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考察体会
赴上海、江苏、安徽学习考察心得体会按照领导的安排,我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身份跟随领导赴上海、江苏、安徽两省一市考察。亲身体验了上海世博园的精彩,江苏江阴、通州、丹阳,安徽肥西的社会发展理念,思路,模式。亲眼目睹了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生态园区、高新科技园区这些年来的发展成果,亲身感受了这些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人民生活水平的质量,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程度。每到一处参观点,每进一座城市都给人一种强烈震慑,尤其是看到每座城市现代化、园林化、生态化、信息化及人性化的管理,让人深切感受到那里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人是那么的和谐相处,和城市建筑是那么融合。展现在人面前的一幅幅人类自然的风景画。现就这次跟随考察受到教育,得到启示回顾总结如下:
一、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学习了很多知识,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外观的宏伟,醒目的中国红,别具一格的建筑构思,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进入馆内,有流动的“清明上和图”国宝级名画,画内的人和景如一部纪实的影片动态地展示出来,栩栩如生,令我大开眼界,太奇了;有乘坐轨道游览车,让游客领略中国城市发展的历程和在城市发展中中国建设者的智慧结晶;有聚焦“低碳未来”专题馆,向每一个游人展示中国城市未来的发展以低碳为核心元素,同时也对参观者也进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的学习和保护地球环境的教育;有童心畅想展区,98幅儿童画展示了孩子们童真烂漫的想象为城
市的未来插上了梦想的翅膀。这一切都让我体验世博会的精彩,都从不同角度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展现了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美好城市的憧憬。
二、这次学习考察活动是一次思想再解放,认识再提高的过程。这次学习考察使我在内心深处感受到在地域优势,自然
条件,人才资源等方面,我们和这些地区没法比,也不能比,但作为欠发达县,我们在思想解放程度,体制机制创新、观念
更新程度上还远远落后于这些地区,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新,地生金,有些事敢想才敢创,敢创才有结果。我作为宣传战线
上的一员,在看到当地经济飞速发展,心灵受到强烈震撼的同
时,也注意到当地新闻媒体。《江阴报》创刊于1956年5
月1日,1958年9月1日改办为《江阴日报》,.在“十
五”期间,江阴日报报业经营年总收入争取达到1800万元,力争2000万元,其中广告经营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00万
元.采编人员中10%达到硕士研究生或相当于硕士研究生水
平,70%达到本科或相当于本科水平.完成报社信息化工程,实现新闻采编,报社管理和报纸检索电脑化,报社征地50亩,新建报业大楼,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江阴日报》发行
量突破3.3万份。其他几个县市区日报办的也各有特色,让我感到我们的《金乡新闻.》也大有作为。
三、这一次学习考察是对科学发展观在江苏通州、江阴、丹阳等地的一次最好诊释。科学发展第一要义是发展,特别当我们亲眼目睹这些地区企业工业产品转型、升级、换代的现实时,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这些地区发展是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方式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完全意义上的科学发展。
四、拓宽了思路,明确了目标。通过学习考察,看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也带回了外地好的经验,更加充分认识了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的模式。作为新闻工作者,要认真履行好工作职责,扎实学好业务知识,提高业务能力,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拓展工作思路,明确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完成县委、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为我县的宣传工作、地方经济建设作出贡献。当前,我县发展势头良好,县委、县政府决策正确,各项建设进程加快,但在在我们的一些干部群众中,不敢想不敢干、不敢闯不敢试的思想还不同程度的存在。对比差距,要实现金乡的快速发展、提速升位,就一定要在思想观念上再来一次大转变,“超常规”发展必须配以“超常规思维”,“创奇迹”的速度必须得有“创奇迹”的观念。我们必须正视发展差距,找准落后症结,在解放思想上取得了实效,在对经济发展目标的追求上锲而不舍,培养一批敢想敢干、敢闯敢为、敢打敢拼、敢于负责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打好翻身仗,实现新的跨越。
张红运
第二篇:赴江苏考察现代农业体会
赴江苏考察现代农业体会
作者:崔用慧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39
更新时间:2012-11-16
通过赴江苏省考察现代农业,使我对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使命进一步提高了认识、增强了信心、坚定了决心,同时也学到了经验、看到了差距、明晰了发展路子。
一、江苏发展现代农业经验可学可用
通过认真梳理这次江苏考察所到之处成功做法,我认为至少有以下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高起点规划。所到之处,无论是农业园区还是产业园区,都是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要求,明确园区产业定位,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从而形成清晰的产业导向,结合承接产业特色完善园区承载功能,使园区逐步达到了种养、物流、加工、信息服务、科技研发、生态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高度融合。如沛县生态肉鸭产业作为该县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从一开始就高起点科学编制了发展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以及推进步骤,并在良种繁育、养殖模式、生态种养、饲料配方、防控防疫、精深加工等一系列环节进行技术跟进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种养加循环、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重啤集团盐城有限公司项目一开始就聘请世界顶级丹麦设计团队进行规划设计,由于规划起点高,工艺和装备先进,引进的德国和丹麦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套啤酒酿造、灌装生产线,生产出的每一瓶啤酒都是精品。
(二)园区化承载。农业园区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园区是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聚集的载体,通过拓展农业的生产、生活、生态和文化功能,实现集观光、休闲、科普、体验和购物于一体,不仅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拓展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考察所到之处,均是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园区化推进、产业化发展。许多现代农业园区效益显著、功能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如南京傅家边现代农业园,通过丘陵、山区综合开发,目前园区已形成“四万五千”的特色主导产业布局,开发出12类100多个产品,已成为全市最大的青梅、水晶梨、大棚草莓生产基地,最大的设施农业产业基地和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农业观光旅游景区。由市场交易区、加工集中区、仓储物流区、生活服务区四大功能区组成的盐城农副产品加工交易园区,已成为集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交易、批发、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聚集区。
(三)市场化运作。现代农业具有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素投入集约化、生产手段科技化、产业经营一体化等特征。只有遵循市场规律,按照工业经营理念,吸引、动员市场主体进入建园区,才能真正实现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才能帮助更多农民就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如沛县生态肉鸭产业,通过完善的市场体系建设和龙头企业的引领,建立“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强化利益联结,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维维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拥有30多个豆奶、牛奶生产基地,100多条现代化食品生产线,是全国最大的豆奶食品生产企业,长期以来把“企业发展,农民致富”作为自己的经营理念和追求目标,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增收致富。
(四)科技化服务。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强大动力。只有技术领先,产业才有生命力,产品才有竞争力,生产者才有较好收益。如徐州久久农业科技示范园,以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和新型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现代农业工程为主体,进行太空蔬菜和特色蔬菜的种植及新技术、新材料的示范和推广,引进“神五” “神七”上搭载的蔬菜新品系(品种)20多个,种植各种特色蔬菜示范品种40多个。徐州远景羽绒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和中国矿业大学建立联合实验室将IT技术和传统生产设备相结合,自主研发了6项羽绒生产加工核心技术,大大提高了羽绒加工生产的效率,显著降低绒损耗和能耗。盐城翡翠湾花卉交易中心与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盐城高等生物专科学校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培花卉苗木,打造中高档花卉市场。雨润集团已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首家同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的民营企业。
(五)多元化投资。现代农业园区集种养加、贸工农于一体,是资本富集型产业,在土地、劳动力、资本、科技四大农业生产要素构成的农业生产力中,资本的比重已占主导地位。江苏园区建设的经验告诉我们,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加大财政扶持,加大金融支持,吸纳和引进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园区,构建多元投入格局,是解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资金的有效途径。工商资本投资农业产业,不仅构成了多元化的投入格局,而且带来工业化经营理念和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进了园区更好更快发展。如傅家边现代农业园,出台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进入。目前园区已有10个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0个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共同打造 “全国农业名园”,傅家边村已由昔日的穷山村跨入了“市百强村”、“县十强村”行列。雨润集团广泛融资、多元投资,形成了集食品、物流、商业、旅游、房地产、金融、建筑等产业于一体,实现销售总额超600亿元,生猪屠宰产能居世界首位,中国肉食品加工业第1位。维维集团、沛县生态肉鸭、樱桃谷肉鸭等,都是通过 “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模式,多元投资,最终实现共赢。
(六)品牌化营销。农产品竞争实质上是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核心是品牌竞争。创品牌就等于开拓市场。江苏这些知名园区,都是通过加强品牌包装、定位和宣传推介,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创建名牌产品,放大品牌效应,提升园区效益。雨润食品在中国内地拥有一流的品牌,也正是依靠一流的品牌,吸纳了大量社会资本,占领了社会优势资源,实现了自身跨越发展。无锡阳山水蜜桃产业的做法是围绕提高阳山水蜜桃品质,倾力打造阳山品牌效应。阳山镇桃农协会向国家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太湖阳山”牌商标和“阳山”水蜜桃地方证明商标,获得了阳山水蜜桃原产地标记,如今“阳山”水蜜桃已成为惠山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致富果”。维维集团、沛县的肉鸭产业等无一不是主打品牌战略,达到占有市场之目的。
二、加快“百园建设”,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
江苏实践告诉我们,建设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破题之举,是“三农”工作之首,是统筹城乡发展之要。学习借鉴江苏现代农业建设经验,我市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区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抓手,以全市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百园建设”,引领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一)突出五个重点,抓好园区培育
一是突出园区规划。科学规划是科学发展的前提,是推进“百园建设”的首要任务。按照“布局合理、定位准确、适度超前、整体规划、分步推进、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原则,以《安康市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建设规划》中规划的精品示范园区的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编制好建设规划,以规划引导园区发展,充分发挥精品园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突出市场主体。现代农业园区是设施化建设、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载体,需要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园区建设的核心是市场主体培育,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的建设实践证明,园区发展的快慢直接决定进入园区市场主体的多少、强弱。按照“招大引强、扶优扶强”的思路,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吸引以龙头企业为重点的市场经营主体投资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全部落实好现代农业园区示范体系中规划示范园的建设业主。
三是突出土地流转。土地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环节,也是目前的难点问题。在充分尊重农户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前提下,按照 “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方式,鼓励园区内农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合作社集中统一向园区业主供地,切忌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流转农民的土地。同时,镇、村基层组织也要按照规划,主动做好园区土地流转工作,为投资业主建设园区提供平台。
四是突出配套服务。一是搭建科技服务平台。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园区从业人员素质;积极帮助和支持园区业主引进科技人才等,多措并举不断增强园区科技支撑水平。二是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加快园区冷链物流、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和加强农业信息服务;加强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力争示范园区内的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率要达到 100%,倾力打造安康农产品“绿色、富硒”品牌。三是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通过示范引导、规范指导,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充分发挥合作社的在园区建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五是突出包抓责任。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社会各界齐抓共建,实行县区、部门包抓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今年,市政府已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纳入市对县区政府和市级包抓部门重点工作考核内容,按照包抓任务,进一步夯实包抓责任、加大督查检查、完善考核机制。尤其是要加大督促检查,对园区建设包抓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及时总结宣传,提供学习借鉴,对存在问题及时通报批评、责令整改。对规划园区,特别是精品园,实行动态管理,聚集要素,扶优扶强,优胜劣汰。
(二)建设五大产业,加快园区发展
一是做优畜牧养殖。继续把以生猪为重点的畜牧养殖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按照“十二五”末全市出栏商品猪500万头目标,不断夯实发展措施,努力抓好良种繁育、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不断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养殖带动加工,加工促进增收,努力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我市循环农业的重要产业。今年力争完成园区配套的46规模养殖场建设,通过园区和规模大厂大户带动,全市生猪出栏达到308万头,肉类总产达到26.5万吨、禽蛋3.3万吨,实现畜牧业产值54亿元。
二是做强设施蔬菜。一是月河川道六个县区,按照已经启动的园区建设规划,加强项目整合,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发展高档、精细、无公害蔬菜,尽快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带。今年全市力争新建设施蔬菜2万亩。二是以绿色循环发展为重点,推进宁陕食用菌示范县和两个示范乡镇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和产品认证,打造蔬菜“绿色、富硒”品牌。三是加快气调库布局建设,积极培育一批蔬菜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加快建设蔬菜批发市场,逐步形成以园区促市场、以市场带园区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是提升富硒粮油。粮油虽不是我市优势产业,但富硒粮油是我市特色产业,富硒粮油加工在我市有一定基础。一是围绕我市富硒大米、富硒油菜、富硒玉米、富硒杂粮以及马铃薯等产业发展,推广富硒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富硒粮油单产和品质。二是推广订单农业,鼓励加工企业订单生产,建设富硒粮油商品基地。三是扶持富硒粮油加工企业发展,帮助加工企业开展精深加工,打造富硒、有机品牌,促进农民增收。力争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80万吨以上,油料总产达到10万吨以上。
四是壮大特色瓜果。我市南北过度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特色瓜果在我市的发展潜力。充分发挥园区的设施、技术、管理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特色瓜果,提高园区效益。继续加强汉滨、汉阴、石泉的西瓜、草莓、枇杷,旬阳的狮头柑、樱桃,白河的木瓜等特色瓜果基地建设,尽快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特色瓜果“专业村”和“专业乡镇”。同时,因地制宜,加快引进一批适宜当地气候特点的特色瓜果新品种、新技术,围绕一村一品,实行区域布局,整村推进,逐步形成标准化集中连片的特色瓜果园。
五是培育休闲农业。休闲农业是拓展农业功能,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是按照“规划先行、布局合理、整体开发、资源整合、特色鲜明”的发展思路,把休闲农业与现代农业园区、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打造旅游线路、农家乐专业村、特色主题农园、休闲农庄、农业节庆等各具特色的休闲娱乐主题,满足多元需求。二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广泛吸纳各类企业以及广大农户参与休闲农业开发。精心包装、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的休闲农业项目,通过资本嫁接和引入先进的管理模式,发展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科技含量高、设施配套齐全的休闲农业项目,带动全市休闲农业向集约型、产业化方向发展。三是抓好示范引导,通过以点带面,促进全市休闲农业发展。
(三)配套五项措施,夯实发展基础
农业部门的工作职能,决定了农业部门必须必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工作作风,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全力投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一是工作重心到园区。新时期农业部门严格说主要有两项任务,即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公共服务管理。现代农业园区,是我们各项农业技术研发、推广的平台,抓点示范的窗口,教育培训的载体,农民增收的样板。农业部门要变千家万户服务为园区示范引导,农业干部要变面上“走读”为园区驻点。农业技术服务部门要把试验示范、技术推广、科技培训、项目建设等倾斜在园区实施,各项技术服务要在园区开展。依托园区,示范带动、引领发展,促进增收。
二是技术人员驻园区。全面推行农业科技人员联系园区、龙头企业或规模养殖场工作制度和包抓联系人首问负责制,实行联系包抓成效与技术人员年终考评、晋职挂钩。同时,结合近期全市农业系统正在开展的“千名干部进园区,三同三送三增(同吃住、同劳动、同谋划,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园区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促发展”活动,积极组织广大农技干部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到园区,通过领导干部进园、进场、进点实名制包抓,技术干部驻园、驻场、驻点实名制帮扶,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促进园区发展。
三是科技培训入园区。结合今年农业科技培训年,以提升园区科技支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普及,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经验、新农机的引进与推广应用,加强疫病防控、防灾减灾、质量安全等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大就业农民培训,使园区生产、经营管理保持技术领先。同时,继续推进“平利模式”的深化和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充实和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
四是项目聚合到园区。整合涉农资源,形成推进合力,是加快园区建设的关键。在整合涉农资源上,按照 “三个优先(项目申报园区优先、资金分配园区优先、政策支持园区优先)”的原则,落实专人,积极帮助园区包装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主动协调有关部门,争取更多涉农项目在园区实施,促进园区水、电、路、土地整理等配套设施落实到位。
五是干部成长在园区。园区是现代农业样板,也就是农业干部展示才华的窗口,要在园区这个主战场锻炼队伍、培育干部。各级农业部门都要把农业技术骨干、优秀后备干部选派到园区驻点,同时建立健全包抓、考核责任体系,推进工作,培养人才。对园区包抓成效显著的干部,优先晋升职称、评优树模,推荐提拔任用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们农业部门、农业干部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站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园区承载,企业引领,确保全市区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推进,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赴江苏无锡培训学习考察体会
赴江苏无锡培训学习考察体会
十月上旬,我有幸参加了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第一期工业领导干部无锡培训班学习考察。培训班设置了多种课程,还安排了到华西村、红豆集团、阳光集团等名厂、名村学习考察。通过学习考察,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更新,思维方式得到了校正,知识水平得到了提高,发展信心得到了增强。我认识到:要发展,必须坚持不懈地创新(观念、制度、技术、管理);必须理清发展思路;必须始终如一地实干;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必须理论研究及时跟进。
一、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也喊了几年,但就是还不够到位。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要有打破一切框框的胆识。无锡人敢为天下先,敢涉禁区,敢做超出人们想象的事。他们有的工业园区,并没有得到上级的认可,但他们闷声不响办起来再说,等到办成了、办好了,就成了省级、国家级的园区了,就有了身份和户口。我们要去掉等、靠、要的思想,去掉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要努力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想事做事不要去看是否符合传统和习惯,要看是否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经济运行规律,是否能促进发展,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就坚决地去做,去试,去闯。
——要有正视自己不足的勇气。每个地方都有不足,这是极正常的事。正视不足,才能正确估价自己,才能扬长避短。确实,我们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我们要有危机感,要下决心奋起直追。无锡已经发达了,但他们总是跟上海比,跟国际水平比,不断给自己加油。我们就更应该加倍努力去追赶。同时,我们还要对我们所有不实事求是的地方进行检查,把各项工作做实。
——要有发现和运用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市场经济有它特有的规律,我们地处内陆,对它接触不多,认识不够,运用不熟。这也使得我们的思想观念难以摆脱经济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增强发现和运用事物特别是经济发展规律能力方面下力气。客商投资、资本运营等等都有规律可循。
二、要坚持全力以赴抓发展
—— 定位要科学。在发展中怎么定位,定到什么位置上,这是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市已经进行了初步定位,这对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认识也总是不断提高的,我们的定位还需要不断完善。这就要认真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市实际,特别要充分研究市场和我市优势与劣势。就优势而言,我市有着发达地区不可比拟和不可复制的地方,比如:生态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地区文化优势。这些方面,我们还远远没有研究够,远远没有宣传够,远远没有利用够,因此有着巨大的潜力。
——气概要超群。无锡人气概不能不让人佩服,他们在发展上树立了要完成“五天五地”事业的雄心斗志: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改天换地;大企业,要顶天立地;小企业,要铺天盖地;农业产业,要翻天覆地;三个产业,要欢天喜地。可以说,我们在精神上输了他们一截。
——职能要转变。要树立有限政府的新理念,只要市场能解决的就交给市场解决,即使是公共服务也可以市场化;要规范部门职能,精简、优化人员,相对集中行政执法,防止多头执法。我们在无锡市锡山区参观考察时,发现他们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到位。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我们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同时,干部的作风要真正转变,要真正迷经济,想经济,抓经济,找出经济路子,创造经济实绩。
三、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
一方面,招商引资要发动大家走出去,跑上跑外,抢项目,抢投资;要把客商当朋友请进来看一看,感受我们的自然、文化优势和来商的态度。另一方面,培训上,既要派骨干出去学知识、长见识、增胆识,学来真经;又要把专家学者和实业家请进来,考察、调研、诊断、授课,以扩大培训面,节约培训经费,请进来授课的人员,要有高层次的专家让我们获得前瞻性的知识和信息,更要有理论和实践兼优的行家里手让我们懂得实际操作方法。
第四篇:赴江苏考察学习的体会
赴江苏考察学习的体会
2010 年11月中旬,我有幸参加了青铜峡市教体局组织的赴江苏(扬州、南京)考察学习的机会。按照教体局的安排,我们先后参观了洋思中学、连元街小学、清凉小学、行知小学、东庐中学等几所江苏知名的学校,从参观学校先后安排上非常有特点和代表性,让我们了解了不同学校管理经验、办学特点、校园文化。虽说考察学习仅有短暂的两周时间,但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视野,拓宽了我们的教育教学思路。学习期间,无论是听讲座汇报,还是实地参观、听课、现场交流,我都不断的认真思考着、对比着,我们西部内地教育与东部沿海教育有着怎样的差别,如何将沿海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与自己所处学校相结合呢?这个问题一直伴随着我的考察学习生活,回来后又将学习笔记整理了一番,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逐渐的发现,不论是教育家、名校、名校长、名师、还是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的背后总是带着一种思想和一种精神,而他们统一的思想就是服务,统一的精神就是执着。
一、教育就是一种服务
“教育就是一种服务”这种办学理念的基本内涵是:教育是学生合理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是不合理需求不断得到引导和纠正的过程,是单一和浅层次需求不断得到提升的过程。这种目中有人、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是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相吻合的,是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在考察参观时,深刻地感觉到两所学校服务意识特别强。从他们分析学校的发展与需求、教师的发展与需求、学生的发展与需求、家长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们的办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服务意识非常明确。只要教育的服务是遵循了教育发展规律,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同,就是成功的教育。纵观现代各级各,类教育,教育服务无处不在,而且这种服务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而教育最终的目的就是服务于社会。可以这样说,检验教育是否成功以及教育的优劣,最终的评判权在社会。只要教育服务于了社会,社会反之将服务于教育。洋思中学、连元街小学、行知小学就是紧紧抓住学生的发展和需求;家长的需求不放,不断地以不同方式方法去服务,成功地得到了社会的肯定与支持。
1、洋思中学的亮点在于它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为每一个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理念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四清”教育教学模式。正是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洋思中学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校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有效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教育目标。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洋思中学在教学管理过程中,狠抓“四清”工作,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通过“四清”,学生在学习上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全部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和要求,并且通过“兵教兵”这一措施,实现生生互动,实现双赢的良好学习效果。这对我的课堂教学启发很大,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要放手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善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拓展。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抓好后进生的学习,努力实现“四清”,以实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教育是一种执着 “爱满天下”---陶行知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这些话语里无不渗透着陶老先生对教育的一种执着,一种孜孜不倦,一种坚定自信的自嘲。站在陶行知先生陵墓前,想着这些对教育诠释的话语,心情是起彼伏,由衷地对陶老产生了一种敬仰、敬佩。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缺少像这样的一种执着,一种追求,我们将愧对教师这一光荣的称谓,将会被名利捂住双眼,失去对教育敏锐的观察力。
在参观考察连元街小学和行知小学时,两位校长作报告的时候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居功自傲的长篇演讲,有的只有一种真诚,一段执着的办学追求,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敬佩。
连元街小学校长王建华,50来岁,外表看是那样的朴实,给人的影响更像是一位和蔼可亲的母亲,但是从她的眼神里透出来的却有着多年从事教育的智慧。聆听了她10年的办学历程,给人的感受太多太多,从办校办工厂解决学校办学资金、从将普通村小提升为知名小学无不不凝聚了全体教师们汗与泪;从“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的思想提出,“从画同心圆造就非凡的影响”从“联合国”和“黄埔军校”折射出的成绩,都是一种精神支撑着她不断地前进。如果没有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中山小学会是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吗?
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40来岁,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朴实、聪慧、正直、善学,充满在
着一种对教育的追求,一种对理想的执着。校长杨瑞清就是走在行知路上、弘扬行知精神的一位典范。他为实践陶行知教育思想,从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后,到南京市江浦县五里村小学工作。他先后创办了行知实验班,行知小学,行知基地,开展了“不留级实验”、“村级大教育”以及“赏识教育”研究,取得了优异成绩。他把一所只有七名教师,一百多 名学生、几间通风漏雨的教室和一些破旧课桌板凳、教育质量低下的村小,办成了一所新型的农村小学。他先后荣获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青年教育专家、全国师德标兵等称号。在多的光环也挡不住他坚持着 “赏识教育”特色教学理念,通过实行“赏识教育”,不让一个孩子失学,不让一个孩子留级,不让一个孩子厌学。让学生受到最好的教育,要让学生拥有快乐、幸福的童年。
东庐中学教育教学的一大亮点在于讲学稿的编制和使用以及“教学合一”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体现在一张纸上,让学生预习什么,要完成什么任务都清清楚楚写出来,便于家长督促、老师检查;上课要讲什么也不需要遮遮掩掩的,明明白白告诉学生,学生能做就做,不会做就讨论,就听,上课后还不会就利用课余时间辅导。教学合一的思想下形成的讲学稿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面积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普通中学中等级以下的学生较多,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是提高整体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讲学稿”教学模式中,考教合一评价过程的运用,使学生知道预习的问题、课堂的练习都是教学的重点,这些问题在学生预习、讨论、老师的讲解、巩固练习中都被学生消化吸收,同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自信心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这里面却包含着老师默默无闻的奉献和付出。
总之,这次江苏学习之行,感触很深,受益匪浅。这四处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方面和我们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成功,引起我们的思考。他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风格、教学模式和手段等等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
三、启示与思考
学校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想上一个台阶,需要在文化精神和制度引领、办学规划、师资队伍培养、常规工作的目标细化、常态教学管理、学生习惯培养、团队执行力等诸多宏观、微观因素下大功夫。在运行机制上协调一致,全校一个步伐、一种声音,全体成员讲拼搏、讲奉献、讲团结、比态度、比实绩、比能力,团队精神直接影响着师生的人生信念和团队目标的实现。
1、重视舆论文化建设,营造师生持续发展的精神家园
一位优秀的校长就会诞生一所优秀的学校,江苏之行再次印证了这句话。校长作为学校的的引路人,要有自己管理学校的理念,要有人格魅力、管理水平和躬身实践的能力,能把自己的思想渗透到全体教职工中去,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文化是制度之母,没有良好的文化作前提,再好的激励制度也会有疲软的一天。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从建设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入手,因为它能靠自身营造出来。健康的舆论氛围也能有力的推动教师在工作上自发的赶、比、超,能促进学校制度的生成和执行,更能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沉淀。
2、没有办不好的学校,没有管不好的教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江苏教育的经验使我认识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靠一种精神。江苏教育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学校发展的最宝贵的精神因素。学校通过建立科学管理机制,来激励教师形成团队,强化合作和比学赶帮。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能,使他们都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全体教师都用心钻研每一个教育细节,踏实工作,真心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学校的发展便不成问题了。
3、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加精彩
梅岭中学的德育教育、洋思中学的生活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东庐中学的超前备课和集体研讨,等等,这些办学实例无一不是在看似习以为常的惯性面前找到突破口,在管理上集思广益,工作上深挖细抓。凡事皆成教育,处处都可成为亮点。不做机械重复的事,做出灵气;不做不动脑筋的事,做出思想;不做应付检查的事,做出实效。大道至简,实用的都是简单的、朴素的。如果每个管理者都用认真观察,有洞察力;用脑思考,思想有深度;用心做事不拖拉,马上行动,按教学规律做事,避免粗枝大叶、得过且过、流于形式,把每一件小事做精彩,那么学校的大事也便有了可靠的前提和基础。
4、重视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曾论述:“一棵树在最初几年中,就从自己的树干中发出了它以后需要长有的一切主要枝芽,而以后它们仅仅是繁茂起来而已。同样我们想赋予一个人一生所有的哪些东西,也应当在这个学校,我们的教育中赋予他们!”。在江苏教育考察中我们发现,先进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行为、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中小学是基础教育,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应该是学生身上和学校教育最为缺乏的对学生持续发展,终生有益的东西。从江苏教育看,无论从现实的缺失,还是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阶段特点看,中小学阶段应重点强化习惯养成和规则培养。洋思中学的就寝就餐先后次序明确,井然有序;梅岭中学学生进入会议室从第一个座位开始坐起;所有学校的学生无论城乡均非常有礼貌的向老师问好。“先用了一学期的时间抓常规工作,然后再搞教学改革!”,梅岭中学的王校长在介绍教改经验的开头时如是说。考察中我们感到,他们的习惯养成和规则意识的培养不是束缚学生手脚的镣铐,而是引导其进入文明世界的途径;不是为了塑造听话的动物,而是培养个性和集体属性一起飞扬的未来公民。教育,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的过程。
5、锻造一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这一点在几个农村中学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考察的学校那里的教师少有闲谈,多见他们在埋头批改作业;少有怨天尤人,多见他们面含微笑、平静中带着一丝愉悦。他们身处逆境而不颓废,发展起来而不自满,抓住某一环节做出经验、做出成果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分层培养“上特色”的教师
富有创新意识和改革精神,不断挑战自我,成为上特色的教师。今年,我校全面开展教师项目式培训工程,第一阶段为参加工作2—5年的教师:苦练教学基本功,初步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比较圆满地完成各科教学。第二阶段为参加工作5—10年的教师: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对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能进行专题研究。对此,我校则以学科组为单位活动,对平时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众人的智慧进行研究、探讨。第三阶段为参加工作10—15年以上的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个性和风格,能独立开展课题研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他们紧紧围绕“教师教学智慧自主建构的实践研究”这一主课题,人人申报校级课题,现有校级小课题71个,其中申报市级课题11个。教师带着课题进行研究,带着问题进行研究,课题研究选点小而新,实施方法灵活有效。学校本着“以特色建设为本,以教师问题为主,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宗旨,倡导“草根化”科研,沿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务实之路,把教育教学中的难题,转化为科研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形成了以国家级课题为龙头,省市课题为两翼,区校课题为主体的层次化研究格局。进入“十一五”以来,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规划、市级课题共8个,各类课题研究有序开展。以教育科研全面提升“智慧校园”品质
(二)文化园——智慧特色学校之韵
1、宜人环境显智慧
连小的“十大”亮点将成为育人的资源:连小的每一堵墙、每一个景致均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在文化浸染中涵养智慧。(1)“寻根”亦寻智慧
学校大队部在本学期初开展“追溯百年历史”的寻根活动,每个中队利用班队课的时间由辅导员带领少先队员一起来追寻百年连小辉煌的历史,校史室、创始人杨模铜像、竢实学堂界碑、古铜钟等百年传承的古迹,这种智慧古老而又弥足珍贵,深远而又激励人心。活动后,各中队撰写寻根活动小结。(2)“访名人”感受智慧
百年连小名人荟萃,让学生寻访他们的故事,浸染名人的风采,学校利用学校名人资源,在各年级有层次、有重点的开展了活动。三年级队员着重了解孙冶方,四年级队员着重了解华衡芳,五年级队员学习陆贯一等。少先队员们通过上网查找资料,交流名人故事,浸染名人风采。并利用休息时间,走访了十七大代表吴仁宝爷爷、独臂英雄丁晓兵和特奥运动员等,与那些充满智慧人对话、交流,感受他们睿智的思想,浸润智慧。每次“访名人”的活动记录,为撰写《连小名人故事》准备生动的实例。(3)“润心灵”润泽智慧
学校的柳莲园、桃李园、屋顶花园、小小气象台、精彩纷呈的墙报润泽孩子的心灵,记录成长的足迹。美术活动中心、音乐苑,散发艺术的气息,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在这些润泽心灵的地方,每位孩子更是在润泽自己的智慧。学生天天在美术活动中心、音乐苑活动,被艺术感染,更被智慧熏陶。
2、书香文化孕智慧
读书是智慧生成的源泉和根基,今年,我校“书香连元”的建设进一步丰满了智慧教育的内涵,书香弥漫在学生周围,也弥漫在教师心间。
(1)增强学习力,在书香中涵养智慧
读书,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籍,阅读学科教学的核心期刊,了解学科教学改革的前沿信息,不断提高理论修养;与大师对话,阅读学科教学名家大师,了解他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思想。重点解读1—2位自己最喜欢的在学科教学上卓有建树的影响深远的代表人物。广为吸收,为我所用;研课,和导师、同伴一起深入研究学科课堂教学,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并精心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创作有自己独特追求、独到见解的可以堪比经典的精品课;写作,勤于思考,善于著述,不断总结学科教学的成败得失,在勤奋的写作实践中悟得写作的门道,提高撰写教学案例、论文等的能力;展示,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教师搭建发挥聪明才干的舞台扩大他们的知名度,培养一支研究型的教师队伍,通过教育科研,修炼师德,提升教品,增强教能,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智慧型的教师。
洋思中学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载体,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师真正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课堂教学的过程真正由传授知识的过程变为自己探索、获取信息、研究信息、增长知识、形成才能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基础的过程。
三、确立“尊重主体,面向全体”的办学思想。
“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洋思中学的教师都是这么想的,都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他们真心实意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热爱学生。经考察学习,发现洋思中学在转变学困生工作上,坚持了以下三条行之有效的办法。
第一、教师重点辅导学困生。教师上课,起点是学困生,重点也是学困生,课堂上提问,先要问学习中间的学生,学习中间的学生不会的地方,就是老师要教的地方。每天早晨文科教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背单词、背课文,每天中午理科教师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洋思中学的教师确立起这样的观念:要通过转变学习困难的学生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水涨船高,尖子生才会越来越多。如果只抓少数尖子生,大多数人学不进,尖子生则夜郎自大,无危机感,最终也会掉队。通过转变学困生,形成一个浓郁的学习气氛,自然会形成尖子生成长的坚实基础,尖子生自然而然就会多起来。
第二、好生带学困生。老师排座位坚持好生、学困生同桌,便于优生帮助学困生。这样对学困生有好处,对优生有促进。老师要求优生随时随地关心学困生的学习,如聊天时,活动时问一问学困生,单词记得怎么样,公式理解得怎么样。这样尖子生带动了学困生,提高了自己,密切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起到了教师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第三、实施学困生验收制度。洋思中学坚持每两个星期验收一次学困生。利用自习课,不出试卷,对照课本来验收,两个尖子生验收一个学困生,要认真填写验收表格。例如语文验收,基础知识识记、阅读理解,做对了一半,就填上百分之五十,没有做对的在课本上做上记号。这种验收不加重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教师不出试卷、改试卷,学生不加重课业负担;验收表格一出来,任课教师和学生自己都知道哪里掌握了,哪里没有掌握,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促进,对教学和学习有很大提高。这种做法促使教师始终关注学困生的发展。验收表格实际上成为学困生跟踪分析档案,成为学科教学质量分析档案,成为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手段。
四、完善着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教师间的合作式教学。
洋思中学教师间的合作式教学寓教师资源的开发与培训于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从做中学”,“从教学中学习教学”的思想,把情境学习理论,人际互动理论从学生的学习领域运用到教师的学习与工作领域。这不仅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也把教学工作向最优化方向推进了一大步。经考察学习,了解了洋思中学教师间的合作教学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以有主导的教师集体备课的方式促进每个教师参与具体的有效授课计划的研制。
在理论界,人们早就明确了教师在课程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专家们指出,教师联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课程向学程的转变,使教适合于学,也可尽可能发挥每一个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在洋思中学,教师就在实践着这一思想。他们集体备课的方法是:由教学小组统一制订课堂教学计划,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人一堂课活动;小组成员每人都要负责计划下周所学内容中的一堂课,然后交给小组讨论,最后由小组负责人定稿、试讲。他们要求每一份新教案必须比以往的教案有所创新,试讲后如果不能达到预期效果,要及时修改或重新设计。
第二、以课堂相互观摩的方式进一步展开教师间的互相学习与合作。在洋思中学内部,教师间的观摩被分为学习型观摩、指导评价型观摩和协作型观摩三种类型。他们对每一种观摩课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一堂正式的观摩课要经过观摩预备会、观摩活动和观后评价等几个步骤,而且对这些观摩课的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观摩课的开展对双方都颇为有益,一方面观摩者可从中受教益,另一方面被观摩者也可获得大量的反馈信息,极大地增强了双方对教学实践的理解与热情。这种做法促进了教师们积极地研究和采用有创造性的方法与策略,从而不断地发展其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第三、以多种会议的方式开展合作教学。
洋思中学的教师们以多种会议的方式研讨课程,总结经验,相互交流意见和建议,群策群力,扬长避短地解决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讲实际、论实效的会议包括评课会、计划会、总结会、考后分析会及各种交流会。在这些会议中,教师与学生是教师永远的话题,教学真正成了一切工作的重心。
第五篇:考察体会
东庐中学学习考察体会
周霞
体会一: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东庐中学位于南京市的一个偏远地区的溧水县,距县城约有十多公里,真可谓山区农村中学。一个山区农村中学,为什么会有“北学洋思,南学东庐”这样高的美誉,又为什么会成为江苏教育界实行新课程改革的一座丰碑呢?这不得不让人深思。
当年的东庐中学,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破败而又混乱不堪的待撤并学校。正是这种情况,给了学校一个机遇,给了老师们一次机会。虽说他们学校是农村,但毕竟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相对于那些离县城几十公里的学校来说,条件还是好的,老师们都不愿意因为学校撤并而到更远的山区去。怎么办?校长提出来以后,一致认为,只有改变学校的这种状况,拼出一条血路,保全学校,我们才有出路。于是乎,穷则思变,首先就是要把教学质量搞上去,吸引生源,学校才不会被撤并。他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这个关键的问题,认为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才能提高质量。一个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教学模式诞生了。正是这次的撤并学校,创造了课程改革的一座丰碑,真可谓“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们不得不佩服他们那种迎接面对困难、迎接挑战、抓住机遇的智慧。
体会二:上下齐心,其力断金
万事开头难,面对当时的烂摊子,一穷二白,要进行创业是何等的艰苦,可新任校长陈康金和他带领的一群被称作“杂牌军”的乡村教师知难而进,不为困难所吓倒,团结拼搏,艰苦奋斗,进行教学研究的时候,不管是校长,还是一般老师,一视同仁,大家分工合作,他们经常加班加点,进行研讨,老师没走,校长也会坚持到最后。就是这种同甘共苦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老师,老师们也拼命的工作,没有一句怨言。常言说“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力量大”,“上下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东庐中学的老师在课改起步阶段,所遇到的困难、挫折甚至失败,可想而知,但他们凭着一种拼劲,一种精神,一份执着,终于走出了一片新天地,仅仅二三年的时间,便获得了南京市教育教育突出贡献奖,并被评为南京市师德先进集体和江苏省示范初中,成为县、市至全省中小学学习的先进典型。再次印证“天道酬勤”的道理。
体会三:有效教学,科学管理
东庐中学的以“讲学稿”为载体的“教学合一”的改革。追求的是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负担轻、教学质量高的课改新生之路。在这过程中,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意识到常规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做了许多的无用功,被称为无效教学,课改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效教学既减轻老师的负担,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而且能提高教学质量。因此讲学稿的质量是关键,他们每年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安排好编写讲学稿的人员,集中一两个星期进行编写,开学后,每个主编人要提前两个星期印发每位老师人手一份,每周一次集中讨论,先由主编人解析讲学稿上每个环节的编写目的,然后每人必须发表不同的意见,领导有时会随科进行讨论,办公室里都装了摄像头,领导也可以在机房检查。讨论完后定稿,由主管领导审核,审核不过关,提出修改意见,发回主编人重新修订,听说曾有过一个老师,重新编写了六遍都不合格。
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制度来管理。东庐中学也不例外,学校的管理人真正意义上做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曾听到这样的一段话:“如果你是东庐的学生,你会被老师感动。如果你是东庐的老师,你会被学生的懂事、纯真感动,会被校长的关怀、热忱感动,会被家长的信任、感激感动。如果你是东庐的校长,你会被教工的拼搏、理解感动。”从这里,我们就能感受到学校是充满了人文关怀,不以制度来压人,不以权利来逼人。让老师心甘情愿、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
体会四:形成氛围,屡创佳绩
当我们得知他们都乐观、积极、认真、勤奋、团结进行讲学稿的教学研究的时候,大家都在猜想:要么是这里的老师待遇很好,要么就是这里的老师觉得自己在这里是最幸福的人。当我们带着这个问题私下跟老师交流的时候,知道我们的理解错了。他们的收入也不高,顶多在镇区来是好一点的,根本比不上县城的老师,他们的也没有觉得最幸福。是什么精神力量在支撑着他们走到今天的呢?他们每个人的看法都一样:那就是环境氛围。十年来,他们学校早已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并不觉得课改研究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种常规。正是这种氛围,这种习惯,造就了东庐中学今天的辉煌。短短几年,东庐中学获得了“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优质品牌学校”、“国家级教育改革特色学校”等含金量极高的荣誉。而这些荣誉,不正是他们身上绽放的幸福之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