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行走课堂 小学数学》心得
读《行走课堂 小学数学》心得
在工作之余,我读了《行走课堂小学数学》,这是一本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门专业课程,关于小学数学的理论书籍。编者从小学新课程学习方式转变的教学问题与对策出发,反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反映最新的学科知识发展动态、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和研究成果,反映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学方法,在确保科学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突出了教材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特别是书中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的教学策略,使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学生、教材、手段一组实体要素与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一组非实体要素按特定目的组成的多因素的动态复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课的类型、学生实际和学校条件,灵活地、综合地选择各种不同的教学途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以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掌握思维方法,发展思维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认知和情感的结合,每一个学生都渴望成功,这是学生的心理共性。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击,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失时机为他们走向成功搭桥铺路,想方设法使他们获
得成功。比如回答问题的时候,针对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做法:对于综合性比较强、比较灵活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来回答;对于一般性的问题,可以请学习成绩中等的同学来回答;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暂时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这样所回答的问题与他们的实际情况相符,回答的正确率就高一些,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多一些,他们的成就感就强一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就浓一些。
在数学教学中,练习设计是极其重要的内容。练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学生对于大量的枯燥的口算、笔算不感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心理,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如果把练习内容寓于游戏之中,就能帮助他们从厌倦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唤起儿童兴致盎然地再一次追求成功的心向。因而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和设计了很多新颖有趣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如找朋友、夺红旗、对口令、小猫钓鱼、小动物找家等等,把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变成丰富多彩的游戏与竞赛活动,学生兴趣浓、情绪高、思维或、反应快,在“玩”、“乐”中获取知识,增长智慧。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全方位的,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可以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数学。
第二篇:《行走课堂之小学英语》读书心得
《行走课堂之小学英语》读书心得
今天我仔细阅读了行走课堂之《小学英语》第一部分学习方式的综述中,“变化是知识的本质”中有这样一段话:知识是经常变化的,你我都得承认,这种变化,意味着除了学习,我们别无选择;意味着除非我们淡出表演的舞台,除非我们死亡,否则,我们得永远学习,永远没有什么“毕业”的说法,这也意味着,我们讲一声接受不同形式的教育,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就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更新观念,在教学改革中,锐意进取,吸取先进的教育理念,拿自己的昨天跟昨天比,每天都有一点点的变化,积少成多,相信自己会有收获的。
在英语学习的领域,“探究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基于自身的体验,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亲身的体验,主动获取知识或信息,应用知识或信息去解决问题,完成交际任务,有的情况学生可以自己确定专题。通过主动的学习,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树立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西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初探心得
数学高效课堂初探心得
西关小学 数学组
开学以来我校大力推进了“五步三查”模式,进行高效课堂改革,我们数学组的老师们积极探索,经过近几个月的实践,感触颇深。
1、新的教学模式要求老师课前必须有导学案,只有精心设计我们的导学案,我们教师方可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我们教师就认真研读教材,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编写合理可行的学案,把握好重点,难点。这样教师的劳动得到了全面的展示,通过课前学生的自学,学生有自学功的喜悦,老师更有付出劳动的欣慰。
2、以前是教师主讲现在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前的个体学习转向了小组互助学习,以前的教师一家之言转向了互动式的答疑解惑,这无疑给沉寂的课堂增添了一些源动力和活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学习的目标,有了解决问题的欲望,有了超越他人的竞争意识,课后有了可以继续学习的精神食粮。俗话说,有所需要才有所动力,在课堂中学生有了具体的目标,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3、在课堂上,我们亲身感受到了教师的主导和引导作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能获得快乐。同组学生能在小组学习中既学到知识也能感受到小组这个集体的温暖,这样,将老师的个体关爱转移到小组这个群体的关爱,这无疑增强了后进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每当看到班级上课时举手的同学越来越多;看到同学们拿到课前预习的积分让小组长积分时;看到同学们有时为一个问题而争的面红耳赤时„„我会由衷的感叹:以前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高效课堂就是好!但是在现在的教学当中又遇到了种种问题,也会常常使我感到苦恼:
1、现在每科都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这无疑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现在学生的上课基本上在课堂上是展示学生的课前劳动成果,不会的知识在课堂上得到解决,因此不预习会导致上课效果大打折扣。但如果每科都预习的话,针对非寄宿学校从时间上来说可能在校时间会相对少,拿回家预习的话,学生晚上的负担会加重。
2、学生的知识巩固时间会减少,感觉学习不够扎实,不能针对不同的题型灵活运用。
3、学生把重点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展示上(评比的得分上),根本不注重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不会聆听他人、他组的发言、展示及点评。
4、学生总体感觉特别浮躁,可以说很不踏实。部分学生对一些知识点讲的很具体、展示的也很精彩,但是做不到卷子上。
5、针对大班额班级,课堂上感觉纪律混乱、不易管理。班内个别不自觉的学生在他人展示时趁机玩、说、闹。不仅自己不听,还去影响他人。
当然以上所谈也可能是对高效课堂还未能完全领悟,熟练运用导致,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究,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效课堂的真正实施有许多细节还要我们不断的思索,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讨论。我相信,随着教师思想的不断更新和新的理论知识的不断学习,随着学生在高效课堂中的不断成长,我们一定会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真正的高效课堂。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堂诊断》读书心得
《小学数学课堂诊断》读书心得
近日,读了《小学数学课堂诊断》一书,收获颇丰,以致爱不释手。
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实现教师与学生最大潜能的发挥,如何在教学中丰富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如何使教学更加具备道德上的号召力等等,都是亟待我们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本书,恰好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应该说是一本具指导意义之作。
本书通过在叙事的意义、数学的价值、数学的理解、数学与生活、数学与合作学习、数学与探究学习、数学与训练、数学与思维、数学与综合、数学与文化等十个方面阐述,新颖而又不失实际的提出了教改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从制定教学计划到教学中方方面面的策略,再到如何指导和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掌握指导的技巧等,都作了翔实生动和具有时效性的探讨与研究,因此说,这是一本教育工作者的必读之书,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可以作为教育工作者的一本工具书来使用。
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人成长中尤为重要的阶段,对学习与社交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品德培养方面,小学阶段也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小学教师任重而道远,社会、家长以及小学教师自身的压力促使我们不断的思考教育的方向,同时,教育改革带来的是全新的变化,也是全新的课题地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也急盼着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和书籍的出现。《小学数学课堂诊断》带来了清新的扑面之风,令人振奋。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教师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再创造者;我们教师可以扮演更为活跃的角色,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密切的互动共同推进课程的发展与完成。书中所列举的讲述法、讨论法和独立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发现学习法、直接教育法和个别化教育法等等,是新课程教学中实用有效的方法论,是使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的一个很好的途径。书中也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鼓励教师在学科教育上的设计,强调学生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这样的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个性化的发展,鼓励不同个体对不同现象与问题在感知上的差异,并促使这样的感知升华成学生个体内的思索与智慧,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小学阶段在道德与技术上的进步和个性化发展。
第五篇:读读懂课堂心得
读《读懂课堂》心得
假期拜读了钟启泉老师的《读懂课堂》,感想颇多,收获颇丰。“读懂课堂”是教师成长的标志。钟老师在引言中提纲挈领地提出了这个中心思想,包含着对中国教育和教师向上发展的无限期望。
在这里,我想围绕读懂孩子进而读懂课堂谈一点粗浅体会。书中提到要倾听儿童的声音,要承认每一个儿童都是拥有内在独特性的存在;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去理解儿童的心情;要相信儿童拥有自己思考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真诚地接纳儿童的种种情绪表达;要保守儿童的个人隐私;儿童的问题需要教师做出仔细的分析。这为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学会倾听。
我第一次知道,教师的教育生涯就是不断倾听教育呼唤的生涯。呼唤,是一种内在的灵性的声音。教师倾听三种声音的呼唤,承受来自三方的诉求:来自学生的呼唤、来自教育内容的呼唤和来自制度的呼唤。
那么教师的工作也应作出三种回应:回应学生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爱;回应教育内容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真理;回应制度呼唤的教育生涯导向正义。
课堂,是师生互动、知识习得的主阵地,是实施新课程的主战场。课堂,是一个平常、普通而又神秘的地方,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给予不太成熟的孩子以成熟魅力、让孩子动起来,让知识活起来、让生命放光彩的场所。
课堂是知识学习的主阵地,是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是一个赋予没有生命的知识以生命活力、让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神圣殿堂。我们的课堂正逐步完成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的转变,从独角戏向师生互动的转变,从填压、灌输的教育方式向学生自主探究方式的转变,在这样的一个转变过程中,如何保障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权益,实现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与进步,作为课堂的实施者,就必须思考怎样倾听,倾听什么内容的问题了。
至于如何倾听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我想重点谈一下如何倾听孩子的问题。首先要以孩子为友,突出平等性。其次,要以孩子为师,突出主体性。这样孩子独立自主的愿望就能得到释放,让孩子教自己,既能检验孩子对已有知识掌握的情况,对已有事情的认识程度,又能帮助孩子进行复习、巩固、深化。最后要讲究教育方法,突出科学性。好的教育方法对成功实施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能体现出“三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
只有学会倾听,教者才能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课堂的实施才有针对性;只有学会倾听教育内容,我们的教育才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才能培养出有用的复合型人才;只有学会倾听制度的声音,我们的教育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
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一堂好课,怎样才能算是读懂课堂呢?用关爱回应学生的声音;用科学回应教育内容的声音;用公平回应制度的声音。想必,这才是读懂课堂的应有之义。
读《读懂课堂》心得
南张小学 张宝兰 202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