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浅谈国有企业
编辑:九曲桥畔 识别码:16-943816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11 17:24:58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谈国有企业

浅谈国有企业“办社会”现状

在计划经济时代,社会被分为若干部分,每个小部分都是由一个国有企业支撑。国有企业在经营自己的主营业务的同时,要拿出一部分利润,为自己的员工及其家属建造住宅区、学校、医院、娱乐场所等等附属设施。同时,企业还要负责其员工和家属的社会福利及养老保障。当时,每个人工作固定,大学毕业生也是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人这一职业更被称为铁饭碗,在上一代退休之后,下一代可以接替上一代的班。在这样一种劳动力几乎不流动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办社会”变成了一种必然,因为国企“办社会”更能够保证目前社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稳定性,使计划经济的操作性更强,劳动力更能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保障。

然而,国企“办社会”的弊端日益明显,它使原本效率低下人员膨胀的国有企业背上了一个大包袱。在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势在必行。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短时间内摆脱困境,得以在市场中存活。将国有企业与其所办社会分离,也成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

据教育部统计, 截止1998 年底, 全国企事业单位办中小学1.9 万所, 在校生813 万人, 教职工69.5万人, 大体占全国学校的1/ 3。其中企业办学约占90%左右, 据此估算, 企业办中小学1.7 万所, 在校生731.7 万人, 教职工62.6 万人。据卫生部测算, 截止1997 年底, 全国工业及其它部门自办医疗卫生机构91081 个, 拥有病床位62 万张, 工作人员112 万人;其中医院7297 个, 床位60 万张, 工作人员79 万人, 大体也占全社会医疗设施的1/ 3。这个是改革初期的数据,经过多年的改革,我们国家国企办社会的现象大为改观,基本实现了原有社会服务设施所有权多元化,实现了分离。

对于现状而言,国有企业还可以说是办社会么?我认为出于如下原因,这个是个比较难以回答的问题。首先,难以清除界定什么样的程度可以划归为企业办社会,什么样的程度不属于。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企业为职工提供住房,企业为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养老等福利行为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并不能很清楚地以某种特定行为为分界线来划分国有企业是否在“办社会“。

其次,目前虽然已基本实现分离国有企业办社会,但是并未在全国范围内完全实现这种分离。目前,在很多农场,牧场依然存在严重的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行为,而很多专家学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促使这种改革早日实现。因此,严格意义上的分离还未实现,从这个角度看,我国仍可以说是国有企业办社会。

然而,正如某些学者所说,中国在计划经济的大趋势下,国有企业社会化的主体正在日趋多元化,很多地区的这种多元化已经走的很进,基本摆脱了国有企业办社会。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大力度的国有企业改革中,大多数学校和医院已经脱离企业,收归于国有。

社会保障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随着我国社保制度的完善与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摆脱国有企业为员工提供社保的模式,而是通过企业统一收缴,交由国家迚行操作,以保证劳动者社保的权利。

综上所述,我国虽然没有完完全全摆脱国有企业办社会,但我国以大体上实现了国企的改革,使国有企业办社会的行为基本消失。因此,我们已不可以说我国仍处于国有企业办社会的状态。

第二篇: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加强

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员工,而员工的心理状况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企员工一直都被外界评价为“福利待遇好,工作稳定”,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冲击,国有企业员工的心理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进行合理激励、注重人文关怀、建立预防网络三个方面阐述如何管理员工心理健康。

一、员工心理健康对国有企业发展的意义

员工心理健康是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企业的发展需要凝聚广大员工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哲学上讲,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所支配的,因此,什么样的心理状况也就决定着员工在工作中有什么样的行为。曾有企业管理专家做过实验,员工在和谐健康的心理状况下的生产能力比在心理不健康和谐状况下的生产能力高出数倍。员工有健康和谐的心理,才能有成就感、归属感,才能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的财富是员工创造的,而员工的创造则来源于其心理。健康的心理储存智慧和能力,并能将其转化为生产力。

我国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结构。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始终起着领军、主导的重要作用。但是随着产业结构战略调整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覆盖面逐渐扩大,给国有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相应的,国有企业员工在思想观念、心理行为上也发现了诸多变化,他们的心理也日趋细密、复杂,甚至难以捉摸,而由此产生的一举一动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影响。

因此,员工心理状况是企业发展稳定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决不能掉以轻心。而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首先能使员工感受到企业对他们的关心,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能吸引更多的优秀员工;其次,通过员工心理健康管理的实施,使员工压力处于最佳水平,身心更健康,精力更充沛,由此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再次,通过对员工的压力水平进行即时性监控,并推荐适当的指导建议,促进员工随时调整身心状态,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二、国有企业员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国有企业员工一直享受着“工作稳定,福利好,薪水高”的待遇,但是目前一份企业员工敬业度调查却显示,民营企业、外资合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员工的敬业度较高,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敬业度最低。近几年,国有企业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日渐受到广泛关注。

据国内权威机构调查,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有企业员工中,有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是说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同时,2.24%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有22.81%的被调查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的数据分析显示,被调查者经常频繁地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精神上的压力;感觉不开心、郁闷;觉得自己在事情中不能担当着有用的角色;精神萎靡,工作积极性不高。以国有企业中的供电企业为例,由于工作环境单

一、恶劣,人际接触面窄,还时常背负着安全生产压力等,员工经常出现四类心理问题:一是生理耗竭,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不适,职业病缠身;二是心智枯竭,表现为空虚感明显、心力不足,自我评价下降;三是情绪衰竭,表现为激情的丧失、情感资源的干涸,烦躁易怒,悲观沮丧,深感无助,或有极度的自尊和敏感,焦虑症、抑郁症和孤独症等;四是价值枯竭,主要表现为工作的无意义、无价值感,工作效率低下,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位变迁,福利、薪水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其内在因素主要是国有企业员工比较浮躁,对本职工作的投入度比较低,很多人不甘于现在的工作,急于寻求事业的成功。而外因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国企的计划执行体系和模式,与员工受到的激励、创造型教育产生了矛盾,很多年轻人不适应国企的工作环境,导致工作投入度低;而且我们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观念、信息都对年轻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三、如何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

员工心理健康,就是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循序渐进。

(一)进行合理激励

在现代工业管理中,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仍是一种重要手段。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会产生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排列,只有在前一需要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后一个需要;在前一个需要得到充分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会显示出激励的作用。合理激励,能有效激发员工的精神与物质欲望,推动企业和员工共同和谐发展。很多国有企业相继建立了以员工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仅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制度的保障,更为加强员工心理健康管理提供了支撑。

1、分析员工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激励

同样的激励手段不可能满足所有的需要。按照需要层次理论,就算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需要,所以,企业对不同的人必须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也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要想激励员工,必须了解其动机或需求,找到激励他们的因素,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激励。

2、完善制度,实施科学的、公正、适当的激励

在制定激励制度时要体现科学性,企业必须系统地搜集、分析与激励有关的信息,不断根据情况的改变制定出相应的政策。激励必须公正。一个人对他所得的报酬是否满意不是只看其绝对值,而会进行社会比较或历史比较。通过比较,判断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对待,从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和工作态度。

(二)注重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人文关怀是一个大范畴,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关注员工的个人感受和需求,营造和谐温暖的人文环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带来的员工心理问题,充满人文关怀的员工心理管理,能够减少员工对组织的抱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促进各部门、各层次员工间的沟通;提高员工士气,改善组织气氛。

1、开展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是目前国有企业管理者经常采用的方式,其成本低,方式多样,而且有时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心理疏导,首先应当对员工心理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判断员工心理属于哪种失衡状态。要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必须建立良好的员工诉求表达机制。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职工代表、职代会的作用,增强工会的吸引力、凝聚力。有的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设立了总经理信箱,或者聘请了总经理联络员,为员工与管理者沟通搭建了桥梁。有的企业开办了自己的博客、微博,为员工发表意见看法也提供了平台。总之,充分给予员工表达想法、袒露情感的机会和空间。这样,员工在经过了一个发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的过程之后,接受疏导时就会比较冷静。其次,要善于运用技巧,灵活开展心理疏导。要抓住各种易于被其接受的观点和有利的因素,进行疏通引导;要以坦诚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帮助分析现实问题,避免对方猜测怀疑;不能空洞地劝慰,更不能敷衍搪塞,要根据个案的具体情况和特点给予不同的启发和支持,如果当事者抱有敌意和采取攻击行动,应采取适当回避的态度,尽可能地忍耐、克制,让其他人员先去进行缓解工作。疏导过程中,还要注意通与员工建立一种相互信赖、相互鼓励的关系,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从而巩固心理疏导成果。

2、开展亲情帮扶

有的国有企业建立了定期慰问制度和跟踪帮扶制度,积极为员工妥善解决困难和矛盾;在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发放困难补助;在遇到国家社会各种灾情、难情和急需帮扶的患病员工,组织各级组织带领员工捐款捐物,伸出大爱

之手,把阳光和温暖送给需要帮扶的群体。通过这些制度和举措,使公司员工在帮扶中倾情奉献,在奉献中学会了爱与感恩,不断提升心灵品级,养成了爱心奉献、感恩报效的良好心态。

3、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

企业不仅要认真倾听员工心声,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员工各种具体困难。对于员工的实际困难和合理的需求,要及时积极地进行协调,帮助职工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收入分配、医疗住房等实际问题,对干部职工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帮助,精神上鼓励,积极为干部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增强大家的归属感、认同感。企业管理要用情感纽带把全体员工团结起来,倾听职工所言、关心职工所困、了解职工所思,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把感恩之情化作回报企业的热情。党团组织要关心员工及其家庭成员遇到的紧急医疗救治、婚丧嫁娶、助学帮困以及日常生活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等各种实际困难,要采取有效手段,及时提供各种帮助和服务。制定完善配套的机制,使职工的合理诉求得到切实落实。这样才能真正替员工着想,从而化解矛盾、减少冲突、维护稳定。同时,还要结合本企业的文化和现状,以具体的事例和榜样来教育和引导员工,帮助员工改正自己的不良心态,达到内心的平衡。

(三)建立预防网络

在较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员工产生一些心理问题是必然的,此时,就要做到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健康预防网络,做到防患于未然。

首先,可以建立企业家庭联动机制。在工作的班组设臵心理健康员,组织参加外出培训和企业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专业水平。

其次,要营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积极健康、融洽和谐的内外环境,对提高职工控制和调节不良心理的能力,巩固心理教育成果,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再次,要大力普及心理科学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是搞好心理教育、培养职工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性工作。目前,不熟悉、不了解心理科学知识,不能正确认识和解释心理现象和问题,不善于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员工的心理潜能等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实际,组织专家编制针对本企业员工的心理测试题库,放在企业网站上,使员工可以随时对自己进行测试,以检测自己心理健康的程度,或者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企业员工做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开展一对一帮扶,使员工及时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总之,只有员工心理健康了,企业和谐稳定发展才有保障。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加强对员工心理健康的管理,帮助员工筑牢心理防线,培养健康情绪,这样,国有企业发展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力量,才能在改革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屹立不倒,稳步向前。

第三篇:国有企业

东阳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改革

相关材料参考模板

参考样式1:关于报请审批《东阳市**有限公司公务用车制

度改革实施方案》的请示

**局(委、办):

根据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改革领导小组印发的《东阳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东车改〔202_〕*号)精神,结合我公司及下属子企业实际,制定了《东阳市**有限公司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已经**(会议)集体研究同意并公示。现将方案报上,请予以审核。

附件:《东阳市**有限公司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方

案》

东阳市**有限公司

202_年 月

附件:

参考样式2:东阳市**有限公司公务用车制度

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东阳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东阳市国有企业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文件要求,结合本公司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实际,制定改革实施方案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企业规格、行业性质、工作所在地等,公司总部及子企业构成情况、人员总体数量和结构比例,司勤人员结构、性质、数量、公务车辆(含企业负责人保障公务用车、生产经营和业务用车、其他公务用车)总体规模、数量、类别,及车辆日常主要用途、使用频度、管理模式。二、**公司公车改革方案

1.人员参改情况。纳入车改的人员范围、数量。对原符合公务用车配备条件岗位、个别特定岗位的人员情况作具体说明。

2.车辆保留和取消情况。拟保留的业务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等车辆的数量、主要用途以及特种专业用车的固定设备安装或改装情况说明;拟取消的车辆情况等。

3.司勤人员安置情况。简要说明拟分流安置的司勤人员数量、安置方式、安置计划等。

4.节支率测算。简要说明测算过程,包括改革前公务交通总支出,分项说明车辆更新购置费、车辆运行费、司勤人员支出、租车等其他相关支出等;改革后公务交通总支出,分项说明公务交通报销预计支出、保留车辆更新购置和车辆运行费预计支出、保留司勤人员预计支出;改革完成后预计达到的节支率。

5.车辆社会化保障改革计划和阶段性目标。总体的经营和业务保障用车要逐步社会化、市场化改革,企业需要制定经营业务活动用车社会化改革计划和阶段目标,分阶段减少经营和业务活动保障用车数量,用3-5年的时间将由市场化、社会化方式替代的经营和业务活动出行,全部转由企业公务出行社会化用车平台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机构保障。6.管理措施。简要说明改革后保留车辆、“实报实销”公务交通费用的管理使用方法。

7.组织领导及进度安排。车改工作小组成立情况(组长原则上由单位负责人担任);车改工作进度安排;车改工作具体负责人和经办人的联系方式。

三、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子企业车改实施要求

1.二级及二级以下子企业参改人员范围要求,及参改方式。

2.二级子企业车辆保留和取消情况,及保留车辆的管理要求。3.二级子企业司勤人员安置情况。

4.二级子企业公车改革的起止时间、基本流程和要求。5.对二级及二级以下子企业车改总体“节支率”的预期要求。附件:

1.**公司公车改革基本信息表

2.**公司人员参政信息表 3.**公司拟取消车辆汇总统计表 4.**公司拟保留车辆汇总统计表 5.**公司节支率测算表

6.**公司车辆及公务交通费用使用管理办法

第四篇:国有企业

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

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书

为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信访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5号文件”)和国务院《信访条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推动公司改革发展、运营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公司与各基层签订《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信访稳定工作责任书》。

一、责任人的职责

(一)各基层党政主要领导是本单位信访稳定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信访稳定工作负总责,并督促班子其他成员在各自分管的范围内履行信访稳定工作职责;信访维稳工作责任人员负直接责任,认真落实信访维稳工作措施,确有成效地开展工作。要做到运营生产与矛盾预防化解工作同步考虑、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二)层层落实信访维稳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级责任,签订工作目标责任书,切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把信访稳定的各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基层、线路和班组。

(三)建立健全各级处置突发时间的组织机制,明确分管领导、责任人员,集中精力,人力。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确保实发事件和处置有力有效及时。

(四)把信访稳定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程,每周进行一次终点稳定对象的排摸,每月进行一次信访维稳工作的排队分析,确保

信访维稳工作措施的落实推进。信访维稳工作是企业整体工作的重要内容与生产经营评先和其他工作目标同检查、同总结、同考评。

(五)在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要根据“五项评估指标”(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连续性、影响性)的内容,开展内部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严格执行“五个同步”“五个不出台”的要求规范运行。即调整方案与稳定工作方案同步制定、同步报批、同步推进、同步完善、同步考评;对法规和程序上有障碍、领导力量和工作队伍落实、改革和稳定工作方案不完善,职工思想状况不清楚,配套资金和政策未落实的调整措施不出台或缓出台。

(六)按照“三清一方案”(即信访人基本情况清、真实诉求清、解决矛盾相应的政策清,形成统一的处理方案和答复口径)的要求,及时排摸分析不稳定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化解初信初访矛盾和稳控重复矛盾,不上交和激化矛盾,把不稳定因素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

(七)建立领导干部包案制度。如发生职工到市政府、久事公司和集团公司集访,闹访等情况,各基层要确定一名领导干部专门负责,一包到底直到问题解决。

二、责任人的工作目标

(一)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全面落实信访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信访维稳工作签约率、考核率均达到100%。

(二)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世博安保维稳反恐“四个坚决防止发生”和“四个确保”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妥善化解、处置不稳定因

素,不发生进京集访,不发生越级集访,不发生三次以上到市和进京的重复上访,不发生影响企业和社会稳定的重大事件。

(三)世博会期间,在世博会场及其他涉世博场所不发生因信访问题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四)强化初信初访的督查和考核,切实做到按时转送交办率、受理告知率、按时办结率100%,重要交办信访事项的解决率达80%以上。按时上报每周信访维稳重点对象排摸表,认真落实工作措施,重点对象得到有效控制。

三、责任人的考核

(一)在责任书约定的责任事项纳入基层党政领导的绩效考评体系,同步实施考核与奖惩。

(二)责任人在责任期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实现信访稳定工作目标且成绩突出的,予以表扬奖励。责任人未认真履责,发生影响社会稳定和企业声誉的重大事件,予以批评处罚,后果严重的实施问责处理。

四、考核期限

同基层党政目标责任书约定期限。

五、附则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基层责任人与公司各执一份。

甲方:中共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委员会

党委书记:

乙方:中共上海巴士电车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

责任人:

二○一○年四月二日

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信访稳定工作

上海巴士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202_年4月

第五篇:国有企业弊端

国有企业弊端

中国的国有企业的最根本弊端在于以党政治企,让企业结构弄得跟机关一样,其习气和政府机关基本没有二致。

1、自上而下的统治、封建制阴影下的王朝。国有企业感觉就像以前的某种封建式管理,如领导像皇帝,管理人员像下臣,其它人就像一般的办事者了。皇帝一发话,中层人员唯命是从,而且容不得半点分辨,否则乌纱帽不保,甚至更惨,根本无法通路。

2.分配体系严重扭曲,领导与普通员工差距巨大

3、缺乏监督、管理不清,人治化严重,任人唯亲,拉帮结派,裙带关系严重。、制度太复杂,办事效率极低。在国企办事不论对内对外给人最大的感觉就办事效率极低,拖拖拉拉,没有一件事能轻易快捷的了却。

5、形式主义严重。国企里面从高层领导到中层干部直至员工,说实话办实事的人不多。多数人都是在跟风,喊口号,大搞特搞形式主义。

6、公司内部内耗严重。

7、机构臃肿。

8、国有企业太重视学历,不注重技术和能力。

9、奖惩、升迁制度不合理。

10、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才匮乏,国企内部整体素质低下。

11、公司制度不健全,工作分配不清晰明确,各部门或者同事之间工作上相互扯皮,导致效率低下。

 其三:缺少一个长效的激励机制。每一年企业都要对一些表现突出的人员进行一次性的奖励,不管是年中的优秀党员评选还是年底的劳模先进评选,由于程序和人员的组成问题的制约,评比工作往往就是一个走过场的过程。真的下了苦、出了力的不见得就会被推荐。再因为名额的原因,也远不能满足表现好的就能得到荣誉的要求。许多工人就说:现在的工资还可以,可是精神上的鼓励太少了,人也觉得没有意思。

其四:对技术工人不重视。工厂里面曾经很流行的一句话是:紧车工慢钳工吊儿郎当是电工。这句话不能完全概括所有行当和工种,可是这三个工种的工作情况还真的和顺口溜中差不多。我们的企业是一个国有矿山企业,工种很全也很多。由于早期在制定岗位工资标准的时候存在一定的误区,单纯的从“下苦”的程度来衡量岗位的高低,导致一些技术工种岗位工资比较低,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造成了技术工人“这山望见那山高”,甘愿去生产一线做一些简单的操作工,也不愿意学习技术,加上一些有门路的人的进入,技术力量正在呈现其十分薄弱的可怕来。

还有很多比如像进货渠道把关不严等造成了大量设备资源浪费,部分领导水平差等现象,直接或者间接的造成人员的思想波动,凡此种种现象,使国有企业到了必须改制的紧迫关头,作为工人,都希望企业的效益越来越好,收入越来越高,干活时越来越顺心,福利越来越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盛霖昨天在出席“公共服务部门改革国际经验与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国际研讨会”时指出:我国的事业单位存在着两大弊端,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在分析我国事业单位时,李盛霖说,在130多万个事业单位中,部分事业单位占着国家资源、享受着财政支持,却没能有效和公正地提供相应的服务。这首先表现为:现行势管理体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行政性垄断,导致市场分割和资源浪费,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此外,大量事业单位分别附属于不同的政府机构,政事不分、企事不分,容易造成政府职能缺位、越位和错位、导致宏观调控乏力,行政效率降低,政府机构膨胀和财政负担

增加。

李盛霖同时表示,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着手制定全国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指导意见,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出台。

新闻背景:我国事业单位现状

据统计,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共有130多万个,纳入政府事业单位编制的人员近3000万。我国现有的事业单位按照职责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直接承担政府行政职能,为政府服务,主要从事监管、资质认证等活动;另一类是承担公共事业发展职能、为社会服务,主要从事科教文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第三类是承担中介沟通职能、为市场和企业服务,主要从事咨询、协调等活动。

而在国外,类似于中国事业单位的这些组织和机构,要么与政府相比,称之为非政府组织,要么与企业相比称之为非赢利机构。

国家发改委体改司司长范恒山认为,一些事业职能繁杂、角色混乱,在实际运作中,更与其本身定位大相径庭,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浅谈国有企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