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我为‘三城四化’献一策‛
关于推进汝城“三城四化”建设的调研
作者: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何好生2013年4月18日
【摘要】笔者围绕汝城县委、县政府“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积极开展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调研,重点对该县城乡经济发展布局展开了综合分析,基本找准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推进“三城四化”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三城四化建设调研
1、发展现状及特点
汝城位于湘、粤、赣三省交界处,临近粤港澳等沿海发达地区,处于内陆和沿海地区结合点的最前沿,在经济领域属于边缘发展区,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调整和扩张的梯度转移上有突出优势。近些年来,该县围绕“三城四化”发展战略定位,加速交通、城镇及生态建设,大力发展矿产、水电、旅游、农业等产业,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凸显以下几大特点。
1.1区位交通突出。汝城地处相粤赣三省交界处,“内为衡宝门户,外抚粤赣咽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厦蓉、湘深两条高速公路成“十”字框架贯穿大部分乡镇,县内有多个互通口;
1.2政策环境看好。汝城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比照实施西部开发县、国家电气化建设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财政困难县、罗霄山脉连片开发县等政策,有利于争资立项、加快发展;
1.3自然资源丰富。汝城森林覆盖率高达73.69%;县内水利资源、风能资源相当丰富,已是全国小水电五强县之一,是湖南省装机容量最大的县;境内以钨铁为主的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有名的钨矿贸易集散地、铁矿储藏量居全省第二,在全国各地从事矿产开采、加工及贸易的能人众多;
1.4旅游产业独特。汝城位处湘粤赣三省交界旅游“金三角”地带,自然风景,革命遗址和少数民族风情等多种旅游资源相得益彰,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1.5农产品牌初成。汝城气候适应果蔬粮食种植,有盈洞金银花、延寿小米椒、文明水果、田庄蔬菜、大坪板鸭、岭秀生姜、旱塘硒山茶、马桥花豆等特优品牌,有金丰、深汝、双友、斌志、荣盛、龙丰等农业龙头企业,农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2、存在的问题
2.1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过重,生产技术滞后,造成资源严重流失、损耗和浪费;
2.2现代高效农业、优势农业产业抗灾抗病能力薄弱;
2.3工业发展链条短,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能力不足;
2.4自然资源整合开发利用还不够,应在创新和提升产业品牌上下功夫。
3、建议与对策
3.1以资源开发提升为重点,搭建新型工业化平台
3.1.1培育发展支柱产业。要依托资源优势,加快资源型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产业聚集,形成一批由龙头企业带动、民营企业聚集、规模效应突出的支柱产业,鼓励企业开发创新,推进产品更新换代,争创名优品牌,形成“支柱产业+优势企业+名牌产品”的经济发展格局。
3.1.2搭建新型招商平台。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化招商为补充,搭建“政策更优、发展更宽、环境更佳”的新型招商平台,健全媒体招商,发展旅游招商、突破“口碑”招商,实现后发赶超。招商部门要把重点放在引进工业项目和工业发展上,争取在引资数量和项目质量上实现新的突破。同时,实行重大项目跟踪服务制,不断提高招商效果,确保意向型项目顺利签约,及时开工投产。
3.1.3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放宽民营经济投资领域,大力扶持资源深加工型、高技术型、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形成优势企业和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发展格局。积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协调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社会资本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3.1.4强化工业园区建设。经济开发区要注重园区硬件建设,配套水、电、环卫等基础设施,支持标准厂房建设,提高园区招商竞争力;积极整合土地资源,抓好项目引进工作,推进现有园区企业开工投产,真正使工业园区成为企业发展的龙头。
3.1.5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保护生产经营者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严格检查评比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坚决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事件,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项目代理制、公开测评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建立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长效机制。
3.2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3.2.1坚持科技兴农战略。以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针,突出农业基础地位,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政策,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3.2.2发展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对粮食、蔬菜(水果)、茶叶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和特色养殖产业的培育,重点抓好卢该县东岗岭省级万亩茶叶生态观光基地,田庄大棚蔬菜、文明水果等优势农业产业项目,注重引进优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农民增收。
3.2.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搭建为民增收平台,做大做强现有龙头企业,培育发展新的龙头企业,着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业科技人员牵头创办农业科技协会,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3.2.4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建立联合打假护农长效机制,加大农资市场治理整顿力度,加大非法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加大动植物防疫检疫工作力度。
3.3以城区建设规划为驱动,拉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3.3.1推进城乡互动。加大城市“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发挥城区人口聚集、物流畅通、产业扩张的特点,促进以城兴工、以工促农,推动城乡社会文化教育协调发展。
3.3.2拟定城区规划。编制和完善城区详细发展规划,强化规划监管,严肃查处违规建设行为,实现依法规划建设管理。
3.3.3健全城市设施。加快县城提升扩容步伐,完善水、电、路、环卫等基础设施,提高城区品位,创造良好的宜居、宜商环境。
3.3.4优化融资渠道。完善城区土地储备与开发体系,努力盘活城区土地资源和无形资产,鼓励民间资本、企业股东、市民集资和吸引外资投资城区基础设施建设。
3.4以生态自然资源为品牌,发展地方旅游产业化
3.4.1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加大生态观光景区的开发力度,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打造地方特色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品开发,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展旅游促销活动,不断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和服务质量。
3.4.2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利用本地气候特征和传统生产习惯,大力推广上档次的优质花卉、盘景、苗木育种产业,扶持发展高山无公害蔬果、畜牧养殖、中草药种植加工等产业,大力发展热水温泉文化游、九龙江生态文化游、县城休闲文化游、少数民族风俗游等特色观光旅游产业,强力打造“中国养生之都”旅游精品。
3.4.3优化城乡宜居环境。着眼于未来交通枢纽地位,重点发展物流、房产、信息、餐饮、休闲等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引资建设星级酒店、高档宾馆、连锁超市或购物中心,繁荣城乡经济贸易,提升城乡宜商、宜居环境。
第二篇:关于推进“生态汝城、文明环保”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生态汝城、文明环保”建设的调研报告 作者: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何好生时间:2013年5月8日
【摘要】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精神,笔者一行围绕汝城县委、县政府“三城四化”发展战略,结合当前该县创建国家级文明、卫生、园林城市的工作目标,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环保调研活动,基本了解掌握该县生态文明环保建设的现状,查找了制约城乡生态文明环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推进生态汝城、文明环保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保调研
一、现状及特点
近年来,汝城县确立“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战略发展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该县科学发展的重中之重,聘请湖南大学设计院高标准编制了《湖南省汝城县国家级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在全县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高潮。2009年以来,投入资金20多亿元,完成珠江、赣江、湘江水系生态林5万余亩,完成林业生态建设47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3.7%。同时,该县在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的基础上,将环境整治与生态能源利用相结合,境内建有4个水源水系断面监控点,建成各类沼气池2.65万口,实现“以电代燃户”3.94万户,生态环境全面改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喜人。目前,全县5个乡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乡镇,19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生态乡镇。该县生态文明环保建设凸显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该县山地绿化、规划建设、国土保护、污水处理、垃圾清运、生态治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文明卫生创建等工作成效显著,已成功完成省级文明、卫生、园林城市创建,106国道沿线绿化基本完成,“三纵六横”路道绿化全面启动,樱花公园等示范林、生态林建设有了新业绩;乡村全面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高效农业,大力推广改厕、改厨工程。
二是文明环保体系逐步形成。环保宣传、绿色倡导,环境监测、环境治理、能源利用等文明行为时处涌现,营造了浓厚的文明新风;开展以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污染综合防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和污染流域综合整治为热点的文明环保活动,逐步形成文明环保体系。
三是生态环保意识日趋增强。为确保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该县采取多种形式宣传生态环保政策法规,使其宣传家喻户晓、人人
1皆知。目前,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污水、机动车辆尾气等有害污染物的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民生态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四是生态资源依法受到保护。该县依法加大对原始生态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贯彻《野生珍稀动植物保护条例》,林业部门启动了“封山育林”工程;环保部门制定出台了企业准入制度和污染源排放标准;九龙江国家级森林公园成功申报为国家原始生态旅游景点;热水、暖水已建成两大地热温泉休闲旅游景点,强力打造“中国养生之都”旅游精品。
二、存在的问题
城乡规划建设滞后,硬件设施不配套,制约了生态发展;城区机动车辆日益增多,尾气排放不达标,影响居民身心健康;公厕标准化建设管理滞后,难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城乡部分区域污水排放杂乱无章,环卫硬件设施有待完善;乡村耕地和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严重;部分乡村砍伐林木严重,农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部分民营企业污染物排放超标,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文明程度有待提高。
三、建议及对策
1.严格环境准入,建立生态文明的产业支撑体系。一是要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着眼于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强化硬件设施配套,重点推进公厕标准化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污水等有毒有害污染物排放处理工程,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清运和无害化处理。二是要严格行业准入机制。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淘汰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在确行业准入条件时要充分考虑环保要求,新建项目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准入条件、清洁生产标准和排放标准。三是要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按照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原则,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统筹规划、同步实施,促进自然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建立各类废弃物收集、转运、安全处置和综合利用的构架体系,大力推进生产、生活中各类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四是要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乡村要科学开发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力建设小型水电站,安装省柴节煤炉灶、太阳能热水器、沼气池,实施改厕、改厨工程,减少室内气体排放。
2.加强生态环保,构建生态文明的环境安全体系。一是要实施分
区类管理。确定生态生态环保不同地区的主导生态功能和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格局,强化管护能力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提高环保质量;二是要强化污染防治与节能减排。优先保护饮用水源;加强工业废水治理,推进重点行业二氧化硫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环境的治理力度,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强化危险废物和危险化学品监管;加强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治理,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清运和回收,进行无害化处置,控制固体废物污染,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放射源的安全监管,确保辐射环境安全。三是要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完善农村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农村环保目标责任制,实行“以奖促治”政策;大力推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改善;积极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推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积极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规范有机食品开发,组织开展有机食品生产示范点建设,预防农药、化肥和农膜等面源污染。四是要严控资源开发和环境监管。按照“环保优先、有序开发”的原则,做好资源、能源开发规划和项目的风险评估,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加大生态环保监管力度,防止开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建立矿山环境恢复保证金制度,促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统筹用水调配,有效保护水资源;严控建设用地增长,提高土地资源集约化水平;加强对生态敏感区域旅游开发区的环境监管,推广生态旅游景点示范。
3.加大宣传教育,建立生态文明的道德文化体系。一是要倡导文明道德规范。崇尚生态文明理念,从不同层面入手,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道德规范,逐步壮大环保志愿者队伍;大力倡导“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节约资源”的社会风尚;恪守“优质服务、文明办公、清正廉洁”的职业道德;积极弘扬以健康生活、和美家庭、邻里和睦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二是要推广绿色消费模式。实行环境标志认证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提高公众的绿色消费意识,倡导购买绿色、有机产品,以绿色消费带动绿色生产,以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提倡绿色出行,开展“无车日”活动;以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引导公众改变不良的消费方式,要简化商品包装,减少塑料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三是要强化生态文明宣教。采取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事物、新典型,积极反映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效,丰富生态文明建设内涵;建立生态文
明教育的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通过家庭教育,形成生态文明的家风;通过学校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知识;通过社会教育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素养。
4.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体系。一是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合力。二是要健全机制体制。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考评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各级各部门绩效考核范畴;环保部门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创新发展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推动企业成为节能环保的实施主体和投入主体,逐步形成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的格局。三是要完善法律体系。建立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坚持依法行政,杜绝环境执法中的保护主义,遏制行政干预执法的现象,打击权法交易、权钱交易的不良行为。四是要制定政策标准。科学制订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完善技术规范、环境标准体系、资源有偿使用和污染者付费政策,合理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限制原材料、粗加工、高耗能、高污染、高风险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公开限制生产、出口的产品和工艺目录,建立重污染企业退出机制;县环保部门应配合相关部门,科学制定环保经济和生态补偿政策。五是要推进试点示范。以建设“生态环保示范县”为载体,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着力整合社会资源,调整工作思路,开展以“生态汝城、文明环保”等为主题的生态建设活动,及时总结经验,丰富内涵,突出特色;将工作重点放在生态县建设监管过程中,突出成效评估,对在建设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全面推进环境优美乡镇、生态街道、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生态文明建设的“细胞工程”,自下而上、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建设成果,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基础。
【作者简介】何好生,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文化,1995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副主任科员兼办公室主任。联系电话:***。
第三篇:推进“四化”建设,打造“三型”辅导员队伍
推进“四化”建设,打造“三型”辅导员队伍
苏州大学
苏州大学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按照“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要求,坚持“高进、严管、精育、优出”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健全组织领导、选聘配备、培养发展、管理考核等各项机制,着力构建科学化梯队,实施专业化培养,打造职业化队伍,推动多元化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高水平辅导员队伍。
近年来,我校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方面实施了以下举措:
一、完善选聘机制,保源头强梯队
截止至2012年4月,我校共有专职辅导员99人(不含独立学院),师生比为1:253。我校辅导员队伍由专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包括业务教师、机关工作人员)、关工委骨干等三部分成员构成。
学校在坚持“高进”原则的基础上,将已公示、拟录用的选聘人员根据个人特长、工作需要等原则分配至相关用人学院(部)进行见习,实际参与各个方面工作,见习时限原则上为3—6个月。岗位见习延长了“入口”过程,方便了用人学院(部)的全面考察,增加了“准辅导员”对未来工作岗位、工作内容的感性认知,加速了角色转换。2010年以来共有两名见习人员因考核不合格被辞退。
此外,学校实行“辅导员助理”制度,选聘优秀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协助处理各类学生工作事务,为我校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梯队支持。
二、依托基地建设,树“3D”抓培养
作为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培训与研修基地之一,我校提出了“建设国内一流的„3D‟基地”的目标: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体现“3D”式的立体化效果;基地的研讨交流(Discussions)、探索创新(Discovery)、发展成长(Development)的“3D”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基地以“学习培训、交流研讨、合作研究、服务发展”为总方针,以坚持“尊重需求、按需施教”、坚持“全员培训、保证质量”、坚持“学以致用、注重能力”为总原则,积极施训,努力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学校学生工作在“系统培养,一能多专”的队伍建设思路的规划指导下,借助基地培训的“本土优势”,统筹多方资源,采取“联合”、“基地”、“自主”等三种培训形式,建立和完善学习培训、交流提高、科研创新、工作引导“四培养”平台,坚持上岗与在职、日常与专题、中长期与短期、国内与国外的“四结合”培训。
我校通过制定《苏州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等系列政策,推进“三„师‟工程”建设,以“师”促建:设立专项基金鼓励辅导员申报课题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引导广大辅导员积极报考“思想政治教育师”、“心理咨询师”、“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我校力争在整个辅导员队伍达到一定专业技能水平的基础上,至2015年实现“1/3的人员拥有国家职业指导师资格,1/3的人员拥有国家职业心理咨询师资格,1/3的人员拥有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格”的目标。
学校以教育国际化理念为先导,以“学”促建:近三年来,组织60余名学生工作干部赴境外学习研修,其中,2011年组织各学院(部)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赴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参观考察,加大境外研修培训的力度。
此外,学校结合上级文件要求,组织各类竞赛活动,以“赛”促建:通过举办省、校两级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使辅导员们同台竞技,切磋交流;通过举办各种竞赛类主题的“辅导员沙龙”,让辅导员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规范而系统地实施各级、各类学习与培训活动,使我校辅导员的“三化”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辅导员队伍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明确岗位要求,建系统固基础
学校拟定了“基础 + 特色”的工作思路,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夯实工作基础作为创新学生工作的基本前提。为提高学生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维护校园稳定和谐,学校将每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学生工作基础月,从深入班级、宿舍走访、困难帮扶、谈心谈话、学工例会等角度,对我校、院(部)两级学生工作分管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分别量化工作要求,明确岗位责任。各学院(部)专职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群体的频率和力度显著加大,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针对性明显提高,各类危机事件的发生大为减少。学校整合网络中心、教务处等多部门资源,开发了以“一卡通”等新媒体技术为媒介的“本科生事务系统”。系统由基本信息系统、学生行为系统、信息分析系统、评奖评优与资助系统、学生议校平台、师生互动平台等六大基础模块组成,综合了宿舍晚归、食堂消费、图书借阅、自习出勤等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分析、管理功能。系统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为辅导员分析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延伸了工作手臂,成为辅导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性的重要辅助手段。
四、严明奖惩制度,抓考核真淘汰
学校在实行“360考核”的基础上,加大学生和同行对辅导员的考核力度,并通过“本科生事务系统”等手段加大对辅导员的工作指导与动态监督。考核优秀者参评苏州大学优秀专职辅导员,给予表彰奖励的同时,选派赴海外学习交流,加大培养力度;考核不合格者解聘。2010年以来,共有36名优秀辅导员被选派赴海外学习交流;共有2名辅导员因考核不合格被学校主动淘汰。真实的考核压力,引领辅导员进一步明确职责、确立目标,形成良性竞争的势头。
五、借力改革东风,创“院”、“区”引潮流
学校借“首批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之东风,大胆探索“书院制”通识教育新模式和“社区化”学生管理新模式:成立“敬文”、“文治”两个书院,前者为住宿制书院,后者为非住宿制书院;同时在独墅湖校区的部分学院(部)试行学生宿舍网上自选、专业混住,成立“独墅湖学生社区”。通过两大新模式的探索,强化学科专业交融,彰显“第二课堂”教育功能。
书院设常任导师、学业导师、社区导师和助理导师,社区设社区辅导员,常任导师和社区辅导员分别入住书院和社区,与学生同吃同住,共同学习生活,成功实现了我校学生由年级管理向社区管理的转变。书院常驻导师、社区辅导员与学院(部)专职辅导员分工协作,协同广大本科生辅导员助理,形成了三位一体、两翼并行、梯队跟进的辅导员队伍,保证了我校辅导员队伍的动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以人为本,拓渠道促发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辅导员多样化发展,学校在选拔辅导员进行境外研修培训的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每年选派6-8名优秀辅导员参加国家、省、市以及各行业协会组织的辅导员骨干培训,鼓励其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促进“专家型”辅导员的成长。2010年来,共有15名辅导员参加全国辅导员骨干培训;14位专职辅导员被提拔到党政领导岗位;19位专职辅导员从学生工作一线转岗至全校各党政机关科室;2位专职辅导员成功考取公务员;8位辅导员到社会基层挂职。
苏州大学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学校快速发展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不适应的情况。例如,队伍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专家型辅导员数量仍显不足,辅导员个性化培养刚刚起步。我们相信,通过不懈努力,我校一定能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动态平衡、富有活力的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高水平职业辅导员队伍。
第四篇:深入推进四化深化平安建设
深入推进四化 深化平安建设
紧紧围绕“平安”建设主题,以“四化”着力推进平安建设,全面提升了综治平安建设水平。
坚持以法治化引领,着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把法治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发挥法治对平安建设的引领和保障作用。把平安建设放到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大局中来谋划,自觉用法治思维创新社会治理、化解影响稳定的问题,把法治方式贯穿于平安建设全过程,依靠法治引领和法治保障推进了“平安”建设。
以推进网格化管理为重点,着力夯实基层基础。牢固树立固本强基思想,切实加强基础性制度、设施、平台、机制建设,强化基础工作。把全县各村(社区)网格化建设纳入“三基”建设重点工作,明确了工作思路、原则、目标任务和要求。计划用二年时间实现全县所有村(社区)网格化管理全覆盖。
以完善社区化服务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进一步更新观念,通过县委、县政府引导社会各方面参与平安建设,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向党政主导、社会共治的社会治理体制转变,不断提升“平安”建设水平。进一步调动和组织社区力量,把适合由社会区承担的社会矛盾化解、特殊人群帮教、社会治安防控等平安建设任务交给社区去办,让他们在平安建设中更有作为。
以信息化支撑,着力提升平安建设水平。在信息化建设上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科技引领、信息支撑的思路,构建实战应用能力更强的立体化社会治安打防管控体系,构建了县、乡、村三级纵向贯通、横向集成、共享共用的综治信息化系统,逐步提高了综治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第五篇: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临武县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调研报告
临武县委常委、统战部长 陈秀雨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形势,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郴州建设成为湖南最开放城市、湘粤赣省际区域中心城市(简称“两城”),临武作为郴州“6+5”发展战略的方阵之一,如何实现“弯道超车”、科学跨越发展的目标,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重大课题。为此,临武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科学谋划,提出用3—5年时间把临武建设成为全市最开放县、特色县、全市一流宜居县。为加快推进“三县”建设,笔者组织相关部门开展广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重要性
1.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受矿业秩序整顿、特大自然灾害、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临武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减速,由一度的辉煌跌入现在的低迷。2008年,全县GDP为40.2亿元,下降6.9%(全市仅临武、汝城增幅下降),人均生产总值1.3万元,下降7.6%。从产业结构看,第二产业增加值185581万元,下降24.2%;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84082万元,下降
38.3%;工业增加值66023万元,下降45.4%,从数据分析,不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投资增长速度,都明显减缓。
2009年是区域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发展目标上“跳起来摘桃子”,具体体现在“两个100亿和两个1000亿”(即两年内中心城市投资达100亿,财政总收入达100亿,GDP过1000亿,固定资产投资过1000亿)。各县市区积极响应、你追我赶,如桂阳提出“200亿投资计划”、嘉禾提出“百亿投资计划”、汝城提出“十百千”工程等。面对严峻形势,本已落后的临武如再不奋起直追,就会由交通“边缘区”再次沦为经济“落后区”。因此,加快推进“两城三县”建设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更是一项政治任务。
2.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必然要求。当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之间的竞争。郴州要建设为成省际区域中心城市,临武作为湘南大开发的“桥头堡”,必须勇立桥头,当好排头兵。从湖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发布了第五届(2007年)湖南省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评价报告看,2007年,临武县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名第32位(资兴排第2位,宜章排第24位,桂阳排第30位,永兴排名35位,嘉禾县排名第36位),我县综合实力排名比较靠后。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依靠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业和有色矿产品精深加工业,只有把这两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才能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两城三县”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带动、辐射、影响能力,是构建郴州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支点的重大举措,也是促进郴州统筹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
3.推进“两城三县”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注重拥有碧水、蓝天、绿地的人居环境,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精神生活。县委、县政府在科学发展的高度、顺应人们群众的愿望,提出了用3-5年的时间,把临武建设成为最开放县、特色县、全市一流宜居县,其内容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各个方面,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城三县”战略目标的提出,有利于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有利于优化结构、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有利于速度、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有利于避免经济的大起大落,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可行性
(一)从经济理论上分析,“两城三县”建设符合经济发展的理论要求
1.符合梯度发展理论。长期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从总体上形成了由高到低的三个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创新活动都是东部领先,中部次之,西部最低。这种梯度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发挥了东部地区的资本、技术、产业、人才、市场等方面的优势。近几年,因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增长都明显低于西部地区,资本、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跳过中部而直接聚集到西部,出现产业转移跳过中部而直接由东部向西部转移现象,中部地区的承东启西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2006年,中央、省先继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提出了中部地区“两个比照”,确定了中部六省实施比照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临武地处湖南南部,处在东部向中部产业梯度转移的最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县提出建设“两城三县”战略,是抢抓机遇、加速发展、顺势而为的科学决策。
2.符合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最早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提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区域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条件较好的少数地区和少数产业带动,要把少数区位条件好的地区和少数条件好的产业培育成经济增长极。就全市而言,各县市区发展不平衡,从带动全市经济增长角度看,需要有若干个不同层次的区域增长极。市委、市政府提出“4+2”、“6+5”区域发展格局,如果说“4+2”是郴州经济增长的大发动机,临武就应该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力争成为连接这台大发动机的最具活力的小发动机。
3.符合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最早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在国家或区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生产要素在“点”上集聚,并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在一起而形成“轴”。随着衡武高速、桂临公路、临连公路和临嘉公路二期的建成,我县的人流、物流将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将明显降低,经济外向度将明显提高,为“最开放县”建设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从现实基础分析,“两城三县”建设具备推进实施的客观条件
1.从发展水平看,2008年我县城市化水平达35.5%,按照从城市化增长理论,已进入到国际公认的30%—70%城市加速发展阶段;人均GDP超过万元,达到1.3万元,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城市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看,随着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成功落户工业园,工业化来势较好,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对新型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将会更为显著,可为“两城三县”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平台。
2.从区位优势看,临武处在郴州、永州、连州的交界地带,也是“心脏”地带,随着衡武高速、桂临公路、临连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县往返三地的时间均在1小时之内,必将成为三地的物流区、集聚区;国家商务部将郴州列为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省委、省政府也启动了湘南大开发,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先行先试,建设“两城”,是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机遇,我们必须主动迎击,积极应对沿海产业内移和生产要素的流转,从而促进我县城乡建设,推进我县新型城镇化进程。
3.从产业特点看,我县基础原材料工业雄厚而中高端产业薄弱,为外部资本进入留下了产业拓展空间。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有色金属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而低成本优势正是发达地区转移资本和技术所追求的核心内容。这对我们利用矿产业基础延伸发展精深加工;利用临武鸭、临武香芋、特色小水果等优势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延伸产业链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独特的产业优势对“两城三县”建设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从发展趋势分析,“两城三县”建设具备成型发展的充足条件
1.有发展大环境的外在拉力。首先,政府投资是拉动经济最直接、见效最快的手段。按照中央政府未来两年投资4万亿元用于扩大内需,其中中央政府新增1.18万亿元,2009年将新增投资4875亿元。拉动增长的第二个力量是减税措施。今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推进税费改革,采取减税、退税或抵免税等多种方式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负。初步测算,今年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落实已出台的中小企业、房地产和证券交易相关税收优惠以及出口退税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征100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5000亿元,将使2009年经济增速提高0.7个百分点。第三,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居民收入。2009年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相当于增加农民收入1000亿元;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收入约1000亿元,两项措施将拉动居民消费和最终消费0.8和1个百分点。在整个经济大盘加速发展的强有力拉动下,将促进我县经济向前发展。
2.有本地市场要素的内在张力。为抢抓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历史机遇,我县大力实施“双百”工程,即3年内完成100个项目,投资超过100亿元,如这些项目顺利完成,将直接带动GDP增长30亿元
以上。随着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农业发展担保公司等各种投融资平台的建立健全,民间资本的发展壮大和投资渠道的拓宽,社会就业和消费观念变化,各类市场要素正在被激活,将直接拉动GDP的增长。
3.有政府行政手段的强劲推力。经济发展是当前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各个地方的第一要务。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绩驱动、财政压力等多重刺激下,促进经济发展、招商引资、增加投资的力度将会有增无减,只要措施手段运用得当,将会为推动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2008年,我县GDP为40.0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为7.2亿元,工业增加值为18.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4.5亿元。在这一基础上,农业增加值按平均增速6.5%算,到2011年将达到9亿元,工业增加值如按平均增速18%计算,到2011年将达到3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按平均增速15%计算,到2011年将达到22亿元,以此计算,“两城三县”建设目标是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三、我县“两城三县”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小。2008年我县GDP仅为40.0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72146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85581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760万元,经济总量处于全市中游水平,但与周边地区的嘉禾县相比,我县人口、面积比嘉禾县稍大,但经济总量低于嘉禾县。人均GDP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全市最开放县、特色县和一流宜居县经济富裕度指标相比差距还较大。
2.基础设施落后。从我县目前的现实基础以及面临的各种挑战来看,还存在着诸多发展瓶颈:其一,交通干道南北不畅、东西受阻。其二,部分生产生活用电还相当紧缺,需从外地购入,导致电价偏高,制约了工业的发展。其三,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发展现代农业,尤其是发展特色农业任重而道远。
3.抗风险较弱。由于我县交通、电力滞后,致使我县经济外向度低,主导产业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调整乏力。加上我县“资源路径依赖”严重,工业产品上游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劳动密集型产品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少;传统产品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和高附加值、具有创汇能力的产品少,外贸“品种少、层次低、领域窄、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导致经济结构单一,抵御风险能力差。
4.城市建设档次低。城市标志性建筑缺乏,城市景观不突出,小区档次不高,城市发展方向雷同化,缺乏城市特色。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县城建成区仅为2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1平方米,与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相比分别差6.5%和3.9平方米。流经县城的武水河流量小、污染严重,城市工业污水处理率和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低等问题突出。
5.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很大,全县剩余劳动力7万多人,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员3000多人,而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很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养老保险覆盖率仅为40%,私营企业只有29%,失业保险参保率仅为47%。社会救助制度不完善,城镇低保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社会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公众的安全感不强。
四、加快推进“两城三县”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要强力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两城三县”是“外壳”,“内容”是经济,离开了繁荣活跃的经济,“两城三县”就是一个“空壳”,“两城三县”的存在和发展也就失去了依据和活力。建设“两城三县”,必须靠产业聚集来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一是要做强做大矿业。临武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成”也矿业,“败”也矿业,如果走乱开采、粗加工的老路,临武经济将逐步衰退,但如果迈上有序开采、精深加工的新路,临武经济将迅速复苏。发展好矿业必须规划好产业布局,要通过矿业秩序整顿,逐步打造出以通天庙为中心的采矿区、以土楼冲为中心的选矿区、以水东、汾市为中心的冶炼区、以工业园为中心的精深加工区,通过产业的合理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要抓住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新机遇,发挥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好产业特色鲜明的有色金属特色加工基地。当前,要建立和完善香锡、湘桂、香湘锡采选冶一条龙产业链条,力争新上2—3家投资过亿元、年产值过10亿元的精铅大型冶炼企业,配套新上钨矿、锌矿加工生产线和冶银技术生产线,打造好有色金属支柱产业。加快组建有色矿产品营销公司,支持有色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走出营销困境,缓解资金难题,促进企业增效、财政增收。二是要做优做特农业。要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
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和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提升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突出抓好舜华鸭业公司第三期扩建工程,把公司打造成为集舜华鸭业、舜华鱼业、舜华牛业为一体的年总值过10亿元、利税过亿元的大型食品加工集团。继续发展临武香芋、大冲辣椒、临武红心桃等特色产业,积极发展油茶、畜牧等新兴后续产业。鼓励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兴办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努力解决好优势农产品深加工问题,力争把临武打造成为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三是要做好做活第三产业。积极培育旅游产业。开发以“湘粤古道”临武境内“古驿道”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以龙归坪为主的农业生态休闲旅游;以大西山为主的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以东林庵、秀岩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以贝溪起义旧址、十八岿烈士墓为主的红色文化旅游,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刺激大众旅游消费。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鼓励各商业银行拓展农村业务,增设农村经营网点,增强金融服务“三农”功能。壮大临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好临武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平台;做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广泛吸纳民间资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积极申请组建村镇银行,实现本土金融机构零的突破,解决制约临武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提升拓展对外贸易。大力发展资源再生公司,做大做强矿产营销企业,组建好煤炭营销协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为企业赢利、财政增收提供保障。加快打造以同益为中心的物流园区建设,构筑好物流平台。
(二)要大力推进交通基础建设
开放的城市,首先要有发达的交通。多年来,对外交通不畅,使临武经济发展深受其害、饱受其苦。为此,我们一定要痛下决心,抢抓机遇,大干快上,力争通过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构筑一个对外联通、对内循环的大交通格局。今后三年要以构筑“一高三干”为核心,着力实施大交通网络机制,全面实现公路等级提质,主要目标:修好一条高速公路,即衡武高速公路临武段建设,打通横贯南北通道;完成三条干线公路改造工程,即临嘉、临桂、临连三条二级公路,全面提升我县公路等级;通乡通村方面,抓好通乡公路扫尾工程,抓好43个行政村160公里的通村水泥路建设,确保2010年实现100%的行政村通水泥路目标任务,力争3年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达40亿元。通过建设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大交通网络,使临武成为交通发达、区位优势凸现的内地通往沿海地区的黄金要地。
(三)要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要以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紧迫意识,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抢抓机遇,抢占先机,把我县建成产业转移的重要“先行先试”承接点。一是要选准产业转移的承接点。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是我县承接产业转移最大的优势,要坚持以资源带产业,发展下游产品,提高资源转化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依托产业优势,围绕矿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电子、服装针织、能源电力等优势产业集群,引进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与我县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推进产业配套,达到引进一个,带动一片、辐射一批的效果。二是要抓好项目包装推介和项目库建设。依据国家产业导向,立足本地资源,紧抓扩大内需、产业梯度转移机遇,有目的地跟踪东部地区的重点产业、大型企业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及时掌握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最新动态,从投资者的需求出发,各部门通力协作建好全县招商引资项目库,策划包装一批重点项目通过各种方式对外推介。要加强项目的基础工作和前期投入,力争发布项目要做到有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提高招商引资的项目命中率。三是要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面对周边县市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激烈竞争态势,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坚持有什么优势招什么商,有什么产业招什么商,有什么关系招什么商,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性。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奖励力度,对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有功之臣,要不惜重金重奖,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当前,要突出抓好矿产品精深加工、尾砂综合回收利用等项目招商,以优势农产品为依托,重点引进一批农业基础建设项目和带动能力、科技水平高、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加工项目。有选择的上一批外向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和项目,实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最高度融合。四是要营造优势的承接环境。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推行“一站式”办公、“保姆式”服务,为投资者营造动心的政策环境、放心的法制环境和舒心的人文环境。着力搭建承接产业转移平台,在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同时,着重抓好5万平方米园区标准厂房的建设和其他配套服务体系设施。利用省委、省政府赋予郴
州承接产业转移先行先试为契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在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要素政策、土地政策等方面下功夫,着力营造临武承接产业转移洼地。
(四)要大幅提高城市品位
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的全过程,积极探索以经营方式管理城市的办法,创新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手段、管理方式。作为我县来说,要在2010年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这一活动为载体,加大城市建设和管理力度,多方面完成县城配套设施,提长城市品位。一是要扩大城市容量。按照我县城市发展规划和建设全市一流宜居县目标要求,通过2—3年努力,将县城建成区由5.6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到7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为此,必须把扩容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发展的重要任务,要继续深入实施“南提北拓西延”发展战略,重点抓好“一岭二河三重点四道路五场馆”(即:东塔岭,武水河、沙溪河,城区进出口、道路交叉点和背街小巷的提质改造,官山南路、晴岚南路、沙溪路、大武路;体育馆、东塔汽车站、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的建设,加快推进东塔新区规划路、临武大道延伸工程、陶然北路、沿江北路等项目建设,打造好县城“四纵四横”路网骨架,突出抓好东塔新区建设、临武大酒店续建工程、城东学校建设和武装部搬迁等城市扩容提质项目。二是要提升城市功能。宜居县城不是简单地盖多少漂亮的房子,修多少宽敞的道路,建多少花园绿地,而是对城市的功能要求非常广泛,城市发展要从单纯考虑人的物质需求向逐步满足人的全面需求转变。按照这样的标准和要求,要着力完善城市功能,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的基础。要将城市路网、给排水、供电、停车场、公厕、垃圾处理和公共交通、医疗设施等纳入城市和居住小区开发的整体配套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努力塑造集建筑、道路、广场、绿地以及城市雕塑等新的自然、人文、城市景观为一体的现代城市新形象。要着力完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事业,开展各种健康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力量开展各种公益性服务,不断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三是要创新建设模式。主要可采取BOT、BT两种模式。BOT模式,即由业主先投资建设,按照合同约定经营一定年限后移交,主要针对有收益的基础设施;BT模式,即以财政或其他方式进行担保,由业主全资建设,计算利息和合理利润,由政府逐年回购,主要针对公益性的城市基础设施。目前,我县在武水大道改扩建上就采用BT模式,路由舜民公司修建,工业园区一段由工业园出资回购,事实证明,这一模式很有成效,在今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大力推介,完善规范这些模式,为“双百工程”提供有力保障。要做活土地文章,利用土地融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要采取科学的办法运作,对要开发的地块,将以前先出让、再修路的操作程序改为先由政府控制土地,再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土地升值后再出让的办法,确保高效集约利用土地。
(五)要精心培育文化特色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是一个城市品格的象征,城市发展只有注重文化的发掘和延伸,才会形成自己的个性和特色。临武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关键是发掘不够。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培育城市的文化特色。一是全面实施文化强县战略。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扎实推进特色文化名城建设。大力弘扬“兼容和谐、诚信卓越”的城市精神,深入开展和谐家庭、和谐单位、和谐社区等群众性文明和谐创建活动,把创建活动与宣传临武悠久历史文化紧密结合起来,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代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文明和谐创建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和谐程度。二是加快文化创新步伐。按照“开发、保护、研究、包装、展示”的总要求,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与现代高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搞好知名景观、历史遗址、民俗文化、风土人情等资源的整合,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三是建立和完善城市信息导向系统。对县城各居民小区、主要街道等进行全面的科学规划,注重路标、楼牌、路灯、灯箱、广告等元素的运用,使城市信息标识元素明确规范,设置合理科学,从而营造浓厚的地名文化氛围。
(六)要切实改善民生福祉
要坚持把高度关注民生、改善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作为临武宜居县建设的突破口,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努力使全县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一是加快建立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切实提高企业、个人参保率。不断完善城乡居民低保制度,对低保工作实行动态管理,适时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抓好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进社会救助工作,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光彩事业,确保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二是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不断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体系,加快劳动力转移培训,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着力解决“零就业”家庭的实际困难,搭建人民群众满意的就业创业平台。三是大力发展城市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城市医疗、疾病预防控制、妇女儿童保健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与医疗救助制度的无缝衔接,通过不断加大各方投入力度,统筹资金,整合资源,扩大城乡基本医保覆盖面,努力提高保障标准和水平,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七)要严格落实“两城三县”建设责任
建设“两城三县”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以战略思维和长远眼光来谋划县城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落实部门责任,把建设“两城三县”的各项任务作为考核和评价各级领导班子的重要内容,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努力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科学运行机制,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一是要出台“一把手”负总责文件,把“两城三县”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的职责,落实工作责任;二是要出台“两城三县”建设总体规划文件,把近期、中期、远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主要措施以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确保“两城三县”建设总体规划可持续发展;三是出台部门联席协作文件,“两城三县”建设仅靠几个职能部门的力量无法实现,要将全县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两城三县”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