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
编辑:海棠云影 识别码:17-995717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4 11:48: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福建八项重点改革

———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内容摘要:福建省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近期推进八项重点改革的意见》。这是由于改革涉及范围很广,系统性、综合性、复杂性不断增强,为保证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都突破,针对目前发展和改革面临的突破问题,省省政府出在继续推进平潭开发区、厦门综合配套改革、同城化发展、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金融改革与创新、港口管制体制一体化等改革的基础上,近期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八项重点改革。

关键词:八项,改革。

一、加快水利改革发展

————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为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和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去年初,省委、省政府出台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并向纵深推进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主要从三个方面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一是加快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完善省级水利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水利,实现水利投入多远化,有效缓解福建省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二是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改革,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建立有利于节约用水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睡觉形成机制。三是推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体制和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

目标是:完善省级水利融资平台运作机制,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实现水利投入多元化,有效缓解我省水利投入不足、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提出建立健全省级水利融资平台、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等2项主要工作内容。

二、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

————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年内答40%以上在创新土地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方面有两项重点工作。一是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改革,实现耕地、林地、滩涂、水面以及“四荒”地使用权有序规范流转,抛荒地耕地逐年减少。二十完善节约用地的的体制机制,有效提升福建省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我省年内将基本完成覆盖农村集体各类土地的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研究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化流转的具体管理办法,建立乡镇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全省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率年内达到40%以上。同时,推广长汀经验,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取得突出成效。

改革目标是:加快构建节约集约用地的长效机制,有效提升我省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综合利用水平。提出完善土地使用标准和指标控制体系、健全土地价格调节机制、改革土地供应方式、建立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等5项主要工作内容。

三、深化企业改革发展

—————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方面,通过推动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省属企业产权化改革步伐,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控制力,进一步提升在能源、矿产等资源领域的支撑力,进一步发挥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带动力,进一步拓展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影响力。完成对省级党政机关与所办(属)企业及其管理的经营性资产的脱钩改制。提出研究制订省级所出资企业整合重组方案、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加大省属企业产权多元化改革步伐、推动对省级党政机关与所办(属)企业及其管理的经营性资产的脱钩改制等4项主要工作内容。

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将拓展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落实民营企业在融资、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同等待遇;对列入省“百项千亿”重点技术改造计划符合相关条件的民企项目,按购置先进技术设备费的5%优先给予补助;政府培训经费补企业政策向所有民营企业覆盖。构筑增长方式集约化、产业组织合理化、产权结构多元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民营经济发展新格局,形成一批具有知名品牌、核心技术、较强综合实力的大型企业和一批具有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继续提高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提出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深入实施我省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等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民营企业加强职工技能培训等4项主要工作内容。

四、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

————千人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我省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展层次相对较低,但同时也表明,我省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比较大。服务业发展大有可为,关键在于要有具体的抓手,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意见》提出的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社会资本养老产业是两个重要举措。” 这位负责人表示。

我省将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体系,组织实施福州鼓楼区和厦门市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开展省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改革。

《意见》提出的推进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引导社会投资养老产业是两个重要举措。针对福建省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状,福建省将全麻建设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养老机构。争取经过3—5年的努力,全省养老床位达16万张以上,其中,各类类型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新增5万张以上;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机构床位达到30张以上,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股权投资企业数明年实现翻番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主体从高校、科研院所谓主体,转向以企业为主体。完善人才引见、评价、扶持机制,每年引进一批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力争到202_年全省年度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科研机构数量达到1000个。

大力发展股份权投资企业。争取到明年底,股权投资企业数量、管理资金规模、年投入案例和投资额都比202_年翻一番,形成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和较强竞争力的股权投资企业和股权投资管理企业,使福建省成为全国股权投资业发展较先进的地区之一。

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文化单位改革、着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文化宏观管理体制,着力构建有利于福建省文化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基本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同时还将实现全省广播电视有线网络“一省一网、全程全网、互联互通”,探索将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思路办法等。

七、创新城乡规划建设管理

————让每一寸土地都在规划中 福建上将支持中心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财政体制上先行先试,将周边与中心城市发展密切联系的县(市)纳入中心城市统一规划、统一实施;探索县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十点,县规划区范围扩展到行政区。实现村庄规划全覆盖。通过建立完善的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让每一寸土地都在规划中,每个建设项目都按规划进行,切实提高规划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八、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县(市、区)全面建立行政服务中心 福建省将继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制;按照服务中心、稳妥调整、审慎推荐的原则,研究推荐福州、南平、龙岩等市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健全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核论证机制。

省政府还把建设行政服务中心列为硬任务,提出推进行政审批“三集中”改革,即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向下一个科室集中,进驻中心审批项目向行政权力网上公布运行系统集中。集中上半年平潭和26个尚未建立行政服务中心的县(市、区)全面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全省50%以上的乡镇(街道)建立便民服务中心或便民服务代办点。

这一改革的目标是,优化政府组织结构,健全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机制。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规范行政行为,创新服务方式,营造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良好投资发展环境。参考文献

形式与政策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2_-202_学年度 202_年5月出版

第二篇: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与问答题

思考题一

1、想想看,“十一五”时期你和你的家人的生活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对“十二五”又

有着怎样的憧憬与期待?

首先,站在一个学生的角度上,我首先看到的是十一五规划在教育方面下的功夫,现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教育的阳光;交通方面的日益便利也是可以深切感受到的;此外,像农业税的取消、家电下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础设施的完善„„无一不是“十一五”带来的福祉。

在以往的五年规划中,我实质上都没有参与,“十二五”规划这五年中,我将跨出校门真真正正为其做一份贡献、出一份力。我期待“十二五”真正注重民生、落实发展;我期待“十二五”规划解决好我国现面临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我更期待“十二五”从人们的切身利益方面考虑,注重控制房价等问题。愿即将毕业的莘莘学子们为祖国建设注入新鲜的血液,在“十二五”规划中发光发热。

2、你认为大学生应该怎样准确理解和把握“十二五”规划的主题、主线以及主要目标、主

要任务和重大措施?

“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

“十二五”规划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靠。

“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措施:一是要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一方面,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一方面,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二是增强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增强创新能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这也有利于培育和创造更多的国内需求。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新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有效途径。

3、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谈谈在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福建应怎么发展?

“十二五“规划时期,国际形势将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总的来看,需要把握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世界经济将面临重大的调整。福建要解决突出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发挥优势,把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的重新抬头,国际竞争激烈。对此,我们要有理、有节地通过谈判协商妥善化解贸易摩擦,直面发达国家的技术指标和环保指标,积极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和环保标准。三十新兴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趋势。福建要在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四是国际市场体系面临深刻调整。对此我们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继续加快。

思考题二1、202_年“两会”的三大主题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一、民生保障主题。从各地来看,发展现代农业、弱化GDP增速、提高居民收入以及保障房建设等具体指标充分反映了国家财政正在向民生倾斜。这意味着国内下一步将继续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大农业、家电、汽车以及零售等消费行业有望受到持续的积极影响。

二、新兴产业投资主题。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各地的投资冲动其实还是非常强烈。不过,传统产业投资受调控影响,新兴产业投资将成为市场关注的亮点。未来政府可能继续制定相关政策,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七大新兴产业面临结构性的投资机会。

三、体制改革主题。结合今年复杂的经济环境与改革发展形势,在即将公布的“十二五”规划的总体要求下,政府有望逐步推进金融体制、医药卫生体制、文化体制、外汇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尤其是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以及大力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拓宽民间投资与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看,证券、软件、有线传媒、医药等行业及重组概念股将出现明显投资机会。

2、202_年“两会”中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主要内容是: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二、“十二五”时期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三、202_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1)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2)进一步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3)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4)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5)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6)加强社会建设和保障改善民生;7)大力发展文化建设;8)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9)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10)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温总理的报告当中,十二五规划主要亮点,还是把改善民生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特别是我们从发展速度来看,GDP的发展速度未来5年要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每年是按7%左右这样一个速度。会管理需调动政府和民间力量共同参与,每个公民都是社会管理的主体。才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强信访、人民调解、民众调解工作,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工作做得很好,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更多地通过引入环境税等市场和经济手段进行调控。

3、202_年“两会”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是什么?你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

热点话题一:加大保障房建设 公平透明分配

热点话题二:提高收入增长工资

热点话题三:稳定物价严防通胀

热点话题四:加大反腐力度健全防腐制度

热点话题五:增加就业岗位 促进就业公平

202_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这一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对即将面临毕业和正在积极求职的毕业生而言,“十二五”期间,社会人才需求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何研判当前的就业形势?实现就业,着力点在哪里?这些无疑是毕业生最为关心的话题。因此,我比较关注就业问题,毕竟两年后即将跨出校门,进入到社会中,现今就业压力之大是众所周知的,只有正确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方能立足如今这个节奏快的社会。

观《202_中国在前行》有感

——盘点202_,展望“十二五”

如果说展望呈现给我们的是宏伟蓝图,我们不知道它是否会成为现实,但仍旧是美丽的;那么回望给予我们的不论是绚烂记忆,抑或是沉痛教训,都是实实在在的,它值得回味不但在于它所带来的成就感能够成为我们鞭策自己继续前行的动力,也在于一路上的坎坷遭遇带给我们的灯塔般的指示。观《202_中国在前行》正是如此,既让我们看到成绩,又助华夏儿女看清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一、细数202_——荣誉与成就

中国人在202_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取得优秀成绩;这是继202_年北京奥运会后,国人又一次为竞技体育的成就激动不已。202_年世界博览会(Expo 202_)更是中国交出的一张名片。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主办机构预计吸引世界各地7000万人次参观者前往,总投资达450亿人民币,超过北京奥运会,是世界博览会史上最大规模。202_年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但灾难中更让世人看到中国的强大:我们众志成城,战胜了西南五省市旱灾、江南暴雨、4·14玉树地震„„广州亚运会、嫦娥二号卫星升空等都是华夏儿女智慧的结晶。

我们骄傲,我们自豪。

二、盘点202_——警钟长鸣

有一句话说的好“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是大问题;多么大的成绩,除以13亿,都微乎其微。”在看到荣誉与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明白如何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唐骏的“学历造假”**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中国的学术究竟该何去何从?202_年 7月16至18日,全国煤矿连续发生了5起较大以上事故,共造成59人死亡和被困。这是不是也该让我们深刻思考一下我们到底该如何面对灾难。中日渔船相撞的问题更应引起中房坚决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主权问题是不可退让的,我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领海争端、“台独”和民族分裂活动„„都是挑战甚至威胁。此外,我们的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让我们不得不在喜于成就之后,清醒地思考。

警钟长鸣,方能生于忧患,越走越开阔。

三、“十二五”,中国继续腾飞

挥手202_,迎来202_,这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我们期待中国取得新的成就。“十二五”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这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新特征。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靠。

作为一个大二的学生,我已经迫不及待走出校门,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十二五的开局或许我无法参与,但是我很荣幸能够和广大中华儿女共同为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四、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海西建设,你我并肩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只有“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短短一句话24个字。相较于此,“十二五”规划纲要不仅出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字眼,且两次提及海西建设:在“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章节中,将海峡西岸经济区与河北沿海地区、江苏沿海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等区域并列,明确要“重点推进”其发展;在“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篇章中,又独辟章节阐述“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具体任务与政策举措。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要“充分发挥海峡西岸经济区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

目前,作为加快海西区建设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厦门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大力推进。伴随海西建设踏上提速提升之路,海西政策不断叠加,海西效应不断释放,有望推动海西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未来,一个经济持续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文明祥和和生态优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势将迅速缩小和台湾的发展差距,推动海西、海东进一步融合。

整个影片带给我的总体感觉大概就是这几点,其中印象最深的除了满腔的自豪感,就是满腔的热血——投身祖国现代化建设,投身十二五规划,投身海西建设„„

文末,谨以我最喜欢的一首诗,献给新世纪的新一代们,让我们以此共勉,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世纪之春多缤纷,遥望鲤鱼跃龙门。

日出江花红胜火,华夏昌盛后来人。

第三篇:长安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

今年是202_年,中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回首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雨历程,回首中国社会90年的沧桑巨变。历史和现实总是反复证明这样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饮水思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不断走向成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呢?在大力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我们抚今追昔,就不难发现,源就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能够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这样说,过去的90年是中国共产党披荆斩棘,开拓进取的90年,是风雨洗礼、成就辉煌的90年,也是我们党积极探索和实践“三个代表”的光辉90年。然而辉煌已成历史,今后的辉煌还要靠我们当代人来书写。而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首先从国际与国内经济形式与政策上看,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的先后崛起,将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与格局演进,多极化趋势将日趋明显。美国经济“双赤字”,使世界经济发展失衡。美元贬值、油价飙升,使全球经济风险加大,但世界经济整体趋势依然向好。去年,世界经济增长5%,为近30年来最好。今年,受欧元区和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产出增幅将放缓。

美国经济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引擎。国际机构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持续稳健扩张。虽然受到高油价冲击,又面临财政和贸易“双赤字”,但美国经济的内生性强,增长势头不会改变。原因是:1。企业投资强劲复苏,居民消费持续增长。2。低利率时代虽然结束,但宏观环境依然宽松。3。“新经济”虽然缺乏新动力,但活力再现。加之布什政府的持续减税、弱势美元和油价适度回落等等,均有利于美国经济持续扩张。

亚洲经济增长触顶回落,但仍是全球最快的地区。该地区宏观经济基本稳定,区内合作效应凸显,互利共赢格局正在形成,发展趋势是:东亚地区将持续较快增长,“四小龙”则适度扩张;东南亚经济将稳步复苏,越南和泰国成为佼佼者;南亚经济增长势头不弱,印度成为地区领头羊;中亚经济恢复性高增长,但资源型经济风险将增大。在未来数年中,亚洲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较高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

我国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7.69%和7.05%。目前,我国又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能源资源的消耗强度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今后,随着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会持续较快增加。

因此,能源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瓶颈,直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节能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我国富煤少油。在替代石油的化石资源中,煤炭在近中期内可以满足与千万吨数量级的油品缺口相匹配的需要,即通过煤液化合成油实现我国油品基本自给,是目前最现实可行的途径之一。煤可经直接或间接液化两种方法转化成汽柴油。煤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苛刻,对煤种的依赖性强。煤间接液化是将煤首先经过气化制成合成气,合成气再经催化合成转化成汽柴油。煤间接液化的操作条件温和,几乎不依赖于煤种。

核裂变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相关技术日臻完善,是未来百年内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可行、且可靠的方案。建设、运行、维护核裂变电站及对核材料的开采和核废料的处理等将在未来百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链。核裂变能源的利用受制于地球上有限的核材料蕴藏量和人类对核废料处理的艰难和危险。利用核聚变能可能是人类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种最重要途径。太阳光即是太阳中的氢核聚变释放出来的能量。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浩淼的海水中所蕴藏的用之不竭的氘,其产物是惰性气体氦,因此,核聚变既无原料短缺问题亦无核废料或核泄漏等污染问题。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和平与发展是主流,但是影响和平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例如:强权政治,霸权主义,恐怖主义,地区冲突,核武器扩散,自然灾害,跨国犯罪,疾病,走私贩毒等。因此要加强国际合作。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做出判断,应酬好与大国的关系,对我国的外交有重大的意义。当前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呈现出合作与竞争,依赖与牵制等关系。国际局势的总体稳定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我国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我国要处理好与大国的关系,尤其是与美、俄、欧盟、日的关系。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受挫,正在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但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并未改变。我国一方面要扩大合作,增加两国外交中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要坚持原则,维护我国利益。

与此同时,要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更为有利的外部环境。

除此之外,必须在国际形势变化中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地位:

1.整合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教育、科技、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加强国家安全发展战略的研究。因为国家安全发展战略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最终 体现。

2.高度重视党的理论。

3.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为文化软实力提供坚实的基础。

4.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推进文化创新,正确处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正确处理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如同人与人的关系;国家领导人就好比人得大脑;国家领土、信仰、经济政治的不同情况就好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人都是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国家也不例外。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已经大大提高了,遏制人民使用暴力手段的力量已经大大增长了,国家也更加希望用温和的手段来解决问题,所以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会越来越少。即当今世界和未来世界的主题不会脱离和平与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也更加有序——主要体现在综合国力,而不是单单某一方面。合作是提高自己的有效手段。所以未来的国与国之间充斥着合作与竞争,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更偏向于合作。西方人士已经把未来世界的竞争归结到文化的竞争,并把儒家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竞争对手。中华民族作为儒家文化的继承者,应该以此为荣。因此我们要不断地修炼文化内功,早日在文化这个“软实力”上胜过西方发达国家。

第四篇: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中国如何实现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摘要:如今“中国制造”行销全球,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一定的肯定意味,但现在的事实呈现眼前,中国,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它已经不是什么美誉了,在数量、质量、产量、结构各个方面都亟待改善。面对新的形势,我们要改写为“中国智造”或“中国创造”而成为“制造强国”,就要提高中国制造业经济的含量,大力进行社会改革,提出构建制造业强国的对策,从而为打造一个理性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基础。关键词:制造业制造强国改革

一、中国制造业大国的现状

中国的制造业通过三十年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自主发展,再经过三十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由开放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正是凭借着人口红利和强大的后发优势,在国际分工格局中逐步建立了工业制成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新形象。

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在世界出口总额所占比重仅为0.8%,202_年这一比重增至8 3%,在世界制成品出口国排名中的位次由1980年的第26位跃居为202_年的第3位。1990年~202_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年均增长率为16.41%,高出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0.54个百分点。202_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增长率达到37.00%,高出当年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率16个百分点。毫无疑问,中国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制成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制造业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近年来,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经济形势日益严峻,欧元危机,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政府主导的中国经济也呈现下行趋势,形势不容乐观。

一方面我们在资源、能源产业的发展规模和产能已经位居全球领先地位,但依然困难重重,并且要维系这个制造系统的运行,既要保证原料和能源的供应,也要保有并拓宽市场渠道。目前我们已经面临的危机是:国际供应的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国外市场非关税壁垒日益严重。宏观政策亦陷入两难境地。第二方面,我国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80%掌握在外资手里。在现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最关键、最赚钱的环节几乎都不是中国企业所掌控,而是基本掌握在欧美各国的企业手中,中国的发展处处受制于别国。欧美可以凭借其主导的产业链,依靠其在订单上的优势,支付给中国工厂的价钱可以远远比自己制造还廉价,中国实际是为别人做嫁衣。另一方面,中国的制造业没有可持续的发展前景。我们的企业只注重定型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不注重技术研发,缺乏创新型人力资源,缺少核心竞争力,技术上的瓶颈已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此外,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缺乏领军企业;缺乏完备的管理体系等。政府主导经济体制存在天然的弊端,国企垄断严重,国内市场混乱,原有模式的优势不断消失,而深层次矛盾愈演愈烈。

接下来的路,中国将去往何方?

二、关于中国走向制造强国的思考

(1)把握原料和能源供应的主动权

原料和能源是发展的基础,一旦供应链被限制,我们连“制造大国”的称号都会失去,谈何“制造强国?”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参股等方式,尽快掌控国际原料和能源市场。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正一天天贬值的外汇储备转变成可升值的能源。例如有“抗生素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它是目前抗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其制造技术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端抗生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为了彻底改变该产品长期被国外制药巨头垄断的局面,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发成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化学-酶法合成关键技术,成为手性生物催化与化学合成结合在我国制药工程领域成功应用的范例,并由此在国际原料药市场上掌握了主动权。

(2)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总人口中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经达到了7000多万人,人力资源丰富,但就业压力却非常严峻,我想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数量多才造成就业困难。随着经济发展,我国的企业也迅猛发展,人才缺口依然很大。然而是什么造成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企业又招不到所需人才呢?因为整体文化素质较低。我国提倡科教兴国,就要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注重培养创新且专业性强的人才,真正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就是这个道理。更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人员,只有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才有可能打造出我们自己品牌,实现“中国创造”。

(3)加大科研投入,加强核心技术的开发

中国要想摆脱依赖外国技术的状况,独立发展壮大自己的制造业,就要在与外资合作的同时,积极学习,大力开展研发创新;我们的政府也要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我们要有长远的规划与准备,不能只停留在购买和使用国外技术进行生产这一个环节上,要把我国的研究力量统合到经济建设上来,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选择关键的技术逐个突破,形成中国企业自主的核心技术竞争力,进而建立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产业链,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位置,造就“中国智造”,早日进入世界制造强国之列。

(4)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客观地说,我国政府在政策改革上付出了很多努力,也颇有建树,但这些努力远远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经济格局。中国要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就要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更要进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以下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总之,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新变化,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要求和工作重点,从立足于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创新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到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个内在逻辑严密的完整体系。这是对中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总体部署,也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

此外,我们要设立国内各行业的统一标准,稳定市场,改良企业经营环境、减少限制和束缚,放开民间信贷,树立经营者光荣的是非导向,使我们的企业在人文环境、资金筹措和精英加入等方面得到满足,重塑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尽量避免恶性竞争,进而建立有巨大影响力的企业,使中国真正实现“制造强国”。

无论如何,和平发展是中国一直在坚持走的改革道路,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如何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中国的“世界名牌”,只有把企业建设成具有创新、创造、效率、质量、品牌、科学、人才为一体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使中国由劳动密集型企业向自主创新的具有知识产权、人才和优势竞争的企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从低水平走向高水平,进而从“制造业大国”建成“制造强国”。

参考文献:

《经济研究参考》202_年01期《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202_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百度百科

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路径依赖性研究 关于中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对策研究

中国制造业发挥比较优势加快结构调整

第五篇:202_最新形势与政策论文

全球金融危机(欧债危机演变)与中国的对策

论文摘要:由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世界各国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遭到重创,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金融资产的高速扩张是当今金融发展的趋势,其过快发展必然给经济增长带来风险。我国很多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次贷危机 起因 影响 对策 金融市场; 金融机构; 经济危机;

一、说明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受到了剧烈的冲击。华尔街的巨头陷入了困境,曾经的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已遭破产;美国最大的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分别被联邦储备委员会和财政部收归国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公司美国国际集团也被美国政府接管;华尔街的五大独立投资银行几乎全军覆没:雷曼兄弟公司被迫申请破产保护,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吞并,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已改制为银行控股公司。由于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华尔街的危机开始蔓延。伴随全球股市大幅下挫,金融市场上的不安情绪也打击了对实体经济的信心。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面临着衰退的风险,而新兴经济体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索罗斯将这次危机称为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金融危机。而这场金融危机若不能有效应对,也有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全球经济面临着大幅下滑的风险。

二、爆发的原因

(一)最初的制度设计缺陷

希腊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业发达,实行高福利社会政策,由于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举债度日成为常态。在加入欧元区以前,希腊拥有货币发行的自主权,国家有两种策略可用于应对政府债券可能的偿付隐患:一种是通过增发不同期限的政府债券来间接实现展期,用跨期手段为解决危机赢得更多时间;另一种是运用货币政策手段增发货币,通过货币贬值来减轻债务压力。从本质上来说,欧元区的建立由于剥夺了成员国独立解决风险的可能,实际上是把一种局部的经济风险放大为整体性的风险。

(二)高福利导致的苦果

据悉,欧洲国家的福利体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旨在平息民众的不满,实现欧洲各国的共同繁荣。在危机爆发之前,由于慷慨的福利体制和丰厚的退休金,希腊人的平均退休年龄是53岁,在发达国家中可谓首屈一指;每年还有多达6个星期的休假。最终希腊人仅靠自己的钱已经无法维系其舒适的生活,于是就开始借钱,不断地借钱。经济增长速度跟不上负债,进而危机逐渐积累,逐步扩大。其他一些西班牙、爱尔兰等欧元区的高福利水平国家,与希腊情况类似。当政府宣布一系列削减民众福利的措施后,各国民众的大规模抗议和不满恰好说明此前的福利水平已经远超该国实际承受能力。

(三)欧元借债的便利性

欧元从诞生之日到次贷危机发生前夕累计升值80%之多,导致欧债广泛受到投资者的欢迎,相应地,举债成本也就变得十分低廉。在此基础上,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诸国积累了大量的政府债务。高盛就曾帮助希腊政府粉饰财政状况以便其能够大量举债。

(四)欧元区宏观政策的不协调

欧元区只有统一的货币政策而缺乏统一的财政政策,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这就使其制度架构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某些成员国无法根据本国特有情况在适当时间制定适当的货币政策。同时,欧洲《稳定与增长公约》中关于财政赤字不得超过该国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的规定基本形同虚设,分析欧债危机产生的原因,没有得到欧元区国家的遵守和执行。

二、对中国的影响

欧美经济的减速或衰退对中国的影响主要通过贸易、大宗商品价格和投资信心三个渠道。根据德意志银行亚洲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的研究,欧美经济增长每下跌1%,中国出口增长就要下跌6%;而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会直接冲击中国能源和原材料企业的利润、生产和投资,而全球股市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又将会增加经济下行的预期,打击国内投资者信心。这虽然对缓解中国的通胀有短期好处,但如果欧美经济陷入衰退,本来已经在宏观调控之下减速的中国经济,也将会面临更大的风险。

事实上,来自贸易领域的市场人士表示,虽然202_年上半年中国对欧洲的贸易数字还不错,但他们从集装箱的出货量上,看不到同步增长的势头,甚至还有较大的差异。那么贸易额数字的增加来自何处?有航运界人士怀疑,这可能是在中国出口退税机制导致的高报出口价格所致。

欧债危机如果进一步恶化,在汇率方面也会对中国出口企业形成较大的冲击。这里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欧元持续疲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升值,这将对中国的对欧出口造成压力,汇率升值会吃掉本来就不多的出口利润。如果今后中国继续调减出口退税政策,估计相当一部分出口企业可能做不下去了。对于中国目前在产业结构调整压力之下的众多出口加工业来说,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另一种情况比较极端:欧元崩溃,这将使得欧元成为一张废纸。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比较小,但对这种可能性不能不防。

此外,欧债危机的进一步恶化还会导致欧债以及欧元资产的大幅度贬值。到目前为止,中国持有的欧洲资产在持续增加。截至202_年6月底,中国的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接近

3.2万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30.3%。据市场估算,其中的60%~70%为美元资产,日元和欧元资产大概在30%左右,而在这之中,欧元资产占比可能在10%~20%之间。假如按照15%估算,则欧元资产规模大概在4800亿美元左右。如果欧元资产大幅贬值,中国对欧增加投资将会迎头遇到欧债危机的冷水。

在欧债危机乌云渐浓之际,中国再次重申对欧元区国家经济稳定和欧元的支持,欧洲

对于中国通过购买欧洲债券帮助其化解危机的预期大大升温。而备受欧债危机困扰的欧洲经济,可能因为中国的支持而获得一剂强心针。但正如国内学者所分析,值得警惕的是,中国现在的通胀问题可以理解为中国在为美国的次贷危机买单,中国不能再成为欧债危机的买单者。目前中国持有的欧元区外汇储备不多,对中国而言欧债问题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中国继续增持欧元债券,问题就复杂了。这就像中国过去大量持有美债一样,把中国与欧洲贬值的金融资产捆绑在一起,结果一同下沉。

中国增购欧元资产,是中国推动外汇储备多元策略的一部分。近年来,中国外储“逃离”美债已成为主流观点。尤其是标普调降美国长期国债信用评级之后,对中国持有美债的反对声空前高涨。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元在中国政府外汇资产中所占的份额已出现下降,从202_年的占总金额的71%,下降到了目前的60%。美元资产占中国外储比重的下降,正是中国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策略的一个结果。

我们估计,近几年中国外储多元化的改革,有相当一部分资源转向了欧元资产。在金融危机之前,全球经济仍享受着增长的快乐,欧元作为一种新的国际性货币,对美元表现得十分强势,被视为有朝一日可能替代美元的强势货币。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在外储多元化的进程中,自然而然地把目光转向了欧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部分出于“抄底”的心态,中国加大了对欧洲的战略性投资,资产种类从基础设施到金融资产,欧洲多国的债券是其中的重要一种。

三、中国应对之道

中国实属爱莫能助。当前欧洲债务危机正在蔓延,市场开始关心中国是否会帮助欧洲陷入危机的国家。我们认为,这一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中国帮与不帮,而是中国实属爱莫能助。从表面来看,中国表态支持欧盟采取措施应对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有正面影响,提高了中国的影响力和国家声誉。但是,从本质上来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内部框架存在缺陷,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欧元区货币同盟的财政政策的协调,而不是他国出钱就能解决的。

欧债危机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此可能产生新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我国形成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欧洲作为我国最大的出口市场,经济形势恶化对我国的出口形成一定冲击;三是,可能引发各国之间的货币战争,对人民币形成升值压力;四是,我国外汇储备中,欧元的比重逐步增加,欧元贬值,不利于中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但凡事情均有两面性,在看到欧债危机带来挑战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此次危机为我国带来的机遇:一是,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尽快放宽资本项管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便可以减小美元、欧元贬值带来的损失;二是,可以改善进口结构,促进国内的消费升级,进而促进产业升级;三是,发达国家的企业陷入困境之时,恰恰是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绝好机会。因此,我们认为,对于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应该综合研判,不应全盘否定。

总而言之,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让人民币尽快成为储备货币实为中国的应对之道。由于人民币现在不能兑换,资本项仍然实行管制,尽管此时美国和欧洲的经济都存在诸多问题,但中国还是在大量积累外汇储备,并只能持有美元和欧元资产,人民币仍然无法成为国际货币。我们认为,积极推动人民币的贸易和投资的跨境结算,放宽资本项管制,实现人民币可兑换,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才是应对欧债危机最为积极的方式。

大学形势与政策论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