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人物及评价演讲稿
周瑜——赤壁战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所演讲的题目是周瑜——赤壁战 说起三国,我们就会想起著名的赤壁之战,而说起赤壁之战,我们就会想起苏东坡那首著名的《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东坡这首词写得可真是大气磅礴,它使我们想到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
首先我来叙述一下赤壁之战的故事:
曹操在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挥师南下,企图一举消灭据有荆州的刘表和江东的孙权,统一全国。八月,刘表病逝,次子刘琮屯襄阳,刘备屯樊城。九月,曹操至新野,刘琮不战而降。因江陵贮有刘表的大量粮草兵器等,刘备从樊城向江陵撤退,并命关羽带领水军经汉水到江陵会合。曹操亲率轻骑五千,日夜兼程追赶,在当阳长坂(今湖北当阳东北)打败刘备,占领江陵。刘备放弃撤往江陵的计划,折向东南汉水方向撤退,和自汉水东下的关羽水军会合, 并与刘表长子江夏太守刘琦所部一万余人联军退至夏口,图谋联合孙权抗
击曹操。当曹操南下时,孙权派鲁肃出使荆州,吊刘表丧,兼说刘备同心御曹。鲁肃与刘备相遇于当阳,后刘备用其计退至鄂县樊口。时曹操据江陵, 将顺流东下,形势紧迫,刘备遣诸葛亮随肃往东吴。诸葛亮到柴桑,此时孙权已接到曹操威胁的书信,说训练好水师八十万,要与孙权在吴地决战。孙权不愿以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曹操,又顾虑孙刘联军不能与曹操相匹敌,犹豫不决。诸葛亮对他分析敌我双方的利弊,指出曹操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孙刘联合,定可取胜。孙权部下以鲁肃为代表的主战派和张昭为首的主和派也展开了激烈争辩。诸葛亮指出主和派意见的错误,进一步消除了孙权的顾虑。孙权决心联刘抗曹,从鄱阳召回周瑜。周瑜支持诸葛亮和鲁肃的意见,指出,实际来自中原的曹军不过十五六万,且已疲惫不堪。所得刘表新降的七八万人,人心并不向曹。加之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曹操的后患,这些都是对曹操的不利因素。孙权增强联刘抗曹取胜的信心,命周瑜和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周瑜率精锐部队三万人,沿江而上至夏口,与刘备统军两万多人会合,共同抗曹。
孙刘联军溯江西进,与顺流而下的曹军在赤壁相遇曹军初战不利,退往长江北岸的乌林,双方隔江对峙。北兵不惯船上生活,曹操下令用铁索将战船连锁在一起,以减轻风浪颠簸。周瑜部将黄盖建议采用火攻战术以败曹军。曹操骄傲轻敌,相信黄盖的诈降,黄盖带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帷幕伪装,顺风驶向曹船,因风纵火,燔烧曹军船只,火势延及岸上营垒。曹军人马烧溺,伤亡惨重。周瑜、刘备军队水陆并进,曹操沿华容小道,向江陵方向狼狈退却,加以瘟疫、饥饿,曹军损失大半。赤壁战后,曹操退回北方,再无力南下。刘备通过这次战争也乘机占据荆州大部。稍后又夺得刘璋的益州。孙权据有江东,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割据局面。
下面我来评价一下赤壁之战中的周瑜
周瑜战前的准备工作:
一、周瑜先为抗曹出兵“正名” 周瑜把曹操定位成“汉贼”,提
出“为汉家除残去秽”。使得抗曹成为出师有名,以顺诛
逆的军事行动。
二、周瑜分析了曹操必败东吴必胜的理由。
1、发动战争的性质:孙权所把握的是正义的旗帜;
2、曹军长途跋涉而孙刘联军以逸待劳;
3、军事力量的分析:曹军从北边带兵十几万加上刘琮投降的七八万做多不过二十五六万人不到八十万,曹军水土
不服,长途跋涉,不习水战;
4、曹操后方的存在的致命的弱点: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
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三、投降的危害性:别人还能为臣孙权无路可走也。
通过战前周瑜用以上所列的的准备说服了孙权,打消了孙权的顾虑为赤壁之战稳定了后方,从这战前的准备可以看出周瑜能抓住事情的本质,能冷静的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得当。
周瑜战中计策运用:
1、运用打黄盖瞒过蔡中蔡和;
2、运用假书信令曹操杀了主将蔡瑁和张允;
3、运用火攻灭了曹操; 通过在战中周瑜计策的运用可以看出周瑜在于人斗智斗勇时左右逢源,才智过人。以上是我本人个人的看法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第二篇: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历史人物.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其中,人的活动毫无疑义地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既能让我们通过把握历史人物的活动实质更深刻和更准确地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又能使我们从各类历史人物中总结和汲取有益的经验教训,继承发扬优秀的历史传统,提高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评价要求
中学教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求不同于专门研究。具体说,必须做到: 第一,能够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和历史作用做出恰当评价;
第二,能够对历史人物对某一具体事件的立场、观点、态度做出分析评价;
第三,能够对历史人物相互之间的评价(可以是同时代人,也可以是不同时代人)或现实中的人物对某一历史人物的评价做出正确的分析判断,并能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四,具备从所提供的有关某一历史人物或相关历史人物活动的历史材料中,独立地提出适当的观点或假设,并运用基本的演绎或归纳,证明或反驳等逻辑方法做出较为完整的论证或阐述的能力。
以上的评价要求是层层递进的,目前高考主要突出的是第一项评价要求,同时,本要求也是评价历史人物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二、从哪些方面评价人物
第一,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绝对要求。因为,任何历史人物的活动,都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舞台,个人的思想和活动受众多条件的制约,只有考察历史人物个人背后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现历史规律,才能了解历史人物活动的实质。如评价秦始皇就涉及到怎样认识他残暴的原因。如果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就会发现他的残暴是秦统一六国后经济迅速发展加速了统治阶级腐朽的结果,是权力过分集中于君主一人的结果。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历史条件,很容易把他的残暴归结为单纯的个人品德问题,这样的认识不仅流于浮浅而且还有很大危害——让人们把由根本制度带来的问题误认为是皇帝个人的品质问题,避重就轻,从而掩盖了历史真像。在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背景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第二,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在评价历史人物时,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不应停留在个人动机上面,而是要深入揭示其代表的阶级利益以及特定的民族关系的环境。这实质是寻找个人活动与本阶级的关系。恩格斯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如评价商鞅,就需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他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变法措施逐条剖析,从而看到他的主要目的在于削弱和限制奴隶主贵族势力,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最后得出“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的正确结论。
第三,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对不同类别的历史人物,在确定其历史作用时应有不同侧重。
1、中国古代政治人物。主要围绕他的政治主张和措施进行分析,看他对当时社会各方面产生了什么影响。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对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发展的影响;对民族融合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对国家统一巩固和发展的影响;对加强中外关系和国际交往的影响等。
2、中国古代农民起义领袖。主要看他所领导的起义:在打击封建地主阶级统治方面有何直接作用(推翻或瓦解其统治);有何间接作用(即在多大程度上迫使后来的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从而改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使生产力的发展);在斗争中提出的口号或纲领对提高农民革命斗争水平有何作用。
3、中国古代少数民族领袖。主要看他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和行动:对本地区、本民族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民族团结和融合进步有何作用;对国家的统一巩固有何作用。
4、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特别要注意他在上述几个方面比他的前人有何进步,此点是确定近现代政治人物时应把握的总原则。
5、世界史中的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对外政策和行动:对本国家、本民族历史发展进步有何作用;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交往有何作用;对人类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步有何作用。
第四,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防止以偏概全。在总结归纳历史人物的活动时,可采用两种方法:
1、“阶段论”的方法,该法以时间顺序为纲,结合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时代,把历史人物的活动分成不同阶段,逐段评价其功过是非。该法的特点是结论较为科学和符合实际;特别适用于对前后变化较大,差异明显的历史人物的评价;能有效防止评价人物笼统化、简单化的毛病,对历史人物既不因功掩过,也不因过抹煞其功。如评价汪精卫等人即可采用此法。
2、“方面论”的方法。该法以人物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为顺序,把它分解成几个不同的方面来评价。该法的特点是评价人物脉络清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特别适合活动范围广泛,活动内容复杂繁多的历史人物。如对唐太宗就可把他的活动分成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民族关系等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第五,注意把握历史人物的总体特征。对历史人物,不仅要一分为二,还要有一个总结论,亦即对历史人物做出定性判断。如对唐太宗应看其作为一代明君的一面;对康熙帝既要看到其维护统一的一面,又要从历史转型的角度看待他,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看待历史人物,从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把握和评点历史人物。在具体评定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从决定历史人物历史地位的最主要方面定性。二是在对政治性人物定性时,一定要指明他的阶级属性。如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家。
第六,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点评历史人物,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如“康乾盛世”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恰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如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期的康熙,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评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一,要正确处理历史人物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要明确以下四点:首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次是“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再次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同当时人民群众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之间的联系;最后还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人民意愿。总之,对历史人物的作用要恰当评价、不能任意夸大。
第二,要正确处理阶级分析与个人出身的关系。不能仅依据个人出身来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因为单独的个人并不总是以他所属的阶级为转移(中国近现代许多革命家的经历即为证明)。也不能以贴阶级标签的方式代替阶级分析。如对剥削阶级出身的人物或其代表人物统统加以否定就是一种典型的“贴标签”。
第三,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之间的关系。既要注意主观动机,又要看客观后果,尤其应把客观后果放到评判的首位。这样处理二者的关系是历史的复杂性所要求的,动机和效果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是矛盾的,“好”的动机有可能带来“坏”的后果;“坏”的动机在特定条件下又能带来“好”的结果。如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其动机和效果就背道而驰,需用此观点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第四,要正确处理道德评价和历史评价的关系。不能用一些过时的或抽象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历史人物,也不能用现在的道德观去苛求古人。主要应着眼于他的历史作用。如有人把曹操说成是“汉贼”,就是从封建正统的道德观出发,用道德评价取代了历史评价,是错误的。
如何评、学历史人物评说
江西 余云华
一、学会评价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历史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几大要素构成的。其中,人的活动无疑占最重要的地位。因此,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在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具体言,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评价人物。
1、要确定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 在评价任何一个历史人物时,都要把他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进行考察,即寻找该历史人物个人活动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之间的关系。
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历史人物生活的时间、国家、时代特点以及他的活动所处的历史环境等。
2、要确定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 用阶级的观点看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方法。“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恩格斯)。如评价商鞅,可以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他的主要活动,特别是其变法措施进行分析,得出措施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发展经济和掌握政权的愿望,所以说“商鞅是新兴地主阶级代表”。
3、要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主要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及人类社会进步。这是确定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最根本标准。
如中国近现代政治人物。主要看他的政治主张、措施或行动:对反对封建势力,动摇其统治基础有何作用;对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有何作用;对西学的传播发展有何作用;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有何作用;对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强国富国之路有何作用。
4、防止以偏概全 通常说人无完人,就是指对历史人物的评估要一分为二,全面客观,要运用阶级分析方法,考虑其阶级性和时代性。
5、克服英雄史观 历史有作为的人是时势造就的,同时也要承认人物的个性特点对事物的一定影响力,即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这一观点。
6、注重把握人物的总体特征 既要注意对历史人物的细微体察,更要注意对历史人物总体特征的把握。如对秦始皇应看“大一统”的一面;对唐太宗应看其作为一代明君的一面;对康熙帝既要看其维护统治的一面,又要从历史转型的角度看待他。这将有助于我们从客观的角度来了解历史人物,从是否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来把握和评点历史人物。
7、注意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和点评历史人物 要用世界的眼光看中国,把历史人物放在世界大环境中去认识,采用中外对比的方法。如“康乾盛世”作为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恰恰也是其走向衰落的转折点。如果站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处于这一历史转折期间的康熙,我们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第三篇:历史人物评价
问题:我们当以什么样的原则、方法、观点来评价历史人物,试举例说明之。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观点、原则、方法
“人物是历史的链条”,人物无疑是历史进程的主要载体。历史终究是人们创造出来的。而杰出的、重要的历史人物更是体现和标志了一种社会思潮、政治运动和经济趋向。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的评价历史人物,运用正确的观点,适当的原则,恰当的方法来对历史人物作出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
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注意的观点。具体来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2.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3.每个人都要遵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历史人物也是如此,如果违背规律就必将被历史遗弃;4.历史人物的阶级具有局限性;5.评价历史人物的行为要根据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
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指引下,我们评价历史人物,应当把握如下基本原则:
1.历史原则。首先,应根据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来衡量他的作用。要防止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用今天的标准苛求古。其次,要看历史人物的主流。我们应从历史人物的活动过程中找出主导方面,看他的主流,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客观上是起了推动作用还是延缓作用。这都是评价历史人物的依据。
2.阶级原则。不是英雄造时势,而是时势造英雄。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归根结底,总是时代的产儿,总是和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联系着的。我们研究历史人物的出现,评价其历史地位,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从历史人物自身的阶级条件去评价他的所作所为。
3.两点原则。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历史人物,防止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我们要分析历史人物的言行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所起的客观作用。功大于过,基本肯定;过大于功,基本否定。
科学的方法对于合理全面的评价历史人物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基本方法可以说有两种,一是分类法,即把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二是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1.功过评价法;2.阶段评价法;3.定性评价法。
二、用上述原则、方法、观点来评析毛泽东主席一生的功与过
分类法是指把历史人物一生的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毛泽东主席的一生重大事迹有很多,我选取建立新中国、创立毛泽东思想、文化大革命对历史发展起了重大作用的事迹加以评述。
1.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国陷入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之时,毛泽东主席正确分析形势,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旧社会,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并巩固了世界上第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此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傲然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创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是一个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作家。“枪杆子里出政权”、“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些精彩言论;以及日本侵略中国时,毛泽东及时提出了“持久战”。这些都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焕发其独特的光辉。毛泽东在政治、军事、诗文方面,都有独特而精妙的言论与见解。毛泽东主席闪光的智慧足以成为中国国家和民族的骄傲。
3.发动文化大革命,成为一生的败笔
毛泽东主席晚年因为估计形势的错误,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导致中国暗无天日的动荡10年,让中国的经济陷入极端困境。我们必须承认这是毛泽东主席一生的一大败笔。
运用功过评价法,我们评价毛泽东主席的时候,要看到功的一面,但同时也要看到他所犯的过错。而运用定性评价法,我们应该肯定毛泽东主席对中国的历史发展是有巨大的作用的,在他的领导下,实现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取得了全国政权,他的一生是功大于过的。正如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对毛泽东主席地位的评价:“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青史凭谁定是非?我们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和一定的科学方法,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才能全面正确的评价历史人物。
第四篇:历史人物评价——谭嗣同
中国近代史历史人物评价之谭嗣同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谭嗣同
也许是同为浏阳人吧!又或许因为我现在身处异乡吧!当听到谭嗣同的名字时,我心里一阵波动。他是戊戌变法的六君子之一,后来变法失败,他本可以逃走,可是他放弃了自己逃走的机会,并力劝梁启超逃往日本,他说:“不有行者无意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起。”谭嗣同并非为他一人之江山,而是为天下苍生求自由、谋幸福,“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虽千万人,我往矣”,他要用自己的性命来唤醒中国人的良知,他所走的路引导、激励着一个又一个不自由、毋宁死的热血男儿。
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895年4月,日本逼迫中国在马关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正面临着国外侵略和国内清朝政府腐朽统治的双重危机,中国的大地上到处在悲歌,人民在呻吟,田园荒芜,市井萧条,民不聊生,官府却横征暴敛,许多国人自甘堕落,逐步消沉,更别提国难当头能够拿出匹夫之责。而此时,正是青春时期的谭嗣同,知识广博,武艺精湛,胸怀大志。他从小饱读诗书,花了十年功夫,游览了祖国大好河山,北至新疆,南到台湾,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面对中国的此情此景,他哀伤,他苦闷,他悲愤!望着腐朽即将坠落的清王朝,清朝政府无能至极,竟与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谭嗣同万份忧虑,不经黯然神伤。正直的热血青年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他写到:世间万物抵春愁,合同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此时的他不得不为国之未来、民族之未来所哭泣,写下了如此的诗句。
谭嗣同苦苦的思索:中国要走的是一条多么难走的路?该往哪走?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安危,是否能够拯救?单靠自己的力量会有多大的影响?又能否成功呢?最后,他认为,向西方学习,变法改革,才是出路。这样一个国家若再不变法,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政治、法律理念,亡国灭种是那样的难以避免,到时候神州大地不免沦为外国列强分割之地,四万万之同胞将为人奴役,成为亡国奴。他在这之后积极投身变法,成为了戊戌七君子之一践行了自己变法维新之理想,血洒菜市口。
家国两愁绝,人天一粲然。只余心独在,看汝更千年。世界几痕梦,微尘万座莲。后来凭吊意,分付此山川。
不久,谭嗣同奉诏进京,启程前,朋友为他践行时,为他分析了当前中国的形势,面对种种不堪设想的困难,顾及变法的路上布满荆棘,不容乐观。他却对妻子说:此次赴京,凶险未卜,要“视荣华为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悲无喜,所其自然”。
在他为国哀伤,为满心悲苦愁闷而决定救国起,就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决心为变法图存,为国家昌盛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乃至自己的生命。
谭嗣同在北京结交的康有为的大弟子梁启超,两人一见如故,志同道合,结为莫逆之交。在后来,谭嗣同积极宣传科学,由两人共同的努力,得到湖南巡抚和按察使的赏识,也因为他们俩人都倾向了变法救国。
1898年9月,光绪皇帝召见了谭嗣同,并破格赏识,谭嗣同等人,让他们在军机处上行走,参与新政,从此谭嗣同便在皇帝左右处理奏折,忙于变法事宜。事过几日,谭嗣同急匆匆的向袁世凯所在的北京的驻地法华寺走去,此时,他身上正肩负着变法成败和光绪皇帝、维新派命运的重任,去说服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要求他在慈禧太后即将发动的政变中保护皇上,维护变法。
然而狡猾的袁世凯当面并不拒绝,而且慷慨地说:“‘圣主’是我们大家共同拥戴的君主,你我同受皇上特殊的恩宠,救护皇上的责任,并非只有你一个人,也是我的责任,你有什么吩咐,我愿洗耳恭听,万死不辞!”谭嗣同觉得一切如愿,便轻信了袁世凯的话,就满意的告辞,冒着凄风冷雨,向康有为等人“报喜”。
袁世凯奸诈狡猾,心毒意狠,在光绪和慈禧这两方面,他深知慈禧的力量比光绪的力量大得多,他投靠慈禧,才能实现他更大的野心。于是,他秘密报告给了慈禧,慈禧闻讯,十分恼怒,密谋之后,将光绪皇帝囚禁起来,由他“临朝训政”。开始动手收拾维新派人物,变法从此成为泡影。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山。
一夜之间,形势大变。维新派被捕的被捕,逃亡的逃亡。相继有很多人劝谭嗣同一同逃走,而他下定死的决心,以期望唤醒后来有志救国的人。
9月24日,谭嗣同被捕,在狱中,他大义凛然,神情自若,视死如归。他抚今思昔,眷念着祖国出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抒发了自己“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的感情。
此时此刻,我似乎感觉到他内心的动荡,对国人的失望至极,却又想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来为国家做最后的贡献,只希望能有人得到启发,若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又何所惧呢?
9月28日,在宣武门外菜市口刑场上,六君子面不改色,横眉冷对。只听见谭嗣同高声朗诵: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声呼罢,哈哈大笑,此情此景,使上万围观的人,无不潸然泪下。
王船山说过一句话“历忧患而不穷,处生死而不乱”,是对人的胸襟和气量的最高要求。自古以来,能够做到这两点的人有几个呢?无疑,谭嗣同就是其中的一个。康有为曾经这样赞扬谭嗣同:“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然而,我们的民族为什么偏偏容不下这样的天才和英雄呢?谭嗣同必须以自己的被杀戮来证明自己的正义,这又是怎样悲哀和荒谬的现实啊!这块墓地,既是我们的光荣,难道不也是我们的耻辱吗?
对于我们后人来说,熟识历史都知道,袁世凯太过狡猾,诡计多端,当面一套背地一套,谭嗣同不该轻信袁世凯会答应帮助实力薄弱的光绪皇帝而与慈禧做对,尤其明知袁世凯是在自己的一再追问下被迫表态,根本是不可信的,这就导致了后来变法的失败,谭嗣同太过冲动。
光绪皇帝虽然是一个维新派,但他过于恐惧慈禧,在他自幼成长的经历导致他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把希望都寄托在谭嗣同等几个年轻人身上而不自己多去拉拢实力派的人物。但谭嗣同却没能认识到这一点,觉得只要光绪皇帝有想法就行,谭嗣同的局限在于他一方面不能理性看待西方势力和重臣的可用之处,另一方面他盲目的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对光绪皇帝的决心。
亘古不灭,片石苍茫立天地;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谭嗣同也被杀,作为华夏最优秀的代表,谭嗣同的责任、勇气和牺牲精神,以及那种愿以颈血刷污政,视死如归的精神不仅直指清朝政府的腐败和黑暗,同时也为人民树立一座不朽的丰碑,让后人永远去敬仰。
第五篇:评价历史人物曾国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研究式教学论文:
评价历史人物曾国藩
班级:勘查技术与工程11-3班
小组成员:学号:
01 3110104337
02 3110104330
03 3110104320
04 3110104314
05 3110104303
06 3110104301
任课教师:韦湘燕 时间:2012年秋季学期
罗嘉庆熊彬彬庞春龙黄捷云黄兴盛叶涛 姓名:
评价历史人物曾国藩
曾国藩可谓是众所周知的清末历史人物,他再清末年的历史舞台上饰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有人说他是叛国卖国的奸贼,也有人说他是一代忠良,评判历史人物应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应该一棒子打死,于是我们只能说曾国藩是功过皆有,而在我的眼中曾国藩的功是大于他的过的。
曾国藩作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对“乾嘉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洞若观火,他说:“国贫不足患,惟民心涣散,则为患甚大。”对于“士大夫习于忧容苟安”,“昌为一种不白不黑、不痛不痒之风”,“痛恨次骨”。他认为,“吏治之坏,由于群幕,求吏才以剔幕弊,诚为探源之论”。基于此,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已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至于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曾国藩认为,理财之道,全在酌盈剂虚,脚踏实地,洁已奉公,“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效”。曾国藩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他认为,“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他要求“今日之州县,以重农为第一要务”。受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曾国藩对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认为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并反对借师助剿,以借助外国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在《曾国藩家书》中,处处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在为人处世上,曾国藩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他在致其弟信中说:“吾自信亦笃实人,只为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便把自家学坏了!⋯⋯贤弟此刻在外,亦急需将笃实复还,万不可走入机巧一路,日趋日下也。”至于坚忍功夫,曾国藩可算修炼到了极点。他说:“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余庚戌辛亥间,为京师权贵所唾骂;癸丑甲寅,为长沙所唾骂;乙卯丙辰为江西所唾骂;以及岳州之败,靖港之败,湖口之败,盖打脱牙之时多矣,无一次不和血吞之。”曾国藩崇尚坚忍实干,不仅在得意时埋头苦干,尤其是在失意时绝不灰心,他在安慰其弟曾国荃连吃两次败仗的信中说:“另起炉灶,重开世界,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费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徒然自馁也”;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主张勤俭持家,努力治学,睦邻友好,读书明理。他在家书中写道:“余教儿女辈惟以勤俭谦三字为主。⋯⋯弟每用一钱,均须三思,诸弟在家,宜教子侄守勤敬。吾在外既有权势,则家中子弟最易流于骄,流于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他希望后代兢兢业业,努力治学。他常对子女说,只要有学问,就不怕没饭吃。他还说,门第太盛则会出事端,主张不把财产留给子孙,子孙不肖留亦无用,子孙图强,也不愁没饭吃,这就是他所谓的盈虚消长的道理。
曾国藩的另一作品《冰鉴》,世人更是给与了很高的评价,这本书是曾国藩总结自身识人、用人心得而成的一部传世奇书,是曾国藩体察入微、洞悉人心的心法要诀,因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启迪性和借鉴性而受到各界人士的重视和喜爱,在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中就有说到,“有人说,清代中兴名臣曾国藩有十三套学问,流传下来的只有一套《曾国藩家书》。其实流传下来的有两套,另一套是曾国藩看相的学问,《冰鉴》这一部书。” 毛泽东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公”,就曾国藩个人来说他有高深的学问素养,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他的一定横无时无刻不再勤奋读书,他推崇儒学,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他的文学也透露着熠熠的光彩.曾国藩自知钝拙,但是他志向远大,意志顽强 又勤奋好学。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一生结交网络培育了一大批的人才,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在官场,他声卓著,治民有言,曾国藩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从他上走激怒咸丰帝就能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再对一些外事的处理上他坚持民族正义的立场,忍辱负重,避免了新的战祸。
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曾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曾国藩在文学、理学方面的造诣很深,在清代文坛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在治学、治家方面都有可垂范后世的贡献;在治军方面也取得了影响后人数代的成就。连毛泽东也说:“独服曾文正”。这些都为人所共知,不必多说。
总之,曾国藩从上奏咸丰帝开始走上历史舞台。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有功有过。历史假他之手对南北两个封建政权进行了选择。曾国藩发动了洋务运动,使中国历史运动与世界近代化运动合流。中国历史由此走上一个新的阶段。曾国藩在外事的处理上表现了能审时度势应付巨变的才能,他坚持民族正义立场,忍辱负重,力保和局,避免了新的战祸,使中国有一个喘息之机,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里进行“图强求富”的建设。曾国藩创导近代化,推动历史发展,是他的进步方面。曾国藩不主张借洋人助剿,力主遣散阿思本舰队,在处理天津教案期间,既主张力保和局,避免新的战祸,又能站在民族正义立场,是他的爱国方面。因此,曾国藩虽有一定的历史罪过,但其历史地位应划在近代进步和爱国人物之中,而且,其重要性,在中国近代历史前六十年里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