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大学生求职,为何要从大一开始?
编辑:青灯古佛 识别码:17-69893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9-17 09:57: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生求职,为何要从大一开始?

大学生求职,为何要从大一开始?

《求职,从大一开始》——这是一个无法让我满意的书名。

让大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把此后的四年定位于求职,这对我而言是一种心痛的无奈,对这个社会而言是一种悲哀。每当有人问我读大学究竟为什么,我知道最简单的答案莫过于毕业后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可是,我说不出口。如果读大学只是为了一份工作,那么,大学和技能培训所还有什么区别呢?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说:“作为教育要为社会服务的最早倡议者,我要说,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大学的学院教育不是为了求职,而是为了生活。”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在《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更是列举了几个特别重要的大学教育目标: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可是,当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连生计都成了问题,我哪里还有勇气去跟他说什么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公民意识?

这也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书名。之所以说是冒险,是因为大一的新生可能根本就不想看有“求职”二字的书,似乎求职还在遥远的将来,大四的毕业生又不屑于翻开有“大一”二字的书,似乎大一已经过去很久了。于是,这本写给所有大学生的书到头来在任何一个年级的大学生那里都不受欢迎,尽管它把从大一的职业规划到大四的求职战略与战术都尽可能地覆盖了。然而,我依然坚持这样的冒险,因为谈职业生涯规划,谈求职的核心竞争力,与大

一、大二的学生谈显然比与大四的毕业生谈更有意义。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渴掘井,毋宁未雨绸缪。与其在求职的时候用一些投机取巧的雕虫小技来掩盖内在实力的苍白,还不如从大一就开始好好规划自己的未来。

用兵虽是一时,养兵却需千日。从大学入校的第一天开始,莘莘学子就已经走上了求职的征途。朱光潜写给青年的第十二封信是《慢慢走,欣赏啊!》。阿尔卑斯山奇峰峭壁、风景壮丽,可是很多人在游览时都是驱车前行,风驰电掣,两边的风景一转眼就过去了。所以,路边就竖有一个牌子,写着“慢慢走,欣赏啊!”,意在提醒游客要慢慢欣赏美景,不要走马观花。我在这本书中所要说的却远远不只是劝大学生抓紧赶路,别迷恋身边的风景。比止步不前更可怕的是南辕北辙。如果大学四年都在马不停蹄地赶路,放弃了周末的休息,放弃了美好的爱情,却没有把劲使对地方,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没有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忙忙碌碌几年,碌碌无为收场,那又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当一个大学生选择走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整天都把精力用来参加一些没用的协会、看一些没用的书,不管他大学四年多么刻苦,毕业时到了人才市场上照样没有竞争力可言。所以,选择应该是努力的前提,而不是盲目地努力之后再考虑如何选择。“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没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出选择,又谈何求职与就业?

也正因为如此,有一些问题看上去跟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我在这本书中谈论求职的时候却无法绕过。比如说考研,很多人觉得考研与求职是两个并列的话题,事实上考研不过是求职的一部分。什么人应该考研,什么人不应该考研,考研的话又应该报考什么专业,归根结底都取决于求职。

总理说:“无论是农民工就业,还是大学生就业,以及城镇零就业家庭就业,都时刻摆在我心里。因为我认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好了,现在就让我们通过这本书开始一场关于生计与尊严的对话。

第二篇:求职,从大一开始

这几年来,一篇题为“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的文章被转载了无数次。如今,这篇文章的作者覃彪喜在新近出版的《求职,从大一开始》一书中,更是给了大学生非常多的关于求职和职业规划的忠告,有些观点非常大胆甚至有些偏激,一些技巧也有点儿旁门左道的意味,但是,总的来说非常实用,不愧为一位摸爬滚打了多年、有着丰富经历的过来人写出来的,跟那些所谓的求职宝典截然不同。以下是我从书中摘录出来的30个观点——

1.真正决定求职结果的绝不是面试时那十几分钟,而是整个大学四年。从这个意义上来

说,求职其实从大一就已经开始了。

2.“细节决定成败”不过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伪命题。让韦小宝去走郭靖的路,或者让郭

靖去走韦小宝的路,无论他们如何注重细节,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做好职业规划、找对发展方向比发奋刻苦更重要。

3.当公务员最大的代价莫过于用一个稳定的饭碗换取了一生中的无限可能。铁饭碗的真

正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到哪儿都有饭吃。

4.担任学生干部、参加社团活动并不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非常必要。一个对编程抱有兴

趣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与其去学生会当个貌似风光的干部,还不如在电脑上多写几行程序。

5.站在求职者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确实太多了;可如果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却又太少了。换句话来说:人太多,人才太少。如果只是人,而不是人才,那就没有资格抱怨人才过剩;如果是在“玩大学”而不是“读大学”,那就没有资格抱怨读大学没有用。不学无术的人可以在某些时间里忽悠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间里忽悠某些人,但决不能在所有的时间里忽悠所有的人。

6.一切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都是纸老虎。如果金钥匙打不开锁,人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

一把能打开锁的铁钥匙。当然,草根大学的毕业生在求职时不可避免地处于某种劣势,化解这种劣势的途径是: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7.“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这句话在逻辑上就是不成立的。从职业规划的角度

来说,一个应届毕业的研究生和一个应届毕业的本科生不具有可比性,因为一个人不能同时出现在22岁和25岁这两个时间点上。三年工作经验和硕士学位互为机会成本,究竟如何取舍?那就因人而异了。

8.大学生做兼职既要适合,又要适量。从事兼职的大学生当中有76.9%的人在做家教,这是不正常的。同时,不要舍本逐末去做事倍功半的事情。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去做同样的事情,投入产出比往往是截然不同的,因为他在不同的时候拥有的资源是不同的。9.求职的过程难免会受尽曲折和委屈。在这种时候,不妨把眼光放长远一些。若干年以

后,当你开着宝马带着老婆孩子去海边散步时,突然回想起大学刚毕业的时候所受过的委屈,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为什么不预支这份将来的心情用来对待眼前的困难呢?

10.就业的最低纲领是谋生。对于一个有劳动能力的成年人来说,还有什么事情比不能自

食其力更没有面子呢?

11.千万不要忽视趋势的力量!如果是在牛市炒股,只要买个不算太差的股票持股不动,多多少少都能赚钱;如果变成熊市了,倾巢之下焉有完卵,基本上随便买什么股票都会亏钱。所以,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对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12.不要迷信大城市。在一线城市,白领基本上只包括这么两种人:暂时做成了房奴的人,想做房奴而不得的人。当然,盲目地去基层更加不可取。如果有了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可以按照地域选择的“爬杆理论”进行选择。

13.也不要迷信大公司,在小池塘里或许更能钓到大鱼。为了博采大公司与小公司之众长,按照“螺旋式职业发展模式”选择合适的时机跳槽于二者之间是非常必要的。14.不要盲目创业。通过创业来逃避就业,说白了就是“知山有虎而入狼群”。也不要迷

信媒体包装出来的大学生创业明星,因为成功是不可以复制的。人类是从猿进化来的,可如今动物园里的猴子永远不可能进化成人了。

15.不要害怕跳槽,也不要过于随意地跳槽。跳槽的基本逻辑前提是:既不能换成一份更

差的工作,也不能是从无差异曲线的一个点到另一个点。

16.大学生在毕业前短短半年的求职时间里并没有太多的就业机会。那怎么办呢?向时间

要工作,向空间要饭碗。当然,不能过早地进入求职状态。真理再往前一步就是谬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再往前一步就成为了“早起的虫子被鸟吃”。

17.千万不要把钱花在制作豪华简历上!一张A4纸就足以做出一份出色的简历了。(书

中附了两个简历模板,其中一个是作者覃彪喜刚毕业时的简历。)多一个封皮就意味着用人单位在审阅简历时至少要多花1秒钟来翻开它,而审阅一份简历的时间可能总共才10秒。

18.面试官审核简历其实就跟阅卷老师给论述题评分一样,是踩点给分的。不妨用写论文的思路来撰写简历。有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来胜任某份工作就是论点,整份简历的内容则是论据。

19.要好好揣摩面试官的心思,弄明白每一个看似无关痛痒的提问背后暗藏着的“杀机”,然后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做出回答。书里有19个面试“必考题”的命题思路及参考答案,实在令人咂舌。都说女人心海底针,可是女人心跟面试官比起来,实在小巫见大巫了。

20.网申的成功是以数量为基础的。把网尽量撒得宽一些,这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技

巧。当然,其他的技巧也不容忽视,比如注意关键词的匹配、选择最佳的网申时间段等等。

21.要求扣押员工身份证、毕业证或者要求交纳押金、保证金、服装费、培训费的公司,不管它有多大的名气,都不值得对它有一点点的向往,立马掉头走人就是了。22.没有工作经验是应届毕业生求职时最致命的硬伤。要想突破这种“经验歧视”,有几

个方面的途径,其中最关键的是要有针对性地消除用人单位的疑虑。

23.很多企业在招聘时都存在性别歧视,对未婚未育的女性更加敬而远之。如果你是女生,当面试官问你有没有男朋友、准备什么时候结婚、是不是喜欢小孩时,一定要注意回答的策略。同时,更加要注重塑造、展示核心竞争力并注意差异化营销。平等是需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的。歧视只能绊住弱者。

24.用人单位不是慈善家,老板在决定你的工资标准的时候,根本不会去考虑你读书的时

候投入了多少成本,也不会考虑你需要多少工资才能满足基本的生活开支。老板只需要考虑两个因素:你能为他创造多少价值;能否以更低的工资标准招聘到跟你能力相当的人。前者是你的价值,后者是市场供求关系。

25.用人单位普遍存在“乙肝歧视”,对付的办法很多,其中一条就是“寻找枪手,偷梁

换柱”。这看起来似乎不太光彩,可是,像这种利己不损人,甚至是利人利己的事情,用一种善意的欺骗去规避病态的歧视,又有何不可呢?

26.千万别让户口绑架了求职。天地本宽而卑者自隘,因为对户口的过分在乎而感叹就业

之路越走越窄,就像是走进了北京的老胡同便责怪世界如此阴暗狭长。

27.研究生求职不妨采用“变色龙战术”——用两个身份去求职:一个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研究生,一个是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毕业生,基于用人单位、应聘职位等方面的差异而因时制宜地在这两个身份之间切换。

28.大专生犯不着自卑,也不用把专升本当成救命的稻草。专升本不但没有太大的必要性,而且没有了很强的可行性。

29.起薪低一点没关系,但是零工资就业就万万不可了。零工资就业纯属不正当竞争的倾

销行为,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不自尊和不自信,同时也是在为无视劳动法规、无视劳动者权益的用人单位助纣为虐。

第三篇:求职,从大一开始读后感

自从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已经从天子骄子变成了普通劳动者,很多大学生要么对就业前景的担忧,陷入了读书无用论的迷茫中;要么出于逃避就业压力考虑,陷入越读越没单位要的尴尬境地,求职,从大一开始读后感。而我们的高校还没有意识到这种身份的转变,要么是流于放羊式管理,让学生自生自灭;要么是固守精英培养意识,躲进象牙塔,自娱自乐地反复倒腾那些华而不实甚至清高过时的理论知识。高校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为大学生指导未来的工作与生活,为就业市场塑造合格有用的劳动力。然而,现在,愿望多于行动。

虽然都说科教兴国、都说教育很重要、都说年轻人都是祖国的未来,但是关于教育的资讯少之又少,或者猎奇之极,或者娱乐至死。进入21世纪,人口大跃进的负面影响正在悄无声息地塑造我们整个民族的浮躁、焦躁、急躁的性格,80后一代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之重、理想之迷惘给社会造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情绪。每年几百万大学生都将面临毕业之际的彷徨无措,“毕业就是失业”的现实境遇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大学生身上。

在高校行动迟缓的时候,覃彪喜先生行动了。他以一己之力,结合自己的成功经历与经验,马不停蹄地深入全国几十家大学巡回演讲,告诉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求职观及其战略战术问题,破除种种大行其道的谬误与乱谈,读后感《求职,从大一开始读后感》。他再次独力担当起为当代大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并乐此不疲,无怨无悔。

继出版处女作《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广受好评后,覃彪喜先生潜心学习,将这几年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锤炼成力透纸背的文字,出版第二本书《求职,从大一开始》,再次引领了当代大学生的求职观。这本书紧紧围绕大学生求职,探讨如何明确自己的职业选择,如何走出求职误区,如何恰到好处地寻求社会实践,如何树立求职基本战略,披荆斩棘,如何积极轻易掌控求职技巧。实在是实用管用,精彩绝伦,发人深省。

比如说,当“细节决定成败”这样不经过大脑的谬论满天飞的时候,覃彪喜先生断然呵斥:“细节岂能决定成败。让韦小宝去走郭靖的路,或者让郭靖去走韦小宝的路,无论他们如何注重细节,都不可能取得成功。”他在书中告诉读者,细节与战略都很重要。特别是对于初入校门的年轻学子来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性与个人爱好,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才是重中之重。这正应了那句“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的古训。覃彪喜先生再次将正确的想法,广而告之,正是为了让大学生能在以后的求职路上少犯一些不必要的错误,走得更加顺畅。

再如,他在书中《思想解放篇:走出四个误区》,深刻揭示了当下考研热与就业难的恶性循环的怪圈。他说:“博士在美国找工作的难度,相当于女博士在中国找老公的难度……任何人在没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其有必要考研之前,应视为没有必要考研。”诚如所言,为了逃避的考研,只会耗费自己的青春,让自己的职业前途随着折扣而贬值。学习的第一要务,当时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与适应社会能力,否则只能在读书无用论中哀叹不已。

第四篇:《求职,从大一开始》读后感

《求职,从大一开始》读后感

姓名:张旭

学校:南开大学

院系:经济学院金融系

生日:1993年9月

座右铭:Just do it.步入大学以后,在我个人看来,求职离我还有很远,现在考虑求职的事情为时尚早,因此我对这个话题很随意。然而,同时我的心里又很是矛盾,因为虽然我在南开大学金融系学习了一学期,但是我对自己以后的职业生涯仍然很是迷茫,我不知道我毕业以后会做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所以,在被要求选一本书来读的时候,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与职业有关的《求职,从大一开始》来读,希望能给我以后的路提供一些指导与方向,使我能够脱离担心以后职业生涯的泥淖。

《求职,从大一开始》这本书里包括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如何做简历,如何面试应聘,以及如何对待创业,以及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的问题------由于涉及的面比较广,自然其中让我有想法有感触的东西就有很多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渴掘井,毋宁未雨绸缪。作者在书中提到,大学生要提前做好职业规划,以防在毕业后措手不

及。当然,这个规划只是一个方向上的规划,虽然人不可能预测到几年后的事情,但是也要提前规划好自己以后的发展方向。与其等到毕业的时候羡慕身边的同学一个个找到了满意的工作,与其在求职的时候临时抱佛脚,用一些投机取巧的雕虫小技来掩盖内在实力的苍白,还不如从大一就开始好好规划未来。所以说,“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果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没有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选择,又谈何求职与就业?

还有一点我觉得很重要,我们要了解在招聘的时候老板是根据什么来决定求职者的命运,是根据什么来做出对求职者的取舍。他们根据的不是你的求职简历写的多么华丽,或许你洋洋洒洒的写了几大页自己的优点和工作经历,但是我认为真正打动老板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你是否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只有能了解并满足单位需求的求职者才会被青睐。我曾经听过东亚银行一位分行行长的讲座,他说:“我在招聘的时候,我并不是看你简历写的多么华丽,而是简历上是不是体现了我所想要的能力。而且我在你面试的几秒钟,我就能看出你的真正的深浅与内涵,我就能看出你大学四年究竟是在读大学还是在玩大学。”因此,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在大学中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以后的生活做准备,而不是迷恋身边的风景,把大学四年都用来在酒桌上觥筹交错,在网吧里流连忘返,在草坪上花前月下。比止步不前更可怕的是南辕北辙。如果大学四年都在马不停蹄地赶路,放弃

了周末的休息,放弃了美好的爱情,却没有把劲使对地方,所有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没有形成有效的核心竞争力,忙忙碌碌几年,碌碌无为收场,那又是多么可惜的事情!

现在的确存在一种情况:大学毕业生太多,可是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太少,也就是说:人太多,人才太少。现在大学生玩大学的人太多了,在大学里面,大学生有很多人都想尽一切办法逃课,想什么办法才能在考试时多考几分以致能够及格----这种学生太多了,所以导致大学生抱怨找不着工作,用人单位抱怨找不下合格的求职者。所以,在大学中,我们应该珍惜良时,努力提高自己能力。

还有一句话让我感受颇深:我们应该尝试用将来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困难。现在站在大学生的角度,回想我在高中为高考备战的经历,我发现这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回忆,而且真的感觉到当时的困难真的算不了什么,而在高中时却明天都抱怨学习太累,甚至有过想放弃的想法,所幸我坚持了下来。所以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当你经历过某些事时,在回过头来看这件事,那么当时所受的那些痛苦真的不算什么。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将来的眼光来看待今天的困难。对于求职当中的大学生来说,又何尝不可以用这样一种方法给自己打气呢?不管在求职的过程中受到了什么样的挫折和打击,都不过是暂时的。

在大学生中,很常见的一件事就是羊群效应,羊群效应就

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选择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往往并不是因为自己认为值得去做,而仅仅是因为他看到别人也在这么做。比如说,看到大家都选这门课,想当然的认为这门课很好,就选了,却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兴趣。很多毅然选择创业的大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他们对创业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客观上也不具备创业的各种条件,但是看到媒体报道某个“创业明星”的光辉事迹以后,立马蠢蠢欲动起来。如果他们身边有比较多的人对创业感兴趣,那就更加容易形成一个百舸争流的气氛。所以说,我们一定要谨慎选择,做每个选择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绝对不能马虎决策,否则,误了自己的人生,后悔莫及。

还有一句话,并不是每一个好人都有好报,并不是每一个罪犯都会坐牢;并不是每一次小心驾驶都能平安,并不是每一次酒后驾车都有车祸;并不是每一个才华横溢的人都能出类拔萃,并不是每一个不学无术的人都将碌碌无为;并不是每一次付出都能得到收获,并不是每一次努力都能被人肯定,并不是每一点成绩都能被你的老板和上司赏识……这,就是世道。我承认,世道并不好,可是,谁又能改变这个世道呢?既然不能改变,那就只能在第一次付出没有得到收获的时候付出第二次,第十次付出还没有收获的时候付出第十一次。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如果耐不住寂寞,不懂得坚持与等待,成功只会越来越遥远。欲速则不达,越想马上成功就越是南辕北辙。看看那些功成名就的人,谁不曾寂寞过?谁不曾等待过?人生不如意事十之

八九,我们并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我们能做的只有坚持。

所以,读完这本书,发表了这些感慨,为了以后不用为工作发愁,为了以后不会步一些失败者的后尘,就必须提高自己的能力,做好以后的职业和人生规划,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坚实基础,必须让自己奔跑起来,奔跑青春,展望未来。

张旭

第五篇:管理要从细节开始

管理要从细节开始

“管理——还是需要从细节开始”,这篇题目似乎有点老生常谈的味道,但现实中,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把小事做细的人很少;我们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不折不扣的执行。细细品味管理的真谛,“注重细节”就是一贴治疗企业管理顽疾的“良方”。

“市场——精耕细作、生产——精雕细琢、成本——精打细算、技术——精益求精、团队——精诚合作”的“五精管理”理念,或许能抚平急功近利、浅尝即止的浮躁心灵。

2021年,宝胜在全球虚拟经济冰消雪化、实体经济陷入泥泞、金融海啸挟风裹雨呼啸而来的时候,能够顺利实现“百亿集团”目标,依靠的是团队合作,依靠的是对市场稍纵即逝的机遇把握,依靠的是对管理细节的不懈追求。2021年,面对更加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抵御寒冬”?如何让宝胜这艘“电缆航母”安全平稳地渡过“经济危机”?毫无疑问,“关注细节”依然是一种让航母保持快速的动力源。

“精耕细作的市场”是企业发展前提

市场无所不在,关键在于你能否发现它、满足它。不同的思维决定了不同的市场。非洲人光脚与卖鞋的故事,就是最好的案例。发现了市场,我们还必须精心呵护、细心耕作,只有春夏的精耕细作,才会有秋天的累累硕果。

2021年,宝胜为进一步深化营销体制改革,推行了区域市场管理体制,将全国市场版图划分为12个区域,原有的48个办事处细分成87个销售公司和项目部,由区域销售总监坐镇市场一线组织协调攻关,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加直接、及时、快速地触摸市场实况、了解市场动态、收集市场信息、服务市场客户。区域市场总监不仅要高效地带领营销人员冲锋陷阵,更要在提升营销人员的新思维、新理念上下功夫:

1、“观念营销”比“产品营销”更重要。什么决定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观念。“观念营销”就是快市场一拍、引导市场消费的行为,就是把最新的消费思想灌输给消费者,使其改变传统消费习惯和方式,认同并接受你所推荐的产品与服务的行为。因此,每位营销人员要善于洞察和发现新的消费趋势,以“观念营销”开道,引导市场,促进消费。

2、学会“先营销管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市场也要求我们必须跳出传统的先制造、再销售、后跟踪服务的营销模式,实行“先营销管理”的新营销策略。即把营销行为放到产品制造之前,这样就可以把握个性化市场需求的脉搏,紧紧围绕顾客需求不断延伸、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以达到不断巩固、扩大市场的目的。

3、由“产品营销”向“文化营销”转变。

现代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先营销文化理念,后营销产品。营销人员应当先通过“文化营销”,达到与顾客相互间的沟通和互融,消除文化障碍,实现消费认同与市场开拓。肯德基在中国的成功就是“文化营销”的典范。

4、由“价值营销”取代“价格营销”。绝大部分营销人员认为,市场营销就是“价格营销”。然而,如果过度纠缠于价格竞争,不仅会造成企业陷于价格战的泥沼,还会造成顾客对产品产生不信任心理。而“价值营销”不同于“价格营销”之处,就在于它是通过向顾客提供最有价值的产品与服务,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5、“营销是卖”还是“营销是买”?这在营销指导思想上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注重的是把产品卖出去,而后者则注重赢得顾客的心。宝胜不是“卖”产品,而是“买”顾客的忠诚度,这才是永久的市场。

市场细分、资源整合和区域管理是“表”,营销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是“里”,只有表里如一,才能真正实现提高宝胜营销网络覆盖率和渗透率,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

“精雕细琢的生产”是企业发展关键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靠什么来生存?价格还是品质?所有具有远见的消费者和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品质”。不难想象,一个产品如果没有良好的质量作为保障,再亮丽的宣传也势必是“空中楼阁”。而优质的唯一标准,就是产品性能是否满足甚至超越顾客的期望。因此,宝胜要求每一名员工都要将产品当作“艺术品”来精雕细琢,时刻拿着放大镜观察我们的产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确保产品内在质量的同时,还要注重改善产品的外在质量,通过作业流程化、流程合理化、工作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考核绩效化的精细化管理,确保现场环境的整洁、流畅、安全;设备运行的满负荷;工装模具的高质、精确;工艺执行的严格、精准,使公司生产始终处于优质高效的运行质态。

“精打细算的成本”是企业发展核心

企业以赢利为目的。因此,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成本为中心,降低成本是企业增加积累和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途径。“降成本、找差距、争市场”是宝胜永恒的成本管理主题。在流程上,我们要做到正确决策、高效执行、全面控制和严格考核;在经营过程中,我们要覆盖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从生产向前,要延伸到市场分析及产品设计,向后,要延伸到顾客购买和售后服务;在管理对象上,我们要做到不断拓展成本管理的内涵,无论科学技术,还是生产方式都要将其纳入到成本管理系统中来。所以,这里讲的成本不仅仅指“生产、材料成本”等微观概念,它应该包含更为丰富的内涵,涉及到“供应、财务、制造、工艺、设备、技术、基建、会议、信息、标准、存货、仓储、物流、销售、服务、文化、人员、时间”等各个管理范畴。

我们不能仅从部门的小角度,片面的看待成本,而应着眼公司未来,全面认识成本。任何工作的任何环节都要以“数字”说话,要学会“数字”管理,从表面“数字”,发现存在问题、深刻分析问题、彻底解决问题。但,大家切记:成本不能靠算出来,而应该靠日常工作干出来。成本管理落实到实际中就是:节材降耗,减少浪费,节约制造成本;增强技能,减少失误,避免时间成本;统筹安排,快速运转,压缩库存成本;完善制度,科学采购,降低采购成本;严格预算,规范程序,控制费用成本等。只有通过磨练,宝胜每位员工才会逐渐成长为“斤斤计较”、精于算账的行家里手。

“精益求精的技术”是企业发展根本

多年来,宝胜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取得了今天的发展成就,但不容乐观的是,我们仍然局限在狭窄的“红海”市场中拼杀,竞争异常惨烈,利润极其微薄。而国内80%的高端、高利润电缆市场却被国际跨国公司占领。因此,一个企业仅仅依靠节能降耗和单项成本管理等简单管理模式,获取更大利润已无可能。所以,树立“以科技驱动企业成长”的管理理念势在必行。

1、通过新产品的开发、设计的优化、新材料的运用、工艺技术的创新、设备技术的改进等,实现管理方法的科学化,进而将降低成本与技术进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比较完整的科技创新框架体系。

2、该理念更加注重科技在扩大利润空间方面的作用。企业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科技创新对市场占有率的提高,还必须强调创新所带来的产出一定要大于投入,建立以科技驱动为核心的科技成本管理体系。

3、“以科技驱动企业成长”理念,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在于,它把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充分融合在一起,使企业生产组织更趋现代化,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从而加快了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型转变,从注重物流管理向注重信息管理转变,从“产—供—销”传统管理模式向“营销—开发—制造—销售”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

宝胜始终强调,做技术必须要精益求精,只有通过产品的升级换代,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贴近市场,强化对市场的技术支持,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市场、创造市场,最终提高企业赢利能力,促使企业健康发展。

“精诚合作的团队”是企业发展基础

一支精诚合作的团队是开展一切事业的基础。一支高效的团队必定具备:清晰的目标、互补的技能、高度的忠诚、充分的信任、良好的沟通、昂扬的士气、最佳的业绩。宝胜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团队建设,其目的也在于此。我们从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入手,以文化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责任心、增强凝聚力、强化执行力。

要想打造电缆行业一流的团队,就必须以比市场更高的标准要求每一位宝胜人。“不养闲人、不用懒人、不亏能人”是我们一贯的用人原则,对不能适应市场要求的员工,坚决予以淘汰;对因工作失误而造成损失的员工,坚决予以处理;对作出贡献的员工,坚决予以重奖。不能因为个人工作的一点疏漏,而让企业失去一次市场机会和一个重要订单。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要找准自己在市场中的定位,紧密合作,无缝衔接,加快流程再造,满足并超越市场需求。

大学生求职,为何要从大一开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