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环节课题小结
《“五环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阶 段 性 研 究 小 结
《“五环节”教学模式及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作为我在本学期的研究课题,对它的实施及研究也已经有一个学期了,下面仅就三个部分对我参与的课题阶段性研究作简要小结。
一、现已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在研究的过程中加强了自己的理论学习,汲取相关的信息和营养,尽量使自己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理论,并在学习中写读书笔记、心得,定期进行交流、讨论、总结。
2、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深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经常和同组的老师共同探讨课题研究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讨论达成共识。自觉参加科研活动,或学习或讨论或开设公开课,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下去,并且有所得。
在平时的课题研究教学中,我认为“五环节”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最重要的是要做好“设纲导学”这个步骤中得导学提纲。导学提纲的拟定,是关系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这一环节是操作以下环节的重要基础,具体要求:(1)提纲要有目的性。即必须针对整堂课的内容来设计,不能只涉及局部问题,要起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作用。(2)提纲要有指导性。要让学生看到提纲就知道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自己做什么、怎么做。(3)提纲要有科学性。要按照“自学就能掌握——需学生讨论合作方能解决——学生知识能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三个梯度来设计。提纲提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教师精心设计,抓住带有关键性的问题,突破一点,带动全局。也应带有很强的逻辑性、系统性,步步深入,循序渐进。问题要有很大的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唤
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同食物的色和香,引诱人们去品尝它的味道。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广度,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开掘。并且难易适中,不致使学生感到淡而无味或畏难而退。一种是有学生提出,然后老师引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琐屑的问题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合并、整理,形成几个问题,并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序。针对我所带的是小学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采用较多的是教师精心设计的导学提纲。
再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展示交流”环节中,各小组根据讨论情况由本组代表面向全体学生公开讨论结果,可采取不同形式来进行,或板书讲解,或口头表述,或现场演示,不一而足。在展示过程中,同组成员可及时交流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质疑,教师此时要鼓励学生释疑,遇到棘手的问题,教师要适时引导点拨,启发学生的思维,实在解决不了,教师再归纳出解决的办法。当然要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这一环节是检验讨论合作环节是否有效的关键,是师生互动、教与学密切融合的过程,是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保证。
二、实施阶段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1、教学进度基本与课题时间安排保持一致,但具体操作时略有滞后现象。
2、内容有待作进一步调整。根据具体的课题方案,提高小组展示有效性的具体策略有待进一步探讨。
3、在总结反思中感到有困难,理论层面知识明显匮乏。
4、平时教学中还没有养成及时把自己的所做所想记录下来,导致一到进行小结时,就发现没有东西可写。
6、“五环节”教学不是再任何一篇课文、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的,它也需要一定适合的内容。如果是遇到人文性较强的课文内容的时候,我所开展的五
个环节就很难取得一定的成效了。
三、下阶段的一些打算
1.通过这些活动,我已经感受到学生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在自学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语文的人文性在其中如何体现,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这是我在接下来得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2.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思考能力的提高,在问题提纲的提出方面也可以考虑由学生来进行,老师负责引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琐屑的问题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筛选、合并、整理,形成几个问题,并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序,尽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完整的自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地培养。
第二篇:五环节
备课制度
备课是上课的前奏,是教师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立目标、选择教法,对教学进行预设的过程。它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努力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发展变化,将上海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有效地落实到备课中去,充分发挥备课的作用,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前期准备
撰写教案前,教师首先必须弄清教材的知识点、能力点,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例题、习题的编排意图以及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其次,还要认真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生活经历、认知水平和思想状况。另外,教师要尽可能地阅读和查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从资料中获取新的教学信息,充实教学内容。
二、教案的书写格式
教案是体现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的有效方式,教案的书写格式通常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时数、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七部分组成的。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重、难点分析。
(三)教具准备:注出使用的投影仪、多媒体、小黑板或其他教具。
(四)教学课时数。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五个内容。
1.教学程序:教学流程的主要环节。设计要求渗透二期课改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2.教师引导:教师在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指导、问题情景的创设等。3.学生活动:学法要求,学习活动形式。
4.结 语:
概念、方法、研究结果、结论,注重情境的深化与内容的拓展。
5.练习设计:要紧扣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练习,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有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六)板书设计:要体现一节课的知识概要和它们的逻辑关系,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反思:抓住成功与失败,结合新课程理论寻找原因,对教与学的精妙之处给予记录。
此外,鼓励教师在课本上圈圈划划,并在课本的留白处作些标注。
三、备课要求
(一)备课要求超前一周。
(二)语、数、英学科必须备详案,兼任的主要学科备简案(要有备课本);专职教师的教案必须详写,任教多个年级的选其中任教班级较多的一个科目备详案,其他科目备简案。每个教师所有任教的科目都必须备课。
(三)教研组长、有课题的教师要注重在教案中体现研究的课题。学困生、弱智生所在班级语、数教师尽可能在教案中体现对他们的特殊教育。
(四)电子备课的教案右边要有修改的意见,上课后适时写出教学反思。
(五)教师必须持教案上课。
四、集体备课
备课小组成员根据学期的教材,以座谈的形式,相互交流备课心得、难点剖析等,真正实现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特别是进行教学反思的交流。
语、数、英各教研组要每周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同组其他教师在教案上根据自己的教
学特点与本班学生的特点,课前或课后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修改意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1.总的设计思路是否符合我校的学生? 2.我的学生还会在课堂中出现哪些问题?我将如何解决? 3.本教案的那几个环节使我得到启示,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的“得”与“失”,结合新课程理念写出自己的个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上课制度
一、课前准备充分
语数英教师上课前要有板书,如语文的生字新词、自学思考题板书等;数学的复习题、接受的例题、重要的概念、定律、公式板书等;英语教授的单词、句型板书等;课前要熟悉教案;课前要发好学生课堂作业本;课前将前一节课的大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擦干净。
二、教学方式要改革
要努力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的作用,在合作中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三者互为一体,又互为促进。
(一)教师要转念观念。要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潜能。
(二)教师要转变角色。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
(三)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要坚持“少讲多学”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去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去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去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去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去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去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提问时间、读书时间和练习时间。
(四)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相信学生,激励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指导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敢于大胆质疑,大胆猜想,大胆评价,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课堂教学做到四抓
注意力及时抓,读写姿势随时抓,听说训练堂堂抓,审题能力题题抓。体现“四个字”:轻、活、实、优。活:课堂气氛活跃。轻:教学内容适度、教学容量适中、学生学习轻松愉快。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培养要扎实。优: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要整体优化。
四、教学设计要合理
教学组织要严密,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目标要实现,向35分钟要质量。
五、教具运用要得当
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六、教师板书设计要合理
板书内容精炼、清楚、醒目,字迹工整。板书要有计划,书写工整、规范。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及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草字。
七、教学与德育要渗透
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深入挖掘学科知识的德育内涵,结合合作互帮的教学形式,促进学生情智和谐发展。
八、教后反思要坚持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水平来促进其他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应该从如下七个方面进行:
(一)教学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否有“沟通”和“合作”?
(三)教师是否创造性的利用了教材?
(四)教学环节是否存在问题?
(五)教学过程中是否迸发出“智慧火花”?
(六)教学过程是否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七)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学习、体验学习快乐、获得心智发展?
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知识、发展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步骤,是反馈教师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及学校教学的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作业本要求
(一)各班级同一学科作业本用一样的本,装订一致。
(二)作业本要有名签。
(三)作业本要保持美观整洁,不许随意涂抹。
(四)作业本要保存到期末放假,不准丢失。
二、作业布置要求
(一)各年级、各学科的作业布置要依纲扣本,目的明确,选题精当,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科学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二)作业量要适当,应根据年级的高低布置科学合理的作业量,努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1—2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3—4年级家庭作业各科总量不超过30分钟,5—6年级不超过1小时。
(三)不许机械重复地布置作业,不许用加倍写作业的形式来体罚学生。
(四)要求学生作业独立完成,格式规范,书写整齐,按各学科教研组要求统一格式,同一薄本只能使用同一种颜色的笔书写。
三、作业批改要求
(一)作业批改要及时,无乱批、漏批、错批现象。
(二)有问题及时向学生反馈,对出现的问题学生要及时纠正。
(三)数学作业周批至少批4次,其他学科一课一批,作业要有总批、眉批和间批。
(四)批改一律用红笔,批改符号要规范化。比如,对的打“√”,错的打“”,错的经学生改正后再打“√”。
(五)对学生的每次作业要给予相应的等级评价或评语,提倡多写鼓励性的评语。
(六)要注明批改时间,教师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
课外辅导制度
课外辅导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在进行学科辅导中,适当加入心理健康辅导,让学生学会交往与合作,真诚和理解,达到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目的。
一、课外辅导要遵循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原则
(一)课外辅导工作要“三定”,即定人、定时、定内容。
(二)对优秀生个别辅导要加深内容的难度,扩大知识面,适当提高训练要求,发挥其潜能,为他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三)对中等学生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
(四)对后进生要学习方法的指导,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双基方面的辅导和训练,注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辅导的效果。坚决杜绝挖苦、嫌弃、排斥和惩罚学生的现象。
(五)要重点加强英语学习的辅导,营造较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倡英语教师课间英语对话辅导,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创设英语角。
二、辅导教师要制定辅导计划
课外辅导活动一般在晨读前、午休时、自修课或放学后进行,但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情况,控制辅导时间,尤其是放学后。教师要制定周密的辅导计划,明确辅导的内容和步骤,争取达到良好的辅导效果。
三、认真填写辅导记录
教导处每月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课外辅导检查,并进行考核,评定等第。
四、加强家校间的联系
学校或年段要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举办教学开放日或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信息交流。学校建立家访制度,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都要重视家访工作,除日常联系外,每学年对每位学生至少上门家访一次,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反思教学行为,改进方法。
五、辅导教师每学期期末要进行一次总结
检查与评价制度
检查与评价是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水平的一个阶段性检查和客观性反映,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监控窗口,学校高度重视,并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测试环节管理
(一)单元测试、小型考试由教研组长负责,测试后及时分析统计汇总。
(二)期中阶段性抽测和期末测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人员监考,统一测试、统一阅卷。
(三)学校以年级进行测试,由教导处根据某学科某年级测试结果进行质量监控。
二、认真做好质量分析
记录好每一位学生每一次的考试成绩,每一次测试后要及时找出学生在掌握、理解、运用知识方面的缺陷,要重视从自己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找原因,以便改进下阶段教学工作。
三、重视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与分析
(一)重视诊断教学问题。教师要通过检测,发现、诊断教学问题,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
(二)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的评价。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意志和方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
(三)重视学习困难学生的进步评价,要指出他们在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进步。
(四)重视学生发展评价。积极探索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简便、有效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全面衡量学生的发展状况,有效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篇:阅读教学五步法_课题研究小结
“阅读教学五步法”课题研究小结
承研单位:南安市洪新中学 承研人员:张水香
在机遇与挑战面前,我们惟有奋起!
在创新与守旧之间,我们永远选择前者!
——题记
第一章
课题提出与简介
一、课题提出
阅读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它也是当今语文教学的主要教学形式。通过阅读,让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更好地吸取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髓,更好地培养自己的个性并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正因如此,新课程理念中提到了教育应面向每个学生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且世界各国的课改都把目标指向学生发展,指向以能力和个性为核心的发展,这也正是新课程价值取向。出于这个要求,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知识获得、思维方式、人格健全的协同,实现了促进人的发展目标上的融合。教学的目标应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 做人、学会生活。让他们不仅更富有知识,而且应使他们更聪明、更高尚。
新课程改革已启动一段时间,然而,众说纷纭的观点铺天盖地,到底哪个才能真正成为今后教学的指路明灯呢?阅读教学该走向何方?经过新课程改革的一次次培训后,一个按照中学生阅读心理活动过程,以思维训练为中心的“五步教学法”浮现在脑海里,它可以说是 吸收了以往许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而且创新性地将其发展完善,便于学生学习、训练的方法。
二、简介:
“阅读教学五步法”是一个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进行探究的个人课题。
第二章
课题界定及研究依据、目标和意义
一、课题界定:
“阅读教学五步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阅读目标和阅读方法两方面学会“怎样做、怎样想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想”。学会了这些,自然就能独立阅读一篇文章,在获得“高品位”知识的同时,发展智力。
二、研究依据:
1、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三、研究目标:
1、改变学生以单纯的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运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高中及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拓展了学科知识,改善了知识结构,并树立 1 终身学习的观念,提升了教师的科研能力。
3、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
四、研究意义:
1、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学校应把学生做人的思想素质、求知的智能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审美的美感素质、生活的生存素质这五项基本素质作为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求知的智能素质最为重要。初中生正处在一个求知欲比较旺盛的阶段,如果不立即抓紧时间对其进行多方面的素质培养,将会影响到他们的前途。
2、是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
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发育和心理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精力旺盛,表现欲强,因受社会的影响较大,他们渴望走向社会证实自己,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价值。然而,现实活动中,却很少给他们以机会。“阅读教学五步法”正是为了满足学生这种求知的欲望,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去主动发现问题或积极解决问题。
3、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促使人们为了生存而必须终身学习,以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来适应社会的激烈变化和竞争。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远比掌握知识更重要。
重视知识、强调创新的结果必然是重视教育、重视人才。从远离社会、位于社会的边缘到走向社会的中心,教育正在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置于优先发展、超前发展、跨越发展的地位,成为决定一个国家在21世纪国际地位的基础性、全局性、前瞻性事业。和教育成为社会的第一事业同步的是,人才争夺也正日趋激烈,成为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领域。
置身在这样一个以数字化、全球化为特征的时代,一切都将变,一切都在变!那么,基础教育课程必将改革。
通过“阅读教学五步法”的自学,让学生们找到求知的方法,为学生能快速适应社会生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社会生活中,使他们不断寻求自己探索的目标,积极进取,谋求发展。
第三章
研究过程 第一节
活动准备
2005年3月“阅读教学五步法” 确定为个人科研课题后,研究工作也随之启动。
第一、制定科学的研究计划,把研究周期划分为准备、实施、小结三个阶段。即: 2004年12月——2005年3月
准备阶段 2005年4月——2006年5月
实施阶段 2006年 6月——2004年7月
小结阶段
第二、制定了严格的科研计划:
1、确立实验对象:C一(7);对比班级:C一(8)
2、及时发现实施本课题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寻求同伴互助及专业引领。
3、分阶段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课题的理解、掌握情况。
第二节
活动实施
采取了实验法、个案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座谈法等,将C一(7)班5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个性差异学生,分层次进行具体指导。
1、层次高的学生:边实验边写感想。
2、层次中等的学生:边实验边和同学探讨文章的优劣。
3、层次一般的学生:边实验边和同学探讨文章的优美语句。
4、理解最弱的学生: 学会朗读、查字典理解词义。
5、各层次的同学再综合起来,互帮互助。
第四章
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本课题主要通过调查法、实验法、个案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以及文献法等开展研究。
二、研究内容:
实施“阅读教学五步法”进行自能阅读,并不是只让学生阅读的静态过程,而是还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权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阅读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师生之间彼此交流,思维互相碰撞,逐步实现自读、自悟、自得、自能的动态过程。
根据语文教学心理学的观点,学生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存在两种不同的思维加工方向:即“识字——解词——释句——析段——理篇”,即从感知语言文字入手,最终形成整个文章的意义联系。这是逆分析方向。另一种是“中心——要点——层次——语言”,即从意义结构开始,逐步落实至具体语言材料,从初步探索到的中心出发,研究作者是怎样选材、怎样布局谋篇、怎样选词造句。这是顺分析方向。以上两种心理过程密不可分,前者是从部分到整体,后者是从整体到部分。语文教学心理学告诉我们,前者是基础,但须发展到后者,语文教学要寻求这两种思维方向的结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这就是“从整体到部分在到整体”的教学规律。根据心理学的循序渐进原则,学生的认识总是从已知到未知,从简单到复杂的逐步深化的渐进过程,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依据这两个特点,我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进行了阅读教学五步法的尝试。
教学示意图如下:
整体
部分
整体
(读通课文 整体感知)
(理解词句
提出问题)
(领悟中心 感情朗读)
第一步:初读课文。
要让学生自能读书,那就必须使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并能对阅读的内容读得通。教师可通过创设情景,激趣谈话等方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自读,扫清学生阅读的语言文字障碍。学生可能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让学生通过查字典的方法解决,教师切不可包办代替,要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就会喜欢读、愿意读。
第二步:整体感知。
学生在读通课文后,让学生再读课文。学生从整体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对整篇文章产生轮廓性的、粗略的认识,了解文章“写什么”。通过审题、看图、浏览课后练习等,对课文有一个总体感受,形成初步整体印象。这个过程要求学生粗略地了解文章内容,大致地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和什么事情。训练学生初步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为深入 3 学习打好基础。
第三步:理解词句。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教学五步法的重点应是本步(理解词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可让学生在文中勾出重点词、重点句,然后对勾出的词句进行理解。在实施本步时,要注意教给学生方法。如理解句子的方法是:
1、读通句子,找出重点词。
2、理解重点词。(是什么,为什么)
3、结合句子理解本义(将词语的意思放入句子中)
4、理解含义(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
第四步:提出问题。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无疑是问号。”如果阅读时学生什么都不怀疑,认为课本上及老师讲的都是对的,那学生的阅读就会成为一潭死水,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不能得到提高,也就谈不上学生自能阅读。教师要给予学生读书的时间,鼓励学生大胆提问。
第五步:领悟中心,感情朗读。
运用“阅读教学五步法”进行自能阅读,第五步最为关键。本步要让学生领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提炼出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进行鉴赏、品味、评价,掌握文章的内容,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学习运用。
第五章
研究取得的成果
通过分析、研究并学习专家学者们关于“阅读教学五步法”阐述,结合班级实际,我对“阅读教学五步法”活动有了自己的理性认识:“阅读教学五步法”进行自能阅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冲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点(教师)——面——(学生)——点(教师)的交流反馈结构方式,而形成点(教师)——面(全体同学)——面(学生之间)——点(教师)的结构方式。不仅使学生增长了智慧,而且为各类学生都创造了表现的机会。教师在了解各种学生表现之后“精讲”,更能激起全体学生的反思。
在期末考试中,实验班级与非实验班级的阅读得分率,有了明显区别,实验班级阅读得分率明显高于非实验班级,这就说明“阅读教学五步法”的可行性,本人也从中总结经验,撰 写《语文教学中的“三维”》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等论文。
[参考文献]
1、四川省教育厅师范处组织编写《中学教学心理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7—35页。
2、赵家骥、杨东主编《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第51—127页。
3、《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年6月15日。
6、《基础教育改革纲要》
第四篇:2018年3月12日五环节小课题研究报告
如何提高九年级思品及格率和优秀率
研究背景:为深化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践行市教研室提出的建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四全”高效精品课堂(“四全”即全员,抓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全程,优化课堂全过程;全方位,动用教学资源全方位;全面,三维目标落实全方面)的要求,真正实现我校“两个一”战略(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智能点),提高思品及格率和优秀率。
研究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8年3月)
1.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信息资料,确定课题。2.制定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细化设计。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8年3月—2018年6月)
1.设计并向自己所带6个班的学生问卷调查,整理分析调查的数据;
2.修订研究方案,调整实际操作;
3.定期和学生交流,改进方法,强化目标落实; 4.向同事、有关专家请教,指导课题研究;
5.逐步完成有关论文,做好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的收集工作。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8年6月)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成果提交、验收、结题。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书刊、上网等方式获取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研究资料,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调查法:调查本课题实施后的学情,为调整实际操作提供实例依据。
(3)案例观察法: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
效果分析:经过4个月的教学实践,以“中考再现”环节为例:通过展示最新的中考试题,让学生体验中考真题,营造出中考复习的氛围,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提高及格率率和优秀率。
1.理顺了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努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增强了对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研究反思:
1.提高九年级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值得进一步实践,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参与课堂的表现不容乐观,应关注个别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减压。
理论依据“中考再现”环节尤其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人文性,即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中考再现”环节通过展示最新的中考试题,让学生体验中考真
题,营造出中考复习的氛围,初步了解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复习积极性
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
预期成果:学生学习能力明显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及格率和优秀率有所提高。
第五篇:五环节教学法
浅谈“五环节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临颍县大郭乡第一初级中学 寇晓娜
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改革初中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课程,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呢?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临颍县创立了“五环节教学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所谓“五环节教学法”是指由导学、自学、展示、探究、总结五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教学环节,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在教学中有“五环节教学法”伴我同行充分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把读讲议练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提高课堂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就五环节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一下自己体会。
第一环节:导学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利用课前精心准备的一些图画或文字资料、音像资料,通过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展示给学生,用于营造氛围,烘托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我在上《献给母亲的歌》这节综合活动课时,就先通过屏幕播放满文军的歌曲《懂你》,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母爱,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为整节课提供一种积极的情感背景。既渲染了气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再通过巧妙设问,触动学生的感恩之心,从而导入新课。为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自学即自主学习,带问思读。教师首先向学生出示根据教材和课标所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如:我在讲《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说明文时,紧扣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安排了以下几个问题
1、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通过自主学习,找出问题的答案。整个环节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组织教学,巡视各小组的自学情况并适时引导。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自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中的“课前预习”是截然不同的。预习往往被置于课外,学生无法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这项工作,质量难以保证;而自学是在课内,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要做到①读要有序:书要有顺序,即先总(通读了解教材内容)、后分(按导读提纲分段阅读,明确各段间的联系)、再集中(抓住重点、难点反复阅读);②读思结合:即读中有想,想中有读,边读边想。即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③善疑好问:即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不但要使学生把书读懂,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来几个“想一想”,启发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的带着明确学习目标的独立阅读和思考,长期坚持可明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
第三环节:展示
教师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精心设计题目(论述题、简答题、材料题、探究题、比较题等均可),如在《我也追星》这节综合性活动课上我设计了一道辩论题:追星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然后迅速把学生分成两拨,给他们三分钟的准备时间,接着组织学生开展
课堂分组辩论。各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发表见解,最后教师总结。整个环节以学生讨论、探究为主,教师参与其中,实现师生互动。通过学生解答、争论、说理或演示来暴露学生学习中的矛盾,通过教师运用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辩析、明理,最后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在最佳时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最重要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第四环节:探究
点拨释疑,知识升华。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列表、列框架图、知识树等形式,自主归纳所学知识并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设计。教师点评、总结,进一步揭示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飞跃。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这时是导,是抛砖引玉,是画龙点睛,绝不是包办代替。因此,在指导时语言应少而精,应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围绕主要矛盾展开学习和研究,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智能,启发和培养创造性思维,并从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和学习方法。
第五环节:小结
对课堂知识进行小结整理,对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梳理,让学生增强知识的连贯性,对遗漏的知识进行弥补,提高学生的运用技能。也有利于教师的课后反思、促进教改效率。
“五环节教学法”自始至终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现代教育理念。“只有教师的善‘导’,才有学生的善‘学’;只有教师的‘导之有方’,才有学生的‘学之有法’”。在“五导教学
法”组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组织调度,巡回了解,启发点拔,把准航向,精心导思,授以学法,变“主演”为“导演”;而学生在教师的“导演”下,自我体验,自我探索,自我理论,自求得之,变“听众、观众”为“主演”,彻底改变“一言堂”课堂教学结构,变“讲堂”为“学堂”。
实践证明,运用“五环节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加快教学进度,提高教学的知识容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了自己在学习中所处的地位,产生浓厚的兴趣,以高涨的热情对待学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反溃学生的回答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就能及时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达到解惑的目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它用不同形式让学生接触所学知识,把教与学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分析可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因材施教,它可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能在实际操作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过程更科学,教学结构更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阅读和自学能力),提高整体素质。
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既有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有坚强的信心、强大的决心、坚忍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气概,埋下身子,真抓实干,坚持不懈,勤于发现,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继续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将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到底。
;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通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即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并通过练习、作业把所学知识牢牢地保持穴记忆望,从而自如地运用和顺利地接受新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探索到了一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五步教学法”方法中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缺陷,1.五步教学法的基本做法: 第一步复习旧知识引人新课并根据本节教学内存出示设计好的阅读思考题,我提出的复习问题是“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怎样?”学生回答即自然导人新课,随后出示了三个题目:“怎样理解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什么是规律,怎样正确理解规律?”“规律和规则、守则是否相同?”
第二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教材,一边思考找出问题答案,此时教师可做必要的指导、点拨;
第三步让学生回答以上问题,教师要注意学生回答的情况,找出学生自学中没有掌握的知识和学生不能解决的难题;第四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对学生感到个理解的地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在该节课中我对怎样正确理解规律这个难点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讲了规律;第五步练习
2.五步教学法的优点: 一是3.实施五步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吃透大纲和教材,认真备课,只有吃透了大纲和教材,才能熟练地驾驭教材,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其次要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防止随意性,读讲练任何一步都不能一贯到底,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做到各有侧重。如通俗易懂的内容,应主要让学生读,教师补充一些新材料、新事实,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难点集中的内容,应以讲为主,帮助学生把握重点,解决难点;复习课则应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第三,讲要少而精,做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干净利落。板书要简明扼要,形成知识体系,练习要精选,要抓住重点、热点,具有典型性、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