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8号文库
对天津市环境问题的探讨
编辑:落花成痕 识别码:17-841452 8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20 17:41:3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对天津市环境问题的探讨

区域公共政策作业

对天津市环境问题的探讨

邓旭 2008200569 行管二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近年来,城市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问题不仅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更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我们早就已经认识到生态环境是区域发展的基础,同时随着人们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提高,人们也开始把保护和优化生态环境看作是区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但是,由于我们过去过于重视经济发展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而使得人们在环境问题上有很多“欠账”,因此,我们有必要反思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防止我们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更有必要想方设法地合理解决好相关的环境问题。

天津市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重要工业和港口城市,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天津市内各种地貌一应俱全,这虽为天津提供了强大的环境自净能力,但是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和长期的掠夺式的资源开发,破坏性的后果一度触目惊心。天津市的环境问题主要变现在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垃圾污染、噪声污染以及地面沉降这几个方面。

一、天津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分析

1.大气污染

当大气中某些有害有毒物质的含量超过正常值或者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大气污染随之产生。其主要来源一般是燃烧的排放物和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大气污染对人类的危害表现为损害人体健康,引起感官、生理机能的不适反应和亚临床病理的改变;可使植物生长受到抑制,抗病抗虫能力减弱甚至死亡;还会降低天气能见度,减少太阳的辐射等。

天津市的大气环境问题比较突出的的地方是滨海新区。占地2270平方公里的滨海新区是环渤海地区的重点,但是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的瓶颈。202_年,滨海新区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44 mg/m3,低于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 1

26.7%;采暖期均值0.067 mg/m3,超过国家二级年均标准11.7%;非采暖期均值0.028 mg/m3,低于国家二级年均标准53.3%。滨海新区二氧化硫在采暖期基本没有环境容量,在非采暖期尚有环境容量。202_年,滨海新区PMIO年均值为0.094 mg/m3,低于国家年均值二级标准6.0%;采暖期均值为0.103 mg/m3,超过国家年均二级标准3%;非采暖期均值为0.088 mg/m3,低于国家年均二级标准的12%。因此,滨海新区PM10在采暖期基本没有环境容量,在非采暖期尚有容量。

滨海新区的大气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1)环境容量有限。这已经成为限制滨海新区产业发展和布局的关键因素。(2)大型高架源对总量的贡献率较大。从总量上来看,滨海新区的二氧化硫和烟尘主要来源于区域内的大型电厂和钢铁企业。(3)污染源治理水平较低。滨海新区各行政区内燃烧设备脱硫效率水平低,差异较大。大部分燃烧设备的排放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4)规划的重点项目污染物排放量大。

2.土壤污染

所谓土壤污染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有害、有毒物质进入土壤,累积到一定程度导致土壤性状或质量变化,构成了对农作物和人体的危害的现象。天津市自1958年开始污水灌溉农田,1999年污水灌溉面积23.4×104ha,占灌溉总面积的66%。其中直接污水灌溉11.5×104ha,间接污水灌溉11.9×104ha。1991—1998年利用污水灌溉水量4.61-7.39×108m3/a,平均6.15×108m3/a,占灌溉总用水量的40.4%。经测试,直接污水灌溉区农田普遍受到重金属的污染,污染元素多达24项,污染严重的地段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元素有六项,依次是镉、汞、锌、铜、铬、镍。

天津位于海河流域最下游,近几年来入境各河流几乎无清水补给,主要接纳上游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天津及上游省市水污染处理力度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造成河流水体严重污染。污水灌溉是水资源短缺的必然产物。工业排污和引污水灌溉造成土壤、浅层地下水、农作物污染,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危害人群健康,紧急治理已经迫在眉睫。

3.地面沉降

自1959年就已发现天津存在明显的地面沉降,随着经济建设活动的加快,地面沉降越来越严重。近四十年来,地面沉降量超过1000mm的面积达4080.48km2,并形成了多个沉降中心。1959-202_年最大累计沉降值中心城区已达2.85m,滨海塘沽城区达3.14m,汉沽城区2.89m。1991-202_年10年期间,天津市中心城区年平均地面沉降量基本控制在10mm,塘沽城区控制在15-20mm。在天津市西郊、武清城区、海河下游、汉沽城区地面沉降量仍然较大,10年平均沉降量均在40-70mm。塘沽城区和汉沽城区均有8-9km2的面积低于海平面。地面沉降带来的危害主要有:(1)地面沉降造成沿海防潮堤抗风暴潮能力降低;(2)河流泄洪能力降低;(3)地面沉降对农业产生排涝困难、加速了土地的次生盐渍化、矿化度达升高使农田水质逐年变坏等影响;(4)地面沉降对城市建设方面的影响(增加填土方量、房屋基础下沉、城市排水困难、雨后积水等)。

地面沉降的继续发展势必会影响到天津市的高速发展和繁荣,加大控制地面沉降力度是天津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贯彻节约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战略措施,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观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4.城市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情况。有统计资料显示。天津市和平区地处繁华街段,日客流量近60万人次。交通干线道路两侧的噪声总体水平10多年居高不下。202_年天津城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声级达到54.9分贝(A),环境噪声源按面积覆盖率大小排序依次是:生活噪声59%,交通噪声25%,工业噪声13%,施工噪声3%。社会生活噪声已成为城市中心区环境噪声污染的首敌,这是与迅猛发展的文明社会、盘根错节的经济活动相伴而生的现代化副产品。

二、天津市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

1.滨海新区大气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大气环境质量稳定达标。充分利用老污染源治理腾出的环境容量,实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严格控制新建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优化调整空间布局,通过行业问总量指标调配,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达到或优于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

其次,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燃气供热、制冷、清洁燃气汽车等,扩大燃气在居民生活、公共建筑、工业、交通等各领域的应用,以市场为导向,发展燃气用途多样化。开展风力发电示范工程,倡导利用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进口液化天然气,逐步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力争使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下降。

最后,要实行严格的环境准入制,防止高污染、高消耗企业的进入。对规划区内新建项目要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水平,一般工业项目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如炉内烧结脱硫技术、TRT技术等),污染物排放量要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如炼油达到小于1%的硫进入大气中),有困难的企业也要通过技术创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炼油达到小于2%的硫进人大气中),使污染物排放降到最低水平。

2.土壤污染的解决措施

解决土壤污染措施的主要思想是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场地及其周围的地区实施管理战略。原位微生物治理是治理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技术,水动力控制与原位微生物方法联合治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必成为天津保护与修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

此外,兴建垃圾处理工程,提高资源利用率是解决该问题的又一方法。对工业废渣经行处理后循环再利用,实现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利用和良性循环,这不仅体现了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壤污染的问题。

3.地面沉降的解决措施

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指导,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及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结合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实际,针对地面沉降使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问题,应统筹规划,采取系统行之有效的控沉措施,才能把地面沉降造成的灾害减少到最低限度,使全区的地面沉降逐步得到全面控制。地面沉降的防治工作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即地面沉降勘查与研究、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预警预报、地面沉降控制。具体讲,要做好如下工作:(1)建立健全地面沉降监测网络;(2)开源与节流措施并举;(3)调整地下水开采布局、实施总量控制;(4)严格地下水开采的管理。

4.城市噪声污染解决措施

市环境局对社区设置“安静小区”评比指标,并定期对社区进行评比,对符合指标的社区应该予以表扬,对没有达到“安静小区”标准的社区,市环境局有权要求该社区的居委会提出改正方案并落实。在铁路沿线的社区中设置假山隔离带,该种做法不仅解决了火车运行中的噪声污染对沿线社区居民的影响的问题,同时解决来了社区美化的问题。

参考资料

1.天津市环境局.202_年天津市环境状况公报

2.辛志伟.天津:靠循环经济打破资源环境瓶颈.环境经济杂志

3.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2_-202_)

第二篇:对环境适应问题

对环境适应问题.txt爱人是路,朋友是树,人生只有一条路,一条路上多棵树,有钱的时候莫忘路,缺钱的时候靠靠树,幸福的时候别迷路,休息的时候靠靠树!华侨中学教案本

教师

黄沁舒

课题

对环境适应问题

课标要求

三维目标

1.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生活

2.通过本课,让学生拓展到适应新环境

教学重点

1.适应中学生活的方法

2.如何克服适应中遇到的问题

3.适应中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运用适应的方法

策略方法

(学法指导)

1.通过案例讲解来影射学生目前的情况

2.通过学生讨论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反思

(教学随笔)

本课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人格.中学生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生活自理、人际等多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使很多的学生面对繁重的课业丧失自信心。同时,这一问题又往往不为学生自身所察觉,常使他们陷入一定的困惑和烦恼中。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用好教材,开发资源),教师指导(创设情境,问题设计,点拨诱导,分层导学)学生求学(自主,合作,探究),活动过程(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

以《全哈佛最自卑的人》为载体,以同学们帮助主人公丽莎走出困境为主要任务,让学生体验和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有助于自身的体验。

心理辅导资料: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 我是全哈佛最自卑的人。”

这是丽莎说的第一句话。

“真的,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说清楚我此刻的心情,”丽莎接着对我说,“我的家乡在阿肯色洲,我是镇里唯一来哈佛上学的人。当地的人都为我能到这里上大学感到自豪,起初,我也十分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好机遇。但现在,我对自己的感觉越来越不好了,我真后悔到这里来上学,我在别人最羡慕我的时候,我却感到最自卑,我......”

说着,丽莎忍不住淌出眼泪。

她接着说,她在哈佛很辛苦。上课听不懂,说话带口音,许多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她却不知道,许多她知道的事大家又觉的好笑。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到哈佛来接受这一切的羞辱。她好怀念在家乡的日子,那里没有人会瞧不起她。

以前丽莎做作业,从来都是其他同学向她请教;现在,却要经常向别人请教。由此,丽莎已经不再有当初那份引以为豪的自信。无论她怎样努力,都不能得到学习上的好成绩。时间投入的多少,已不再是她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原先,丽莎一直是教师心目中的得意门生,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众人羡慕的对象;直到现在,中学的老师还在讨论她上哈佛的事情,并不断以她为榜样来鼓励其他同学......丽莎感到无比的孤独与无助,她不明白为什么作日的风采竟会这么快消失,她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师:看完案例后,开展小组讨论,先各自谈谈看完这个例子后的感受。

(通过这个例子,放大存在于学生中的适应问题,让学生认识在自身存在的适应问题)生:......师:就同学所说的引申出主题你适应了吗?

师:丽莎为什么会从一个优秀的、人人喜爱、人人羡慕的学生,变得自卑、孤独、绝望?生:......师:以前她是“羊群中的骆驼”,现在成了“骆驼群中的羊”,心理落差......师:来到哈佛,丽莎觉的自己一无是处,难道她的身上真的一点优点也没有吗?大家帮她找找看

生......师:小结 1.她学习刻苦2.她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3.......师:请大家想想,为什么这么多的优点,她自己却看不到?

讨论......师:她总是拿自己与他人比较。高中时,与鄙人比较,她是佼佼者,是羊群中的骆驼;来到哈佛,她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还是拿自己与别人比较,看到的全是自己身上的不足,优点都变的微不足道。

师:那怎么样能让她看到自己的优点呢?

......呈现心理资料:人之自信与自卑

自卑与自信那时人性格中的两面,相互排斥,相互依赖,恰如一个铜板的两面。人徒有自信而无自卑,会变得飘飘其然,忘乎所以;人惟有自卑而无自信,会变的缩手缩脚,举事无成。所以,当一个人在与人比中尽获自信时,她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谦;而当他在与人比较中尽获得自卑时,要学会与自己比较来获得自信。

让学生学会比较全面的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通过既与别人比较,也与自己比较,调整心态,重获自信。

师:丽莎学会与自己比较,重新建立自信,但光有心态上的改变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请同学们想想看,丽莎还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变?

..........教师总结

结束。

第三篇:浅谈关于旅游对环境影响问题

浅谈旅游对环境的影响 北京环境艺术学校 王玉泉

前言

旅游活动是人们获取精神满足的一种愉悦活动。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高速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今天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产业之一。旅游业在我国发展以来,我国的理论界人士和实际工作者,对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的探讨一直没有停止过。很多理论文章、教科书甚至一些报告中,把旅游业比喻为没有污染的“无烟工业”和永不衰竭的“万岁产业”;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比喻为“天然的耦合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民生活的显著提高 我国旅游业迅速发展起来并保持着持续发展的活力,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202_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 在当今社会,旅游业已成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在有些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甚至成为经济收入最大的支柱产业.而旅游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以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和文化需要为主要目的的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所引起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在旅游活动及旅游业给人类带来许多有利影响时,同时也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可低估的破坏性.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的发展必然给旅游地带来经济。环境、社会等一系列积极的与消极的影响。

目录

<一>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二>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二)对植物的影响 1.大面积移除 2.游客践踏 3.采集

(三)对动物的影响 1.干扰

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2.水上运动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1.交通工具污染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七)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八)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2.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3.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4诱发主客矛盾

(三〉针对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保护对策 1. 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2. 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3 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4. 旅游气氛环境的保护对策

在发展旅游的道路上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在其初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对综合效益的研究;虽然认识到旅游与环境的密切关系,却忽视旅游的发展给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其结果便是人类在发展旅游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旅游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环境,并且影响到人类发展的长远利益,这有大量事实可以为证。对于旅游环境影响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对我国旅游事业的管理以及充实旅游学有关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1.旅游对经济环境的有利影响是最为显著的,旅游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无污染<相对污染工业而言>的产业,同时,旅游业还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这就使旅游业对于该地区国民经济收入具有重大的意义.2.发展旅游业,还能增长当地的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有业可从,解决了社会中就业的一大难题,降低社会制安事件的发生频率.同时,各地游客的进入,增长了当地居民和外地人的接触和交往,促进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扩大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3.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也有明显的有利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不断地开发旅游资源,其中有不少旅游资源原来就存在一些生态问题,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便可采取旅游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的措施,使开发出来的旅游资源比原来的生态环境质量更高,即旅游开发美化了生态环境.旅游业还能保持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出来进入利用阶段,若能科学地管理,能使当地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二>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旅游对环境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大气的影响、对水体环境的影响、噪音污染、对动植物的破坏和干扰、对景观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大量事实表明,旅游已成为环境污染源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于旅游污染环境的主要途径及其特殊性做一总结,归纳出旅游影响环境的基本规律,从而为从旅游管理角度加强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旅游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时刻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同时旅游文化也在时刻影响环境。旅游文化的发展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日益显现出来,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旅游文化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近年来颇受重视的研究课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相关研究。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归纳的八个方面的负面影响,具体如下:

(一)对地表和土壤的影响

随着各自然区域内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设施开发与日俱增,已使很多完整的生态地区被逐渐分割,形成岛屿化,使生态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工化改造,如地表铺面、植被更新、外来物种引入等。无论是陆地还是水域表面都可能受到旅游活动的影响,岩岸、沙滩、湿地、泥沼地、天然洞穴、土壤等不同的地表覆盖都可能承受不同类型的旅游冲击,尤其是地表植物所赖以生存的土壤有机层往往受到最严重的冲击。如露营、野餐、步行等都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人为干扰。土壤一旦受到冲击,物理结构、化学成分、生物因子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并最终影响土壤上植物的种类与生长,昆虫、动物也会随之迁徙或减少。

(二)对植物的影响

人类的旅游活动对地表植被和植物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大类。直接影响行为包括移除、踩踏、火灾、作为营火材料采集和对水生植物的危害。间接影响财包括外来物种引入、营养盐污染、车辆废气、土壤流失等问题,这些都会间接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1.大面积移除

这是人类旅游活动对植物的最直接伤害。比如,为兴建宾馆、停车场或其他旅游设施,大面积的地表植被剔除,甚至还从外地搬来其他土壤进行客土,以符合工程上的要求,这无疑是对植物族群抄家灭族的行为。2.游客践踏

旅游活动对植物的影响中,游客践踏是最普遍的形式。只要游客一踏上公园或绿地,他的双脚就可能施压于植物身上。游客观赏自然风景区后,势必产生植物种群的改变,即使是轻度的使用,有时也会造成重大的变化。游客对植物践踏行为会引起一系列的相关反应。如会影响到植物种子发芽,因土壤被踩实而导致幼苗无法顺利成长;对于已成长的植物,则可能因踩踏而导致其生理、形态等发生改变;步行道规划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影响到濒危植物物种生长;游客所搭乘的交通工具常会留下车痕,造成植物组成的改变。3.采集

采集也是对植物的一种伤害行为。游客最常见的采集动机是想摘下某朵漂亮的花,或想尝尝果实的滋味,或是想带一部分植物回家种植。此外,许多游客迷恋植物的神奇疗效,一到野外看见药用植物就摘,使许多药用植物的天然族群愈来愈少。

此外,由于旅游者不慎或管理不善可能导致的森林火灾,致使植被覆盖率下降;任意砍伐树、竹作木屋、竹屋和烧柴等,毁坏了一些幼木,改变了森林树龄结构;大量垃圾堆积,导致土壤营养状态改变,还会造成空气和光线堵塞致使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等。

(三)对动物的影响

旅游区的开发可能会破坏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或庇护所。游客到达旅游区后,无论是旅游活动本身或是游客所制造的噪音都会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和繁衍。而且一般游客总喜欢“有吃又有拿”,嗜吃各种山珍海味,又偏爱收集各类野生动物制品,以显示自己的霸气,这样野生动物的生命就受到了威胁。1.干扰

游客从事户外旅游活动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存其中的动物尤其是较为敏感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造成干扰。如西双版纳的象谷,由于大规模游客的进入,影响了野象的生活规律,使经常出没于原始森林溪水旁的野象,现在只是偶尔有一两头到此活动;游客从事水上活动也可能对水鸟族群造成威胁,使水鸟不能好好孵蛋、导致失温,天鹅或水禽还可能对被钓客的钓钩挫伤,或食入钓鱼用的小铅块而丧命。游客使用各种旅游设施时所产生的噪音也是其中的一大影响因素,如手提音响、水上摩托车、汽艇均产生极大的噪音,这对动物的影响相当大;同时,水上各种船舶还可能产生油污污染,从而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此外,游客在沙滩上的活动也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如影响海龟产卵行为等。2.对野生动物的消费

旅游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其中游客对野生动物的消费行为最为严重。我国的游客不仅吃海鲜,更爱吃山珍,各种珍禽异兽只要没有毒,都有可能成为游客猎食的目标,造成这些族群数量的下降甚至绝迹。除了吃之外,游客还喜欢购买野生动物的相关制品,如动物毛皮、象牙等;许多海域原本有各式各类的贝类,但大量供人食用以及被制成各式纪念品后,贝类的数量锐减。

(四)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水体环境在旅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旅游活动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也是相当广泛而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油污、垃圾污染

旅游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旅游船只所排放的垃圾、油污的污染。如桂林漓江,每逢旅游高峰季节,旅游船只几乎是首尾相接,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不仅破坏了游江意境,而且船舶排放的污物大大超过漓江的自净能力,造成江水污染。很多水边地区,如海滨、泉点、河边等地为发展旅游业而修建度假村、休闲中心,其餐厅、宾馆等排放的污水和垃圾也是水体的污染源。2.水上运动

随着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湖畔、河边、泉点等地水上运动项目,如水上摩托艇、划船、踩水、游泳、垂钓、跳水、潜水、驾驶帆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如水上摩托车活动不仅对沙滩及海岸线产生侵蚀作用,而且其产生的涡流也会影响海域生态如珊瑚礁内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漏出的油污还会污染水体,甚至会散布化学物质威胁水体生物的健康。

(五)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随着游客进入旅游区以及供游客乘坐的交通工具蜂拥而至,汽车排放的大量有毒尾气、扬起尘埃和众多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以及旅游区内的宾馆、饭店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都会对旅游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1.交通工具污染

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是最没有效率的运输方式,它不但会消耗更多的资源,也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这种车辆所引起的大气污染以光化学烟雾污染最具伤害性,光化学烟雾中存在许多高反应性的光化学物质,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光化学烟雾严重时会影响视线,降低能见度,造成游客困顿;它所含的某些物质可能会刺激眼睛,造成流泪等不舒适的感觉。此外,交通工具所排放的废气还可能含有有毒物质,威胁地球生态的健康。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角度来看,废气排放可能导致酸雨,也可能排放使地球增温的温室气体,或是排放诱发臭氧层空洞的物质。

2.垃圾等固体废弃物

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特别是堆放在底层的有机物,因严重缺氧,厌氧菌迅速繁殖,病原菌滋生,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3.封闭环境中的大气污染

如溶洞、餐厅、娱乐场所等,除受外界大气影响外,还受内部污染物排放影响,如旅游者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水汽并携带病毒和细菌、吸烟增加的二氧化碳和烟雾、使用电子设备释放出的大量正离子、装修释放的有害物质、取暖散发出来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烟尘等,由于空气流动差,空气污浊,令人头痛、气闷、食欲不振、精神不佳,甚至导致某些疾病传播和发生。

4.旅游设施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旅游宾馆饭店是任何一类旅游形式都必需的生活服务设施,对大气的污染源主要是供水、供热、供能的锅炉烟囱、煤灶的排气、旅游地域小吃摊排放的废气等,释放出来的主要是燃烧煤、煤气和液化气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烟尘等,总量虽较工业小,但排放源分散、高度低、距景点近,且多无除尘设施,对旅游地大气质量影响大。

(六)对环境卫生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染。在很多风景名胜区,人们随处都可见到游客丢弃的各种固体废弃物垃圾。垃圾污染现已成为我国很多风景名胜地区的一大祸害,是一个十分普遍而又棘手的问题。

我国游客总喜欢将各种食品,如点心、糖果、饮料等带到户外,或是到旅游区附近的土产店、海鲜店里大吃大喝,为当地环境制造出了许多垃圾。南岳衡山每年约有6000吨的经营垃圾、202_吨的旅游垃圾倒入旅游区内的溪流和水体中。某些山地的谷地几乎成为登山游人丢弃杂物的垃圾桶。山谷垃圾难处理,日积月累,臭气熏天。此外,这些垃圾的处理也是一大难题,因为“没有一种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如处理设备要耗电、耗能,而且部分污染防治设备会产生二次公害(如焚化炉可能排出含有有毒物质的废气),再次威胁环境,甚至损害大众健康。

(七)对环境美学的影响

旅游活动对环境美学的不良影响主要在于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和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1.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有的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了眼看、耳闻、鼻嗅之外,还有在古树、碑刻、石头等上刻字画画的不良习惯。刻字留念可以说是最常见的游客恶习,不仅破坏景观,而且会影响一些植物的生长,降低文化旅游资源的价值。比如,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的岩壁上,本可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雕刻技巧,却常可见到“××到此一游”,或“×爱×”的心型图案,给人大煞风景的感觉。再如,我国黄山风景区非常盛行同心锁,情侣买来同心锁挂在树木旁的铁练上,可怜的巨树身上围绕成串的金属,古木参天的天然意境也全然被破坏了。2.旅游业的不合理开发建设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的规划不当或开发过度,会使当地原有的景观环境遭到破坏,即所谓的“开发污染”。旅游开发的实质是在自然山水或原有风景区的基础上添加人工建筑,使之适应旅游活动开展的需要。但现今的很多的旅游开发,只考虑迎合其主观上认定的旅游者的兴趣所在的审美特点,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项目建设同周围景观环境的协调,从而造成对该地景观环境的侵害。如山东泰山、北京西山、中岳嵩山森林公园等,索道悬空,电线杆插天,严重破坏了山岳风景区的原有神态;浙江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昔日“见屋皆寺庵,逢人尽僧尼”,现在山上山下,摊店林立,现代化娱乐设施遍布全山,流行音乐已淹没了寺院传来的梵音,洋楼与寺殿争高,摇滚与梵音共鸣,此情景,与佛教圣地相去甚远;黄果树瀑布下游7公里处的天星景区,其内修了一个体积过大、黄色琉璃瓦屋顶的茶室,与景区的一个天然喀斯特盆景公园特色很不协调,破坏了自然美,违反了自然法则

(八)对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1.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首先,由于部分游客的文化修养不高,认识不到文物古迹的珍贵和不可替代性,盲目地在文物上刻画或坐卧在文物古迹上拍照等不文明行为,会造成文物古迹不同程度的损耗和破坏。其次,众多的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大量的水分,使文物古迹受到侵蚀,特别是一些古老洞穴、佛教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像等文物古迹表现得非常明显。由于洞穴和石窟中原本湿度就高,再加上众多游客呼吸作用所带来的大量水分,加快了珍贵的壁画和雕像的腐蚀速度。另外,照相机的闪光灯,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指印,也会使得壁画和雕像受到腐蚀。如著名的敦煌石窟,因受照相机闪光灯及数以百万计游客的汗水、呼吸(二氧化碳)和指印的破坏和腐蚀,许多壁画的逼真细节已失去光泽,变得暗淡模糊,红色和肉色逐渐变为黑色。

再次,众多游客的脚踏也会损害文物古迹。如我国的万里长城长期以来由于大量游人的攀登,造成挤踏破坏,很多地方已受到严重损害;北京的故宫由于游人川流不息,碰肩抵足,曾将大殿内的金砖踩出凹坑,广场和通道的金砖也损害得很厉害,有人估算,故宫铺地的“金砖”,每年磨损达10~20毫米;颐和园蜿蜒700余米的彩饰长廊,路面的砖,几年就要更换一次。

2.对当地居民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旅游者不可避免地会将自己的生活方式带到旅游目的地。具体表现在:有些人通过对来访旅游者行为的观察,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消极变化。他们开始对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感到不满,向往来访旅游者的生活方式,先是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方面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从而使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毒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增多,影响社会秩序的安全。此外,由于受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传统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受到冲击,其结果是导致婚姻破裂的增多和离婚率的上升等。

3.传统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很多这种活动随着旅游业的开展逐渐被商品化,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被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并且表演的节奏明显加快。因此,这些活动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上的意义和价值。如傣族的泼水节被搬到昆明“郊野公园”作旅游文化活动项目开发时,却成了“倒水节”:游客各自拿着水桶、水盆,将水从对方的头上浇到脚底,或是将人推到水池中,一圈人围着“泼”,完全失去了“柳枝洒水”,以示祝福的文化意境。4.诱发主客矛盾

在开展旅游的过程中,伴随旅游者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日益频繁,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心理上的冲突和矛盾,尤其是对当地居民来说,这种不适和矛盾会更明显。如当一个旅游区出现游客过度拥挤现象时,或者游客行为太过粗鲁以致于对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时,居民就会产生抱怨的情绪,常会听到的抱怨有:个人隐私曝光、停车场不足、塞车、拥挤、噪音、环境变脏、垃圾增多、当地物价上涨、小偷变多等

(三〉针对旅游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以下保护对策 1. 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1)治理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对于已遭污染的旅游生态环境,无论其污染的原因是旅游业还是非旅游业的.为了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区域应采取有效治理措施,适应从根本上治理.如旅游区的污染工厂要坚决搬迁,旅游区禁止发展污染工业等。

(2)重建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在现有旅游区和开发旅游区,若旅游生态环境的某一部分已遭破坏,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的美学特征.则应对该地区进行相应的生态环境建设.若旅游区山青水不秀,则应治理水,若水秀山不青,则要治山。在治山时,还要根据山地的环境特征,该种树则种树,该种草则种草,该栽花则栽花,使这些树、草、花能有维护稳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又具旅游观赏价值,(3)应用旅游生态环境容量理论,避免旅游生态环境遭旅游活动的破坏和污染。在旅游规划和管理中,旅游超载是导致“旅游活动污染旅游生态环境、旅游活动破坏旅游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时,应适度控制旅游生态容量。

(4)采取必要措施,减缓旅游生态环境的自然破坏。自然界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突发性破坏,人类目前只能部分预测,不能避免。但对于缓解性的破坏,却可通过一定的措施,减缓其对旅游生态环境的破坏,如珍稀濒危的动植物的异地移植保护、人工植树造林等。2. 旅游社会环境的保护对策

(1)安定团结,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旅游社会的首要因素就是旅游区的社会政治局势是否和平,在和平的环境条件中,游客才有人身安全感,才谈得上旅游。因此,任何国家或地区,若想发展旅游业,必须安定,才能提高旅游社会环境质量。

(2)创造优良的人际关系,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事故发生。在旅游区,游客和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游客与当地居民之间的社会关系,若管理不当,均会成为当地恶性社会事故爆发的潜在因素。因此,旅游管理中、应尽量在满足各类人员需求的同时,创造优良的人际社会环境,减少相互间的恶性摩擦,以达到减少社会事故的发生,创造优良的社会治安环境,使游客身心健康,愉快地进行旅游活动。提高游人的环境意识,提倡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的。通过旅游使人们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但在不少旅游区的宣传讲解中都缺乏科学知识的宣传和讲解,因此必须通过标语牌、导游、广播和录像等手段,结合各种活动,向游人们进行自然科学的知识宣传,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野生濒危植物保护的科学价值,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地质地貌、文物古迹的科学历史发展等等。以避免精神污染,达到增强人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正确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和生态旅游的目的

(3)人类是地球环境演化的产物,同时,环境不断作用于人类;人类改造利用环境,从环境获取资源以维持生存和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创造文明礼貌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旅游区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认识,直接反应在对游客的态度上。当地居民文明礼仪的行为会给游客留下良好的印象,增加游兴,反之则使游客扫兴而归。为此,提高当地居民文化素养,能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旅游社会环境。[4]加强旅游环境立法。

完善的法律制度是做好旅游环境保护工作的保证,通过对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制定行为规范。对破坏行为实行强制性的干涉与惩罚。立法主要内容有(1)旅游区建设项目的审批办法和权限;(2)旅游区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的确定;(3)对违反者的处罚办法等。3. 旅游经济环境的保护对策

(1)以旅游市场为导向,增加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旅游经济环境的衡量指标的主要是旅游接待设施,而旅游接待设施的规模又是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旅游设施超出旅游经济环境容量,造成经济上的浪费,反之则对旅游设施造成危害和破坏,进而造成旅游社会环境问题。故旅游设施的规模要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

(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旅游经济环境中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旅游服务人员水平不高,服务质量档次不够,致使旅游经济环境中硬件和软件不相配套,造成旅游设施的浪费和使设施水平得不到发挥,故目前对中国旅游业而言,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是提高旅游经济环境的迫切问题。4. 旅游气氛环境的保护对策

(1)建立旅游开发和管理智囊团,保护旅游气氛环境。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往往是因为对当地特有旅游气氛的无知或认识不全面所导致的,才会有如将古城的石板路改为柏油路的愚蠢之举。在旅游管理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对旅游气氛环境容量的无知,导致对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和管理中要建立专家智慧囊,科学地开发和管理旅游业,以达到保护旅游气氛环境的目的。

(2)无分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保护旅游气氛环境。旅游区的旅游气氛环境是由当地的自然环境,以及反映当地历史、地方或民族气息的环境烘托出来的,这其中,当地人的外形特征和文化素养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可想象在民族地区,汉族人身着民族服饰,讲者标准普通话给游客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云南民族村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它除了移置当地的建筑,还吸引了大地居民的参与。故要充分保持旅游气氛环境,应尽量调动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

一名网友在博客里写道:旅游诚可贵,环境价更高,若为环保顾,开发皆可抛。可见环境对我们有多么的重要。旅游的发展造成旅游人口的涌入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有利有弊,不可一概而论。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绿水青山 还要金山银山是人们共同的心声。对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宏观规划,争取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可见,实现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和环境保护部门的通力合作。这也是关系到人类长远利益的大问题。

第四篇:对环境问题的分析

对环境问题的分析

前一个星期,全国多地出现雾霾天气,城市污染指数直线上升,环境问题再一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环境和创建社会环境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仍以其固有的自然规律变化着。社会环境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制约,也以其固有的规律运动着。人类与环境不断地相互影响和作用,产生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多种多样,归纳起来有两大类:一类是自然演变和自然灾害引起的原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一环境问题。如地震、洪涝、干旱、台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另一类是人类活动引起的次生环境问题,也叫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一般又分为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两大类。如乱砍滥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的破坏、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工业生产造成大气、水环境恶化等。

从人类开始诞生就存在着与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就出现了环境问题。从古至今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问题也在发展变化,大体上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是环境问题萌芽阶段。这是在工业革命以前,工业生产并不发达,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不突出。第二个是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工业革命后,劳动生产率大幅度地提高,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环境问题,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的工业企业,排出了大量废弃物污染环境,使污染事件不断发生,环境问题也随之发展并逐步恶化。第三个是环境问题的第一次高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工业的不断集中和扩大、能源的消耗大增,导致了第一次环境问题高潮的出现。第四个是环境问题的第二次高潮阶段。这是伴随环境污染和大范围生态破坏,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出现的一次高潮。影响范围最大和危害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有三类:一是全球性的大气污染,二是大面积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迭起。

环境问题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当我们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面对雾霾天气、地下黑水的严重污染,长远思之,如果再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未来很难可期。中国经济在过去10多年的高速发展,付出了严重环境污染和过量资源消耗的高昂代价。环境污染已先于GDP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并对国民的生命健康及今后的经济持续增长形成了巨大威胁。即便勉强实现经济增长,却付出了生态恶化的沉重代价,这种增长又有什么意义呢?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忠秀指出,客观地说,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并没有放任环境问题不断恶化,而是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保护工作。环境保护在上世纪80年代就成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期间国家决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十五”计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并在随后的几次全会上提出了具体的科学发展思想,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确定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要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以说一以贯之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党的十八大把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开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时代。这次发生的雾霾这样的环境危机事件敲响了警钟,成为绿色低碳发展的反逼机制,迫使政府下死决心,采取更严厉、更具体的措施和果断的行动,改善国人生存的基本条件。而新一届政府将生态文明纳入到五位一体发展的总格局,明确提出绿色低碳发展的模式和大幅度节能减排的目标,给予国人极大的期盼。

解决这些问题是个长期的过程,我认为环境治理需要相匹配的软件环境,即有效的监管。必须提高环保设备利用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严格法律法规、通过立法强制实施是关键。

首先,加强、加快立法,尽快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案。我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颁布实施,此后相继制定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环境保护方面法律,但伴随着老问题积累,新问题出现,相关法律也需要修订。在立法中突出政府的监督责任和企业的减排责任,并制定和更新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例如,美国以立法的形式多次更新空气质量标准,并通过“州实施计划”、“排污权交易”等方式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推动达标的具体实施,逐渐改善空气质量。

其次,通过立法严惩违法者。环境属于公共物品,企业出于自利,规避环境保护成本的动机很强,因此必须给予违法者严厉惩罚。一是对排污不达标者进行巨额罚款。为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设定具体目标,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处罚,使其违法成本超过环保成本,甚至在特殊情况下不设上限。二是降低刑法入罪标准。目前我国刑法规定,非法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才构成犯罪,定罪标准过高不符当前环境问题的严峻现状。在美国,企业监测数据不全的要处罚,提交环境保护局的数据存在造假的,则追究企业授权代表刑责。

最后,对环保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政策。我国环保企业起步较晚,与国际领先技术的差距较大,其下游又是政府和其他工业企业,经营受到经济周期影响较大。为了鼓励技术研发,需要给予支持。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202_年第二、三季度,申万环保工程及服务行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两个季度为负,经济放缓增加了环保企业的经营压力。

环境治理绝非朝夕之功,但时不我待,必须加大环保投入提升硬件设施,并从严厉法律法规、严惩违法者、支持环保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等方面改善软件环境,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第五篇: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韩德周(印鉴)

办公地址: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西路68号

邮政编码:300000 联系人:杨楠 电话:28360340

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介绍

为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推进城建资产运营,拓宽融资渠道,在天津市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于202_年9月成立。公司初始注册资本1亿元,随着业务的展开将逐步扩充至18亿元。公司组建之初就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并通过执行切实有效的激励和培训制度,引进专业人才,构建高素质的人才体系和高效率的组织机构。

作为一家国有独资公司,我公司以开发银行提供的75亿元环境治理项目贷款为投资平台,致力于天津市“绿色家园”规划的实施,主持或参与重大环境建设项目的策划、投资与实施、资产运作和管理,推进环境绿化行业产业化。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公司已对二十余个项目进行了投资,启动了侯台风景区等大型风景区和数个市级公园等重点绿化项目的建设,累计投资达28亿元,并初步形成了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基本框架。

天津市环境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让都市生活更美好”为己任,做发展文章,努力探索建立基本符合新一轮城市发展时代特征的城建投融资新机制,形成以公共财政体系为导向、市场化的多元投融资新格局;探索符合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要求的环境建设、管理基本框架,整合城市资源,为新世纪天津的新发展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公司地址:南开区水上北路凯祥花园10号

邮政编码:300191

公司邮箱:tjhjgs@sina.com.cn

联系电话:022-23077646

联 系 人:陈红梅

对天津市环境问题的探讨
TOP