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编辑:寂夜思潮 识别码:17-593271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7-23 02:21:5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日前,一个由有识之士提出的概念正在引起多方的关注和热议,这就是“中原经济区”。

何谓“中原经济区”?就是以河南为主体,延及周边,支撑中部,东承长三角,西连大关中,北依京津冀,南临长江中游经济带,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经济相联、使命相近、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

在这个区域,粮食和农业长期占据了主导地位。谈到农业,河南人总是充满自豪,而谈到经济发展,却难免有些窘迫。既不靠海也不沿边,又长期背负着“粮袋子”,让河南经济发展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制约。

比起东部沿海省市,河南工业基础相对薄弱,比起西部地区,河南又相对缺少优惠政策支持。同时,粮食和农业的任务,依然不能放弃。那么,河南怎么办,优势又在哪儿?中原崛起,路在何方?

农业“包袱”变为优质资源

“农业确实是弱质产业。很多人都说农业是河南的包袱,可真说起来,河南最能拿得出手的,还是农业。”河南省有关专家一语道出关键,河南发展的优势,其实正是一直被看作沉重发展包袱的农业。

作为全国第一农业大省,河南的粮食产量全国第一,小麦产量全国第一,玉米、大豆、棉花、油料、肉类等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前三位……

立足于丰富的农业资源,河南在工业化进程中,把农产品加工业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十五”、“十一五”规划中都将其定为“第一大支柱产业”。

在正阳县,有一家名为“美食美客”的花生蛋白公司,主打产品是低温冷榨花生油和花生蛋白粉。公司自2007年建厂投产以来,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董事长赖卫东告诉记者,正阳是全国花生第一大县,并且正阳花生的蛋白含量高于普通花生两个百分点,这正是他投资建厂的原因。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年深度加工花生22万吨,超过全县产量的一半,届时,该公司无疑将有力拉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

如同“美食美客”一样,近年来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引导扶持下迅速崛起。

有瞄准粮食加工的三全、思念,有依托畜牧业资源发展壮大的双汇、众品……截至目前,全省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达到11674个,其中龙头企业6248

家,有500家龙头企业年收入超亿元,有1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21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18个农业龙头企业的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中国肉类协会在全行业评审的“中国肉类工业影响力品牌”中,河南上榜品牌占六分之

一。正是这一大批企业,成为了河南工业化的第一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告诉记者,政府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是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崛起的保障。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河南省就提出了“围绕农业上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了由省直部门参加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联系办公会议制度,对涉及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近20年来,各级各部门都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和服务上,一任接着一任干,才形成了如今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的兴旺局面。

同时,对于农产品加工企业,河南省除了“内生”,还注重“外引”。拥有丰富粮、油、畜牧等农产品资源的遂平县,从2000年起,就提出了农产区工业化的思路,随后又建设了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大力招纳农产品加工企业入园。到目前为止,已有众品、思念、徐福记、益康等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徐福记遂平分公司总经理刘恒烈告诉记者,这里的肉、面、油、蛋,比东莞总部都要便宜,现在公司正在考虑将来把总部迁到遂平来。

在临颍县投资建厂的联泰食品公司董事长许文博说起在这里建厂的好处时,更是如数家珍:“原来在沿海地区生产的时候,玉米、淀粉都得从内陆运过去,一吨原料的价格相差几百元。现在我们原料全部在当地采购。交通也方便,四通八达。河南又是人力资源大省,有大量劳动力。”

在徐福记的招工现场,记者看到,年轻的姑娘小伙儿们排起了长队。招工队伍里的小伙子张亚洲告诉记者:“我家就是这里的,原来在广东打工,现在回来上班,每个月工资也有1000多块,家门口上班,挣钱又方便。”

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在消化河南农产品的同时,也提供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用工已达500万人。而拥有一亿人口的河南,正拥有着充分的劳动力资源。原本沉重的人口包袱,如今也成了宝贵的人力资源。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河南经济发展中“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难题,正逐渐找到答案。

食品加工已成“金字招牌”

随着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聚集在河南,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环境益

发成熟,产业集聚的效应日渐凸显。

遂平工业集聚区目前已落户国内外知名企业74家,初步形成了肉制品、小麦加工、挂面、糕点食品、速冻食品、饮料、饲料、物流、包装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产业链环环相扣。“需要哪个环节的服务在这里都可以找得到。”遂平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副书记冯田说。工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使该县企业之间形成了相互支撑、互为依托、产业联动的循环发展格局。

从遂平的工业园区放大到全省。现在,在河南的农产品加工业领域,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生产到产品销售的一系列相关产业。在这里,无论从事农产品加工链条上的哪个相关产业,都会左右逢源。如益康面粉是“统一”和“康师傅”的面粉供应商,“思念”的馄饨通过众品集团的冷链配送,双汇集团加工所需的生猪则来自于遂平的养猪场……

得中原者,得天下。如今,河南成熟的农产品加工业成长环境,正像磁石一样,不断集聚着更多的企业。康师傅、统一等方便面行业领军企业,光明、伊利、蒙牛等奶业巨头,麦当劳、肯德基等洋快餐的霸主,纷纷抢滩中原,把河南作为了自己重要的原料基地、生产基地。目前,漯河市已经成为“中国食品城”,永城市已经成为“中国面粉城”……而河南全省,更成了农产品加工业的王国。

当然,让大批企业进驻中原,河南并不仅仅是凭着自身的资源优势。

“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比较优势,但不是有优势就自然会有项目生成。”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驻马店市考察时表示,“我们不仅要广泛宣传自身优势、让外界充分了解,更要积极运作、善于运作,盯紧盯牢、抓住不放,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把项目做成。”

说到宣传自己,驻马店市算得上一个典型。今年6月底,全国农产品加工业投资贸易洽谈会(原称东西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驻马店举行,这已经是该市第十三次举办这一洽谈会了。每一届洽谈会,驻马店总是能办出特色,给到会客商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今这一洽谈会已经成为驻马店市的名片。“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驻马店形象,人人都是东道主”早已成为驻马店人的一种共识,议合作、忙招商、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一批又一批的企业通过洽谈会,了解了驻马店,留在了驻马店。

河南政府部门对客商的真诚和热情,如今已成为河南农业和人力资源之外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对此,许文博也深有感触:“刚来临颍建厂的时候,投资很少,但政府不嫌我们公司小,对我们像掌上明珠一样。他们把我们当自己人,我们当然也要回报当地。”

最让许文博难忘的,是2009年12月29日,省委书记卢展工在临颍县调研时与在临颍投资的17家闽商代表合影的事情。“当时我们已经摆好了椅子让省里领导们坐,我们打算站到后排去。”许文博说,“没想到卢书记说,应该你们坐前面,我站到后面,给你们当后盾。”这张省委书记站后排的照片,刊出后立刻在闽商中引起一片赞叹。

尽管只是一个小细节,但省委书记的细心关照,却让许文博感动不已,干劲十足。随后,他将原计划100亩的厂房面积,增加到了176亩。

根植沃土走出“三化”之路

关于中原经济区建设方略,河南提出,要走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

事实证明,立足农业的农产品加工业,在推进工业化、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仅没有牺牲粮食和农业,还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的优质农产品基地随着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布局而发展起来,实现了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增收也因为农产品加工业而有了保障。

在中储粮沈丘直属库,办公室主任武贺喜告诉记者,直属库正在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目前已经在周口市发展订单小麦235万亩,订单玉米50万亩。通过“订单农业”的方式,直属库为农户提供优质低价的种子、农资,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并按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同时,直属库入股建成了一座年转化小麦

7.5万吨的面粉加工厂。收购来的原粮,直接进入加工厂实现了转化增值。

加工企业和基地的对接,还催生了现代农业组织形式。据众品公司公关部负责人介绍,众品在河南区域建立了多个商超,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订立基地直采合同,直采蔬菜等鲜活农产品。“龙头企业不可能直接面对千千万万的农户,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中介组织来生产和收购,同时专业合作社也是农民从单干走向合作,提高在产业链中地位的平台。”众品公关部负责人说。目前,在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农民专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达2700多家。

同时,农产品加工业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有助于农民离开土地,这为河南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正如河南省省长郭庚茂说:“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发展速度最快、与„三农‟关联度最高、对„三农‟带动最大的行业。农产品加工业作为载体和桥梁,把农业生产与城镇商业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富裕农民,城镇化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

在林州市,很多农民如今就正在向城镇集中,向产业集聚区集中。该市按照“产城相融、以产促城、产城一体”的理念,将新农村社区建设和产业集聚集群发展进行了有机结合,促进新农村社区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实现产业与人口有机融合。“新农村社区不是简单的人口集中,必须有产业支撑,要通过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就业。”林州市委书记王春安说。

而产业的发展,又为保障民生打下了基础,使得政府有能力解决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确保其进得来、留得下、住得好。在闽商“扎堆”的临颍县,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随着大量闽商在该县扎堆,去年该县财政收入总量已突破5亿元,财政支出总量突破12亿元,有力支持了民生工程建设。去年该县新增农村低保10268人,补助标准由每人每月50元提高到月人均60元,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去年该县新增城镇就业112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

记者在河南采访之际,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即将在郑州举行,各地的企业客商,已纷纷云集于此。这是河南首次举办这样一个顶级的国际农业盛会,显示了河南人民的自信与激扬、奋进与期望。这届农交会,给这个农业大省提供了展示自己形象、扩大开放和交流的难得机遇。中原大地上的人们,正把握着每一次这样的机遇,凝聚力量,放飞经济崛起的梦想。我们相信,一个富裕的河南、一个繁荣的河南、一个文明的河南、一个崭新的河南,必将呈现在这片具有悠久华夏文明的中原大地上。

第二篇:发展现代农业 破解三农难题

[摘要]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

土地是农民群众的命根子,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保障。做好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工作,不仅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和村民的经济效益,使土地变得“寸土寸金”。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托管、流转文章。该县着眼于破解基层组织建设中最难突破的村集体“无钱办事”这一难题,坚持组织部门牵头抓,供销系统具体抓,整合两部门优势,联手在全县全面推行土地托管、土地流转,促进了村集体普遍增收;供销社拓展服务市场,农民群众得到实惠,党建带社建实现共赢。截至目前,全县15个乡镇(街道、开发区)140多个村已完成土地托管、流转面积7万余亩。

科学探索运作模式,积极开拓服务空间。以村级党组织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为服务主体,以专业合作社为纽带,联合涉农企业、包地大户等,对农民零散地块进行统一托管服务,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通过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管理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向农民收取低于同期市场价格的服务费用,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承包权和收益权的状态下,完成农民托付的各项服务,通过参与土地托管相关专业合作社盈利分红及提供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通过实践,该县探索出了四种土地托管模式:一是由基层供销社领办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村“两委”协助管理与服务;二是由基层供销社流转农户的土地,村“两委”帮助协调并参与管理;三是由村“两委”流转农户的土地,由基层供销社提供全托管服务;四是由村“两委”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基层供销社再与村“两委”签订服务协议。该县土地托管工作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县供销社和基层供销社把质优价廉、一举多得的服务拓展到现代农业生产的广阔空间,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服务市场,尤其是县委组织部与县供销社“联手”,村“两委”与基层供销社“合作”,协助供销社在助推农业发展中有所作为,使县供销社在县直部门中、基层供销社在农村党员干部群众中的影响力有所增强,为基层供销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效破解了“三农”难题,在助推现代农业发展的同时,解决了农民种地、增收难题。

“土地的有序流转,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富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我镇经济结构调整;另一方面解决了多数因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造成的土地闲置和抛荒;同时大部分留守老人和妇女,也能从种田大户那里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效地促进了群众增收。”杨营镇党委书记孔祥华在3月22日全镇土地流转座谈会上对20余名村支部书记讲道。该镇积极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和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方法,采取“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农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大力实施“小块并大块”农村土地整治整合,按照“蔚营模式”积极探讨土地流转新思路。目前全镇已有刘普桥、张庄和高庄等15个村3万余亩土地开展整治整合并对外公开招标,加入流转“大军”。该镇通过积极探讨、科学规划,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多措并举全力做好农村土地流转文章。加大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力度,鼓励、调动群众参与土地流转。年后至今该镇已多次召开土地流转调度会,安排包村人员深入各村户,向党员、村干部和群众积极宣传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以及带来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为群众算好经济账,让群众切实主动参与土地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形式,规范土地流转程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因地制宜,按照“公司+生产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引导土地向经营大户、致富能手流转,从而实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同时,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力培育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土地流转信贷扶持力度,通过积极向县有关部门争取小额贷款等形式,帮助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解决生产资金,增设土地流转专项贷款基金,缓解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压力。保障农民权益,切实促民增收;任何一处

土地流转,该镇都要求签订好土地流转合同,规范合同内容,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及双方的责、权、义。同时要求土地流转合同要司法公证,确保合同的严肃性,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土地流转不仅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而且也增加了村民收入;一方面土地流出农户的流转费明显增加;另一方面,通过调整结构发展设施农业,新增了就业岗位,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达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促农增收的双赢局面。

土地流转促增收,高效农业好奔头。自去年8月份开始,在县下派办、杨营镇等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驻蔚营村“第一书记”马保军带领村党员干部群众积极探索,历时5个月完成了全村土地流转工作,蔚营村的现代农业梦想全面起航。“一开始,农民都不愿流转土地,因为有些农民的耕地相对较少且比较分散,因此他们每年农忙时间并不太长,基本不太影响外出打工,一些农民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农民恋土情结重,宁愿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耕地流转出去;另外,还有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把土地作为自己最后的退路,也不愿长期将土地流转。”孔祥华介绍说。如今,蔚营村土地按照每亩800斤小麦的价格流转给了种粮大户和经营能手,大量农民结束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耕作时代,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开始向二、三产业转移,另一部分则自己做起生意,当上了“小老板”。“大规模机械化催生了现代农业,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和种地时候相比,全村人均收入增加了1000余元;现在村文化广场也热闹起来了,每天都有村民跟着音乐扭扭跳跳,群众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蔚营村支部书记侯宪强笑着说。杨营镇现有耕地面积5.3万余亩,土地耕作呈现地块零散、地类多样、地理地貌复杂等特点。为解决农村土地地块细小、分散,不利于耕种管理的问题,该镇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家庭经营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建设等涉农项目挂钩,引导农户把分散的土地流转出来并出租给大公司,实现专业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风险,克服家庭经营的局限性,为规模化生产提供条件;同时,逐步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工商企业、科技人员等投资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土地资源向工商企业、农技人员和种养经营能手流转和集中。

第三篇:破解三农难题实现统筹发展

破解三农难题 实现统筹发展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17日 22:05 作者:李文勇

平原县是传统农业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8万是农民,因此,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小康。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必须从农村抓起,从破解三农问题入手。2003年以来,我们在全县开展了以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为核心内容的小康村创建工程,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一、树立创建样板,制定科学标准

我们根据国家有关小康社会的指标,结合本县实际,在村庄基础设施、精神文明、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制定了一套20项的小康村创建基本标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制定了四化道路硬化、造林绿化、村庄亮化、整体美化、四通村村通油路、户户通自来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两改改厕、改圈等标准,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建立健全文化大院和体育场所,改善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在精神文明建设上,从改陋习、讲公德、树新风入手,更新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懂科技、能致富的新型农民。同时,在村风民风、社会治安和信访事件、农村社会稳定及农民安居乐业方面树立动态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明确提出村党支部要有战斗力和凝聚力,要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推进农村基层自治,发扬基层民主,保障农民权益。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我们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根本,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植主导产业,加快剩余劳动力转移。同时加强社会建设,制定了九年义务制教育、计划生育、初级卫生保健、合作医疗和劳动保障等方面的标准。在科学制定创建标准的同时,我们抓样板示范。县里采取培植典型、示范引导等措施,扎实推进创建工作,做到点上工作亮起来、面上工作跟上来。坚持抓点带面,对40个首批示范村,责任到人,由四大班子20个县级领导直接联系,全面负责,及时总结推广创建经验。

二、突出创建重点,启动三大工程

小康村创建涉及农民、农业、农村三方面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围绕小康村创建总体目标,牢牢抓住创建核心,创造性地启动了培育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秀美农村三大工程。

培育新型农民工程。农民群众是小康村创建的主体,也是受益的主体。没有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小康村创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实施这一工程,就是要突出解决农民观念落后、致富能力不强、向二、三产业转移缓慢等问题,从根本上激活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内在动力。为此,我们以培训为抓手,实施培育工程:一是观念培训。县里连续两年组织农民南下温州学习,并邀请了百名浙商访平原,面对面与农民进行思想交流与沟通。各乡镇还组织万名农民外出参观,使广大农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封闭陈旧的思想和落后的观念受到了冲击,精神面貌为之一新。二是技能培训。实施五万农民培训工程。由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蔬菜局、民营局等五个职能部门利用多种形式分别培训一万名农民群众,增强农民群众科技素质和致富技能。三是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培训。四是法制培训。开展法律下乡入户活动,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学法懂法用法、依法办事和维护自身权益。

发展现代农业工程。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小康村创建的基础,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的物质保障。我们规划和实施了“三五一”的现代农业发展工程。一是建成三个一批。按照市场化的要求,瞄准国内外市场,建成一批品牌型的订单农业生产基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工业观念经营农业,扶持一批农字号的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形成产业链;按照规模经营的要求,加快土地流转,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培育一批特色产业、专业村和专业大户,提高农业集约经营和规模经营水平。二是形成五大体系。按照社会化的要求,从种养加产供销多个环节,培育形成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良种良方科技推广体系、农产品标准化无公害控制体系、农民互助合作经济体系、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体系、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完善一个保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业增收的保障作用更加巩固。

建设秀美农村工程。主要是改善农村生存和发展环境,实现人口、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突出抓好四个环境建设:一是建设起居卫生的村居环境,以制定村庄规划为切入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治理农村脏、乱、差。二是建设健康文明的文化环境,开展送文明新风进千家万户和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完善文体娱乐场所,建立健全村规民约。三是建设和谐民主的政治环境,推行农村干部、党员星级化管理,强化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深化农村财务改革。四是建设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建设绿色通道、围村林带和农田林网,实现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

三、创新推进方式,把握四项原则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规划先行,加强协调,牢牢把握四项原则,创新小康村创建的推进方式,实现联动共促。

1.总体规划,三步实施。创建小康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坚持总体规划、三步实施、有序推进。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底为起步、示范阶段,实现15%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06年至2010年底为扩面、延伸阶段,实现60%的村庄达到小康村标准;从2011年到2015年为普及、提高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县的目标。

2.梯次创建,分类指导。针对全县878个行政村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分为三个创建梯次:一是首选40个经济基础好、班子强的村庄作为示范村,重点帮扶,一年打基础,两年成样板。二是筛选100个村作为第二梯队,进行重点培育,扩大创建示范面。三是其他村庄全面启动、扎实创建。三个梯次的村庄,制定相应的阶段性考核标准,分类指导创建工作。

3.职责转变,落实责任。推进小康村创建,关键在于各级组织的职责到位。全县把小康村创建工作目标分解细化为78项工作任务,分别落实到11个乡镇和27个责任部门,逐村逐项抓好落实。各部门紧扣创建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宣传部门为创建工作舆论造势,群团部门广泛开展了遵守文明公约、学讲文明用语活动,文化、卫生、科技等部门开展“六下乡”活动,涉农部门立足自身职能,为群众选产业、搞服务,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

4.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小康村创建必须跳出农村看农村,把创建活动置于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坚持城乡联动,统筹发展。一是提高县城的中心辐射作用。按照“城区东扩、行政办公区东移、旧城以商住为主”的总体思路,构筑了“三区一城”、“七纵六横”的总体框架。先后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城区景观绿化等26项工程,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强了辐射力和吸引力。二是加快村镇建设步伐。乡镇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滚动发展”的原则,制定了小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和878个村庄的发展规划,村容村貌建设全面启动。三是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积极改革传统的户籍政策,取消了对农民进城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对其在城里生活、就业、子女上学以及进城创业和到开发区办厂给予各种鼓励和优惠。

经过两年来的创建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农业结构得到调整,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全县培训农民12万人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6万人。涌现出了200多个种植专业村、100多个养殖专业村和160多个民营经济专业村,从事特色产业的专业户达到7000多户。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加300元。二是农民群众封闭落后的生活习俗得到改变,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谋致富成为农民的新时尚。两年来,增建村文化大院527处,农民夜校350处,体育场所280处,农村六星级以上文明户达到80%。三是农村环境明显改善。两年来,新修公路1100多公里,植树造林3000多万株,农田水利设施投入2亿多元。全县有95%的行政村通上油路,90%的村实现了村庄绿化,38%的村庄街道硬化,85%的村庄街道亮化,20%的村庄用上了自来水;40%的农户接入有线电视,78%的农户安上电话。四是进一步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和干部、党员的带头致富和带民致富的双带作用在创建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作者:中共山东省平原县委书记)

第四篇:统筹发展:新思路破解“三农”难题.

统筹发展:新思路破解“三农”难题

热点不断,政府重视

 盘点2003年的“三农”问题,可用“热点不断、高度重视”来概括。

 早在春天,非典来袭,让人们看到了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随后,华东各地全面启动农村医疗建设。江西等地出台政策,加大对农村卫生院投资,加快农村医药体系建设试点。全国特殊疾病免费医疗也将写入有关法律,为农村患者带来福音。

 年中,安徽省把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扩大到全省。财政补贴给粮食流通领域的钱,第一次直接送到农民手里。农民既没有出卖农产品、也没有出卖劳动力就从国家财政拿到钱,过去还从未有过。

 农村费改税在安徽、江西试点成功之后,今年又在全国推广。费改税全面推广与粮食直补,使农民负担大大减轻。仅在江西,实行费改税一年可为全省农民实际减负5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江西省全年财政收入近14。

 夏秋之交,淮河流域一场大涝、江南一场大旱,让人们再度把目光投向农村。而这期间粮油价格波动,引发了全社会对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问题的再认识,引发了国土资源垂直管理的改革。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温家宝总理在四川农村一次随机的造访。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向总理倾吐了最难办的事:农民工的工资难以兑现。不久,清欠农民工工资在全国各地进行,一批批农民终于拿到了他们的血汗钱。

 岁末,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河南专门就解决好“三农”问题进行考察。“各级党委和政府切实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农民工辛辛苦苦工作了一年,一定要保证他们拿到应得的报酬”;“在清理已有拖欠的同时,要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加强市场监管,从源头上防止发生新的拖欠”„„总书记的话,既表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深情暖意,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殷切要求,即一定要解决好“三农”问题。

 农产品涨价搅动市场

 围绕“三农”话题,农产品涨价现象引起特别关注,这次涨价是在农产品连续6年价格下滑之后的第一次上涨,经济学家称之为恢复性价格增长。

 粮食产量的减少,无疑是涨价的诱因之一。粮食产量是如何减少的?两个“跌破”的说法比较权威:一个“跌破”是粮食播种面积跌破15亿亩,比1998年减少了2亿亩;另一个“跌破”是粮食总产量跌破4500亿公斤,可能在4350亿公斤上下。这样的粮食面积和产量,确实给粮食问题敲响了警钟。

 农业部人士分析说,“跌破”有两个主因:其一是结构性调减。一个时期以来,农业结构调整存有误区,简单地压“粮”扩“经”,使粮食种植面积不断下滑;其二是大量耕地被占用。高速公路和各类开发区等建设用地,使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前者是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起来比较容易;后一个原因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相伴,绝不能放任自流。

 尽管粮价开始上涨,但没有引起多大波动。因为,这次粮价虽然在短时期内上涨幅度较大,但目前的价格仅相当于1998年的85%,与2000年的粮价基本持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部长韩俊认为,这次粮价上涨是合理回归,这表明粮价低迷周期结束,正进入反弹阶段。

 还有人提出,虽然粮价涨了,但真正受益的并不是农民,而是中间环节。由此可以看出,农产品的涨价,是市场供需的反映,在越来越完善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并不可怕。但如何让农民在粮价上涨中获得利益,倒是值得关注的。

 统筹城乡发展成为新思路

 细究各种各样的“三农”事件,有一个特点很明显,就农业谈农业的情况越来越少,更多时候是把它放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统筹解决。

 十六届三中全会系统提出了统筹式发展观,而“五个统筹”中“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首位。城乡统筹发展,是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与农民通盘考虑、整体发展的战略思想。要改变过去重城市、轻农村,“工农隔离、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交融,“三农”问题已和城市发展互相纠结,密不可分。比如,农产品涨价,城市居民立刻有强烈反应;清理农业耕地被占,与城市化和工业园区相关连;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被重视与建立,与非典时期城里人的公共安全受到威胁相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非农业领域,在农村以外;有人甚至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惟一出路,就是让一半农民变为市民。可见,不统筹城乡发展,“三农”问题无法解决。

 2003年,“三农”问题发展的脉络表明,就“农”谈“农”的思路已经改变,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新的思路。

 《华东新闻》

(2003年12月30日  第一版)

第五篇: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

破解“三农”金融服务难题(纵横·十年)

——访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超良

把缓解贷款难作为面向‚三农‛的核心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搞好‘三农’金融服务,更是具有挑战性和艰巨性‛。说起服务‚三农‛,蒋超良深感责任重大。

不久前发布的中报表明,今年上半年农行的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县域金融潜力显现,县域地区贷款增速高于全行1.7个百分点。蒋超良说,农行为解决农村信贷供给不足问题,一方面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规模,确保县域贷款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另一方面全面优化准入门槛、业务流程、产品设计和贷款定价,让各类‚三农‛客户进得来、贷得到、办得快、负担得起。截至2012年6月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8万亿元。

把服务农民作为面向‚三农‛的着力点

蒋超良说,农民最容易受到金融排斥现象的困扰,能不能服务好农民应该是检验农行面向‚三农‛是否到位的试金石。

农行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推出了专门为农民设计的惠农卡,启动了为农民提供便捷金融服务的金穗‚惠农通‛工程,代理新农保、新农合以及财政支农资金兑付,实现了卡到户、机到村、钱到账。目前惠农卡发卡量达到1.12亿张,覆盖全国8000万农户。

农村金融服务是世界性难题,难就难在如何实现其商业运作上的可持续,农行致力于探索一条将二者结合的路子。

蒋超良说,党的十六大以来,农行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加强和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特别是近5年来,农行按照中央的要求不断摸索,初步走出了一条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新路子。

风险控制是农村金融的最大挑战。农行建立了专门的‚三农‛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断增强‚三农‛业务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今年6月末,农行县域贷款不良率降至1.67%,拨备覆盖率达到293%。

把深化改革作为面向‚三农‛的根本动力

当前,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农业银行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仍然任重道远。

蒋超良表示,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三农‛金融需求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不断提升,对农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下一步,农行将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着力从整体上构建一套大型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和新机制,破解风险高、成本大、商业可持续等‚三农‛金融服务难题,逐步把农行建设成为一家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多元服务的一流商业银行。

中原崛起正当时河南破解三农发展难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