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编辑:独坐青楼 识别码:17-856869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1-01 23:53: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人这一生中不知要与多少人交流,有些人我们只是交流过一次,而有些人却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对象。他们经常变换着出现在我们的周围,记得有这么一句话说,前世500次回头,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每天,我们都要与人交流,无论是语言方面,还是身体方面的,但我们是否真正的了解沟通的含义、意义,以及方法和重要性呢?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甚至有人会问,沟通还要有方法啊?就说话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就完了。其实沟通说起来容易,真正有效的沟通做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比如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出现很多问题:

① 鸡同鸭讲,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表面上我们在交流和沟通,可是仔细听两个人的说话内容,发现根本就没有交集,就像两条平行线,没有交点;

② 我是主角,在我说话的时候,没有人有说话的机会;

③ 说话前言不搭后语,或是在说话前根本就不清楚自己要说些什么,导致被交流者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缘由;

④ 热情似火,那股热情就像一阵火扑面而来,但让对方感到招架不住,一有机会,立马逃离,当然沟通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⑤ 语速惊人,让对方听不清、听不明白说的是什么;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交流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在这些无效的交流中,问题者本身可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有的人抱怨无法被人理解,有的人则是继续“勇往直前”。

真正有效的沟通是什么呢?我认为只要掌握沟通的关键要素及正确方法,避免错误的方式出现,勤于练习与反思,就能实现有效沟通;

① 确定沟通主题及目标。语言交流与做事一样,要有一定的主题与目标,需要有引导者与被引导者,交流始终围绕一个或几个主题,并且很清楚此次交流的目的是什么,大大提高沟通效率;

② 语言富有逻辑性。语言的逻辑性其实反映出思维的逻辑性及条理性,人的语言沟通是线性的,即便是有千言万语,也只能一句句说,因此话语的条理及逻辑性就决定了是否能让对方更快捷、清楚、有效的明白沟通者的意图并作出有效的回应; ③ 沟通时的语气及表情;不同的沟通情境,需要随机应变选择不同的说话语气,比如强硬、果断、商量、妥协、请求等等,灵活运用语气、表情,能让被沟通者更加直接的感触到沟通中所需要解决、表达的意图;

④ 沟通时的心态平和;在沟通时,双方就是平等的交流者,相互从对方口中得到有效信息,故紧张、不安的心态都会直接影响到沟通的质量;

⑤ 沟通时内心的真诚及对对方的尊重;当你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别人的时候,别人才会以同样的真诚待你,在你言语中流露出对对方的尊重时,对方才能表示出对你的接收,这是一切沟通的基础与开端;

以上关于沟通的思考是我对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中的总结。沟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个世界是信息的世界,是一个外向性的世界,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尽的沟通中生活、工作、成长,相信能够更好理解及做到有效沟通的人一定是事半功倍且开心快乐的。

第二篇:困惑中的思考

困惑中的思考

———学习优质课的心得体会近日,我有幸参加了湖北省小学数学优质课的学习,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这样的机会实在难得。从这次学习回来,我很有感触,我学得自己要学习得的东西太多了,感觉我又重新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找不到方向了。

在这几节课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这节课,这节课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过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有这节课来“小试牛刀”,争奇斗艳。在华应龙老师这节课中我有以下思考: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

我思考——“特征”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别显著的征象、标志。那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一条曲线围成”、“没有角”,“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是不是特征?“一中同长”的特征是不是需要下发空白研究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这是不是为了“研究报告”而组织研究?这是不是教学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地去渲染?“圆”的概念都没有给出,是否需要咬文嚼字地概括出“半径”和“直径”的概念?揭示两者概念后,让学生从一个圆内各各不同的线段中挑出“半径”和“直径”,有没有哪位老师见过学生有错?学生都不会有错的活动,要不要组织?

我思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是不是教学难点,要不要研究,是否“顾名思义”就可以理解?得出关系后的填表练习,究竟是练习的两者关系,还是练习的乘以2和除以2的口算?我们是不是总是好为人师,以为我们不讲学生就不会?是的,熟能生巧,但熟是不是还能生笨呢?

我思考——量出半径都相等,就科学、深刻吗?中一个圆内,半径和直径真的画不完吗?画不完就能说明“半径有无数条”吗?“半径都相等”和“直径都相等”要不要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圆中或等圆中”?我们说“正常人的两条腿是一样长的”,怎么不加上前提条件“在同一个人身上”?这是不是教学内容上的形式主义?

我思考——圆的画法是应该教,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但应该一二三地教吗?是不是学生容易疏忽的两个地方“手拿住哪里”,“两脚之间的距离是直径还是半径”点破就可以了?学生抑或老师画出的不圆,是否就该随手擦掉?那些“不圆”的作品,中不是课堂中的生命体?是否应该珍惜。

我思考——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这样是不是才凸显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这一学科特色?是不是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良好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我们数学教师是否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模式,让学生“知道怎样思维”,让学生掌握作为一种“非言语程序性知识”的思维?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识到“圆”这一节课应该讲的是有价值的东西。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来说与时俱进,创新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提高自已和完善自已。

李玲玲 202_、5、10

第三篇: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作为奋战在讲台一线的一名语文老师,面对现在各种教改和种种新生思想的冲击,我常常很茫然,有时候我都会觉得自己不会上课了,可当我冷静地思考之后,凭借我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面对各种教学改革,仅有热情是不够的,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理性地对待,绝不能一味盲从,误人子弟。我在阅读教学中就曾有过一些盲从,导致学生在考试中,面对阅读分析题,抓不住问题的核心,回答问题不够全面,失分严重,这让我很困惑。今天把它写下来,与大家商讨。

一、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感悟在阅读中的地位,无疑是尊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尤其是汉语的习得规律。但是,感悟应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感悟是否能解决语文教学的一切问题?强调感悟,还要不要“训练”?有一段时间,阅读教学中我套用别人的经验,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点几个语文基础强一点的学生概括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倾向,再让学生个人读、齐读一下课文或段落,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录像片断一放,最后提一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几分钟,我来做一个无非是这个说得有道理,那个说得也正确的总结,一课就上完了。课后找学生反馈,学生说毫无收获。这样上课不是曲解了“感悟”应有的内涵吗?那么,“感悟”的内涵是什么呢?感悟是有层次的。不同的学生阅读同一篇文章,感悟的深度不同;同一个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感悟的效果也不同。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那些家境贫寒常被人看不起的学生可能会对鲁达重义轻财、惩恶扬善的行为肃然起敬,而那些少数喜欢恃强凌弱的学生可能会从镇关西的惨死中吸取教训。这其中有自身的生活经验、感悟的直觉能力、阅读的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思考、探究、质疑,将感悟引向纵深。不仅要知道鲁达具有嫉恶如仇的传统美德,还要知道鲁达为何要用拳头而不是法律来惩治恶人,更要知道今天的我们面对纷争,还需不需要再用拳头去解决问题。

感悟的方式是多样的。读,尤其是诵读,固然是感悟的最主要方式,但除了读,还有听、说等多种方式。听别人朗读,和别人交流阅读心得,必然会加深感悟的深度。感悟更不排斥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适当的语言训练分析,有益于对文本感悟的深入。机械程式化的训练是必须彻底废止的,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语言训练是不应当废止的。有效的感悟,离不开语言训练。感悟只是阅读的初级阶段。阅读大多数不以满足于感悟为目的。高质量的阅读,尤其是创造性阅读,仅仅只有感悟是难以实现的。感悟是以形象性的理解为主的阅读活动,是阅读的开始,而不是阅读的终止,鉴赏、质疑才是阅读的高级阶段。仅有形象性的感受,没有理性的思考,对文本的理解是不可能深入的。如果说,目前高考中考阅读命题的基本方向是正确的,那么就可以说明一般意义上的感悟只是阅读任务的一部分。仅仅依靠感悟,中考阅读题大多数是不能完成的。

二、怎样确定文本的地位

文本即通常所说的“课文”。推翻文本在阅读教学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已形成共识。但怎样确定文本的合适地位呢?是否文本由至高无上的地位一下子就成了可有可无的点缀,成了阅读教学引入话题的引子了呢?

我们到外面学习听课,老师们通常是这样来上课的: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有关文本的阅读教学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拓展阅读上;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模仿写作发散思维训练上。至于观摩课,那就更热闹了,又是多媒体,又是学生上台表演课本剧,甚至花七八分钟让学生讨论与课文并无必然联系的材料。四十分钟看录像听歌表演似乎什么都有,惟独语文没有了。这样上课,这样的手段对文本的解读、对语文素养的提高究竟有多大作用呢?我们有的老师在上唐朝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时,花去近十分钟让学生绘画以表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为什么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诗句的意境呢?难道语文课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本解读虽然不是阅读教学的唯一任务,但阅读教学总是以一定的文本作为载体展开教学的。把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放到一个可有可无的次要位置,随心所欲地安排教学内容和过程,是不是走入了语文教学的另一个误区?

我认为传统的阅读教学有一条经验是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即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样的传统经验和新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过去,只进去,不出来,是我们所否定的一种阅读行为,可现在极端淡化文本阅读的教学,则是根本不进去,不进入课文的内部世界,也就谈不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阅读时间不足,解读不够深入,缺少内在体验,浮光掠影,不作深入探究,这样的课堂虽然好看又有什么用呢?

阅读教学不是不可以进行拓展,不是不可以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让学生看录像绘画等手段不是不好。然而,既然是阅读教学,阅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感悟解读的时间就要有保证,其他内容的引入都必须和阅读教学的内容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其他的一切形式都必须为这个主要的根本的任务服务。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实现的有效途径是丰富的语言实践。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这种语言活动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技巧课,而是在血肉丰满的阅读教学中进行的,语言活动是在一种“场”、一种情景中进行的,正是文本的存在,才使得这个情景、这个“场”得以呈现。架空文本,淡化文本,能实现语文课的教学任务吗?

我们绝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失去属于自己的主体位置。阅读教学中师生对话,教师对学生应起到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效果,面对学生的各种疑问,教师要大胆做出评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语文阅读教学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两点,只是我近年来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体会。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四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一、面对那么多的生字到底该怎么教学才能不成为学生的负担?

新教材的特点是识字量大,要求学生多认少写。对于刚刚接触祖国汉字的7.8岁的小朋友来说,他们不懂得构字的方法,更加不懂得字型跟字意结合起来记忆。只能靠着大概的印象或者是一定的语言环境猜猜看。在学生没有任何有关于汉字基本部件积累的情况下平均每天要识记10——14个汉字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啊。尽管老师在课堂上想了许许多多的方法,诸如:猜字谜,做游戏,结合事物记忆、生活中识字、反复在课堂中出现要学的生字等等方法来帮助学生记忆。这对于部分好记忆能力好的,家庭比较重视辅导巩固的学生来说问题不大,但是对于那些,接受能力较弱的,记忆能力也不是很好的,家庭又不是太重视辅导配合的学生来说,每天要认识那么多的生字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一直在思考到底该怎么教学生字才能使大量的识字不成为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的负担?

二、如何处理识字课上一双双高高举起的小手? [片段五:《菜园里》生字教学] 师:小朋友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萝”字? 生1:草字头加个个四再加半个多就是萝卜的萝。师:你是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的,不错。

生2:老师它是一个形声字,草字头表示意思,萝卜的叶子跟草差不多的,下面的罗表示它的读音。

师:你能知道这是个形声字真是太了不起了!

生3:老师我是用组词语的方法来记忆的,萝卜、菠萝„„ 生4:老师我在超市买萝卜干是看到过这个字,我认识它。

师:(还有许许多多高高举起的小手,他们也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看看时间,就这一个字,学生足足说了5.6分钟。下面的字呢?怎么办?)我只能草草地说,小朋友识字的方法还真多,想说的下课来跟老师交流怎么样?现在我们来看看别的生字怎么记。

困惑与思考:

看看学生学习生字的劲头吧不能说不高吧,一下子就能够说出那么多来,还有那么多的小手举着却没有机会让他们尽情地说。可是细细想起来,在那么多的记忆方法到底哪种是最适合的呢?哪种是最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呢?不用说,用形声字记忆对于这个字的识记是最好的。可是面对那么多高高举起的小手,面对那么多双渴望发言的双眼,老师又能偏爱哪只手呢?

新教材的识字量大,每课书要求认识的都有10——14个,课堂上如果就走马观花地一带而过的话,那么学生无疑是掌握不了的,如果像上面那样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的话,那么所花费的时间肯定是很大的,尤其是一到学生识记生字方法反馈的时候,大家都想说,有时候还真是一发不可收拾!如何处理好识字课上,充分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识字方法同时又不很紧凑地安排时间成了我的一大困惑。

三、关于“识字教学识字方法多样化”的几点忧虑。

1、如何在学生识字多样化的基础上,追求识字的巩固率?

新课标指出:“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与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识字的多样话。”学生在每堂识字课上,许多生字都能对同一个字找出两三种识记的方法,有的同学还会绞尽脑汁地去想出更多的办法记忆。但静下心来,仔细想想学生真正掌握了吗?对于他们选择的识记的方法真正理解了吗?方法很多,可能流于形式,我任教的班级有近50人,课堂上参加识字方法介绍的每节课都不少于20人,让我了解到了这部分学生的学情,剩下的近30人他们真正的情况如何?不能被部分学生尤其是发言特别踊跃的几个学生所迷惑,要追求识字方法的最优话和识字的最后效果——巩固率。

2、如何处理识字方法多样化带来的大量信息交流?

每节识字课上学生的发言都非常积极,老师只好多次面对学生高举的双手宣布暂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他们也都想表现一下自己,如此一来,信息交流量大大增加,课堂上必须保证宽泛、畅通的渠道。这里不仅要有师生的交流,还要有生生的交流,可以采用小组的合作学习形式多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多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但是,一年级的小孩子学习习惯尤其是“倾听”的习惯没有很好的养成,很多时候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老师也很难处理开放与落实的关系,放的过多,有效的组织无力,学生说的机会多,独立思考的时间就少了。课时目标完不成也成了时常出现的困难了。

3、如何把握生字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方法的最优化的“度”?

在《菜园里》一课的生字教学中,“萝”的识记方法多样化和识记方法最优化的关系如何把握一直是捆扰语文老师的问题。如果注意了识记方法的多样化,那么可能就淡化了记忆方法的最优化,这样可能对于部分优秀学生来说,可能问题不大,对于那些理解、记忆力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可就有困难了。如果强调了记忆方法的最优化,那么又会感觉课堂上还是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在走,不顺应现在的时代潮流。所以课堂上如何把握好方法多样化和方法最优化的“度”成了我们急需解决的又一个问题。

结束语:

新课程的改革,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科学理念,相信我们的语文教学会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新课程的实施又让我们发现了新理念与教学现状之间的距离,先进的教学理念并没有完全被我们内化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路慢慢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句话说得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相信在新一轮的课改东风中,只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再实践,那么我们一定能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程共生的。

在大力提倡“探究式”的同时,是否完全排斥“接受式”呢? [片段:“藏”字的学习反馈] „„

师:“藏”字笔画特别多,也很难记,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四人学习小组马上开始了讨论学习。)

„„

生1:老师我我们组是用组词的方法来记的,躲藏、捉迷藏、收藏 生2:老师我们认识,西藏的“藏”字,它是个多音字,也读cáng。生3:我们是多读几边就记住它了

思考:藏字是一个笔画很多很难记的一个字,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看上去是动了很多脑筋,也用了很多的方法去记忆这个字,但是如果细细地去琢磨一下,学生最后到底有没有掌握这个字,可能回答是要打折扣的。对这样的,笔画较多的字,是不是还应该采用的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法: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析一下字型,再以书空的形式来记忆,这样效果会更好一些?

如今,新课程倡导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的“探究式”学习方法越来越为老师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在识字教学中也不例外,一出示生字之后就让学生三、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但是对于部分组字没有明显规律的、光靠组词又难一记住的字。作为学习方式之一的“接受式”学习,是不也该成为一种主要的方法,在这些字上应用?

第五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梁玉芳

新课程实施以来,小学教育教学中体现出来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观等都有了崭新的变化,致力于学习方式转变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学语文教学一改往日机械灌输和条分缕析式的传统模式,把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教育教学设计的首位,于是小语课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但必须承认,众多的尝试和努力可圈可点,其中除了给我们带来喜悦,也给我们提供了新的进一步思考的实例,这是任何新事物产生、发展的必然规律。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只有在整个实验进程中不断发现,不断思考,不断研究解决,才可能使得我们的课改工作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在看课评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有这样一种感觉,一些课乍看上去让人感到耳目一新,但仔细琢磨起来似乎在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实效性方面还有点欠。为什么呢?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感觉到,有些工作我们做了,但在到底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做到什么程度上还欠考虑。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相信我们的努力是对的,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发现问题的症结,剔除不利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方法,所以我努力地耕耘着,默默地奉献着,享受着语文教学带来的快乐,享受着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成长的喜悦。同时,语文教学也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惑与思考。

困惑一: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何不再浓厚?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困惑二:学生的想象思维为何没有得到较好地发展?

爱想象,爱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理,他们总是喜欢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在他们眼里,星星会眨眼,小草会微笑,小鸟会歌唱„„他们总是喜欢用独特的想象去描绘五彩斑斓的世界,总能在想象中感受世界的奇妙和生活的美妙。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这是真正的理解。正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爱想象的孩子是快乐的,爱幻想的孩子是幸福的。

然而,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的想象思维开始变的迟缓,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不喜欢想象。曾几何时,想象的大门正在逐步向学生们关闭。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再热衷于想象呢?

一、想象时间和机会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想象思维没有得到较好的发展。

想象力是一项重要的能力。想象思维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在实践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有足够想象的时间和想象的机会。作为教师,我们给予学生充分想象的时间了吗?给予他们充分想象的机会了吗?在现有的考试评价体制下,教师们为了追求高分,引领学生进入“题海”,让学生一味地沉浸在学习中,沉浸在“题海”中;为了追求高分,我们挤占了学生太多的课余活动时间,挤占了学生想象的时间。没有充分的想象时间,学生的想象思维会得到发展吗?

科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对于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实的教学中,这些课程往往被挤占,尤其是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这种现象更为严重。没有充分想象的机会,怎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想象能力呢?

二、“标准化”的评价限制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很多时候,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效”,为了让学生快捷、准确地掌握知识,为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们总是以一些现成的、常规的思维去引导学生,害怕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害怕学生出错,影响分数。很多时候,教师总是对参考书爱不释手,总是热衷于“标准答案”,一切唯书是从。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书犹如一把矩尺,限制了教师的思维,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在这样的情景下,学生的想象思维会获得发展吗?如何才能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呢?

一、创设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

学生的学习、成长应该是全方位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分数,而是要获得全面的发展。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又要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我们不能以牺牲学生的能力来换取学生分数的提高。我们要善于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机会,引导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科学课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平台。学生的思维会随着科学家的大胆想象而任意驰骋;音乐课上,优美、激昂的旋律会激起学生无限的遐想,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美妙的乐池中;美术课上,伴随着学生画笔的飞舞,学生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感受艺术的快乐,感悟艺术的真谛„„这些课程对于学生的想象思维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语文课堂应该成为培养学生想象思维的广阔舞台。语文课上,学生的情感应该是愉悦的,思维应该是发散的。同样一个问题,学生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想象,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回答。如“冰融化以后是什么?”学生可以回答是“水”,也可以回答是“春天”。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其中还有一些独特、奇妙而又富有诗意的想象。只要我们给予学生足够想象的机会,我们一定会为他们的想象而欢呼、喝彩!

二、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

学生与生俱来就有想象的能力,我们要善于保护并不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鼓励是帮助学生获得自信的最好方法。不断地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学生就会信心十足,就会喜欢上想象。而想象又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获,更多的快乐,他们便会更加乐此不疲。

当然,也不可否认,学生的想象也会出现一些错误,这是在所难免的。我们不能因为害怕错误而限制学生的想象,更不能因此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机会。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想象,给予足够的指导,肯定合理之处,同时指出不足之处。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对他们的期望、信任、尊重。久而久之,学生不会因为害怕错误而畏惧想象,不会因为害怕指责而逃避想象。在老师一次次的尊重、信任、鼓励、期望中,学生的想象思维一定能绽放出绚丽美妙的花朵。

困惑三: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的让学生写呀写,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感到了厌倦,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困惑四:语文课用不用课件?如何用?

多媒体课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花样也很多,但如果我们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我们的上课思路,使我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不必做到课件上,做的太简单,又不被任可。比如,课堂要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说出来,如果再制到课件上就大大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把问题的答案也制到课件上,学生每次就等着老师打出问题的答案,自己不思考,老师讲的过程也不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以上是我发自内心地总结了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的几点困惑与思考,当然,困惑不止这些,比如还有我们的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语文复习课的困惑、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等。

教而知惑,惑而思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必将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指引我们攀上更高的教学高峰,品味教学的甘甜,享受教学的幸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只要能唤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他们自然会进入学习的境界中,进行自觉、自主地学习。

有了兴趣作伴,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就会无限高涨,学习激情就会被充分点燃,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的快乐。有兴趣作伴的学习,学生的情感始终是愉悦的,精神始终是饱满的,成效自然是高效的。然而,在现实的学习中,我们的一些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学习的热情不再高涨。他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更多的,他们只是完成学习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学生的这种学习情况呢?

一、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如果教师对教学没有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激情,学生又怎么会兴趣盎然、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对教学是否充满了兴趣?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激情?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再浓厚,我们是否应该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呢?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腔热血、激情四射,一些学生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教师的满腔热忱付诸东流、化为乌有,这不能不让教师感到心痛。的确,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部分学生没有表现出语文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一个客观现实。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选的课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十分适合学生的学习。但同时不可否认,教材的部分课文太过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感受。

四、学习语文的渠道过于单一,学习的方式过于简单。

教学中,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场所,语文课本成了学生学习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练习挤占了学生们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的时间。语文学习成了识记、诵背、练习、考试„„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喜欢吗?学生会感兴趣吗?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以趣激趣。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兴趣,教师必须对语文教学充满兴趣,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一面镜子,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熏陶、感染着学生。教师的兴趣必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教师的激情必定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激情。只有教师对教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真正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心理等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投其所好”,使之更好地适合学生的学习,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的学习,学生会不喜欢吗?

二、培养兴趣。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更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培养部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非易事,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逐步培养他们的兴趣,逐步帮助他们感受学习的快乐。

三、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丰富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渠道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也应该是灵活多样的。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呼吸芬芳的空气,感受景色的怡人,激起情感的涟漪,这是在学习语文;让学生走进社区,感受社区的变化,体验社区人民的生活,这也是在学习语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辩论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这同样也是在学习语文。这些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都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离不开课堂上教师的传授,也离不开课外的实践与探索。

四、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读语文课本,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产生厌倦情绪。为了追求高分,很多家长都反对孩子阅读课外书籍,他们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他们没有认识到阅读对于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对此,许多孩子可谓是“痛心疾首”。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充分利用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他们喜欢的书籍。与书本为友,必会受益无穷。沉浸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中,感受着一次次心灵旅行带来的快乐和悲伤,心灵一次次地受到震撼和洗礼,情感一次次地得到陶冶和升华。这样的阅读,知识会不丰富吗?这样的阅读,感受会不深刻吗?这样的阅读,学生会不喜欢吗? 困惑二:语文教学的出发点是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还是把应试教育放在第一位。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该把学生的能力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放在第一位。由于近几年社会、学校对老师的评价主要体现在教学成绩上,所以绝大多数的语文老师的教学出发点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这一出发点一点错误也没有,但是我认为,我们不能因为这一目的而忽略了语文本身作为文学的魅力,我们应该找到这两点的最佳结合点。据我了解,现在有些老师,包括我在以前也是这样做的,即为了应付考试,惟恐哪篇课文漏掉知识点,所以把每篇课文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知识点,逐一讲解,让学生一字不差的记下,并且怕学生记不住,反复的让学生写呀写,这样就使的语文课成了学生的负担,时间一长,不但学生不喜欢听,感到了厌倦,就是老师也越上越没意思。困惑三:语文课用不用课件?如何用?

多媒体课件在近几年的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说已经成为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但随着课件的长期使用,就我们的语文教学来说,也出现了一些困扰我们的问题。现在出现的问题是,如果从网上下载的一些现成的课件,确实很好看,花样也很多,但如果我们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会约束我们的上课思路,使我们在课堂上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自己制作课件吧,时间有限,而且有很多内容可以不必做到课件上,做的太简单,又不被任可。比如,课堂要探讨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完全可以由老师直接说出来,如果再制到课件上就大大浪费了时间,更主要的是养成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如把问题的答案也制到课件上,学生每次就等着老师打出问题的答案,自己不思考,老师讲的过程也不记,时间一长就会造成学生的思维惰性。

以上是我发自内心地总结了从事语文教学以来的三点困惑,当然,困惑不止这些,比如还有我们的常规教学资料的困惑、语文复习课的困惑、语文作业设置的困惑等。由于经验不足,以上有些认识非常肤浅,谈的也很不充分,很不深入,甚至有些只是一时之见,甚至有些语言表述也不甚流畅,恳切希望全体语文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此深表感谢.教而知惑,惑而思进。在教学的过程中,肯定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必将引起教师更多的思考与探索。与困惑同行,与思索为友,相信困惑一定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指引我们攀上更高的教学高峰,品味教学的甘甜,享受教学的幸福。

沟通中的困惑与思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