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7号文库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读书心得
编辑:平静如水 识别码:16-759074 7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0-20 08:54:41 来源:网络

第一篇: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读书心得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读书心得

朱正荣

工作之余我读了《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一书,其中开放性教学对我的启发较大。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每一节课上,享受到热爱的、沸腾的、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这是一种多么有生机与活力的境界啊。我们的数学课堂就应该充满活力。下面我就从书中“开放教学”这个角度谈谈如何带领学生进入这个“活”的课堂。

一、在教材处理上开放,让学生学有动力。

叶谰教授说过:“像以往那样把继承和掌人类历史上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基础教育的最重要价值的判断,显然是不够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拘泥于教材,要大胆突破教材的编排,在教材的处理上进行灵活的开放,把生活的素材、生活的数学问题引入课堂,这样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引力,萌发求知欲。浓厚的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如在教学两位数进位加时,结合当时班中正在开展“看谁红星多”的活动引入:小明这学期在作业方面夺得34颗星星,在守纪方面夺得28颗星星,这学期小明一共夺得几颗学习星星?从而引出教学内容34+28。又如:从新房地面的装修,要计算买多少地板,引出面积的计算等。把教材设计成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问题情境中去,学生就能带着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望和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愉快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去。这样,课堂上人人学得主动,就会出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二、在感悟新知的过程上开放,让学生学有自主。

数学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开放的过程。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用不同语言表达形式去观察、分析、猜测数学问题,让多种答案的现象时有发生,使学生在感悟答案的过程中,学有自主,这样才能使课

堂充满灵性,学生的思维得以发展。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时,教材先把被减数分成一个十几和一个整十数,然后用十几减一位数,再与剩下的整十数相加得出结果。如:43-8=35先算13-8=5,再算30+5=35。用这种方法统一学生的思维过程,对于形成“算法多样化”是不利的。从新的教学理念看,它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性,缩少了探索空间。学习这题时,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己探索出多种方法,让他们探索出多种方法,使他们的自主学习得以体现。由于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很多学生除了想到前面的方法外,还想到第二种方法:先算10-8=2,再算33+2=35。有的学生想到用加想减的方法:因为35+8=43,所以43-8=35。有的学生甚至提出用第二种方法更好。我没有局限学生的思维,而是鼓励他们:只要能又对又快地想到答案,用哪一种方法都可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符合他们的求知、求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他们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三、在练习设计上开放,让学生学有创见。

数学课堂应该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挖掘,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素质得到全面提高,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在课堂练习中,经常把习题设计成“问题答案不唯一,条件多余或缺少”等具有开放性练习,并且使习题的叙述方式多样化,问题情境生活化,解题策略灵活性,这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不仅可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而且能启迪思维,使学生学有创见,充满个性化。如在学完“元、角、分”知识后,设计小组合作练习:一本故事书需要11元8角,应怎样付钱?由于答案的不唯一,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挑战性,不管学生付钱方法简便与否,只要合理,就予与肯定。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创新思维的空间,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四、在作业设计上开放,让学生学有乐趣。

开放式教学提倡课堂教学要打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在课末拓展延伸。创设课外情景,布置一些开放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校外调查、访问、测量等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从而产生学的乐趣。如在学习了长度的知识后,让学生回家测量爸爸、妈妈的身高,房间的长、宽,门的高,一步、一柞的长度等。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作业充满“活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创造。

总之,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使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教师通过在教材、新知学习、练习设计、作业设计上进行灵活开放,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活的流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开放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教学手段。

第二篇:让课堂充满活力

让 课 堂 充 满 生 命 力

——听张人利校长《后茶馆式教学》感悟

3月22日下午聆听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张人利校长的《后茶馆式教学》报告,他讲到上世纪8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提出了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意即课堂气氛不必过于严肃,只有教师讲学生听,而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像茶馆那样,随便交谈议论。这样的教学,在上海乃至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为“茶馆式”教学方法符合了教育发展总趋势,其中“议”是对话的一种重要方法,使我更有系统的加以认识和提进。

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认识

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张校长提到的课堂教学中常见突出问题也是我需要改进的方面,虽然接受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却还是有时觉得在教学中自己讲的不多不够清楚,懂的知识重复讲,教师讲的时间多,而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了,学生的“潜意识”暴露不够,不清楚的没有呈现出来,更没有得到解决。注重“茶馆式”教学,学生活动多,积极性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读书自学能力,开阔思路,发展智力。

学生在读读、议议、练练、讲讲活动中,互相切磋补充,也时时产生创见,有利于锻炼创造能力。因此,“茶馆式”教学的本质是让教育走向对话和合作,让教育走向学习共同体,将现行常用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结合运用,只有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的生命力,特别在新课程推进到现在,中、小学教师都有优化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诉求。

二、关注学生的相异构想

在全国的优秀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尝试教学,洋思经验,杜郎口和段力佩的茶馆式教学,他们都是成功教学先学后教,学生为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教师是主体,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中充满活力,使课堂充满生命力。但由于不同学科体系逻辑结构变成以学生的学习为线索的逻辑结构,针对课的类型、学科特点、学段特点和学习方式等差异性,那么以上各种教学就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有相对的局限性。

张人利校长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他结合自己学校的实践探究后,以有领导的“茶馆式教学”为基础,进行不断完善发展,并提出了“后茶馆式”教学,它主要以“议”为核心,他是关注学生学习获得知识的方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效能的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改变过去以往的按次序定时间进行课堂教学的讲解方式。也不像在杜朗口中教师在“讲”的用时上有什么规定,因为有规定就会有限制性,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内容处理都不一样的。而是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不确定“读、练、议、讲、做”教学方法的教学用时,不拘泥教学方法应用完整,更不规定教学方法的教学顺序,以教材为载体,进行以学定教,它的教学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是以学生完成学业的效能为导向来确定“读、练、议、讲、做”的合理选择。学生自己学得懂的,或部分学生学得懂的内容教师不讲,尽可能暴露学生的潜意识,了解学生的认知度,尤为关注“相异构想”的发现与解决,让学生多交流,教师在对同一问题的讨论、对话中,对原先有错误的或不全面的想法进行修正,共同探讨或者拓展完善,从而提高实际教学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并对难点等原理性内容进行点拨,从而使课堂教学精致化,减少无效劳动,它不但关注学生今天的发展,更加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引入研究性学习

张校长在《后茶馆式教学》中倡导从“书中学”、“做中学”。他在80年代“茶馆式”教学的基础上多了个“做做”,从仅为单一的一种学生学习方式——“书中学”,发展为两种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发展。不仅让学生获得间接的知识,同时也让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张校长就是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课堂教学,因为有的概念、有的内容、有的方法,如果没有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学生是很难掌握的。像小学自然就是适合这种教学模式,它是以科学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从小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视角关注身边的事物的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才能有效的发现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过程,体验科学的过程与本质,发展学会学习的能力,建构起正确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态度。后茶馆式教学还会让学生在自由、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发言自由,形式宽松,虽然气氛活跃,但议题也并不松散,也真突出了以“议”为特点。

当然,作为教师的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使自己不断具备丰富的知识,极其敏锐的课堂反应能力,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形式更灵活,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

第三篇: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作者简介:陈工厂,男,1978年3月出生,汉族,2000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专政史系,从毕业至今一直在项城市付集一中从事中学历史教学,现任中学二级教师,九年级班主任。工作单位:项城市付集一中 邮编:466225 通讯地址: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付集一中 联系电话:***

[摘要]《课程标准》和时代的发展都要求我们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将活力注入课堂。教师就应该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关键词] 兴趣 活力 积极主动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由此可见,体现个性,以人为本,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更何况时代的发展也呼唤着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推进着教育课程的改革。因此,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是我们历史教师应该关注、思考和解决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著名教育家顾泠沅说:“在课堂教学范围里对教师最有意义的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也就是要使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对有了兴趣的事学生就会认真地把它学好。”这话表明: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强大的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在课堂上有活力,主动地进行学习。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

1、设计好开课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堂课能设计出精彩的导言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十分重要的环节。或新颖别致,或诙谐幽默,或富有哲理的导言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在上课之始就被吸引,始终以浓厚的兴趣上好该节课。比如:我在上《美国南北战争》一课时,是这样引入的: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所以今年1月20日新科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格外引人注目。出乎意料的是就职典礼结束后举行的花车巡游奥巴马将终点选在了林肯纪念堂。无独有偶1963年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演说的地点也选在了林肯纪念堂。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仅仅是巧合吗?刚刚同学们说到因为他俩都是黑人而历史上使美国黑人获得解放赢得自由的正是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100多年前他为挽救联盟解放黑人奴隶领导了美国的南北战争,历史上又叫做‘The American Civil War’,即‘美国内战’。”那么这场战争是如何爆发的呢?对美国历史的发展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美国南北战争。

2、利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手段展示形象逼真的景观,直观生动地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代替单纯的说教与复述,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其中,既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培养合作精神,又能唤起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例如:《难忘九一八》一课中,我给学生播放了新编九一八小调、九一八事变视频、松花江上和西安事变视频,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关于西安事变的解决问题,我作了如下设问:西安事变中捉住了蒋介石,那么,该如何处置蒋介石呢?通过学生的讨论,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

二、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

新的课程标准大力倡导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倡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努力改变过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些,开放教学内容就显得极其重要。因此充分利用课外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给学生以广阔的学习时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已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学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教师指导学生到图书馆、互联网中查找相关资料,核实整理成文字材料,带到课堂中与同学、老师进行展示、交流。例如学习长征时,让学生去搜集长征的故事,然后在课堂上就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这些活动使学生走出封闭的课堂,主动探究知识,体验创造成果的喜悦,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2、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小品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激情。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自主编演历史小品剧,例如,在讲述商鞅变法时,就上演了一出《商鞅舌战群臣》。当“历史老人”带领学生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历史情景以后,由同学们自己扮演的历史人物、历史场景便活生生地再现在渴求知识的同学们面前。最后经过概括归纳,并引导同学们对商鞅、秦孝公、旧贵族、老百姓的不同言行进行了分析讨论,从而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3、组织历史辩论赛。辩论是最能激发思维灵感火花的方法,也是学生之间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组织一些此类活动,能大大激发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活跃了他们的思维,而且巩固深化了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掌握。我们课本中有许多问题都可用到辩论法,像“鸦片战争能否避免?落后就要挨打吗?西方列强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等,这些问题都是发散性的,答案也是多方面的,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辩论,大胆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认识会更深刻,思路会更开阔。总之,富有生命活力的历史课堂是多元性、开放性的,提倡学生大胆发表个人见解,鼓励创新。

4、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

新课程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点拨。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例如在学习雕版印刷时就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实验:准备一张纸,在纸上写自己的名字,写三遍、再三遍、再三遍,然后让学生谈感受:(枯燥、乏味、单调、浪费时间)再让学生用小刀在橡皮上把自己的名字刻出来,自制一枚印章,并蘸上墨水印在纸上,多印几遍;与前一个实验比较,从中体会雕版印刷的方法和好处。

三、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才能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如何有效提高弱势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开动思维;或是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也可能有时侯这些学生的回答会与教师的答案相差甚远,这时你一方面应鼓励他说出其理由,另一方面应充分肯定他的回答中哪怕是细微的正确之处。然后给他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一是有利于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活跃的氛围,在师生的积极问答中加强互信、互动。二是能让学生在心理上感受到自己被承认和被尊重,尝到回答问题的甜头。这样才能使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也积极、大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才能全面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总之,要让我们的历史课堂充满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从桎梏学生思维的沉闷的传统课堂到放飞学生心灵,充满活力的新型课堂,虽“路漫漫兮”,但我们仍将“上下求索”,努力寻求突破,让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第四篇:教学经验交流材料《让课堂充满活力》

教学经验交流材料

《让课堂充满活力》

现代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学会”,“会学”,而且要使学生“乐学”。至关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对低年级学生更加需要采用多种刺激手段,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其注意的稳定性,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一、促进师生的交流与合作

上课的时候,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训练而且训练必须要注重实效,能够使师生间的交流合作更加融洽,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较好地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重积累,丰富学生的语言知识

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这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体验到积累的乐趣和收获,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实践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学生能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三、开展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动态的,只有在活动中,兴趣才能发挥其对认识和活动本身的推动作用。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限制甚至剥夺儿童的活动,他们很快就会对学习感到厌倦、乏味,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低年级学生具有很明显的争强好胜的心理倾向,在课堂上如果能恰当的采用竞争等激励手段,可以提高学生对目标刺激做出迅速反应的水平,从而使有意注意得

到加强,让学生思维更加灵敏,而且通过竞赛可以加速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提高学习效果,在一些对话较多的教学当中,要求学生分组、分角色进行比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评价中树立学生的信心

教师的一句称赞,对孩子们来说,就是一种兴奋剂,能树立起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可以积极引入课外知识,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上课开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一些有针对性的小故事作为引题,也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巧妙运用故事引入,常常能够调节课堂的气氛,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乐学”的情绪。

总之,点点滴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的创新,需要我们教师学会抓住每一个教学因素,将数学教学的每一个目标落到实处,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的学有所获,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第五篇:《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读书心得

《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读书心得

凉井小学

王才模

最近我读了吴志樵主编的《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一书。本书旨在指导教师如何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如何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艺术技巧,如何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除了要有热情与高度的责任感之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和一定的讲课技艺,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多动脑、多想办法,有了一定的授课技巧,课堂就会时时呈现出精彩。

要让课堂生动有趣,涉及到教师的方方面面。

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教师就必须注意自己的着装。因为美的着装就是注意力的焦点。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仿佛每天都蹲在几百面镜子前面,因为课堂上有几百双精锐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窥视你的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你。”

今天的时代在呼唤我们的教师,除了恪尽职守外,还应有一种“职业美”、“现代美”的意识。每一位优秀的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服饰美。

作为一名教师,你必须要慎重地把自己的着装行为调整到符合学生的欣赏水平上,必须在为人师表的宗旨下,打扮得整洁朴实、美观大方,充分地把健康的审美观点和精神风貌呈现给学生,增强他们上课的兴趣和注意力才是最重要的。

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教师的着装应简洁大方、端庄典雅,既为人师表,又有助于营造宽松的、和谐的课堂氛围。

作为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其中,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开好第一次班会,上好第一堂课,是最重要的三个第一印象。这三个“第一”都要求我们教师认真对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书中以翔实的案例向我们介绍:一位初一的班主任为了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她事先就对每一个学生进行了充分的了解,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能准确的认出学生,并准确地叫出名字;精心地布置教室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温馨的班集体氛围,用微笑迎接每一个学生的到来。这样的老师有哪一个学生会不喜欢呢?然而在这“喜欢”的背后,是老师精心的准备,是一遍又一遍地看学生资料,是作自我介绍怕忘词,把稿子写在本子上,在家里已经练习了好几遍。看了这个案例,我觉得惭愧,我与学生的第一次见面显得是那样的草率、随意,常常是上了好几天的课,还不能准确地叫出学生的名字,第一次见面的班级环境谈不上布置,可能连卫生都是学生来了才打扫的。我不知道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同事,我们真的要反思自己,我们已经落伍了,我们应该改变自己了。

美国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能吸收,学习要有兴趣才能接受。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对我们教师来说,以后的课不一定非得每节都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但第一节课必须煞费苦心,精心准备,更要一炮打响,让学生从此“死心塌地”地爱上我们的课,这便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道理,人人都懂,但对待我们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我们是否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呢?是否煞费苦心、精心准备了呢?是否一炮打响了呢?往事不堪回首,我是没有这样的经历,只求在今后努力做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精湛渊博的专业知识,就不能真正树立教师的威信。

细节决定成败。要让课堂生动有趣,教师就要学会关注细节,培育自己的细节精神。细节造就专业,关注细节是教师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的途径之一。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学生的倾听;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内容的探究;精彩的细节,来自于对情感的体验。

作为教师,谁都想让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成长。但是,又不是谁都能够做到这一点。原因何在呢?

有人说过,反思是成长的桥梁。那就多反思自己,在上课之前,多问问自己:你的教学究竟靠什么?

“三靠”:上课靠《教学参考书》、布置作业靠《课堂同步练习》、检测靠《标准化试题》?

不,教师首先应该具有真情,让我们看看梁启超先生上课情景:说到精彩处,梁启超“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情绪转好又“涕泪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要成为一名有激情的教师,就应该用“心”来教学,通过不断反思与学习来增强自身的人文素养,从内心深处来唤醒自己的激情,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气息。

教师也应该具备一种教师精神与境界。教育中最大的失败是把教师的脑筋搞僵化了,然后又影响了他的学生。我们来看看两所著名大学:清华大学学生说:“印象中的清华学生,是一届又一届做着几十年不变的作业,我们还有思考的空间吗?”有的教师多年使用的是同一个教案,没有什么新的东西,每天都在“重复过去的故事”;英国剑桥是培养了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三分之二的英国首相的名校,它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每周至少一次的师生一对一面谈。它实行导师制,导师一般先指定学生阅读一些书籍,要求写出心得报告,然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导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学生的讲评并不是评分,学生没有压力。这体现了师生的一种和谐关系,教师的一种精神。“文以载道”,语文是一门“人学”,要求老师首先必须做到眼中有“文”,心中有“人”。作为一枪战有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师,应该先钻井教材里,再站在教材上,从更大的范围与视角来看待课堂教学。

教学需要教育智慧。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你究竟是一名优秀的教育者,还是拙劣的教育者,这个问题非常简单。你是否发展了一种机智感?”

有了“真情”,有了一种“精神与境界”,有了“教育智慧”,我们的课堂还会是那样的老气横秋、死气沉沉吗?

二○一三年五月十八日

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读书心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