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精选合集]
编辑:落梅无痕 识别码:16-796010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14 11:14:1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大学生应如何对待婚前性行为?

一、前言

婚前性行为是指未婚者在没有办理合法婚姻手续前的性行为。

而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更是一个争议性十分大的一个话题,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又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我是一个女大学生,在我看来,大学生已经是一个能够自主思考,能懂得去负责任,有思想的一个个体。

二、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我通过百度网得到了多份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的调查报告。并且通过自己对此课题的搜索,查看了多篇有关报道与专家看法。

描述性研究法:对于已有的现象、规律和理论,我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验证,给予叙述并解释出来。

三、数据分析

该调查历时两年,开始时间为2007年9月,调查对象为北京、长春、成都、南京、南宁、武汉、重庆等7个城市的8万余高校学生,包括在校本科生、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的少

调查显示,60%左右的被调查学生持性解放的观念,70%以上被调查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及未婚同居等行为持宽容态度。14.4%的未婚高校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而在首次性行为中采取避孕措施的为47%,在性行为中每次都采取避孕措施的只有28.7%。有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5%以上的学生都经历过意外妊娠。

生殖健康知识掌握较少

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对于人类受孕条件、月经特点、女性最易受孕时间、艾滋病传播途径、紧急避孕方法等方面的认知率为50% 70%,医科学生、大学女生认知情况比其他学生好。同时,99%以上的被调查高校学生对口服避孕药的副作用都缺乏正确认识,只有2%左右的学生能正确掌握全部的紧急避孕方法,其中医科学生的掌握率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无显著差别,博士生的掌握率显著高于本科学生。

避孕信息获取途径欠佳

调查显示:包括医科在内的高校学生,大都通过各种媒介自学而获取避孕节育知识。现有获取此类知识前5位的来源为科普读物或报刊杂志(70.1%)、网络(54.6%)、同学朋友(41.6%)、课程教育或专题讲座(33.5%)、广播电视(31.2%)。

有性行为的高校学生获取避孕药具的最主要的三种途径分别是:药店(45.4%)、百货超市(34.4%)及自动售卖机(18.3%)。

高校性教育课亟待完善

调查显示:80%以上的学生对现阶段提供的避孕节育教育不满,90%以上的学生认为大学有必要开展避孕节育相关知识教育,而且多数学生认为应该从大一就开设,越早越好。39.5%的学生希望性教育的形式是课程教育;至于教育内容,与性行为相关的生理和心理,以及避孕节育的实用方法,都有传授的必要。

四、讨论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为何如此严重?

我认为,占一部分大学生中很大一部分对婚前性行为的认知还不够。不能理解婚前性行为会带给我多少危害,并且只为了追求那短暂的快乐和满足自己的私欲而去探索那片还不属于我们的神秘林。还有一小部分大学生是有目的进行婚前性行为,但是又在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人还没有负起责任的能力。所以,我觉得这些学生很大部分是冲动、盲目而犯的错。在另一方面来说是受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影响;也与我国在学校性知识教育上的薄弱,从古至

今,“性”在我国都是一个十分令人避讳的话题,导致很多学生在上大学之前,只接受过一点点性知识教育或者是没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还有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有关。

五、结论

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一般是在一时冲动、失去自控的前提下发生的,没有避孕。而作为一个理性和社会性的人,在其恋爱和性活动中提倡道德,是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即人在一定社会中性行为的社会义务、责任和权利的规范。因此作为女大学生,一定要坚决抵制婚前性行为,作为男大学生,应该培养高尚的恋爱道德和行为,为女方负责,不要因为一时的满足而遗憾终生。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要正视性心理现象,倡导文明的性道德,谨慎对待婚前性行为。

六、参考文献

【1】 周家华 王金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 【2】 中国学生网 文,《大学生恋爱如何应对心理困境》,来源互联网。【 3】 王云峰 文,《大学生性心理指导》【 4】 牵头人为武汉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熊承良的调查报告,课题是国家“十一五”项目。

大学生经典语录

没有性也不会威胁生命。心与子宫是相连的,伤害子宫一次,就等于伤害心一次,建议别为了一时冲动破坏一辈子幸福。黄金周等于堕胎周性渴望是本能的,性压抑是属于人类的,人之所以可贵,是因为能压制自己的性欲,为爱守贞。贞节教育该改为道德教育,对自己负责,不要影响别人。

如果没有日本的AV,中国性教育根本一片空白。(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第二篇:大学生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

在全省高校首开“性健康教育”课的福建师范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师江剑平,最近发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在测试大学生对待性问题的态度时,采取不记名调查和记名答卷两种方式,居然结果迥异。

江剑平说,“性健康教育”这门选修课两年前就列入了该校教学计划,由于当时学生得通过系里报名选课,全校报名人数不到10人,课最终没能开成。考虑到学生对“性”的羞涩心理,本学期改用电脑选课,这门课的报名人数一下子就达到了200多人。不过,上课时学生还是羞于当众提问,只有个别女生下课后主动留下来向老师请教一些“难言之隐”。

作为一项教学内容,开学初江剑平要求选修这门课的学生以不记名的方式填写《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调查问卷》。在收回的145份有效问卷中,有13位学生承认自己“有婚前性行为”,占被调查者的9%,这一比例大大高于4年前江剑平就同一问题所作的调查结果(5.5%)。在回答“你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如何”时,65.5%的人选择了“慎重为好”,这一比例比4年前的76.5%低了11个百分点;而选择“不应该,是不道德行为”的占14.5%,比4年前的30.3%减少了一半以上。由此,江剑平认为,目前在校的大学生比4年前的大学生在对待性问题上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在前不久的开卷考试中,江剑平给学生布置了一道“如何看待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论述题,让大家带回去做。至上周末共收回195份答卷,其中公开对此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学生只有3个。一位女生坦言,“我觉得婚前性行为在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是被人接受的,当然,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也应该被接受。两性之间感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发生性行为。这种行为会加深两性的感情”。另一位女生认为,“如果是真心相爱,发生性行为未尝不可。当然要注意采取一些避孕措施”。一男生对此则表达得比较含蓄:“我认为如果能够在大学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伴侣,即便最终由于客观原因没能走在一起,同样可以留下一段精彩的回忆,同样可以成为人生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更多的学生在答卷中对此问题持反对态度。不过,记者在翻看答卷时发现不少雷同的答案,这些论述显得相当全面而理性,江剑平估计这些“标准答案”是学生从互联网上下载的。如有几位男生是这样回答的:“我认为婚前性行为是一种性罪错。发生这种行为无论从哪方面说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1、损害身心健康;

2、破坏了正常的恋爱关系;

3、使新婚蒙上阴影,影响婚后生活和谐;

4、易引起许多矛盾和纠纷,特别是未婚先孕而实施人工流产的当事人,其身心摧残更大。”

一位女生分析说,“由于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崇尚‘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在乎天长地久’。这种观念让许多年轻人‘先上车后补票’,有的甚至不‘补票’。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男性具有更强的占有欲,往往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而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在生理和心理上比较容易受伤害。因此对男性要加强责任感的教育,对女性则加强自尊自重自爱的教育。”不少女生在答卷中表示:“热恋时千万要把握好尺度,女方对于男方提出过分要求时要敢于说:‘爱我,请你尊重我’。”

为何大学生在考试答卷与问卷调查时对同一问题的看法迥然不同?江剑平分析认为,学生在具名的开卷考试时,不排除为了获得好成绩,隐瞒自己真实想法而选择“正统”答案的可能性。

第三篇: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报告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应用伦理学》课程调研

不论上一辈的人们如何看待婚前性行为,又如何看待我们这一辈,事实是,在我们的身边,确实存在部分同龄人早已偷偷尝过“爱的禁果”。针对这一现状,社会对“80后”乃至“90后”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展开了声势浩大,持久不息的讨论。有的说当今大学生贞洁观念淡薄了,甚而至于将艾滋病人数量上升的部分责任归于大学生性观念的开放;也有的说基于爱的性无可厚非,法律既然允许大学生结婚,那么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又有何不可?

因此,本小组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以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问卷共有34题,其中33题为选择题,1题为主观题,问题涉及基本信息、家庭背景、恋爱、婚姻、性行为等多个方面,旨在试图了解我们大学生对于这一问题真实的看法。

本次问卷调查形式为匿名网络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网站公开以及复旦学号邮箱形式随机发放,截止至12月15日(周二)晚18时,共回收有效问卷86份,通过IP地址可确认的本校学生有55名,占总人数的63.95%,来自全国其他大学大学生12名,占总人数的13.95%。各年级比例分别为大一27人(31.40%),大二14人(16.28%),大三35人(40.70%),大四10人(11.63%)。男生32人(37.21%),女生54人(62.79%)

·大学生性观念开放?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97.67%)都表示不反对在大学期间谈恋爱,仅有两人认为“不怎么合适,大家还没有经济基础,没条件谈”,但并不持绝对反对态度,并且已经有59.3%的被调查者(51人)有恋爱的经历。尽管被调查者们对于恋爱的动机各执己见,但进入心理、生理的成熟期的大学生确实希望可以拥有爱情。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51名有恋爱经历的被调查者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与恋人发生了性行为且排第一,紧随其后的是“身体亲密接触”(31.37%),而这一行为通常也被认为是“边缘性行为”。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事实上,并非如此,让我们再来看一些数据。当被问及“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开放吗”,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表示“还行”;又有六成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身边有人未婚便有了性行为“和自己无关,没有理由干涉他人”;当被问及“你周围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如何”,八成的大学生则表示“还可以接受”。

“80后”“90后”的大学生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特立独行的,对于这些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模糊的,中性的态度。通过交叉分析发现,即便在有过性经历的17名大学生中,他们对于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也仅表示“可以接受”而非“赞同”。由此可见,无论有否性经历,大学生本身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对此持着不置可否的态度。或许是受家长的影响(不到一成的家长允许子女有婚前性行为),大多数大学生不确定自己将来是否会有婚前性行为,处于这样的心理,许多大学生也是直到对方或自己提出要求时才明白自己的态度,因此,社会舆论在谈到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时,不应当戴上色眼镜来看待,打上“当代大学生贞操观念淡薄”、“‘80后’提倡婚前性行为”之类的标签。事实上,在谷歌上搜索“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几乎全部都是负面新闻或反对态度,把“大学生”和“性”放在一起,就只能得到这样一个令人遗憾的现状吗?

·“爱至上”让我们踏出那一步

让我们还是用数据说话。

当被问及如何看待婚姻的时候,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是“神圣的”;又比如,问及“性——让你联想到什么”,六成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自然”;以及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先有爱,后有性”;此外,面对“如果自己的性要求被拒绝”,仅有8.14%的被调查者表示“不能接受”。

通过如上数据,我们不难发现,大学生的婚恋观是单纯的,在主流文化导向的影响下,大部分大学生都认为必须先有爱后有性,在一段感情中,爱是基础也是最不能缺失的,相比之下,性只是表达爱的一种比接吻更私密的形式。“爱至上”,是现在大多数大学生对待感情的态度,形成“爱至上”观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社会发展使得家庭多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等等,本文在此不一一讨论。但,值得注意的是,正是这种“爱至上”的观念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恪守上一辈的贞操观,从而发生婚前性行为。因此,在调查中只有24.42%的人认为“直到婚前都不可以发生性行为”,也就是说,近八成的大学生有可能会发生婚前性行为,并且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在“确定互相的感觉的时候”可以发生性行为。事实上,“确定互相的感觉”这一概念非常模糊,却是选择比例最高的。再比如,四成的被调查者第一次与恋人发生性行为是出于“想要占有对方”(排第一),又有21.05%的被调查者是出于“迎合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只考虑对于对方的感情,也就是说,“只要有爱就可以”。再深入猜测,恐怕许多有性经历的大学生的“第一次”都是在一时冲动之下发生的。相比之下,“反正要结婚”则完全没有被选,那么,大学生究竟是如何看待性与婚姻的?

·婚姻与性没有关系 “非处”也可以接受

传统观念认为,性行为是发生在结婚之后的,一旦有了婚前性行为,“必须要男方负责”,“非对方不嫁(娶)”之类的想法便随之而来,然而当代社会这些想法早已被大学生们抛弃了。在已有性经历的被调查者中,仅有一人认为在发生性行为后对方“要负责,非对方不嫁(娶)”。至于负责不负责的问题则存在比较大的分歧,47.37%的人表示“要负责,但未必和婚姻挂钩”,36.84%的则表示“不用负责,双方都是自愿的”。可见,在大学生看来,婚姻与性是分开的两样事物,正如同恋爱的对象未必是结婚的对象一样。

讨论婚前性行为,“处男/处女”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了有男生表示不愿意接受非处女,甚至出现已有性经历的男生坚决不接受非处女。对于这一问题,争议由来已久,更有女性被调查者表示希望可以正确看待地看待处男处女。但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男生以及女生,对于结婚对象是否处男/处女还是较为宽容的,过半数的男生不在乎对方是否处女,而六成的女生不在乎对方是否处男。此外,也有一定数量的受调查表示就算不是处男/处女,也愿意勉强接受。或许是出于生理上的差异,女生在这一问题上比男生要宽容得多,在此,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男生能够摆正心态看待处女。

·总结

面对婚前性行为,当代大学生确实应该有更多的冷静思考,在事前有较充分全面的考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仅仅是感性的因素是不够的,也应当理性考虑事后的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除了这些大学生应当做到的,学校、家庭则应当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和生理指导与正确的导向,在此次调查者中,有七成的大学生表示大学期间的恋爱是需要正确引导的。

而社会方面,则应当给予更多的理解,而不是让诸如“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有哪些危害”这样的新闻标题充斥在网页上。此外,还有许多的人表示对“80后”“90后”的大学生难以理解,拿一些极端的事例说我们过于开放,事实上这只是我们大学生中的一小部分,不能以偏概全。这样的社会环境对于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的大学生是不利的。我们呼吁的是一个开明的、宽容的、能够给我们更多帮助的社会,而不是一个只会说教的社会。

注:

本次调查基于网络调查平台“问卷星”(www.teniu.cc),全部数据均真实有效,可于该网站查询。

本小组成员:王卉 07300110024 汉语言文学

附: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问卷

应用伦理学

第1题:您的年级是? [单选题]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第2题:您的父母婚姻情况是

[单选题] A.双亲家庭

B.父母离异 C.父母未婚 D.父母分居 E.丧父 F.丧母

第3题:你觉得你父母对性的看法如何?

[单选题] A. 非常保守,决不允许子女有婚前性行为

B. 一般般,最好不要出现婚前性行为 C. 非常开放,是否有性行为是子女的自由

第4题:你与父母讨论过有关性方面的问题吗? [单选题] A. 有 B. 没有

第5题:在您从小接受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中,有否接受过性方面教育?A.从不

B.有过,但层次不深

C.有,从小就一点点的灌输

第6题:您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基本看法是

[单选题] A. 应禁止 B. 应限制 C. 应正确引导 D. 应任其发展

第7题:您认为大学生谈恋爱合适吗

[单选题] A.挺合适的,大家年纪相当,共同点多

B.顺其自然,不是一定要谈,但如果遇到合适的也不反对 C.不怎么合适,大家还没有经济基础,没条件谈 D.一点都不合适,上大学是学习的,又不是谈恋爱

第8题:您认为大学生谈恋爱的动机 [多选题] [多选题]

07300110024 王卉

[单选题]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寻求精神寄托,克服寂寞

B.别人都恋爱,自己没有觉得没有面子 C.寻觅真爱或者毕业后的结婚对象 D.别人强烈追求,自己不好意思拒绝 E.被对方某一方面的优点给吸引 F.满足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G.促进双方的学业 H.缘分使然,情投意合 I.大学的氛围比较适合恋爱

J.大学里少了恋爱,人生就不完整

第9题:您认为恋爱的最佳时期是什么 [单选题] A.大学以前 B.大学阶段 C.大学毕业以后

D.无所谓,遇到合适的就行

第10题:您如何看待婚姻

[单选题] A.可有可无 B.法律的约束 C.爱情的坟墓 D.神圣的

第11题:您的恋爱经历有(如果没有请转至第15题)[单选题] A.从来没有 B.一次 C.两次 D.三次

E.四次或以上

第12题:您与恋人交往过程中所发生过最亲密的接触是 [单选题] A.牵手 B.搭肩 C.拥抱 D.接吻

E.身体亲密接触 F.性行为

第13题:在公共场合,你能接受的情侣间最亲密的接触是

[单选题] A.牵手 B.拥抱 C.搭肩 D.接吻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14题:你拒绝过恋人的何种身体接触要求

[单选题] A.牵手 B.拥抱 C.搭肩 D.接吻

E.身体亲密接触 F.性关系 G.没有拒绝

H.没有提过这方面的要求

第15题:恋爱期间会发生性行为吗?

[单选题] A.会 B.不会 C.看情况

第16题:性,让您联想到——

[多选题] A.肮脏 B.羞耻 C.神秘 D.高尚 E.纯洁 F.自然

第17题:电视节目中出现一些关于性的镜头,你会觉得如何?

[单选题] A.很正常,只是一些生活镜头而已 B.可以接受,但最好不要出现 C.很排斥,不会再看下去了

第18题:平时看报纸杂志,你会不会有意识的避免一些有关性的报道或图片?A.会,因为觉得害羞或不能接受 B.无所谓,认为这是正常的。

第19题:您觉得现在大学生的性观念开放吗

[单选题] A.开放 B.还行 C.不知道 D.不太开放 E.很不开放

第20题:你觉得你周围的同学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如何? [单选题] A.非常排斥 B.还可以接受 C.非常开放

[单选题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21题:对大学生发生性关系的看法是

[单选题] A.基于爱情就可以 B.双方愿意就可以 C.应受到道德的谴责 D.应受到行政处分

第22题:您觉得爱与性的关系是

[单选题] A.先有性,后有爱 B.先有爱,后有性 C.有爱,无性 D.有性,无爱

第23题:如果自己的性要求被对方拒绝,您觉得

[单选题] A.无所谓,爱才是重要的 B.不能接受

C.可以接受,再找时机吧 D.我绝对不会提

第24题:您认为恋爱多久可以发生性行为

[单选题] A.随时可以

B.需要加强了解时 C.确定互相的感觉时 D.热恋中

E.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 F.直到婚前都不可以

第25题:是否有过性经历(如果没有,请跳到29题)[单选题] A.有过 B.没有过

第26题:首次与恋人发生性行为时的心态是

[单选题] A.反正要结婚 B.处于好奇 C.欲望得到满足 D.迎合对方 E.想占有对方 F.不知道怎么回事

第27题:您认为发生性行为后是否要对对方负责

[单选题] A.要负责,非对方不嫁(娶)B.要负责,但未必和婚姻挂钩 C.要负责,要赔偿

D.不用负责,双方都是自愿的 E.不用负责,开心就好

应用伦理学 07300110024 王卉

不想再见到对方,无所谓负不负责

第28题:如果您身边有人未婚便有了性行为,您会怎样看待他(她)? [单选题] A. 觉得他(她)道德败坏 B. 和自己无关,没有理由干涉他人 C. 羡慕他(她)

D. 觉得是件正常的事情,没什么

第29题:认为拒绝婚前性行为是守旧?

[单选题] A.非常赞同 B.比较赞同

C.不一定,每个人有各自的文化背景 D.不太赞同 E.非常不赞同

第30题: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是

[单选题] A.非常反对 B.反对 C.无所谓 D.可以接受 E.赞同

第31题:你的性别是

[单选题] A.男 B.女

第32题:(这题男生做)您在选择自己的妻子时,会

[单选题] A.坚决不接受非处女

B.虽然不是处女,但是还是勉强接受 C.不在乎对方是否是处女

D.如果自己是处男,就不接受非处女

E.如果自己不是处男,就无所谓对方是否为处女

第33题:(这题女生做)您在选择自己的丈夫时,会

[单选题] A.坚决不接受非处男

B.虽然不是处男,但是还是勉强接受 C.不在乎对方是否是处男

D.如果自己是处女,就不接受非处男

E.如果自己不是处女,就无所谓对方是否为处男

第34题:如果您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还有任何想法,请畅所欲言!

第四篇: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之我见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之我见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与西方国家经济及文化的不断沟通融合,社会涌现出一个新的问题——婚前性行为。具统计27.7% 的男性与34.4% 的女性坦言目前他们有稳定的恋人。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15%,女生13%。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生为 18.7岁左右,女生为 19岁左右,年龄呈越来越小的趋势。,现在女大学生的处女率仅是38%,这些数据反映了婚前性行为在大学生中也非常普遍。前一阵子和同学聊天中发现,大家对婚前性行为的接受程度已经那么高了,而实际发生了婚前性行为的也不在少数。总结下原因,可能与我们是社会学的学生,平时这方面内容接触得多,又是思想相对成熟的研究生有关。但这便引起了我对婚前性行为的思考,对于目前谈得很多的大学生结婚问题,也有一些看法。

婚前性行为,总是被社会主流文化所不容。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男女授受不亲”,结婚也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孩的贞节比什么都重要。虽然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社会开放了很多,但大多数发生婚前性行为的人,并不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或是荣耀的事情,而常常采取地下的方式。

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爱兰等对北京市5 所高校1310 名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了性观念的调查。其中半数以上的学生同意在双方相爱、双方的朋友关系稳定、双方正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对大学生性行为的调查中,27.7% 的男性与34.4% 的女性坦言目前他们有稳定的恋人。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15%,女生13%。首次发生性关系的平均年龄男生为 18.7岁左右,女生为 19岁左右,年龄呈越来越小的趋势。这是关于本科生的调查,我觉得研究生中的比例应该要更大一些。很多学者谈到婚前性行为的危害,亢丽娟说,从医学角度来看,和谐性行为需要安全、私密、舒适的环境,而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多数在隐蔽状态下进行,常常伴着内心恐惧、紧张、害怕、担心怀孕及不道德感、羞愧感和罪错感,容易引发性反应抑制和性焦虑的产生(亢丽娟,2005)。亢丽娟还提醒说婚前性行为有染上性病和艾滋病的危险。刘红芬则从女大学生利益的角度来说,有的大学生由于对性知识了解甚少,安全措施不当,同居以后导致怀孕,作了人流,患上妇科疾病,甚至终身不孕,由此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莫大损伤,这无疑对女大学生的学业、前途和终生幸福造成不良影响(刘红芬,2005)。范宝华把同居这样一种婚前性行为的形式提升到社会道德的高度,认为大学生同居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与责任意识是一种冲击,这种冲击是违背主流文化而对社会的整体运行不利的。这种现象如不及时遏制 ,将会迅速扩大,从而可能导致“性开放”,甚至“性泛滥”这样一种现实(范宝华,2005)。史成礼教授也提醒青年 , 婚前性行为有着很多的缺点,如感情不稳固,容易分手;男子求新意识较强,容易更换性伴;造成乱交,性混乱;使性病难以控制;;会有未婚先孕的后果,给计划生育造成困难;不符合婚姻法和社会道德规范等等。

据 浙江大学的相关调查,大学生中平时有性冲动的占87%,其中男生为96.31%,女生占68.7%,发生过边缘性行为的更是几乎与谈恋爱的比例相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出现性冲动是正常的现象,符合人类性生理、性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虽然婚前性行为有这样或那样的危害,但是很多大学生却事实上还是去做了的。我要说的是,大学生群体总体来说,是一个理性的群体,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对于自己人生各个阶段都有明确的规划,他们很清楚大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学习,也很清楚社会竞争带给他们的压力。在爱情面前,他们选择把性当成了爱的升华,本也是无可厚非的。

就像上面提到的调查,半数以上的学生同意在双方相爱、双方的朋友关系稳定、双方正准备结婚的情况下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现在的女大学生,虽然受西方开放思想的影响,但还是会把贞操看得很重要,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爱情固然可以让人冲昏头脑,但身处社会竞争压力下的大学生,仍然会带着现实的思考。我们同学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到的是,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合适的人,才能修成正果,顺利走进婚姻的殿堂。的确,太年轻了,爱情经不住考验;异地恋,岁月冲淡了一切;最重要的,当然是人合适了,人合适了,因为时间空间等客观原因分手的大有人在。高中阶段的恋人,到大学异地恋分手的有多少;工作找不到一起,自然分手的又有多少;而大一大二时的恋人,有多少会对将来有个打算,分分合合,在我们身边一直发生着。而到了研究生阶段了,从自己或是身边同学的经验中学到了很多,也成熟了很多,这时候选择恋人,就不再太在乎对方的外表,更看重内在了,择偶标准也更现实了起来;更重要的是,到了结婚年龄了,更多地为将来考虑了,我所认识的有恋人的同学,几乎都把现在的恋人当成以后的结婚对象,盘算着以后在哪里工作,什么时候结婚等等。而有的恋人,因为一方已经工作,有经济基础,在外租房一起居住。当然,以本科研究生阶段作为分界线不太合适,毕竟,各人成熟的程度不一样,也有很多人高中阶段的恋情维持到现在,早就为未来作好了憧憬并努力去达成了。

话说当年十三岁的秦始皇嬴政第一眼看到冯姜的时候就便对他说我要和你野合,野合就是我们所说的性交。它能够这么说是要根据他的地位和环境,但是从侧面来看,这不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正常需要吗?在看看现在的职场上,一夜情的情况不是越来越普遍了吗?而从我的角度来看,婚前性行为是可以接受的,但要加个前提,就是要做好防御措施,现在女大学生的处女率38%,在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必要组织婚前性行为,但是前提一定要做好措施。

性行为是成年人的本能需要,是一种文化,他可以较深刻的反映某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在我国,“性”一直都是比较保守的,有一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等原因,人们对“性”的态度和性行为方面也呈现出一种越来越开放的态势,随之而来的是婚前性行为的增多,这里的婚前性行为有几个特点,1婚前性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多。2婚前性行为的对象不专一。3婚前性行为没有做到足够的安全措施,导致女方怀孕堕胎的情况非常严重。4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原因不合情理,主要是过于草率和布什完全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等,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而且社会对婚前性行为的道德约束力不断下降,我们对婚前性行为的道德评价也陷入了一种混乱状态。

首先,我们要承认婚前性行为是成年公民的自由和权力,但应该在一定的道德和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我们主要做的教育和约束公民防止一些不道德的不合理的犯法的婚前性行为的发生,如果成年的情侣双方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建立在单纯的爱情基础上的;时间里在双方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的;是做好安全措施并不传说怀疑和堕胎的情矿的,一旦怀孕了或者要堕胎的时候,双方应该具有欧承担起责任和义务的能力;最后就是不能影响到其他人,比如说有些人在一些公共场合或者宿舍进行性行为而影响了公众。如果不符合以上条件的我们就可以认为其行为是不合理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我们应该对这一的婚前性行为和现象加以约束和制止,共同建立一个文明、健康是性文化国度,而不是像日本这样一个和美国等这样一个性文化堕落的国度。

就我个人来说,我对婚前性行为有这样的看法,1婚前性行为本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只是在工业化社会之后,随着性的解放和女性主义的发展等等原因促使了婚前性行为以及各种不道德行为的泛滥,我国也正处于这样的阶段。2婚前性行为何不合理,道德不道德不能“一刀切”的下结论,我认为评判婚前性行为何不合理,道德不道德应该有指标,一是它的发生是建立在什么之上的,二是他是否做好安全措施,三是行为者是否完全自愿,四是 行为者是否已经成年和足够成熟,五是其行为是否对其他人造成负面影响。

我觉得,成熟的恋情可以以性作为升华,而我相信,大多数大学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会轻易地发生婚前性行为。

婚前性行为作为恋爱到结婚的过渡阶段,我认为无可厚非,但前提是,成熟的爱情才能有成熟的结果,这个尺度的如何把握,相信大学生们有这样的判断能力,“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第五篇:大学生婚前性行为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文化的传播更加广泛、更加迅速,思想越来越早进入成熟,恋爱的年纪也越来越低龄化,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被大大提高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团体,人文素质、文化水平都较高,所以如今很多大学生在校谈恋爱也习以为常了,因此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在各高校的比例已逐年上升,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它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个体性心里发展的表现之一。它是生理、心理、主观、客观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情侣间的相互慰藉和性观念的改变是重要原因。与自己心爱的人发生婚前性行为可能是心甘情愿的、美好的,但是也可能给大学生造成许多可承受的、不可承受的消极后果,因此此次调查的目的是期望能够借此了解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和婚前性关系的意识及态度,通过此次社会调查来深入思考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心理、生理等多种原因,引导大学生在恋爱中树立高雅、纯洁、克制的情爱、性爱、婚姻观念,也希望能够以此督促学校、家庭、社会重视并给予大学生健康的性教育,在婚前性行为中如何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将消极后果尽可能降低。

二、调查类型

我们小组采用的是在特定对象范围内的网上问卷调查,制定了若干针对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看法的问题。

三、调查对象

本次网上调查问卷共248份有效问卷,受访人数当中,女大学生占60.48%,男大学生占39.52%。其中,有男(女)朋友的大学生占31.45%,暂时没有的占64.11%,有异性恐惧症的占4.44%。受访对象的年级从大一到大四不等,分别占总受访人数的13.71%、71.77%、6.05%、8.47%。248位受访对象中,来自大中城市的大学生占39.52%,来自小城市城镇的占33.47%,来自农村的占27.02%。关于“您是否认为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明确的规划”的问题回答中,认为自己对未来有比较明确规划的大学生占54.84%,认为自己对未来没有比较明确规划的大学生占45.16%。本次调查对象广泛,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等不同范围的大学生,调查对象充分。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首先,当被问到是否赞同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时,持赞同意见的占61.29%,持反对意见的占38.71%。而在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以及是否会尝试的问题回答中,认为可以理解并且自己会去尝试的占41.53%,认为可以理解但自己不会去尝试的占35.08%,认为不能理解但发生了就顺其自然的占8.47%,认为不能理解切发生了会特别后悔自责的占3.63%,没有想过的占11.29%。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方性解放的思想影响下,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认同态度相较之前有很大的改变。在对婚前贞操的态度上,有56.05%的大学生认为婚前贞操很重要,33.87%的大学生认为一般,10.08%的大学生认为婚前贞操并不重要。这表明,虽然现在社会比较开放,对于婚前性行为的看法也趋于赞同态度,但是还是有很多大学生比较看重贞操观念。在定义性行为的回答中,有80.2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需求,9.27%的大学生认为这是可理解但会带来自责感的行为,0.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般的发泄途径,0.4%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种病态行为,还有9.68%的大学生并不清楚怎么定义性行为。当被问到性行为能联想到什么时,有4.27%的大学生认为其肮脏,有10.25%的大学生认为其羞耻,有21.17%的大学生认为其神秘,有37.82%的大学生认为其自然,有26.49%的大学生认为其美好。其次,在回答可以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合适年龄时,认为可以在18岁以前的占9.27%,认为可以在18岁-22岁之间的占45.97%,认为可以在22岁-25岁之间的占31.45%,认为可以在25岁以后的占13.31%。由此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大学生认为第一次性行为可以发生在22岁以前。当知道同龄人有过性行为,有51.21%的大学生认为这是一件正常的事,有42.74%的大学生认为这和自己无关、没有理由干涉他人,有3.23%的大学生羡慕TA能有这样的勇气,有2.82%的大学生认为TA道德败坏。这表明虽然大学生对于性行为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部分大学生并不会排斥性行为。有28.59%的大学生认为大学生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原因是双方感情成熟的必然结果,有12.06%的大学生认为是一方的强烈要求,有26.94%的大学生认为是生理需求,有20.82%的大学生认为是对性的好奇,有8.26%的大学生认为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发生过所以跟风,有3.33%的大学生认为是为了利益关系。

另外,在受访的248位大学生中,26.61%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73.39%的大学生没有过性行为。而在发生过性行为的66位大学生中,第一次性行为发生在大学以前的占48.48%,发生在大一的占25.76%,发生在大二的占18.18%,发生在大三的占3.03%,发生在大四的占4.55%。在避孕方式的选择上,选择避孕套的大学生占77.27%,选 2 择计算安全期的大学生占3.03%,选择口服避孕药或注射避孕针剂的大学生占1.52%,选择体外射精的大学生占12.12%,选择其他避孕方式的大学生占3.03%,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大学生占3.03%。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性年龄已经有明显提前,但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懂得如何避免婚前性行为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积极采取避孕措施。

最后,在接受家庭、学校、或其他途径的教育过程中,是否接受过性方面的教育,回答“没有接受过”的大学生占18.95%,回答“有,但不深入”的大学生占42.74%,回答“有比较了解”的大学生占23.39%,回答“无师自通”的大学生占14.92%。当被问到是否会和家长讨论性方面的话题时,86.29%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会和家长讨论性方面的问题,而13.71%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会和家长讨论性方面的话题。由此可看出,虽然社会舆论和父母态度很少能左右大学生的行为选择,但大学生仍普遍选择不与父母坦白或是讨论这方面的话题。这反映当今社会对此现象还是普遍采取不认可的态度,这也给发生了性关系的大学生比较大的心理压力,不敢与父母讨论。

五、调查思考

大学生恋爱中发生婚前性行为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生理上,大学生 已趋向成熟,两性之间互相爱慕、亲近,甚至出现性欲冲动,以致发生婚前性行为,实际上就是受繁殖本能驱使的结果;心理上,大学生心理发展尚不成熟,生理上的性成熟引发性心理,而这又包含了某种对异性的好奇与猎奇心理,性成熟与人格成熟之间的不平衡,是大学生性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而从社会因素看,受西方文化性解放的影响,社会性文化的负面传播,社会、家庭、学校的教育缺失等都是造成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日益普及的原因。

面对这种情况,大学生自己应该有更多冷静的思考,切不可盲目跟风亦或是被迫而为,要尽快让自己成熟起来,应在事前有较充分全面的考虑,出现意外怀孕或恋爱失败的情况应冷静处理,切不可做出过激行为;学校和家庭方面应给予大学生更多的心理和生理指导,给与他们正确的导向;而社会方面应给予更多的理解,应反省不良性文化在社会上普遍传播给大学生的不良导向,而不应成为悲剧的促成者。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因其特殊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其在恋爱过程中呈现特殊的问题,近几年这方面的引导还远达不到需求,而大学生自己在这方面的认识也更多地偏于感性,这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目前在性教育这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还远远不够,需要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尽可能降低婚前性行为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