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踏遍青山人未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
——水文队50年
50年岁月如歌,50年风雨兼程。
水文队的50年是不平凡的50年,是奋斗的50年,更是坚守的50年…… 50年来,一代代地勘人告别安逸,辞别亲人,无怨无悔地奔波在崇山峻岭,峡谷激流,坚定地扎根在高原荒漠。风餐露宿的你们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单调寂寞,执着坚守心中的信念,为祖国找寻宝贵的资源。
渺无人迹的巍巍群山记得你们青春的背影,无人问津的匆匆急流聆听你们豪迈的笑声,密布荒野的丛林荆棘沐浴你们的汗水与泪水,那片寂静澄澈的湛蓝天空因为你们而增添了新的色彩。
50年的故事充满了酷署严寒、艰难跋涉与伤痛别离;
50年的画卷是从一块块石头中发现的美丽图画;
50年的情感深藏着对大地的深情厚爱;
50年的执着激荡着对事业的光荣与梦想;
50年的回想是凝望那璀璨星空时的心灵慰藉。
50年青丝白发,50年硕果累累。
踏遍青山人未老,而今迈步从头越。新一代的地勘人又追随着前辈的足迹再踏征程,义无反顾地走向深山大川、旷野莽原,用点石成金的妙手描绘水文队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二篇:踏遍青山人未老
踏遍青山人未老 ——李振华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一张被岁月刻满印迹的脸,透露着刚毅和慈祥,霜染华发,染不去他对事业的忠诚,他在淄博教育史上涂抹了光辉重彩的一笔。
第一次听到李振华的名字,我没有多大关注,推陈出新,学习模范人物是经常的事,无意中读了《教坛孺子牛》一书,我激情荡漾,带着酸涩,泪眼模糊,我无法让自己不去为他感动。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我没有去过沂蒙山区,只在电视上看过沂源的青山绿水,穿过时空,掀开历史的画卷,我仿佛看到在一个天微微亮的早上,雾气笼罩的羊肠山路上走来一个十七岁的英姿少年,他背着简单的行李,怀着对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无比崇敬和向往,满腔热情地奔向大山深处。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李振华这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在他最好的年华,从六朝古都南京来到僻远闭塞,落后荒凉的沂蒙山区,獾叫狼嚎的孤村,尘条蛛网的陋室,餐风露宿,创业维艰,煤油灯下,矢志不渝。他舍弃了回城的机会,无奈的离开了初恋„„十七岁的少年对人生的选择不是一时冲动,因为冲动平静之后会选择逃避和舍弃,那是对人生的一种追求,对事业的挚爱。这颗年少的心经过痛苦和磨难,有过苦闷和仿惶,但扎根老区、奉献教育始终是他的主旋律。
妻子生孩子的时候,他不在身边;父亲病危的时候,他不在身边;孩子挨饿的时候,他在学生身边„„
身为校长他勇于开拓,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在他的人生词典里只有“奉献”没有索取,荣誉鲜花没有使他陶醉,他一次次把自己的积蓄和奖金捐款,没给子女留下什么„„
我和多数人一样,除了感动,对他升起一种崇敬.我们的生活中正是缺少这种挚爱事业无私奉献的“傻子”,教师在多数人心中还是一种职业,是谋生赚钱的手段,像李振华这样真正能把它当事业的人很少。
我是一个农村教师,脚下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比起李振华所处的环境,各种条件算得上优越,可是缺少了一种爱岗奉献的精神,工作中多了份浮躁,思想上多了份不安,生活中多了份计较,攀比别人的工资待遇,埋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羡慕年轻人调到城里工作,骨子里也有离开农村学校的想法„„
李振华不是淄博人,却扎根在淄博的土地上,一干就是50年;他执着地创造着一个个奇迹,让一个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学校改变了面貌,把一个个因贫困徘徊在学校边缘的学生拉回课堂;他用自己的身躯,为山区教育开山劈路,他让无数的孩子沿着这条神奇的天路走出大山,圆了上学的梦。
李振华让我仰视,使我渺小,他的事迹更加坚定了我志在农村奉献教育的思想,从现在开始,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和业务修养,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爱岗敬业的薪火。我的工作不会达到李振华的高度,但是我会脚踏实地去耕耘和播种,捍卫我事业的田野!
“许身孺子甘为牛”“踏遍青山人未老”岁月可以使一个人老去,但是他的奉献造福几代人,他的精神影响几代人,这个人永远不会老去!
踏遍青山人未老
——李振华先进事迹学习体会
仉家小学 庞彩虹
202_.10.22
第三篇:踏遍千山人未老
踏遍千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这是给你的第一封公开信,希望你能看到。
也许是真的好忙,也许是没了心情,久违的空间,久违的日志,这一切都随着尘封的笔渐行渐远了!盘算起来,大三整个学期没写过一篇日志,甚至连转载都不想动手了;状态也几乎没有了,长期潜水,长期屏蔽,没有了阳光,也没有了空气„„但是,今天,为你洗笔,为你写一篇文章。说这些话,绝不是特意为了让你感动,博你芳心,只是想让你知道,有些人,有些事,有些错误,是可以原谅的。
记得曾跟你说过,跟你聊天真的很开心,并且很久没真的开心过了,我宁愿打破生物钟;记得曾跟你说过,很欣赏你的气质,给我的感觉,一种微妙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但却是存在;记得曾跟你说过,心境 这个词;也许你忘了,也许你会觉得是敷衍,但是我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你——我可以向佛祖(其实我也不信佛的)保证,没有骗你。
也许你真的渴望成熟,也许你真的已经成熟了,总希望别人听一句“姐姐”,(好吧,姑且叫你姐吧!),总是列举一连串的实例证明你成熟;你说你有20岁的容颜,40岁的心,也许是真的,笑而不语。跟我说一些关于你的事情,也许你只是说说,但是真的很有意思,现在想起来都蛮好笑的,并且越来越觉得你可爱,而你偏偏不喜欢这个词,还说什么对一个40多岁的人,用“可爱”形容不恰当,嘿嘿!满足你„„ 为什么开心的时刻总是那么容易离去?那天的事真的很抱歉,也许是我真的太异想天开了,也许是我真的类比失当了,看到你第一次生气,并且生那么大的气,我真的很害怕。为此,我感觉好冷好冷,还让我舍友查看暖气有没有开。现在想起来,真的蛮后悔的,就你的背景,我也不应该提到日本,更不应该跟你讲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当听到你说“今后不要联系了”的话时,真的好伤心好伤心。但是,说真的,那次那个问题,除了你问,别人我一般是不会轻易回答的,面对那个两难问题,我选择了告诉你。然而,从结果上看,我选错了,我彻底选错了!也许就是那件事,我们的心境都变了,由无拘无束变得又惊又怕,很多时候,很多事,想问不敢直接问,想说不敢直接说,一切还是等“老佛爷”批准后再说吧!
那天,那事过后,你说,这件事就当过去了!但是,我还是觉得略微有点改变,很多时候,想给你打电话解释一下,但不好意思,因为我觉得你很忙,觉得不应该占用你时间,于是,就一直把阴影埋藏在心里。希望你看到后,不要再生气了,容易变老哦!可别真的现在就变成20岁的人,40岁的心,40岁的面庞哦!!
这两天,我感冒了,今晚就蜗居在宿舍里,闲来没事,就敲了几个字抒发一下凄凉的情感。
好了,不说了,我相信,明天的太阳会很好很好的„„期待中„„风景这边独好!
第四篇:演讲稿《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
尊敬的评委、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祖藉山西来自内蒙古的马昭。我演讲的题目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十五年前,爸爸因为从事牛仔服生意来到增城市。我在这里生活了十年,这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看在我的眼里,印在我的心里。
小时候父母太忙,工厂成了我周末唯一的去处。爸爸的办公室在一间很狭小的房间里,隔壁就是厂房,至今我还记得那里的情景://机器隆隆地响,风扇呼呼地转,灰尘漫天地飞。厂房后面排出的污水,黑得泛绿,咕咚咕咚直冒泡,一股刺鼻的气味直往你鼻子里钻。一进办公室,我就紧闭门窗,哪也不想去了。// 一天,爸爸告诉我:“咱们工厂要搬了!” “这是为什么呀”我非常疑惑地问爸爸。
“政府要进行环境治理,咱们工厂污染严重,要搬到另外一个地方,重建一个排气排污都符合标准的新厂。”
现在走进爸爸的工厂,你再也听不到隆隆的机器声,再也看不到黑得泛绿的污水,再也闻不到刺鼻的气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尘不染的地板,宽敞舒适的厂房。更重要的是工厂处处彰显节能环保的理念,建立了集水池、暴气池、沉淀池处理工厂废气废水。上学期我们学校还参观了爸爸的工厂呢。我为爸爸感到骄傲,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增城市的美丽添上了一抹新绿。
爸爸工厂的改变,是增城环境治理一个极小的缩影。政府为打造宜居环境,关闭整治了上千家企业,建造了几十万亩湿地、绿地。202_年,增城荣获首个“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你瞧,马路旁,紫荆花、木棉花交相辉映;增江边,绿的树,清的水,相偎相依!绿道上,骑车的、散步的悠然自得„„增城的美丽,有你,有我,有他,有我们每一个人共同的努力。“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增城独好”。让我们祝愿增城的明天会更好!
谢谢大家!
第五篇:踏遍深山景未老杂文随笔
作为道教文化的传播的活动领地——“祖师观”是久负盛名,却至今仍然躺在大山深处孤独的散发着它的“神圣”而没有人去发见。202_年5月,以一个文化探究的普通人带着对祖师观的好奇我来到了湖北巴东县清太坪镇,开车行至公路的尽头,再披荆斩棘的攀爬近一个小时来到只有断亘残壁的祖师观,被眼前的颓败景象感染:几百年曾经风云过的祖师观竟然还是这样荒废。但祖师观的神奇诱惑着我义无反顾的探究。
“祖师观”是一处当地道教文化传播的活动中心地,位于现今的巴东县清太坪镇,海拔1510米。从现存的残痕来看,祖师观的大门向东,中间相隔桥河,正对着刀尖岩、神路岩;西边就是现今的清太坪集镇所在地;北边是蔓延起伏的仙池峰、骑马岭;南边是一处陡齐的悬崖,和对面的万丈悬崖遥相辉映形成了现今的隘口——大岩口。祖师观居高临下,传说的“可纵观八县”没有一点夸张。
群居在祖师观一带的最早是邓姓人家。据史料记载:邓姓的始祖,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曼氏,是我国最早的少数原始姓氏之一。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分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候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由祖地南阳发展的这支邓姓,据《邓氏家谱》载,已有114代传人,汉文帝时,官至上大夫的邓通,是邓氏家族的第42世祖;光武帝刘秀的军师邓禹,是邓氏的第47世祖;三国时魏将邓艾,是邓氏的第54 世祖;晋时镇国将军邓羌,是邓氏的第62世祖。中国的邓姓,大多源于这一系源。
从邓氏族谱得知,邓氏迁移始于宋朝景定年间,由“南阳”逐渐迁移,播迁至全国各地,尤其是今福建、广东、贵州、浙江、湖北等地,经过了一个较长的时间,不仅时间较早,而且繁衍旺盛,很快成了当地盛姓。
在距离祖师观不到一公里的“骑马岭”的山脚下,笔者找到了卒于清光绪年间的邓尚坤、和卒于光绪8年的邓全菲(碑记年久,字迹不详),由此可以推断祖师观应该是始建于清朝雍正十年(即公元1732年),距今大约280年左右的历史。
据《湖南慈利县邓氏家谱》记载的排辈:仁亚卧必单、子世如尚兴、学应成永玉、大开光明继、克紹鸿谟显。据湖南另外一支邓姓家谱记载辈分:鸿业继元良、廷建周宜志、国全左右相……。由此可以确定:群居在祖师观的邓氏家族应该是湖南张家界邓氏的分支。
据汪琬《题庵村和尚法嗣图》记载:“浮屠氏之,谈禅者皆本达,磨以下诸祖,故谓之祖师。”《太一三代度师萧公墓表》曰:“祖师立教,代代相承如续灯然,无有穷尽。”《易.系辞下》称:“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于地。”又据《新唐书。李叔明传》记载: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祖师观注定就是一个传输道教文化的置胜宝地,在此超度道教文化的道士就有十四人之多。可以想象,当年的祖师观肯定是香火鼎盛的火热景象。只可惜祖师观庙宇在破“四旧”的年代消失殆尽。在祖师观观址下约200米的地方还掩埋着两、三个曾经在此超度的道士。
在祖师观走访,85岁的谭元国老人给我们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远久年代,居住在祖师观、仙池峰一带的居民屡次遭受强盗的抢劫,当地一个叫邓尚坤的住户的老婆能说会道,找到当时的县令投诉此事,县令来到祖师观,伸出大拇指赞叹说:难怪你们这里会被人抢劫的,原来你们这里是人丁兴旺、物华天宝。走到仙池峰上,县令看到峰下的一块凹地泉水潺潺,在阳光的照射下,俨然一弯明月,于是就指着那块凹地说:这真是一个“金盆明月”之地。
县令的走访,虽然没有破获抢劫的案子,但对抢劫犯还是有了很大的震慑。从此以后,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太平盛世般的生活。
随着时代的前行,祖师观的旅游产业备受热爱家乡的有识之士的青睐。在武汉工作的谭绍均先生先后投资1500多万元在仙池峰修建有飞机场并投资修建了进场路。当地政府也正着力于对乡村旅游的开发。祖师观的修复工作有望纳上议事日程。
热心的当地居民谭永富听说我是来探究祖师观的文化的,马上就放下手中的活计,带着我到处转悠。来到景观台,俯瞰对面,是一条顺山蜿蜒的“绝壁天河”,谭氏家族的祖先佘氏婆婆的墓碑耀入眼帘,近千年的土家文化豁然纸上。在距离祖师观400米的悬崖边,独立耸立的“石柱岩”俨然就是一个伟男子,屹立在桥河的右岸见证着祖师观的兴衰。鳞次栉比的石柱、层峦叠嶂的岩石或青、或白、或黑,在青山绿树的映衬下,构筑了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图。在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让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这么美好的景致如果都能分享给人类该有多好。
走一处风景、看一番景致、探究地域文化似乎成了我多年的习惯。可当我从祖师观回来的路上,却是思绪万千,“祖师观”这块躺在深山人未识的大家闺秀至今仍未曾谋面,心里稍微有了一丝凄凉,但我总是相信,她不会就这样孤独的“美”着,我们期待开发“她”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