一份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新授课的课时教学计划。

2.根据初一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一份篮球传接球的游戏。

3.如何在篮球基本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通过专题学习,结合平时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4.结合篮球专题讲座,以及教学实践设计一份针对初二女生的篮球运球的评价标准。

参考资料

【相关资源】

1.朱瑛:渐进式体验——对初中排球运动教学的影响,文理导航,2011年8期 2.林书民:关于初中排球教学的思考,新教育,2011年6月

3.叶方士:浅谈合作在初中排球教学中的运用,吉林教育,2011年11月 4.丰国富:初中排球自传练习的五个步骤,教学世界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毛振明,于素梅主编:《计划编制技巧与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3.《排球运动》,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年

4.牛佩林编著:《排球教学与训练》,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视频来源:汪嘉伟讲排球

第三篇: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反思

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反思2011-01-20作者:韩文波

一、课程的基本理念正在转变为教学行为

1、教案的规范化

教师们的教案较过去有了很大的进步,教学思路清晰、指导思想明确、书写格式符合要求、课后小记等内容比较完整。有些教案设计也较为美观,教学内容安排合理,教学目标明确,难、重点突出,版面图文并貌,简洁流畅。让我们有种拿到教案就能上出好课的感觉。

2、教师的专业技能和个人素质的良好体现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国民素质,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些已经为整个社会的共识,而体育教育则在其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自己的特色和特点是什么?“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靠什么?那就是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这是一名高素质体育教师的真本事。课中,我们看到教师们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针对教学实际和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科学合理地选择最为合适的,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选用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模式组织课堂教学。教学中,有的教师通过“探究、自主、合作”等学习方式完成教学,先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逐个掌握动作技能,再组合所学动作技能综合练习,学以致用;有的教师将学生“放—学”,放而有序、有法、有规,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终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又通过教师的“收—教”周密组织和启发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教学效果较为显著;有的教师结合“青奥”为背景教学,利用头饰分组增添学生练习兴趣……无不体现教师对新课标的正确理解和合理的运用,由此可见我们的教师在进步,在自我发展。

二、前进路上的几点思考

我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在新课程标准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新型教法。教学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不足之处,以下提出几点看法:

1、教学常规不到位,如:1.口令不够规范,如预令、动令不明确;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站位不够到位;3.上课时学生的课堂纪律等;

2、教学过程中的不足:1.教材内容的把握还不到位,不能很好的突出教学内容,创新不够; 2.教师的教学动作示范过少,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3.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关注不够,不能够及时发现课堂中学生的突发事件。

三.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低年级(水平一)教学内容中——实心球抛、接、滚教学。有的课上教师用了一公斤重的实心球。教师没能很好的注意教学场地的合理安排,练习队伍间距过小,队伍密集,迎面接力时的常规等,教学内容的安全性不确定。

第四篇: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案例

初中体育篮球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篮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体育与健康》,(人教版)七—九年级全一册。篮球运动是在快速、激烈、对抗的情况下通过传递、抛接、运拍,最终把球送入固定篮圈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趣味性等特点,深受广大中学生喜爱。通过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单手肩上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进攻的重要手段,是更好地学习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此项技术教材要点是: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领切莫忘,蹬伸屈拨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一个技术动作,且要做到准确、熟练就必须正确掌握持球手法、手型等基本技术。为了能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该技术,本次课是初中学生学习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新授课的第一课时第一次课,主要学习单手肩上投篮持球手法和手型。因此我将本课的重点设计为:持球方法的掌握和投篮动作手型固定。难点:持球时手心空出、手型正确。教学背景:

篮球运动很普及,有着广泛综合性很强的健身娱乐游戏。它能有效培养参与者的高度协作精神和默契配合意识,它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的,有利于养成遵规守纪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因此,篮球运动是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分析: 初中学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过渡时期,他们思想活跃、好奇、多动,不愿受到约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敢于表现自我,不喜欢古板教条的教学方式,渴望能与教师平等的相处,在课堂中能与同学相互交流和沟通。篮球运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各项篮球基本功不够扎实,身体素质发展还不平衡。体育锻炼习惯尚未形成小组合作能力,团队精神有待培养。

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材、方法为中介的教学思想,我选用“学、教、练”教学序列组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过程的能动性,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等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设计思路:

一、开始部分。

1、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2)师生问好,宣布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及要求;(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目的:明确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2、准备活动:

教师组织带领学生进行熟悉球性练习。(1)原地单手、双手弹拨球和绕球练习;(2)原地运球过渡到行进间运球复习;(3)投准游戏。

目的:使学生各关节得以充分活动,逐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使学生的身心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做好准备,为学习主教材做好铺垫。

二、基本部分。

这一流程是本次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把本次课的内容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推进教学。

1、学习持球手法;

2、游戏比赛。(定点投篮比赛)

3、课课练——身体素质练习。(原地深蹲跳起)

具体采用:听讲解——徒手练——拿球练——讨论练——创造练——比较练——评价练——巩固练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学习的方法。

目的:基本掌握运动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结束部分。

1、放松练习:播放华尔兹音乐,全体师生在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中,提高修养,稳定情绪,调节身心。

2、课堂小结:以表扬为主,指出不足。最后提出课后思考:鼓励学生利用各种媒体获得有关篮球运动的体育信息,拓展知识,同时将体育从课堂引入生活。

3、回收器材,宣布下课。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多数的学生能够掌握篮球单手肩上投篮持球手法和手型;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场地器材:

篮球场两块、篮球41只、大箩筐8个、立柱4根、自制篮球架4副、录音机1台、小黑板1块、挂图1幅。教学流程:

一、新课导入,调动情绪。

师在小黑板上写下这样一句话“I like this game” 师:同学们你们在什么电视节目上见过这句话? 生:(大多数)NBA。

师:同学们能列举几个你喜欢的篮球明星吗? 生:(七嘴八舌)姚明、阿联、科比、奥尼尔„„

师:同学们讲得很好!本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项新的篮球技术——单手肩上投篮,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科学训练,将来一定能为班队、校队的篮球队员。[有的学生还在为自己所喜欢的明星而争论,有的学生若有所思憧憬着美好的蓝图,有的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达到了调动情绪的目的。]

二、身心准备,诱发兴趣。

1、熟悉球性的练习;强调运动安全。

师:在上篮球课之前,让我们一起来热一下身熟悉一下篮球,好不好? 生:好!

师:现在每人拿一个篮球跟我一起做动作。

学生每人拿一个篮球跟我一起在篮球场上做动作。

[这一活动指在让学生熟悉球性,发展左手运球技巧,增强学生对球的控制能力,为进一步下一个动作做好准备。]

2、“投准游戏”。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特别强调安全。学生分四大组分别在四个半场区域进行游戏。

学生很急切地拿起球跟着教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一:学生距离箩筐3——4米,可以用任何姿势将球投进箩筐中。

游戏二:学生距离箩筐3——4米,可以用任何姿势将球投进箩筐中。但球必须从标志线上方通过投进箩筐中。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练习得很好,同学们回答我那种要求更容易把球投进箩筐中。生:游戏一。

师:两个游戏对同学们出手点有什么要求? 生:游戏二要求投球时出手点高。

师:下面我就教同学们在篮球比赛中一种常见的投篮动作——单手肩上投篮。

三、循循善诱,掌握技能。

师:同学们能不能模仿我的投篮动作。(师示范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生:简单了。(绝大部分学生能完成。)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投篮练习。

师:很好,接下来,我讲一下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要领,请同学结合我讲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翻腕持球于肩上,抬肘要领切莫忘,蹬伸屈拨要柔和,中指食指控方向。)

学生分成四组又进行投篮练习。教师来回巡视。

师:好!刚才同学们都练习得很好,但是,是不是练习效果不好?有同学发现问题了吗?

生A:我投球时老使不上劲。生B:我明明瞄准了,可老投偏。生C:我总是投得很低。

师:很好!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说明大家是动了脑筋的,出现这些问题主要是:

1)持球手型不正确,掌心未离球体,手指端未贴在球体,持球不稳。

2)肘关节外展,致使上肢各关节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线上。3)投篮时,肘关节过早前伸,形成抛物线偏低。4)投篮出手时,抬肘伸臂不充分,缺乏随球跟送动作,出球动作僵硬。

5)双手投篮时,两手用力不平均,肩关节紧张,手臂伸展不充分,食指、中指拨球动作不明显。

师: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看挂图。

师讲解答疑,出示图解并进行示范,指出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改进技术动作,学生认真听讲、观察、相互讨论,指出相互间存在的不足,小组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

四、巩固技术,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想不想检验刚才的学习成果,下面我们来比赛一下。

游戏比赛(定点投篮比赛)

游戏比赛规则:以篮圈中心的投影点为圆心,(男生4米、女生3米)为半径,画弧,在弧线外每人进行一次投篮,以哪队投中的次数多为胜。

组织:教师讲解示范,将学生分为四组进行比赛,[这一环节指在巩固技术,拓展能力,展现自我。同时,学生在游戏中巩固了技术,磨炼了顽强拼搏意志品质,培养了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弘扬了优良的体育道德风尚。]

师:由于本次课主要是上肢的练习,为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我们来进行一下下肢练习(原地深蹲跳起)。

要求:动作始于脚止于头,身体做上下运动。[引导学生课后自觉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注意科学锻炼的方法,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五、整理放松,恢复身心。

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华尔兹音乐一起跳吧!在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舞姿中,提高修养,稳定情绪,调节身心。

学生们围成一圈跳舞,身心愉悦,模仿动作,完全放松。教师小结,点评。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布置课后内容,安排器材回收。学生有序归还器材。课后反思:

本课基本上完成了教学任务,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技术动作,时间安排较合理,教学方法与手段比较科学,师生互动频繁,示范讲解的时机较适宜,学生人人参与,个个都动了起来。但在教学中也存在几点不足,对新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不深,还没有完全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语言讲解不够精炼,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不够;学生的思维还需进一步激活,学生之间与小组之间的自评和互评还需加强。

第五篇:中学生篮球体育教学案例

中学生篮球体育教学案例

作者:白金宇

一、案例背景: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分组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记住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要点和学练方法,初步了解和掌握篮球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知识技能,80%以上学生能体验正确的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正确动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沟通协作的意识能力,体验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和喜悦感。

设计思路: 篮球运动是深受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本课针对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育运动实践能力已得到一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用篮球运动技术中的双手胸前传接球技术为主教材,以跳棒接力为辅教材进行教学设计,结合学情,创设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探究、交流、互动地学练,让学生在学练中体验交流、协作和克服障碍的感受,从而达成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案例叙述:上课铃声一响,初二、二班的学生便聚集到体育课的集合点。同学们,知道今天上什么课吗,许多同学看到地上的篮球便说是篮球课,对,今天我们就上篮球课,那请你们大声告诉我,你们喜欢这项运动吗?喜欢,许多男生和少数女生一起回答。我笑眯眯的问道,有不喜欢的吗?请你举一下手,有的同学可能不知道我有什么玄机,不敢举手。我接着说,做人吗,要实事求是,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这时有几个人举起了手。好,很诚实,那么我们这次课的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不喜欢篮球的同学喜欢上篮球,让喜欢篮球的同学变得更喜欢篮球。

准备阶段:“健康第一”,安全更不可忽视。为了更好的在安全的前提下完成教学目标,我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采用了“背靠背”和“自创自编传递球”两个游戏来使学生的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得到预热。目的通过这两个游戏让学生充分做好准备活动,防止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受伤。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达到热身的目的。接下来,让里圈的同学拿球,外面的同学进行合理的抢断球练习,看哪位同学球在手中停留时间长,同学们开始练习,整个篮球场上出现了你运我抢的练习局面。学练阶段:学生们互相争抢,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就在他们意犹未尽之时,我吹响了哨声,开始对基本内容的学习。下面我给同学们提一个问题,同学们要积极动脑思考后回答,同学们都知道,篮球比赛是一个集体性的项目,乔丹个人技术很好,但凭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打不了一支球队的,那么在篮球场地上是通过什么方式把五个联系成一个整体?传球,许多同学经过片刻思考后在小声的说,但又不敢说,怕答案不正确。对,就是传球,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及时表扬学生,给他们以信心,学生受到表扬后,脸上绽出一丝笑意,感到比较的自豪。)同学们,篮球比赛中传球方式很多,那么你能凭借你的想象,你能创新出多少种传球的方式呢?两人一组进行大胆的创新练习,创新场面非常地热烈。

在他们练习的最开心的时候,我不忍心的又吹响了哨声,同学们,哪两位同学能到前面来展示一下你们创新成果?我,我,我„„,同学们争先恐后。因时间原因找了两组同学到前面进行了创新成果展示(对创新的同学进行表扬与鼓励)。同学们创新的都不错,那么在这些练习中哪种传球的方法是最为常用的,或者说传球是比较有力量的呢?双手传球,有几个同学在下面喊到。很好,有的同学说的对就是双手传球,那么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一下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的技术(通过此种方式引出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好呢?(我有意提高了讲话的语气)经过讲解动作要领后,然后两人一组进行练习,我巡回进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参与练习。

经过一段练习时间的练习后,找了两名练习不错的同学到前面进行展示。同学们对他们的展示进行鼓掌,然后让学生对他们的动作进行评价,紧接着我指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就是本节次的重、难点问题。同学们知道了他们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后,我让他们带着两个问题再次去练习,一是刚才同学们在练习传球的同时,有的同学在接球时产生了“啪„„”的响声,怎么才能不产生声音呢?第二问题是如果你们练习的技术不错了的话,能不能试着尝试一下拉长传球的距离后,或者说你们利用双手传球能传多远呢?同学们带着问题再次走向了练习,再次掀起练习的高潮。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掌握了接球的动作技术。经过短暂的暂停,我讲解接球的动作要领,又给同学提出新的问题。同学们,我们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技术已经掌握的不错了,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我们所学的这个动作技术,然后同学们自由组合,创新出一个几何图形,先进行多人传一个球?逐渐过度到多人传几个球?到最后创新出一人传球游戏呢?咱们就是看看哪一组配合是最好,游戏最有创意?同学们又经过短暂的商讨组合后,学生又投入到紧张的练习中去,练习的热情逐渐达到了本节课的最高潮,有四个人一组的,有五个人一组的,有六个人一组的,还有更多人一组的;由开始传一个球逐渐过度到传多个球,再逐渐过度到共同创新一个传球的游戏(有斗牛游戏,有传球跑接力游戏„„)。这时,我及时的参与到他们练习中去,和学生真正融合在了一起,指导学生练习,积极创造了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同学们那忘我的投入劲着实让我感动。放松时我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意念放松和放松操练习。同学们,下面跟我一起做,举起你的双手,两脚跟抬起,同时重心提起,脑海中想想大海、蓝天、白云、草原„„,好的,重心往下降,同时身体放松(高位站立成蹲位姿势);同学们做得都很好,下面闭上双眼再跟我做一遍„„。最后让同学们自已对本次课进行了总结一下,都是学习了哪些东西?我对学生提出下课后的要求,要求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多进行对篮球球性的练习,增强对篮球的球感。本节课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了。

三、教学反思:

本案例的教学目标通过篮球创新体验来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并以集体竞赛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享受篮球乐趣之余,体验集体合作获取成功的喜悦心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本案例淡化篮球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既提高了篮球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

本案例中,老师始终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进入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到整堂课的各项篮球体验活动中。师生间没有隔阂,平等的对话呈现了一种民主氛围,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均得到充分的体现。

实验中学

小学体育“篮球”教学研究与案例评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