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教育感言
数学教育感言
朱德江
○教学是一种“奔跑”。有时教师在领跑,引领学生走向知识的殿堂;有时学生在自主地奔跑,教师在学生后面助力,在学生旁边加油呐喊。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改变前后位置,奔向一个又一个终点,又从一个个新的起点出发。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小学数学中,数学概念、法则、性质、规律、公式、数量关系等都可以视作“数学模型”,数学教学就是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生长过程,即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
○数学与生活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公园里有数学、体育中有数学、购物中有数学、图案中有数学、科技中有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要让每一位学生拥有一双发现数学、欣赏数学的眼睛,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思考世界。
○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是学生理解数学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创设多样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实物、图、表等丰富的材料,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释同一个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个问题,丰富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问题产生于数学情境,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数学情境不等于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于生活的有丰富现实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于数学自身的纯数学的问题情境,还可以是源于其他学科的生活常识或科学探索类的情境。在数学情境的问题上,课堂教学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有的教师设置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离教学目标,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二是有的教师不会用好数学情境,没有发挥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离了目标。
○我们要努力把数学课上得简单、快乐,使数学课充满生机与乐趣,使数学课成为学生学习创造的乐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数学好玩”,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享受数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数学童年。
○数学课成功与否的一个简单标志就是课堂上学生是否在“动脑筋”,也就是学生是否积极地思考数学,而不是被动地听讲、简单地模仿和机械地记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学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学会“问”数学,要使更多的学生愿问、敢问、会问。教师要用一个个问题串起课堂,使学生的学习从问题开始,经历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到产生或研究新的问题结束。
○教师的课堂智慧在一个个具体的教学行为中体现出来。当学生发表意见的时候,他能够正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当课堂有精彩生成的时候,他能够敏锐
地捕捉最有价值的信息;当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他能够妙趣横生地调整教学;当学生的思路受阻的时候,他能够引出一条新的通道;当学生无法表达清自己的意见的时候,他能够引导学生说出来„„
○“节外生枝”是课堂的一份美丽,学生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课堂里的一个偶发事件,甚至突如其来的“干扰”,都可以成为难得的教育资源。对于这些突然出现、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只要教师及时地抢抓并有效利用,运用教学智慧巧妙发挥,就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充满活力、充满智慧。
○“试教”是一种有“争议”的教学,有很多人认为多遍的“试教”使“公开课”失去了本真的意义。其实,我认为本没有“试教”,每一次教学都是真实的教学(当然,我们反对同一内容对同一批学生的重复教学),在不同班级中的教学怎么能说“试教”呢,应该更名为“多次教学”。“多次教学”的目的是使教师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积累教学实践智慧,提升教学水平。
○有位诗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很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每天上课、下课,好像也没什么好研究的。其实,课堂是研究的最佳场所,教师处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师可以从一节课的对比,一个案例的解析、一次学生访谈、一个问题小调查开始进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细、做得实,把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记录下来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当你真正走进研究的时候,你会惊呼:这边风景独好!
○“课例研究”是一种适合教师的研究方式。“课例研究”使教师经常处于一种反思状态,有助于教学理论的内化与实践水平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师形成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领悟能力。教师经常开展“课例研究”,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学才会变得鲜活有趣、充满生机、充满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斓,你能听到孩子的“一百种语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灵的美丽„„;走进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错题的根源在哪里,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欢数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知道孩子的个性差异有哪些„„我们要学会“蹲下来”,走进孩子的世界。
第二篇:教育感言
读《静悄悄的革命》的启发
文章有几处让我感触颇深,一是产生主体性假象的温床——教学中的形式主义。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每个教师需要追求并达到的目标。但是,教师的教学较多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的改革上。这种形态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在提出的问题中赋予了生活情境、并且提供了学生主动探究、提问质疑、小组讨论等主动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也会表现出积极和主动的状态。它反映了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地把书本知识与学生地生活世界相联系、尽可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地改革意识。但是一些课堂上的设计都有着与学习的活动或内容无关的环节,比如
一些人为的、繁琐的、甚至是无意义的游戏环节等,说起来教师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让课堂活跃、想轻松方便地控制教室、维持秩序,但是教师应当摆脱那种在授课中只想达到快乐目的而迁就学生的想法。允许进度慢一点,允许学生发言模糊一点,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这样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
那么第二点感触我的就是倾听了,我们总是希望学生要按照我们的思路来回答问题,希望他的答案和我们预想的是一样的,可是孩子们的回答总是不着边际,为了能够按时上好课,不管他想表达什么意思,最后我们都会用自己的理解去强加给孩子,但是这样学生的思想被束缚了,慢慢缺少了想像力,创造力。所以创造以听为中心的教室。左藤学认为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的态度。要能做到与一个一个的学生展开对话。而不是以群体为对象进行谈话。要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这种“倾听方式”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着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啊”等共感共鸣。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
学得好的。
第三点我发现佐藤学先生在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就是通过在学校实施“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创造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创造以学为中心的课程,进而将学校发展成为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如,书中对“学”的描述特别的意味犹长。“学”的简体字上的“三点”互不相连,道出现在教育的症结所在,以前的“学”的繁体字的上边,道出了学习应该是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这正好话中的新课改下学习方式的伟大转变。他还在书中谈到:要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应当以在教室里构筑一种新型关系为出发点,即让每个儿童持有自己的课题,互相探究、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即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具体地说:就是组织和指导有任务的学习、有小组活动的学习、有学生将自己的东西用作品表现出来与同伴共享、互相欣赏的活动的学习。也就是说,就是从个体出发,经过与同伴的合作,又再返回到个体的学习。令我吃惊的是,他居然通过自己的实践,将这种理想在学校的实施变成了现实,并取得丰富的经验。佐藤学先生的论述,有很多都给我很大的启示,看了本书之后,我感觉受益匪浅,很多的经验、例子可以借鉴,有的案例甚至能看见自己过去的影子,现在我手里有了这个路标可以让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尽快找到方向。篇二:教育感言
愿把“五心”来追寻
-----中村小学培训学习有感
山前小学:张国华
习惯了大山的生活,也习惯了大山的工作,也总抱怨路途遥远,条件不如乡镇上的学校,而自己工作量大,学生又是语言不同又不通,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也常常以为,自己尽力就行,然而9月26日至30日的培训学习,我有机会和中村小学的领导和老师们一起上下班,共享一桌饭菜,也领略了王树琼、胡桂蓉、何文平、普春梅等众多老师们的风采,深深为他们的高尚的人品,精深的理论知识,执著的敬业精神所折服。
在一周的学习培训中,我从这些老师身上看到了做为一个老师所要具备的师德素养,也对自己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反省。明确了“尽职尽责”的标准。今后,我将以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师德修养,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做一名脚踏实地的教师。
我觉得自己今后的工作应当学会关注工作和生活中的五心:
一、感恩之心
生而为人,要感谢父母的生养,感谢师长的培养,感谢学校和国家的恩惠,我要感谢领导给我的恩惠,视我如同兄妹一家。也要感谢山前完小给我的岗位给我的的恩惠;也缺不了家人的关心支持的莫大的恩惠。没有父母养育,没有师长教诲,没有学校给我们创造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保障,我何能将自己甚少的才华谈及挥洒?
“感恩不但是美德,而且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条件!”感恩的心态可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我们每天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工作,相信就会倍加珍惜我们的岗位,就会竭尽全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心情自然更加愉快。带着一种从容、坦然、喜悦的感恩心情去工作吧!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二、平和的心
1、用平和的心教育孩子。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是动态的,是变化的,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总会出现问题,严重的话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问题生”,而且因人而异,每个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也不是一样的。在教学时不能因为他们的成绩影响了班级的总成绩就一棒子打死,仍旧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把爱洒向学生的心田,用爱心感化学生,由于学生的反复性,一次是不行的,要耐心一点。
2、生活更需要一颗平和的心。教育是一份艰苦的工作,我需要用一份平常心来对待。从事了这份工作,可能一辈子都要干这份工作,那么就尽职尽责,无愧于心足矣。也许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可谁能永远立于不(转载于:教育感言大全)败之地?何况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也许评优评先没评上,这可能是自己工作有差距。也许??只要我们付出了,就不后悔,只要有一份平常心,走过去前面会是一片蓝天。
三、责任心
做为一个山区的小学教师,在教学上应有强烈的责任心,这种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全体学生负责。教书育人应当面对全体学生。当我一踏进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应当对全校每一位学生负起责任,关爱他们,尊重学生人格,促进他们在品德、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2、对学生的学习成长负责。我们常说:“一年树木,百年树人。”而现实中不少老师的教学形式是教师“包班制”,而对分管的科目更是“流水式”,出现不合格的学生,难分清楚是哪一位教师的责任。长期这样就是处在“无责任”位置上。教育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同时又是环环相扣的过程。一个环节出现缺陷会给其他环节构成困难,从而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作为教师,应当有扎实可靠的知识,通达的学识,应当能够对科学知识的严密系统有通透的理解,如此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做到钩深致远,游刃有余,知识才能被学生所接受理解,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结构,并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完成了知识传授的过程。
3、对学生的心灵成长负责:不让一个学生落伍。这就要求自己不能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多关心、留意学生,经常与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以帮助。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
四、进取心
对于我而言,进取离不开学习,因此,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学习
1、向同行学习。可以向名师学习,也可以向一般老师学习;可以向本校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外校老师学习;可以向年长的老师学习,也可以向年轻的老师学习,取人之长,补已所短,改进教法,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2、向学生学习。“师不必贤于弟子”,教师还应开诚布公地向学生承认自己的过失或不足,经常向学生学习。陶行知说:“你要教你的学生教你怎样去教他。如果你不肯向你的学生虚心请教,你便不知道他的环境,不知道他的能力,不知道他的需要,那么,你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教导他。”可见,向学生学习是多么的重要。
3、向报刊书籍学习。“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向书本、杂志学习。当然,现在人们说,一桶水不够了,教师要有一要常流常新的小河。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河,都要求教师不断地充实知识更新知识。
五、无愧的心
如果我能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生活和工作,如果我能以进取之心追求平和的心,那么,我会更加专注于工作的责任心,寻得一颗无愧之心。
第三篇:教育感言
生命的教育
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怜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嫉妒之中,他就学会了嫉妒;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耻辱之中,他就学会了负罪感;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忍耐之中,他就学会了耐心;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就学会了慷慨;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安全之中,他就学会了相信自己和周围的人;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真诚之中,他就会头脑平静地生活。
这段话告诉我们,学生学会了什么,并非教育者有意识地给了学生什么东西,而是让学生在怎样的条件中生活!“生活”不是别的,相对教育而言,它其实就是“文化”。英国学者怀特海说:“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与文化毫不相干。”人在学校里学习,是学习文化,而文化包含着价值追求。
因而,使学生真正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教师要让学生沐浴在人性化的阳光里,感受爱,懂得爱,输送爱,使学生在这种人性的光辉里向着人格健全的完全意义的人健康成长。
我爱孩子们,对他们充满了无限的信任和希望。我爱孩子们,每时每刻感受着师爱带来的神奇力量:因为这种爱,三尺讲台,我倾注了所有的情感;因为这种爱,我愿意承受压力变得乐观而坚强;因为这种爱,我内心时刻充盈着强烈的责任感。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我以学生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以学生的痛苦为自己的痛苦,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行。” 教师的人格如风行水上,了无痕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所以,我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我一定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事,自己坚决不做。教育孩子认真书写,我的板书和批改从不马虎;教育孩子讲卫生,发现纸屑我亲自捡起并丢入垃圾箱,每节课后把讲桌整理好;教育孩子不挑食,我每天都不剩饭;教育孩子语言文明,我就从不说脏话„„我以高尚的人格感染着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着学生,以真诚的师爱塑造着学生的灵魂。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本班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用自己的“爱心”谁对学生进行了引导、教育。
是说我们的孩子“爱的基因休眠了”呢?当别人需要爱、需要关怀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伸出爱的小手,在他们纯净的心灵和明澈的眼睛里,屹然长着一棵爱的大树!
如果你仔细聆听,你会听见清脆的竹子在林间悄悄拔节,晶莹的露珠在水面悄然滑落„„当我们静下心来,用明净清澈的心灵去聆听,你会发现,还有一种声音更能让我们感动,那就是孩子成长的声音。
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获得对生命的真切感受,懂得对生命的珍惜,学会宽容,学会生存、学会生活。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智慧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美妙和快乐,实现心灵的自由飞翔。
第四篇:教育感言
教育感言:教育不仅要培养出博大精深的学者,而且要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大家。
教育感言:走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拥有姹紫嫣红的春天。教育感言:爱心、耐心、恒心是教育教学的三大法宝。
教育感言:尊重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快乐!
教育感言:用“勤”来鞭策自己,用“钻”来提高业务,同“爱”来呵护幼苗,用“心”来体验学生。
教育感言:教育是集事业、艺术、科学于一体,教师就必须集奉献、创新、求真精神于一身。
教育感言:教师的快乐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语文世界魅力无穷,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快乐驰骋。
给学生以微笑和鼓励,收获的不只是微笑与信任;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得到的不只是惊喜与快乐。
教育感言:用超前的教学理念,培养顶尖的技能人才。教育感言:宝剑锋从磨砺出,丹心一片育英才。教育感言:爱生如爱子,敬业如敬天。
教育感言:微笑是温暖的阳光,关爱是成长的动力。播下梦想的种子,收获精彩的人生。
教育感言:奉献于教育事业,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幸福。
教学感言:用爱自己孩子的方式去爱每一个需要爱的孩子。
教育感言:一名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成为真正的语言使用者而不只是语言的学习者。
教育感言:愿在童心的引领下,不断地完善自我,在平凡的岗位上去创造不平凡的人生。
教育感言:让学生在愉悦中学到知识,在参与中掌握知识,在合作中强化知识。
教育感言:老老实实教学,实实在在育人,扎扎实实探索,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基础。
学校是学生求知的港湾,教师应为学生的需求,及时扬帆启航,将每个孩子送到理想的彼岸。
教师是一座桥,架设在童年与成年之间,学生从这座桥上路过,跨过人生幼稚无知的江河,使彼岸不再遥远,让理想变为现实。
教师职业说到底就是良心职业。有了良心,才有对学生的爱;有了良心,才有对家长的负责;有了良心,才有对教育事业的忘我奉献。
把自己的心血、才智、温顺和豪情凝聚在对学生的关爱中,点亮一双双呼唤未来的眼睛,塑造一个个美好、健康的心灵。
爱孩子有时会是母鸡也会做的事,而精确地引导和辅助孩子,却是一件需要付出心血和智慧的事。
教师需要一种心态,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教师更需要一种心情:甘于寂寞,忘我奉献。
教师就是在平常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常的事业的人。
学生需要不断地自我提高,更需要不断地得到关爱,关爱学生就是在发明美好的明天,塑造幸福的未来,教师要用更多的方式,更适合的方法去关爱每一个学生,这不是一个简略的工作,而是在为社会贡献教育的价值。
一句温馨的讴歌、激励、祝福、问候,可以让人一整天都保持愉快的心情。生活中,每人都喜欢听到这样的话,每人也都会说这样的话。何不从我做起,让别人快乐起来,也让自己高兴?当然,这样做的唯一前提是:你必须具备一颗充斥爱的心。
每天积累一点点,才有大海的浩瀚;每天长高一点点,才有大树的参天......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知识的海才可能拥有广度和深度。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能力的树才可能向着参天的方向伸展。每天进步一点点,我们才可能不断接近千里之遥的理想王国。这是我在简报上看到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写的多好,一口不能吃个大胖子,我们的进步是一天一小步,坚持下去,才能到达远方的目的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呀。远程研修让我学会了使用电脑,学会了打字,虽然速度很慢,还学会了发评论,学会了写感言,学会了排版,学会了上传......在今后的研修之路上,一天天的我还能学会很多很多......努力吧,让我们每天进步一点点!!
第五篇:教育感言
爱是一种教育
(贺小云)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为幼儿以后在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今后更好地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是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在人生的发展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不仅要懂得幼儿教育的规律,了解儿童在不同阶段的心里特点和现实表现,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热爱幼儿教育工作。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教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于其中,才会有追求卓越和创新的精神,全身心地致力于幼儿教育的工作中去。
爱心是教育的原动力,爱是一种品质,爱是一种境界,爱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全身心地去爱学生、爱教育是教育工作者毕生需要去践行的承诺,陶行知先生说的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每个儿童的喜悦和苦恼都敲打着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关怀和担心,那你就勇敢地选择幼师工作作为自己的职业吧。”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爱是相互的,爱是可以传递的,爱具强大的感染力,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孩子,孩子才会爱你,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爱的感化与教育绝非源于口头,而是真正体现在你的行动上,那怕是一个眼神也能让孩子感受来内心的真诚与关爱,这种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
生命源于感悟,幼儿教师的工作永远是平淡细碎的,但若能细细思索,娓娓道来,那与孩子们在一起的点滴琐事也能编成一串串的故事,这一串串故事再次串连,就成了一条条孩子成长的轨迹,一边盛载着孩子的童年,一边盛载着我们的喜悦,共同见证着爱的力量。我喜欢幼师这种职业,我更喜欢孩子,孩子的欢笑让我忘却了忧伤,孩子的纯真涤荡着我的心灵,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让我感受这种职业职业的神圣性,此时,我突然想起捷克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一句话:教师是太阳底下最荣耀的职业。
爱是一种教育,既博大又深邃,成为人类教育的追求,让我们共同发扬爱心,用实际行动去实现这种理想的教育,让孩子在爱心的海洋中健康、愉快、和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