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临海市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总结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17-899615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05 11:18: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临海市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总结

临海市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总结

信息来源:中国临海发布时间: 202_-10-20 14:35:29

朝文水库位于汛桥镇立柴湾村,位置处在远离大坝的自然山岙中,属于小

(二)型水库,其主流发源于阮家洋溪龙灯坑。水库集雨面积1.13平米千米,正常库容74.5万立方米,水力发电装机485千瓦,年发电量118万度,水质现状良好。202_年在市政府和上级环保局的指导下,我市继续开展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经过一年多来扎扎实实的工作,目前我市已基本完成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各项工作。现就将一年多来创建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强化宣传

市委市政府对继续创建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工作十分重视,把该项工作列入市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临海市202_年度环保目标责任书。

第一、为确保朝文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顺利开展,落实到位,成立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创建协调小组,由建设规划局、农业局、林业特产局、水利局、卫生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汛桥镇政府等单位组成,主要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制定实施方案、分析进度情况。

协调小组下设技术小组,由各单位骨干组成,办公室设环保局,负责技术监测、宣传报道、档案整理。

第二、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到位。为了使创朝文化水库规范化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根据朝文水库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实际情况,编制了《朝文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和水质管理目标:一级保护区水质不低于Ⅱ类水质标准,二级保护区水质不低于Ⅲ类水质标准。各有关镇和部门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按照当地政府对区域环境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制定细化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落实。

第三、动员力量,广泛宣传。市级相关部门和汛桥镇把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到有关责任人员。同时,对“创建”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并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多种媒体,对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法规政策进行宣传,提高了广大公众的环境意识和参与保护饮用水源工作的积极性,为“创建”工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整治点源,加强监测,依法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污染整治,开展水质监测,强化监督管理,是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最重要、最关键的工作环节。

一是调查摸底,科学整治。深入到朝文水库、汛桥镇及周边村庄进行调查,收集社会经济状况、发展规划、水文地质等资料,掌握流域内污染源分布、排放情况、主要污染因子,提出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市环保局牵头组织力量开展对岭脚水库水质现状专项调查,摸清了朝文水库的水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为污染整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二是加强水质监测。按规范要求在朝文水库设置了一个水质监测断面,监测方法、分析项目和监测频次均按照有关规范执行。监测结果表明,朝文水库水质较好,均符合国家Ⅱ类标准。

三是依法管理,强化污染源整治。由于朝文水库特殊的地理位置,虽然没有工业污染源,但少量的山里人家在二级保护区范围,故依法管理,强化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依然繁重。为此,我们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深化“三禁”成果,做好转产农户的跟踪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积极推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提高山区防洪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二)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巡查。生态办会同相关部门和汛桥镇一起多次到库区周边检查,严厉打击饮用水源保护区各类违法行为。

(三)建立事故应急处置机制。饮用水源保护区域内一旦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立即启动饮用水源保护应急预案,由汛桥镇人民政府牵头实施,各成员单位分工协作,及时消除污染。

(四)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国家七部一局《饮用水地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在保护区内设立界碑、告示牌标明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级别,从而提高群众保护环境意识,保证水源保护区内水质符合标准。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的野外活动控制。

三、认真自查总结,做好资料归档,上报申请验收

按照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验收办法的有关规定,我们组织有关人员对水质达标率、界碑牌设立、监督管理措施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查。认真做好资料整理、工作总结、归档等工作。在认真做好自查总结、资料整治归档的基础上,上报台州市环保局申请验收。

四、工作体会

(一)认识到位,领导重视

朝文水库是我市小

(二)型的水库,也是集中式可用的饮用水源地之一,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对当地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市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在召开了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市领导就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做了具体的要求。对我们的“创建”思想的统一,对“创建”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进一步的认识,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明确职责,团结协调

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需要各有关部门、镇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创建工作。

市环保局负责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具体工作。制定工作方案,开展水质监测,加强污染源整治,严格控制新污染源,强化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并指导有关部门、镇开展“创建”工作。

市卫生防疫部门配合环保局开展饮用水源水质监测和管理。市建设规划局、水利局等根据各自的职责范围,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实施监督管理。市业局、林特局积极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保护区内各有关镇对当地水环境质量负责,积极配合环保局做好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工作。承担辖区内界碑、告示牌的设立,并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移民、封山育林、水库周围建立生态屏障,减缓水库周围的水土流失等措施保护水库水质。

(三)强化管理,依法治水

强化管理,依法治水,是创建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重要保证。一是制定管理规定并立牌告示。为了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家《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并将有关内容制成告示牌,设立在朝文水

库的主要入口处,让群众了解保护饮用水源重要性,自觉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加强水质监测。在朝文水库监测站位,水质监测频次为每年6期,逢单月监测,每期采样时间为上旬,连续采样二次,监测方法与分析项目按《浙江省环境监测实施细则》(试行)等有关规定执行,为朝文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监督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坚持原则,依法治水。根据有关环保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治水,违法必究,强化管理,常抓不懈。从而为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保护区提供有力的保障。

第二篇:关于青山水库饮用水源网箱养鱼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山水库网箱养鱼的调查报告

县政府:

根据县政府202_年7月24日会议要求,7月25日由县政府,县环保局、水产局、青山水管局、青山镇人民政府一行8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青山水库网箱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鱼进行了联合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解决方案汇报如下:青山水库跨越通城、崇阳,是一座跨界的大型水库,自1973年建成蓄水,拦截流域面积441平方公里,最大蓄水

4.2亿立方米,养殖面积2.28万亩,水库水质清新,碧波粼粼,清澈见底,水体透明度在1.5米以上,是我县宝贵的饮用水资源。

自202_年开始,青山水库引入网箱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鱼,当年养殖网箱为60个,202_年继续引入网箱170个。通过2年的养殖实践,对青山水库饮水水质没有构成实质性改变,但网箱密集分布区形成了局部水体生物污染,仍在适度开发的可控范围。202_年崇阳地段网箱养殖面积300个网箱,养殖面积计9亩,通城地段网箱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149个箱,养殖面积计4.47亩。到目前为止,青山水库已投入网箱养殖美国斑点叉尾鮰网箱449个,共计13.47亩,养殖鳜鱼、黄颡鱼网箱50个,总计499个网箱,全年预计向水库网箱投入,经湖北省检验检疫局严格检查合格鱼用颗粒配

合饲料共计1145吨,造成生物污染源417吨。根据目前环境监测结果分析,青山水库水质除个别指标偏高外,其它各项指标处在Ⅱ类地表水标准内,没有因网箱养鱼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对青山水库网箱养鱼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因网箱养殖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养殖方式,目前网箱养殖已经进入养殖中期,总投资已达500余万元,如全面取缔,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无法弥补,养殖业主无法承受,因此我们建议:

1、青山水库属跨界水面,两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协调一致,一刀切,全面取缔网箱养殖,确保青山饮用水安全。

2、对现有网箱养殖户召开网箱养鱼业主会议,明确取缔时间表,订立取缔承诺书,如要有违者后果自负。

3、目前水库网箱养鱼要在水产、环保等有关职能部门的严格监控下运行,到十二月份全部取缔。

4、均匀分布已投入青山的网箱布点,解决局部污染源,提高水库净化功能。

5、按照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交纳污染治理费,增加水库放鱼量,提高水库生态效能,增强水库生物净化能力。

6、对违法业主依法予以处罚。

附:检测报告

崇阳县青山水库网箱养鱼调查组

二00七年八月二日

第三篇:关于龙潭水库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调查报告

关于龙潭水库及青山垅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专项

调 查 报 告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安排,我们部分代表和县政府办、林业局、水利局、农业局、环保局、自来水公司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在县人大***副主任的带领下,11月2日至12日对龙潭水库、青山垅水库库区内柏林、龙形市、大布江3个乡镇以及青山垅水库管理局开展了龙潭水库及青山垅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专项调查,通过走访、勘验、抽样化验、与当地群众代表座谈等方式,我们调查了解到了一些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龙潭水库是县城饮用水的取水水源,位于湘江三级支流注江上游,属中型水库,是青山垅灌区青柏干渠上的一个结瓜工程,因控制流域两种小,其自身仅能产水1500万立方米,其主要水量都是从青山垅水库调水,上般蓄水量为3800万立方米。坝址以上干流全长10.1公里,其中明渠8.1公里,隧洞2公里,目前水位高191米,最高储水位211米,而县城引水口水位高188米。

青山垅水库位于湘江流域洣水支流永乐江中游杨梅潭,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发电、养殖、航运、供水等

1综合利用的大二型水库,总库容1.14亿立方米,有效库容8500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43.8米,正常蓄水水面约8000亩。

从两座水库周边的生态环境来看,它牵涉到七甲、龙形市、大布江、柏林等四个乡镇。202_年开始公益林补偿以来,我县县乡两级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公益林面积迅速扩大,全县已发展到55370亩。202_年来,为建设长江防护林,县政府对库区周围实行封山育林,较好地保护了森林植被,从而切实有效地确保了两座水库水质。

从两座水库周边的水质外观来看,总体上与07年08年相比,目前的水质外观还要好些,大布江境内的水质外观稍微差点,库区中间及大坝蓄水口的水质外观好,而各个支流入库部位的水质较为浑浊,有挖砂的区域水质又要浑浊。

从两库水库水质监测结果来看。这次共采集水样14份,由县环保局监测站对其进行了16个项目的分析化验,根据监测结果显示,龙潭、青山垅水库库区的水质较好,所有监测项目全部达到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除总磷、氨氮、高锰酸盐指数、六价铬等四个项目外,其他项目甚至达到I类水质标准。与202_年202_年相比较,总体变化不大,总磷、氟化物有所升高。

从两座水库周边的工农业生产情况来看。近些年来,县政府切实加大了打排工作力度,特别是针对水库区域内的冶

炼企业予以重点打击取缔。据调查了解,库区周边冶炼企业基本上都已取缔,但是库区内的农田施肥用药、牲畜放养、村民的生活垃圾、污水入库、水库内渔业养殖等也不同程度污染了水库水质。

二、存在问题

(一)库区植被保护与林农的生产生活矛盾较为突出 龙形市、大布江两个乡是我县传统上木材生产基地,林农种植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种植一亩杉木15年至砍伐时的成本为202_元左右,按产出8立方米/亩,850元/方比较,15年的平均利润320元/年,而柏林、太和、龙形市部分村民以择伐棒木、杂竹及主伐人工林为生,因山地较多,人均有7亩山左右,山上的收入也是这一带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然而要保护好水库的水质,就必须要保护好山上的植被,这与林农砍伐树木产生了矛盾。实际上,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现在是封山育林时期,但在龙潭水库区也有零星砍伐及烧山现象。

(二)库区内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仍存在隐患

1.工业建设项目对水质造成污染。一是龙潭水库和青山垅水库内挖砂和采石现象不规范,青山垅水库内有5处挖砂点,龙潭水库柏林境内有1处挖砂点。县水利局已对龙潭水库柏林境内采砂点下达了立即停止违法作业通知书;二是青山垅水库境内有几家硅铁厂虽未生产,但废渣弃于河道

内,废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污染;三是大布江乡三田村马坊组有村民开办了一家小型冶炼厂,一旦下雨就会污染土壤和水质;四是龙形市刘家村青旗渠道边办了一家青砖瓦厂,其污水直接排放到渠道进入库区造成污染。

2.养殖业造成的污染难以控制。库区内有耕地约2.2万亩,由于地势高,且都在集雨区内,农业生产所用化肥、农药加上放养牲畜,必将给库区水质造成污染。龙潭库区内以8500元/年价格承包给个人经营24年,青山垅水库养鱼户每年付给库区4个村每村18000元,合计72000年的养殖承包款,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量则施肥养殖,这样势必影响水质。

3.库区周边村民生活垃圾、污水直接入库。据统计,青山垅源头大布江境内1.5万人和龙形市田湾、邓家、周塘、檀山等村4000人的生活垃圾直接排入溪入河,农药瓶子和输液瓶乱丢。

4.库区提质扩容增加水源量与征地移民存在较大困难。龙潭水库202_年最高水位207米,通过加固增高坝体,现在蓄水水位可达到211米,蓄水位增高4米,相当于新增一个小I型水库,增加库容1300万立方米,但需要淹没柏林50多亩水田,移民补偿存在一系列困难。

三、几点建议

(一)设置水库水源保护区域,切实提高库区群众的水保护意识。对青山垅水库第一层山脊内进行全面封山育林,禁止一切采伐和破坏山林的行为,切实提高植被覆盖率,调优林木结构,提高库区植被涵养水源的生态功能,特别要对青山垅水库、龙潭水库的引水渠道纳入水源的重点保护区域。

(二)出台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决定。建立长效机制,根据相关涉水法律法规条例,按照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内在要求,建议由县政府提请县人大作出饮用水源地保护管理决定,划定水源保护区,建立水质监测机构,加强实时监测监管,严防污染事件发生。同时加大封山育林的投入,保护林农的利益,建议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多渠道将库区林农、封山育林生态放养补偿金提高到每年每亩30元左右标准,县委、县政府已于202_年1月7日印发《永兴县县城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从202_年起对青山垅、龙潭、石壁垅3个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封山育林,把林地列入县级生态公益林,由县财政按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补偿,而增加的每年每亩20元的补偿不足部分,则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从受益单位、水资源费收入、公共财政三方面渠道解决。

(三)切实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工作力度,做到保障有力。以《水法》、《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准绳,环保、水利、林业、国土等部门及库区各乡镇要齐抓共管,坚决依法查处在青山垅、龙潭水库河道、库内挖砂采石、取土、办

厂、种植、放牧、乱搭乱建、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严格企业准入制度,切实规范企业行为。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倡导库区农业实行清洁生产,农民建设清洁家园。

1.在库区人口集中地修建生活污水处理池及生活垃圾收集池,并配套进行改厕、改厨、改水、改栏、改院“五改”建设。

2.在库区水田面积较大处修建农业投入品废弃物收集池,安装步振式杀虫灯,并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对水质的污染。

3.在水库河溪入口处拦网种植水葫芦,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重金属成分,净化水质。

4.提倡生态养殖,禁止人工投放饵料,确保水质安全卫生。

俗话说,“便江是永兴的母亲河”,而今,“青山垅、龙潭水库便是永兴的生命水”,保护好青山垅龙潭水库是我们永兴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现实状况来看,保护好了水库就是保护永兴人的生命线,也是造福永兴子孙后代的明智之举,保护好龙潭、青山垅水库的生态环境是我们最后的底牌,别无选择。

第四篇:磐安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调研报告

磐安县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调研报告

一、水库饮用水源的基本情况,供水区域和范围

磐安县从202_年起以省水利厅提出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为契机,规划解决全县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努力,在省厅、市局的关心下,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完成投资1.34亿元,解决了尖山、大盘、冷水等12个集镇供水工程及356个行政村饮用水工程(合计为493个自然村),解决和改善了全县农村饮用水问题,受益人口达18.1万人,已基本完成了全县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任务。同时结合财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又建成了一批饮用水源工程,到目前,全县镇乡集镇供水工程均采用了水库(山塘)供水,具体基本情况如下表:

水库饮用水源的基本情况表

水库饮用水源的基本情况表

二、在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

随着农村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工作的推开,我县对水库饮用水源保护方面也日益重视。

1、开展了水源水库安全巡查与观测

根据省市有关要求,我县的水库与重要山塘都制定了巡查制度,在年底根据巡查员平时巡查情况进行考核,补助巡查经费。我县在水源保护中,与巡查工作相结合,与饮用水工程长效管理水源日常观测相结合,实行查漏补缺,互相补充。

2、开展了水源水质监测工作

水质安全是农村饮用水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证水质安全,我县从源头水质抓起,从202_年1月份开始,委托市水文站在全市率先开展了对全县集镇供水水源的水质检测,检测频率为每月一次,一年共12次,并每月编制水资源质量通报,到目前,已连续检测了四年。

3、开展了饮用水源日常保洁工作

水源是饮用水工程的第一道关口,把好水源水质关,水质安全就有了一定的保障,我县在工作中,将日常保洁工作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并定期进行季节性清污,保证水质的安全。

三、水库饮用水源建立相关补偿机制的情况

1、饮用水源作为公益性的工程,在目前日常的运行管理中,还未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机制,除在制定水费价格时,能适当考虑源水价格的优势外,其他的还没有相当的制度给予补偿。

2、目前饮用水源的建设与维护都是政府实施,群众还要自筹一部分资金,包括近年来实施的千库保安工程,大多是饮用水源,上级补助资金的力度也很大,但我县财政确实比较困难,缺口部分资金对于群众或村集体来说,筹款压力很大。

四、建立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目前存在哪些主要困难

饮用水源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一方面是资金的问题,落实保护资金是基础;另一方面是制度健全的问题,要确保将水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要加强考核。

五、对水价中附加收取水源保护费及生态补偿费标准及使用管理的建议

目前我县水源保护费还未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范围,生态补偿方面在全省的部分流域已有开展,如在钱塘江流域,我县作为流域上游,附合《浙江省生态环保财力转移支付试行办法》,转移支付资金总量一年一定,列入当年省财政预算。但这块资金在计算时只计入生态公

益林面积、大中型水库面积、水环境与大气环境质量等。对于小型的水源水库并未列入。因此水源保护费及生态补偿费落实还有难度,通过水费附加收入是一条可行的办法。

六、对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用于水库饮用水源保护补偿的建议

从饮用水源保护的角度出发,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是最可行的办法。保护水源谁贡献大,谁付出多,财政转移支付就要多,谁就应多受益。

1、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用于水库饮用水源保护,附合水功能区划分、生态功能区划的有关要求。

2、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必须从省、市、县三个层面建立机制,体现对环境敏感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

3、加强水功能区及水源地自动预警监测体系,对水环境及大气环境进行自动监测,并进行信息传输管理系统建设,为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依据。

磐安县水务局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第五篇:市水务局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总结

市水务局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总结

市水务局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总结

目前,昆明主城集中式供水水源主要有:松华坝、云龙、大河、柴河、宝象河和红坡-自卫村水库。为加强水源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水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的重大政策措施。水源地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将水源保护作为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严格按照《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昆通〔202_〕7号)的有关要求,将各项目标进一步分解落实,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并将各项目标责任的完成情况与年终考核、奖惩挂钩,切实做到事事有人抓,事事有落实。在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经过共同努力,市、县统筹协调,各部门密切配合,取得了较好成效。202_年至今年4月,XX市主城区六个饮用水源地除柴河因实施加固工程,重新蓄水后水质受到影响,水质类别为ⅳ类,其余水库水质均达到ⅲ类水标准,其中云龙水库水质达ⅱ类水(总氮不参与评价)。与202_年比较,松华坝水库、大河水库、宝象河水库、自卫村水库水质均有所好转。

一、工作完成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水源地县区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按照“防污、控污、治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恢复生态”的思路,本着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突出重点、政策引导的原则,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健全管理体制,加强领导。

加大管理力度,搞好协调服务。成立XX区松华坝水源保护区管理委员会,授权XX区政府托管XX县滇源镇、阿子营乡,实现了松华坝流域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统一。

修定《XX市云龙水库保护条例》、《XX区宝象河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将云龙水库条例由市级法规上升到省级法规。制定出台《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近期我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分工协作,严格考核。

创新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保护职责。水源地保护实行属地政府负责制,由水源区属地政府负责具体的保护治理工作,市级水务、环保、农业、林业、规划、建设、国土、滇管、城管、供水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积极做好水源区保护工作。

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工作目标责任制,把加强水资源保护作为地方和部门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按标准完成工作任务的给予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县(市)区和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有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严格问责。去年和今年,市政府两次召开水源保护工作会议,会上张市长和李喜副市长分别代表市政府与相关县(市)区签订了水源保护目标责任书。

(三)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城乡饮水安全和水源区保护治理的投入,全市各级收取的水资源费,全部用于水资源生态保护及治理项目,市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亿元的资金用于饮用水源保护。此外,按受益与补偿相结合的原则,XX区政府、XX区政府、XX区政府、XX区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呈贡新区管委会,每年各安排1000万元,合计8000万元,建立水源保护专项资金,重点用于饮用水源保护。

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财政的支持,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将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建设项目列入国家计划,争取资金支持;整合市级相关部门资金,涉及的部门根据经批准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及实施计划,在每年编列部门预算时,对水源保护项目优先安排和倾斜。拓宽融资渠道,对每年实施的建设项目,具备融资贷款条件的,通过市、县(区)融资平台公司贷款解决;各级收取的水资源费全部用于水资源生态保护及治理项目。

(三)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重点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生态建设、污染治理、人口转移四大工程。

一是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为重点,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手段,采取禁养止耕、转变生产生活方式等措施,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减少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对土地、山林和水源的破坏。优化产业布局,控制面源污染。水源区一级保护区域内严格实行“止耕禁养”,恢复生态;二级保护区域内实施“农改林”,重点发展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三级保护区域内全面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有机生物肥和化肥用量少的作物种植,从根本上减少化肥施用量。目前政府已租用松华坝一、二级区土地5.2万亩,完成渔塘退养574亩;完成云龙水库1万亩生态林建设。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生态农业。饮用水水源区禁止花卉种植,限制蔬菜种植面积;分阶段逐步减少高化肥施用量的烤烟和其他作物的种植。充分发挥水源区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有机农业。目前已在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内调减蔬菜种植面积2.79万亩,拆除入库河流沿岸大棚1838亩,建成有机农业基地2.08万亩,实施冬季休耕2万亩,在休耕土地上种植绿肥1.7万亩。推广科学施肥,减少化肥施用。从202_年开始,在松华坝、云龙水源区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累计完成面积28.5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每年减少水源保护区化肥用量10%-30%。禁止畜禽养殖,改善流域环境。围绕水环境治理,全面推进“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禁止养殖工作。目前,全市饮用水水源区已无规模化养殖。

二是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围绕水源区“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的构筑,以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农改林为重点,恢复水源区森林植被,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涵养林等生态隔离带的建设与保护,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水土流失治理力度,提高生态环境质量。202_年在水源区共计完成植树造林1.84万亩,种植核桃9460亩,在滇池流域实施水土流失治理42平方公里,在云龙水库水源区实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平方公里。

三是抓好水源地截污控污。在重点水源区全面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对集镇和规模较大的村庄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完善“组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县(市)区处置”的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收运处置四级管理体制,建设完善水源保护区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投资4479万元,完成松华坝水源区滇源集镇、阿子营集镇,云龙水源区云龙集镇、撒营盘集镇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工程总设计日污水处理能力4000吨,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排放标准》(gb18918-202_)一级a标。完成滇源镇、阿子营镇28个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建成生态湿地3268.5亩,为水源区生态恢复和区域径流混合低浓度污水净化提供了良好条件。

四是抓好居民人口转移外迁。结合小城镇、园区建设、新村庄建设,实施人口转移工程,有计划地引导和鼓励水源区居民向水源区外迁移,向城镇集中。目前正在开展松华坝水库一级保护区(核心区)、云龙水库水源一级保护区(环库公路内)的人口搬迁前期工作,计划搬迁1.1万人。

加大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所在县区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的力度,通过教育扶持,把水源区青少年转移到外地学习、生活和就业。把转移水源保护区内农村劳动力作为全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点区域,在水源区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倾斜政策,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新昆明建设对务工人员的需求,按照对口帮扶的原则,由四城区及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结合新开工项目,优先接收水源区移民劳动力。

(四)补偿扶持,反哺水源区

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202_年8月,制定《XX市松华水源区群众生产生活补助办法》,202_年2月,制定《XX市云龙水库水源区群众生产生活补助办法》从能源、就学、就医等方面对群众进行补助。202_年至202_年在松华坝、云龙水源区合计投入补助资金7492.61万元。202_年进一步加大了补助力度,松华坝水源区补助资金达到3521.2万元,云龙水源区补助资金达到3648.7万元。《补助办法》的实施使水源区群众从水源保护中得到了实惠,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群众对水源保护的政策更加支持和拥护,水源区内砍树,毁林开荒的现象基本杜绝。

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源区生产生活条件。先后完成水箐水库扩建、盐节水库、黑龙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小双公路、双龙至松华公路油路建设和大摆、新街通村油路建设。目前正在实施滇源镇大石坝水库、阿子营镇黄龙水库、庵冲水库进行除险加固。

三是实施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加大力度推进“一池三改”,对有条件的村组鼓励实施集中供气,解决水源区农户生活能源问题。从202_年至今,我市已在水源区推广建设沼气池5465口,沼气池的总产气量达218.6万立方米,节约薪柴1.1万吨,相当于1.9万亩薪柴林一年的生长量,减排二氧化碳0.88万吨,二氧化硫74.3吨。

(五)加强宣传,查处违法事件。

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在XX市官渡广场、松华坝、云龙、大河、柴河等水源区开展大型专题宣传活动,倡导水源区群众保护环境、保护水源,倡导市民节水、爱水、动员全社会关心水源保护。202_年共发放水源保护宣传册2万份,宣传年历2万份。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饮用水水源地安全隐患排查的通知》(昆政办〔202_〕26号)要求,202_年3至4月,市级水利、环保、农业、安监、国土、城管等八个部门和相关县区政府联合对集中式饮用水源区进行拉网式排查,7月份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了后督查,进一步消除水源地安全隐患。

(六)监测预警,防范突发污染事件

严格执行国家水质监测制度,建立和完善地表水、地下水及工业污染源检测网络,定期监测水源地水质,及时掌握水质变化情况。目前,松华坝、云龙水库水质自动监测站已正式投入运行,实现了对我市两个最主要水源地水质的连续监测。

制定《XX市主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并印发相关部门XX县区实施。建立技术、物资和人员保障系统,落实重大事件报告、处理制度,形成有效的应急救援机制。

按照“四创两争”、滇池治理和“一湖两江”流域水环境治理“四全”工作任务要求,认真组织开展各项创建和治理工作。设置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保护范围围网和界桩、界碑等警示标志。目前除云龙水库由于正在修定条例,一、二、三级区重新划分,界桩未埋设外,松华坝、宝象河、柴河、大河水库和红坡-自卫村水源地均已完成。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农业、农村面源污染严重,是造成水质下降的主要原因。水源区内高产农田有限,低产坡地多,对高收益农产品的需求促使径流区内群众采取“高肥料、高农药”的农作物种植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使耕地土壤残留毒物增加、破坏农业生态环境,而且加速了农业面源污染。

(二)社会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的矛盾突出。水源区大部分属于山区、半山区,受自然、地理、交通以及水源保护政策措施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单一,发展缓慢,人民群众生活贫困,经济发展与水源保护矛盾突出。

(三)保护与管理资金渠道单一,投入不足。目前,水源保护资金主要来源于水资源费,资金来源单一,资金投入与保护要求不相适应。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围绕保护总体目标,认真贯彻实施市委、市政府关于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的精神和要求,继续加强水源区保护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调整农业布局和产业结构

1.调整产业布局。水源一级保护区禁养止耕,恢复生态;二级保护区实施“农改林”,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三级保护区压缩耕地面积,调整种植结构,重点发展经果林和水源涵养林,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对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到202_年,主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化肥施用强度每公顷等于和小于280千克(折纯用量)。

2.禁“花”减“菜”。水源区禁止花卉种植,限制蔬菜种植面积。202_年主城主要饮用水水源区全面禁止花卉种植,二级保护区禁止规模化蔬菜种植,三级保护区蔬菜种植面积只减不增,到202_年调减50%。3.限制畜禽养殖。一级保护区内及主要入库河道两侧200米范围内全面实施禁养,二、三级保护区范围内禁止规模化养殖。

4.实施“农改林”工程。大力推进水源保护区耕地“农改林”,重点建设生态防护林,发展经果林。202_年,完成松华坝水库、云龙水库二级保护区及清水海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耕地“农改林”4万亩,其中清水海水源二级保护区1万亩;202_年,主城主要饮用水水源区按保护规划要求完成耕地“农改林”任务。

5.发展有机农业。充分发挥水源区生态环境优势,适度发展有机农业。202_年主城主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面积达到7万亩。

(二)全面截污

1.治污减污。按照202_年水源区集镇污水收集处理率达90%,二级保护区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70%,三级保护区村庄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50%的目标,加快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2.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按照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因地制宜建设垃圾收集、清运、处置系统。

3.强化生态湿地建设。利用已租用土地,因地制宜建设自然生态湿地,过滤、净化、改善水质。

(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1.加大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力度,加强森林管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在水源区内构筑“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202_年12月前完成松华坝、云龙水库水源区25度以上坡耕地的退耕还林;202_年12月前,在主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二、三级保护区内种植核桃3万亩,种植竹子6000亩。

2.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防治水土流失,减缓水库泥沙淤积。

3.推进水源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实施以液化气、电、太阳能为主的水源区农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大力度推进“一池三改”,对有条件的村社鼓励实施集中供气,解决水源区农户生活能源问题。

(四)实施人口转移外迁工程

1.有序实施人口迁移。结合新村庄异地建设、小城镇建设、园区建设等,搬迁移民,使水源区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小区集中,按期完成松华坝水库一级核心区、云龙水库一级区共1.1万人的搬迁。2.实施教育移民工程。加大水源区所在县区集中办学、规模化办学的力度,建立水源区农村适龄人口完成小学至大学阶段学业的扶持保障制度,通过教育扶持、教育成才把库区青少年转移到外地学习、生活和就业。

3.实施就业移民工程。大力实施“两后双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在水源区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临海市创建朝文水库合格饮用水源工作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