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寺庙信息管理平台软件,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编辑:清香如梦 识别码:17-537088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6-21 20:38:3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寺庙信息管理平台软件,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信息化的龙泉寺”并没有传闻中的那样夸张:和尚用ipad诵经、吸引了中科院博导来此出家。事实上,不仅是龙泉寺,中外许多寺庙都已跟上时代步伐,在信息化之路上启程、探索。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客房、点亮佛灯,包括将香油钱“电子化”,都已不再新鲜

法治周末记者 潘琦

有这样一所寺院,不是以少林武术和历史古迹闻名,而因“高知僧人”和“最强科研实力”备受关注,堪称“互联网时代的少林寺”——它就是北京龙泉寺。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龙泉寺的故事。比如,龙泉寺的和尚们早已开始用ipad平板电脑诵经;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好不容易攒够了论文,结果导师却出家到龙泉寺;龙泉寺还有着强大的法师班底,甚至被外界冠以“清华北大分校”的名号。

对于这些消息,近日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面对媒体的求证进行了澄清:没有中科院的博导在此出家,也没有和尚拿着ipad念经,更不是传闻中只招收211学校的学生。由此显现,互联网上的龙泉寺已经被娱乐化了。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在学诚法师看来,这一切是因为“大家开始关注大家不了解的很神秘的东西”。

事实上,不同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佛前堂下、暮鼓晨钟”,如今的寺院也在与时俱进,融入互联网、拥抱信息化。在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微博上,就写着这样一行字:“穿越技术人生、探索终极价值。”

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真容

“这里连排放着招募影视人才、配音人才、全套微电影制作人才的告示。每张卡通风格的告示上都贴着大大的二维码,推广‘龙泉动漫’的微信公号。”

如果只是读到这一句,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一所寺院里,但这却是媒体报道中龙泉寺里的别样景致。而推开龙泉寺动漫组的房门,则可以看到义工们在电脑前忙碌。如果不是旁边有着僧袍的僧人,会让人以为这是动漫公司。

龙泉寺眼下正在尝试动漫这种推广方式——动漫的底本源于学诚法师的开示,以师徒对话展开。来自清华美院的义工和龙泉寺的法师们把这些底本制作成《学诚新语》的动漫短片,定期在微信公号“龙泉动漫”上推出。

相比龙泉寺动漫组,龙泉寺信息技术组不仅资历更老,也更有名气。

早在2011年,龙泉寺信息技术组就因参加CSDN(某中文IT社区的英文缩写)移动开发者大会而在业内引起关注。CSDN创始人蒋涛后来回忆:忽然出现了几位披着黄色衣服的光头和尚在会场走来走去,让他心里别样地慌。

如今在IT圈,“龙泉寺,有极客(指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成为美谈。龙泉寺与IT圈也频频互动。仅2013年,龙泉寺参加了9次各类技术开发大会;全年有360公司、码农俱乐部、eico design公司等两百多名互联网界人士到寺中参访。

频繁互动的结果是,一帮精通技术的程序员成为龙泉寺的义工,龙泉寺信息技术组发展壮大起来。“加入进去的义工,多数本身就对佛法有兴趣。”蒋涛说,就他的观察,这就是所谓的“佛度有缘人”。对于程序员们,寺院有任何佛事活动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有兴趣的人自会加入。

而回顾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源头,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初龙泉寺客堂的挂单已经用EXCEL登记,但只是简单的记录。但龙泉寺有700多间客房,办理手续是件很麻烦的事。同时,龙泉寺还有一个近两千人的学习社区,需要报名系统和管理平台。

于是,从北工大毕业、做了几年程序员的贤信法师出家的第一个春节,就研发成功了“龙泉寺客堂管理系统”。

现在,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最新项目是一个开放阅读平台。他们希望对浩如瀚海的佛经典籍进行再整理。龙泉寺信息技术组义工、核心成员姜太文说,这项工作非常庞大,完成它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

蒋涛也曾建议贤信法师依托现有平台进行龙泉寺的信息建设。“我说我可以替他们找豆瓣(网站名)或者百度阅读器支持他们,但是贤信法师志向很远大,他希望能够让佛经得到更多的传阅,让佛法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把龙泉寺做成全世界的经书中心。”

“学院派”方丈

“如果不利用高科技,佛法声音就传播不出去。”或许是“学院派”的背景,让有着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的学诚法师很早就意识到了佛教的发展要与社会同步。

早在1989年,学诚法师在福建莆田广化寺任方丈时,他就在寺里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并从新加坡请来一位法师为僧众培训。而那时候,电脑还并没有普及开来。“佛教徒和佛教应该接受和欢迎所有的先进科学。”他一再重复这一观点。

2003年,学诚法师从福建来到北京,着手把位于西山凤凰岭下一片破败的龙泉寺重新复建起来。此时的学诚法师已经担任扶风陕西法门寺的方丈,连同他所住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其实有着很好的弘法环境和条件,但他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这里。

“在北京建设龙泉寺这个道场,主要是因应了时代的需要。师父希望通过建立新型道场,让佛法能更好地被现代人所了解,从而发挥它利益大众的功用。”贤信法师说。

2005年,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此时的中国也迎来了博客时代。2006年2月,学诚法师开设了国内首个法师个人博客,这一举动也成为当年中国十大宗教新闻之一。

学诚法师曾坦陈,一开始他也不知道博客能做成什么样,慢慢地发现网络消弭了与信众空间上的距离。他身在北京就可为四川的信众解惑,更好地传播了佛教的声音。此后学诚法师将博客交给弟子打理,作为寺院的集体博客,从此开启了龙泉寺的互联网之路。

当web2.0时代来临,社交网络开始登场时,学诚法师成为了第一批微博用户,并以中、英、日、韩、俄、德、法、西、泰等九种语言同步更新。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学诚法师在新浪、腾讯微博上的“粉丝”累积已有46万人。

“微博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传播方式。我开微博,目的是给大家提供接触、了解佛教的便利。”学诚法师还表示,在“文化自强”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利用高科技手段向外传播是一条捷径,这是他们做多语种微博的原因。

目前,学诚法师的博客上已经有5000多篇文字,内容囊括了学诚大师本人及法师们对于佛学的感悟,媒体的新闻报道、各界人士的参访纪要,等等,并集结成100多本名为《和尚•博客》的系列书籍。

“具体到如何将佛法更好地部署到当下的时空因缘中,这也是方丈以及龙泉寺僧俗二众一直在探索的。我们这个信息技术组,也是在做这样一种努力。”贤信法师说。

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事实上,包括国外的寺院在内,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以弘扬佛法。

在韩国,佛教教育也在走向智能化。在庆尚北道金泉的比丘尼寺庙青岩寺,“电子化学习”、重新观看授课视频和授课资料共享等基本项目以及提交报告、问答和发帖都通过iPad进行。

在日本,位于东京的爱宕神社甚至摆出了一款结合现代与传统文化的“电子赛钱箱”,以便民众能用储值卡捐钱。

网站如今几乎成为了中国寺院的“标配”——即使是寺中几乎没有手机信号的辽宁海城大悲寺,也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甚至,如果你拿起手机在微信公号中输入“寺”查找,就会发现佛门的手机移动端时代已经来临。

进行寺院信息化建设的寺院也不在少数。早在2006年,江苏无锡开原寺就开始着手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以财务管理为例,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分寺院功德收据、支出报销凭证和现金日记明细等8个项目模块,将收支信息输入对应项目模块,系统自动生成总账、会计报表,避免人为干预,实现精确管理。

谈及系统开发的缘起时,开原寺方丈超能法师同样表示,这是佛教思想、丛林仪轨的内在要求。“佛教思想包含着奋勉精进、猛进不已的进取精神,弘扬世间佛法、人间佛教的融合思想,提倡入世觉悟、变中求进的发展理念。”

寺院的信息化需求也吸引了商业资本的流入,除了不少和信息化相关的科技企业开始把业务触角延伸到寺院,甚至还催生了一些专门为寺院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的公司。

2011年,“寺院信息化应用云平台”在福建同安铜钵岩寺投入使用。该平台就是由中国电信福建厦门分公司和一家科技企业联合打造。

相关报道援引铜钵岩寺住持镜悟法师的话称,今后市民可利用电脑或天翼3G手机观看寺院活动,寺院讲经等法事活动也将通过全球眼实现网络直播。

而法治周末记者也在一家科技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可以提供包括寺院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客户更遍及上海、江苏等地的二十多家寺院。

“寺院信息化管理的模块设计从寺院事务实际出发,涵盖了从信徒、法务、供奉、捐赠、人事、接待住宿、库房、流通处、财务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网站上这样写道。

该公司还宣称,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的查询捐赠,牌位供奉,佛像认捐。在点灯方面,可以通过在殿堂刷卡,点亮佛灯,很快找到供奉的灯位,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站,输入卡号,直接点亮认捐的灯位。

高素质“研究僧”

不过,虽然信息化的门槛并不高,但国内只有龙泉寺拥有一个为人称道的技术团队,而差别正在于龙泉寺拥有专业素质的僧人——虽然龙泉寺并没有出家的中科院博导,但却实实在在有着毕业于北大、清华的“高知”。

根据公开报道和龙泉寺网站资料,有人查证了龙泉寺的班底:禅兴法师,出家前系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贤兆法师,出家前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贤威法师,出家系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贤庆法师,出家前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或许,这也是外界一度盛传龙泉寺只招收名校毕业生的原因。

学诚法师曾对媒体表示,佛门对人才的要求和选择,与俗世间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善根和因缘也并不与学历挂钩。出家修道的路上,低学历的人并不见得比高学历的人差,有时可能刚好相反。但学诚法师并不抗拒高学历的出家人。他说,这个时代越来越趋于知识化和专业化,社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僧人团队。在学诚法师看来,这是佛教的发展的人才储备,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古皆然”。

事实上,建设高素质的僧团,也是佛教界的共识。

2011年《法音》曾刊载文章称,上海玉佛寺为提高寺院高层人员专业管理水平,委托上海交大对其进行了EMBA培训,6人取得硕士学位。为提高僧众知识层次,玉佛寺选派了40余位法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大专班学习。玉佛寺中,拥有硕士学历者11人,博士2人。

这也可能是学诚法师最本初的愿景。2005年他来到龙泉寺时,只有一个5人的僧团,但其中就有3人出身清华,1人出身北航。8年时间,龙泉寺的僧团发展到一百余人,义工上千,居士过万。学诚法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他与北京多所高校举办的“心文化之旅”等活动,让很多大学生有机会到龙泉寺做义工和修身养性,也打开了一扇了解佛法的窗口。

“学诚大师带的几个弟子中有两三个都是清华的,这是吸引我到龙泉寺的一个重要原因。”姜太文说。姜太文也是清华毕业的,他认为龙泉寺和同在北京的法源寺并不一样:后者重在对中国佛教与佛法的弘扬,而龙泉寺则更加开放、与时俱进。

贤信也仍在继续努力,“发心为寺院来构建这样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建筑群,因此想在IT技术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研究,乃至于为了更好地阅读国外的技术资料,还发心把英语学起来”。

现在,龙泉寺的一些僧人正专注于对传统佛教典籍进行系统的校勘、注释与整理,另有一些僧人则已经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涉及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等领域。

有媒体如是形容龙泉寺的当下:一位堪称微博大V的方丈学诚法师,一个媲美科研团队的高知僧团,还有专门从事互联网弘法的信息技术组和动漫组,以及数量庞大的义工,支持着龙泉寺在香火缭绕外的数字化生存

一个寺庙如同一个企业,人事需要管理,业务需要管理,财务需要管理,文档资料也需要管理;如何让更多的信众光临、如何将佛科学传播给信众、如何慈悲为怀、如何统筹收支、如何管理各类档案等等,无一不需要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如今的寺庙已经不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典故所能释喻的,寺庙需要应用高科技的设备、信息化的手段、MBA的课程来管理和发展。

三盟软件经过多年开发和完善的寺庙信息管理软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的一些寺庙,现经过整理后计划推广到整个寺庙行业,希望能引领寺庙行业的信息化管理。

第二篇:寺庙管理软件(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信息化的龙泉寺”并没有传闻中的那样夸张:和尚用ipad诵经、吸引了中科院博导来此出家。事实上,不仅是龙泉寺,中外许多寺庙都已跟上时代步伐,在信息化之路上启程、探索。利用计算机技术管理客房、点亮佛灯,包括将香油钱“电子化”,都已不再新鲜

法治周末记者 潘琦

有这样一所寺院,不是以少林武术和历史古迹闻名,而因“高知僧人”和“最强科研实力”备受关注,堪称“互联网时代的少林寺”——它就是北京龙泉寺。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很多关于龙泉寺的故事。比如,龙泉寺的和尚们早已开始用ipad平板电脑诵经;一个中科院的博士好不容易攒够了论文,结果导师却出家到龙泉寺;龙泉寺还有着强大的法师班底,甚至被外界冠以“清华北大分校”的名号。

对于这些消息,近日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面对媒体的求证进行了澄清:没有中科院的博导在此出家,也没有和尚拿着ipad念经,更不是传闻中只招收211学校的学生。由此显现,互联网上的龙泉寺已经被娱乐化了。

“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事情。”在学诚法师看来,这一切是因为“大家开始关注大家不了解的很神秘的东西”。

事实上,不同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佛前堂下、暮鼓晨钟”,如今的寺院也在与时俱进,融入互联网、拥抱信息化。在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微博上,就写着这样一行字:“穿越技术人生、探索终极价值。”

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真容

“这里连排放着招募影视人才、配音人才、全套微电影制作人才的告示。每张卡通风格的告示上都贴着大大的二维码,推广‘龙泉动漫’的微信公号。”

如果只是读到这一句,很多人可能不会想到这样的场景会出现在一所寺院里,但这却是媒体报道中龙泉寺里的别样景致。而推开龙泉寺动漫组的房门,则可以看到义工们在电脑前忙碌。如果不是旁边有着僧袍的僧人,会让人以为这是动漫公司。

龙泉寺眼下正在尝试动漫这种推广方式——动漫的底本源于学诚法师的开示,以师徒对话展开。来自清华美院的义工和龙泉寺的法师们把这些底本制作成《学诚新语》的动漫短片,定期在微信公号“龙泉动漫”上推出。

相比龙泉寺动漫组,龙泉寺信息技术组不仅资历更老,也更有名气。

早在2011年,龙泉寺信息技术组就因参加CSDN(某中文IT社区的英文缩写)移动开发者大会而在业内引起关注。CSDN创始人蒋涛后来回忆:忽然出现了几位披着黄色衣服的光头和尚在会场走来走去,让他心里别样地慌。

如今在IT圈,“龙泉寺,有极客(指对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狂热兴趣并投入大量时间钻研的人)”成为美谈。龙泉寺与IT圈也频频互动。仅2013年,龙泉寺参加了9次各类技术开发大会;全年有360公司、码农俱乐部、eico design公司等两百多名互联网界人士到寺中参访。

频繁互动的结果是,一帮精通技术的程序员成为龙泉寺的义工,龙泉寺信息技术组发展壮大起来。

“加入进去的义工,多数本身就对佛法有兴趣。”蒋涛说,就他的观察,这就是所谓的“佛度有缘人”。对于程序员们,寺院有任何佛事活动都会第一时间通知他们,有兴趣的人自会加入。

而回顾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源头,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初龙泉寺客堂的挂单已经用EXCEL登记,但只是简单的记录。但龙泉寺有700多间客房,办理手续是件很麻烦的事。同时,龙泉寺还有一个近两千人的学习社区,需要报名系统和管理平台。

于是,从北工大毕业、做了几年程序员的贤信法师出家的第一个春节,就研发成功了“龙泉寺客堂管理系统”。

现在,龙泉寺信息技术组的最新项目是一个开放阅读平台。他们希望对浩如瀚海的佛经典籍进行再整理。龙泉寺信息技术组义工、核心成员姜太文说,这项工作非常庞大,完成它可能需要10年到20年的时间。

蒋涛也曾建议贤信法师依托现有平台进行龙泉寺的信息建设。“我说我可以替他们找豆瓣(网站名)或者百度阅读器支持他们,但是贤信法师志向很远大,他希望能够让佛经得到更多的传阅,让佛法有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把龙泉寺做成全世界的经书中心。”

“学院派”方丈

“如果不利用高科技,佛法声音就传播不出去。”或许是“学院派”的背景,让有着中国佛学院硕士学位的学诚法师很早就意识到了佛教的发展要与社会同步。

早在1989年,学诚法师在福建莆田广化寺任方丈时,他就在寺里开办了电脑培训班,并从新加坡请来一位法师为僧众培训。而那时候,电脑还并没有普及开来。“佛教徒和佛教应该接受和欢迎所有的先进科学。”他一再重复这一观点。

2003年,学诚法师从福建来到北京,着手把位于西山凤凰岭下一片破败的龙泉寺重新复建起来。此时的学诚法师已经担任扶风陕西法门寺的方丈,连同他所住持的福建莆田广化寺,其实有着很好的弘法环境和条件,但他却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这里。

“在北京建设龙泉寺这个道场,主要是因应了时代的需要。师父希望通过建立新型道场,让佛法能更好地被现代人所了解,从而发挥它利益大众的功用。”贤信法师说。

2005年,龙泉寺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此时的中国也迎来了博客时代。2006年2月,学诚法师开设了国内首个法师个人博客,这一举动也成为当年中国十大宗教新闻之一。

学诚法师曾坦陈,一开始他也不知道博客能做成什么样,慢慢地发现网络消弭了与信众空间上的距离。他身在北京就可为四川的信众解惑,更好地传播了佛教的声音。此后学诚法师将博客交给弟子打理,作为寺院的集体博客,从此开启了龙泉寺的互联网之路。

当web2.0时代来临,社交网络开始登场时,学诚法师成为了第一批微博用户,并以中、英、日、韩、俄、德、法、西、泰等九种语言同步更新。2013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学诚法师在新浪、腾讯微博上的“粉丝”累积已有46万人。

“微博代表着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传播方式。我开微博,目的是给大家提供接触、了解佛教的便利。”学诚法师还表示,在“文化自强”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与其他文明进行交流,利用高科技手段向外传播是一条捷径,这是他们做多语种微博的原因。

目前,学诚法师的博客上已经有5000多篇文字,内容囊括了学诚大师本人及法师们对于佛学的感悟,媒体的新闻报道、各界人士的参访纪要,等等,并集结成100多本名为《和尚•博客》的系列书籍。

“具体到如何将佛法更好地部署到当下的时空因缘中,这也是方丈以及龙泉寺僧俗二众一直在探索的。我们这个信息技术组,也是在做这样一种努力。”贤信法师说。

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事实上,包括国外的寺院在内,都在研究如何更好地与时俱进以弘扬佛法。

在韩国,佛教教育也在走向智能化。在庆尚北道金泉的比丘尼寺庙青岩寺,“电子化学习”、重新观看授课视频和授课资料共享等基本项目以及提交报告、问答和发帖都通过iPad进行。

在日本,位于东京的爱宕神社甚至摆出了一款结合现代与传统文化的“电子赛钱箱”,以便民众能用储值卡捐钱。

网站如今几乎成为了中国寺院的“标配”——即使是寺中几乎没有手机信号的辽宁海城大悲寺,也有自己的官方网站。甚至,如果你拿起手机在微信公号中输入“寺”查找,就会发现佛门的手机移动端时代已经来临。

进行寺院信息化建设的寺院也不在少数。早在2006年,江苏无锡开原寺就开始着手建设信息化管理系统。

以财务管理为例,信息化系统将财务管理分寺院功德收据、支出报销凭证和现金日记明细等8个项目模块,将收支信息输入对应项目模块,系统自动生成总账、会计报表,避免人为干预,实现精确管理。

谈及系统开发的缘起时,开原寺方丈超能法师同样表示,这是佛教思想、丛林仪轨的内在要求。“佛教思想包含着奋勉精进、猛进不已的进取精神,弘扬世间佛法、人间佛教的融合思想,提倡入世觉悟、变中求进的发展理念。”

寺院的信息化需求也吸引了商业资本的流入,除了不少和信息化相关的科技企业开始把业务触角延伸到寺院,甚至还催生了一些专门为寺院提供信息化管理系统服务的公司。

2011年,“寺院信息化应用云平台”在福建同安铜钵岩寺投入使用。该平台就是由中国电信福建厦门分公司和一家科技企业联合打造。

相关报道援引铜钵岩寺住持镜悟法师的话称,今后市民可利用电脑或天翼3G手机观看寺院活动,寺院讲经等法事活动也将通过全球眼实现网络直播。

而法治周末记者也在一家科技公司的网站上看到,该公司可以提供包括寺院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内的一揽子解决方案,而客户更遍及上海、江苏等地的二十多家寺院。

“寺院信息化管理的模块设计从寺院事务实际出发,涵盖了从信徒、法务、供奉、捐赠、人事、接待住宿、库房、流通处、财务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网站上这样写道。

该公司还宣称,可以通过系统快速的查询捐赠,牌位供奉,佛像认捐。在点灯方面,可以通过在殿堂刷卡,点亮佛灯,很快找到供奉的灯位,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站,输入卡号,直接点亮认捐的灯位。

高素质“研究僧”

不过,虽然信息化的门槛并不高,但国内只有龙泉寺拥有一个为人称道的技术团队,而差别正在于龙泉寺拥有专业素质的僧人——虽然龙泉寺并没有出家的中科院博导,但却实实在在有着毕业于北大、清华的“高知”。

根据公开报道和龙泉寺网站资料,有人查证了龙泉寺的班底:禅兴法师,出家前系清华大学流体力学博士;贤兆法师,出家前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贤威法师,出家系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贤庆法师,出家前系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

或许,这也是外界一度盛传龙泉寺只招收名校毕业生的原因。

学诚法师曾对媒体表示,佛门对人才的要求和选择,与俗世间有所不同,每个人的善根和因缘也并不与学历挂钩。出家修道的路上,低学历的人并不见得比高学历的人差,有时可能刚好相反。

但学诚法师并不抗拒高学历的出家人。他说,这个时代越来越趋于知识化和专业化,社会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僧人团队。在学诚法师看来,这是佛教的发展的人才储备,因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自古皆然”。

事实上,建设高素质的僧团,也是佛教界的共识。

2011年《法音》曾刊载文章称,上海玉佛寺为提高寺院高层人员专业管理水平,委托上海交大对其进行了EMBA培训,6人取得硕士学位。为提高僧众知识层次,玉佛寺选派了40余位法师参加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大专班学习。玉佛寺中,拥有硕士学历者11人,博士2人。

这也可能是学诚法师最本初的愿景。2005年他来到龙泉寺时,只有一个5人的僧团,但其中就有3人出身清华,1人出身北航。8年时间,龙泉寺的僧团发展到一百余人,义工上千,居士过万。

学诚法师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他与北京多所高校举办的“心文化之旅”等活动,让很多大学生有机会到龙泉寺做义工和修身养性,也打开了一扇了解佛法的窗口。

“学诚大师带的几个弟子中有两三个都是清华的,这是吸引我到龙泉寺的一个重要原因。”姜太文说。姜太文也是清华毕业的,他认为龙泉寺和同在北京的法源寺并不一样:后者重在对中国佛教与佛法的弘扬,而龙泉寺则更加开放、与时俱进。

贤信也仍在继续努力,“发心为寺院来构建这样一个信息化建设的建筑群,因此想在IT技术上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研究,乃至于为了更好地阅读国外的技术资料,还发心把英语学起来”。

现在,龙泉寺的一些僧人正专注于对传统佛教典籍进行系统的校勘、注释与整理,另有一些僧人则已经独立开展学术研究,涉及传统文化、东西方文化的融合等领域。

有媒体如是形容龙泉寺的当下:一位堪称微博大V的方丈学诚法师,一个媲美科研团队的高知僧团,还有专门从事互联网弘法的信息技术组和动漫组,以及数量庞大的义工,支持着龙泉寺在香火缭绕外的数字化生存。

(资料来源:《南方周末》、《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电子报》、《中华民族报》、《厦门商报》、《长江日报》、《广州日报》、中新网、新华网、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

第三篇:寺庙管理系统,寺庙信息管理平台软件[定稿]

寺庙信息化

近日游览一座寺庙,寺庙香火旺盛、游人如织,但是和尚们一边忙于修炼、一边忙于香火俗务,分身乏力。而且一心向佛的和尚们天天与俗务打交道,甚至还在操心寺庙的创收,实在有点不妥。如何更好解决寺庙的主业和副业产生的矛盾,如何协调之关系,让诸位高僧从寺庙经营中解放出来,并且更为高效地进行寺庙建设、自身修炼——笔者联想到了寺庙的信息化建设。

如果从性质上对寺庙进行分析,它比较复杂,首先有部分学术研究的性质、也有部分服务人民大众的服务行业的性质,当然它还肩负着部分对外交流互通友好的政治使命,以上从某种意义上算是寺庙的主业了。

而且寺庙尽管不能算是一个盈利组织,但是它存在消费(因为和尚尽管念经颂佛,但是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它也要吃饭、也要穿衣、也要看书、也要住房、也要用电用水),也存在收入这么一块,但是寺庙的经济来源比较特殊,大一点、有名的寺庙不仅仅有政府支持的活动经费、还有旺旺的香火钱,还有世界友好人士的捐资;至于稍微小一点、名气也不那么大的寺庙则是在生存问题上自己操心更多一些。

如果从组织上来看,寺庙它是一个由住持领导着诸位和尚的一个机构,住持不仅仅要操心个人修为的励练,还要关心每个和尚的颂经念书,还有大大小小这一摊子的寺庙杂事:行政啊、寺庙的基本设施建设、以及香火旺不旺。别看盈利不算是寺庙的主业,但是也关系到每个和尚饭钵里的斋饭,吃不饱斋也没劲念经了是不。这样看来住持相当于寺庙的ceo或者总裁。

寺庙局域网建设

既然寺庙要消费,也涉及创收,那么自然而然就引入了经营。以寺庙a为例,寺庙a在圈内享有盛名,占地面积较大。山顶有大殿,山下也有庙堂,但是由一个住持管理,和尚们住在山腰。这样就比较麻烦,山上的和尚和山下的和尚互通有无比较麻烦,需要徒步行走2小时,才能进行一个单程。

比如说,住持在山腰下令:今晚我们要有个重大的颂经活动,需要大家晚上7点在山脚下集合,并且大家携带哪本经书、哪本佛书。这就得要两个小和尚,一个往山下跑通知山下庙堂的和尚们;另一个往山上跑通知山上大殿的和尚们。跑到山下的和尚跑得气喘吁吁2小时,还要每个人通知到,包括带的经书、佛书传达准确无误。如果是一对多的沟通,一次通知到可能还好一点,假若刚巧那时候有和尚看着香炉、正好给人解签看卦,没空听到,负责通知的跑腿和尚又得要再次传达一次。与此同时跑到山上的和尚也做这样的重复劳动。

如果有电话、手机做这种通知是不是就方便很多了节约人力、时间,而且更加准确。但是仅有手机是不够的。到大家一起温习功课,还是不够用。再加上佛门本来是清静之地,突然手机乱响,不把正在许愿的香客瞎跑;手机乱响对于佛爷们也是不敬。

还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寺庙的局域网的建设,这对于寺庙无论是主业、副业都是有好处的。山上、山下、半山腰各配电脑,建设局域网。大家可以在网上休晚课,不用费着心思想在哪里集合比较好;住持还可以很方便地在局域网上处理各类事务;至于通知大家集会更是小菜一碟,哪用这么兴师动众的?

而且电脑配好、局域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好之后,甚至可以上一些简便适用的系统,譬如办公系统(当然这里是是寺庙办公系统),以及简便好用的财务软件。

寺庙门户网以及电子商务

如果说寺庙局域网是内部沟通交流的好帮手,那么寺庙门户网就是对外的交流窗口。

寺庙网有的门户寺庙的重大活动介绍、以及寺庙路线的介绍、以及各类的服务项目。而且寺庙门户网可以实现在线座谈、问答,寺庙高僧们可以足不出户定期在线回答各地信徒的各种问题。

作用之一,方便与虔诚的信徒们的交流,可以进行网络参拜,上香、在线捐赠。类比于网上购物,在线上香、捐赠等,都可以在线实现。极大丰富了e时代的佛教信徒;作用之二,寺庙自身的推广,作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吸引更多善男信女,广结佛缘。

可见,寺庙门户网以及电子商务既产生经济效应也产生社会效应,一举多得。

业务外包

以寺庙b为例,寺院b在某市市郊,尽管离市区较远、香客们每次往来都不太方便,但是香火旺盛。

这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香火钱收入更是节节看涨,这且不说。随着寺庙b的声名远播,不少虔诚的参拜者,希望在庙里住个三五天;也有人偏爱此处风景秀丽,希望不仅仅拜佛,更是游览周围山川。于是寺庙b的庙堂扩建的需求、住宿的需求来了,与此同时,还有购买旅游纪念品、参拜纪念品的需求。这么多的需求,但是寺庙b基础设施、人力、资金等各类资源都缺乏的情况下,无力为之。于是有开发商主动上门。愿意与寺庙合作进行庙堂的扩建、以及建设客房。

可以让寺庙b选择业务外包,以招标方式选择出更为专业熟练、资源更为丰富的开发商来具体操作这件事情。不仅如此,而且还可以进行寺庙基础设施建设的外包、客房管理的外包、相应服务设施的外包等等。把诸位高僧解放出来,达到了更理想的经营效果,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这样一来,比较相似于信息化中的外包。对于寺庙之外的客房甚至可以把运营外包给运营商来打理。和尚们更多地被解放出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业的修炼中来,副业打包给外界经验丰富的专业运营商管理,可谓一举多得。

一个寺庙如同一个企业,人事需要管理,业务需要管理,财务需要管理,文档资料也需要管理;如何让更多的信众光临、如何将佛科学传播给信众、如何慈悲为怀、如何统筹收支、如何管理各类档案等等,无一不需要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如今的寺庙已经不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典故所能释喻的,寺庙需要应用高科技的设备、信息化的手段、MBA的课程来管理和发展。

三盟软件经过多年开发和完善的寺庙信息管理软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的一些寺庙,现经过整理后计划推广到整个寺庙行业,希望能引领寺庙行业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篇:寺庙管理系统,菩佑佛教寺院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解决方案

菩佑佛教寺院信息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解决方案介绍: 缘起: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迄今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传统的佛制戒律与丛林清规是寺院的基本准则,也是寺院得以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然后整个寺院活动的管理,长久以来缺乏一套有组织有计划性的高效的管理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的理念包括现代化管理理念也随之影响寺院,寺院的传统化管理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佛教寺院面对的不再是传统的封建时代,而是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在当今的形式下,如何能逐渐脱离传统人为低效率的寺院管理方法呢?则是当今寺院所应积极思考的问题。

源于此,上海菩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历时三年多,探讨研究当今社会各寺院管理的困境,从理性到实务以及科学信息化的观点出发,成功研制出一套<寺院事务管理系统>,并成功应用于二十多家寺庙中,在此期望能让更多寺院的事务活动在寺院事务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能有更加合理、简单便捷、快速高效的管理。同时也期望能让寺院本身注入更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使其能够在当今科技发达的信息化时代里,继续扮演着民间民俗文化与社会道德秩序的重要角色。

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科技支撑的操作平台,采用internet技术、C/S架构和windows操作系统,覆盖寺院日常事务管理的工作,包括信众,日常法务,大型法务,捐赠,放生,皈依,义工,常住挂单,会员,财务,库房,点灯,法务流通处,档案管理等等,这些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与管理的复杂性。因此如何能逐渐脱离传统人为低效率的寺院管理方法呢?若想寺院未使用软件系统来管理善信资料、法务、捐赠,点灯、账务、库房等,势必要在活动前后,花费众多人力,进行手工管理,活动结束后的成堆手写资料,还需要花费人力来分类归档;在年复一年的循环劳师动众之余,您可曾想过:若是能用软件系统来协助管理,那该有多好!

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特点:

一、继承传统管理 超越传统管理

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的模块设计从寺院事务实际出发,涵盖了从信徒、法务、供奉、捐赠、人事、接待住宿、库房、流通处、财务等日常事务管理工作。下面以法务中的佛事接待为例来讲述下实用高效。法务中的佛事接待。佛事接待种类多,人数多,而且预订周期长,在传统的纸质记录方式下,查询非常不方便。但是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对佛事接待的管理,不仅记录详细,而且可以通过日历来展示哪天有佛事,哪天有了几堂佛事,并且可以看到某天,某个时间段是否有佛事,还具有方便的查询和提前发短信通知斋主功能。对实用管理人员而言,只须点击进入法务管理/ 日常法务管理模块,就可以看到本月以及每天的佛事,点击当天可以看到当天某个时间段,某个殿堂是否有佛事。另外系统具有群发短信功能,能够使寺院在佛事前有充裕的时间准备佛事的相关情况,如通知斋主、安排佛事人员等等。斋主功德统计对于斋主而言,如果需要查询相关的功德情况,他们只要进入信众模块,输入姓名或者手机号码,就可以准确的知道自己在寺院的所做的功德,如法务,牌位安放,捐赠,功德会的等。这种快速的查询与提醒功能,恰是传统手工管理模式所不具有的。从这种意义上说,信息化管理是寺院管理从传统到现代的一次飞跃。所以,从理念上讲,它继承了传统;从管理上讲,它又超越了传统。可以说,它是信息化与传统佛教理念相结合的产物。

二、操作简单 费用适中 维护方便 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想要得到更广泛应用,就需要更多的寺院来使用,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更好的体现它的实用价值。而推广的程度取决于系统本身的成本与操作的难易。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是专门为寺院量身定制的系统。

在开发过程中,已经考虑到使用主体的相关情况。鉴于国内寺院整体财力不足与僧人的整体对电脑熟悉程度相对较低的情况,菩佑科技一直向费用低,门槛低,操作简单,高效实用这个方向努力,并且能够起到比传统管理方式更好的效果。费用低是指让寺院用得起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

本产品在研发时已经考虑到以上了两点:虽然菩佑科技的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产品的研发耗费了4年的时间,通过20多家寺院的实践使用,已经日趋完善稳定了,也帮助寺院的管理上解决了很多问题,费用按产品算的,不是为某个寺院定做的费用,所以各寺院不用考虑会投入太多的钱,因为是产品了,可靠稳定。

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需要的设备的费用也低。有的寺院可能会想是不是这个系统配备的硬件设备费用很高,我们的回答是:不会。为什么?因为我们在开发这个系统之初,就进行过讨论,将系统的操作环境简单化。为此,只需要在我们日常办公使用的电脑上安装此系统,便可运行。操作简单就是对使用者电脑使用水平的要求不高,掌握起来容易,操作起来方便。考虑到很多僧人对电脑技术的陌生,我们在研发之初,将程序简单化,即使一个僧人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脑,也可使用。傻瓜式操作。

下面以一名知客的工作内容而言说明系统的实用性:寺院知客的工作职责一般来说,包括常住僧人档案管理、皈依弟子管理、信众信息管理、佛事预定管理等,在传统管理中,一名知客师即使非常有经验,也需要一个大本子,随时记录,随时查阅,而且查阅起来非常不方便,还容易遗失。但是在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中,就不需要如此,知客的工作内容都在系统上,点击就可使用,有事就可以随时进行记录。查询时,也不需要翻笔记本,输入关键字点击查询即可,非常便捷。新老职司交接的过程,也简单方便。而且新知客可以按照系统明确工作职责,熟悉业务内容。

最后,系统维护也很方便,本系统带有客户端,傻瓜式安装,跟安装QQ一样,不管使用者的电脑何时出故障,恢复电脑后,只要重新安装即可,双击,点击下一步到底。

三、管理科学 实时高效

寺院的管理,涉及到法务、人事、财务、库房、信众等诸多方面,不仅涉及面广,而且涉及的人多,还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内部的团结安定,不利于弘法利生。因而,过程公开透明,管理的规范标准,就不得不重视。传统的丛林也讲究管理的规范标准,公开透明。但是由于人工操作的局限性,往往很难实现。但是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以寺院中的库房为例:传统是记在本子上的,采购入库登记在本子上,有人要领料,就是出库,记录在本子上,也有些物品借出去要过几天要还的,到月底统计的话,是拿着本子来计算的,入库多少,出库了多少,库房剩余多少,没有办法实时统计,但是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库房模块,对于库房管理而言,不仅记录详细,而且方便查询物品数量,领用人,采购人,经办人,入库通过入库单登记入库,并且打印入库单(一式四联),实时变化库房数量,出库时候,打印出库单(一式三联),出库了,物品减少,库房数量实时变化,管理人员轻松管理,如接触需要归还的,系统可以看到哪些需要归还的,当有人来借的时候,库房物品数量不够了,系统提示,然后同时未归还的,及时归还。这是传统无法比拟的。

再以寺院中的收款付款为例。而传统的寺院收款付款模式大多数是直接印刷一本收据,手开收据,容易写错,效率低下,而且以后查找也不方便,然后菩佑信息化管理软件,可以让开票人点击开票按钮,以开具一张佛事收据为例,点击开票,输入金额1800,大写自动生成,收款方式输入现金,收款类别选佛事,付款人输入张三,收款事由输入地藏经一堂。就会生成一条记录。然后就可以通过事由,付款人,收款编号等随时查询,无论何时。最终是生成收款报表,可以按类别,按天统计。

付款凭证是输入点击付款,输入金额20000,大写自动生成,付款方式输入现金,付款类别选单资,收款人输入李四,付款事由输入一月单资。就会生成一条付款记录。然后就可以通过事由,收款人,付款编号等随时查询,无论何时。最终是生成付款报表,可以按类别,按天统计。

本系统的钱流模块已经和其他模块集成,一体化开票,比如登记佛事,登记完佛事保存后可以可以直接开票,然后数据直接进入钱流模块,收款报表里就有这条记录了。这是传统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一体化管理,效率高。菩佑寺院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寺院中的运行效果

运行菩佑信息化管理系统后,寺院在管理上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 在节日问候,生日提醒,重大活动通知,可以更好的联系信众,服务信众。快速的登记各类佛事,接待住宿,更好的服务信众,服务社会。

快速的查询捐赠,牌位供奉,佛像认捐。信众足不出户,点击寺院网站就可以看到的,可以更好的了解寺院的活动,认识佛教,了解佛教,净化心灵。体验交流,联系佛事、查阅功德等。

在人事方面,可以及时了解僧人与职工的情况,在寺离寺。以及皈依子档案,义工的档案。实时更行,方便查阅。

在库房方面,可以超越传统,电脑化入库,出库,了解库房物品实时动态。

在点灯方面,可以通过在殿堂刷卡,点亮佛灯,很快找到供奉的灯位,也可以在家里通过网站,输入卡号,直接点亮认捐的灯位。

一个寺庙如同一个企业,人事需要管理,业务需要管理,财务需要管理,文档资料也需要管理;如何让更多的信众光临、如何将佛科学传播给信众、如何慈悲为怀、如何统筹收支、如何管理各类档案等等,无一不需要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的管理,如今的寺庙已经不是“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典故所能释喻的,寺庙需要应用高科技的设备、信息化的手段、MBA的课程来管理和发展。

三盟软件经过多年开发和完善的寺庙信息管理软已经成功应用于上海的一些寺庙,现经过整理后计划推广到整个寺庙行业,希望能引领寺庙行业的信息化管理。

三盟寺庙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B/S的体系架构,WEB服务器采用IIS6,开发工具使用当前最高效、最流行的Microsoft Visual Studio.NET语言,后台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 2000,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可以共同架设在同一台服务器上,也可以架设在不同的服务器上。客户端只要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无需安装任何软件,采用IE浏览器便可方便使用本操作系统,如同上网浏览,简单又方便。

第五篇: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平台软件调研报告

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平台软件调研报告

一、调研时间:2014年2月24日

二、调研地点:广州智光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室

三、调研人员:梁斌刘德铭 李国钦

四、调研内容:了解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平台软件

企业标准信息管理平台软件是具备储存和方便查阅标准化文件的小软件,是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开发的,各单位在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过程中提供,该软件的费用约一万元。该软件的优缺点如下:

(一)软件的优点:

1、具有保密功能:可根据每个标准化文件的情况,对每个用户设置查询权限;

存放在软件中的标准化文件,用户只能查阅,不能自行下载和打印。

2、标准查询方便,具备检索功能。

(二)软件的缺点:

添增用户名工作量较大。该软件是个独立的系统,只能在公司的办公软件上链接,公司的办公软件不能与该软件合二为一,用户名必须单独手动更新。

五、调研结论

从该软件的性价比相对较高,并考虑实施“标良”确认要求,调研组建议公司购买使用该软件。

妥否?请领导指示。

调研组

2014年2月25日

寺庙信息管理平台软件,中国寺院融入信息化浪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